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教程-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合集下载

心电图操作及分析PPT课件

心电图操作及分析PPT课件
第22页/共36页
(二)QRS波群
⑷室壁激动时间(VAT):是指QRS波群从开始到R波顶峰垂线之 间的时距。V1反应右心室壁激动时间,正常<0.03秒,V5反应 左心室壁激动时间,正常<0.05秒。 • S-T段:正常ST段压低(即向下偏移),在任何导联不应超过 0.05mv,抬高(即向上偏移),在肢导不超过0.1mv,胸导V1V3中不超过0.3mv,V4-V6不超过0.1mv。ST段偏移,是以 QRS波群起始点作为比较的。
第31页/共36页
心电轴偏移计算法
• 目测法 根据标准肢导联Ⅰ和Ⅲ的QRS主波方向粗略估计:
⒈心电轴正常:QRS综合波在Ⅰ导联中的主波向上或双向,Ⅲ 导联中的主波向上或双向,Ⅱ导联中向上波为主。 ⒉心电轴偏右:QRS波群在Ⅰ导联中主波向下,Ⅲ导联中主波 向上。
第32页/共36页
心电轴偏移计算法
⒊心电轴偏左:QRS波群在Ⅰ导联中主波向上,Ⅲ导联中主波 向下。 ⒋心电轴极度偏右:QRS波群在Ⅰ、Ⅱ、Ⅲ导联中的主波均向 下。
• 找出P波,根据P波的形态和方向以及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确 定基本心律;
• 测量P-P或R-R间距,确定心率,如心房率与心室率不一致时, 应该分别计算;
第6页/共36页
心电图一般分析步骤
• 观察P波、QRS波群的形态、振幅,测量时间; • 测量P-R间期、Q-T间期、V1与V5室壁激动时间,确定心电位
第21页/共36页
(二)QRS波群
2、肢导联: ⑴、R波:在avL不超过1.2mv,avF不超过2mv,avR不超过 0.5mv。 ⑵、Q波:若avL及avF的波形是基本向上的qR形,其q波不应 超过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正常人avL、avF可呈QR 波形,Q波等于或大于R波,甚至呈QS形。avR可呈rS、rSr′、 QS或Qr形。 ⑶、三个标准导联中QRS各波的算术和(各波幅不计正负一概相 加)小于1.5mv称为低电压,胸导联R+S小于1.0mv为低电压。

临床心电图教程-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临床心电图教程-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临床心电图教程-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临床心电图教程-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1.引言心电图是评估心脏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记录和分析心脏电活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检测心脏疾病并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本教程将介绍心电图分析的步骤和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心电图。

2.心电图记录和准备2.1 揭示电极的位置:记录心电图之前,需要正确地放置电极在患者的身体上,常用的电极放置方法有标准的12导联和HLF导联。

2.2 确定记录速度和增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心电图记录速度和增益。

2.3 录制心电图:使用心电图仪器进行心电图记录,确保记录的信号清晰可读。

2.4 心电图纸打印:将记录到的心电图纸打印出来,方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诊断。

3.心电图分析步骤3.1 检查波形质量:首先检查心电图的质量,确保信号完整、清晰,没有干扰或伪波。

3.2 确定心律:观察心电图的P波、QRS波群和T波,判断心律的规律性和节律性。

3.3 计算心率:根据心电图上R波的出现时间间隔,计算心率。

3.4 分析P波:观察P波的形态、幅度和持续时间,识别异常。

3.5 分析QRS波群:分析QRS波群的形态、宽度和幅度,识别异常。

3.6 分析ST段:观察ST段是否有压低或抬高,衡量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的程度。

3.7 分析T波:观察T波的形态、幅度和极性,判断心室复极过程是否正常。

3.8 分析QT间期:测量心电图上QT间期的长度,评估心室去极化和重极化的时间。

4.根据心电图结果进行诊断根据心电图的分析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5.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心电图示例图像:包括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示例。

6.法律名词及注释●心电图:又称为电生理图或EKG,是记录和分析心脏电活动的图形化工具。

●P波:心电图上的一小波,代表心房的收缩。

●QRS波群:心电图上较大的波群,代表心室的收缩。

●T波:心电图上的一小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心电图操作流程笔记

心电图操作流程笔记

心电图操作流程笔记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来反映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

