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型火电厂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喷雾干燥法脱硫和袋式除尘系统设计
火电厂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电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

火电厂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电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火电厂锅炉烟气处理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高硫无烟煤烟气的处理,电除尘湿式脱硫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方式。
电除尘是烟气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通过高电压电场产生的电离作用,将烟气中的颗粒物捕集下来,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对于高硫无烟煤烟气,电除尘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电除尘还可以有效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电除尘之后,湿式脱硫是进一步处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有效方法。
湿式脱硫使用碱液或碱性物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达到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目的。
在高硫无烟煤烟气处理过程中,湿式脱硫是一种重要的脱硫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到环保标准以下。
设计电除尘湿式脱硫系统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操作参数和设备。
首先,根据烟气中的污染物成分和浓度,确定电除尘装置的处理能力和效果。
其次,根据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和水分含量,确定湿式脱硫装置的操作参数,如碱液浓度、进料量、吸收塔温度等。
最后,选择适当的设备,如电除尘器、吸收塔、风机、泵站等。
在电除尘器的设计中,要考虑烟气中的颗粒物性质和负荷,选择合适的电场形式和电场布局。
同时,还要考虑电除尘器的清灰系统,确保灰尘的及时清除和回收。
在湿式脱硫设备的设计中,要考虑碱液的循环和浓度控制,以及酸性废水的处理问题。
设计完整的电除尘湿式脱硫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烟气中的污染物成分和浓度,以此确定电除尘和湿式脱硫的处理能力和效果。
其次,确定合适的操作参数,如电场电压、湿式脱硫塔中碱液的浓度和流量等。
最后,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火电厂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电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烟气成分和浓度、操作参数以及设备选型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达到环保要求。
DZL2_13型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袋式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书

DZL2-13型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袋式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书1.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说明脱硫除尘工艺设计说明: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包括吸收剂制备和补充系统,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脱硫产物处理系统四部分组成。
1.吸收剂制备和补充系统脱硫装置启动时用氢氧化钠作为吸收剂,氢氧化钠干粉料加入碱液罐中,加水配制成氢氧化钠碱液,在碱液罐中可以定期进行氢氧化钠的补充,以保证整个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烟气的达标排放。
为避免再生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也被打入脱硫塔容易造成管道及塔发生结垢、堵塞现象,可以加装瀑气装置进行强制氧化或特将水池做大,再生后的脱硫剂溶液经三级沉淀池充分沉淀保证大的颗粒物不被打回塔体。
另外,还可在循环泵前加装过滤器,过滤掉大颗粒物质和液体杂质。
2.烟气系统锅炉烟气经烟道进入除尘器进行除尘后进入脱硫塔,洗涤脱硫后的低温烟气经两级除雾器除去雾滴后进入主烟道,经过烟气再热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当脱硫系统出现故障或检修停运时,系统关闭进出口挡板门,烟气经锅炉原烟道旁路进入烟囱排放。
3.SO2吸收系统锅炉烟气从烟道切向进入主塔底部,在塔螺旋上升中与沿塔下流的脱硫液接触,进行脱硫除尘,经脱水板除雾后,由引风机抽出排空。
