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 本体论 认识论

合集下载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参考文献: [1]《台湾盗版面面觑》,陈沿慈、林映汝、张菁琬 [2]《对盗版及政府作用的经济学分析》,高山行、江旭 [3]《盗版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刘炼
(上接第128页) 道德境界中的人,是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 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大的胸怀与 更高尚的气节,真正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真正成为
在道德评价问题上,冯友兰认为,自然境界的人可能自发地做出 道德的事,功利境界的人,也可能以合乎道德的行为为手 段,以达到 其为我之目的。但他们的行为只可能是合乎道德的,绝不可能是道德 的,道德行为必须以道德自觉为前提,没有思想上的自觉,是不能称 道德的。因此,在冯友兰看来,人只要有一颗廓然大公的心,就算是 进入了道德境界,至于这颗心能否产生好的结果,则是无关紧要的。 一个人只要尽心竭力,去实现其行为的意向的好,则虽其行为的意向 所向的好,不能实现,亦无碍于其行为的意向的好的实现。主要者是 他必须尽心竭力,不欺人不自欺,即是诚意。
盗版书的销售者会根据读者的反映为读者寻找一些暂时缺货 的书籍。他们很好的利用着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也令消费者认为 他们比大型书店的冷酷面孔更为体贴。
面对盗版图书的挑战,出版社应从中汲取有利因素并开发自 身优势,营造正版图书的消费群体,净化版权空气
(一)明确的观念是价格的绝对真理。价格战是不可避免 的,但如何打,却是具有技巧的。出版社一切的活动都应该以在 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价格为目标。
程。冯友兰正是以理性为人的本体论结构,通过觉解的展开,完成 了尽心、知性、知天的人生自我塑造过程,最终力图实现个人、社 会、宇宙的和谐统一,包含着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关切,同时也蕴含 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渗透理解,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第一版,北京:新世

(NEW)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第1章 绪 论第2章 泛论子学时代第3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第4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第5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第6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第7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第8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第9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第10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第11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第12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第13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第14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第15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之宇宙论第16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第二部分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第1章 绪 论一、哲学之内容1哲学(1)分类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

(2)内容①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②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③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2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内容(1)宇宙论①“本体论”,即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

②“宇宙论”,即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

(2)人生论①心理学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②伦理学、政治社会哲学等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

(3)知识论①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②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

(4)关系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

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于宇宙论。

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1哲学之方法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

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

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

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

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2哲学中论证之重要哲学包含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断案之前提。

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

论冯友兰形上学及其体认方式

论冯友兰形上学及其体认方式

论冯友兰形上学及其体认⽅式冯友兰以《贞元六书》构筑了中国现代哲学中最⾃觉、形态特⾊最突出和完整的形上学体系,晚年,他在《三松堂⾃序》和《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中对其中某些⽅⾯⼜作了进⼀步的阐发和补充。

冯友兰把形上学看作是哲学的最重要的也是其最终的部分,他认为⼈类对于⽣命的觉解有赖于哲学家对于形上学的阐发和个⼈对于它的体认,冯友兰之形上学是将宇宙、⼤全作为对象,“把它作为⼀整个来思之”、来认识、来把握,其运思的⽅式⼜⼒图借鉴西⽅之形式化的⽅法,试图将思想的抽象与⾝⼼的体认结合起来,本⽂不拟对冯友兰的形上学体系做完整的研究,将着重其体认的⽅式和意义作⼀初步的检讨[i]。

⼀、形上学:纯思、⼼观与游⼼1、形上学与哲学对于形上学与哲学,冯友兰有⾃⼰的⼀贯的理解。

他在《新知⾔》的绪论中写道:“假使我们只要⽤⼀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

”[1]说哲学是⼀种反思,冯友兰认为有两点理由:⼀是“在⼈⽣中思想⼈⽣底思想,是反思底思想。

”[2]他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论我们是否思⼈⽣,是否谈⼈⽣,我们都是在⼈⽣之中。

也⽆论我们是否思宇宙,是否谈宇宙,我们都是宇宙的⼀部分。

”[3]我们对于⼈⽣的思想,我们对于宇宙的思想都脱不了我们正处于⼀种⽣命的存在及⼈⽣的现实状态和作为宇宙的⼀个组成部分这样⼀个前提,这样对于⼈⽣及宇宙的思想就是在存在之中对于存在的反观,⽽这正是冯友兰哲学的思想重⼼也是他承继中国哲学的⼀个重要特⾊。

哲学作为反思的另外⼀点重要理由是“思想亦是⼈⽣中底⼀种主要底活动。

以⼈⽣为对象⽽思之,不免也要以思想为对象⽽思之。

这就是思想思想。

思想思想底思想是反思底思想。

”[4]反思本⾝并不就是哲学所要达到的最终⽬标,它的⽬的是对⼈⽣有觉解。

“以⼈⽣为对象⽽思之,就是对⼈⽣有觉解。

”[5]觉是⾃觉,⾃我的觉悟;解是了解、理解和把握,“⼈的⽣活的整个,就是⼈⽣。

对于⼈⽣的觉解,就是对于⼈⽣地反思底思想。

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历史哲学

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历史哲学

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历史哲学冯友兰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思想碰撞的时代。

他作为新儒学代表人物,吸取了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并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创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理学体系。

这个体系强调对概念、逻辑和认知的深入探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历史哲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他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在冯友兰看来,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却是由主观解释和评价的。

他主张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冯友兰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必然的趋势和规律,但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却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强调历史的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冯友兰认为,历史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和超越,人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实现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改良。

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历史哲学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还对历史编纂、历史事件的分析以及历史教训的总结产生了积极作用。

他的观点启发了人们对历史事实和价值的深入思考,促进了历史研究的科学化和精确化。

同时,他的思想也激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改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尽管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历史哲学具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和贡献,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例如,他过于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而忽略了历史进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他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忽视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过于强调历史的规律性和统一性。

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历史哲学对中国哲学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然而,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对他的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在汲取其精华的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并加以批评和修正,以推动中国哲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创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历史哲学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现实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

在当今社会,知识与智慧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然而,这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本体与境界———冯友兰的《老子》诠释及其推进

本体与境界———冯友兰的《老子》诠释及其推进

本体与境界———冯友兰的《老子》诠释及其推进◎林光华内容提要 当代对《老子》之道的诠释方法与种类很多,但在思维方式上还是以客观论的解释为主流,以冯友兰为代表。

冯友兰将道诠释为“总原理”,在哲学史上源于韩非子,在诠释方法上源于西方的本体论与共相论。

但冯友兰又提出“四个境界”说,将“道”境解释为“天地境界”,超越了主客对立的思维,“境界”比“本体”更契合《老子》之道的含义。

张岱年的“本根论”克服了冯友兰本体论的局限,牟宗三的“大客观境界”更明确地揭示了道境超越主客对立的特性,从诠释史的角度看是一个进展。

关键词 冯友兰 本体论 境界 张岱年 牟宗三〔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8-0028-10一、冯友兰的“总原理”说溯源当代对《老子》之道的诠释方法与种类很多,但在思维方式上还是以客观论的解释为主,这一解释范型主要来源于以冯友兰为代表的上一代内地学者,与港台以牟宗三为代表的“主观境界”说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影响了整个当代《老子》诠释的基本思路。

