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精)
《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第三专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PPT课件
.
9
2、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社会矛盾激化
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特点:
•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 作为主要社会支柱;
•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主要靠 山;
•以军队作为专制统治的主要 柱石;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二十一条”签约现场。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 壮大
•1912年――1919年七年间,中国的民族 资产阶级所开设厂矿达到472家,资本总 额9478万元,几乎等于此前17年中国民族 资本发展的总和。
广州农讲所旧址广州第五届农讲所学员毕业合影五卅运动1925年4月26日梅县总商会召开欢迎东征军大会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广州市民在中山大学举行欢送大会北伐军接管汉口英租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对大革命的贡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并且在战斗中起着公认的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汪精卫集团分共通缉捕杀共产党人和左派人士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 海创办《青年》杂志(后 改名《新青年》)。
一位失败的书生政治 家,一位深刻的思想 家,一位特立独行的 叛逆者,一位命运坎 坷的孤独英雄,抑或 是一个不依附任何势 力的社会活动家?” 一切的评价用在他身 上似乎都不为过。
——蔡元培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拥护“德 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还没看)
•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工人阶级掀起了 第一个罢工斗争的高潮 •发动农民 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三章_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的终结
2、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6月成都保路 同志会成立 保路风潮发展为全省 抗粮抗捐斗争 成都血案 荣县及各州县独立
(二)武昌起义与各省独立
1、武昌起义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 组成同一的起义 领导机构,蒋翊 武任湖北革命军总指挥,孙武任 参谋长。
1911年10月9日起义消息泄露,刘 复基、彭楚藩等革命党人被杀。
----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 学说的确立
(1)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5年8月20 日在日本东京 成立
•同盟会的组织体系:
总理
评议部 司法部 支部 分会
执行部
•同盟会纲领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2)三民主义学说
民族主义 内容: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优点: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朝
政府;将满族贵族和满族人民区分 开来。
原因二:当时的中国不存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国 内环境,封建统治阶级顽固地维护自己的统治, 资产阶级思想未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原因三: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成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和 惠州起义
兴中会成立宣言
檀香山兴中会会员秘密宣誓的地方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 命团体的建立
章炳麟:《驳康有为 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3年黄兴成立华兴会; 1904年刘静庵成立科学补习所, 年底组建日知会; 1904年蔡元培组建光复会;
蔡锷
护国运动
3、护法运动
1917年护法运动时期任中华民 国海陆军大元帅的孙中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重要知识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三民主义的提出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2.中国近代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中国同盟会D国民党3.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A 光复会B 同盟会C 兴中会D 华兴会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5.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A 辛亥革命B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6.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7.同盟会成立后,将()作为自己的机关报A《民报》B《新民丛报》C《万国公报》D《顺天时报》8.1904年,孙中山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A《革命军》B《警世钟》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9.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B 三民主义学说C中国国民党章程D《钦定宪法大纲》10.辛亥革命的高潮是()A保路运动B黄花岗起义C武昌起义D中华民国成立11.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A民族资产阶级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D工农利益12.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他竟然基本接受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A “西原借款”B“二十一条”C “善后大借款”D《天津条约》13.1913年3月被袁世凯杀害的是()A 蔡元培B 邹容C 宋教仁D 黄兴14. 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是( )A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平均地权15. 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登基大典是在()A 1915 年B 1916年C 1917 年D 1918年16.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拥戴()为军政府大都督A 袁世凯B 孙中山C 黎元洪D 黄兴17.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C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18.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明定国是》D《商律》19.标志着以慈溪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A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B镇压义和团运动C 戊戌政变D《辛丑条约》的签订20.1915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是()A 李烈钧B 蔡锷C 唐继尧D 黄兴参考答案1.B2.C3.C4.A5.A6.B7.A8.D9.B 10.C 11.B 12.B 13.C 14.C 15.B 16.C 17.C 18.A 19.D 20.B (二)多选题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A地主阶级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D工农阶级2.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包括()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节制资本3.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涌现出一批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他们主要是()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鲁迅4.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问题有()A.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5.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而提出的条件有()A.以南京为首都B.总统在南京就职C.遵守约法D.清帝退位6.袁世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A.向日本借款的“西原借款”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C.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D.与列强签订的出卖铁路利权合同7.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奋斗有()A.护国运动B.第一次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第二次护法运动8.1911年武昌起义的具体组织者和发动者是( )A.兴中会B.文学社C.华兴会D.共进会9.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有()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10.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治主义参考答案1.BC2.ABC3.ABC4.ABC5.ABC6.BC7.ABCD8.BD9.ABCD 10.ABC二、简答题1、简述三民主义学说答: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请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历史事件。
其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民不聊生,同时,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次,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和近代化思潮的传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他们渴望推翻清王朝,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最后,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各地爆发了一系列的护国运动和起义,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意义十分深远。
