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论文

合集下载

常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力学、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

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地质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常常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地震力的影响,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其次,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可以提前几秒钟或几分钟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有时间采取逃生措施。

此外,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包括培训专业救援人员、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等。

第二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是由于地质构造、气候变化、水文条件等因素引起的山体失稳和滑动。

山体滑坡常常造成土地荒漠化、水源污染等问题。

为了防治山体滑坡,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监测山体的位移、应力变化等指标,及时预警滑坡的发生,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其次,加强土地治理和生态恢复。

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山体的稳定性,减少滑坡的发生。

此外,加强社会救助和救援体系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减少滑坡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第三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煤矿开采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空洞形成和地面下陷。

地面塌陷常常造成房屋倒塌、地下管道破裂等问题。

为了防治地面塌陷,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

其次,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监测地面下陷的速度和范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加强地下管道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减少地面塌陷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

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

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

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对于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于提高我们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防治措施、预警系统、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防治措施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测体系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测体系是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应当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测体系,并加强监测预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地质灾害治理技术是减轻地质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的研究,提高其治理效果和可持续性。

同时,加强与地质灾害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的示范应用,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是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诱发和加剧。

同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监管,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预警系统1.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监测设备、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等。

同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发展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和工具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和工具是提前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应当发展高效灵活的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和工具,并加强其应用。

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其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三、应急救援1.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机制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应当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包括组织体系、指挥系统、救援力量等。

同时,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和快速反应能力。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地下水运动、地质构造、地貌发育等原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威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专家、技术人员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预防地震、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角度,提出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一、预防地震灾害:1. 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体系:建设地震监测网络,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时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逃生和防护措施。

2.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采用抗震设计和施工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的震动。

3.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通过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震科学知识,培养人们的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4.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反应流程,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应对能力。

二、预防地面塌陷灾害:1. 加强地质调查和监测: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调查力度,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变动、地下空洞等危险因素,做好预警工作。

2.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和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3. 实施土地整治和防控措施: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土地整治和防控,采取固结填土、地下排水等工程措施,增加地基稳定性。

4. 普及防控知识和技能:开展地面塌陷防控培训,提高公众对地表下陷灾害的认识,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应对和预防地下水调查。

三、预防山体滑坡灾害:1. 加强山体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山体植被,防止大规模砍伐和过度开发,减少山体土壤侵蚀,提高山体的稳定性。

2. 建立山体滑坡监测体系:建立山体滑坡监测网络,通过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地下水位和地震等数据,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3.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对已发现的山体滑坡隐患点进行治理,采取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增加山体的稳定性。

地质灾害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地质灾害是指地球活动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其独特的地质、气象、水文和人类经济、社会等因素交织而成。

它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将从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地质原因、灾害影响、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质灾害的概念
地质灾害是指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地质环境破坏、地表变形、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现象。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
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岩溶塌陷、火山喷发、地面沉降等。

三、地质原因
1. 构造活动:地震、变形等;
2. 水文作用:河流冲击侵蚀、雨水浸润等;
3. 人类活动:采矿、建筑、挖掘等。

四、灾害影响
1. 人员伤亡:地震、泥石流等自然因素,导致数十甚至数百人死亡;
2. 经济损失:灾害严重,造成成百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3. 生态环境受损:泥石流、地面沉降等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五、防治措施
1. 监测: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和预测;
2. 预防:在选址、地下工程建设等环节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点;
3. 救援:通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及时灭火、抢险救援。

综上,地质灾害具有严重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影响不仅仅是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还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因此,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遏制,以期使之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六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六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____《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镇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现状,特编制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和滑坡两种类型,全镇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有____个,包括滑坡____个、崩塌____个,分别占灾害总数的____%和____%。

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上看,崩塌和滑坡大多发生于雨季内(5~____月)。

旱季发生的崩塌、滑坡,一般都发生在露采矿山的边坡、排土场和公路沿线等人为工程活动比较剧烈的地段。

(二)上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简况我镇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____月,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主要是月山村、盖山村、虎山在汛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土方坍塌现象,我镇相关部门与所在地村(社区)委员会积极参与和配合,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地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和工作,汛前及时预报,及时疏散、转移群众。

