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说课稿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选自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用书《医用化学基础》第四章《电解质溶液》的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本节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第二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下面将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六个方面谈谈关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教学设计:一、说教学背景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教材涉及:①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
②有关物质结构知识。
同时它又是学习电离度知识、离子共存、水的离子积、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关键。
因此,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从分析日常生活实例入手,分析得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②通过实验感性认识:演示实验说明同浓度、同体积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并据此导出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里电离程度不相同,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③电离方程式的书写2.学情分析中职生的共性是一般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3、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①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②认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③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电解质,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对学生适时地进行科普知识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不是物质本质上的分类。
决定电解质强弱的因素复杂,教材仅仅是从电离程度不同加以区分。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与溶解度无关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物质类别
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氢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水
(1)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自身都不能电离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量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引入
5.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区别?如何通过实验区分他们?
盐酸、醋酸的电离行为微观示意图对比
0.1 mol/L 盐酸
0.1 mol/L 醋酸
Cl−
H3O+
HCl完全电离
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H3COO−
CH3COOH
CH3COOH部分电离
水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离子共存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只有阴、阳离子
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
HClO为弱酸,故NaClO为弱电解质( × )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 √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 )
电解质强弱与物质溶解度无关,如AgCl虽难溶于水,但为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和离子
所带电荷数有关
可逆
电离平衡
说明了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具有_______性,存在______________。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同与不同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同与不同河北省易县塘湖中学(074200) 李振民一、 强、弱电解质概念上的四大区别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的分子,只有电解质的离子;其电离方程式写等号,在离子方程式中可溶的强电解质写离子符号。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少部分电离,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大量的电解质分子,少量的电解质离子;其电离方程式写可逆符号,在离子方程式中写分子式。
二、有关强、弱电解质的“同与不同”:1.溶液中粒子种类数目不同:强电解质:少;一元弱电解质:多;多元弱电解质:更多。
2.相同溶液浓度时(1) 离子浓度:强大弱小。
酸中α(H +):二元强酸>一元强酸>>一元弱酸;碱中α(OH -):二元强碱>一元强碱>>一元弱碱。
(2) pH :酸是强小弱大;碱是强大弱小。
(3) 导电能力:强大弱小。
(4) 强、弱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的速率:强大弱小。
3.相同浓度、相同体积时:(即相同物质的量)(1) 离子的物质的量:强多弱少。
(2) 同体积、同浓度的同价酸、碱具有相同的中和能力或反应能力(四同);反应后溶液的pH 值:强强为7。
(3) 同温、同压下,同价的强、弱非氧化性酸与足量的活泼金属反应时,所耗金属量相同,收集到的氢气体积相同(五同)。
4.pH 相同时: α(H +)=(1) H +、OH -的离子浓度相同;(2) 溶液浓度:一元弱酸>>一元强酸>二元强酸;一元弱碱>>一元强碱>二元强碱。
(3) 强、弱酸与同一金属反应时,初速相同。
(4) 同等程度稀释时,弱酸的pH 值比强酸的pH 值增加得少些;弱碱的pH 值比强碱的pH 值下降得少些。
5.pH 相同、溶液体积相同时:(1) 溶质的物质的量:弱酸>>一元强酸>二元强酸; 弱碱>>一元强碱>二元强碱。
(2) 强、弱酸与同一金属(足量)反应时,所耗金属量:弱多强少; 产生的氢气量:弱多强少。
若酸过量,产生H 2量同,则金属量同,反应终了时所需时间:强多弱小。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课件

如H2CO3:_H_2_C_O__3 ___H__+_+__H_C__O_-3_(主),_H_C_O__- 3____H__+_+__C_O__32-_ (次)。 (3)多元弱碱分步电离(较复杂),在中学阶段要求一步写出。 如Fe(OH)3:F__e(_O__H_)_3 ___F__e3_+_+__3_O__H_-_。
2.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酸 、 强碱 和大部分 盐 ;常见的弱电 解质有弱酸、弱碱、极少数的盐[如(CH3COO)2Pb等]。
想一想: 1.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强电解质吗? 答案 不一定。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没 有必然联系,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离子的浓度及离 子所带电荷总数。如果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很小,而弱电 解质溶液的浓度很大,则弱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
3.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类型存在什么关系? 答案 离子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含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 物(如HCl、H2SO4等)是强电解质; 含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H2S、H2CO3等)是弱电解质, 但应注意HF含有强极性键,但属于弱电解质。
三、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2.弱电解质
4. 在 下 列 物 质 中 : ①Fe ②H2SO4 ③NaOH
⑤Na2O ⑥Na2CO3 ⑦NaCl溶液 ⑧NH3 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③⑤⑥。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④⑧ 。
