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第二章 红外光谱
精品现代材料分析-红外吸收光谱介绍PPT课件
R1 C
H
H 3040~3010
C R2
R2 3040~3010
C H
1420~1410 1420~1410
895~885
990 910 840~800
965
730~675
1658~1698 1645~1640 1675~1665 1675~1665 1665~1650
(3)炔烃
末端炔烃的C-H伸缩振动一般在3300 cm-1处 出现强的尖吸收带。
对于伸缩振动来说,氢键越强,谱带越宽,吸收强度越 大,而且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也越大。
对于弯曲振动来说,氢键则引起谱带变窄,同时向高波 数方向位移。
O H NH 游离
R
R
HN H O 氢键
C=O 伸缩 N-H 伸缩 N-H 变形
1690
3500
1620-1590
1650
3400
1650-1620
HO O
苯环取代类型在2000~1667cm-1和 900~650cm-1的图形
邻、间及对位二甲苯的红外光谱
(5)醇和酚
在稀溶液中,O-H键的特征吸收带位于3650~3600 cm-1;在纯液体或固体中,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关系, 使这个吸收带变宽,并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在 3500~3200 cm-1处出现吸收带。
~1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1760(游离态)
(5)芳环、C=C、C=N伸缩振动区 1675~1500cm-1
① RC=CR′ 1620 1680 cm-1 强度弱, R=R′(对称)时,无红外活性。
② 芳环骨架振动在1600~1450 cm-1有二到四 个中等强度的峰,是判断芳环存在的重要标 志之一。
红外光谱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一、名词解析:1.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是利用试样吸收红外光的特征对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的表征技术。
2.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就是利用光经过试样产生的拉曼散射特征对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的表征技术。
3.Raman位移就是Stokes或Anti-Stokes线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的差值。
4.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记录处于外磁场中磁核能级之间跃迁的一种技术。
5.化学位移:由于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其周围的微磁场自然不同,因此,核磁共振发生时外加的磁场强度并不相同,而是相对有一定的位移,这种吸收峰位置的差距被称为化学位移。
6.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是一种色谱技术,它用高度多孔性的、非离子型的凝胶小球将溶液中多分散的聚合物逐级分开,配合分子量检测器使用即可得到分子量分布,是目前测定分子量分布最广泛应用的方法。
7.X射线衍射如果试样具有周期性结构(结晶),则X射线被相干散射(相对于入射光,散射光没有波长和相关系的改变),该现象被称为X射线衍射8.漫射X射线衍射如果试样具有不同电子密度的非周期性结构,则X射线被不相干散射(相对于入射光,散射光有波长和相关系的改变),该现象被称为漫射X 射线衍射(简称散射)。
9.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 TA)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物化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10.热重分析(Thermalgravimetry or Thermalgravimetric analysis, TG or TGA)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试样质量对温度的变化。
11.热机械分析(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TMA)是在程序控温和加载静态载荷(压或拉)下测量样品尺寸对温度的变化。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的吸光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计算公式: S=0.0044×C/A (ug/mL/1%)S——1%吸收灵敏度 C——标准溶液浓度 0.0044——为1%吸收的吸光度A——3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c Kδ/A mD——元素的检出限ug/mL c——试液的浓度δ——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 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以I F—λ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TG基本原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
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
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安徽理工大学版)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安徽理工大学版)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K值法属于内标法参考答案:对2.K值法,不适合于n≥2的混合样品的定量分析参考答案:错3.K值法,需要在试样中加入标准相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在某元素的K系辐射中,Kα2的波长比Kα1的波长长。
