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
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
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表格的行,列出电流等物理量在各分电路和总电路的数值,或物理量在用电器的各种状态下(如额定工作状态、电路实际工作状态)的数值。
而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或根据题设,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或一个),就可以求出剩余的物理量。
典型例题:如图4所示,R1=2欧,R2=6欧,接在电源上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5伏,求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是多少? 这是有关两个电阻串联的典型习题,有关电阻R1的物理量:I1、U1、R1、P1;有关电阻R2的物理量:I2、U2、R2、P2;有关总电路的物理量:I、U、R、P。
在这12个物理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剩余的9个物理量。
用表格分析法进行解题分析如下表1表1:有关R1有关R2有关总体横向关系电流I1I2I电流相等电压U1=0.5V *UU=U1+U2电阻R1=2 *R2=6 *RR=R1+R2电功率P1 P = ?注:* 表示为题目中已知量。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电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电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是一个相对较难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容易感到困惑。
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教学所面临的难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电学教学的难点1. 抽象概念理解困难:电学涉及到许多抽象的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含义和数学表达方式。
2. 数学知识要求高:电学与数学有很强的联系,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如代数方程、三角函数等。
一些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电学问题时会遇到困难。
3. 实验结果解释困难:电学实验是电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结果时常常感到迷惑。
二、解决方法1. 融合具体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电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见。
例如,通过讨论电路中的灯泡、电池等实际器件,让学生深入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2. 图像化表达:使用图表、示意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学概念和理论。
例如,在讲解电路时,可以通过绘制电路图,标注电流方向和电阻大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的流动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电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视频等方式更好地理解电学原理和实验结果。
4. 强化数学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与电学的结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电学问题的数学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涉及电学的数学题目,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来理解电学原理。
5. 拓展实验设计:鼓励学生参与电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借助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电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并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电学知识的掌握。
6. 连接前后知识:在教学中,及时回顾和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并与即将学习的电学知识进行连接。
通过建立知识的逻辑框架,帮助学生理顺电学知识的脉络,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起来,电学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带来一定的难点,但通过融合具体实例、图像化表达、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数学训练、拓展实验设计以及连接前后知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难点,提高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
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
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的重难点包括以下内容:
1. 电流和电路: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关系,学会计算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 电流的测量: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理解安培计的工作原理。
3. 电阻和电阻率: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和电阻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
4. 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学会计算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学会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总电流。
6. 电功和电功率: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学会计算电功和电功率的大小,理解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7. 电阻的效应:了解电阻对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影响,学会通过电阻的选择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8. 电路中的电流变化:理解电流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变化,学会计算电流在电路中的分配。
9. 电路中的电压变化:理解电压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变化,学会计算电压在电路中的分配。
10. 戴维南定理:掌握利用戴维南定理解决电路问题的方法,学会分析复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以上是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的重难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和易错点整理
1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分析与强化训练一、理清“短路”概念。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图2 图3 三、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特点1.两个电阻无论是串还是并联,其中一个电阻增加,总电阻都增加。
原因:串联时,R=R 1+R 2 ,若R 1增大,则R 增大并联时,1/R=1/R 1+1/R 2 若R 1增大 1/R 1减小,则1/R 减小,所以R 增大。
2.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电阻都小。
并联时 1/R=1/R 1+1/R 2 因为1/R >1/R 1 ,1/R >1/R 2 所以R <R 1,R <R 2 四、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I= U/R 。
注意点:(1)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刻,对同一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
即一 一对应。
(2)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在R 一定时,I 与U 成正比。
在U 一定时,I 与R 成反比。
AABBABBA B2(3) 变形公式 R=U/I 的理解:R 可以通过U/I 的比值求出,但R 的大小不是由U/I 决定的,R 的大小由公式R =ρL/S 的因素决定。
例:对于欧姆定律公式I=U/R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 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 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关D 公式R=U/I ,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五、R1、R2串、并联在电路中公式 1.串联分压 (1) I =I 1=I 2 (2) U =U 1+U 2 (3) R =R 1+R 2(4) 各量比例关系: 串正比 2.并联分流 (1) I =I 1+I 2 (2) U =U 1=U 2(3) 1/R =1/R 1+1/R 2 或者 R =R 1R 2/(R 1+R 2)(4) 各量比例关系: 并反比六、关于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问题 灯泡铭牌上标的“220V 60W”就是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初三物理电学最难知识点之一,5种方法选择公式,突破电功难点!
