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文化的本质性关联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文化的本质性关联研究从事文化安全研究,首先要明晰人与文化的关系。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人与文化之间具有一种共在关系。一方面,人是有文化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质,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园和身份象征;另一方面,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具有属人的性质和人为的必然,文化来自于、表现于和存活于生生不息的人的世界之中,是人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的张扬与展示。人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也离不开人的存在。人与文化的共在关系使得文化安全研究具有人类终极关怀的现实性意义。[关键词]人;文化;共在;文化安全[中图分类号]0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4-518201008-0055-04 李金齐1965—,男,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文化安全理论和全球化理论。江苏徐州221116 本文得到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1063的支持。人与文化的关系是文化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人们不断地考量和解读它,这既是人类的本性使然,也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更是人类不懈追求文明进步和趋向文化自觉以达到人类解放应然状态的历史性展示。这一展示既是文化的意义向人逐渐打开和回归人自身的过程,也是人追问文化的意义进而追问人的意义的过程。在现实性的意义上,当我们关注文化安全这一时代课题的时候,人与文化的关系作为一个首要的在场问题需要我们明确地解析。笔者认为,人与文化是一种共在关系,即人是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的存在离不
开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也离不开人的存在。一、人是有文化的人人,是人的世界中具有恒久性和诱惑力的斯芬克斯之谜。可以说,自从有人以来,围绕人是什么、人何以为人、人为何人以及人的认识何以可能等诸多关于人的追问和思考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西方学界一般认为,对人性的诉求是从苏格拉底才真正开始的。苏格拉底不但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更是把人从与自然的混沌混居中区别了出来。虽然历史的镜像演绎为苏格拉底为他的原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他却为后世留下了智慧的启蒙火种,即始终承认自己无知的苏格拉底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从而讥讽那些自命为智者、实为诡辩师的人,而是在于要说明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催动自己的思想活动去认识人的本性,而认识人的本性乃是人的一切认识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点燃人类普罗米修斯之火的内在驱动力。所以,苏格拉底是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以往的一切问题,在他那里,不再有一个独立的自然理论或一个独立的逻辑理论,甚至没有像后来的伦理学体系那样的前后一贯和系统的伦理学说。唯一的问题只是人是什么?他所知道以及他的全部探究所指向的唯一世界,就是人的世界。7在这种新的眼光影响下,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到帕斯卡的人是有思想的人;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从费尔巴哈的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到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叔本华的我的意志和表象到萨特的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对人和人的世界的认识随着人的主观自觉意志的提升和客观视阈的时空扩展而逐渐
明晰起来。可以说,正是苏格拉底问题和苏格拉底方法的出现为人类开启了一条自我认识的理性之路。无论这种自我认识是人类消极心理和厌世态度的外化,还是人类积极意识和奋发精神的伸张,抑或无论人类的存在与大自然相比是否渺小,对于人世界着的认识是否可能,是否真切,是否有价值,都从不同视角说明,人对人自身的永不停止和永无止境的追问本身就意味着人具有一种不同于他物的品性,即人既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也不是一般的单纯的动物式的只有爱欲的存在物,而是一种存在于文化世界之中的能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自我创造、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人是一种具有独特存在方式的存在物。我们把这种存在方式称之为文化,亦即人是有文化的人,人文化着。显然,人是有文化的人不仅是指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具有一定文化特质的生存方式,脱离了文化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也是不存在的,而且意味着人是有文化的,人使得文化的存在具有了为人的意义而被确认为人为的必然。人只有存在和彰显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之中,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彰显人的鲜活的本己本真性,抑或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本身就是人的文化特质的显摆无独有偶,中国传统思想中有着与西方思想传统相似的地方,更有着中华文化的特色,亦即中国传统思想不仅重视人,关注人,看到了人的地位,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而且突出以文教化,重在引导人为何人以及人何以为人,把对人的认识和培养具体化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具体
化在一定的道德实践标准和价值判断之上。对于前者,例如,《尚书》中就有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的说法,人被视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又如,荀子曾经把天地万物分为四类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人所以贵,是因为人有义,人无义则如同禽兽,所以,义是中国人的品质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中国人是要讲义的,是要生存生活在义的文化世界之中,在中国,不讲义无异于自毁其身,自取灭亡。对于后者,在儒家经典中更是比比皆是,既有圣人的偶像崇拜,也有君子的道德标准。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等。这种把对人的认识与做人的标准统一起来的方法论以及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把人看做是处在文化之中的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既表现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品格以及对仁义世界的深刻领悟,又在实践中较好地推动了人伦与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古代文化。对此,伏尔泰曾赞誉道中国人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了。……其朴实无华,在亚洲其他地方尚无先例。85他们是按照人性的需求享受着幸福的。510虽然伏尔泰对中国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中华文明能够在纷争不息、沧海桑田的人类历史中绵延几千年而不枯竭、不中断,绝不是偶然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渊源。总之,东西方文化中
人对人的追问和认识表明人存在于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即文化世界之中。从人与文化共存的层面上来说,人一定是有文化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质,人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园和身份象征。二、文化是人的文化人与文化的共在关系还表现在文化是人的文化。也就是说,文化具有属人的性质和人为的必然,即有人才有文化,有人就有文化,文化来自于、表现于和存活于生生不息的人的世界之中,是人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的张扬与展示。离开人的文化同离开文化的人一样,也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和守护者。一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来看,文化人类学家们不管在文化的释义上有多大的分歧,但其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借助于科学方法逐渐确定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本身。人既是文化的需要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总是在满足人的需求中通过人的创造活动成为实在,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化。对此,本尼迪克特曾感慨到除了男女老少的行为之外,任何文化特质还会源于何处呢?240 的确,人的出现为原本自生自灭、自然自在的世界增添了一种新的为人的意义和人为的图景,就仿佛大自然一直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人类的到来。对于人来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大自然相比,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抑或人只是在阳光中跳动着的一粒微尘。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粒具有文化创造力的微尘。这种表现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等动物到人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