()参考答案:对2.X射线具有波长,显示了其粒子性。
()参考答案:错3.定性分析XRD谱图常用的软件是()参考答案:Jade4.满足布拉格方程是得到XRD衍射峰的()。
参考答案:必要条件5.关于K值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适合于n≥2的混合样品的定量分析;K值法属于内标法;需要在试样中加入标准相来进行分析6.XRD主要实验参数包括()。
参考答案:扫描范围;狭缝宽度;扫描速度第三章测试1.透射电镜的分辨本领主要取决于照明束的波长,此外还收到像差的限制。
()参考答案:对2.蚀刻就是人为的在复型表面制造一层密度比较大的元素膜厚度差,以改善复型图形的衬度。
()参考答案:错3.SEM的放大倍数的表达式是()参考答案:荧光屏上图像的边长与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振幅之比4.波谱仪和能谱仪中检测的物理信号是()。
参考答案:特征X射线5.关于TEM衍射花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分析衍射花样,可以与标准花样对照;衍射花样遵循晶体消光规律;衍射花样满足布拉格方程6.SEM的成像物理信号中,()可以得到原子序数衬度。
参考答案: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第四章测试1.DTA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样品的热能对温度变化的方法。
()参考答案:错2.DSC与DTA不同,DSC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又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参考答案:对3.差示扫描量热法按照测量方式不同分为()两种。
参考答案:功率补偿型;热流型4.DTA谱线中,试样吸热效应时()。
参考答案:ΔT<05.热重分析其特点是定量性强,能准确的测量物质()。
参考答案:质量变化6.对于熟知的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和丁苯橡胶(SBR)说法正确的是。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通过分子对不同偏正光吸收的差异作手性分子检测的分析 技术。
14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概述
• X-射线光谱技术
• X—射线荧光光谱
检测分子受X—射线照射后产生的荧光谱线的分析技术。
• X—射线衍射法
检测由不同晶格结构对X—射线所产生的不同衍射角的分析技术。
40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概述
41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概述
晶体特性: 原子、离子、分子在空间周期性排列而构成的固态物称晶体,晶体结构
的最小单位是晶胞,晶胞由晶轴a、b、c,及夹角、、 ,以及晶面h
液相色谱(LC)
利用物质在流动相(液相)和固定相(液相或固相)中的分配比不 同原理的分离技术。
毛细管电泳(CE)
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根据样品中各组分间 的趟度或分配行为上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技术。
18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概述
联用技术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技术 色谱—红外吸收光谱联用技术
9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概述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分类
电化学技术 光分析技术 质谱与能谱技术 色谱技术 联用技术 显微技术 热分析技术
10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概述
电化学技术
应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依据物质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及含量。
电导技术 利用物体、溶液电导率变化的检测技术。
电位分析 根据物质电位变化和电极反应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检测技术。
普通蒸馏水的电导率 210-6 S· cm-1 离子交换水的电导率 510-7 S· cm-1 纯水的电导率 510-8 S· cm-1
红外光谱测试
当红外光照射到物质上时,物质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 光,产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从而形成红外光谱。不同 物质分子具有不同的振动和转动能级,因此红外光谱具有特 征性,可以用于物质鉴别和组成分析。
红外光谱的分类
透射光谱法
测量透过物质后的红外光的强度,从而得到物 质的红外光谱。
反射光谱法
测量照射到物质表面后的红外光的反射强度, 从而得到物质的红外光谱。
技术创新与进步
1 2
高精度光谱解析
随着计算技术和算法的进步,红外光谱解析的精 度将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准确地解析出物质的结 构和组成。
微型化与便携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红外光谱仪 将进一步微型化和便携化,便于野外和现场测试。
3
智能化与自动化
未来红外光谱测试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 人工操作和干预,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推断样品中存在的官能团或分子结 构。
结合红外光谱的特征峰和其他测试结果,对样品的分子结构进 行分析和推断。
通过特征峰的峰高和峰面积,计算样品中相关官能团或分子的 含量或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可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 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物质。