脱硫液从螺旋板塔上部进入,在旋流板上被气流吹散,进行气叶两相的接触,完成脱硫除尘后从塔底流出,通过明渠流到综合循环池。
4. 脱硫产物处理系统脱硫系统的最终脱硫产物仍然是石膏浆,从曝气池底部排浆管排出,由排浆泵送入水力旋流器。
由于固体产物中掺杂有各种灰分及NaSO4,严重影响了石膏品质,所以一般以抛弃为主。
在水力旋流器,石膏浆被浓缩(固体含量约40%)之后用泵打到渣处理场,溢流液回流入再生池。
2.除尘器的设计及计算2.1燃煤锅炉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2.1.1标准状况下理论空气量Qa'=4.67×(1.867C+5.56H+0.7S-0.7O)式中:C、H、S、O--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Qa'=4.76×(1.867+0.65+5.56×0.04+0.7×0.03-0.7×0.02)=1.44×4.76=6.868(m3/㎏)2.1.2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Qs'=1.867×(C+0.375S)+11.2H+1.24W+0.016 Qa¹+0.79 Qa¹+0.8N式中: Q a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m 3/kg ; W ——煤中水分的的质量分数; N ——N 元素在煤中的质量分数。
火电厂锅炉输煤系统除尘分析与应用

火电厂锅炉输煤系统除尘分析与应用摘要:在火电厂的运行过程中,锅炉输煤系统的粉尘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粉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同时,粉尘也会对设备造成磨损,影响设备的寿命和运行效率。
因此,对火电厂锅炉输煤系统的除尘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输煤系统;除尘引言火电厂是我国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而锅炉输煤系统是火电厂中的重要环节。
在输煤过程中,由于煤炭的搬运、破碎、输送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影响。
1输煤系统粉尘来源及特性火电厂锅炉输煤系统中的粉尘主要来源于煤的卸载、破碎、输送和储存等环节。
其中,卸煤设施和转运站是粉尘产生的主要部位。
煤流落差、皮带机的高速运作以及煤流之间的冲撞等因素均会导致煤尘的产生。
2火电厂锅炉输煤系统除尘技术针对火电厂锅炉输煤系统的粉尘问题,常用的除尘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机械除尘技术。
机械除尘技术是通过机械设备对粉尘进行捕捉和清理。
常见的设备包括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风机等。
机械除尘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尘效果好等特点。
(2)湿式除尘技术。
湿式除尘技术是通过水雾对粉尘进行捕捉和抑制。
在火电厂输煤系统中,喷雾装置会将水雾喷洒在煤流上,使粉尘颗粒凝结成较大颗粒,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湿式除尘技术具有除尘效果好、环保性能优越等特点。
(3)静电除尘技术。
静电除尘技术是利用静电力将气体中的粉尘分离出来的除尘技术。
静电除尘器由除尘器本体和高压电源两部分组成。
高压电源将常规的交流电源经升压、整流后形成高电压,对粉尘进行捕捉。
静电除尘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4)无动力除尘技术无动力除尘技术,是一种基于发电厂输煤系统设计改造的工作方式,以多技术联用为理念,在不增加工作能耗的基础上,仅以物理方法减少输煤系统产生的粉尘,其特点在于应用难度低,易于维护管理,缺点在于除尘效果不能达到最佳水平,因此大多作为辅助技术加以运用。
DG—120_39型火电厂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喷雾干燥法脱硫和袋式除尘系统设计

影响 去除率的工艺参数包括吸收塔烟气出口温度接近绝热饱和温度的程度、吸收剂钙硫比,以及 入口浓度。
2 煤燃烧计算
2.1 标准状态下烟气体积、二氧化硫及粉尘浓度
以1kg煤完全燃烧计算,则:
重量(g)
摩尔数(mol)
需氧气数(mol)
生成物(mol)
C
605
63.33
63.33
CO2:63.33
3.3.2滤袋的尺寸
单个滤袋直径: ,取
单个滤袋长度: ,取
滤布长径比一般为 ,
3.3.3每条滤袋面积
3.3.4滤袋条数
3.3.5滤袋布置
按矩形布置:a.滤袋分16组;
b.每组17条;
c.组与组之间的距离:250mm
(B)组相邻滤袋的间距:70mm
(C)滤袋与外壳的间距:210mm
4吸收塔设计
一般空塔流速为1-5m/s,此处以3m/s设计,因
8.风机的选择
8.1风量的计算
8.2风压的计算
结合风机全压及送风量,选用 型离心引风机,其性能参数见表3。
表3 型离心引风机性能参数
机号
功率
转速
流量
全压
6C
18.5
2850
8020~15129
3364~2452
电机的效率
式中;Ne—电机功率,kW;
Q—风机的总风量,m3/h;
--通风机全压效率,一般取0.5~0.7;
计算脱硫塔高
式中,v--烟气流速。此处取3m/s
t—吸收反应时间,一般石灰系统的烟气脱硫时间为3—5s,此处取5s
进行设计,则可得其有效高度为: 其余设备按需要选相应型号
5烟囱设计计算
型锅炉低硫烟煤烟气袋式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样本

1引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工业化和当代化不断推动, 这样就给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压力。