首先,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历史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其次,辛亥革命结束了列强在中国的殖民地统治,彻底打破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使中国重新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此外,辛亥革命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培育了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因此,辛亥革命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练习题二:请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其起因和影响深远。
其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将中国被德国割让的山东地区转交给日本,引起全国范围内的愤慨和不满;其次,封建主义和旧文化的束缚使中国面临着思想的困境,大批知识分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腐朽和落后,迫切需要进行思想的更新和文化的革命;最后,五四运动的爆发也与当时国内政局的动荡有关,各种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的积累导致了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首先,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行动,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推动了中国新文化、新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其次,五四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文化进步,推动了现代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外,五四运动也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革命和历史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简答、论述题
第三章辛亥革命简答题: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壮大,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广大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没有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统治阶级无法继续统治下去了。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清末“新政”实行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1.目的:(1)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2)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3)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4)拉拢资产阶级改良派。
2.1901年4月,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
宣布实行“新政”。
主要内容有:(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3)改革学制,提倡新学;(4)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颁布《商律》。
三、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什么?其纲领是什么?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简述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1.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称为三民主义。
2.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3.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核定全国低价,按价收买,避免两级分化、贫富悬殊。
评价:进步性:(1)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发展。
(2)它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革命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第三专题(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B. 严复在天津主办《国闻报》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 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A. 保路运动的兴起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 护法运动的兴起D. 五四运动的兴起3、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的是A. 陈独秀B. 李大钊C. 胡适D. 鲁迅4、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宣传公平和正义C. 弘扬民族文化D. 主张文学革命5、在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A. 《孔乙己》B. 《阿Q正传》C. 《狂人日记》D. 《呐喊》6、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以后,统治中国的是A、北洋政府B、清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伪国民政府7、北洋军阀的阶级基础A、农民阶级B、资产阶级C、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A、无产阶级的兴起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外国资本主义积极政治的双重压迫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9、对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叙述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B、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C、前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D、前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10、下列人物中,五四运动前就信仰马克思主义是:A、李大钊B、鲁迅C、胡适D、邓小平11、中国大地首先扛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孙中山12、率先发动五四运动的是:A、北京的学生B、北京的工人C、上海的学生D、上海的工人13、北伐战争的最主要目的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直接打击帝国主义C、推动工农运动D、扩大国民党影响14、北伐战争首先打击的军阀是A、孙传芳B、吴佩孚C、张作霖D、陈炯明15、下类属于大革命失败的最主要客观原因A、反动力量过于强大B、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马列主义影响不大D、工农运动处于低潮16、下列关于北伐战争的描述错误的是A、第四军获铁军称号B、国共进行了合作C、工农运动支持了北伐D、国民政府完全统一了中国17、下列不属于工农武装的是A、国民革命军B、工人纠察队C、农民自卫军D、上海工人起义武装18、中共一大产生的中央局书记是A、毛泽东B、张国焘C、李达D、陈独秀19、在毛泽东心中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三本著作不包含A、《共产党宣言》B、《阶级斗争》C、《资本论》D、《社会主义史》20、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 )A、广州B、南昌C、上海D、武汉21、《新青年》是()在上海创办的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22、国共两党第—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旧三民主义B、“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新三民主义D、以上都不是23、表明蒋介石彻底叛变革命的是( )A、中山舰事件B、“四—二”反革命政变C、“整理党务案”D、“七—五”反革命政变24、在北伐战争中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是A、吉星文独立团B、叶挺独立团C、谢晋元独立团D、何应钦独立团25、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农民运动B、革命战争C、工人罢工D、学生游行26、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民主和科学B、民主和自由C、自由和科学D、和平与发展27、新文化运动时期很有影响的小说《狂人日记》是谁写的: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瞿秋白28、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社会危机C、民族危机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9、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A.陈独秀C.王明D.毛泽东30、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本章重点:1、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爆发?2、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意义?3、如何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高度评价辛亥革命。
1939年5月4日,他在延安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辛亥革命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它的历史意义何在?它的失败又说明了什么?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控制,多方扩展其在华势力。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了。
2.社会矛盾激化本来就十分沉重的税赋加上巨额的对外赔款,使广大劳动人民不堪重负,民不聊生。
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
例:抢米风潮:封建地主阶级和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农村经济凋破,亿万农民赤贫化,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地主商人乘机囤积居奇,民众生活极为苦难。
从1906年到1911年,几乎每年都有抢米风潮的发生,且遍及南北各地城镇乡村。
这些事实说明: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3.清末“新政”为了缓和国内人民的反抗情绪,1901年初,慈禧太后刚到西安,就发布“变法”命令,假惺惺地表示要力图振作,推行“新政”,加强“改革”。
主要内容有:(1)编练新军: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广西按察使奉命用西法编练“定武军”﹐共4700人﹐驻天津附近马厂﹐袁世凯此基础上,增募2000余人,聘德国教官,在小站成立新建陆军督练处,设立步队、马队、炮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 思想大解放。