它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心电图的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心电图检查前,需要准备好心电图仪器和相关设备。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极贴片完好无损。

接着,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暴露胸部皮肤,清洁皮肤表面,以确保电极能够充分接触皮肤。

接下来,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按照正确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贴附。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告知患者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以免干扰心电图的记录。

然后,将心电图仪器连接到电极贴片上,开始记录心电图信号。

在记录的过程中,医生需要观察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包括P波、QRS波和T波等,以判断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在记录完心电图后,医生需要对心电图进行分析和诊断。

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的形态和间距,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问题。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最后,完成心电图检查后,需要及时将电极贴片从患者身上取下,清洁皮肤表面,避免残留胶水对皮肤造成刺激。

将心电图记录保存在档案中,以备日后查阅和比对。

同时,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总的来说,心电图检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心脏问题。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仪器使用是保证心电图检查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流程。

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Recording a Standard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一、目的了解患者心电活动情况。

二、适应证1.胸痛、胸闷、上腹不适等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者。

2.心律不齐可疑期前收缩(早搏)、心动过速、传导阻滞者。

3.黑噱、晕厥、头晕可疑窦房结功能降低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

4.了解某些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如洋地黄、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5.了解某些电解质异常对心脏的影响,如血钾、血钙等。

6.心肌梗死的演变与定位。

7.心脏手术或大型手术的术前、术后检查及术中监测。

8.心脏起搏器植入前、植入后及随访。

9.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监测、随访。

10.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

11.心血管以外其他系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监测。

12.对心脏可能产生影响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呼吸、血液、神经、内分泌及肾脏疾病等。

13.运动医学及航天医学。

14.正常人群体检。

15.心血管疾病的科研与教学。

三、操作前准备1.医生着装准备按医院要求着装,衣帽整洁得体。

2.核对医嘱3.患者准备1)向患者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2)协助患者采取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前胸及手腕、脚踝。

4.环境及器械(物品)准备1)室内温度不应低于 18C,以免因寒冷引起患者产生肌电干扰。

2)诊察床的宽度应大于 80cm,避免肌体不能放松引起肌电干扰。

3)电源及地线。

4)心电图机、外接电缆、导联电缆、探查电极(四肢及胸部)。

5)心电图记录纸。

6)导电糊或导电膏。

四、操作步骤1.使用交流电的心电图机必须连接可靠地线。

2.接好电源,打开心电图机开关。

3.检查记录纸是否充足。

4..无自动记录 ImV 定标方波的热笔式心电图机时,必须首先描记标定电压ImV=10mm 的方波,同时检查各导联记录的同步性、灵敏性、阻尼及热笔温度。

心电图入门讲解及图谱判读

心电图入门讲解及图谱判读

T波
总结词
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
详细描述
T波是心电图中最后一个出现的波,它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T波的形态和大小可以反映心室肌的电生理状态, 如心肌缺血、心肌肥大等。
U波
总结词
U波代表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
详细描述
U波是紧随T波之后的微小波,它代表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U波的出现可能与心肌细胞的代谢和离子 通道的功能有关,其临床意义尚不完全清楚。
心电图入门讲解及图 谱判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波形解读 • 异常心电图解读 • 常见心电图疾病解读 • 心电图判读技巧与注意事项
CHAPTER 0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记录心脏 电活动变化的图形,反映心脏的 电活动状态。
动态心电图监测
通过长时间连续监测,提高心律失常等疾病 的检出率。
国际标准化
推动心电图判读的国际标准化,提高不同国 家和地区之间的可比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作用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 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常用 手段,也是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脏 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心电图的原理
心脏电活动的产生
心脏的电活动是由心肌细胞膜内外离 子分布不均引起的,当心肌细胞受到 刺激时,会产生电兴奋,从而产生电 位变化。
心电图的记录
心电图机通过导联将心脏的电位变化 引导到记录纸上,形成心电图波形。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
详细描述
P波是心电图中第一个出现的波,它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P波的形态和大 小可以反映心房的电生理状态,如心房肥大或心房肌纤维化等。

