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高考化学复习经典讲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同与不同

4.pH相同的两份酸溶液(甲:盐酸,乙:醋酸)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已完全溶解,且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B
A.反应开始时,其速率:甲=乙B.反应所需时间:乙>甲
C.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甲=乙D.两份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乙>甲
4.pH相同时:αH+=
1H+、OH-的离子浓度相同;
2溶液浓度:一元弱酸>>一元强酸>二元强酸;一元弱碱>>一元强碱>二元强碱。
3强、弱酸与同一金属反应时,初速相同。
4同等程度稀释时,弱酸的pH值比强酸的pH值增加得少些;弱碱的pH值比强碱的pH值下降得少些。
5.pH相同、溶液体积相同时:
1溶质的物质的量:弱酸>>一元强酸>二元强酸;弱碱>>一元强碱>二元强碱。
高考化学复习经典讲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同与不同
一、强、弱电解质概念上的四大区别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的分子,只有电解质的离子;其电离方程式写等号,在离子方程式中可溶的强电解质写离子符号。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少部分电离,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大量的电解质分子,少量的电解质离子;其电离方程式写可逆符号,在离子方程式中写分子式。
A1∶1B1∶10C100∶1D1∶100
7.某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已知x+y=14,将上述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D
A.c >cCl->cOH->cH+B.c >cCl->cOH->cH+
l->c >cH+>cOH-D.c +cH+=cCl-+cOH-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离子,而弱电解质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生成少量离子。
正确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观察电解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其强弱。
强电解质通常是酸、碱或盐,具有较高的电离度,如盐酸、氢氧化钠等。
而弱电解质则通常是酸、碱的部分酸或部分碱,电离度较低,如乙酸、碳酸氢钠等。
因此,通过化学性质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出电解质的强弱。
其次,可以通过电导率来判断电解质的强弱。
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迅速电离,生成大量离子,因此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而弱电解质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生成少量离子,因此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可以间接判断电解质的强弱。
另外,可以通过观察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来判断其强弱。
强电解质通常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能够在水中溶解并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离子。
而弱电解质的溶解度较低,只能部分电离,生成少量离子。
因此,通过观察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可以初步判断出其强弱。
此外,可以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pH值来判断其强弱。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离子,会显著改变溶液的pH值。
而弱电解质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生成的离子较少,对溶液的pH值影响较小。
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pH值,也可以初步判断出电解质的强弱。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电解质的化学性质、测定电导率、观察溶解度和测定pH值等方法,可以初步判断电解质的强弱。
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判断方法,以确保临床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弱电解质的电离

M++OH-,平衡时
c ( M+).c( OH- )
c(MOH)
意义: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相应酸 (或
碱)的酸(或碱)性越强。K值只随温度变化。
对于多元酸: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K1 >> K2(一般要相差
105)。多元弱酸的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试根据课本中“一些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向电离方向移动。
(2)浓度
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3)其他因素
(酸、碱度、盐离子的浓度等)
问题:怎样定量的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电离程度相对大小怎么比较?
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大小的参数一
电离平衡常数(K)
对于一元弱酸 HA
Ka=
H++A-,平衡时
c ( H+) .c( A-)
c(HA)
对于一元弱碱 MOH
1、适用范围: 电解质的电离。
2、用的是可逆号或等号。
3、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写。
H2S
H++HS-
HS-
H++S2-
4、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写。
Al(OH)3
Al3++3OH-
5、其余同化学方程式。
1、稀硫酸
2、硫化钾溶液
3、硫酸氢钠溶液
4、硫酸铁溶液
5、磷酸钠溶液
6、硫化氢水溶液
7、磷酸溶液
OH-+NH4+
CH3COOH
H++PO43-
CH3COO-+H+
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
CH3COOH
CH3COO - + H+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具有导电性质。
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离子,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生成少量离子。
判断一个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
首先,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溶解度来初步判断其为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一般来说,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可以溶解成透明的溶液,并且能够导电。
而弱电解质的溶解度相对较低,溶解后的溶液可能呈现浑浊或者微弱的导电性。
因此,通过观察溶解度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电解质性质。
其次,可以利用电导率仪进行实验,测量物质溶液的电导率。
强电解质的溶液能够导电,其电导率较高;而弱电解质的溶液导电能力较弱,电导率相对较低。
通过测量电导率,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物质的电解质性质。
另外,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进行观察。
强酸和强碱是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离子,因此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物质的电解质性质。
而弱酸和弱碱是弱电解质,它们只能部分电离,无法引起明显的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
最后,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酸碱性来判断其为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强酸和强碱在水溶液中呈强酸性和强碱性,而弱酸和弱碱的酸碱性相对较弱。
通过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可以帮助判断其电解质性质。
