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影响与应用

中国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影响与应用

中国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影响与应用示例文章篇一:《中国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影响与应用》我呀,特别喜欢龙。

龙在中国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存在呢!它可不像我平常看到的小猫小狗,龙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生物。

在我小小的脑袋里,龙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拥有无尽的力量。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爷爷一起看舞龙表演。

那场面,真是热闹极了!好多人围在一起,就像一群小蚂蚁发现了一块超级大的糖一样。

那些舞龙的叔叔们,身体可灵活啦。

他们举着长长的龙,龙身随着叔叔们的舞动上下翻飞,就好像龙真的活了过来,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我兴奋地拉着爷爷的手,大喊:“爷爷,爷爷,你看龙飞起来啦!”爷爷笑着说:“傻孩子,这是叔叔们在表演呢,不过龙在咱中国人的心里,那可是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从那时候起,我就对龙文化特别好奇。

在现代社会里,龙文化的影响可大啦。

就说建筑吧,好多建筑上都有龙的元素呢。

我家附近有个古老的庙宇,那庙宇的房顶上就刻着龙。

龙的爪子看起来特别锋利,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在守护着这个庙宇。

我想啊,这龙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不管白天黑夜,都在那坚守着。

这可比我们小区门口的保安叔叔还敬业呢!而且这些带有龙元素的建筑,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散布在我们国家的各个角落,向人们展示着龙文化的魅力。

还有在一些节日里,龙文化也是主角呢。

就像端午节的龙舟比赛。

那一艘艘龙舟,船头都雕刻着龙的模样。

我和爸爸妈妈去看龙舟比赛的时候,河边早就人山人海啦。

那些参加比赛的叔叔们,坐在龙舟里,一个个都充满了力量。

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用力地划着桨,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水面上飞驰。

我就想啊,这龙舟就像是龙在水面上奔跑一样。

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为什么龙舟要做成龙的样子呢?”爸爸告诉我:“因为龙象征着吉祥和胜利呀,划龙舟也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呢。

”这时候我才明白,原来龙文化和我们的传统节日联系得这么紧密呢。

再说说衣服吧。

现在好多衣服上也有龙的图案。

我看到过一件很酷的T恤,上面印着一条金色的小龙。

中西方的龙文化

中西方的龙文化

中西方的龙文化(500字论文)中国龙与西方龙截然不同。

西方龙往往是邪恶的化身,专干害人的事情。

中国的龙则集各种能力于一身,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备受中国人崇敬,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不所不能的。

龙高居在上,也能潜入深渊;他能呼风唤雨,也能翻江倒海。

天下旱涝,庄家丰歉,人间祸福,全凭他的旨意。

中国龙被看做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龙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古代有四海龙王呼风唤雨的传说,古代人们供奉或佩挂龙,是为了避邪和祈雨祈福。

《周易》曾有“飞龙在天”、“云从龙”、“震为龙”的说法,意思是说天上的乌云、闪电和雷鸣都是龙所为。

而且,宋代画家董羽认为龙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角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

龙是唯一一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之中的动物。

我国更有画龙点睛的龙故事,也有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象征祥和幸福的成语……西方龙是恶的化身。

尼贝龙根的指环传说在尼贝龙根的指环传说中,巨人族从矮人处夺走指环,交给恶龙“法夫那”守护,英雄席格飞用神剑杀了恶龙,龙血溅到席格飞的嘴唇,令他拥有了和鸟类交谈的能力。

然後席格飞取得指环,用龙血沐浴,又获得刀枪不入的能力。

另外,传说在通往“死者之国”的“世界之树”树根旁边,潜伏着一条叫“绝望”的黑龙,与其他无数蛇类一起盘据、啃食着树干。

当树被食尽,宇宙就会崩毁。

“爱达经”预言世界末日—“诸神的黄昏”到来之时,雷神托尔会与其宿敌巨蛇战斗,托尔以神槌击杀巨蛇,但自己却也被巨蛇所吐出的毒液毒死。

西方龙,与人们作对,因此人们认为西方龙是恶的化身,邪恶无比。

以上种种原因体现了中国龙与西方龙不同的地方,也是这些传说改变了人们对龙的不同看法。

龙文化还等着我们新世纪的人们去探索,去发现!以上资料摘自/view/70745.htm和/z/q103648352.htm五.4 杨金宇。

以龙文化为主题的作文

以龙文化为主题的作文

以龙文化为主题的作文龙是中国的象征,华夏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标志。

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而流长。

“龙的传人”“龙的国度”等称号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龙文化作文,欢迎大家阅读!以龙文化为主题的作文篇1“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每每听见这首歌,我无不心潮澎湃,因为我会想起我是龙的传人我是华夏儿女;我是炎黄子孙。