但是二者果真是完全的客观论与完全的主观论吗?冯友兰的解释有哪些问题与可取之处,这些问题是如何被克服的,本文将根植于《老子》文本,从诠释学的角度进行检省。

冯友兰对老子之道有三个不同角度的诠释结论:“总原理”“共相”与“天地境界”。

其中“总原理”是最重要的一个解释,它从韩非子而来。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 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而上的意义。

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故《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理者,成物之文也。

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

故曰:道,理之者也。

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此谓各物皆有其所以生之理,而万物之所以生之总原理,即道也。

①他所说的“总原理”取自韩非子之“理”。

从韩非子的意思来看,一物之成,即有其理,道则是所有物之理的总会,即“总的理”,冯友兰遂将其概括为“总原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原本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宾西凡尼亚大学讲课的英文讲稿,后由其学生翻译成中文出版。

先生在自序中开篇直抒胸怀:“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

姓名,学派之清单也。

非全史在胸,克臻境。

惟其如此,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祥也。

”先生自然是全史在胸,大有“小范胸中百万兵”之气势。

先生抽筋扒皮,把两千年的哲学脉络清晰地展现于大家眼前。

囫囵吞枣读完此书,我仍有许多不解,实在是自己资质愚钝。

所谓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

才者,文笔之精妙也;识者,选材之精当也;学者,史料之精熟也。

先生虽然强调著小史意在通俗,难展其学。

我觉得此书已是三者兼备,方才领悟有人说,49以后大陆已鲜有可读之书(译著除外)。

我自己归纳出一些基本的问题。

一,哲学和宗教。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更少。

这种思想,之所以称为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

产生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

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宗教,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必要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二,中国的三教。

人们常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其实不然。

儒家不是宗教,道家只是一个哲学派别,道教才是宗教。

道家与道教是有很大区别,两者教义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类宗教)。

三,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价值”。

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宇宙)是超道德价值(更准确地说,爱上帝是准超道德价值,按斯宾诺莎,爱宇宙才是超道德价值)。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地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例外。

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7章 冯友兰[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7章 冯友兰[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第7章冯友兰[视频讲解]7.1 复习笔记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

幼年人家塾,习旧学。

其主要著作有《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中国哲学简史》(英文)、《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三松堂自序》等。

现有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松堂全集》。

一、“新理学”本体论体系1.冯友兰强调科学与哲学的划界冯友兰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宋明理学的主要范畴进行重新释义、定位和架构,建立了一个庞丈的“新理学”本体论体系。

2.“新理学”本体论体系的具体建构(1)冯友兰从“有事实底存在底”“事物”开始其体系建构冯友兰指出,从对特定的“实际底事物”有所肯定,可以推而广之对这一“事物之类底物”作许多肯定。

冯友兰将一类事物之所以为这一类事物者,或者说一类事物依照之而成其为这一类事物者,定义为“理”;一类事物所必依照于其理者,自其必依照而不可逃言,谓之“命”;一类事物所依照之理在该事物本身者,或者说理之实现于物者,即为“性”;因一类事物之理乃是这一类事物的标准和极限,故理亦名为“极”;“众理之全”或曰“众极之全”,则名为“太极”。

(2)依据“实现其理之料”理是“实际底存在之物”的“依照”;而“实际底存在之物”所以存在,还须“依据”“实现其理之料”。

料有相对、绝对之分。

相对的料,本身仍有其“依照”和“依据”两方面;绝对的料即“只可为料者”,“此所谓料,我们名之曰气”,亦名为“无极”。

(3)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一事物依照理、同时依据气而实现其性;其依照理之程度并不是完全的,或依照八分,或依照七分。

该事物所实际地依照于其理者,是为其“义理之性”;综该事物依照其理者及未依照其理者而言,则为其“气质之性”。

凡事物皆有性,但并不是凡事物皆有心,亦即并不是凡事物皆有心之理。

(4)“道体”和“大全”就一事物而言,其存在是气实现该事物之理的运动;就全体事物而言,其存在则是无极实现太极的运动。

美学复习提纲

美学复习提纲

《美学》复习提纲1、审美现象的构成:审美现象的构成是由审美客体,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三个要素组成。

2、论述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结构层次以及各层次的关系。

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一书的问世为标志。

4、西方美学史经历从“本体论阶段”到“认识论阶段”再到“语言学阶段”的转换。

5、本体论美学主旨是透过具体个别的美的事物,追求一种独立的、终极的、普遍的美,也就是使一切事物成为美的共同本质。

6、古希腊早期的毕达哥拉斯是从数学入手进行哲学和美学思考的,他们把数提升到本体论层面,认为事物最终由数构成,数的原则就是万物的原则,数给出一种永恒有序的局面和状态。

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启了西方美学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严格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两个概念。

8、亚里士多德把美的形式归结为:“秩序、匀称与明确”。

9、普洛丁主张神或太一是美的根源。

10、在认识论阶段,西方美学的主旨是探求审美何以可能与审美如何构成。

围绕这一主旨,英国经验主义、大陆理性主义、法国启蒙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先后从不同视角展开论述。

11、经验主义拒绝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否认真理的先验理性法则,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官知觉和经验,肯定各种感性质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有培根、夏夫兹博里、休谟和博克等人。

12、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理论代表培根认为: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两种灵魂:一种是理性灵魂,一种是感性灵魂。

前者是上帝吹入的气息,后者为物质实体自身所具有,前者不能从哲学上加以认识,后者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13、夏夫兹博里重视人的感官,但他认为人审察美、丑、善、恶的能力依赖于天生的内在的“第六感官”。

14、休谟认为,“美并不是事物自身的一种性质。

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不同人的心灵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15、理性主义美学的思想代表法国的笛卡儿以怀疑为起点,提出“我思故我在”。

16、法国启蒙主义美学以狄德罗为思想代表,他的美学思想集中地体现于“美在关系”说。

本体论-哲学对崇高的承诺与寻求

本体论-哲学对崇高的承诺与寻求

本体论:哲学对崇高的承诺与寻求“人之为人”的内在尺度和人类历史的精神坐标上的终极指向,是哲学本体论追求的真实意义。

但是,在当代社会思潮中,出现了“意义的危机”和“崇高的失落”,造成空前的价值坐标的震荡和“现代人的困惑”。

因此,关于崇高的问题,不是一个是否应当追求的问题,而是一个在新时期如何追求的问题。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应当通过批判性地反思“两极模式”下崇高的异化与消解,而重新达到“中介模式”下新时期哲学使命的理论自觉——本体论:哲学对崇高的承诺与寻求。

关键词:本体论;崇高;两极模式;中介模式b1008-7168(20)0--在人类历史的精神坐标上,崇高作为人生的最大意义和最高价值,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的魅力就在于对崇高的寻求。

但是,在当代社会思潮中,出现了“意义的危机”和“崇高的失落”,我们处在意义世界黑暗的时代,无家可归。

因此,寻找意义和重建崇高成为新时期哲学的理性期待和最重要的历史任务。

一、哲学与崇高的寻求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的独特价值就在于,把人类以各种方式创造的“意义”聚焦为照亮人的生活世界的“普照光”。

因此,黑格尔形象地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并指出,“一个有文化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p.)。

按照黑格尔的比喻,“庙里的神”是使“庙”成其为庙的“灵光”,哲学则是使人类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成其为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的“灵光”,即哲学就像普照大地的阳光一样,照亮了人类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黑格尔说:“凡生活中真实的伟大的神圣的事物,其所以真实、伟大、神圣,均由于理念”,“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贵的东西”[](pp.,)。