由于措施得当,整个雨季中并未造成人员受伤。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⒈降雨趋势预测单点暴雨及长时间连续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

我镇1~____月降雨量偏少;____月降雨量正常稍偏多,全年雨季在____月中旬前后开始;主汛期为6~____月;9~____月降雨量正常至偏多,有一般性的秋季连阴雨天气;雨季在____月中旬前后结束。

⒉人为致灾因素变化我镇近年来城镇发展迅速,房屋、公路、矿山及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活动逐年增强。

辖区内一些在建和拟建的大型工程,均可能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段。

磷矿采空区、采砂场、采石场也将是矿山地质灾害多发区。

根据我镇地质灾害现状和危害特征及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预测,预测我镇地质灾害有如下特征:1.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类型仍以自然因素诱发的中小型山体滑坡和崩塌为主,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公路建设、采矿等)诱发的崩塌、滑坡等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矿山其本身结构就不太稳定,经过大量的开采后土层更加脆弱,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后很容易发生塌陷、滑坡等灾害,因此对环境灾害的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将矿山周围的环境灾害进行有效治理,是目前我国对金属矿山进行改进的重点工作。

1对地质灾害的大致介绍较好的地质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效保障,具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近年来地震发生的次数较为频繁,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且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十分不利,国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灾害地区进行重建,经济压力进一步增加。

我国也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因此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地质环境进行改善和治理[1]。

政府也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重点规划对象,现阶段各项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2对各类地质环境灾害的相关介绍2.1对岩爆灾害的介绍该类灾害是金属矿山常见的灾害类型,岩爆过程的发生通常伴随着地下岩层巨大的弹性形变。

当形变力超过岩层的稳定应力,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对开采工作面和工作人员产生强烈的冲击,严重威胁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岩爆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且来势迅猛,会对地表产生较大的伤害。

较深的矿井发生岩爆灾害的可能性最大,在数十米的矿井两侧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且崩落的石块基本成薄片状,这是岩层的剪应力分布不均造成的。

通常在爆炸发生一周内,会有连续不断的余震,使采场内产生大量粉尘。

2.2滑坡灾害概述通常滑坡发生在金属矿山周围,其土质结构比较松散,在未进行开采时能够勉强维持其原有状态。

若在矿山山脚开始进行开采工作,周围土层原有的稳定性就会发生改变,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就可能出现滑坡。

再加上矿渣和废石的不断累积,使得周围土层的自重增加,随着矿井深度的加深,周围土层就会发生严重的滑坡现象。

2.3泥石流灾害概述金属矿山的泥石流现象在陕南地区较为频繁,泥石流的主要组成是废弃的矿渣和矿石。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精选5篇)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精选5篇)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精选5篇)第一篇: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为此,本文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所谓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