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和组成分析,如蛋白质、
核酸等。
02 红外光谱测试的样品准备
样品选择与制备
01
02
03
04
固体样品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确保 样品纯净度高,无杂质。
液体样品
选择清澈透明的液体,避免含 有气泡和悬浮物。
气体样品
选择纯净的气体,避免含有杂 质和水分。
制备方法
根据样品类型,采用合适的制 备方法,如研磨、溶解、干燥
红外光谱的实验技术
目前主要有两类红外光谱仪: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Fourie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
色散型红外光谱原理图
光源
样品
分光器
检测器
光谱图
干涉仪
光源
样品
分光器
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原理图
检测器 干涉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光谱图
计算机
2
样品池 - 窗片材料
因玻璃、石英等材料不能透过红外光, 红外吸收池要用可透过红外光的NaCl、KBr、 CsI、KRS-5(TlI 58%,TlBr42%)等材料制 成窗片。用NaCl、KBr、CsI等材料制成的窗 片需注意防潮。固体试样常与纯KBr混匀压 片,然后直接进行测定。
8
试样的处理和制备
(2)石蜡糊法 将干燥处理后的试样研细,与液体石蜡或全氟代烃混
合,调成糊状,夹在盐片中测定。 (3)薄膜法
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可将它们直接加热熔 融后涂制或压制成膜。也可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 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测定。
当样品量特别少或样品面积特别小时,采用光束聚光 器,并配有微量液体池、微量固体池和微量气体池,采 用全反射系统或用带有卤化碱透镜的反射系统进行测量。
6
试样的处理和制备
液体和溶液试样
(1)液体池法 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
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2)液膜法
沸点较高的试样,直接直接滴在两片盐片之间,形成 液膜。
对于一些吸收很强的液体,当用调整厚度的方法仍然 得不到满意的谱图时,可用适当的溶剂配成稀溶液进行
7
试样的处理和制备
15
试样的处理和制备
仪器分析-UV-vis(第二章)
电子跃迁
1 ~ 20
1230 ~ 62 nm 紫外-可见
浙江工业大学
厚德健行
3、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电子跃迁
σ π
n
分子轨道理论:一个成键轨道必定有一个相应的反键轨道。通常 外层电子均处于分子轨道的基态,即成键轨道或非键轨道上。 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键轨道) 跃迁。
试样中被测组分的浓度与两个相近波长处的吸光度差成比例
浙江工业大学 厚德健行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1、紫外光谱图
1-- 吸收峰 2-- 谷 3-- 肩峰 4-- 末端吸收
横坐标 — 波长λ,以nm表示。 纵坐标 — 吸收强度,以A(吸光度)表示。
浙江工业大学 厚德健行
2、定性分析 (1)吸收曲线比较法——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助色团取代, π→π*跃迁吸收带发生红移。
浙江工业大学
厚德健行
(4) 溶剂的影响
对吸收谱带精细结构的影响
H C N N C H N N
溶剂:水
气态
溶剂:环己烷
对称四嗪在蒸气态、环己烷和水中的吸收光谱
浙江工业大学
厚德健行
对π → π*跃迁和n → π*跃迁的影响,
能量
π* n π
无溶剂效应
原则:定性鉴别的依据→吸收光谱的特征吸收光谱的 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吸收峰的位置(波长λmax ) →吸收峰的强度→相应的吸光系数εmax 。
与标准谱图比较 (Sadtler紫外标准图谱,共3万多张) 与标准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比较
浙江工业大学
厚德健行
3、 定量分析 (重要应用) (1)Lambert-Beer定律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简介红外光谱分析(Infrared Spectroscopy)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情况,可以获取有关分子振动和结构的信息。
红外光谱分析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和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
原理红外光谱分析基于物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产生的谱线。
大部分物质的振动频率位于红外光谱范围内,因此该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吸收谱线:物质分子在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下,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吸收谱线。
不同官能团或结构单位的振动频率不同,因此吸收谱线可以用来识别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波数:红外光谱中使用波数来表示振动频率。
波数与波长的倒数成正比,常用的单位是cm-1。
波数越大,振动频率越高。
3.力常数:物质分子中的振动频率受到分子内力的限制,可以通过量化力常数来描述。
力常数与振动能量相关,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数据计算得到。
