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典型病例分析及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硬化典型病例分析及概述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5 发表者:黄德晖(访问人次:8895)
(主诉)反复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3年余,四肢无力加重3天。
(多发性硬化)
(简介)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相关,通过自身免疫介导,导致脑白质脱髓鞘等病理改变。病灶表现为时间和空间多发的特点。本病在中国以至于在亚洲被认为是少见病,其发病率约为1~5/100,000。然而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核磁共振的发展,加之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近些年多发性硬化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由于本病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以下介绍1例经典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诊治经过。
一、病例介绍
(一)主诉
反复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3年余,四肢无力加重3天。
(二)病史
患者,女,39岁。于2005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麻木,约6—7天后平脐处出现皮肤疼痛及束带感,并逐渐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10月4日出现小便费力,来我院,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及上胸髓内多发片状长T2信号,脑脊液蛋白增高,寡克隆区带阳性,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予激素(甲基强的松龙)、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后症状渐缓解。2007年1月感冒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进行性加重至完全失明,在外地医院诊为“视神经炎”给予激素及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左眼视力恢复至0.7。2007年5月感冒后出现右下肢无力,再次入我院确诊为“多发性硬化”予激素、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后右下肢无力渐好转,此后应用β干扰素间断治疗,2008年2月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入我院予激素、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后好转, 2009年4月6日无明显诱因双侧肢体无力,以左侧为著,伴麻木感,行走困难,步态不稳,尚能持物,无头痛、头晕,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尿便障碍,在外口服强的松、卡马西平,注射腺苷钴胺治疗,效果差,入院。
(三)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内科检查未见明确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查体配合,言语流利,高级皮层功能正常。左眼视力0.7,右眼视力光感,粗测视野正常,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边界清晰,色苍白,中央凹陷存在,无出血、渗出。双眼向左注视时可见短暂水平眼震。余脑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肉容积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Ⅳ级;左侧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Ⅲ级;右侧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Ⅳ+级;右侧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Ⅲ+级。指鼻及跟膝胫试验双侧稳准;快复轮替动作灵活;反击征阴性;Romberg征睁眼稳、闭眼不稳。步态不稳。胸4平面以下痛温觉、触觉、音叉震动觉减弱。双侧腹壁反射减弱,四肢腱反射活跃对称,双侧Hoffman征、Babinski 征、C haddock 征均阳性。颈软,Kernig征、Brudzinski征阴性。括约肌功能正常。
(四)辅助检查
2009-4-10血生化:正常。肿瘤标记物:正常。
2005年10月05日,301医院头部MRI:双侧丘脑、脑干片状长T2信号。
2007年05月09日,301医院颈椎MRI:上段胸髓多发异常长T2信号。(五)住院经过
入院后患者左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并累及右下肢,胸部出现束带干,乳头以下痛温觉减退,双髂前上嵴以下音叉振动觉消失,尿失禁并便秘。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胸段脊髓增粗,多发点片状长T2信号,病灶有明显片状强化。血AQP4抗体阴性。2009-4-16血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
(六)诊断:多发性硬化-复发缓解型,考虑为急性复发。
(七)治疗: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g X 3天、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续冲击5天、并营养神经、补钾、补钙、保护胃粘膜等治疗。
(八)出院时情况