总之,通过观察溶解度、测量电导率、利用酸碱指示剂和测定酸碱性等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一个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这些方法可以在化学实验中广泛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电解质的性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4)液态或固态的纯物质,以及稀溶液中的 溶剂(如水),其活度均规定为aBonic strength)
(3.3)
式中, bi和 zi分别为溶液中第i 种离子的质 量摩尔浓度和该离子的电荷数,近似计算时, 也可以用ci代替bi 。
已解离的分子数 原有分子总数
(3.1)
在相同浓度下,不同电解质的电离度大小 反映了电解质的相对强弱,解离度就愈小,电 解质愈弱
4
表3-1 强电解质的表观电离度 (298K,0.10mol·L-1)
通常按解离度的大小,把浓度为 0.1mol·kg-1的电解质溶液中解离度大于30%的 称为强电解质,解离度小于5%的称为弱电解 质,而解离度介于5%~30%的称为中强度电解 质。
例如:醋酸的解离平衡如下式所示:
HAc + H2O
H3O + + Ac-
在平衡状态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
程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用解离度ɑ来表示:
3
解离度(degree of ionization):符号为α 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当解离达到平衡时,已解 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与解离前分子总数的比率。
α=
离子氛是一个平均统计模型,虽然一个离 子周围的电荷相反的离子并不均匀,但统计结 果作为球形对称分布处理。
6
三、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离子的活度aB(activity):它是电解质溶液 中实际上能起作用的离子浓度。
aB = γ·cB/ cθ (3.2)
式中 γ称为溶质B的活度系数(activity coefficient)
例如:
NaCl HCl
Na+ + Cl- (离子型化合物) H+ + Cl- (强极性分子)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知识清单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知识清单一、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能够导电是因为在这些状态下,它们能够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需要注意的是,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1、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2、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如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等。
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₂)等。
大多数盐: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₄)、硝酸钾(KNO₃)等。
3、强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以氯化钠为例,NaCl = Na⁺+ Cl⁻,一旦溶解于水,就会迅速解离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4、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通常较强,但导电能力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电解质的强弱,还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
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就越强。
三、弱电解质1、定义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2、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如醋酸(CH₃COOH)、碳酸(H₂CO₃)、氢氟酸(HF)等。
弱碱:如一水合氨(NH₃·H₂O)等。
少数盐:如醋酸铅((CH₃COO)₂Pb)等。
3、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以醋酸为例,CH₃COOH ⇌CH₃COO⁻+H⁺,在一定条件下,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溶液中未电离的醋酸分子、醋酸根离子(CH₃COO⁻)和氢离子(H⁺)共存。
4、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一般来说,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弱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完全或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物质。
判断一个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寻找物质的化学式:强酸、强碱和某些无机盐通常是强电解质,而大多数有机物和一些较弱的无机盐通常是弱电解质。
2. 观察物质的电离程度: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会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只会部分电离。
可以通过电离度来判断,电离度越高的物质越可能是强电解质。
3. 测定电导率:强电解质具有高电导率,而弱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物质的电离程度。
4.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判断物质是否是强酸或强碱。
对于强酸,指示剂会发生明显的酸碱指示颜色变化;而对于弱酸或弱碱,则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较弱或不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作为初步判断的依据,具体的判断还需结合其他实验数据和化学性质综合考虑。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课件

盐类强电解质
氯化钠
由强酸和强碱组成,在水中完全 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具
有良好的导电性。
硫酸钠
由强酸和强碱组成,在水中迅速 电离,生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 ,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导电性。
碳酸钙
由强碱和弱酸组成,在水中部分 电离,生成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溶解度较低,但在强酸性环境 中可溶解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 进行实验:将强电解 质和弱电解质的溶液分 别置于试管中,观察其 颜色、导电性等性质, 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展示和结果分析
强电解质实验现象
NaOH溶液呈无色,加入酚酞指示剂后呈红色,说明 NaOH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OH-离子,使溶液呈 碱性。
CH3COOH溶液呈无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呈橙色, 说明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产生的H+离子 浓度较低,使溶液呈弱酸性。
硝酸
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硝 酸根离子,具有强酸性和氧化性。
强碱类强电解质
01
02
03
氢氧化钠
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氢 氧根离子和钠离子,具有 强碱性。
氢氧化钾
在水中迅速电离,生成氢 氧根离子和钾离子,具有 极强的碱性和腐蚀性。
氢氧化钙
在水中部分电离,生成氢 氧根离子和钙离子,具有 中强碱性。
HCl溶液呈无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呈红色,说明 H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H+离子,使溶液呈酸 性。
弱电解质实验现象
NH3·H2O溶液呈无色,加入酚酞指示剂后呈粉红色, 说明NH3·H2O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产生的OH-离子 浓度较低,使溶液呈弱碱性。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思考题设计
题目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HAC)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加冰醋酸 减小 加醋酸钠 加HCl 加NaOH 锌粒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加水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强弱电解质的区分依据不是看该物质水溶性的大 小,也不是看其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而是看电 离的是否完全.
