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中农环境监测复习要点精编版
中农环境监测复习要点
中农环境监测复习要点1.用氟电极法测水中氟时,所加总离子强度剂的作用是、、与。
2.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土壤总铬时,其测定的(分析)形态为。
3.能用直接采样法采集空气样品,是由于。
4.分析实验空白值失控,要紧原由于。
5.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大气监测的、。
6.环境监测要素的选择原则是、。
7.空气样品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指的大气压为kPa、温度为下的体积。
8.室内环境分析质量操纵的要紧内容是操纵分析方法与。
9.用精称法配制总铬的试剂标准溶液(标准试剂为K2CrO7),移液管用级,装溶液的试剂瓶的瓶签上最少要标出:、与。
10.使用质量操纵样,能够操纵分析方法的。
11.水样储存的目的是为了减缓的作用,减缓化合物的与作用,减少组分的与缺失。
12.我国环境标准按其性质与限制对象可分为下列几类:、、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与有关的标样、方法与基础等标准。
13.在生化需氧量的测定中,所用稀释水是很重要的。
作为稀释水还要按规定加入物质,保持pH在,使溶解氧达到mg/L以上,关于某些特殊的工业废水,还应该加入少量培养过的。
14.环境水体中存在着各类形态的含氮化合物,环境监测通常测定水体中的“三氮”是指、、。
15.环境监测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测试仪器有与。
16.大气监测布点的方法有、、、。
17.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要求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通常需设置断面、断面与断面。
18.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干扰测定的要紧阳离子有、与。
测定溶液的pH值应操纵在。
19.用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时,应严格操纵发色的与。
20.从物理特性来推断,的声音成为噪声,环境噪声要紧来源于、、、。
21.我国环境标准按使用范围分级为、两级。
22.环境监测按其目的与性质分为:监测、监测与监测。
23.环境监测布点的三要素为:、、与。
24.假如在流经某镇的河段设监测断面,通常需要设置断面、断面与断面。
已知该河段宽125m,深8m,需在每个断面的位置布设条泓线,每条泓线在m处设点位个。
环境监察书本知识点总结
环境监察书本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环境监察书本知识点总结网上学习的账号及对本次网上培训的建议。
环境监察总论一、简述现行的国家环境监管体制?答: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
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
二、在环境执法机制层面上还存在哪些问题?答:1、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2、缺乏守法企业激励机制和企业自我监督机制;3、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有而不完善。
三、环境执法在法律制度层面还存在哪些问题?答:1、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2、法律规定“软”,主要体现在现行的许多有关环境保护单行法规过于宏观,难以体现环境具体法、实施法性质;3、权力“小”,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权等行政强制手段,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往往难落实;4、手段“弱”。
主要体现在环境处罚主要手段就是罚款,处罚数额小,与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不相适应;5、执行周期长、程序复杂。
对屡查屡犯无制约手段。
四、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包括哪些基本要素?答:包括执法监督理念、体制、机制、能力、人才等要素。
其中,理念是灵魂、体制是保障、机制是支撑、能力是依托、人才是根本,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形成有机整体。
五、环境监察执法有哪十项主要工作内容?答:1、现场检查;2、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3、督察督办;4、执行。
5、环境应急处置。
6、信访接待。
7、环境案件的查办和处罚。
8、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9、环境监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10、环境监察档案管理。
八、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提出在哪几方面创新环境执法监督工作机制?答:1、形成协调由于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2、建立上下联动机制;3、健全区域、刘御环境执法监督协作机制、4、建立和完善环境执法监督部门联动机制,5、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6、建立引导企业自律的机制,7、完善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环保职责的监督检查机制。
(完整word版)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1.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
2、空间分布性。
3、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2.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
3.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五毒有害元素: Hg , Cr, Cd , Pb, As.4.现场监测五参数:①水温②pH值③电导率④浊度⑤溶解氧5.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国家标准分为综合标准和行业标准。
执行原则:地方环境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国家综合标准。
6.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一律在车间排放口和具体安装设施排放口。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工厂的总排放口采样。
7.臭阈值: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
臭阈值(TON)=(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8.色度:取一定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刚好看不到颜色,以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7.水样的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8.水样中加入硝酸可以防止金属离子沉淀。
9.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分为:水样的消解,分离和富集。
①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消除对测定的干扰,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②分离与富集的目的:对样品进行浓缩,使其浓度增大。
10.水样中金属离子,无机非金属离子,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消解、蒸馏、萃取。