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

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地质灾害论文自然灾害论文地震灾害论文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地质灾害论文自然灾害论文地震灾害论文
3 常见地质灾害防治
3.1 崩塌防治 对于崩塌而言,在整治过程中必须遵循标本兼治、分清
主次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危岩与保 护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治理,最大限度降低危 岩失稳的诱发因素,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崩塌本身仅涉 及少数不稳定的岩土体。 它们通常并不改变斜坡的整体稳 定性,亦不会导致有关建筑物的毁灭性破坏[2]。 因此,防治的 目的并不是一定要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而是要防止其带来 的危害。 因此,崩塌防治措施可分为防止崩塌发生的主动防 护和避免造成危害的被动防护两种类型。 具体方法的选择 取决于崩塌历史、潜在崩塌特征及其风险水平、地形地貌及 场地条件、防治工程投资和维护费用等。 图 1 列出了主要的 崩塌防治措施。
斜坡 还 是人 工 斜 坡都 不 是 固 定 不 变 的,在 不 同 因 素 的 作 用 下 ,
斜坡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滑坡的形成与气象水
文、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大都形成于沟
谷和坡地,由于暴雨或冰湖、水库等溃决而在沟谷或坡面产
150
Henan Building Materials
200180 年第 16 期 河南建材
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研究
谷永彬, 张 霞 济宁市明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72000)
进入 21 世 纪 后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与 住 房 制 度 改 革 的 深 1.2 住房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保障性租赁房缺失
1以抑制泥石流发生为主的方案采取蓄引水工程植树造林等控制形成泥石流的水源和松散固体物质的聚积和启动以行政管理法令措施消除激发泥石流的人为因素从而抑制泥石流的发生2以疏导泥石流过境为主的方案采取拦挡排导疏浚等河道改造工程调节泥石流流量消减龙头能量促使泥石流分流或解体从而控制通过保护区河道的泥石流流量流速使其顺利过境不至危及两岸保护目标的安全以避让泥石流危害为主的方案在泥石流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发生过程中采取警报措施并对危害区内保护对象采取临时加固撤离等措施使泥石流过境时灾害损失减至最低综合防治方案针对被保护目标的性质和重要性采取工程生物预警行政等措施对泥石流进行抑制疏导局部避让等综合措施以求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和节省投资参考文献

地质勘查环境灾害类型及预防措施论文

地质勘查环境灾害类型及预防措施论文

地质勘查环境灾害类型及预防措施论文地质勘查环境灾害类型及预防措施论文1、地质勘查环境灾害类型分析1.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勘查环境灾害,它是由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

现有资料统计数据显示,由雪崩、冻害、水灾、雷电等气候灾害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

以洪水为例,这是一种因气象灾害而引发的水灾,多年来,洪水给地质勘查工作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比如在石油勘查过程中,国内不少陆地油田每年都可能会遭到洪水袭击。

20世纪80年代汛期时,大庆油田因洪水长期积存在滞洪带、洼地处而导致超过千口油井被淹没,最后造成停产,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同时,洪水对固体矿产勘查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近年来,地质勘查工作已从陆地逐渐延伸到海洋甚至星际空间。

在此过程中,风雨雷电、大雪、冰雹和雾给地质勘查带来了困难。

1.2环境地质灾害1.2.1地方病地方病是一种危及人类健康的灾害,它是由环境地球化学异常和某些生物因素造成的。

通过研究发现,地球化学异常地区和物理异常地区经常会发生地方病害问题,以氟、碘、硒和砷等灾害居多,地球化学异常地区多出现地方性氟病、甲状腺肿等疾病,而且还可能会发生地方性硒中毒事件。

对于地球物理异常地区来讲,放射性疾病、地方性癌症等疾病频发,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

就矿床而言,其中的元素含量是地壳丰度的多倍,矿区生产过程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

以湖北某硒矿区为例,地方性硒中毒事件多发,而且萤石和磷灰石矿区等经常会发生地方性氟中毒事件。

1.2.2地勘灾害地方病与地勘找矿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多金属矿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经常会发生铜、铅、汞、砷和地方性癌症和放射病。

因生物因素造成的地方病对地质勘查工作产生的威胁非常大,比如布鲁氏菌病、吸血虫病等。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山地是病害多发区,比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塌陷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对地勘工作的影响非常大。

1.3人为因素通过地质勘查,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环境,然后获取相应的资源和信息,为改造自然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关于地质灾害的论文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关于地质灾害的论文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关于地质灾害的论文浅谈现阶段我国多发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摘要:据目前我国各地频发地质灾害,本文以实例简述地质灾害防治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山体崩塌监测预警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我国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更是地质灾害多发时段。

下文将以具体实例来浅谈目前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舟曲泥石流形成原因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此次泥石流的发生。

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

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1)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

(2)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3)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