高中化学交流群:51417113
思考并讨论 1.难溶物一定是弱电解质吗?
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吗?
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吗? 4.强酸的酸性一定比弱酸强吗?
高中化学交流群:51417113
高中化学交流群:51417113
③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
A.电离平衡常数大小是由物质的 本性决定的,在同一温度下,不 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不同。
B.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 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受其浓度 变化的影响。
高中化学交流群:51417113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大于第二步 电离,第二步电离远大于第三步电离.
(mol/L)
1.00
4.21×10 4.21×10
0.100
CH3COOH+
0.99579 0.09866 溶液越稀越易电离. -3
-3
1.34×10-3
-5
1.34×10-3
c (CH3COO-)· H+) c( c (CH3COOH)
已电离的醋酸浓度 醋酸初始浓度 ×100%
1.8×10
-5
1.8×10 1.34%
电解质的强弱和电离程度

电解质的强弱和电离程度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电离生成离子的物质。
根据电解质的强弱程度和电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解离,生成大量的离子。
强电解质的电离程度非常高,可以达到100%。
典型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和强碱,如盐酸(HCl)、硫酸(H2SO4)、氢氧化钠(NaOH)等。
当这些物质溶解在水中时,它们会快速而完全地分解成对应的离子,而这些离子则能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强电解质相比,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低。
在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弱电解质会电离解离成离子。
大部分的弱电解质仍然以分子形式存在。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通常在1%以下,甚至更低。
典型的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和弱碱,如乙酸(CH3COOH)、碳酸氢根(HCO3-)等。
电离程度与电解质的强弱程度密切相关。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低,主要是由于溶解度和离解度较小所致。
强电解质的离解度高,溶解度大,因此能够电离生成大量离子。
而弱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离解度较小,只有一小部分能够电离,所以其电离程度较低。
电离程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电离度常数来表示。
电离度常数(K)是指在给定温度下,电解质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与初始电解质浓度之比。
对于强电解质来说,其电离度常数非常大,接近1或很接近。
而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常数则远小于1,通常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电离程度的大小对电解质的溶液性质和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强电解质能够迅速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明显的化学变化,而弱电解质反应相对缓慢且不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强酸和强碱可以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溶液的中和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总的来说,电解质的强弱程度和电离程度是电解质的基本特性。
强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电离程度,能够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离子;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低,只有一小部分能够电离。
电离程度的大小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理解电解质的强弱程度和电离程度对于化学研究和实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吗

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吗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根据其电离程度划分的,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影响导电性的主要因素有电离度、电导、离子淌度、离子迁移数、离子活度和离子强度。
扩展资料:
电离度大,表示离解生成的离子多,导电能力强。
在一定温度下,电解质的电离度随其浓度的减小而增大,离子淌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电解质的离子淌度越大,其当量电导也越大。
工业电解中,可根据淌度大小,判断该种离子传导电量多少和电极附近浓度变化情况,作为控制电解条件的根据。
溶液中所有各种离子的浓度乘其价数平方之总和的一半。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随离子强度增大而减小,而且离子的价数越高,减小就越多。
离子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要点精解】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区别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不同点键型 离子键或极性键 极性键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等号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电解质在溶液中粒子形式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离子方程式中表示形式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化学式2.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①强酸:HCl 、H 2SO 4、HNO 3、HClO 4、HBr 、HI 、HMnO 4… ②强碱:NaOH 、Ca (OH )2、Ba (OH )2、KOH 、RbOH … ③大部分盐:Na 2CO 3、BaSO 4、AgCl 、KNO 3… (2)弱电解质:①弱酸:如H 2S 、H 2CO 3、CH 3COOH 、HF 、HCN 、HClO 等。
氢氟酸(HF )是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H 3PO 4、H 2SO 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
②弱碱:NH 3·H 2O ,多数不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等]、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Zn(OH)2等]。
③少部分盐:如HgCl 2,HgBr 2等。
④水:是由强极性键构成的极弱的电解质。
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是吸热反应。
(3)同离子效应:在某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相同离子的另一电解质,会抑制电解质的电离。