由此可见,黑格尔把哲学视为对“崇高”的追求,哲学是使人崇高起来的“普照光”,而理念则是崇高的存在。

哲学为什么要寻求崇高呢?首先,这根源于人类存在的实践性。

美学要点

美学要点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美学及其研究对象一、美学汉语“美学”一词,通常认为是转引自日本学者中江肇民的翻译。

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美学之父鲍姆加登的专著《美学》(拉丁语Aesthetica;德语Asthetik,英语Aesthetics,均源于希腊语,本义指感觉)的出版为标志。

Aesthetica准确的译法应是“感性学”,而非约定俗成的“美学”。

二、美学略史◎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大体上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三个阶段。

本体论阶段(古希腊至十六世纪)。

柏拉图严格区分了“美的事物”和“美本身”两个概念,前者是具体个别的,后者才是永恒绝对的。

认识论阶段(文艺复兴以后)。

此期德国古典美学是古希腊以降西方美学的一个高峰,代表人物康德和黑格尔。

康德的美学观主要体现在《判断力批判》中,判断力中最重要的是鉴赏判断,也即审美判断。

黑格尔以绝对理念为本体,推演人类历史和世间万物,认为绝对理念的自我孕育、自我异化、自我展开、自我复归,构成了整个世界的自然史、人类史和精神文化史。

他的著名论断: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语言学阶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后)。

其核心问题是,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人如何谈论这个世界,以及人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认识。

从语言入手,直探审美和艺术的本体,而不再关心那个终极的、永恒的美本身,也不再关心那种既定的、抽象的人的审美能力,这是西方当代美学区别于传统美学的根本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精神和思想主线是天人合一。

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不像西方传统美学的主导思路,是天人相分,主客对立。

从理论根基看,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传统美学更贴近社会伦理和日常人生,更富于伦理化和人生论的意味;从理论取向看,它比西方传统美学更接近深邃的宇宙人生的始源境域,显得更为玄远,更为超越;从思维方式看,它比西方传统美学更有整体性和综合性……总之,中国古典美学,就其精神的超越性、思维的综合性、取向的人伦性,以及贯穿、渗透于其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来说,要比西方传统美学更贴近审美的理论蕴涵。

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1. 引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推动着社会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然而,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就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进行深度研究,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和争议,并分享本文作者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2. 本体论: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存在方式本体论关注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科学技术是一种人类活动,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标准来获取、解释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受个体意识和主观想法的影响。

然而,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否仅仅局限于客观存在,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内在地与社会和文化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应该考虑到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将科学技术看作一种与个体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现象。

3. 认识论: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和方法论认识论关注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和方法论。

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可以分为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步骤。

这些步骤是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其中,实验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然而,科学技术的认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

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是否完全客观和中立,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受到个体主体性和社会背景的影响,是一种主观活动。

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应该包括对个体主观性和社会因素的考虑。

4.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本体论和认识论是科学技术研究中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

本体论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存在方式,认识论研究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和方法论。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体系。

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不仅为人类带来生活改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第一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

第一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

第一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晴朗的夏夜,当我仰望广袤无垠的星空,心里便会涌起一种神秘的感觉和无限的遐思。

这些星星到底存在于这个宇宙有多少亿万年了?它们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和人类同样的生灵在生生息息,以及和我思考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宇宙最终会走向何方?如果说万物皆有生灭,那么我们这个地球或者我们人类亦不能例外,那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何在,她会不会象一缕青烟随风而逝,永远的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而当我把目光从远处的星空收回到自己身边,另外一些困惑又会悄悄浮上心头。

我自己又是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我自己为什么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我为什么活着,意义何在?为什么我有烦恼?有时会高兴或生气?我死后我还存在吗?有没有灵魂?“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凡此种种,谜底何在?谁能解惑。

一、本体论1.本体论的涵义上面的所有问题,都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即这个世界(包括人自身)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的本质如何,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及运行规律是怎么样的?这就是所谓的本体论。

这些关于世界本质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有人在思考和探索,无数的圣者和哲人为此贡献毕生。

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某些基本问题和观点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一直以来,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这个世界分成两个相对不同的部分,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或者说外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物质世界相对于人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外在的东西。

物质世界的事物有些我们可以看到,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等我们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物理世界另外一些东西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如周围的空气,频率范围之外的光波和声波,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借助于先进的仪器可以确定它们的存在。

一般来说,物理世界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直接观察或通过仪器间接观察到。

而人的意识世界或心理世界的活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

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借助于仪器也是如此,只能观察到相应的生理或神经活动)。

我们只有某种模糊的体验和感觉。

比如我们心中不断变换的念头或想法,思考问题时的内心活动,我们的情绪和情感活动,高兴或悲伤,痛苦或恐惧,焦虑或抑郁等等,这种念头或活动到底是如何产生和进行的?借助于什么样的介质来完成这些操作?我们自己或者别人都不能清晰的观察到,只能是某种模糊的体验。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绪论一,什么是哲学1,哲学的本意由“爱”和“智慧组成”,来源于古希腊,它有两层含义:1)爱智慧的本身是珍惜自我思考的结果2)对爱智慧的追求,珍惜过程2,哲学界对哲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哲学就是爱智慧;狭义有四种说法:1)是科学的科学2)对科学的反思批判(孙正聿:它是一种游戏的多种玩法,哲学是引起人们头痛的一种办法)3)人类精神的反思(冯友兰)4)是讲道理的科学(陈嘉映)3,哲学的定义最重要的就是反思,人反过来以人为对象进行的思考就是反思二,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社会,个人的事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三,哲学与哲学史冯友兰认为:哲学不是哲学史,哲学史只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等于哲学,他把哲学史分为本来的哲学史分为本来的哲学史和写的哲学史。

四,哲学的作用:教人如何成为圣人独立思考,客观判断,有系统的推理,根据某一证据相信某一事件的习惯1,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能力(钱钟书说:”哲学教授的目的就是造出几个不受诱惑的人”)2,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自然世界,功利世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五,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与基本特点“九流十家”:儒家,道家,法家, 墨家(哲学四家),名家(律师鼻祖),小说家(不入流),纵横家,阴阳家,农家,杂家(西汉时期).发展过程: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基本特点:1)封建社会的哲学具有典型性;2)以儒学哲学为主干;3)具有悠久而持续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传统;4)对伦理道德的重视;5)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六,中国有没有哲学有:先秦诸子形成了中国的哲学,重人伦没有: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纯思辨哲学。

第一章第一节夏殷周时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殷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自然力量-----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王权至上。

哲学,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哲学起源于宗教,哲学起源于科学和宗教之间。

哲学一方面像科学一样属于理论思维,所以诉诸理性,哲学的对象是具体的,有限的,现实的;另一方面它又像宗教一样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追求热爱的是永恒无限的智慧境界。

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

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

生态治理的难点与策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逐渐下降,生态治理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众多问题之一。

然而,生态治理并非一项容易实现的任务,其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参与主体的协同成效难以实现、治理成本高昂以及个体行为的难以规范。

为应对这些难点,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首先,对于多参与主体的协同成效难以实现的问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协同机制。

生态治理涉及到的主体有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等,这些主体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因此需要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协同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责任共担。

2.强化法制意识。

对于那些侵害环境的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强烈反对环境破坏行为,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其次,治理成本高昂也是生态治理的难点之一。