④CO2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实验探究] (1)同浓度醋酸和盐酸的电离程度 实验步骤: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浓度均为 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 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 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新课)

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电解水制H2,O2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或H2SO4溶液。
(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其所带电荷数有关 )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思考题
• SO2、NH3、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它们 是电解质吗?怎样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 质?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2O、Na2O2、 CaO)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并非其自身 的,它们却属于电解质,为什么?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看水溶液或熔融 状态下能否导电。(真正电离出自由移动 的离子的物质才是电解质)
H+
v
V(电离) V(电离)= V(结合)
处于平衡状态
V(结合)
t
1.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 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 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 了平衡状态——电离平衡
逆 等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 V电离=V分子化≠0 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特征
动
CH3COOH
CH3COO-+H+
加入 物质
平衡 移动 方向
盐 酸
逆
NaOH 溶液
正
醋酸钠 溶液
逆
水
正
加热
正
得出结论
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 ①改变弱电解质浓度
浓
a.加水稀释: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加。
b.增大浓度: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同离子效应):
度 ② 增大生成的离子的浓度 逆向移动
③减小生成的离子的浓度习:
化学《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案

化学《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质概念2.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与分类3.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性质与应用教学重点: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分类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性质与应用教学难点:1.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2.弱电解质的性质与应用教学方法:讲授、实验、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类、性质与应用2.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并引入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二、讲授内容1.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a.介绍电解质的概念:指能在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或物质b.介绍电解质的分类: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强电解质a.强电解质的概念:指在水中能完全离解产生大量离子的化合物或物质,如NaCl、KOH等b.强电解质的性质:溶液中离子浓度高,导电能力强,溶液中离子对光线有折射现象c.强电解质的应用:如制取碱性离子水、提高涂料的粘附性和耐久性等3.弱电解质a.弱电解质的概念:指在水中只能部分离解产生少量离子的化合物或物质,如CH3COOH、NH4OH等b.弱电解质的性质:溶液中离子浓度低,导电能力弱,溶液中离子对光线无折射现象c.弱电解质的应用:如控制橡胶硫化反应速度、生产肥料和合成纤维等三、实验部分通过实验演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控制,让学生深刻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
四、总结教师再次强调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特点,并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练习。
五、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以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NaCl、CH3COOH、NH4OH、盐酸、电导仪等2.实验操作方法3.练习册等教学资料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述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类、性质与应用方面受益匪浅。
(完整word版)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案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一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3.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本节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过程:[课堂活动]你能解释下列事实吗?1.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时,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2.电解水制H2、O2时,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或H2SO4。
回忆有关电解质的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NaCl 、HCl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蔗糖等。
总结电解质特点: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
①铜②氨水③CuSO4·5H2O晶体④盐酸溶液⑤石墨⑥酒精⑦碳酸钠⑧蔗糖为什么我们电解水制H2、O2时向水中加入的是少量的NaOH溶液或H2SO4,而不是氨水或醋酸呢?分析可能原因,设计实验、讨论方案。
[活动与探究]1.我们将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来举例,根据经验,你认为它们的电离程度有无差异?2.若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请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①测量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和醋酸的pH;②在两支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比较气球鼓起的快慢等现象。
盐酸和醋酸的性质比较醋酸盐酸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溶液的pH与镁条的反应[重点剖析]1.金属与盐酸等酸溶液反应的本质是金属与H+反应;2.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金属镁反应,与镁的反应速率明显较快;[学生归纳]当两种不同强度的酸浓度相同时,电离程度是不同的。
强弱电解质教案[最新]