(或消解、萃取、蒸馏)。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
地表水水域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环境监测》第四版-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二、环境监测目的: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三、环境监测过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四、环境监测的分类(一)按监测目的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
(2)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律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和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型监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等。
五、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一)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2、空间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
环境监测复习要点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包含的内容:由对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延伸到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从确定环境实时质量到预测环境质量。
3.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4.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5.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名单:包括14个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6.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三级五类三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五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7.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得总称。
8水体污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污染物积累,水质急剧恶化。
水体是否被污染,污染程度如何,需要通过其所含污染物或相关参数的监测结果来判断。
9.第二章第二节重点复习10.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书本48页)11.第二章第四节重点复习加标回收(率):/link?url=-Z_cHo6Gfnhpq0ctIpftzlhgLb-IFnHFLtk2wpqjboivTyNDfmq0R_xDMYbEM4-MShZV5Ju1nZnt37hPgOcASa12.水体中的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汞、镉、铬、铅、铜、锌、砷等。
13.第二章第六节重点复习(总结测定金属元素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4.溶解氧(DO):重点复习概念、碘量法、修正的碘量法、高锰酸钾修正法。
环境监测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环境监测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一、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系统观测和数据收集,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环境变化趋势,并为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环境监测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生态学、气象学、地质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
二、环境监测的重要性1. 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环境问题,为制定和调整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健康与安全:环境监测有助于掌握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分布情况,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
3. 资源管理:监测环境中的资源变化状况,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4. 环境管理:通过监测环境质量,评估环境污染状况,确定环境管理目标和措施,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监测的要素1. 大气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污染物监测、气象观测、大气辐射监测等。
2. 水环境监测:包括水质监测、水量监测、水生态监测等。
3. 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污染物监测、土壤湿度监测、土壤微生物监测等。
4. 噪声环境监测:包括工业噪声监测、交通噪声监测、社会生活噪声监测等。
四、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 传统监测方法:采样分析法、现场测试法、实地调查等。
2. 远程监测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3. 在线监测技术:自动监测系统、传感器网络等。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模型模拟、数据可视化等。
五、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3. 《水污染防治法》4. 《土壤污染防治法》5. 《噪声污染防治法》六、环境监测的挑战与前景1. 挑战: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监测网络的完善、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可信度等。
2. 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将更加精准、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七、结语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们应当加强环境监测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共同构建美丽的蓝天、清澈的水域和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
环境监测复习重点