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会抑制醋酸的电离。
(4)能反应的离子:加入能与电解质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反应的另一物质,会促进电解质的电离。
2.对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小结如下:条件变化平衡移动电离度K离子数目离子浓度加热正向移动增大增大增多增大稀释正向移动增大不变增多减小加冰醋酸正向移动减小不变增多增大加盐酸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增多CH3COO-减少加醋酸钠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减少CH3COO-增多说明: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和浓度等的影响,其规律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沪科版高中化学《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⑤弱酸形成的酸式盐的电离: NaHSO3、 NaH2PO4 、 Na2HPO4 、 NaHCO3 、 NaHS
弱酸的酸式盐电离:分步电离,第一步盐完全电离,第二步 弱酸的酸式根部分电离。 注:酸式盐、碱式盐都是强电解质。
NaHCO3
Na
+
+H
C
O
- 3 ,H
C
O
-
受N热aH融SO化4→(Na熔++融H+状+S态O4)2- :只能破坏离子键,无 法破坏共价键。即离子键能完全电离,共价键 不能电离。
受热融化(熔融态):NaHSO4→Na++HSO4-
2、强弱电解质
常见的弱电解质: 弱酸: H2SO3> H3PO4 > HF > CH3COOH >
H2CO3 > H2S > HClO> HCN
弱碱:除了KOH、NaOH、Ba(OH)2、Ca(OH)2都是弱碱.
NH3·H2O、Fe(OH)3、Al(OH)3、Cu(OH)2等。
极价少化数合的物盐。:(CH3COO)2Pb、Hg2Cl2、HgCl2,他们是共 H为2非O 电:解最质弱。的电解质,比水电离能力还弱的化合物就称
弱电解质 电解质
弱酸 弱碱 弱盐 水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电离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
成带相反电荷并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条件:溶于水或熔融
结果: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水溶液:既能破坏离子键也可以破坏共价键。 即离子化合物能完全电离,部分共价化合物能 完全电离,部分共价化合物只能部分电离,部 分共价化合物不能电离。
水溶液:
①弱酸的电离:HF 、 CH3COOH、 HClO、HCN a. 一元弱酸的电离: HAc H++Ac-
【知识解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种类本质区别相同点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发生电离均为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多数有机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水除外)和氨气等深化理解(1)化合物是电解质的本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离子,而不是与水反应的产物电离。
例如SO2、SO3、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它们与水反应后生成的H2SO3、H2SO4、NH3·H2O 电离所致,并非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SO2、SO3、NH3为非电解质,而H2SO3、H2SO4、NH3·H2O是电解质。
(2)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教材P56·实验3-1酸0.1 mol/L盐酸0.1 mol/L醋酸pH 1 >1导电能力强较强与镁条反应的装置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平缓,产生少量气泡实验结论Mg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大,而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的反应速率小,表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盐酸中的c(H+)较大,说明在水溶液中,HCl易电离,CH3COOH较难电离;②由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醋酸的pH、导电能力及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在稀溶液中,HCl完全电离,CH3COOH只有部分电离(2)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全部电离可逆过程,部分电离水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水分子及由水电离出的H+和OH-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离方程式(举例)KNO3===K++NO-3,H2SO4===2H++SO2-4CH3COOH H++CH3COO-,NH3·H2O NH4++OH-共同特点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3)强、弱电解质的分类名师提醒(1)强弱电解质的划分依据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程度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
下面将介绍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强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离解成离子,因此其电导率非常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其是否为强电解质。
一般来说,电导率超过一定数值的溶液可以被认定为强电解质。
其次,对于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离解成离子,因此其电导率相对较低。
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并将其与强电解质的电导率进行对比来判断其是否为弱电解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电离度来判断其是否为弱电解质,电离度越低,则溶液中的弱电解质含量越高。
除了电导率和电离度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酸碱性来判断其是否为强弱电解质。
一般来说,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呈酸性或碱性,而弱电解质则呈中性。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酸碱指
示剂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从而判断其中的电解质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判断溶液中的电解质性质。
通过合理的判断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区分强弱电解质,为实验和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之,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包括电导率、电离度和酸碱性等多种途径,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判断。
通过准确判断电解质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化学反应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电解质种类

电解质种类