临床心电图学教程课件

临床心电图学教程课件
冠心病时,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进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表现为心电图的异常 变化。常见的冠心病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
总结词
心肌梗死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 要依据,通过观察心电图变化,可以 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
详细描述
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大量坏死,心 脏电活动失去正常节律,心电图表现 为异常的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等 。这些变化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 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房颤动
心房肌细胞快速、不规则的电信号传导导致的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可能导致心 悸、气促等症状。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的心脏提前收缩,可能出现心悸、 胸闷等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肌细胞快速、不规则的电信号传导导致的心室收缩功能 丧失,可能导致心悸、气促等症状。
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负荷增加心脏负 担,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从而检测心 脏疾病的一种方法。
应用
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预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等。
动态心电图与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比较与选择
比较
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都是重要的心 脏疾病检测手段,但各有优缺点。动态心电 图可以持续监测心脏电活动,捕捉偶发的心 律失常,但无法诱发心肌缺血;心电图运动 试验可以诱发心肌缺血,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但受试者耐受性和安全性需要考虑。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使用会影响心脏的电 活动,导致心电图的异常变化。了解这 些影响对于正确解读心电图具有重要意 义。
VS
详细描述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会影 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电图的 异常变化。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也会 影响心脏电活动,表现为心电图的变化。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正确解读心电图具 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一心电图得分析方法(一) 熟记正常心电图得正常值及常见心电图得诊断要点(二) 按以下步骤分析心电图1、首先找出P波,根据P波得有无、形状及与QRS波群得时间关系来确定。

P 波在Ⅱ导联与V1导联上最清楚;判断心律: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

2、测量PP间期或RR间期、分别计算心房率或心室率。

3、观察各导联得P波、QRS波群、ST段与T波得形态、方向、振幅与时间就是否正常。

4、测量心电轴。

5、测量PR间期与QT间期。

6、比较PP间期与RR间期,找出心房率与心室率得关系,注意有无提前、延后或不整齐得P波与QRS波群,以判定异位心律与心脏传导阻滞得部位。

7、最后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心电图诊断结论。

二常见心电图得诊断要点(一) 正常心电图得正常值1、正常P波时间<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2、心率在正常范围(60次/分~100次/分)时,PR间期为0、12~0、20s。

3、正常QRS波群时间<0、12s。

正常V1导联得R/S<1,V5导联得R/S>1,在V3导联,R 波与S波得振幅大体相等。

正常V5、V6导联QRS波群得R波<2、5mV,aVR导联得R 波<0、5mV,Ⅰ导联得R波<1、5mV,aVL导联得R 波<1、2mV,aVF导联得R波<2、0mV。

除aVR导联外,正常Q波时间<0、04s,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R波得1/4。

4、正常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

5、正常T波方向大多与QRS波群得主波方向一致,T波振幅大于同导联中R波得1/10。

6、QT间期得正常范围为0、32~0、44s。

(二) 窦性心律1、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简称“窦性P波”。

2、心率为60~100次/分。

(三) 窦性心动过速1、窦性P波。

2、心率> 100次/分。

(四) 窦性心动过缓1、窦性P波。

临床心电图教程-经典收藏版

临床心电图教程-经典收藏版
有关,夹角越大,电位越弱
心电向量
• 向量
– 物理学上用来表明既有数量大小,又有方向 性的量叫做向量(vector),亦称矢量。
– 通常用箭头表示。其长度表示大小,箭头方 向表示其方向。
– 电偶既有数量大小,又有方向性,故电偶是 向量。
心电向量
• 由心脏所产生的心电位变化不仅具有量 值,而且还具有方向性,故称心电向量。
除极方向与电流的关系
-+ 除极方向
复极方向与电流的关系
• 背离复极方向的
电极处可测得正
向的心电位变化 (对波形向向复上极)方 向 的电极处可测得 负向的心电位变 化(波形向下)
+复极方向
-+ 除极方向
电偶方向
+复极方向
电偶方向
电偶方向与电流的关系
心脏电位强度的相关因素
• 与心肌细胞数量成正比 • 与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间的距离成反比 • 与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
临床心电图教程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phy tea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
• 是利用心电图 机从体表记录 心脏每一心动 周期所产生电 活动变化的曲 线图形。
心电图的原理
• 什么是心电图?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 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 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 电激动。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 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如果 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即 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 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 线,这就是心电图。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 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一心电图的分析方法ﻫ(一) 熟记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值及常见心电图的诊断要点ﻫ(二) 按以下步骤分析心电图ﻫ1.首先找出P波,根据P波的有无、形状及与QRS波群的时间关系来确定。