工业生产中产生了大量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给环境, 人和动物下带来了很大威胁。
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环境质量规定不断提高, 特别是对于环境空气质量规定提高, 于是对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成为了当前一种重要问题也是一种难题。
在大气污染控制中, 除尘, 脱硫也是个重要控制过程。
过滤式除尘器, 又称空气过滤器, 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装置, 采用滤纸或玻璃纤维, 填充层做滤料空气过滤器, 重要用于通风及空气调节等方面气体净化。
采用纤维织物做滤料袋式除尘器, 在工业尾气除尘等方面应用较广。
2设计概况2.1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普通可达99%以上。
虽然它是最古老除尘方式之一, 但是由于它效率高, 性能稳定可靠, 操作简朴, 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应用。
同步在构造形式, 滤料, 清灰方式和运营方式等方面也都得到了不断发展。
滤袋形状老式上是圆形, 日后浮现了扁形, 扁袋在相似过滤面积下体积更小, 具备较好应用价值。
2.1.1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含尘气流从下部孔板进入圆筒形滤袋内, 在通过滤料孔隙时, 粉尘被捕集与滤料上, 透过滤料清洁空气有排出口排出。
沉积在滤料上粉尘, 可在机械振动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 落入灰斗中。
惯用滤料由棉, 毛, 人造纤维等加工而成, 滤料自身网孔较大, 孔径普通为20~50μm, 表面起绒滤料, 为5~10μm, 因而新鲜滤料除尘效率较低。
颗粒因截留, 惯性碰撞, 静电和扩散等作用, 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 常称为粉尘初层。
初层形成后, 它成为袋式除尘器重要过滤层, 提高了除尘效率, 滤布只但是起着形成粉尘初层和支撑它作用, 但随着颗粒在滤袋上积聚, 滤袋两侧压力差增大, 会把有些已附在滤料上细小粉尘挤压下去, 使除尘效率下降。
此外若除尘器压力过高, 还会使除尘系统解决气体量明显下降, 影响生产系统排风效果, 因而除尘器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来, 要及时清灰。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现阶段,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行动计划》的要求,在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火力发电产业的优化改造。
并且,在提升煤炭热值利用率的同时,要控制好生产时排放烟气中的氮、硫和颗粒物的含量,避免对发电厂的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有效实现火电厂的洁净排放。
因此,大型火电厂要积极构建一体化的锅炉排放综合治理体系,实现绿色环保的发展。
本文系统介绍了大型火电厂锅炉环保化的常规技术,并结合实例详细分析了有效脱硫脱硝和烟气除尘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电厂锅炉;脱硫脱硝;烟气除尘技术引言燃料发电厂是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源头,燃料电厂的生产系统急需进行脱硫脱硝改造和烟气除尘技术的改造,以此减少电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量,使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升。
按照国家有关计划限制电厂的燃煤排放,在满足电厂安全生产的基础下保证电厂锅炉的负荷能力和抗震性,并采用最新技术和设备,保证燃煤发电装置实现超低排放。
1意义和技术特点除了碳之外,原煤还包含其他可能对大气造成危害的元素,例如硫和氮。
这些元素的氧化物会破坏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
倘若直接燃烧原煤,不仅会减少碳元素的利用,原煤中有害元素的氧化物也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些氧化物被释放到大气中会产生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现象。
电厂的脱硫脱硝、烟气除尘技术的应用改善了这一现象,不仅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电力成本。
脱硫脱硝和烟气除尘技术具有许多其它技术不具备的独特的优势。
第一,该技术无需大量人力,过程并不复杂,操作方便。
第二,无需大量人力,所需的电力成本也不多,运行成本低是该技术的另外一个优势。
最后,这项技术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该技术可以在任何型号和规模的发电厂锅炉运行中使用,也不会有二次污染的产生,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处于最低。
2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分析2.1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对施工环境的干燥指标要求非常严格,主要使用特定的起到吸附作用的试剂完成污染治理,这种试剂为颗粒或粉末形状,吸附后的状态为干粉末,可以完成毒害气体的治理。