42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 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 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 涨。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 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 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1、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2、论战结果
瓦解
袁
寻找代理人
袁 世 凯 就 任 临 时 大 总 统
帝
企图武力干涉 辛亥革命失败
1912.9,任命赵秉钧(前为唐绍仪、陆征祥)为内阁总理, 控制政府。
1913.3.20,刺杀宋教仁。 4月“善后大借款”,7-9月镇 压“二次革命”,10月当上正式大总统,11月解散国民党。
1914.1,取消国会,5月废除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1915.5.9,签订《二十一条》,12月12日复辟帝制。
1908年,云南河口起义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
喻培伦
林觉民
2、保路运动和武昌首义及各地响应
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 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在邮传大臣 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 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 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 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 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归还四川的 股金。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 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 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成为武昌起义的 导火线。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局限性
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其一,主张民族主义,却不敢明确提出反对
帝国主义的口号;
其二,主张民权主义,却又不敢依靠广大的
工农群众;
其三,主张民生主义,却又缺乏使农民获得
土地的办法。
结论
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反映了中国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革命与改良的论战及其意义
时间:1905—1907年。 阵地:《民报》与《新民丛报》
革命派:《民报》
改良派:《新民丛报》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辩论双方: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
结果:革命派取胜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三民主主义的提出
1905年11月,在 日本东京创办的 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16 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这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集中概括。
前提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核定全国地价,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由国家收买地主
共和国。
土地,避免社会
贫富分化。
核心
补充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对三民主主义的评价
进步性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 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 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 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 提出,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 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第一专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小农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个体经济3、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以下哪个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割占了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5、以下哪个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A、赔款B、把持中国海关C、制造舆论D、进行宗教宣传6、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7、()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A、梁启超B、严复C、孙中山D、毛泽东8、以下哪个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工厂()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马关条约》9、以下哪个措施是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A、阻碍民族工业发展B、在中国设立银行C、控制交通D、实行商品倾斜10、()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11、()翻译了《天演论》一书。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严复12、()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A、冯子才B、邓延桢C、林则徐D、李鸿章13、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取得驻兵权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4、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A、林则徐B、道光帝C、关天培D、琦善15、在中国最早设立租界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16、西方列强勒索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7、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在下列哪件事后达到高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分节知识点
第三章辛亥革命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外患:1904-1905,日俄为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
内忧: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开始: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结果:“预备立宪”并没能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危机。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阶级基础:是由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创始人——孙中山时间——1905地点——美国檀香山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创始人——孙中山,黄兴等时间——1894地点——东京机关报——民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新的阶段(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的《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一)三民主义学说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16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时间:1905-1907派别:革命派VS改良派阵地:《民报》《新民丛报》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焦点)[皇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大家]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社会]结果:革命派取得胜利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各地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黄花岗起义: 1911年,黄兴带领革命党人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七十二烈士葬于黄花岗,故称“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时间:1911年5月起因:清政府皇族内阁为修建铁路筹集借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单项选择题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走向革命救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 D )A 、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C 、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2、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B A 、强学会B 、兴中会3、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D A 、保国会 B 、华兴会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 )A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C 、一部仍然带有封建色彩的宪法5、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C ) A 、《新民丛报》 B 、《苏报》B 、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进一步壮大D 、清政府的投降实质被认清)C 、华兴会D 、同盟会)C 、兴中会D 、同盟会B 、一部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宪法D 、一部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宪法C 、《民报》D 、《国民报》6、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D )A 、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B 、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C 