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FTIR是一种常用的红外光谱仪器,利用傅里叶变换原理将红外辐射的吸收信号转换为频率谱线。
FTIR具有快速、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物质的分析。
实验步骤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样品制备成适当形式,如固体样品可以通过压片或混合胶制备成薄片,液体样品可以直接放置在红外吸收盒中。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去除杂质和保持样品的均匀性。
2.仪器校准:使用已知物质进行仪器校准,确保红外光谱仪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校准样品通常是有明确红外光谱特征的化合物,如苯环等。
3.获取红外光谱:将样品放置在红外光谱仪中,启动仪器进行红外辐射的扫描。
扫描过程中,红外光谱仪会记录样品对吸收红外辐射的响应。
得到光谱数据后,可以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4.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软件工具对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简介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或IR)之间的电磁波美国材料检测协会(ASTM)将近红外光谱区定义为波长780-2526nm的光谱区(波数为12820-3959cm-1)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
从20世纪50年代起,近红外光谱技术就在农副产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随后的20多年中进展不大。
进入20世纪80 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解决光谱信息提取和消除背景干扰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加之近红外光谱在测试技术上所独有的特点,人们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数字化光谱仪器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的结合标志着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形成。
数字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20 世纪90年代初开始商品化。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的应用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对推进生产和科研领域的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测量信号的数字化和分析过程的绿色化使该技术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由于近红外光在常规光纤中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实时在线分析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工业发达国家,这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已被普遍接受,例如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采用近红外法代替凯氏法,作为分析小麦蛋白质的标准方法。
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厂商开始在我国销售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产品,但在很长时间内,进展不大,其原因主要是:首先,近红外光谱分析要求光谱仪器、光谱数据处理软件(主要是化学计量学软件)和应用样品模型结合为一体,缺一不可。
但被分析样品会由于样品产地的不同而不同,国内外的样品通常有差异,因此,进口仪器的应用模型一般不适合分析国内样品。
红外光谱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作业-PPT
例:水分子(非线性分子) 振动自由度数=3 ×3 -6 =3
红外谱图上得峰数往往少于基本振动得数目。原因: (1)红外非活性振动:分子偶极距不发生变化 (2)峰得简并:振动频率完全相同,吸收带重合 (3)峰得掩盖:宽而强得吸收峰掩盖频率相近得窄
8、振动耦合效应与费米共振 振动耦合效应:当两个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得基团在分子中靠得很近时 ,她们得振动可能产生相互影响,使吸收峰裂分为两个,一个高于原来得 频率,一个低于原来得频率。 费米共振:当某一振动得倍频或组频位于另一强得基频附近时,由于相 互产生强烈得振动耦合作用,使原来很弱得泛频峰强化,或出现裂分双 峰,这种特殊得振动耦合称为费米共振。 9、互变异构 如果分子有互变异构现象发生,吸收峰将发生位移。
根据普朗克方程,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得大小取 决于键两端原子得折合质量和键得力常数,即取决于分 子得结构特征。
结论: (1)化学键越强,K 越大,振动频率越高; (2)二原子μ越大,振动频率越低。
二分子得振动能级与吸收峰位置
分子得振动能级就是量子化得,相应能级得能量为: E振=(V+1/2)hν
V :振动量子数,其值可取0,1,2,3 …等整数 ν :化学键得振动频率
E1 = 1/2 hν E2 = 3/2 hν ……
△E=E2-E1= hν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分子振动能级就是量子化得,振动能级差得大小与分子得结 构密切相关。分子振动吸收能量等于其振动能级差得频率 得光。
二、分子外部因素对峰位得影响
外部因素包括:样品得物理状态、溶剂、仪器等。