P波在Ⅱ导联和V1导联上最清楚;判断心律: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ﻫ2.测量PP间期或RR 间期、分别计算心房率或心室率.ﻫ3.观察各导联的P波、QRS波群、ST段和T波的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是否正常。

ﻫ4。

测量心电轴。

ﻫ5。

测量PR间期和QT间期。

ﻫ6。

比较PP间期和RR间期,找出心房率与心室率的关系,注意有无提前、延后或不整齐ﻫ的P波和QRS波群,以判定异位心律和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

7.最后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心电图诊断结论。

ﻫ二常见心电图的诊断要点ﻫ(一)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值1。

正常P波时间〈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 25mV,胸导联〈0. 2mV.2ﻫ.心率在正常范围(60次/分~100次/分)时,PR间期为0。

12~0.20s。

3ﻫ。

正常QRS波群时间<0。

12s.正常V1导联的R/S〈1,V5导联的R/S〉1,在V3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正常V5、V6导联QRS波群的R波<2.5mV,aVR导联的R波〈0。

5mV,Ⅰ导联的R波〈1。

5mV,aVL导联的R 波〈1。

2mV,aVF导联的R波<2。

0mV。

除aVR导联外,正常Q波时间〈0。

04s,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4.4.正常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5ﻫ。

正常T波方向大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T波振幅大于同导联中R波的1/10。

6ﻫ.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

32~0。

44s。

(二)窦性心律1ﻫ。

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简称“窦性P波”.2ﻫ。

心率为60~100次/分。

(三)窦性心动过速1.窦性P波。

2ﻫ。

心率> 100次/分。

ﻫ(四) 窦性心动过缓1。

窦性P波。

2.心率<60次/分.(五)窦性心律不齐1ﻫ。

分析心电图入门讲解

分析心电图入门讲解

分析心电图一般分析步骤:1.标准化。

确定ECG纸上的标准化标记,即10mm=1mV,确认纸速是正确的。

2.心率。

先看心率,心率正常的话看ST-T是否改变(冠心病),若发现ST-T有改变看相应导联是否有Q波!一般情况下心电图主要看ST-T改变。

心率慢的话,首先确定是不是窦性,如果是窦性的话看看有没有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要是非窦性,看看是不是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

心率快的话,你要区分室上速和室速,这个最基本的就是看QRS,当然也有室上速伴差传,蝉联现象,旁道参与的折返会产生宽大QRS,这个的鉴别你可以忽略。

具体室上速是属于哪种,是窦速还是折返性参与的,这个门诊心电图看不到,要做24小时心电图才能分析。

一般窦速还是相对慢。

经常提出4个问题:有正常P波吗?看P波,看看是不是窦性的,有没有心房扩大。

胸壁导联看看有没有左右心室扩大。

QRS波群增宽还是窄的?P波和QRS波群之间是什么关系?心律规则还是不规则?3.间期。

测量PR间期、QT间期和QRS波群的宽度。

4.QRS心电轴。

正常还是偏移?看看I,III有没有电轴偏移,要是有的话看看有没有分支束支阻滞。

5.房室阻滞。

寻找传导阻滞6.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

看看V1,V2,V5,V6有没有束支传导阻滞7.预激综合征。

看PR间期和是否有delta波8.扩大和肥大。

应用双侧心房扩大和双侧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

9.冠状动脉疾病。

寻找Q波.ST段和T波改变。

记住不是所有这些改变都反映冠状动脉疾病,要知道鉴别诊断。

看看I,III有没有电轴偏移,要是有的话看看有没有分支束支阻滞。

对于房颤或预激综合征高血钾,低血钾,洋地黄化,早搏要是有的话很容易发现,因为太典型了。

解读心电图机的数据和结果(一)看数值1、心率:正常为60-100。

<60bpm的报“窦性心动过缓”,>100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报“窦性心律”的条件:(1)P波在II、aVF直立,在aVR倒置;(2)PR间期>120ms同时成立。