初三物理电学最难知识点之一,5种方法选择公式,突破电功难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三物理电学是一个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科目,而电功是其中一个难点知识点之一。
学生在学习电功时往往会面临种种困难,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很容易陷入迷茫中。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5种方法选择公式,帮助学生突破电功难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本的电功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电功公式通常包括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例如电功=电压*电流。
学生在学习电功时,可以通过这些基本公式来计算不同场景下的电功大小,从而加深对电功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电功公式的理解。
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做练习题时,学生可以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如求解电流大小、电阻大小等,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电功的相关知识。
实验是学习电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电功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在实验中自己操控电路,调节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观察电功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第四,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提高对电功的理解。
在学习电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经验,从而获得不同的思路和观点。
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功的概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纠正。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扩展对电功的理解。
在学习电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了解电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对电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学习电功是初三物理电学中的难点知识点之一,但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够轻松突破电功难点。
希望以上5种方法选择公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功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的学习之路增添一份光彩。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
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
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
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
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
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
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
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⑵、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电压的概念,是通过“水位差”的类比中引入的。
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知识的突破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知识的突破方法电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学生感到困难和困惑的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学知识,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知识的突破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电学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时,可以结合家庭电路、灯泡亮灭等现象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电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电流的流动时,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电流表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电流的流动规律。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电学知识。
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电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首先,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和用途,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
例如,在讲解电流时,需要讲解电流的定义、单位以及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等。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公式推导和变形,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最后,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基本实验的讲解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电学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基本的电路连接和测试实验,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来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运行规律。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电路故障排查等综合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师生互动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突破中考电学难题的关键》
突破中考电学难题的关键突破中考物理电学难题的关键就是吃透“滑动变阻器的原理、连接方式”!有些初中生从一开始就没有用心学习,导致一个最基本也最关键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结果造成了极其深远的中考障碍!一、滑动变阻器涉及相关物理知识1.所谓的滑动变阻器,其原理就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阻值大小!2.滑动变阻器的六种接法中,只有“一上一下”连接才能改变阻值,而且阻值大小取决于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丝长度!当滑片远离导线所连接的下接线柱时,阻值变大;当滑片距离导线所连接的下接线柱最远时,阻值最大!当滑片远离导线所连接的下接线柱时,阻值变大;当滑片距离导线所连接的下接线柱最近时,阻值最小!3.关于电位器,其三个接线孔中的中间接线孔相当于滑动变阻器中的下接线柱!与真正的滑动变阻器所不同的是,电位器的“下接线柱”只有一个!如果连接另外两个接线孔,则不论是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阻值都不变!4.另外,有一种极其常考,且和生活应用相关的题型:利用与滑动变阻器相并联或者串联的电压表、电流表做成的“油量表、电子地磅、测重仪、身高仪、测风仪……”其实都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典型应用。
二、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1.滑动变阻器接线AD、AC接法,接入电路的部分电阻为APBC、BD接法,接入电路的部分电阻为BP2.电位器的接线三、滑动变阻器的相关应用汽车油量表地磅体重计身高仪例1.如图所示的是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
当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滑片P向B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样把电流对应的质量廖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被称物体的质量。
例2.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
(1)测量表是用电流表改装的;(2)当油箱内的浮标向上运动时,R的电阻值将减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例 3.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 是杠杆的一端。
九年级物理电路问题重难点解决办法