从小我就知道“龙”代表着我们华夏的泱泱大国,而后长大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对“龙”文化有一点了解,但并不全面。

龙,在商周以后是代表着图腾,在秦汉以后代表古代君王。

就拿今年大火的《延禧攻略》来说,皇上穿龙袍,坐龙椅,还被世人称作真龙天子。

而如今“龙”象征的不只是图腾,不只是古代君王。

中国的龙文化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个别遗迹,而是依然保持强大生机,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素,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龙的理念,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龙的精神,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

王东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就出现“龙王”这个在当时新鲜的词。

经过查证在《异录记》卷五中提到:“海龙王宅……四面海水粘浊,此水清。

中国龙的文化

中国龙的文化

中国龙的文化
中国龙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艺术价值。

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代表着吉祥、力量和独立。

在中国龙的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精髓。

龙的传说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了对龙的崇拜和祭祀。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象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龙的形象通常是由蛇、鱼、鸟等动物的身体部位组合而成,代表着各种不同的意义。

例如,龙的角代表了勇猛、力量和独立;龙的鳞片代表了神秘、保护和力量;龙爪则代表了权威和统治力。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龙这一神秘而威严的形象。

在中国龙的文化中,龙还被赋予了许多神奇的能力和特点。

例如,龙可以掌控天气、兴云降雨,还可以变化形态、飞天遁地。

这些神奇的能力让人们对龙充满了敬畏和崇拜,也使得龙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除了在形象上的表现外,中国龙的文化还体现在各种民俗、艺术和文学作品等方面。

例如,在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用龙的形象来装饰各种物品,以示祈福、避邪;在戏曲、绘画等领域,也有着大量以龙为主题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龙的文化的丰富多彩,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总之,中国龙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艺术价值。

简析中国龙文化

简析中国龙文化

简析中国龙文化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显得复杂。

一、龙的起源关于龙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是后世经过研究讨论认为的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

学者们认为龙在早期被认作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

龙的形象在历史上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与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

其他民族原来信奉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被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龙成为了皇帝的代表。

在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古代帝王利用龙神迷信和龙纹强化专制统治,有多种方式,如以龙图为权利标志,以显示其威力;制造帝王龙种之谎言,以神化其权力;以梦见自己变龙或骑龙升天,以表其掌握皇权为天意;以龙吉词作年号,肯定或祝福其权力;虚构“龙现”作为瑞兆,以表皇帝有德和形式大好;以龙纹服饰和独占权凸显皇权至上;走到极端,帝王高踞龙神之上,册封龙王。

为此,他们只取龙威厉、神秘、通天的方面而不许联系龙的自然灾害属性。

其结果,龙文化盛况拖长几千年而不衰,龙文化的迷乱拖长几千年而不破。

随着时间的发展、龙图腾深入人心后,人们开始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

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干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中西方龙文化的差异作文

中西方龙文化的差异作文

中西方龙文化的差异作文
一说起龙,那可真是个神奇又神秘的存在。

不过呢,咱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那差别可大了去了!
先瞧瞧咱中国的龙,那可是自带光环,威风凛凛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里,
龙那就是祥瑞的代表,能呼风唤雨,保一方平安。

皇帝都自称是“真龙天子”,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那叫一个霸气!咱老百姓也都盼着龙能带来好运气,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国龙的模样也特别神气,长长的身子,威武的龙角,
还有那闪闪发光的鳞片,一出场就自带仙气,让人忍不住要顶礼膜拜。

再看看西方的龙,那可就有点不一样了。

在西方的故事里,龙往往是邪恶
的象征,守着一堆宝藏,还到处喷火捣乱,给人们找麻烦。

长得也比较“磕碜”,大大的翅膀,粗壮的四肢,看着就挺凶猛吓人的。

感觉就是个喜欢惹事
的“捣蛋鬼”,等着英勇的骑士来打败它,成就一番英雄伟业。

中国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美好的向往。

而西方的龙呢,更像
是一个制造麻烦,等着被解决的“大反派”。

这就好比一个是温柔善良的仙女,一个是张牙舞爪的恶魔。

还有啊,中国龙在各种节日庆典里那是常客,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西方的
龙呢,多数是在奇幻小说和电影里出现,给主角们增加点挑战难度。