第一章环境监测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发展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手机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督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环境检测分类(一)按监测目的分类1.监测性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2)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检测3.研究性监测(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监测技术(一)化学、物理技术(二)生物技术优先控制污染物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质、毒性较大。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分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子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三类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城镇规划中确定定居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具名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农村地区三类:特定地区1第二章水样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存法 2.加入化学剂保存法2水样的预处理:一、水样的消解(一)湿式消解法 (二)干灰化法 (三)微波消解法二、富集与分离 意义:水样的消解:为了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性,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就来为大家整理一下环境监测的相关知识点。
一、环境监测的定义和目的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视和测定,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
其主要目的包括:1、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3、追踪污染源,为实施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按照监测目的,可分为监视性监测(又称为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和研究性监测。
2、按照监测介质对象,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等。
三、环境监测的特点1、综合性:环境监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
2、连续性: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分布会随时间变化,因此需要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以获取完整的数据。
3、追踪性:对监测数据进行保存和整理,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追溯和分析过去的环境状况。
四、环境监测的程序环境监测一般遵循以下程序: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在监测之前,需要对监测区域的环境状况、污染源分布、气象条件等进行调查,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确定监测项目:根据调查结果和监测目的,确定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项目。
3、优化布点:根据监测区域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合理设置监测点,以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4、样品采集: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样品。
5、样品运输与保存:保证样品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不受到污染。
环境监测个人整理复习要点
环境监测个人整理复习要点第一章1、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2、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特性)根据一个确定的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优先污染物的特点:(1)难以降解、(2)在环境中有一定的残留水平、(3)出现频率较高、(4)具有生物累积性、(5)“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6)毒性较大、(7)现代已有检出方法3、环境标准我国环境标准分为:(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国家级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第二章(50%以上)1、水体污染监测(1)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之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变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污染物积累,水质不断恶化)(2)水体污染类型:化学、(酸碱、有机物、无机物)、物理、生物(3)设置采样断面: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质情况而设置。
这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质影响而设置。
控制断面数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口下游雾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在流经特殊地区(如饮用水源地、风景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环境监测复习重点
1、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预测污染变化趋势,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合理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提供数字依据;5)确定新的污染物质,研究新的监测方法。
2、环境监测的分类:(一)按检测目的划分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2、纠纷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检查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3、环境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1)50年代——被动监测阶段2)70年代——主动监测阶段3)80年代——污染防治监测阶段4、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1)监测手段的综合性: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
(2)监测对象的综合性: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固废、生物等客体。
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3)对监测数据分析的综合性: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必须综合考虑(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长期测定,揭示其变化规律。
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为保证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个量值追踪体系予以监督。