为了降低生态治理成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加强技术研发。

应该不断加大环保科技研发投入,推进环保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提高治理效率。

2.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更加高效的利用,降低治理成本。

3.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仅限于一个国家,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治理工作,实现治理成本的降低。

最后,个体行为的难以规范也是生态治理的一大难点,需要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

应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教育和宣传,增加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价值观。

2.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和规章制度,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加强惩戒力度,使个人行为纳入治理的范围之内。

3.强化监督和管理。

对环保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加强监管力度,形成系统化的治理模式,实现个体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之,生态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需要多方协同合作,加强技术研发,推进市场化机制和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建立协同机制、加强法制意识和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实现生态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中国哲学“直觉”论内涵辨析

中国哲学“直觉”论内涵辨析

2024年1月第26卷第1期㊀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㊀Jan.2024Vol 26No 1中国哲学 直觉 论内涵辨析王㊀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㊀㊀[摘㊀要]笼统的 直觉 概念内涵缺乏清晰度,中国哲学的直觉概念有自己的特殊规定从而天然与西方哲学区别开来,在中国哲学内部具有语境统一性㊂这个统一性在实际话语氛围中还必然判别为本体论㊁认识论㊁生存论等多个意义侧面,从表现上看各侧面的直觉具有特定意趣㊂另外 中国哲学 是以儒㊁佛㊁道三教为代表的,三教的直觉内容和形式都有差异,这让 直觉 内涵更加丰富隽永㊂所以中国哲学 直觉论 有自身的特点,为此要做必要的澄清工作㊂[关键词]直觉㊀中国哲学㊀直觉论㊀智的直觉[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中国理论建构 (BLA230245)阶段性成果㊂[作者简介]王丽(1978 ),女,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教育思想史㊂①㊀周春生:‘直觉与东西方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2页㊂②㊀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807页㊂直觉 一词不是中国哲学本来就有的,而是中国哲学研究者后来总结的,始于现代新儒家的守正 与 创新 ㊂ 中国传统文化从不用 直觉 这类的词来表示自己的特征㊂ ①中国传统文化多用 觉 悟 观 等单词形式来称谓后来所谓 直觉 ,这种单词表述易于相互组词而表现更丰富的直觉内涵㊂ 直觉 一词古人虽有零星提及(如憨山德清说 今但直觉破自心妄想 ),但 直观 一词使用更加频繁,特别多地用在佛道经典里,表现了某种主动的工夫修养㊂由于 直觉 一词在传统哲学里少用,现代哲学使用时就出现意义欠明朗现象,表现为在中国哲学概念领域内所指宽泛,又常常与 神秘主义 等概念混用,所以意义相当含混㊂而 直观 一词内涵要清晰得多,具有某种 直观本质 的主动性㊁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但可能恰恰是这种清晰和具有专业性反而让一般读者有了艰深和距离感,最终还是不约而同地用了更为通俗性的 直觉 ㊂这时 直觉 一词本身的意义模糊性仍然存在,其使用时一般包含了 直观 概念内涵,这就使 直觉 一词既模糊又可随时转为专业性表义,使用起来伸缩有余㊂本文就是在这种 便利 和习惯意义上使用 直觉 一词的,也正因此 直觉 概念需要特别拿出来探讨以澄清其内涵,以辩明中国哲学 直觉论 实义㊂一㊁直觉内涵的民族特征传统哲学中与 直觉 相关的概念有觉㊁悟㊁直观㊁观照㊁觉照㊁感悟㊁玄览等等,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是 直观 ,也即中国哲学多用 直观 一词表达与直觉相关的内涵㊂在中国哲学语境中, 直觉 与 直观 在使用时有潜在的意义差别, 直觉 多显现为被动觉知㊁心理偶然,而 直观 更多表现了主动认知的 工夫 倾向,具有专业性深入㊂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在具体使用时会不自觉地将它们区别开来,即主动工夫中多用 直观 而被动觉知时用 直觉 ,深观时用 直观 而偶感时用 直觉 ,内涵确乎有很大不同㊂深入地看这是中西哲学认识论的差别㊂张岱年说: 以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方法为直觉,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这些方法与西洋哲学中所谓直觉法有类似处,并非谓中国哲学中此类方法与西洋哲学中所谓直觉法完全相同㊂ ②不是完全不同但也仅仅是 相似 ,所以不能像西方哲学那样笼统称谓 直觉 ㊂用笼统的 直觉 概念,到专业性深入时就会显出差别,存在着不同层面的觉观理解和感受,因而在使用相同的 直觉 概念时要做具体说明㊂也许 直觉 直观 概念只在思想境界即 超越性 上有相同义,在具体境界的超越性内容上却存在着重大差异㊂因此相同 直觉 概念下可能是 各说各的 ,在各从其是的情况下虽然用词形式相同但不能做到真实交流,这就有必要对 直觉 各自内容和具体使用做些基本的澄清,否则依赖近似的概念会蒙蔽真正的事实㊂今天我们不加思索地使用 直觉 一词实际上是受到西学影响,把本来中国哲学 直观 清晰内涵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色彩,不是进步而是倒退㊂西方文化的 直觉 内容常常是神秘的,是从宗教㊁神话中剥离出来的,因而常常拒绝哲学分析,被描述为一种被动㊁神秘㊁超越性的精神㊁情感现象①,指的是与在上者㊁神秘本体的迷醉式合一㊁分有,是一种联接㊁和解的狂欢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描述酒神精神的直觉性: 在酒神的魔力之下,不但人与人重新团结了,而且疏远㊁敌对㊁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庆祝她同她的浪子人类和解的节日㊂ 此刻,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每个人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㊁和解㊁款洽,甚至融为一体了㊂摩耶的面纱好像已被撕裂,只剩下碎片在神秘的太一之前瑟缩飘零㊂ ②这是一种迷醉式的直觉,在直觉中陶醉丧失而被驾驭,因而形之于文学性描述㊂这种散文化描述虽不乏深入但缺乏条理和清晰性,尤其是缺乏价值性和本体归属㊂在中国哲学特别在儒佛道的修养论看来,这种表述和现象是蒙昧性的,不适配中国哲学直觉 更确切地说是直观 现象㊂西方哲学的这种直觉表述,在柏格森那里做到了尽可能理性的分析㊂柏格森把直觉解释成 同感 : 我们在这里称呼直觉为同感,通过这个同感人们可以设想自己处于对象的内部,以此来与其中特别的难以表达的部分吻合㊂ ③柏格森有时又把直觉说成 直观 ,说人直观绵延的世界并与之产生自然共鸣㊂ 直观的直接对象是作为变化的绵延,直观本身也是一种绵延不息的意识活动㊂一方面,直观作为自我意识深刻地反思和体验着绵延的自我;另一方面,直观作为心灵的一种能力,能够穿透物质进入对象之中,与对象的活动一起活动,产生共鸣和同情㊂ ④直观因这样的新颖的直觉而首先在意识上敞开了自己,这种敞开的生命状态因直观而如此宁静和表现了 本真 ㊂柏格森说这样领悟中的存在是新颖和独特的,敞开了一切可能景象: 直觉又是以怎样的体验方式来把握生命之流的呢?