毕业设计论文: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

目录一、引言 (1)1.1 烟气除尘脱硫的意义 (1)1.2 设计目的 (1)1.3 设计任务及内容 (1)1.4 设计资料 (2)二、工艺方案的确定及说明 (3)2.1 工艺流程图 (3)2.2 基础资料的物料衡算 (3)2.3 工艺方案的初步选择与确定 (5)2.4 整体工艺方案说明 (5)三、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计算 (6)3.1 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6)3.1.1 除尘器的选择 (6)3.1.2 袋式除尘器滤料的选择 (7)3.1.3 选择清灰方式 (9)3.1.4 袋式除尘器型号的选择 (10)3.2 脱硫设备设计 (11)3.2.1常见的烟气脱硫工艺 (11)3.2.2 比对脱硫技术 (12)3.2.3 脱硫技术的选择 (14)3.3 湿法脱硫简介和设计 (14)3.3.1 基本脱硫原理 (14)3.3.2 脱硫工艺流程 (15)3.3.3 脱硫影响因素 (15)3.4 脱硫中喷淋塔的计算 (16)3.4.1 塔内流量计算 (16)3.4.2 喷淋塔径计算 (16)3.4.3 喷淋塔高计算 (17)3.4.4 氧化钙的用量 (18)3.5 烟囱设计 (19)3.5.1 烟囱高度计算 (19)3.5.2 烟囱直径计算 (19)3.5.3 烟囱内温度降 (20)3.5.4 烟囱抽力计算 (20)四、官网的设置 (21)4.1 管道布置原则 (21)4.2 管道管径计算 (21)4.3 系统阻力计算 (22)五、风机和电动机的计算 (23)5.1 风机风量计算 (23)5.2风机风压计算 (23)5.3 电机功率计算 (25)六、总结 (26)七、主要参考文献 (27)一、引言1.1烟气除尘脱硫的意义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而大气污染可以说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影响。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急剧增多。
燃煤电厂袋式除尘与脱硫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燃煤电厂袋式除尘与脱硫系统设计毕业设计目录1前言 (1)1.1背景 (1)1.2 煤炭中硫的分布及其去除 (2)1.2.1 煤炭中硫的分布 (2)1.2.2 煤炭中硫的去除方法 (2)1.3 烟气脱硫工艺简介 (2)1.3.1 湿法烟气脱硫 (2)1.3.2 其它烟气脱硫 (3)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3)2 烟气除尘设计 (5)2.1 概述 (5)2.2 烟气除尘技术 (5)3.除尘器的设计及计算 (8)3.1 烟气的含尘浓度和SO2浓度计算 (8)3.2 除尘器选型 (9)3.3除尘器的选择 (10)4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13)4.1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工艺流程 (13)4.2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原理 (14)5脱硫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16)5.1 概述 (16)5.2 吸收塔本体及其部喷淋系统的选型计算 (16)5.2.1喷淋塔的结构尺寸设计 (16)5.2.2吸收塔流量计算 (16)5.2.3吸收塔径计算 (17)5.2.4吸收高度计算 (17)5.2.5 喷淋系统和喷嘴 (19)5.2.6 除雾器 (22)5.3 风机与泵型号的选择与计算 (23)5.3.1 脱硫增压风机的型号的选择 (23)5.3.2 浆液循环泵的型号的选择原则 (23)5.3.3 氧化风机的风量、功率计算和选型 (23)5.4 其它设备的选型 (24)5.4.1 烟道挡板门的设置 (24)5.4.2搅拌器的设置及功能 (24)5.4.3浆液管道和阀门的设置 (25)5.4.4主要管道的管径计算 (25)5.5 小结 (25)6烟囱设计计算 (26)6.1烟气释放热计算 (26)6.2烟囱直径的计算 (27)6.3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27)6.4烟囱的几何高度计算 (28)6.5烟囱阻力计算 (28)6.6烟囱高度校核 (29)7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30)7.1管径的计算 (30)7.2摩擦阻力损失计算 (30)7.3系统总阻力计算 (31)8通风机、电动机计算 (32)8.1风机风量计算 (32)8.2风机风压计算 (32)8.3风机功率计算 (32)9.工程概算、技术经济分析 (34)结论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附录 (40)1前言1.1背景中国发电量属世界第二,主要是利用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喷雾干燥法脱硫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半干法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是目前市场份额仅次于湿钙法的烟气脱硫技术,其设备和操作简单,可使用碳钢作为结构材料,不存在有微量金属元素污染的废水。
目前,喷雾干燥法主要用于低硫煤烟气脱硫,用于高硫煤的系统只进行了示范研究,尚未工业化。
工艺流程及设备喷雾干燥法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吸收剂制备、吸收和干燥、固体废物捕集以及固体废物处置四个主要过程。
