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台姐妹》分析谢晋电影风格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舞台姐妹》分析谢晋电影风格特征时代?故事?人

——从《舞台姐妹》分析谢晋电影的艺术创作特征

都说“谢晋走了,他带走了一个时代。”不过当我看完《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好像从中找到了一丝谢晋电影的影子。有人评价说冯小刚的大地震是“心灵的触动,回归传统以泪服人。”这里说的传统可能更多的就是谢晋现实主义电影的传统吧。

谢晋喜欢喝酒,谢晋去世的时候,冯小刚评价他是个性情中人,字如其人,电影如导演,谢晋电影的风格也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谢晋的电影都会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但是故事并不会展开宏大的史诗叙事风格,而是围绕时代中的一两个人物展开,不过故事却紧紧依托于这个历史背景,情节也是紧随着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发展,虽然人物生命的时间跨度很大,但谢晋却并不忽视刻画人物的形象性格,在细节雕琢中人物真实可感,血肉丰满。用人的故事来反映时代、思考时代,也用时代的故事来表现人性,思考人和时代。对谢晋的电影,我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时代、故事和人。

舞台姐妹是1965年公映的,文革全面开始前谢晋的最后一部电影,也是此后文革中谢晋遭到最严重批判的一部,这部电影对于研究谢晋电影的艺术创作特征很有样本价值。分析谢晋电影的艺术特征不妨从舞台姐妹开始。

故事

故事第一位

说谢晋的电影,首先要说的是故事。因为谢晋的电影都是在讲故事,故事总是第一位的。甚至谢晋在接受鲁豫有约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拍了这么多像《舞台姐妹》这样的反映女性的电影时,谢晋说是因为那个时候看到的好故事是反映女性

的。石川曾透露,谢导挑选剧本的标准说简单也相当简单,哪个剧本更能打动他自己,就拍哪一个。也正是好故事早就了谢晋电影的一个普遍认为的风格“煽情”。舞台姐妹的故事来源很重要的是越剧名家袁雪芬,1947年的上海越剧名角、袁雪芬的好友筱丹桂服毒自杀,原因是不堪忍受剧院老板张春帆的折磨。这个和电影中邢月红的命运如出一辙。袁雪芬后来改革越剧,创作公演了《祝福》,这和电影中的故事完全一样。袁雪芬讲的真实故事启发了谢晋。

叙事戏剧化

叙事结构是一部影片的脊梁,导演通过对叙事结构的宏观把握,决定故事的讲述方式,激发观众的情感体验,传达自我的人生体悟。对“故事消费”文化心理的认同,谢晋电影继承中国电影叙事传统,遵循戏剧化的原则安排情节发展的叙述逻辑,精心设计起承转合的叙事关键点,以集中强烈的戏剧冲突满足大众观赏心理,带给观众心灵的冲击和视听的愉悦。

叙述风格也是很轻松很流畅,没有什么矫揉造作的东西,也没有故意的什么顺序、倒叙、插叙这样一些复杂的叙述方法,绝大部分都非常简单也非常鲜明。

视听语言的象征与渲染

通常谢晋根据影片的主题内涵和故事背景,会选择提炼富有象征意义和银幕美感的典型空间,如《舞台姐妹》里水乡江畔戏台便是一个很明显的象征:把戏剧小舞台和社会大舞台、

台上唱戏和台下做人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

视听语言作为电影艺术表现的特有手段,是导演完成“戏剧性”追求的重要艺术手段。谢晋是深受中国电影传统影响的优秀艺术家,其视听语言的运用纯熟、流畅,并呈现出鲜明的“戏剧性”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视听空间的构思上和音乐的运用上尤为突出。电影的戏剧性是“从景物推及到人”,电影能够利用视听语言摆

脱演员的限制,在银幕上创造“戏剧性”的视听空间,达成深刻而具有象征意味的“戏剧性”效果。激发观众丰富的情感体验。

时代

特定环境下的人性表达

谢晋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下人性的表达。即谢晋电影的史诗内涵,是“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史”,人物是历史意志的人格化。

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得他的影片都能与中国的近现代乃至当代史的一部分挂起钩来,他的主要作品基本顺应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文艺思潮和公众的文化心理,把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生活、时代剧变紧紧地纽结在一起,是在“用电影抚慰我们生存的年代。”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谢晋潜在的史诗意识使得他从民族、时代的高度来宏观地把握历史、关注现实。他以赤子之心、忧国忧民的情怀及知识分子的良知力图梳理出一条与人民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休戚相关的主线:中华民族发展的轨迹、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品格。即他是在以史诗的规模回顾曲折的历史,反映历史性的悲剧,从人们所遭遇的各种惨痛的经历和伤痕中提炼着美的元素。他说:“面对人民的不幸,面对人性的蒙羞,我不准备也不愿意掉转头去视而不见,更不对昨天的邪恶、丑陋采取宽容的态度,而是将强烈的爱憎感情倾注在作品中。”

融入思想,在影片里和时代谈谈

谢晋曾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他也在电影创作中实践着这一理念。他的电影紧跟时代,但因注入了个人的思考与见解,又使作品获得了超越时代的意义。谢晋的作品几乎部部关注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将家与国交织在一起,将政治与伦理交织在一

起,将社会批评与道德抚慰交织在一起,既给观众带来情感和精神抚慰,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总结式或先导性的指向。

他的影像所呈现的对历史的严肃反思和对社会、政治、人文的大胆而超前的思考,在那个年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力量不可忽视。它所代表、所传承的中国电影传统中最宝贵的创作精神正是对于民族历史、社会发展冷峻而又置身其内的回瞻。

在人物命运里揭示人性

谢晋用镜头“写戏、写人、写人的命运,揭示人物的灵魂”,而人的命运又总是同当时的整个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用他自己的话说:“历史之所以值得后人以审美态度来面对,就是因为有这些负载着历史意志的人格和灵魂。如果没有这样深厚的人物,历史片就成了空洞场面和遥远事件的堆积。”

充满人情味,彰显人文关怀

不仅如此,谢晋电影无论是对过去历史的反思,还是对当今现实的询问,都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他认为,“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工作者,不但要有艺术感觉的创新精神,更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在观众中产生震撼、经得起

历史检验的作品。”因此,他的影片充满了人性、人情味。即影片在表现社会悲剧、生命悲剧、民族悲剧的同时,还刻意去表现许多美好的东西。他坦言:“我拍影片更多地追求美育作用、警示作用,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舞台姐妹》则更强调其对社会弱者和女性的人文关怀。

所以说,谢晋电影以深情、深沉、冷峻的创作风格,揭示了社会生活当中的某些负面现象,旨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激励人们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即一个个时代结束了,但谢晋电影的“人性”魅力并没有随之消亡。它不仅带给人们美的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