1、样品得物理状态。 气态分子吸收峰尖锐,有时会出现转动能级跃迁引起得精细结构 小峰。 液态分子之间距离减小,作用力增强,谱带变宽,精细结构减弱或消 失,频率降低。 固态分子红移程度增大,振动耦合使谱带增多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及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是现代分析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结构、成分的分析与鉴定等方面。
本文将从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介绍红外光谱分析。
一、原理红外光谱分析是利用分子中吸收红外光的特性,通过分析吸收带位移和强度来鉴定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根据分子中化学键的振动和转动,红外光谱可以分为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两种。
其中伸缩振动又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不对称伸缩振动,对应的波数通常分别为3300 cm-1和3000 cm-1左右。
弯曲振动则分为摇摆弯曲振动和出弯曲振动,常见的波数为1500 cm-1左右和600 cm-1左右。
红外光谱的分析通常需要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来获取样品的光谱图。
该仪器可以通过样品吸收的红外光的干涉光谱,进而得到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
二、应用1.质量检验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物质的成分和结构的分析与鉴定。
这对于制造商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要。
制造商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检验其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杂质成分的情况,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而消费者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检验产品是否真实,从而避免假冒伪劣产品。
2.生物医学检验红外光谱分析在生物医学检验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来检测制药中的成分和结构,检验药效和副作用。
此外,红外光谱分析还可以用于检测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从而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3.环境监测红外光谱分析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可以通过检测大气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气体状的污染物等,以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红外分光技术检测地震矿场的地下水质量,从而保护水源。
4.石油和食品行业红外光谱分析在石油和食品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石油行业中,例如,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来检测油品成分和结构,从而确保油品的质量。
在食品行业中,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安全检验和营养但量的检测。
综上所述,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物质的成分和结构鉴定、生物医学检验、环境监测等领域。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
通过测量物质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和发射特性,可以得到物质分子的结构信息,实现物质的鉴定、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等目的。
本文将从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和数据解析等方面介绍红外光谱分析的相关知识。
一、基本原理红外光谱分析基于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
红外辐射是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波长范围在0.78μm至1000μm之间,对应的频率范围在3000GHz至0.3THz之间。
物质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核围绕电子运动,当受到外界的电磁波激发时,分子内部的键振动和转动将发生改变,导致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
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在红外光谱图上表现出特征性的吸收峰,通过观察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二、仪器设备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需要使用红外光谱仪。
常见的红外光谱仪包括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光散射式红外光谱仪(IR)。
FTIR光谱仪通过傅立叶变换技术将红外辐射转换为光谱图,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测量的优点,适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光散射式红外光谱仪则通过散射光信号进行检测,适用于固态样品和表面分析。
三、样品制备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处理。
液态样品可以直接涂覆在透明吸收的样品基底上进行测试,固态样品通常需要将样品捣碎并与适当的载体混合后进行测试。
在取样和制备过程中需要避免空气和水分的干扰,避免发生氧化和水解反应,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四、数据解析红外光谱分析得到的数据通常以吸收光谱图的形式呈现。