(4)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2010年7月19日零时10分左右,重庆市城口县庙坝场镇至县城方向一处山体滑坡,将流经庙坝境内的罗江河阻断,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坝体长100余米,坝高18米左右,坝宽50余米,整个坝体约10万立方米,形成近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库容1500~2000万立方米,严重威胁堰塞湖上游3000余人和下游8000余人(其中城口县境内4000余人和四川万源境内4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论文

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论文

浅谈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摘要:本文针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明确了降雨、地震、自然演变、人为活动等是主要诱发因素。

若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对于深度分析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成因;防治措施引言:近年来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对于怎样提前预测未发生的地质灾害以及发生后如何进行治理已经成为人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本文就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常见的地质灾害结合了很多实际的工程案例并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以便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及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1滑坡、崩塌、泥石流成因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滑坡、崩塌的成因主要与降雨、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5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是它们不等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降雨是引发滑坡、崩塌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从成因角度来说,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产生,主要因素如下:①降雨。

短时间的强降雨,极易引发崩塌泥石流。

因为降水量较大并且没有及时疏导,使得土体受到雨水因素的影响,其重量不断增加,进而变得更加松软柔软,强度逐渐降低,水渗透压力不断增加。

比如,2010年6月28日,发生在贵州省乌镇大寨村的崩塌滑坡,主要原因为降雨,造成了99人死亡。

②地震诱发。

发生地震,快速张拉和剪切岩土层,使得岩土层结构被破坏,极易引发此类地质灾害。

比如,汶川大地震后的大型崩塌滑坡现象。

③地质因素。

局部地段斜坡岩土结构特殊山丘斜坡多为残坡积相土体。

局部地段浅表土体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好,抗剪滑强度较低。

尤其是大气降水导致土体含水量大幅度增加时,上部松散透水岩土与下部具隔水性能的密实土层或基岩(如基岩面为完整的岩板)之间的接触带很容易形成滞水层,并沿接触面发育软土滑腻带(面),该带摩擦力和粘聚力很低,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如容易储水的斜坡凹槽,上部土体易沿此接触面发生滑移或崩塌。

广西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论文

广西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论文

广西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论文【摘要】作为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高发的省份之一,本区域内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膨胀性岩土等多种类型,需要积极研究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故而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值得各方引起重视。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与东南沿海丘陵山地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地貌特征独特多元,整体地势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山地多,平原少,岩溶(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区内地质环境复杂且脆弱恶劣,降水丰富,地质灾害频发,环境地质问题突出,而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亦越来越高。

一、地质灾害定义与内涵地质灾害的定义:受到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财产安全、生命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的地质作用以及地质现象或事件。

地质灾害的内涵:致灾的动力条件和灾害事件的后果。

二、广西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分布特征及危害广西区属地质灾害多发区,区内所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众多,风险等级以中等以上为主,风险覆盖范围广,危害较严重,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具有成灾速度快,发生频率高,危害强度较大、时空分布不均以及继承性发育等特点。

2.1、滑坡滑坡灾害主要是指岩土体或者是斜坡土体在重力作用之下结构失稳,沿斜坡既有的滑动面整体性下滑运动。

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桂西、桂北、桂东南地区地形较为陡峻的碎屑岩区域,规模多在中等以下,大型滑坡数量较少,危害一般都很大,通常摧毁公路、铁路,破坏输电线路,中断交通、通讯,毁坏工业、民用房屋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威胁人们财产安全,很值得我们重视。

2.2、崩塌崩塌灾害主要指对于坡度较大的斜坡而言,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之下,其中部分结构与母体结构脱离,沿斜坡滚动并堆积在斜坡坡脚或者是沟谷位置。

崩塌灾害在全区均有分布,多见于山区公路边坡和河岸位置。

崩塌按崩塌体类别可分为土崩和岩崩,其中土崩多分布于梧州、钦州、贵港等地的花岗岩分布区和各大河流的中下游河岸段,由于该类地区覆盖层及全风化层多很厚,在降雨和水流动力条件影响下极易被崩塌破坏;岩崩主要分布于桂林、玉林以及柳州等连片石山地区。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论文.docx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论文.docx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和县地质现状,地质灾害的成因,当前防灾存在的问题,防灾对策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防治我县位于青海省的东部门户,全县总面积189382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八镇,十四个乡政府,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又是地质灾害高发区,每年汛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民财产安全。