![强弱电解质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f8c739d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4.png)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一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目标】1、巩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会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会判断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3、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4、在强弱电解质的探究实验中,学会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判断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过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也在离子反应的学习中接触过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本节课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巩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更进一步的认识强、弱电解质,巩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从生活中常见的酸、碱入手,通过醋酸和盐酸酸性比较的活动探究,让学生认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差别,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探究结果为依据,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为今后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打好基础。
【教学用具】药品:0.10mol/L醋酸、0.10mol/L盐酸、1.0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ol/L氨水、1.0mol/L醋酸、1.0mol/L盐酸仪器用具:pH试纸、表面皿、玻璃棒、气球(2个)、锥形瓶(2只)、镁条(大小相同)、烧杯(2只)、石墨碳棒、导线、灯座、灯泡、量筒。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课本p62页栏目“你知道吗”解释下列事实1、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2、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需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
【生】1、湿的的手上含有电解质溶液,会导电2、加入电解质溶液,提高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含量,有助于加快反应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师】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必修1》中所接触到的电解质。
有些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称为电解质。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要点精解】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区别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不同点键型 离子键或极性键 极性键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等号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电解质在溶液中粒子形式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离子方程式中表示形式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化学式2.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①强酸:HCl 、H 2SO 4、HNO 3、HClO 4、HBr 、HI 、HMnO 4… ②强碱:NaOH 、Ca (OH )2、Ba (OH )2、KOH 、RbOH … ③大部分盐:Na 2CO 3、BaSO 4、AgCl 、KNO 3… (2)弱电解质:①弱酸:如H 2S 、H 2CO 3、CH 3COOH 、HF 、HCN 、HClO 等。
氢氟酸(HF )是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H 3PO 4、H 2SO 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
②弱碱:NH 3·H 2O ,多数不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等]、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Zn(OH)2等]。
③少部分盐:如HgCl 2,HgBr 2等。
④水:是由强极性键构成的极弱的电解质。
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是吸热反应。
(3)同离子效应:在某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相同离子的另一电解质,会抑制电解质的电离。
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会抑制醋酸的电离。
(4)能反应的离子:加入能与电解质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反应的另一物质,会促进电解质的电离。
2.对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小结如下:条件变化平衡移动电离度K离子数目离子浓度加热正向移动增大增大增多增大稀释正向移动增大不变增多减小加冰醋酸正向移动减小不变增多增大加盐酸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增多CH3COO-减少加醋酸钠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减少CH3COO-增多说明: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和浓度等的影响,其规律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guo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酸:HCl、H2SO4、HNO3、HClO4、 HBr、HI 强电解质 强碱:NaOH、Ca(OH)2、Ba(OH)2 、KOH、RbOH… 大部分盐: 弱酸:HF、HClO、H2CO3、H2SO3、 H3PO4、CH3COOH 弱碱:NH3· 2O、Fe(OH)2、 H Fe(OH)3、…… 水 大部分有机物:除有机酸、碱、盐之外
P62 活动与探究
(资料:pH = - lg c(H+))
实验:取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 pH试纸使用方法: 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 测量溶液的pH值并与等量镁条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用干燥和洁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 央,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mol/L 1mol/L
2、物质的类别 HCl、H2SO4、HNO3、HClO4、 强酸: HBr、HI 强电解质 强碱: NaOH、Ca(OH)2、Ba(OH)2、KOH等 大部分盐: NaCl、K2CO3、BaSO4等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CaO、K2O、Al2O3等 弱酸:HF、HClO、H2CO3、H2SO3、 H3PO4、CH3COOH 弱碱: 3· 2O、Fe(OH)2、 NH H Fe(OH)3、…… 水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2.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3.SO2 、NH3 、CO2 等溶于水可导电, 所以均为电解质。 4.Na2O溶于水可导电,所以Na2O是电 解质。 5.由于BaSO4 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 质。
(
D
)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一 B.强电解质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弱电
【知识解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种类本质区别相同点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发生电离均为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多数有机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水除外)和氨气等深化理解(1)化合物是电解质的本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离子,而不是与水反应的产物电离。