临床心电图教程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PPT医学课件

临床心电图教程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PPT医学课件

发 作 后
编辑版ppt
33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QRS电压
测量肢导和胸导联QRS电压,注意有无高电压或低电 压
高电压常见于左、右室肥大以及胸壁薄的年轻人 QRS低电压可见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粘液性水肿、
肺气肿、严重弥漫性心肌病变等 6个肢体导联每个导联的R+S均<0.5mv,称为肢导
QRS低电压;6个胸导联每个导联的R+S均<1.0mv, 称为胸导联QRS低电压 有时QRS波形及(或)电压发生交替性变化,称为电 交替,可见于心包积液、某些阵发性心动过速

编辑版ppt
24
L-G-L综合征(P-R < 0.12s)
编辑版ppt
25
房室分离(P-R间期长短不一)
编辑版ppt
26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测量P-R段
P-R段是指P波终末与R波开始之间的一段距离 P-R段实际反映P-Ta段的变化 Ta波为心房的复极波,明显小于P波且与P波方
向相反 正常P-R段位于等电位线或轻度压低 P-R段明显压低或抬高均为病理现象,可见于
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房室分离时,应分别测定心 房率及心室率
正常HR=60~100/min 心动过速:HR>100/min
心动过缓:HR<60/min
编辑版ppt
13
窦性节律(注意Ⅰ、Ⅱ、aVR导联的P波
120
aVR 150
-90
-60
aVL
-30
180

0
150
120

30
60
90

aVF
编辑版ppt
临床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编辑版ppt

心电图分析五步法及应用

心电图分析五步法及应用

心电图分析五步法及应用展开全文来源:临床心电学杂志在多年的临床与教学工作中,我们总结和推出了心电图简明快捷的五步分析法(以下简称“五步法”)。

正常心电图的组成包括:1 个点:J 点;2 个间期:PR 间期、QT 间期;3 个段:PR 段、ST 段、TP 段;4 个波:P 波、QRS 波、T 波、U 波。

分析心电图的五步法包括:第一步:观察 P 波,判断心律;第二步:分析心电图观察 PP 间期,P 波与 QRS 波关系;第三步:分析观察 QRS 波;第四步:分析观察 ST 段、T 波、U 波、QT 间期;第五步: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上述五步法便于初学者提高自己的心电图的分析能力。

一. 观察 P 波而判断心律1.P 波极向P 波代表心房除极波,通过观察P 波极向,可确认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心律。

心房的除极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P 波在Ⅰ、Ⅱ、aVF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若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则 P 波在aVR 导联直立,Ⅰ、Ⅱ、aVF 导联倒置,称逆行 P 波。

2. P 波时限将 P 波分为 3 部分,前 1/3 代表右房除极,中 1/3 代表右房与左房共同除极,后 1/3 代表左房除极。

正常 P 波时限 <0.12s。

左房肥大时,左房除极时限延长,对应于 P 波后 1/3 时限延长(图 1)。

P 波时限延长也见于房内传导阻滞。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 波时限≥0.12s,常出现在Ⅰ、Ⅱ、aVL 导联,呈双峰 P 波,且第 2 峰 > 第1 峰,峰间距≥0.04s,PtfV1≤- 0.04mm·s。

3. P 波振幅正常 P 波振幅 <0.25mV(肢体导联)。

P 波振幅 >0.25mV,表示右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 波高尖,振幅≥0.25mV。

常出现在Ⅱ、Ⅲ、aVF 导联,又称肺型 P 波,多见于肺心病。

4. PR 间期PR 间期表示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使的时间间期,正常成人为0.12~0.20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包炎 变异型心绞痛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49
50
51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ST段

ST段的正常变异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ERS) 为比较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成人发生率为1%~2.5%。 既往认为ERS完全属于正常变异,近来发现亦可见 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发生猝 死,但多属为正常变异。机制为心室某一部分在整 个心室除极尚未结束之前提早发生复极所致,J波 (点)反应心室复极的开始,故J点抬高,表现为ST 段抬高。心率减慢时(休息、心得安)增加心肌复 极的不一致性,ST抬高更加明显;心率增快时(运 动、阿托品)使心肌复极趋于一致,ST段可回到基 线
47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Q波的正常变异