所以说,虽然都叫龙,但中西方的龙文化那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也正
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不知道未来,中西方的龙文化会不会相互融合,碰撞出更奇妙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饕餮:形似狼,好饮食, 典型的美食主义者,而 且食量大到吞海吞鲸。 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 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 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 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 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 称为饕餮之徒。
睚眦:相貌似豺,性情凶残易怒,好 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 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民间有成语“睚 眦必报”。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 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 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 鞘上,或是尾端的环上就很自然了, 以加强杀气。也有传说睚眦能吞兵器, 负责看护天下兵器,是我们所看到的 刀剑的吞口兽。
• It has been at least 6,000 years since dragon came into being.
• In 1987 a grave of the Yangshao Culture in 6,000 years ago was unearthed in Ziyang, Henan Province, where a dragon made of mussel(蚌类) shells was found beside the male dead. This was the earliest dragon we have ever known by far. A jade(绿玉) dragon of more than 5,000 years of history was dug out in Inner Mongolia with a slim body crooked(弯曲的) like the alphabet (字母 表)C and a pig-like head.
•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BC), dragon was often drawn in the painting on silk. And the dragon in the Han Dynasty (206BC-220AD) looked much the same with today's dragons.

龙文化作文

龙文化作文

龙文化作文龙文化作文 2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龙文化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龙文化作文 1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龙文化有着上下八千年的历史。

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先人们就雕刻出“c”形的玉龙,玉猪龙等作为礼器,祭拜天地山川。

据记载,在炎黄时代,龙就成为中华民族各部落联盟的共同图腾。

到商周时期龙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各种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中,龙的形象经常出现。

在古人心目中,龙是一种神秘的宝物,不容易见到,即使显现了,也是见首不见尾,或是只见到龙的鳞片和爪。

而龙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所以龙被人们视为天下最大的吉祥物。

在之后的封建社会时期龙便成为了皇权的象征,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此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

皇帝穿的服饰和皇宫里用的器物上也以龙的图案作为装饰,彰显皇家气派。

时至今日,龙文化依然在我们身边出现,每年的端午节,有龙舟比赛,每逢元旦或是春节时候的舞龙表演,真是热闹非凡,这些都是人们对龙文化的敬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从古代中国人描述的龙形象来看,大多是飞龙、腾龙和奔龙,潮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表现了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的开拓进取精神。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作为龙的传人,发扬中华文华是我们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重任。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使得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化。

龙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发展,象征着团结、统一、合作,不畏艰难、拼搏向前、吉祥如意,我们必将龙的精神代代传承弘扬光大。

龙文化作文 2龙,最早出现于石器时代,是一个部落的象征图腾。

神秘的生物总会引起人们的猜测,先秦诗人屈原在《天问》中问:何海应龙、烛龙何照、焉有蛅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龙文化
龙本是吉祥圣物,龙在中国是神圣的图腾,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

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然而,与中华文化大相径庭的是,西方文化中往往把龙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

更令人担心的是,在现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时候,人们似乎约定俗成地认同了把龙翻译成“dragon”,不得不说,这是个百年的错误。

龙龙的传人龙文化dragon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具体是哪九种动物有争议。

《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

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

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

其声如戛铜盘。

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

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另一说是:“嘴像马、眼像蟹、须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鳞像鲤、身像蛇、爪像鹰……”《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龙,在中国与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联系。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与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龙与皇权是挂钩的,而且历史久远,三皇
五帝、传说时代的著名君主,大都与龙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关系。

几千年来,龙已经成为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他们的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

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

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称为“龙”。

当年诸葛亮孔明在南阳躬耕尚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意思是空有鸿鹄之志而怀才不遇。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俗话说的“望子成龙”,都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将来能出人头地,干一番事业。