直觉通过对内心意识状态的体验,细密地㊁专心地关注自我,便可以意识到存在于内心的精神由过去侵入未来的持续的涌进的绵延㊂在直觉的体验中,我们能全面地敞开自己的生命状态,在一种更加本真的境域中去真实地面对自己,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中深刻地领悟人生的独特意义,并在一种更高的层次和更加开放的视野中,去完整地把握自己存在的种种可能性㊂ ⑤直觉中人沉浸入对象,与之交融而感知对象世界的一切奥秘,这是一种极为新鲜㊁生动㊁合一境界,具有某种全知㊁超越感㊂我们看到柏格森在阐述过程已经在 直觉 与 直观 间悄悄转换,在被动征服状态多称为 直觉 而主动探索状态称为 直观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对 直观 在某些具体情境下优于 直觉 概念的定义是准确的,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只要领悟 直观 内涵则其如何用词倒是其次了㊂因而直观与直觉两词间的差别似乎没有我们最初判定的那么大,甚至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上的表里关系,直觉多述现象而直观表其本质,两者是 二而一 的关系㊂直觉被认为是 神秘主义 主要是从现象层面讲的,直觉以迷醉式的感知现象为内涵也只是西方哲学习惯,其本不具备中国哲学的 工夫论 系统,对工夫及所到境界不清晰㊁不认可,导致以迷醉式观察和文学式表述为高级,便可以解释了㊂哲学上的 神秘主义 ,冯友兰站在中国哲学立场上说, 专指一种哲学,承认有所谓 万物一体 之境界者;在此境界中,个人与 全 合而为一;所谓主观客观㊁人我内外之分,俱已不存 ⑥㊂被认为是在 大全 中获得 合一 感,其时主客消失㊁人我消解,并33第1期中国哲学 直觉 论内涵辨析①②③④⑤⑥SeetoLoev,S, Affectivismaboutintuitions ,SYNTHESE,2022,200(274) 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6页㊂柏格森:‘思想和运动“,杨文敏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91页㊂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2页㊂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7页㊂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9页㊂由此产生超时空的感通现象㊂我们不能说冯友兰的这种 神秘主义 或 直觉 定义有多高的权威性,但确能代表中国哲学对直觉的一般性认知,用这个思想来检验尼采和柏格森,也都是合适的㊂冯友兰还说: 哲学的神秘主义是思议了解的最后底成就,不是与思议了解对立底㊂ ①即哲学上的神秘上义是一种观念流派,用思想去解读神秘经验者并能同情理解,是一种哲学而不是神秘主义㊂冯氏的这些论述还只是兼顾西方哲学的一种通识性回答,还不是对中国哲学 直观 的介入性认知,其 直觉 论还只是站在 外面 的 慧解 ,即还不是内在性 直观 ㊂中国传统哲学为什么不用 直觉 而用 直观 觉 悟 等,都是因为中国哲学是从 内部 来深入,从而具有主动性和可驾驭性,给予家园感和回归感㊂从西方哲学看来,中国哲学的 直觉主义 多多少少有 神秘主义 性质,但在中国哲学自身如儒佛道的 直觉 超越性境界而言,却是清晰明澈的㊂如儒家的诚明㊁默识㊁豁然贯通㊁澄明等等,道家的玄览㊁见独㊁生白等等,禅宗的开悟㊁见性等等㊂这些对常识和常人而言是神秘的,在中国哲学 工夫 或 直观 中却无比清晰,所以中国哲学说自身的神妙境界时几乎不用 神秘主义 而更多地用 直观 体悟 等㊂其过程是清晰㊁可操作㊁可验证的,具有 内证 的方法论意义,绝不象 神秘主义 多多少少含有怀疑㊁猜测㊁否定性意味㊂在中国哲学论域,使用 直觉 (或直观)一词存在着具体用法差别,如存在着本体论㊁认识论㊁生存论上的不同使用㊂不过它们是 一体三面 关系,存在着关键性一致,如本体论上强调 一 合一等,在认识论上要求清净㊁无我㊁专一等,在生存论上体用一如㊁澄明㊁逍遥等㊂从中国哲学自身的觉观多义性上讲,即使我们笼统地将中国哲学的直观㊁观照㊁觉照㊁感悟等都统称为 直觉 ,也不影响这些直觉概念自身在中国哲学这里还存在着其他使用方向的差别㊂二、本体论意义上的直觉在中国哲学论域多用 直观 而少用 直觉 一词,用 直观 在传统哲学这里意义要清晰得多,特别表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 直观本体 ,即直观主要是针对 本体 而言㊂不过我们这样辨析时不影响中国哲学在两词间随意取用,也不影响本文照样用 直觉 一词来覆盖 直观 ,用 直觉 替代 直观 或许还培养了论者的容受力㊁丰富了理解层次,且在多种讨论氛围里具备一种伸缩有余的用语方法㊂这样一来用词讨论就让位给了内涵判断,来到直觉的 本体 论意义上探索㊂尼采与柏格森的直觉阐释维持在经验式被动层面,在中国哲学看来都还只是 墙外观花 ,作为 门外汉 说起来也许十分精彩,但主体仍在本体之外㊂本体论意义上的 直觉 在西方哲学论域被认为是一种 神秘主义真理观,即 认为可以通过超理智的㊁超感觉的直觉感官来达到真理 ②㊂这是说真理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先天遗传和后天触发在生活中偶然出现,一旦这种直觉出现往往带有潜意识的 洞见 : 正是来自遗传的和来自记忆的一系列倾向,它们不在意识里露面而经常控制着我们种种有意识的活动,并且偶尔贡献种种创造性的观念和种种巧妙的灵感㊂ ③这种直觉内容在中国哲学这里更多地表达为主体获得本体 印证 ,表现为寻求本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被动㊁偶然而是一种主动奔向家园,如说观心㊁体道㊁诚明㊁存神㊁归家,等等,并有明确的本体融入的感受性,诸如温暖㊁透明㊁自在等,而不停留在表象描述层面㊂西方哲学多用 直觉 而不用 直观 表达本体,原因是在西方哲学并不承认可以通过某种主动性 工夫 直趋 本体 ,对诸如 本体 物自体 究竟存在与否都存有怀疑㊂中国哲学儒㊁佛㊁道都肯定某种形式的 本体 存在,并有独特的 直觉 方法可以到达,这种重视 直觉本体 的工夫被西方哲学笼统地称为 东方神秘主义 ㊂在中国哲学看来直觉的内容不是模糊的 神秘 能概括, 神秘 一词在中国哲学这里代表着模糊㊁无知㊁无能等未能深入的边缘状态,这时本体只悬设㊂中国哲学认为直觉里 本体 明确而肯定地存在着,只是这本体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其 玄妙 也不是不可知而4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①②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35页㊂威廉㊃蒙塔古:‘认识的途径“,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8页㊂威廉㊃蒙塔古:‘认识的途径“,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0页㊂是说平常 知 的能力不及,因为其是极度 深邃 幽微 而需要另类的 默识 静观 ㊂这样做了则有一天 豁然贯通 而 湛然之知,无乎不知 ,到达某种 如是 的精神本体,传统哲学将它描述为神㊁气㊁道㊁理㊁明㊁如等㊂如‘楚辞㊃远游“说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 ,直觉本体是神明㊁清澄㊁精气㊂‘淮南子㊃原道“把到达这种境界的人称为 大丈夫 , 大丈夫 能 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 ㊂又说那是 真人 ,说 真人 能 出入无间,役使鬼神 (‘淮南子㊃精神“)㊂这是将宇宙分为神㊁人㊁鬼等不同层次,直觉可以游于不同境界,尤其是通达最高本体 神 ㊂所以 直觉 概念首先显示的不是认识能力问题,即不是认识论问题而是发现了宇宙的层级结构,特别是顶层㊁终极状况,直觉在此可以说是 偷天之功 ㊂更重要的是经过工夫修养到达某种 通神 境界时还能 同天之德 ,这时才真正到达 本体 之身,本体的实在性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㊂然而尽管我们这样表达了,指明的也确乎是 本体 之身,但在儒㊁佛㊁道这里还将本体表达为某种 流行 状态,即本体无所不在㊁无行不是,如说 道在屎溺 平常心是道 等等㊂不过对于尚在儒佛道哲学之外的读者,在他未能同情进入的情况下,获得的仍只是理解而非亲证所见,他就仍然要进步㊂普罗提诺用描述性的话说终极本体或实在是 太一 ,太一是自在自为的: 我们该如何言说太一呢?