患者双侧肢体无力减轻,可持物行走,无抽搐、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尿便障碍,神志清,精神好,大小便正常,查体:意识清,言语清,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上下肢肌力Ⅳ+级,指鼻试验稳准;跟膝胫试验稳准;快复轮替动作灵活;Romberg征睁眼稳、闭眼不稳。胸4平面以下痛温觉、音叉震动觉减弱。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活跃,Hoffm an征、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出院后继续口服强地松治疗,并渐减量,干扰素β皮下注射,3次/周。
二、诊断思维过程
(一)病例特点
1. 青年女性。
2. 病毒感染后易复发,为诱发因素。
3. 病程特点:多发,即发病-好转-再发-再次好转的多次复发-缓解过程,临床表现为反复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等。
4. 病灶特点:多发,(结合核磁共振及查体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可先后多处受累,视神经、脑皮层下白质、脑干、小脑、颈髓、胸髓等。
5. 影像学特点:脑白质多发长T2信号,尤其位于皮层下、脑室旁、脑干、小脑、视神经、脊髓,急性期病灶往往呈环形、半环形、点片状或线样强化,周边有一定程度水肿,慢性病灶可逐渐淡化、边缘模糊、甚至消失,少数因继发轴索损害转为空洞。
6. 脑脊液特点:急性期提示蛋白-细胞分离,免疫球蛋白增加,寡克隆区带阳性。
7. VEP特点:可见传导速度明显减低而波幅无明显变化。
8. 血AQP4抗体阴性。除外其他疾病可能。
9. 治疗特点:对皮质类固醇及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
(二)诊断及其依据
诊断:临床确诊多发性硬化(CDMS),病程分型为:复发缓解性多发性硬化(RRMS),急性发作期。
依据:青年女性符合好发年龄,病史中反复5次临床发作,符合病程多发特点,影像学病灶先后累及广泛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视神经、脑皮层下白质、脑干、小脑、颈髓、胸髓,符合病灶多发。感冒诱发、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免疫球蛋白增高、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均提示与免疫介导相关。
鉴别诊断:视神经脊髓炎,淋巴瘤,血管炎等结缔组织病,维生素B12缺乏等。
三、点评
多发性硬化诊断的精髓在于其病灶具有如下3个特点:1.时间的多发;2.空间的多发;3.排除其他可能。此外新出现的临床症状/体征必须持续24小时以上视为复发,2次临床发作必须间隔1个月以上。多发性硬化因为其病灶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果医生缺乏相关认识很容易发生误诊。多发性硬化尤其是早期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往往被错误诊断为诊断为脑血管病,肿瘤等,反之往往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本病。所以在确诊本病前应做相关疾病的筛查。其次,由于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熟悉掌握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特点亦相当重要,其近皮层病灶及胼胝体病灶更具有特异性,矢状位Flair像对于发现胼胝体及脑室旁白质病变更为敏感。本例病例在第一次视神经炎时即可诊断多发性硬化,但可能由于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或忽略了既往病史导致延误诊断。
四、关于多发性硬化的进展
(一)概述
(简介)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相关,通过自身免疫介导,导致脑白质脱髓鞘等病理改变。青年女性多发,病灶表现为时间和空间多发的特点,因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常见症状有感觉异常,肢体无力,尿便障碍、视力下降、共济失调等。磁共振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急性期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有效,β干扰素等疾病调节治疗可延缓病程,减少复发并改善生存质量。
(二)流行病学
多发性硬化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不均。高发病区位于北纬45°~65°之间,其患病率介于30~80/10万,最高地区甚至高达200/10万。亚洲、非洲、南美被认为是低发病区,约为1~5/10万。我国尚无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高峰多见于20~40岁女性。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不详,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病因涉及多个方面。
1. 遗传因素,即遗传易感性。多发性硬化亲属患病明显高于常人,其中约25~50%的单卵双生及1~4%的异卵双生的双胞胎患多发性硬化。不同种族亦有差异,基因多态性研究显示欧美高加索人种HLA-A3、B7、DR2、DR15、DQ6、DW2频率较高,亚洲HLA-B1、B38、B39、DRW 8、DQW1频率较高。
2. 环境因素。本病好发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纬度越低发病率越低,此外亚洲、非洲均属于低发病区。移民调查资料显示15岁前暴露环境对多发性硬化发病起重要作用。
3. 病毒感染。在部分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分离出有关病毒证据,如麻疹、风疹、腮腺炎病毒、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但并不恒定。此外有证据表明病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