九年级物理电路问题重难点解决办法电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比较难的知识,也是中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同学遇到电路类的题目,首先不会分析电路图,找不到电流的走向,分析不清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弄懂这4招,解决所有电路障碍!1、电路图的简化电学综合题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但是电路图复杂多变,部分同学可能会觉得难以入手,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简化电路的技巧。
常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有:1. 从整体角度分析电路。
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出发,先看电路的干路部分,再看支路部分(如果有支路)。
2. 判断电路中电表测量的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或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或用电器)的两端;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还是支路的电流,画上串联的电流表。
3. 判断滑动变阻器(如果存在)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端,以及接入电路中的方式。
4. 电流表本身阻值非常小,等同于导线电阻,电压表本身阻值非常大,等同于断路,因此:电流表=导线,电压表=断路,把电流表用导线代替,把电压表及其接入电路的导线去掉。
【真题演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则()A. 电流表A的示数将减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将不变C. 电压表V2的示数将增大D.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正确答案: D对电路如进行如下简化: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
A选项,闭合开关S,R2被短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故A错误;B选项,电压表V1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路电流增大,R1阻值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将变大,故B错误;C选项,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2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示数大于零,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2测的是导线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变为零,所以电压表V2示数减小,故C错误;D选项,由A、B选项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V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故D正确。
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部分的难点突破
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部分的难点突破一、引言电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的初中生来说,电学部分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
电学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等概念,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等计算公式,这些概念和公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因此,电学部分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部分的难点突破方法,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难点分析1.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的理解难度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学习电学的基础。
初中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电阻的理解,许多学生对于电阻的阻值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疑惑。
此外,学生对电压、电流的认知也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深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欧姆定律的应用难度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但是,许多学生在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复杂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他们往往无法正确地找出电路中的各个电阻,导致解题错误。
3.电功率公式的记忆与运用难度电功率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计算公式,它涉及到电能、电压、电流等多个物理量,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然而,许多学生在记忆电功率公式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对于公式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常常出现错误。
三、难点突破方法1.运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对于电流、电压、电阻等抽象概念,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水流的原理,水流的大小与水压、水管粗细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如串并联电路的灯光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2.强化欧姆定律的应用训练欧姆定律的应用是电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应用训练。
谈“三步三法”突破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教学难点
谈“三步三法” 突破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教学难点在初中物理电学中,通常把电路认识、故障问题、电学计算誉为“三座大山”。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攻破这些重难点?经过长期实践研究,总结提炼,我探索了“三步三法”突破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教学难点。
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三法”准确识别电路无论是电路图,还是实物图,准确识别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重难点,尤其是初学者遇到混合电路问题中加上了电压表和电流表更是把学生搞得昏头转向,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交学生识别。
1.拆除法。
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很小,可忽略不计。
故在电路中去掉电压表,不会影响电路结构,电压表所在之处可视为开路;而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几乎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强度,因而,在电路分析中,可视其为一根导线,去掉后改成一根导线即可。
这样就还原了电路本来面目,就好判断多了。
2.电流法。
拆除电压表后,再按照电流法流向来分析电路。
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每个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
3.节点法。
在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在与正极相连的没有电源或用电器的导线均看作为“+”,在与负极相连的没有电源或用电器的导线均看作为“-”,在节点的地方分别标上,如果一个用电器一边接“+”一边接“-”,表明此用电器为通路,如果同时为“+” “+”或者“-” “-”,那就表明此用电器短路。
节点法一般不单独使用,往往先用节点法化复杂电路为简单电路——得到等效电路,再用电流法判断串、并联,如图1,如图2,当S闭合后,L1两边均为“+”,所以L1短路。
(1)(2)第二步:“三法”解决电路故障电路故障问题是电学的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冷静、理智的面对故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理解法”。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综合题难点的有益方法
电学综合题思路电学综合历来是中考的重点热点,综合性强的电学计算题,大多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引起电路的改变,或由于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引起电路中电阻的改变,从而引起电路中其他量的改变,这类问题的处理分以下几个步骤:1.电路的简化:在中考试卷中往往给出一个较复杂的电路,首先应将复杂的电路简化,(1)当电路满足一些条件时,要分析简化,然后计算,简化的方法是将因开路、短路而不工作的用电器删掉,只保留工作用电器或电表,画出此时有电流通过的电路图(即等效电路)。