我们固然谈了不少与它有关的东西,但既没有直接说出它的本质,也没有思考或认识到它自身㊂但如果我们对太一没有任何认识,我们岂非和它没有任何关联了吗? 不, 我们和它的关联正在于:我们可以谈论与它有关的东西,而不直接说出它的本质;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直接指出太一之所是,而是透过谈论从它衍生而来的东西,来说出它之所不是㊂然而,即使一言不发,我们也不会失去太一㊂ ①这是对 太一 本体的存在而又不可言说的 直觉 表述,即我们至少可以感到本体衍生出来的感觉性㊁思维性东西,不是沉浸式的感知因而描述而是我们同情理解了㊂沉浸中的本体是 道可道,非常道 的,一方面通过 取譬 遮诠 等描述可以指示,另一方面是舍身进入而 澄明 坐忘 无我 的本体亲在㊂西方哲学的 直觉 ,在本体论意义上并未提出什么样的亲证能力,而只是将 本有 的 在上者 的终极事实 说 出来㊂在中国哲学这里本体 亲证 为人本有存在,直觉的本体不唯是人中的 实在 而且是 显在 着,开发或觉悟它,则人就及于神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证牟宗三的说法㊂牟宗三将直觉分为 感触的直觉 与 智的直觉 ,说 智的直觉 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质呈现,是 一 而不是 杂 ㊂ 智的直觉是知体明觉所发之光,此光返照知体明觉自身是如如地朗现之,故此智的直觉无杂多可言,其所朗现而给与于我们者只是此知体明觉之自身㊂知体明觉自身是纯一,作为其光之返照的智的直觉之觉亦如其为纯一而觉之即朗现之㊂此处无杂多可言,亦无对于杂多之综合可言㊂ 这是说 智的直觉 是 一 不是 多 ,是 体 不是 用 , 智的直觉 一发生即是本体闪光㊂牟宗三又说 多 杂 是 感触的直觉 : 如果直觉此知体明觉本身而有杂多可给与于我们,那必是感触的直觉,而所直觉者亦必不是那知体明觉之本身㊂ ②智体如灯,本体直觉如光,这直觉是无知之知,与感触的直觉的杂多分别开来㊂从这种分析看,西方哲学的直觉多是感触的直觉,如尼采的直觉言说,而柏格森只是关于直觉的哲学,都未亲在于本体之身从而还算不上感触的直觉,只是理性的同情理解㊂孔子说吾道 一以贯之 无他 ,又说有 学而时习 之乐乃至于 从心所欲 ,都是说他时刻在本体流行中,其中产生 智的直觉 ㊂ 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是后来直觉法之渊源;多学而识,是析物法的本始㊂ ③孔子所说的 贯通 是对本体的贯通,与孟子格致而 豁然贯通 而得道体之 一 相通,这个本体之 一 在儒㊁佛㊁道三家都是认同的㊂老子说: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㊂ (‘老子“三十九章)对于本体之 一 ,‘周易“说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㊂ (‘易经㊃系辞“)得一而灵,得一而为天下标准,得一而清净自在,是因达道而自在,本质是心通㊁得体㊂所以得道㊁直观等,在中国哲学这里都表明了一种 体53第1期中国哲学 直觉 论内涵辨析①②③何宝申:‘神秘主义的哲学问题与方法:批判与反思“,‘世界哲学“2016年第3期㊂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1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107页㊂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769页㊂认 ,是一种身心一体的 默识心通 ,是归家得体的自在㊂牟宗三说 智的直觉 具有创造性: 智的直觉之创造即是本心仁体之创造㊂顺说本心仁体之创造是纵贯地说,承体起用地说;就直觉而反说是横说,是就智的直觉之认知说㊂所以要有此横说为的是要表明此本心仁体之创造不只是理论的㊁形式的意义,乃是可以直觉而认知之的,亦即是可以具体呈现的具体而真实的创造㊂ ①所以智的直觉具有创造性,弘扬智的直觉不仅是呈现了本体实在更表明当人获得了自在,其时有来自本体的 悟 觉 明 等本体光照㊂但呈现和享用本体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在中国哲学又是一种现实的工夫 ,乃至说 一层工夫一层本体 ,本体依托于 涉身 的认识论㊂三、认识论意义上的直觉直觉常被理解为一种心理过程㊂ 直觉是现代用语,指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一种不需要经过分析㊁推理而对客体直接洞察㊁完整把握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 ②,是一种整体性㊁贯通性的心理活动,似乎是在潜意识里发生而通过意识不自觉地表露,往往超越了常识判断从而有不知其所以然的 神秘 性㊂有人把它描述为具有突发性㊁突破性㊁悟性等,在中国哲学看来这种说法是忽视了前期的心理劳动和积累即 工夫 过程,是断截地看直觉现象㊂叔本华说直觉是一种沉浸㊁溶合㊁合一,他在解释中不自觉地将 直觉 转换到 直观 的工夫性表述: 人们不再考察事物的 何处 何以 何用 ,而仅仅考察它是什么?这时已不是抽象思维和理性概念盘踞意识,而是把人的全部精神力量献给直观,沉浸于直观 完全是把自我消溶于对象之中 人们不再把直观者与直观本身分开㊂ ③因此直觉是一种冥合㊁合一,过程是无言喻㊁不思议的,又是清晰和真实的㊂这种清晰真实超越了日常经验性真实,成了世俗逻辑背后的基础㊁本真㊂柏格森把这种合一理解为交融,并作了主客 二分 而 合一 的辩证性解释: 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㊁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㊂ ④这里的直觉是指认识的直接性㊁自发性㊁瞬间性㊁整体性㊁浑然性等等,都越过了理性逻辑而让人 觉悟 ,但这种表述还只是一种外在同情 理解 ,还不是在 工夫 基础上的 体会 ㊂西方哲学对直觉的理性分析算是深刻了,但在中国哲学看来还只是外在观察而没有真正进入,因为其缺少工夫论㊂熊十力就认为柏格森的直观沾染了本能㊁习气等低级心理成份,是冲动和不纯粹的,主体自身还不具备真实直觉的身心素质,从而看到的只是浮光掠影㊂ 柏氏言直觉,不甚明了,时与本能混视㊂本能即是习气,习气缠缚于人,茫无涯涘,不可穷诘,隐然为吾身之主人公,非有极深静定工夫,不能照察而克除之也㊂柏氏犹在习气中讨生活,实未证见自性也㊂其言生之冲动,冲动即习气也㊂ ⑤熊氏的分析自觉地用了工夫论,说西方哲学论述直觉总是处在理智状态,而理智是人类认知经验从而是无明 习气 而非直观,其推论貌似正确却都没有离开 烦恼障 所知障 等,只对 凡夫 的理性有用㊂因此单纯的哲学深入都没有来到直觉的 真照 ,言明中国哲学意义上的直觉是一种 见体 的 觉照 的工夫,导致清晰㊁深沉㊁通透的 澄明 ,而一般所谓的直觉只是物化世界的部分,至多是 感官的直觉 ,是形气㊁烦恼㊁习染等㊂所以中国哲学的认识论里必然有一个 修养论 工夫论 ,真实的直觉形成首先强调 诚 敬 静 等,从诚意㊁正心㊁静定中修养导致直觉出现㊂这是说 工夫 与 本体 一致,即有什么样的工夫就有什么样的本体认知,就到达什么层次的本体㊂因此在一般生活中,儒家一方面外在要 博学㊁审问㊁慎思㊁明辨㊁笃行 等以 致诚 ,另一方面内在要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㊃尽心上“),具体的做法是 求放心 致良知 等㊂在此基础上能达到贯通天人,乃至 与天地参 赞天地之化育 (‘中庸“)㊂若进一步深入佛道的直观,其深邃的到达更让人觉知层层递进的精妙层次,如道家有真人㊁至人㊁神人㊁圣人的终极到达的分6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①②③④⑤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0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198页㊂方立天:‘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略说“,‘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㊂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5页㊂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4页㊂熊十力:‘十力语要“(第2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9页㊂。