例如SO2、SO3、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它们与水反应后生成的H2SO3、H2SO4、NH3·H2O 电离所致,并非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SO2、SO3、NH3为非电解质,而H2SO3、H2SO4、NH3·H2O是电解质。
(2)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教材P56·实验3-1酸0.1 mol/L盐酸0.1 mol/L醋酸pH 1 >1导电能力强较强与镁条反应的装置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平缓,产生少量气泡实验结论Mg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大,而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的反应速率小,表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盐酸中的c(H+)较大,说明在水溶液中,HCl易电离,CH3COOH较难电离;②由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醋酸的pH、导电能力及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在稀溶液中,HCl完全电离,CH3COOH只有部分电离(2)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全部电离可逆过程,部分电离水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水分子及由水电离出的H+和OH-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离方程式(举例)KNO3===K++NO-3,H2SO4===2H++SO2-4CH3COOH H++CH3COO-,NH3·H2O NH4++OH-共同特点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3)强、弱电解质的分类名师提醒(1)强弱电解质的划分依据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高一化学新教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新教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设计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吴强教学目标1、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的概念;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准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通过实验现象及其反应实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辨析。
教学方法实验激疑、引导、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 运用实验,激起疑问,创设愤悱情景——[实验1]取一支试管,将固体NaCl、AgNO3混合。
引导观察。
[问题1]为什么看不到任何现象?[实验2] 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
引导观察。
[问题2] 怎么一加水便发生了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呢?[实验3]另取一支试管,将HCl、AgNO3溶液混合。
引导观察[问题3] 为什么有同样的白色沉淀生成呢?[实验探究]1、比较[实验1、2、3],上述复分解反应必须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实验证明: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
其反应式是:NaCl+AgNO3=AgCl↓+ NaNO3;HCl + AgNO3= AgCl↓+HNO32、水对反应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反应为什么要在水溶液中进行呢?——尽管晶体NaCl中有Na+和Cl-、晶体AgNO3中有Ag+和NO3-,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虽然混合却不发生反应。
而一旦加入水,便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Cl-和Ag+、NO3-,一相遇便发生了反应。
这就是离子反应。
[新课]离子反应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而自由移动离子的产生要有电解质的电离。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设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如何定义?怎样区分?[实验4] NaCl、NaOH、HCl、蔗糖、酒精五种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学生讨论]根据溶液导电性实验现象分析:(1)接通电源后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灯泡会发亮?为什么电路会畅通?(2)从物质分类的观点看,NaOH、NaCl、HCl这些化合物属于哪类化合物?(教师引导学生适时引出并比较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要点精解】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区别2.常见的强、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①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HMnO4…②强碱:NaOH、Ca(OH)2、Ba(OH)2、KOH、RbOH…③大部分盐:Na2CO3、BaSO4、AgCl、KNO3…(2)弱电解质:①弱酸:如H2S、H2CO3、CH3COOH、HF、HCN、HClO等。
氢氟酸(HF)是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H3PO4、H2SO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
②弱碱:NH3·H2O,多数不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等]、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Zn(OH)2等]。
③少部分盐:如HgCl2,HgBr2等。
④水:是由强极性键构成的极弱的电解质。
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是吸热反应。
(3)同离子效应:在某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相同离子的另一电解质,会抑制电解质的电离。
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会抑制醋酸的电离。
(4)能反应的离子:加入能与电解质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反应的另一物质,会促进电解质的电离。
2.对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小结如下:条件变化平衡移动电离度K离子数目离子浓度加热正向移动增大增大增多增大稀释正向移动增大不变增多减小加冰醋酸正向移动减小不变增多增大加盐酸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增多CH3COO-减少加醋酸钠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减少CH3COO-增多说明: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和浓度等的影响,其规律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典例精析【例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Na2O C.H2SO4D.SO2答案:D解析:酸、碱、盐都属于电解质,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如Na2O也属于电解质。
典题训练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Cl2C.NH4NO3D.SO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基本概念,因此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能够加以区别切记不能混淆这些概念。
Cl2及溶液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因为Cl2不是化合物其水溶液又是混合物。
SO2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所以也不是电解质因此是非电解质。
典例精析【例2】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B解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影响电离平衡的条件:①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②浓度:当弱电解质溶液被稀释时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A、加水,有利于弱电解质的电离,虽离子浓度减小,但离子数目增加B、加碱于弱酸电离的H+反应使电离正向移动,但H+浓度减小。