烟气脱硫与干燥原理当2so 烟气进入喷雾干燥塔后,立即与雾化浆液混合,气相中2so 迅速溶解于滴状液体中,并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
2so 吸收的总反应为:以上反应使气相中2so 不断溶解从而达到脱硫目的,在此过程中碱性物质被不断消耗,需由固体吸收剂继续溶解补充。
在石灰干燥吸收中,烟气中2co 被吸收,并与浆液反应生成碳酸钙,从而减少了钙离子可用性,这个反应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研究。
小试研究表明,与2co 反应损失的吸收剂有可能由固体循环得到回收。
特点干燥速度快。
料液经离心喷雾后,表面积大大增加,在高温气流中,瞬间喷雾干燥制粒机就可蒸发95%-98%的水份,完成干燥时间仅需数秒钟。
采用并流型喷雾干燥形式能使液滴与热风同方向流动,虽然热风的温度较高,但由于热风进入干燥室内立即与喷雾液滴接触,室内温度急降,而物料的湿球温度基本不变,因此也适宜于热敏性物料干燥净化效率的影响:影响so去除率的工艺参数包括吸收塔烟气出口温度接近绝热饱和温度的程度、2吸收剂钙硫比,以及so入口浓度。
22 煤燃烧计算标准状态下烟气体积、二氧化硫及粉尘浓度以1kg煤完全燃烧计算,则:重量(g)摩尔数需氧气数(mol)生成物(mol)(mol):C605CO2O:20H804010H2S15SO:2O30N 10N 2:W 80A 180由上表可得燃煤1kg 的理论需氧量为:()煤kg mol O n /643.739375.0625.01033.632=+-+=假设干空气中氮和氧的摩尔比为,则1kg 煤的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煤煤kg m kg mol V a /885.7/01.352178.3643.733==+=实际空气量煤kg mol V V a /211.3781.101.352=⨯==α则烟气的组成: CO 2: H 2O:20+=SO 2: N 2:⨯理论烟气量:()煤kg m V fg /18.810004.2273.27894.022.2233.6330=⨯+++= 实际烟气量:()()煤kg m V V fg fg /9685.811.1885.718.8130=-+=-+=α排烟温度下烟气体积、二氧化硫及粉尘浓度 因排烟温度为160℃,即K T S 433=。
实际烟气体积:由nn s s T PV T PV =得:煤kg m T T V V n s ns /22.1427343318.83=⨯== 烟气中SO 2的质量:()mg g SO M 6000060649375.02==⨯=烟气中SO 2的浓度:()322/015.421822.1460000)(m mg V SO M SO C s ===已知飞灰率为28%,则粉尘浓度:3/41.196822.1428000100028.0100m mg V C ==⨯⨯=粉尘已知火电厂锅炉设计耗煤量为14t/h ,即14000kg/h ,则每小时产烟量:s m h m V Q s /3.55/19908022.14140001400033==⨯==3除尘器的选择 除尘效率除尘器的选择工况下烟气流量:所以采用脉冲袋式清灰除尘器。
除尘器的设计 过滤面积 滤袋的尺寸单个滤袋直径:mm D 300~200=,取mm D 250= 单个滤袋长度:m L 12~2=,取m L 2.8= 滤布长径比一般为40~5,2.8325.02.8==D L 每条滤袋面积 滤袋条数 滤袋布置按矩形布置:a.滤袋分16组;b.每组17条;c.组与组之间的距离:250mm (B )组内相邻滤袋的间距:70mm(C )滤袋与外壳的间距:210mm4吸收塔设计一般空塔流速为1-5m/s ,此处以3m/s 设计,因s m D Q v m v Q D Av Q /385.414.43.5544,85.414.34,22=⨯⨯=====π则得吸收塔直径为: 计算脱硫塔高t v h ⋅=式中,v--烟气流速。
此处取3m/st —吸收反应时间,一般石灰系统的烟气脱硫时间为3—5s ,此处取5s 进行设计,则可得其有效高度为:m h 1553=⨯=其余设备按需要选相应型号 5烟囱设计计算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囱出口排除后由于具有一定的初始动量,且温度高于周围气温而产生一定浮力,所以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
这相对增加了烟囱的几何高度,因此烟囱的有效高度为: 式中:H —烟囱的有效高度,m ; H s —烟囱的几何高度,m ; H ∆—烟囱抬升高度,m 。
烟囱的几何高度的计算查相关资料可得燃烧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设为H s 为60m 烟气释放热计算式中:H Q —烟气热释放率,kw ;a p —大气压力,取邻近气象站年平均值; v Q —实际排烟量,m 3s T —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433K ; a T —环境大气温度,K ; 取环境大气温度a T =293K ,大气压力a p =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由K T T kw Q kw s a H 35,210002100≥-<<,可得 式中:210,,n n n —系数,1n 取,2n 取,0n 取,则: 则烟囱有效高度 烟囱直径的计算设烟气在烟囱内的流速为s m v 20=,则烟囱平均截面积为:则烟囱的平均直径d 为:取烟囱直径为DN1200mm ,校核流速v 得:烟囱阻力损失计算烟囱亦采用钢管,其阻力可按下式计算:(4-5)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v ——管内烟气平均流速,s m ;ρ——烟气密度,3m kg ;l ——管道长度,m ;d ——管道直径,m ;已知钢管的摩擦系数为,所以烟囱的阻力损失为: 6管道设计1、管道采用薄皮钢管,管内烟气流速为s m v o 18=,则管道直径D 为:式中 Q ——锅炉出口的烟气流量m 3;v ——烟气流速s m ,煤粉、焦炭粉粒等管道烟气最低流速为m 18管壁厚度'B 取mm 2.1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得 取管径为mm 2000,管壁厚度为mm 2.1的钢板制风管,7.系统阻力的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取m L 200=,对于圆管 工作状态下的烟气密度: 局部压力损失︒90弯头,23.0=ξ40个弯头出口前阻力为850Pa ,除尘器阻力选1400Pa ,脱硫设备阻力选100Pa 8.风机的选择 风量的计算 风压的计算结合风机全压及送风量,选用C Y 6475--型离心引风机,其性能参数见表3。