吸收光谱图的横轴表示波数或波长,纵轴表示吸收强度,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反映了物质的分子结构。
数据解析是红外光谱分析的关键步骤,需要借助专业的光谱库和软件进行分析和比对,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无机物质、生物大分子等多种样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环境、材料科学等领域。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知识总结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知识总结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是指在材料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通过各种仪器和设备对材料进行精确分析和测试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物理测试方法、化学测试方法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等。
以下是对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一些知识的总结。
一、物理测试方法:1.X射线衍射:通过X射线的衍射绘制出材料的结晶结构,确定材料的晶格常数、晶胞参数和晶体的相位等。
2.热重分析:通过加热材料并测量其重量的变化,判断其热稳定性、热分解性和可能的热分解产物。
3.红外光谱:通过测量材料在红外波段的吸收光谱,推断材料的分子结构、官能团以及物质的存在状态和纯度。
4.核磁共振:通过测量核磁共振信号,确定物质的结构、官能团和化学环境。
二、化学测试方法:1.光谱分析:包括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等,通过测量材料吸收或发射的光的波长和强度,确定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浓度。
2.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等,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分离并测定材料中的组分。
3.原子力显微镜:通过测量微米和亚微米级尺寸范围内的力的作用,观察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物理特性。
4.微量元素分析:通过原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测量材料中的微量元素浓度。
三、电子显微镜技术:1.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扫描电子束和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材料表面的形貌、组成和结构。
2.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子束穿透样品并与样品内部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观察材料的晶格结构、晶格缺陷和界面等微观结构。
以上是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的一些知识总结。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为材料的研究、设计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红外光谱测试原理
红外光谱测试原理红外光谱测试原理是一种利用物质分子之间的振动、转动和形变等运动状态所表现出来的光谱特性,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红外光谱测试原理可以用来分析有机物、无机物、聚合物、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具有非破坏性、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特点。
下面将对红外光谱测试原理做出详细介绍。
一、红外光谱测试原理概述红外光谱测试原理是一种光谱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暴露在红外光辐射下(4000~400cm-1),光子与样品分子发生作用时,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状态将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频率的振动波长,这些波长就是所谓的红外光谱特征波长。
通过检测样品反射、透射或者吸收的红外辐射波长,就可以得出样品的成分和结构信息。
二、红外光谱测试的原理与组成红外光谱测试仪由红外光源、样品室、检测器、计算机等部分组成。
红外光源通常采用两种:一是采用氚灯,二是采用红外线电磁辐射器。
样品室一般由样品支架和样品夹组成,它们的设计与制造极其复杂,要求对温度、湿度、气体等多个因素进行精确控制。
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荧光屏、光电转换器、半导体、透镜等探测器,其作用是将样品室中的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三、红外光谱测试的样品制备红外光谱测试的样品制备至关重要。
通常,红外光谱测试的样品要求比较高,需要对样品进行粉碎或浸泡处理。
其中,粉碎需要根据样品的不同性质进行操作。
浸泡则通常采用氯仿、苯和甲醇等溶剂进行浸泡,处理溶液悬浮于空气,然后将红外辐射直射到悬浮液中,测出光谱图像。
四、红外光谱测试的应用红外光谱测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有机化学中,常用于分析各种有机物;在物理化学中,在气体吸收光谱或红外光谱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生物化学中,常用于分析DNA,蛋白质,糖等大分子等;在环境科学中,可以用于分析污染水源或污染物质。