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的德政思想启示我们

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的德政思想启示我们

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德政思想启示我们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强调天人关系的统一性。

其发展大致经历先秦、西汉和宋明三个阶段。

殷商时期天人关系是神人关系,人对神无所作为、盲目屈从。

《礼记》所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表明殷人尊崇神灵而轻视礼仪,认为神主宰万事万物、具有至上权威。

西周时期天人关系依然是神人关系,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具有“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

东周时期天人关系表现为:儒家人与义理之天合一和道家人与自然之天合一。

孔子认为天有意志,是道德权威性的根据。

诚如孔子所言“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以仁为道德核心,并认为孝悌之类感情是“为仁之本”。

孟子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性本善,且人之善性乃“天之所与”,并为人所固有,因此天人合一;“恻隐之心”或“仁”的本体论根据在于“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没有人伦道德意蕴,因此贬抑人为,主张勿以人灭天。

老子强调与“道”为一,以“无为”至“无不为”。

庄子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天人合一本体根源是同质(气),同源(道);尊重天然,避免人为。

西汉时期董仲为强化中央皇权,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创制天人交相感应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有意志、主宰人间吉凶赏罚,人应遵循“天”意;天的喜怒哀乐,能为人感应;天能决定人,人能影响天;天与人同类,所以天人合一。

董仲舒性三品说认为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且君主教化对人民为善起决定作用。

三纲说主张三纲取诸阴阳之道,可求之于天。

宋明时期思想家们将孔孟“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朴素论断,发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将孔孟差等之爱思想,推至博爱思想,再到博爱与差等之爱的统一。

张载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基于天人合一思想,张载提出“民胞物与”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一体,人民彼此是同胞兄弟。