6、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7、环境监测原则1)选择监测对象的原则:毒性大、危害严重、影响范围大的污染物,有可靠地分析方法,活动准确数据2)优先检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8、环境优先污染物: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定为优先监测目标,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这些物质即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以数学方法对危害性大,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进行优先选择而得到。
)9、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毒性较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引言环境监测是保障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环境监测考试是对环境监测人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考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环境监测考试,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重点内容。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环境监测是通过采集、分析和解释环境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变化、识别环境问题、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二、环境监测的基本要素环境监测包括环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解释,主要涉及空气、水、土壤和噪声等方面的监测。
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了解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如空气质量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等。
2. 监测对象和指标:熟悉各种环境监测对象和指标,如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水中的氨氮含量等。
3. 监测标准与规范:了解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水质监测规范》等。
三、环境监测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常见问题,考试中也常涉及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 数据处理与分析:了解环境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如常用的统计方法和专业软件的使用。
2. 污染源识别与评估:掌握常见的污染源识别和评估方法,如污染物溯源和环境影响评价等。
3. 环境监测规划与管理:了解环境监测规划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监测站点的选择和布局等。
四、相关政策法规和最新技术进展环境监测工作必须建立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基础上,同时也要关注最新的技术进展。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熟悉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和最新的技术进展,如《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新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等。
结语环境监测考试是对环境监测人员专业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对保障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复习和准备,结合相关资料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环境监测复习重点
环境监测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必考)环境监测的定义: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必考)环境监测的工作程序:现场调查、监测方案、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后六个必须有质量保证。
3.环境检测是环境监测过程的一部分,环境监测离不开环境检测。
4.环境监测可分为监测性监测(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应急、纠纷仲裁、考核验证、咨询服务)、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5.环境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被动监测、主动监测、自动监测6.3S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7.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单独作用、相加作用(如低浓度条件下,大气中SO2和硫酸气溶胶之间,氯和氯化氢之间)、相乘作用(锌和镉能和氰产生协同作用,使氰的毒性加强)、拮抗作用(如硒可抑制甲基汞的毒性)8.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追溯性的特点。
9.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这类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污染物特点: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生物积累性、毒性大和属三致物质);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高残留;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制订优先监测目标,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
(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0.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11.中国的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12.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可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可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可分为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问答题)注意:地方标准应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未规定的项目: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环境监测复习资料在如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环境监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评估环境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环境监测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