“龙凤配”图案在唐代以后,广为流传。

凤是华美长尾的灵禽。

《诗经·大雅》中有“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有凤来仪兮,见则天下安宁”。

这种理想的灵禽历来被当作吉祥幸福的化身,并且还象征着美满的爱情。

“龙凤配”不但象征帝王和帝后的权威,也可象征人类所有夫妻间的美满结合,而且还可象征一切世间的精神与物质的阴阳两极调和,可以说,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美妙的艺术形象。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人人的潜意识里头,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文化的烙印,而且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但是
说到把龙翻译成“dragon”,我不得不说这是个百年的错误。

龙(dragon)的英文翻译,其实是一种对中国文化不理解和充满偏见的错译。

且不说这个错译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犯之。

事实是,这个错译阻隔着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人与代表西方文化的基督教人士的相互理解。

龙本是吉祥圣物,龙在中国是神圣的图腾,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

龙可以降雨、可以赐福、代表正直、力量,是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象征。

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首歌,你可以在世界各地都能听到,所以说龙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已经深入人心地联系到了一起。

龙在西方文化中也是常见的。

然而,与中华文化大相径庭的是,西方文化中往往把龙(dragon)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龙被描述成一种巨型怪兽,形似鳄鱼,身披鳞甲,长有巨爪和翅膀,能游水能飞行,还能喷火,凶猛异常,破坏力极大。

正因为如此,西方神话故事中有许多英雄斩杀恶龙的情节,龙成为勇士扬名的牺牲品。

在圣经故事中,龙是罪恶的化身,人们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称为“大龙”(the great dragon),基督圣徒都把杀死龙视为荣耀。

有个别人认为,这个翻译已经使用至两百年了,早已经约定俗成,根本没有必要去改。

西方人在谈论中国龙(dragon)的时候,不会想到西方圣经中的龙(dragon),真是这样吗?这两个事物根本就不是一个事物,再加上基督教信徒会对所有的事物按照圣经去理解,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中国龙的误解,进而产生对中国人的偏见和厌恶。


中国粗学英语又夜郎自大的很多人在本就已经错误的字典里查到“龙”就是dragon,见了外国人就自豪地说我们是龙(dragon)的传人,殊不知,这就等于告诉别人我们是恶魔的传人。

西方普通人不知道你们中国的龙(dragon)不是西方的龙(dragon),知道龙(dragon)就是龙(dragon),就是圣经里描述的那个恶魔。

这样一来,我们中国人这边自以为是在传播中国文化,还自作多情地自豪的不得了,而西方人则心中不断萌生对中国人的不解,和对龙(dragon)天生的厌恶。

这种误解自孩子们开始领悟圣经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产生,一直到长大成人,可谓根深蒂固。

只有少数深通中国文化的人才能理解这是一种错译和误解,而大多数人都会纠结于这种误解。

早就有人提出,中国人对外不要在用dragon来翻译龙,因为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是对世界文化的不负责任,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更有人建议直接用龙的发音“loong“来翻译龙。

我认为,这都是很有思想的真知灼见。

因为不要小看一个字的错误,就这个一个错字,需要几代人、反反复复、苦口婆心地解释。

更重要的是,这种努力实在收效甚微。

中国人从政府到平民,都应重视此事,坚决拒绝用dragon这个字眼来翻译龙,我们的这种坚持和努力目的是要把中国文化的真正的面目呈现给世界各国爱好和平
的人们,而不至于让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或者媒体利用这种偏见去抹黑我们这个民族,造成我们的民族与其他西方各国人民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和争执。

这一个字的力量好比千军万马,善用之,则对中国有利,不善用之,则贻害无穷。

祸害在于偏见,以及由偏见而产
生的仇恨和战争。

尽管此错译已经使用了两百年,或许已经达到所谓“约定俗成”的境界,但是并不代表时间长的就是正确的,约定俗成不代表就可以接受。

世界历史上有很多有偏见的称谓,如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称之为“蛮、夷、狄、胡”,其实就是蔑称,当然现在要废止,还有日本军国主义者曾蔑称中国为支那,也一样是要废除的。

更何况是对中国文化的图腾的蔑称——dragon,当然要废除。

所以,把龙翻译成“dragon”是百年错译,因其危害,故必废之。

参考文献:
[1]罗愿.尔雅翼.吉林出版社.
[2]李时珍著.刘衡如,刘山永,钱超尘,郑金生编.《本草纲目》研究.华夏出版社.
[3]宋祁,欧阳修.新唐书·欧阳詹传.[4]诗经·大雅.[5]圣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