、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D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7、 1911 年底,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D )A 、缺乏威望较高的革命领袖B 、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和破坏革命C 、清政府起用狡诈的袁世凯D 、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控制了地方政权8、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最大愿望是:( B )13、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支持,其主要原因是( C )、多项选择题A 、恢复孙中山总统职位C 、使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9、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 、湖北军政府成立BC 、清帝退位 10、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是:( B ) A 、林觉民B 、胡汉民 B 、实行议会政治D 、进行二次革命B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 、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A 、孙中山 B 、唐继尧 12、 1912 年 8 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 A 、中华革命党 B 、国民党 13、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C 、徐锡麟 D 、黄兴( D )C 、蔡锷D 、黄兴( B )C 、共和党D 、民主党C )A 、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C 、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14、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D )A 、全民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B 、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D 、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B 、民族主义革命D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1、护国运动开始时,回云南发动反袁战争的是:A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 C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D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20 世纪初,资产阶级参加并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有:(ABD ) A 、拒俄运动B 、拒法运动C 、拒英运动D 、抵制美货运动2、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有:( ABC ) A 、章炳麟B 、陈天华C 、邹容D 、蔡元培 3、1905—— 1907 年年进行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论战双方的主要阵地是( BD ) A 、《时务报》 B 、《民报》C 、《苏报》 D 、《新民丛报》 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ABD )实行共和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 、要不要推翻帝制, C 、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 D 、要不要社会革命5、在武昌起义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两个革命团体是:( BC )A 、日知会B 、文学社C 、共进会D 、科学补习所6、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同以前有较大不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D )A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B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C 、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抗争都是在“瓜分豆剖,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发生的7、孙中山对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政府新总统是有警惕的,曾经提出防范条件有:9、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BD) A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B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C 、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D 、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ACD ) A 、推翻了统治中国 260 多年的清王朝B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 、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D 、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11、 1912 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CDFG )A 、广州起义B 、武昌起义C 、清帝退位D 、中华民国成立E 、袁世凯称帝F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G 、国民党成立 13、辛亥革命前,中国留学生陈天华在东京为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控诉清政府卖国罪行奋笔撰写的白话文著作是:( BD )A 、《革命军》B 、《猛回头》C 、《敬告同乡书》D 、《警世钟》三、辨析题1、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3章讨论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3章讨论题及答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1905-1907革命与改良的论战
双方 代表 阵地 革命派 孙中山 民报 改良派 康有为、梁启超 新民丛报 主编 章太炎 梁启超
1、内容 (1)要不要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论争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2、影响:通过论战,革命派揭露了立宪派为清政府统治辩护 的丑恶面目,划清了革命与立宪的界限,宣传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思想,为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作好了舆论准备。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行不通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局限性
第一,在革命纲领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在依靠对象上,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 民群众。群众基础有限,尤其是没有动员民 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 第三,在组织领导上,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 党。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 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为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界 留学生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二、军阀割据 1917年,府院之争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 1917年9月,广州成立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 军政府,掀起护法运动。 1918,孙中山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二次直奉战争 1924年,国民军、皖系、奉系联合执政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专题国共合作
1924—1927年,在苏联和共 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创建不久 的共产党与当时政治舞台上的主要 政党国民党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 即大革命。
四、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本讲主要内容: ◆国民革命的目标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国共合作的破裂
四、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922年西湖会议 后陈独秀在党的机 关刊物《向导》上 发表《造国论》,提 出“国民革命”的 口号。
史料
►辛亥之后,去满洲一国之专制,转生出无 数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孙中山 ►这哪里是中华民国,分明是中华官国、中 华匪国! ——陈独秀
(1)苏联和共产国际方面
苏先后派优林、越飞等 来华,分别与北京政府外 交部、张作霖、陈炯明、 孙中山、冯玉祥、吴佩孚 等接触。 1923年7月,派遣加 拉罕使团来北京,使团主 要成员鲍罗廷前往广州担 任与北京政府处于对立地 位的孙中山的总顾问。
(二)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革命,国民革 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 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 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 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二)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介绍说,组 织起200万农会会员,向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以及各种宗 法制度、贪官污吏发起攻击,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 组织起来的农民在农会的领导下,做了十几件大事:采用 清算、罚款、捐款、小质问、大示威、戴高帽子游乡、关 进监狱、枪毙等手段从政治上打击地主;推翻乡村土豪劣 绅的政权机关“都团”、“团防局”,建立起农民自己的 乡村自治机关及“梭镖队”;推翻县官老爷衙门的政权, 建立县长与革命民众团体的联合会议;推翻压迫农民的族 权、神权以及压迫妇女的“夫权”;禁牌、禁赌、禁毒, 改良社会风气;清匪、清盗、废苛捐;普及政治宣传,开 展文化运动;建立合作社,在消费、贩卖、信用方面合作 互助;修道路、建塘坝,改善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