表3 C-型离心引风机性能参数5-47Y6电机的效率—电机功率,kW;式中;NeQ—风机的总风量,m3/h;η--通风机全压效率,一般取~;1η--机械传动效率,对于直联传动为;2β—电动机备用系数,对引风机,β=;代入数据得:9达标分析从从排放浓度核算在排烟温度160℃下,SO 2的排放浓度33/1045.32m mg so ⨯=ρ,转换为烟囱出口温度25℃:则 ()()()33/9.50122981602731045.32732516027322m mg so so =+⨯⨯=++⨯='ρρ 设脱硫效率为%,脱硫后: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2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烟尘最高排放标标准700mg/m 3,所以本设计符合排放要求。
从排放速率核算(1) 二氧化硫的排放速率设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效率为 %,则二氧化硫的排放速率为:×64×14000××%×310-=h kg /<h kg /其为GB16297-1996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排放区中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所以符合要求,设计合理。
(2)烟气的排放速率可得出口浓度为:310⨯×(%)= m 3<150 mg/m 3检验烟气排放速率=总烟气量⨯烟气出口浓度 =h kg h kg h mg 10010.0106.5100.31052.344<=⨯=⨯⨯(h kg /100国标中二级排放区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所以可得烟气排放速率也达标,所以设计合理。
从落地浓度核算 地面最大浓度为:32max 070.00.7072.2.399414.368.12m mg =⨯⨯⨯⨯⨯=ρ 本设计任务书中规定,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
由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摘自GB 13271—2001)可查出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mg/m 3,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3/900m mg 。
GB16297-1996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排放区中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比较得出排放浓度都不超标,因而设计合理,符合标准,所以该气体经处理后可以在国家2级标准下排放。
总排放浓度核算烟尘的总排放浓度(按每年300天计算):国家规定的烟尘总排放浓度为h g /5.2,因为5.2166.2<,所以符合排放标准。
2SO 的总排放浓度(按每年300天计算):国家规定二氧化硫的总排放浓度为h42,因为42g/52 所以不符合排放标准。
1.此方法不适于高硫煤。
10心得体会做学术并不辛苦,我觉得,做课程设计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在完成每一个小题目的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一个课程难题进行了求解,更重要的是,从提出问题、撰写绪论摘要,到查阅相关文献,到提出自己的方法,最终撰写论文,这一系列工作的亲身体验不同于任何来自于他人的经验,毕竟,只有真正经历过,才知道自主学习的实质是什么;自己适合怎样的研究领域;自己的兴趣在哪个方向;学习中的困难与瓶颈在哪里,而乐趣又在哪里,等等。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做课程设计的学生这些体验都是一笔宝贵财富。
我也在完成这些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主动学习的信念。
11参考文献1.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黄学敏,张承中.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刘天齐.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 张殿印.除尘工程设计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 童志权.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周兴求,叶代启.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罗辉.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