(2)若电路中还连有电流表和电压表,并影响用电器连接的判断,由于电流表电阻很小,可当作导线处理,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可去掉这部分电路(或当断路处理),再作判断。
(3)判定出用电器的连接后,再把电流表和电压表还原原位置,确定其测量哪部分电流或电路两端的电压,一个复杂的电路经简化后,要么只有一个用电器,要么几个用电器串联,要么几个用电器并联;2.利用题中的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就是题中没有明确给出,此类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隐含条件的利用,首先应确定哪个量是隐含的;其次,若分步求解应先求该隐含量,然后利串、并联电路特点,求出所求量,隐含的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1)电流相等或不变,串、并联电路皆存在这样的隐含条件,但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2)电压相等或不变,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路中的电源电压表保持不变,再是家庭电路电压恒为220V,照明电路中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 。
不管电路怎样连接,求什么物理量,我们在解题目时,都分以下三步来进行分析:(1)识别电路从电源的正极沿着电流方向分析到电源的负极。
分析时,因为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在电路中当成直导线;因为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当成断路;识别电路的串、并联。
(2)识别各电表的位置分清各个电表测的是哪一部分的电流和电压(3)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有关公式,算出要求的物理量[例]: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16伏,并保持不变。
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范本1. 电流和电量-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流的方向和标志- 电量的概念和计算2. 电阻和电阻率- 电阻和导电材料的关系- 电阻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 电阻与材料的相关性3.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概念和区别-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4. 电功和功率- 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功与功率的关系和应用- 电功和功率的单位和换算5.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 电流和电压的比例关系- 电流和电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6. 电路中的电能转化- 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电路中的电阻和电能转化- 电路中的电容和电能转化- 电路中的电感和电能转化7. 电学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十字路口法则的概念和应用8.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 电磁感应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电磁感应中的电场和磁场关系9. 磁场与电流的关系- 安培环路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汤姆逊右手定则的概念和应用- 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磁场对电流的影响和应用10. 变压器和电磁铁- 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 变压器的利用和应用- 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图像11. 电动力和摩擦力- 电动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 电动力和摩擦力的区别和关系- 电动力和摩擦力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电动力和摩擦力的单位和换算12. 静电场和电场力- 静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电场力的概念和计算- 电场力与距离的关系- 静电场和电场力的应用和实际意义13. 电磁波和光波- 电磁波和光波的概念和性质- 电磁波和光波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电磁波和光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电磁波和光波的应用和实际意义14.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验和观察-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和实际意义15. 光的色散和光谱- 光的色散和光谱的概念和性质- 光的色散和光谱的观察和实验- 光的色散和光谱的计算和分析- 光的色散和光谱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以上是____年初中物理电学的重难点总结,共____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况下的实际电路。改画时要根据电流的实际情况,运用“拆除法” 。 拆除法要求:⑴、去掉被断路的元件;⑵、去掉已被短路的元件;⑶、用 “去表法”去表,其原则是“电压表处是断路,电流直过电流表” 。在去掉电 压表时,要分析电压表读出来的是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可用等效电路法进 行分析。 例题:如图 5 所示 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 4 伏,L1 的电阻为 4 欧, L2、L3 的电阻均为 16 欧 求:⑴、S1、S2 都断开 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 示数。 ⑵、S1、S2 都接通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例题分析:在题中的当开关处于闭 合或断开的两种情况下电路结构发生 了变化,可进行电路的改画,见图 6。
注:图中虚线部分是要去掉的部分。
在用“去表法”去掉电流表电压表后,要分析它们分别测量哪一个用电器 的哪
5
一个物理量。电压表 可借助于“等电位” 进行分析。在图 7 中, 红线、蓝线、黑线分 别是三个“同电位点” , 由图 7 中可见,L1 与 电压表 V 均加在蓝线 与黑线之间,所以电压表是 L 两端的电压。 解:当 S1、S2 都断开时,L1、L3 串联。 电流表读数
1
电流相等 I1=I;再由有关 R1 纵向关系 U1 = I1R1 可知,I1 变小,R1 不变,故 U 将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
7本文由ybbxkybbxk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 。有了“隧洞” ,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 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 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初中电 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区分串、并联电 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 试题综合性强, 设置障碍多, 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 往往会感到很难。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 ,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 负担。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 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关系
串联电流相等
U 总 =U1+U2 R 总 =R1+R2
由电阻横向关系可知, 因R1 不 , 2 变 , 总将变大;再由总电路纵向关 变 R 大 故R 系I
= U总 R总
可知,R
总变大,U 总不变,故
I 将变小(电流表读数) ;因串联电路
四、有关“电路变化”分析
不少同学反映“变化的电路难,不知从何下手” 。这是因为分析变化的电 路涉及的内容广,考虑的问题深。对电阻、电流强度、电压及电功率相互关系 的分析,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连错反应,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是电学综合问题的 又一个难点。 变化电路主要是通过开关或滑动变阻器的改变来富于电路变化的。 电路中 有多个开关,通过开关闭合和断开的状态变化,往往会使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 发生变化,而滑动变阻器则通过滑片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从而使电 路中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等数值发生变化(也有改变电路结构的) 。有关变 化电路,应在学会识别“部分电路短接”和学会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掌 握分析变化电路的基本思路。 1、开关的通、断造成电路的变化 当开关处在不同状态时,由于断路和短路,接入电路中的用电器,及其用 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要发生变化, 因此首先要在原电路的基础上画出各种
* * *
R P = ?