因此,认清我县地质灾害现状,正确处理现实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公民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先决条件。

一、我县地质现状2001年省水堪院派专家对我县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区划与调查,共查处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63处。

2004年我局对109国道泥石流做了调查,发现泥石流隐患点2处。

2005年因峡门地区突降暴雨,发现2处滑坡隐患。

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7处,涉及全县18个乡镇,47个行政村,其中滑坡49处,泥石流15处,崩塌3处,重大地质灾害点达8处,主要分布在官亭镇,杏儿乡,隆治乡,新民乡,巴州镇,李二卜镇,古山镇等7个乡镇,10个行政村、263户,272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受到危机。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我县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总体上表现在地质条件、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1地质条件。

我县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侵蚀剥离避低山丘陵区,依据其成因和形成机制,分为黄土丘陵、洋山剥离丘陵1黄土丘陵分布于黄河湟水河两岸阶级以上地带,顶级为风级及黄土状况,一般海拔在24002500米,切割深度为200—500米,沟岸壁陡横断面为型坡面上落水洞屡见不鲜是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区,在沟底可见红色碎销岩出露。

2浅山剥蝕丘陵,分布在黄土丘陵与山丘之间过渡地带,多由第三系红层构成,局部上覆冰水堆积的卵、砾石层海拔在24002500米。

红层表面部分风化强烈,也是我县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2自然条件。

我县属典型的山区县,山高坡陡,不少村民就居住在坡度为30—40度的山坡上、破脚下或陡砍下,如果受暴雨影响,极易形成滑坡或崩塌。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矿山开采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矿山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矿山地质灾害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其原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体力学、水文地质等因素。

同时,本文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具体包括了瓦斯灾害防治、煤与石灰石矿的顶板管理、地质预警和监控等方面,旨在为矿山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防灾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地质构造;岩体力学;水文地质;防灾措施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mining has stepped into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basic industry.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min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min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causes of min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including geological structure, rock mechanics, hydrogeology and other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min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including ga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oof management of coal and limestone mines, geological warning and monitoring, aiming to provide some effective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mining workers.Keywords: mining geological disaster; geological structure; rock mechanics; hydrogeology;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一、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原因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岩体力学、水文地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常导致岩石体的损伤、破坏或移动,甚至引发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矿山冲击地压矿山冲击地压又称矿山震荡,是由于岩石体在受到采矿压力作用时发生了破坏,引起了震动及矿山冲击,进而导致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例文(5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例文(5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例文一、背景地质灾害作为地球自然环境中的常见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安全与发展构成了显著的威胁。

当前,全球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均呈现上升趋势,我国亦面临此严峻挑战。

鉴于这一现实,__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亟需进一步完善防治策略,强化应对能力,以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旨在通过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提升防治与应对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 任务:(1)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与预报,提升预警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力度,全面排查潜在风险点,科学评估并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灾害隐患。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结合地质灾害特性与危害程度,合理规划并建设抗灾工程,提升地质灾害的防御与应对能力。

(4)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与响应速度,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策略与措施1. 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1)加强监测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监测网络,实现对各隐患区域的全面覆盖。

(2)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新型监测技术与装备,提升监测手段的精准度与灵敏度。

(3)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协作,实现数据共享与综合分析,提升预警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 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力度:(1)针对矿山、施工工地等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隐患。

(2)加强对既有建筑物与基础设施的检测评估工作,及时修复加固存在问题的部分。

(3)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整治工作,改善灾害发生环境,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3.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1)根据地质灾害特性与危害程度制定科学的抗灾工程规划。

(2)加快抗灾工程建设步伐,包括地质灾害固陷区的治理与易发区域的规划调整等。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和岩溶塌陷。