电解质包括强电解质: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硫酸、盐酸、碳酸钙、硫酸铜等;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部分盐,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O)、醋酸铅等。
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根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
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够导电,都不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如所有的金属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因它们并不是化合物,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1、是否能电离(本质区别):电解质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电离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不能电离。
2、常见物质类别:电解质一般为酸、碱、盐、典型的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属氢化物。
非电解质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和绝大多数有机物。
3、化合物类别:电解质为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全部为共价化合物。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质溶液 溶液
液
电解质
通电后 灯泡 亮度
离子浓度
NaCl
亮 大
NaOH HCl CH3COOH NH3•H2O
亮亮 暗
暗
大
大小 小
只有离子
液面
H+ Cl-
H+
H+
H+
H+ Cl-
H+
Cl-
H+
H+
Cl-
H+
H+
Cl-
HCl电离的结果
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液面
CH3COOH CH3COOH
CH3COOH H+
碳酸是一种弱酸。
酸式盐在水溶液中
NaHSO4 = Na + + H + + SO42-
NaHCO3 = Na + + HCO3 强酸酸式根( HSO4- )在水溶液中拆开写; 弱酸酸式根( HCO3- )不能拆;
电离方程式书写要求
①强电解质用“ ”连接 ②弱电解质用“ ”连接 ③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④多元弱碱一步写完
常见的弱电解质: 弱酸:H2CO3 、CH3COOH、H2S、HF等 弱碱:NH3·H2O、Cu(OH)2、Fe(OH)3等
少数盐和水
BaSO4、CaCO3、AgCl 等 难 溶 于 水 的盐是否属弱电解质?
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的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吗?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 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和离子所带电 荷数的多少。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的判断
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导电;(熔融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
HCl 、 CH3COOH 、 NaOH 、 NaCl 、 NH3·H2O都是电解质,它们的导电能 力相同吗?
浓度相等电 NaCl NaOH溶 盐酸 醋酸溶液 氨水
H2CO3
HCO3-+H+
HCO3-
CO32-+H+
Cu(OH)2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
Cu(OH)2
Cu2++2OH-
请写出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水溶液
NaHSO4 = Na + + H + + SO42-
NaHSO4是一种酸式盐
请写出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 = Na + + H + + CO32√ NaHCO3 = Na + + HCO3-
H+
CH3COOH
CH3COOH
CH3COOH CH3COO-
CH3COOH
CH3COOH电离的结果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全部电离成离子 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成离子 的电解质。
常见的强电解质: 强酸: HCl、HNO3、H2SO4等 强碱: NaOH、KOH、Ba(OH)2等 大多数盐: NaCl、 AgNO3、BaSO4等
练习: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D )
A、MgCl2
Mg2+ + Cl2—
B、 CH3COOH
H + + CH3COO—
C、 H2CO3
2H + + CO32—
D、 Ba(OH)2 Ba2+ +2OH—
谢谢大家!
Al2(SO4 )3 = 2Al3+ + 3SO42-
请写出以下几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2CO3; Mg(NO3)2;FeCl3; NH4Cl 。
盐:凡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 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NH3·H2O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
NH3·H2O
NH4++OH-
H2CO3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
练习: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①__④___⑤___⑧__⒂__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⑥___⑦___⑨__⑾____
①NaCl ②NH3 ③Cl2 ④BaSO4
⑤HCl
⑥CH3COOH ⑦ H2S
⑧NaHCO3 ⑨Cu(OH)2 ⑩Cu ⑾HF
⑿蔗糖 ⒀乙醇溶液 ⒁SO2 ⒂Na2O
电离方程式
HNO3 =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O42+ Cl-
+ NO3-
酸:凡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Ba(OH)2= Ba2+ + 2OH -
NaOH = Na+ + OH KOH = K+ + OH -
碱:凡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离子的化合物
NaCl
= Na+ + Cl-
Na2SO4
= 2Na+ + SO42-
NaCl晶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中不含 离子。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晶体中含有Na+和Cl-,但是不能 自由移动,所以NaCl晶体不能导电。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 动离子的过程叫什么?
电离方程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NaCl Na+ + Cl -
H2SO4 = 2H+ HCl = H+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常见的电解质: 酸: HCl、HNO3、H2SO4 、H2CO3 等
碱: NaOH、KOH、NH3·H2O等 盐: NaCl、 AgNO3、BaSO4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MgO、CaO等 水
常见的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CO、 CO2、SO3 等 非酸性气态氢化物: NH3等 绝大部分有机化合物: CH4、蔗糖、酒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