总之,红外光谱测试原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谱测试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和检测各种复杂物质。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红外光谱原理——红外光谱的产生
C – C键
单键
键力常数
小
峰位置
(cm-1)
1429
双键
在此处键入公式。
叁键
大
1667
2222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K (键力常数)基本相同时
根据公式: − =
C–C
C–O
折合质量
小
大
峰位置
(cm-1)
1430
1330
在此处键入公式。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双原子分子的运动主要是简谐振动,那么多原子分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双原子分子的简谐振动
键力常数k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化学键的振动类似于连接两个小球的弹簧
m1
m2
K – 键力常数(达因/厘米,dyn/cm)
μ-双原子 折合质量(g)
V-振动频率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振动的量子化
ℎ
= ℎ = Δ = ℎ =
2
红
外
光
谱
分
区
红外区
波长(m)
波数(cm-1)
对应能级
近
0.78-2.5
12800-4000
分子振动倍频吸收
中
2.5-50
4000-200
分子振动
远
50-1000
200-10
分子转动
常用
2.5-15
4000-670
分子振动、转动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注意: 横坐标和纵坐标
思考:吸收峰的数量和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1
=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热压膜法 热压薄膜是制备热塑性树脂和不易溶解的树脂样品的最方便 和最快速的方法。对于聚乙烯,聚丙烯最为合适。 热压膜法是在20吨油压机上进行的,热压装臵能升温至270℃, 并可以用水迅速冷却。压膜表面用聚四氟乙烯涂层,这样制 得的薄膜表面不太平滑,不会产生干涉条纹。 三、溴化钾压片法 对一般固体样品均合适。但是,大多数树脂在溴化钾中难以 分散均匀,因此得到的红外光谱质量较差。 一般而言,溴化钾压片法只用于浇铸薄膜不能使用的样品, 无法溶解的或脆性的树脂。
红外光谱图的纵坐标,常用随分透过率(T%)表示。
环己烷的红外谱图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方式
一般而言,引起分子偶极距变化的振动方式有两种, 即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 伸缩振动--沿着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向的振动,键长 发生改变 当2个原子和1个中心原子相连,如-CH2-,其伸缩振 动方式有2种: 对称伸缩振动――2个原子沿着化学键的方向,同时伸 长或缩短 反对称伸缩振动――2个原子沿着化学键的方向,一个 伸缩一个伸长 (以上两种对应2个不同的吸收带)
红外谱图的分析
一、直接比较法 直接在标准谱图中检索,最简单、最快捷,但是如果在标准 谱图中没有,就必须用下面其它的方法。原先是图纸检索, 现在计算机检索最快。 二、吸收带系统鉴别法 根据吸收带强度和位臵,进行鉴别。通常也有一些吸收峰位 臵、峰型表。如前面的介绍中已经列出的一些表格。 三、否定解析 某一区域不存在某些吸收峰,则样品中不含有或仅微量对应 的基团。 四、肯定解析法 某一区域存在某些吸收峰,则样品中含有对应的基团。
R1 R3 C R2 C R4
烯烃除了
外,在1000-667 cm-1都有特征吸收带。
芳香族化合物--900-667cm-1有强吸收,1667-1430 cm-1有一个或几个尖 锐的特征峰。
苯环--确定是否有苯环的2个条件:
C-H的吸收峰在3030 1600、1585、1500、1450出现2-3个特征峰,峰的数目取 决于取代基位臵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Modern Technology of Characterization and Measuring
崔莉 D213
第二章 红外光谱分析
2.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2.2 红外光谱的应用
2.1 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的产生和表示方法 红外线所具有的量子化能量可以激发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分子的 振动和转动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红外线的电磁波作用下所吸收的 能量是不连续的,只有当红外线能量恰好等于激发某一化学键从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的某种振动能级所需要的能量时,偶极矩发生变化,这 样的红外线才能被样品吸收。其吸收波数可用下式表示: =(E2-E1)/hc 为波数,它的单位是cm-1,E1和E2分别是粒子初能态和终能态的能量。 当连续改变照射到样品上的红外线的频率时,某些频率的光线能量会 被相应的化学链的振动所消耗,从而减弱了透射光的能量。如果将百 分透过率对波数或波长的关系记录下来,就会得到一条指示吸收带强 度和位臵的曲线,这就是红外谱图。 红外光谱图的横坐标一般用波长λ(单位微米μm)或波数 (单位cm-1) 来表示,其换算关系为:
一、流延(浇铸)薄膜法 由聚合物溶液制备薄膜(10-30um)是一种最常用的制样技术与溴化钾压片法 相比,该方法能够研究3330处羟基或胺基吸收。 常用溶剂及使用范围 1,2-二氯乙烷--大部分热塑性塑料,聚丙烯酸酯类、聚烯烃 甲苯--聚乙烯,α烯烃聚合物及其共聚物 水--大量含有羟基、羰基、酰胺基的化合物都可能是水溶性的 甲酸--聚酰胺、线性聚氨酯 二甲基甲酰胺--聚丙烯腈,聚氯乙烯和其它很多溶剂中不能溶解的聚合物 溶剂溶解后,很多高沸点的溶剂或者对某些聚合物产生强烈溶剂化作用的溶 剂,很难从样品中去除,可以用低沸点溶剂来萃取残留溶剂。 常用的的低沸点萃取溶剂--乙醚、石油醚、甲醇 如果制样薄膜的两面都特别平滑,在光谱的短波透明区域会出现干涉条纹, 特别是对于高折射指数的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等更是 如此。这种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束在薄膜的两个界面上的双反射。避免 干涉条纹最简单的办法是用于制备薄膜的玻璃板要预先用抛光剂除去光泽或 用氟化氢蒸汽处理过。在这样的玻璃板上流延的薄膜一面是不光滑,因此不 会产生干涉条纹。