一、环境监测的定义和目的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测定、观测、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第一,了解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第二,评估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三,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根据监测的对象和内容,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生物环境监测等。
其中,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关注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素;水环境监测主要关注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水质指标;土壤环境监测主要关注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和土壤质地;生物环境监测主要关注生物体中的污染物积累和生物多样性。
三、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
现场监测是指在环境中直接进行观测和测量,如使用气象站、水质监测仪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实验室分析是指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分析,以获取更详细的数据。
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气象监测技术、光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
其中,气象监测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质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生物传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生物体中的污染物积累情况。
四、环境监测的挑战和应对环境监测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监测设备的高成本、数据采集的复杂性、监测结果的不确定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促进环境监测数据的交流和利用;3.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规范环境监测的实施和管理;4. 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用氟电极法测水中氟时,所加总离子强度剂的作用是、、和。
2.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土壤总铬时,其测定的(分析)形态为。
3.能用直接采样法采集空气样品,是因为。
4.分析实验空白值失控,主要原因为。
5.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大气监测的、。
6.环境监测要素的选择原则是、。
7.空气样品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指的大气压为kPa、温度为下的体积。
8.室内环境分析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分析方法和。
9.用精称法配制总铬的试剂标准溶液(标准试剂为K2CrO7),移液管用级,装溶液的试剂瓶的瓶签上最少要标出:、和。
10.使用质量控制样,可以控制分析方法的。
11.水样保存的目的是为了减缓的作用,减缓化合物的和作用,减少组分的和损失。
12.我国环境标准按其性质和限制对象可分为以下几类:、、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以及有关的标样、方法和基础等标准。
13.在生化需氧量的测定中,所用稀释水是很重要的。
作为稀释水还要按规定加入物质,保持pH在,使溶解氧达到mg/L以上,对于某些特殊的工业废水,还应该加入少量培养过的。
14.环境水体中存在着各种形态的含氮化合物,环境监测通常测定水体中的“三氮”是指、、。
15.环境监测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测试仪器有和。
16.大气监测布点的方法有、、、。
17.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要求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置断面、断面和断面。
18.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干扰测定的主要阳离子有、和。
测定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
19.用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时,应严格控制发色的和。
20.从物理特性来判断,的声音成为噪声,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
21.我国环境标准按使用范围分级为、两级。
22.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和性质分为:监测、监测和监测。
23.环境监测布点的三要素为:、、和。
24.如果在流经某镇的河段设监测断面,一般需要设置断面、断面和断面。
已知该河段宽125m,深8m,需在每个断面的位置布设条泓线,每条泓线在m处设点位个。
25.空气样品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指的大气压为kPa、温度为下的体积。
26.用精称法配制总铬的试剂标准溶液(标准试剂为K2CrO7),装溶液的试剂瓶的瓶签上最少要标出:、和。
27.COD是水体中哪些污染物的污染指标。
28.COD Cr和COD Mn(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方法各适用于哪种污染水样,COD Cr适用于测定;COD Mn适用于测定。
29.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COD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进行消除。
30.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如果回流过程中颜色变绿,说明水样中有机质含量太高,须将水样适当稀释后重新测定。
31.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消解后重铬酸钾的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
32.硫酸银在COD测定中的作用:。
33.实验前,是否要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标定?34.使用0.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35.BOD5测定时的温度是;pH 左右;需补充的营养物包括;DO≥mg/L。
36.通过、、、方法可以获得接种液。
37.什么样的水样在测定BOD5时需要接种。
38.测定溶解氧时有哪些干扰物、、、、- 、。
39.如何根据COD的测定结果确定水样BOD5测定时的稀释倍数?40.TSP的英文全称是指。
41.TSP是指粒径在μm以下的液态或固态颗粒物。
42.TSP的测定使用的是直接采样还是浓缩采样方法?43.如果测点的噪声起伏大于10dB,应连续读取个数据。
44.在测定氮氧化物时,应先用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测定。
45.在测定氮氧化物时用的吸收液是。
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46.NOx测定结果计算时的0.76是指什么。
47.二氧化硫采样时用的吸收液是。
48.二氧化硫测定时显色温度标准曲线与测定温度≯。
49.二氧化硫测定时干扰物质O3如何消除。
50.二氧化硫测定时的金属干扰用络合。
51.溶液吸收法中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
52.大气采样记录内容包括。