V1、V2导联出现QS型
心脏横位且心脏顺钟向转位可出现 V3R、V4R也呈QS型 QS型不出现于V2以左的导联 必要时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如心脏超声以及冠状 动脉造影等
48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ST段



从J点到T波开始这段时间称为ST段 正常情况下,除Ⅲ导联外,ST段压低不应超过0.5mm; 肢体导联ST段抬高可达1mm,右胸导联V1、V2ST段抬 高可达2~3mm 正常ST段时限为0.05~0.15s,低钙血症ST段可延长, 高钙血症ST段可缩短 常见导致ST段抬高的疾病有
27
正常情况下与心房梗死的Ta波及P-Ta段变化
1、2为正常情况P-Ta段轻度压低 3为心房梗死:P-Ta段呈明显水平压低 4为心房梗死:P-Ta段抬高
28
急性下壁心梗、心房梗死伴3:2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为窦性,房室传导比例3:2,Q波明显,ST段抬高与T 波升支融合,T波增高。此外,可见P-R段抬高,提示心 房梗死的存在
18
左心房肥大 left atrial hypertrophy
Ⅱ L.A. R.A.
V1
1
2
R.A. L.A.
P波增宽,时间≥0.11sec;常伴有显著的切迹,两峰间 距>0.04sec:P波在I、Ⅱ、aVL导联表现最突出,V1P 波多呈双向,(2) >(1)。常见于二尖瓣病变,称为 “二尖瓣型P波”
29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QRS的时间及形态


正常QRS时间≤0.10s QRS增宽≥0.12s可见于室内传导阻滞(如完全 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也可 见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 室上性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
30
右束支传导阻滞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RBBB
19
右心房肥大 right atrial hypertrophy
Ⅱ R.A.
L.A. V1
R.A.
L.A.
P波尖锐高耸,在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其电 压≥0.25mV,V1 P波可呈双向,P波宽度并不增加,但电 压≥0.15mV,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 某些先心病
20
双侧心房肥大 biatrial hypertrophy

24
L-G-L综合征(P-R < 0.12s)
25
房室分离(P-R间期长短不一)
26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测量P-R段




P-R段是指P波终末与R波开始之间的一段距离 P-R段实际反映P-Ta段的变化 Ta波为心房的复极波,明显小于P波且与P波方 向相反 正常P-R段位于等电位线或轻度压低 P-R段明显压低或抬高均为病理现象,可见于 心房梗死、急性心包炎等
41
间隔性Q波:正常室间隔除极初始向量指向右前,可在V5、V6导联 出现间隔性Q波,相应的在V1、V2出现r波,称为间隔性Q波
42
肥厚型心肌病引起的异常Q波:在Ⅰ、aVL、V5、V6导联出 现深而窄的Q波
43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Q波的正常变异


位置性Q波:无心脏疾患而由于心脏位置变化等 因素可在某些导联出现异常Q波,称为位置性 Q波,易误诊为心肌梗死 根据2000年ESC/ACC公布的确立心肌梗死的 诊断标准为:①Q波时间≥30ms,深度>0.1mv; ②上述改变出现于2个或2个以上导联。因此单 个导联出现异常Q波,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很小
13
计算心率


窦性节律(注意Ⅰ、Ⅱ、aVR导联的P波
120 -90 -60 150 -30 180 0 150 30
aVR
aVL

120

90
60
aVF

14
心率的检测
determination of the heart rate
心 率 100 次/min
R-R间距为0.6sec,心率=60÷0.6=100次/min
15
Complete Heart Block
16
正常窦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17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观察P波形态



P波增宽>0.11s,P波双峰且峰间距>0.04s, PTF-V1绝对值>0.04mm· s,为左房肥大 P波高尖>0.25mV(Ⅱ、Ⅲ、aVF),为右房肥大 P波既高又宽超过上述标准,为双房肥大
58
持续性幼年型T波:女性,24岁,其ECG改变如同7、8 岁的儿童
59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T波