滑坡是山体土石材料沿滑动面发生的位移,其防治措施包括工程加固、排水处理和植被恢复。

泥石流是泥石材料沿沟谷流动形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拦挡坝、疏导通道和监测预警系统。

地震是地球地壳突然震动现象,防治措施包括地震勘查、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

崩塌是山体局部崩裂、松散和移动造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坡面加固、坡脚排水和监测预警系统。

岩溶塌陷是因岩溶洞穴坍塌造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地下灌浆、地面支护和加强监测。

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确保地质工程的安全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引言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的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等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交通、环境等造成危害和威胁的现象和过程。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对社会和人类造成的影响极大。

在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顺利进行。

一、常见的地质灾害(一)滑坡滑坡灾害对于人类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其突发性和瞬间性,使得预警和防范成为挑战。

同时,山体和坡地的土石材料位移迅速且规模巨大,难以及时控制,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因此,加强对滑坡灾害的科学研究、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以及防治技术的创新至关重要。

(二)泥石流泥石流的瞬发性和流速快的特征使其成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在陡峭山坡和沟谷地形。

其高速冲击力可摧毁房屋、道路和桥梁,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预防和应对泥石流灾害需要强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工程防护和土地规划,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三)地震地震的突发性震动造成了地质工程中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地质工程中,如深基坑开挖和隧道开挖等活动,地下岩土受力情况会发生变化,使地震可能对工程造成更严重破坏。

工程结构和地基稳定性应根据可能的地震影响进行合理设计和加固,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五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五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地质灾害是影响我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主要灾害之一,为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____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____决定》(国发[____]____号)和《盂县__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盂政____发[____]____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地质环境条件,特制定本方案: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灾害隐患点情况根据我乡地域的特点,构成我乡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主要是:1、公路两侧及建筑物,省道____线切坡坡面较多,岩石裂隙发育、风化较强,在汛期期间易形成滑坡、崩塌,造成交通堵塞、危及房屋等地质灾害。

2、阳五高速公路施工废渣废石胡乱堆放,易造成泥石流、河道堵塞等地质灾害。

经排查,我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

处,其中滑坡。

处,泥石流、河道堵塞____处。

二、重点防范区、巡查工作重点和防范期1、重点防范区根据灾害形成的特点及区域,我乡初步确定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村为。

樊家汇、上细腰、下细腰、碾子坪、河西、泽泊、会里、。

2、巡查工作重点根据我乡的环境地质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汛期前地质灾害巡查。

巡查工作要调查黄土陡崖下建房、挖窑洞以及近年来造地、造林等人为工程造成的隐患点。

公路沿线要重点巡查调查潜在影响交通安全的灾害隐患点,受地质灾害等威胁的中小学校舍存在的各种次生地质灾害。

3、重点防范期根据我乡历年的降雨以及往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确定我乡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____月,及冬季降雪及冰雪消融期。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单位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各村、各单位要严格落实责任,做到具体情况有人抓,要按照相关职责,明确具体责任人,加强监管力度,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责任重大的工作,各村、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常见地质灾害类型的防治措施【摘要】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本文对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简要介绍,并着重探讨一下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0.引言
我国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存在着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具有灾种多、群发性、高隐蔽性、高突发性和时间上的集中性等特点。

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本文对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简要介绍,并着重探讨一下防治措施。

1.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
1.1地震
它是破坏性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陆地震区,全国有32%的国土和45%的大中城市处在7度以上的高地震烈度区,川滇藏与西北各省、渤海湾周围为强震区。

据统计.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地震达4000多次,本世纪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655次,7~9.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地震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约占全球同级地震的l0%。

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0万人,与世界各国地震死亡总人数相等。

仅1949年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就高
达27.4万人,伤残76.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我国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为2000~3000人、经济损失年均10~20亿元。

1.2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
由于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与湘、云、贵岩溶地区的人口、工业、采矿业迅猛发展,超量开采地下水等原因,在矿区和大中城市产生了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我国因超量抽水而引起地面沉降的有上海、天津、常州、无锡等36个城市,上海、天津最大沉降幅度已超过2米。