C、加强酸提供H+,抑制弱酸电离,但H+浓度增大,溶液酸性增强.D、加同阴离子的强电解质,同离子抑制弱酸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典题训练2.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烧碱B.降低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答案:D解析:A项,加入NaOH会中和H+,使平衡右移,但c(H+)减小的更多,致使c(H+)/c(CH3COOH)减小,故A项错误。
B项,降低温度,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c(CH3COOH)减小,故B项错误。
C项,加少量冰醋酸,c(CH3COOH)增大,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c(CH3COOH)增大的更多,故c(H+)/c(CH3COOH)减小,C项错误。
D项,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c(H+)/c(CH3COOH)值增大,符合题意,D项正确。
典例精析【例3】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1的醋酸溶液至0.01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 B.c(H+)C. D.c(H+)·c(OH-)答案:A解析:在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的电离程度增大,n(H+)增大,n(CH3COOH)减小,n(CH3COO-)减小,因此n(H+)/n(CH3COOH)增大,减小;但c(H+)减小。
由于温度不变,因此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即c(H+)·c(OH-)不变。
典题训练3.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有哪些方法?(写出三种方法)答案:方法一:测0.1 mol/L的CHCOOH溶液的pH值,若大于1,则说明醋酸3为弱酸。
COOHNa溶液显碱性,则说明醋酸为弱酸。
方法二:测出NaCl显中性、CH3方法三:取pH值等于3的HCl、CHCOOH溶液各10mL,分别稀释至3100mL,分别测出溶液的pH值,COOH溶液pH值在3~4之间,则说明醋酸为弱酸。
CH3【感悟高考】1.(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A.在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pH<7C.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的pH=8.0D.若1mL pH=1的盐酸与100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3.(2010?广东理综卷)HA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A-)>c(H+)>c(OH-)B.c(Na+)>c(OH-)>c(A-)>c(H+)C.c(Na+)+c(OH-)=c(A-)+c(H+)D.c(Na+)+c(H+)=c(A-)+c(OH-)4.(2010?福建卷)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常量共存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常量共存C.由0.1 mol/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 B++OH-D.由0.1 mol/L一元碱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 HA+OH-4.(2009?上海)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化学式电离常数HClO K i=3×10-8H 2CO3Ki1=4.3×10-7Ki2=5.6×10-11A.c(HCO3-)>c(ClO-)>c(OH-)B.c(ClO-)>c(HCO3-)>c(H+)C.c(HClO)+c(ClO-)=c(HCO3-)+c(H2CO3)D.c(Na+)+c(H+)=c(HCO3-)+c(ClO-)+c(OH-)【感悟高考答案】1.答案:D解析:A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减小,pH增大,b>a,故A错误;B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错误;C常温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体积为V1;强碱的pH=b,体积为V2,则有10-a V1=10-(14-b)V2,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2.答案:D解析:A明显错误,因为阳离子浓度都大于阴离子浓度,电荷不守恒;D是电荷守恒,明显正确。
NaA的水解是微弱的,故c(A-)>c(OH-),B错;C的等式不符合任何一个守恒关系,是错误的。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共存、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水解。
pH=12的溶液呈碱性含有比较多的OH-,不能与HCO3-共存。
pH=0的溶液呈酸性含有较多的H+,在NO3-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亚硫酸根离子容易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无法共存。
0.1mol/L的一元碱的pH=10表明该一元碱是弱碱,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由题意可得该酸是弱酸,在NaA溶液中A-会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
4.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H2CO3的酸性大于HClO,HClO的酸性大于HCO3-的酸性,则Cl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故A项正确,B项错误。
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判断,C项和D项等式右边都漏掉了CO32-的浓度,故均错误。
【考点精练】1.(201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检测)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4Na++H++SO42一B.NaHCO3Na++HCO3一C.H3PO43H++PO43-D.HF+H2O F-+H3O+2.(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检测)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就是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3.(2010年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温室时,有下列四种溶液:①0.1 mol/L氨水②0.1 mol/L NH4Cl溶液③0.2 mol/L盐酸和0.2 mol/LNH4Cl溶液等体积④0.2 mol/L NaOH溶液和0.2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
上述四种溶液种,c(NH4+)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4.(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五校联考)下列有关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A.0.1mol·L-1NH4Cl溶液中:c(Cl-)+c(OH-)=c(NH4+)+c(H+)B.0.1mol·L-1NaHSO3溶液中:c(SO32-)+c(HSO3-)+c(H2SO3)=0.1mol·L-1C.0.1mol·L-1KAl(SO4)2溶液中:c(SO42-)=c(Al3+)+c(K+)D.足量铁屑溶于稀硝酸所得溶液中:c(NO3-)>c(Fe2+)>c(H+)>c(OH-)5.(2011年安徽合肥市高三上学期联考)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100 mL 0.1 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6.(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检测)室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乘积为1×10-26,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A.Cl-B.HCO C.Na+D.NO7.(2011年上海华师大一附中高三检测)相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悬浊液中,加入适量8.(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三检测)向少量的Mg(OH)2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