功能性T波变化
功能性T波倒置 2.两点半综合征(Half-past-two syndrome) 瘦长体型者额面QRS电轴可为+90°,而T电轴可指 向-30 °,类似钟表的两点半。ECG表现:①Ⅱ、Ⅲ、 aVF导联QRS主波向上,T波倒置;②QRS电轴与Ⅰ 导联垂直,故Ⅰ导联R/S=1;③口服钾盐(5g)或运 动后T波可转为直立
60
61
两点半综合征:下图为运动后T波变为直立
62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T波

功能性T波变化
功能性T波倒置 3.心尖现象(孤立性T波倒置):多见于瘦长型年轻 人,机制可能是心尖与胸壁接触而干扰心室肌的复 极。ECG表现为V4导联T波倒置,右侧卧位时由于 心尖和胸壁脱离接触,T波可转为直立
56
57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T波

功能性T波变化
功能性T波倒置 1.持续性幼年型T波:婴幼儿V1~V3导联T波多倒置, 少数人可持续到成年,故称之为持续性幼年型T波。 正常成人发生率0.5%左右,女性多见。ECG特点: ①T波倒置仅见于V1~V4导联;②T波倒置深度 ≤5mm;③深吸气、口服钾盐可使T波直立
46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Q波的正常变异


aVL导联出现异常Q波 心脏垂位时可出现。若Ⅰ导联和左胸导联无异 常的Q波,且aVL导联无ST段抬高及T波深倒置, 多无病理意义 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
可能与位置有关,也可能为病理性 若伴符合心梗的ST-T改变,则为下壁心梗 若Ⅱ导联同时出现Q波,即使十分微小,高度提示 下壁心梗

22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测量P-R间期



正常P-R间期为0.12~0.20s P-R间期>0.21s为一度AVB 预激综合征 P-R间期<0.12s 交接区心律 L-G-L综合征 P-R间期长短不一,高度提示房室分离
23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0.21s)
交接性心律(P-R<0.12s)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QRS电压




测量肢导和胸导联QRS电压,注意有无高电压或低电 压 高电压常见于左、右室肥大以及胸壁薄的年轻人 QRS低电压可见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粘液性水肿、 肺气肿、严重弥漫性心肌病变等 6个肢体导联每个导联的R+S均<0.5mv,称为肢导 QRS低电压;6个胸导联每个导联的R+S均<1.0mv, 称为胸导联QRS低电压 有时QRS波形及(或)电压发生交替性变化,称为电 交替,可见于心包积液、某些阵发性心动过速
39
前壁心梗
左室肥大
40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异常Q波


正常室间隔除极初始向量指向右前,可在V5、 V6导联出现间隔性Q波,相应的在V1、V2出现r 波,称为间隔性Q波。在肢体导联,横位心时 易在Ⅰ、aVL导联出现间隔性Q波;垂位心时 易在Ⅱ、Ⅲ、aVF导联出现间隔性Q波。间隔 性Q波时间<0.04s,深度<1/4R波 Q波时间>0.03s,深度>0.1mv称为异常Q波 异常Q波常见于心梗,亦可见于肥厚型心肌病、 心室肥大、LBBB、左前分支阻滞等
52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ST段Leabharlann ST段的正常变异早期复极综合征的ECG特点 (1)ST段抬高:J点处开始抬高,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罕有 凸面向上者。ST段抬高在V3~V5导联最明显,可达3~4mm。 在V6导联很少超过2mm,肢体导联一般也不超过2mm。ST段 抬高不伴有相对应的导联ST段压低 (2)出现明显J波 (3)T波高 (4)ECG改变相对稳定 (5)受心率的影响:心率慢ST段抬高明显,心率快ST段可回 到基线 (6)注意与AMI、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等疾病的鉴别
53
早期复极综合征
54
早期复极综合征:(1)运动前ST段凹面向上抬高 (2)运动后ST段降至基线
55
心电图分析步骤与要点
T波


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Ⅰ、Ⅱ、V4~V6)出现T 波低平、倒置多属异常(缺血、心肌炎、低钾 及其他病理性疾病的继发改变如颅内病变等) 对T波增高的评估需谨慎,正常人胸导联T波有 时高达10mm。注意与急性心肌缺血、高血钾 等的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