天津市因地面沉降而造成污水倒灌、积水淹没工厂、交通阻塞、海河泄洪能力降低、多次加高塘沽新港海堤,损失巨大,仅盐场坨地码头每年就需填土10万平方米,耗资达50万元。

我国的桂、黔、湘等18个省区已发现岩溶地面塌陷点800多处,有塌陷坑30000多个,使大批的房屋倒塌,农田、水库、山塘毁坏,河流改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十几亿元。

1.3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山区,即祁连山、川西高原一线东部,太行山、鄂西山地、武陵山一线西北、长城以南地区。

这些地区因人口和工农业迅速发展,山区资源大量开发,森林和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灾害。

我国近百年死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已达万人,仅1949年以后就在5500人以上,平均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可达40~50亿元。

我国西南各铁路沿线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有近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长近20%,致使铁路运输中断1000~2000小时,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

整治费用1.5亿元。

近年来,我国部分山区铁路整治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费用已超过10亿元。

2.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1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
建立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动力减灾提供综合灾害信息,组织各部门与学科开展灾害的系统科学研究,协作攻关,解决地质灾害的共同难点,要借鉴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航天技术,以便科学地制订减灾方案,就地震来说要加强地震预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在改造利用过程中化害为利,尽可能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良性环境转化。

2.2建立健全有关减灾法规
我国目前已颁布有关减少和制止人们不当行为作用于自然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同时也取得明显的效果。

目前仍没有一个有关减灾法律,一部分人还没有对灾害的危害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重视法规的学习,以提高以法制灾,以法保城的意识,保护人民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3加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
加强防灾工程建设,开展包括城市绿化、水土流失治理、防滑、
防泥石流和入海口防潮工程,病库、危坝的加固工程,防洪、防震等城市防灾工程,以及小流域治理。

同时还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治理“三废”污染,推行垃圾无公害处理,加大垃圾袋装推广的力度,加快完善排水网络,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城市煤气化和供热、改造道路交通建设垃圾变废为宝(如发电、炼油、加工有机肥等)处理装置,不断提高城市防灾保护能力。

2.4采取多种手段宣传
利用电视、电台、出版物等手段,普及减灾知识。

要总结减灾教育经验,弥补工作中不足之地,发挥优势,减灾部门要与教育部门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将减灾纳入教育总体规划,适应减灾事业发展之需。

扩大招收大中专生规模,培养减灾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调整现有专业结构;结合大学基础教育开设减灾课和专业,有计划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有针对性派出有关人员到国外培训,学习国外减灾的先进经验。

2.5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
社会化减灾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因为社会既是承灾体,也是减灾体。

社会活动因80%的人为因素干扰而成为重要的致灾因素,因此减灾需要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把城市减灾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

尽快建立减灾基金,除国家财政一部分投入外,还接受社会各界捐款。

减灾工作要大力发展保险事业,国家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同时对商业性保险经营灾害保险业务的采取自愿政策,并给予应有补贴,根据中国的财力情况,采取联合共保办法,共同
发展灾害保险,国家应以整体、经济利益发展,在财政上优先照顾灾害保险的发展,灾害的防治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要优先考虑减灾保险的财政支持要求,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扶持灾害保险的发展,推动防治灾害走向社会化,将减灾纳入各行各业的行动计划,把减灾责任分解和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不仅包括土地资源学、地貌学、城市环境工程学、结构工程学、生态学、林学、土壤学、大气学、海洋学、资源环境学、系统工程学等,而且包括社会制度、政策法令、国土开发、城市布局、历史状况、社会治安、公民素质、救灾队伍等社会科学。

我们应奠定有关地质灾害综合体系的理论基础,用以指导有关实践活动,在统一规模原则下,制定防灾的综合规划,让防灾减灾系统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李江,刘晓维.山洪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11.
[2]陈玉桥.浅谈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