53.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有和两大类。
由于人为排放的、、、等气体的增多而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
54.在目前所进行的空气质量日报中监测的主要污染物有、、、、。
55.好氧污染物是水体一重要污染物,它的含量一般用下列指标表示(中文全称及英文缩写)、、、等。
二、选择题(单选题或多选题)1.在监测调查某一湖泊水体时发现有藻类生长的现象,对于该水体水质监测优先选择的项目为:()A、磷B、CODC、BODD、重金属2.空气样品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指:()A、101.3kPa,0℃B、1.013×10-5kPa,0℃C 101.3kPa,25℃D、1atm,25℃3.按照我国的现行监测规范,SO2和NO x的监测采样时间和频率为:()A、每次采样连续24小时,每月14—16天B、每次采样连续3小时,每月10天C、每次采样连续10小时,每月8天D、每次采样连续24小时,每月25天4.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和性质分为研究性监测、监视行监测和()A、特种目的监测B、仲裁监测C、健康监测D、基线监测5.用精称法配制总铬的试剂标准溶液(标准试剂为K2CrO7),装溶液的试剂瓶的瓶签上最少要标出浓度、名称和()A、配置所用溶剂名称B、日期C、配置人D、溶液代码6.能用直接采样法采集空气样品,是因为:()A、操作方便B、采样误差最小C、节省时间D、后续测定能够检出目的元素7.测定Cr(Ⅵ)所用的玻璃器皿,如果内壁有油污可用()洗液洗涤A、HNO3B、H2SO4C、HNO3 - H2SO4D、HClE、碱性高锰酸钾F、高锰酸钾G、铬酸洗液H、合成洗涤剂8.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土壤总铬时,其测定的(分析)形态为:()A、CrOB、Cr3+C、Cr6+D、总铬9.能用直接采样法采集空气样品,是因为:()A、操作方便B、采样误差最小C、按监测规范D、后续测定能够检出目的元素10.分析实验空白值失控,主要原因为:() )A、分析方法太灵敏B、检测限差C、试剂、用水和器皿纯洁度差D、ABC都成立11.使用质量控制样品,可以控制分析方法的:()A、加标回收率B、平行性C、重复性D、空白值12.环境监测质量保证适用于监测的:()A、全过程B、室内分析C、数据处理D、采样13.用氟电极法测水中氟时,所加总离子强度剂的作用为:()A、调节pH值B、控制浓度与活度的关系C、隐蔽干扰元素D、提供支持电解质14.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大气监测的:()A、点源污染监测B、交通污染监测C、城市功能区监测D、工业小区密集的烟囱排气污染15.在室内分析质量控制中,控制准确度的方法包括:()A、使用环境标准物质B、使用统一控制样C、使用优级纯标准试剂D、使实验空白值趋近于016.环境监测要素的选择原则是:()A、监测规范所规定的全部项目B、容易测定的项目C、毒性大的项目D、有评价标准的项目17.用标准稀释法测定水质生化需氧量,其BOD520所表示的测试条件为()A、生化反应已结束B、反应进行了20天C、反应进行了5天D、反应在20℃进行三、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20分;对标记为“√”,错误标记为“X” )1.在我国的排放标准中,地方标准要比国家标准更严格。
()2.在化学试剂中GR代表分析纯试剂。
()3.ppm、ppb和ppt目前还是国际标准单位。
()4.气体参比状态是指20℃, 1.01KPa。
()5.在某一测点处A声源产生的声压级为L A=39dB,B声源产生的声压级为L B=42dB,则两声源在该测点处产生的总声压为81 dB。
()6.等效声级是指声级的平均。
()7.在BOD的测定中,如果BOO5等于1.56mg/L,说明稀释倍数不够。
()8.在BOD的测定中,培养过程没必要加入营养物质。
()9.在COD的测定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入重铬酸钾。
()10.用AgDDC法测定砷的过程中,用锌粒和酸反应生成新生态的氢,其中对锌粒的粒度没有要求。
()11.在大气TSP测定中颗粒态污染物的粒径小于10 m。
()1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值时,下列论述哪些是错误的?(1)回流过程中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氧化剂量不足,应减小取样量重新测定。
(2)氯离子能干扰测定,用硫酸汞消除之。
(3)回流结束,冷却后加入试亚铁灵指示剂,以硫酸亚铁铵标准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红褐色经蓝绿恰变为黄色即为终点。
(4)测定结果应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 测定BOD5用的稀释水中加入营养物质的目的是为引入微生物菌种。
()14. 冬天气温较低,采集到的地面水水样中溶解氧达到饱和,可以直接测定。
()15. 测定某清洁地面水的BOD5,当日测得溶解氧为8.46mg/L,培养5d后的溶解氧含量为1.46 mg/L,其水样的BOD5值为7 mg/L。
()16. 在某一测点处A声源产生的声压级为LA=39dB,B声源产生的声压级为LB=42dB,则两声源在该测点处产生的总声压级为81 dB。
()17. 等效声级是测定的声级的平均。
()四、名词解释1. 环境监测:2. BOD5:3. TSP:4. 闪点:5. 等效声级:6. 环境标准7. 有害固体废弃物8. 土壤背景值五、简答题1.水质采样的保存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保存原理如何?哪些项目需现场测定?2.如用碘量法测水质溶解氧(DO),采样时固定水样的化学反应式为:3.测定BOD5时,对污染水样为什么需经稀释?如何稀释?4.比较水质有机污染指标BOD5、COD 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条件。
5.大气监测布点的根据是什么?布点原则和和布点方法是什么?6.影响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大气监测布点的方法有哪些?7.用什么方法判断土壤是否已污染?8.噪声污染的特征?为什么在交通噪声评价中要引入“统计声级”的概念?9. 测定溶解氧时有哪些干扰物质?10. 影响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大气监测布点的原则是什么?11. 大气采样现场设点的要求有哪些?12. 室内分析质量控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3. 环境监测要素选择的原则是什么?14. COD测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5. 河流水监测布点的方案是什么?16. 在水质监测时需要现场描述测定的项目有哪些?17. 分别说明测铬、总汞、油类和一般重金属时样品采样容器的洗涤方法?18. 怎样配备无氨水、无氯水及无有机物水?19. 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如何采集和保存样品。
20. 测定六价铬与总铬的水样保存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21.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COD时,氯化物何以能干扰测定?如何消除?为什么?22. COD是水体中哪些污染物的污染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23. COD Cr和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方法各适用于哪种污染水样?24. 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加含驯化菌种的稀释水?25. 某分析人员测定水样BOD5时,经稀释,测得当日溶解氧为8.32mg/L,5d后溶解氧为0.7 mg/L,问此水样的BOD5值为多少?何故?应如何处理?26. 用AgDDC光度法测定含砷水样时,有哪些主要干扰?如何排除?27. 在环境噪声监测中,对采样点的布设及数据采集有哪些原则要求?28. 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离群的因素有哪些?六、计算题1. 测定某水样的生化需氧量时,培养液为300mL,其中稀释水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