注:* 表示为题目中已知量。 解题分析:从表中“有关 R1”的纵向可以看出,由于已知了 U1 和 R1 故可 以求出 I1 和 P1(在本题不需要求出) ;再由“有关电流”的横向关系来看串 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进一步得出 I2 和 I;再从“有关总体”的纵向来看, 要求 P,则除了已求出的电流 I 这一个物理量外,还需要在 U 和 R 两者之中知 道第二个物理量,方可求出。而要求 R 或求 U,则可以从“有关电阻”的横向
三、 “表格分析法” 整理解题思路
不少初中生反映,电学习题涉及概念、公式多,解题头绪多,容易出错。 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 可以使用“表格法”帮助整理解题思路。
2
表格的列,列出有关用电器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四个物理量。在 一般计算中,出现用电器多为纯电阻,根据欧姆定律 I=U/R,电功率的计算公 式 P=UI,在四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两个,就可以求出剩余的两个物 理量。 (有六种情况) 表格的行,列出电流等物理量在各分电路和总电路的数值,或物理量在用 电器的各种状态下 (如额定工作状态、 电路实际工作状态) 的数值。 而根据串、 并联电路的特点或根据题设,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或一个) ,就可以求出剩 余的物理量。 典型例题: 如图 4 所示,1=2 R 电源上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0.5 总电功率是多少? 这是有关两个电阻串联的 有关电阻 R1 的物理量:I1、 有关电阻 R2 的物理量:I2、U2、R2、P2; 有关总电路的物理量:I、U、R、P。 在这 12 个物理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剩余的 9 个物 理量。 用“表格分析法”进行解题分析如下表 1 表 1: 有关 R1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功率 I1 U1=0.5V R1=2Ω P1 有关 R2 I2 有关总体 I U R2=6Ω 横向关系 电流相等 U=U1+U2 R=R1+R2 典型习题, U1、R1、P1; 欧,R2=6 欧,接在 伏,求电路消耗的
本文由ybbxkybbxk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 试题综合性强, 设置障碍多, 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 往往会感到很难。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 ,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 负担。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 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 “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 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 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 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 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实验原理如图 1, 当开关 S 亮(较暗) ;闭合后,L1 不亮, 亮) 。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 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 山” 。 将 L1 比作是电 关 S 的短路通道 闭合前,两灯均 而 L2 仍发光 (较 难以理解。可用
图2
图3
如上图 2 红线上各个点都与电源正极“电位一样高” ,蓝线部分与电源负 极“电位一样高” ,可以简化为图 3。在图 3 中,R1、R2、R3 的并联关系也就 显而易见了。 ⑶、去表法: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很 小,可忽略不计。故在电路中去掉电压表,不会影响电路结构,电压表所在之 处可视为开路。而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几乎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强 度,因而,在电路分析中,可视其为一根导线,去掉后改成一根导线即可。
6
的电压,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不变,其它的物理量都是变化的;⑶、弄清电压表 读数读出的是哪一个电器两端的电压;⑷、利用表格整理分析问题的思路。 上例题表格分析如下: 有关 R1 电流 电压 电阻 R1 I1 U1 ?
不变
有关 R2 I2 R2
↑
总电路 I ? U 总 不变 R总
I= U 4V = = 0 .2 A R1 + R3 4? + 16?
电压表读数 U1 = IR1 = 0.2 A × 4? = 0.8V 当 S1、S2 都接通时,L2、L3 并联。 总电阻 总功率
R= R2 R3 16? = = 8? R2 + R3 2
U 2 (4V ) 2 P= = = 2W R 8?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 “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 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 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 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 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实验原理如图 1, 当开关 S 亮(较暗) ;闭合后,L1 不亮, 亮) 。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 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 山” 。 将 L1 比作是电 关 S 的短路通道 闭合前,两灯均 而 L2 仍发光 (较 难以理解。可用
3
关系或“有关电压”横向关系中求出来。在这一步也就可以用两种方法,所谓 一题多解。 解: I1 =
U1 0.5V = = 0.25 A R1 2?
[有关 R1 纵向关系]
∵因为 R1 与 R2 串联 ∴总电流 I=I1=0.25A [横向关系] 总电阻 R = R1 + R2 = 2? + 6? = 8? [横向关系] 总功率 P = I 2 R = (0.25 A)2 × 8? = 0.5W [有关总电阻纵向关系] 有一类习题,是关于灯泡的,常有额定状态和工作状态,如用“6V 3W” 字样已知了灯泡额定状态的电压和电功率,而工作状态则常常为“电功率最小 时(或最大时) ”等情况。横向关系往往在题设中出现,如设灯泡的电阻不变, 或设电源的总电压不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