美学复习提纲

美学复习提纲
8、亚里士多德把美的形式归结为:“秩序、匀称与明确”。
9、普洛丁主张神或太一是美的根源。
10、在认识论阶段,西方美学的主旨是探求审美何以可能与审美如何构成。围绕这一主旨,英国经验主义、大陆理性主义、法国启蒙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先后从不同视角展开论述。
11、经验主义拒绝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否认真理的先验理性法则,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官知觉和经验,肯定各种感性质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培根、夏夫兹博里、休谟和博克等人。
20、黑格尔认为,美就根源于绝对理念,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21、当代西方美学的ຫໍສະໝຸດ 言学阶段分为人本主义美学和科学主义美学。
22、当代人文主义美学的思想先导是十九世纪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美学,直接发端是克罗齐所创立的表现主义美学,以后又产生、形成了心理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符号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解释学诸美学流派。
32、中国当代主客观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33、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
34、蔡元培出了著名的“美育代宗教说”。
35、朱光潜在《谈美》、《文艺心理学》、《诗论》等著作中,运用西方美学思想中的直觉说、心理距离说、移情说、内模仿说,对审美心理和艺术创造心理作了细腻而独到的分析。
36、建立美学的哲学基础,在我们看来,要从人生在世这一存在论维度切入。
5、本体论美学主旨是透过具体个别的美的事物,追求一种独立的、终极的、普遍的美,也就是使一切事物成为美的共同本质。
6、古希腊早期的毕达哥拉斯是从数学入手进行哲学和美学思考的,他们把数提升到本体论层面,认为事物最终由数构成,数的原则就是万物的原则,数给出一种永恒有序的局面和状态。
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启了西方美学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严格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两个概念。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庄子·外篇·至乐》
我的第三项规条是: 始终只求克服自己,不 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 自己的欲望,不求改变 世界的秩序……
——《方法谈》
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数学家 笛卡尔(1596-1650)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 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 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志、情 感、认识
思维、精神
自然、社会和 个人自身
物质、存在
王阳明在与自己的学生讨论时,强调在独立 思考、反省和体验中求得真知。
在回答学生刘易仲问道时的打油诗:
“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尔要知我苦, 还须你自吃。”
但他又强调思与学、知与行的结合。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若只好静,遇事 便乱,终无长进。” (《王阳明全集·卷三》)
(美)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
77号囚犯特拉维斯
看守迈克尔·巴力斯
如何理解故事主人公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人生的最基本难题:
人的想法与人所面对 的一切现实之间总是处 于差异、矛盾、冲突之 中。
欲望、情 绪、认识
思维、精神
自然、社会、 个人自身
物质、存在
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欲望、情 绪、认识
思维、精神
笛卡尔(1596-1650)
西方最有名的客观唯心主义者——柏拉图
理念论; 两个世界的划分; 依照思想,建筑现实
柏拉图(约公元前 427年-前347年)
未有天地之先,毕 竟也只是先有此理, 便有此天地。若无此 理,便亦无天地。
——《朱子语类》,卷一
南宋理学家 朱熹 (1130-1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原人》: 人生哲学 新原人》
1950年为《新原人》辩护:惟独“天地境界”不能丢………晚年自许 1950年为《新原人》辩护:惟独“天地境界”不能丢………晚年自许 觉解:人的本质,人之异于禽兽者……有心与无心:知觉灵明 觉解:人的本质,人之异于禽兽者……有心与无心:知觉灵明 1)解:了解—依据概念(类、理)—深的了解+亲切了解。 :了解—依据概念(类、理)—深的了解+ 2)觉:自觉—不依概念—心理状态—反观——透破梦觉关 :自觉—不依概念—心理状态—反观——透破梦觉关 ……觉解的宇宙意义 )宇宙的心;2 ……觉解的宇宙意义:1)宇宙的心;2)被照亮而有了心的宇宙。 觉解的宇宙意义: 意义: 意义: 1)某事物的性质 + 所能达到的目的或引起的后果 + 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2)其呈现依赖人之了解——多少与富薄;角度与性质。 )其呈现依赖人之了解——多少与富薄;角度与性质。 境界: )本义……客观+ 境界: 1)本义……客观+主观 ……公共底世界,但没有两个人的境界完全相同。 ……公共底世界,但没有两个人的境界完全相同。 2)定义: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 )定义: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 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 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 有底某种境界。 有底某种境界。
《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3)三史—《中国哲学史》(上下)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关于第七册) 中国哲学史新编》
生平
生平
生平
生平
生平
生平
生平
生平
生平
生平
哲学观
定义:1 定义:1)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总括及解释,而 又以名言说出之者。 又以名言说出之者。 2)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 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
《新理学》:本体论 or 形上学 新理学》
太 极:1)极—标准、极限; 2)太极; 3)多极与一极:批评“理一分殊”说。
命题2 命题2:气
内 容:事物必都存在。存在底事物必都能存在。能存在底事物必都有其所以能存在者。 容:事物必都存在。存在底事物必都能存在。能存在底事物必都有其所以能存在者。 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有理必有气 。…或者:实际底事物,都实现某 或者: 理。理不能自实现。必有存在底事物,理方能实现。事物必有其所有以能存在 者,方能存在。所以说:有理必有气。我们借用这一句话所要说底意思是,有 实现底理,必有实现理底气 。 质 料:1)相对底料 。 ……→纯思分析,无限抽象; ……特点:a.无形无性;→不依任何的理…→无极 → …→无极 b.不在时空内; c.不可思议言说 d. 仅依存在及动(依照)之理:自我矛盾? ——批评古代之“气”观念(清浊、善恶) …………形式与质料
命题1 命题1:理
内 容: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有某种事物,必有某 容: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有某种事物,必有某 种事物之所以是某种事物者。…或者: 种事物之所以是某种事物者。…或者:有某种事物,涵蕴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 某种事物者。 (个体…→类…→理 (个体…→类…→理) (自洽?两个裂隙)
命题4 命题4:大全
内容: 内容:总一切底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底有。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或者:所谓从全之观点看者,即我们将真际作一整个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或者: 而思之。此整个即所谓全或大全。我们将一切凡可称为有者,作为一整个而思之, 则即得西洋哲学中所谓宇宙之观念。在中国哲学中有时亦以天地指此观念。
朱熹: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 朱熹: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 而易见者,莫如川流。 程子: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 程子: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
…或者:实际就是事物的全体。太极就是理的全体,所以实际的存在就是无极 或者: 实现太极的流行。总一切底流行谓之道体。道体就是无极而太极的程序。 实现太极的流行。总一切底流行谓之道体。道体就是无极而太极的程序。 ……1)流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1)流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2)无极而太极:由无极至太极中间之过程,即我们的事实底实际底世界。 )无极而太极:由无极至太极中间之过程,即我们的事实底实际底世界。 此过程我们名之曰‘无极而太极’……→造化及 此过程我们名之曰‘无极而太极’……→造化及万化、大化流行 3)无头无尾的半混沌半清晰:理与气 无头无尾的半混沌半清晰:理与气 4)大全与道体:不可思议。(区分:两种不可思议) )大全与道体:不可思议
生平
人生风貌: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 人生风貌: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 哲学家 + 哲学史家 ……可超而不可越; ……可超而不可越; 人格评价(大陆与海外); 前后期思想(1949年); 1949年)
——季羡林:大节不亏,晚节善终。 ——季羡林:大节不亏,晚》 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
2)绝对底料:气或真元之气
《新理学》:本体论 or 形上学 新理学》
真际与实际
早年: 早年:真际亦可以说是一最高类,其中包括理及实际底事物,凡可称为有者,俱属此 类。理是有的,故理属于此类。实际底事物是有底,故实际底事物亦属于此类; 类。理是有的,故理属于此类。实际底事物是有底,故实际底事物亦属于此类; 晚年:理世界为‘真际’,器世界为‘实际’ 。 晚年:理世界为‘真际’,器世界为‘实际’
……( )一切的“有”;(2)“一”与“一切”;(3 ……(1)一切的“有”;(2)“一”与“一切”;(3)兼涵真际与实际、形上与形下。 (4)其他名称:宇宙、大一、天或天地
《新理学》:本体论 or 形上学 新理学》
命题3 命题3:道体
内容: 内容:存在是一流行。凡存在都是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是其气实现某理或某某 理的流行。实际的存在是无极实现太极的流行。总所有底流行,谓之道体 理的流行。实际的存在是无极实现太极的流行。总所有底流行,谓之道体。 道体。
现代中国哲学史
5:冯友兰
参考书目
《三松堂全集》(十四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松堂全集》(十四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田文军《冯友兰传》,人民出版社2003年 田文军《冯友兰传》,人民出版社2003年 程伟礼《信念的旅程:冯友兰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程伟礼《信念的旅程:冯友兰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陈战国《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战国《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单 纯《旧学新统: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旧学新统: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田文军《冯友兰新理学研究》,武汉出版社1990年 田文军《冯友兰新理学研究》,武汉出版社1990年 邓联合《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邓联合《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岱孙 等《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冯钟璞 编《冯友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冯友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胡 军 编《反思与境界: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 反思与境界: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儒家重“学”) 儒家重“
2)才非人人可有,而学则人人可学。所以不能人人是才人,而可以人人是圣。 3)圣学:始于格物致知,终于穷理尽性。格物致知是知天,穷理尽性是事天。 )圣学: 换句话说,圣学始于哲学底活动,终于道德底行为。 换句话说,圣学始于哲学底活动,终于道德底行为。
……a.格物: ……a.格物:对于实际底事物之分析 b.致知:由分析实际底事物而知实际,而知真际。 b.致知: c.穷理与尽性:以我之行,充分实现我所依照之理,则我可超乎自己而不为自己所缚, c.穷理与尽性: 此是对于自己之超脱……即是最完全底人,即能尽人之性底人,亦即能穷人之理之人。 此是对于自己之超脱……即是最完全底人,即能尽人之性底人,亦即能穷人之理之人。 d.社会性与宇宙性:知天、同天、事天、替天行道、天乐(痛痒相关、万物静观皆自得) d.社会性与宇宙性:知天、同天、事天、替天行道、天乐(痛痒相关、万物静观皆自得) ……与道家“混沌”之境的区别: ……与道家“混沌”之境的区别:
●哲学不是“太上科学” ●哲学不是“太上科学”。
方法: 科学方法,哲学有靠人之思辩→ 方法: 1) 科学方法,哲学有靠人之思辩→反对直观、顿悟(道理;神秘体验) 2)正与负的方法:逻辑分析;遮诠、启示。 旨趣: )最哲学底哲学:拖泥带水 旨趣: 1)最哲学底哲学:拖泥带水 or 一片空灵 ……哲学的现代挑战:逻辑方法;经验验证。 ……哲学的现代挑战:逻辑方法;经验验证。 2)精神境界:神秘且理性;身心受用,非口耳之学(中国哲学的贡献) 西方哲学:1)希腊:物理学physics;伦理学ethics;论理学logic 西方哲学: )希腊:物理学physics;伦理学ethics;论理学logic 2)现代:宇宙论theory of world;人生论theory of life; )现代:宇宙论theory world;人生论theory life; 知识论theory 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 中国哲学:形式底系统与实质底系统……争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中国哲学:形式底系统与实质底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