Si-苯环在1429处
9.无机化合物的吸收
第二节 红外光谱的应用
红外光谱图是利用红外光谱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依据。因此, 记录一张好的光谱图是很重要的。而光谱图的好坏与制样有很 大关系,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合适的制样方法。 通常,要求谱图中最强吸收峰的透过率在0-10%之间,弱吸收 亦能清楚看出,并能与噪声相区别,这样的光谱图在与标准光 谱图比较时是特别有用的。 对于部分结晶的聚合物(如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丙烯等)由于分子聚集态结构的不同,光谱中某些吸收带可 能发生一些变化。对于这些样品的定性鉴定,应尽可能改变原 始样品的物理状态,用溶解或热压薄膜法制样,这样得到的光 谱与原来的聚集态结构无关。 若能采用与标准光谱相同的制样方法来测定未知物的光谱,其 结果将更为可靠。 如果需要了解原始样品的物理状态,可用溴化钾压片法和切片 法制样。
峰。如甲基(-CH3)相关峰有:C-H(as)~2960cm-1, C-H(s)~2870cm-1, C-1 H(as)~1470cm ,
C-H(s)~1380cm-1及 C-H(面外)~720cm-1 。
一些常见基团的特征频率
1.饱和碳氢化合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一般含有甲基和亚甲基,主要吸收在―― 2960-2850cm-1--亚甲基和甲基的C-H伸缩振动 1470-1430cm-1--亚甲基和甲基的变形振动 1380-1355cm-1--甲基变形振动 脂环族化合物--1430-770 cm-1有几个尖锐的吸收带 2.不饱和基团和芳香族结构
实例分析
CH
CH2
n
1.聚丙烯 聚烯烃,有支链结构,室温下,常用溶剂中不溶 主要为甲基和亚甲基的伸缩和变形振动,其中 CH3面外摇摆振动--1156 CH3面内摇摆振动--973 等规聚丙烯: 1253-830(1165,998,895,840),尖锐的中等强 度的吸收峰――聚合物分子螺旋状排列,与等规序列 的含量有关,在无规聚丙烯中,则没有该吸收
3.含羰基的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中C=O伸缩振动在1923-1623之间,羰基 类型不同,位臵、强度和峰型都可能不同,但是该 吸收峰受其它基团的影响较小。 脂肪族酯、酮和醛的羰基吸收位臵差别不大。 一般醛、酮在1333-909位臵有强吸收。与脂肪族酯 的C-O吸收重叠。 大多数醛在2720位臵有尖锐吸收峰,为CH伸缩振动 吸收峰。 若羰基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之后,两者的吸收 都向低波数位移。
特征频率
在分子中,某一特定基团的某一方式的振动,其频率总是出现在某一较窄 的频率范围内,而受到分子其余部分的影响较小。 可以推断,某一振动基团的力常数从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是不会有很大 改变的,因而在不同分子中一个特定基团的有关振动频率基本是相同的。 这种以相当大的强度出现在某一基团的特征吸收区域内并能够用它鉴定该 基团的吸收带称为特征吸收带,其频率称为特征频率。
解析注意点
红外谱图的分析更多的是依赖经验进行分析,需要系统的, 全面的对谱图中出现的吸收峰进行综合 混合物和严重不纯的物质,一般很难用红外光谱进行分析, 但是可以用于了解、鉴别其中的主要物质和基团 多数情况下,一种材料在另外一种材料中的检出极限约为5%, 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少于1%或多于30% 相同的物质,如果聚集态不同,如结晶等,可能导致红外谱 图产生很大差异,如尼龙、PET等都是如此 一个吸收带有3大特征:位臵、峰型、强度。位臵最重要,直 接反映出基团的类型和结构;峰型一般结合位臵可以确定基 团的结构和类型;强度往往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但是,在红 外中,绝对强度是某一意义的,通常只用相对强度。
5.醚类化合物 1333-909位臵有强吸收的可能是醚类化合物 烷基醚和醇类,芳基醚和酚类、芳香酯类可能混淆, 因此必须在分析前,首先分析是否有羰基和羟基存 在
6.含氮化合物 聚ຫໍສະໝຸດ 胺-―2个吸收带,1639,1563,峰的大致强度 接近,且为光谱中的主要吸收。在1677-833位臵有 很复杂的吸收,其强度和位臵还与聚酰胺的结晶态 有关。
红外光谱中的重要区段
特征谱带区、指纹区及相关峰的概念
特征谱带区:红外区域的4000~1333cm-1(2.5~7.5m)
指纹区:1333 ~ 400 cm-1 (7.5~15 m ),谱带主要是C-X(X=C, N, O)单键 的伸缩振动以及各种弯曲振动。 相关峰:一个基团常有数种振动形式,每种红外活性的振动通常都相应产 生一个吸收峰。习惯上把这些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可以佐证的吸收峰叫相关
4.含羟基的化合物 羟基化合物的OH伸缩振动特征峰在3704-3125 很多含有O的化合物,在红外测试的时候,样品溶解在溶剂 中,容易形成分子间的氢键,羟基的位臵偏移到3570-3125 位臵,峰形状变宽、强度增大;若使用非极性溶剂,羟基吸 收峰尖锐且弱,位臵偏移到3704-3570 还有些含羰基C=O的化合物,能与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也 能在3570-3125产生缔合吸收峰 水在此区域也会产生强烈的吸收峰,因此制样的时候必须干 燥 羰基、胺基、酰胺的倍频也在这个范围内,要注意区分
腈基--在2273位臵有强烈吸收带,峰型尖锐
7.含Cl的化合物 C-Cl吸收峰为中等强度,且较宽,位臵易于变化,830-620 8.含硫、磷、硅的化合物 S-S和S-C键没有吸收 S-H键吸收较弱 S=O键强吸收,1250-1110有强吸收带,则必然为硫酸盐、芳基酚、 磺酸盐、磺酰胺的一种 同样,P=O键是含磷化合物的最有用的键,1235;P-H键在2380处, 中等强度吸收 Si-H键在2174 Si-O键在1110-1000处有很宽、强的复杂吸收 Si-CH3键在125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