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驯化教案

合集下载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4)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的知识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感受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学会与动物和谐共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感受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实例,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动画等,生动展示动物的驯化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实例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3.实践活动材料:准备动物驯化的相关材料,如动物图片、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如何成为人类的朋友的吗?”让学生思考动物的驯化过程。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18)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18)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 (18)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动物驯化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以及驯化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驯化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但对于动物驯化的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深入理解动物驯化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掌握驯化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驯化的过程,驯化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驯化的知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驯化的知识。

3.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观察驯化动物的行为,动手制作动物驯化的小实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驯化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引导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动物驯化,驯化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3.讲解与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动物驯化的过程,展示驯化动物的实例。

4.讨论与实践: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如观察驯化动物的行为,动手制作动物驯化的小实验等。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反思动物驯化的利与弊,提出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措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什么是动物驯化?•过程:动物驯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影响:驯化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影响?•利与弊:动物驯化的利与弊是什么?•保护: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等。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6)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6)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掌握驯化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分析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驯化的动物,如宠物狗、猫等,对动物的驯化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学生对动物驯化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掌握驯化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动物驯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的驯化现象,驯化的基本方法,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难点:对动物驯化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驯化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动物驯化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相关动物驯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教学PPT或黑板。

4.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一些常见的驯化动物,如狗、猫等,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驯化现象、驯化的基本方法以及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驯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和探究能力,对于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驯化技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驯化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基本的驯化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驯化技巧,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动物的驯化。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驯化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素材。

2.准备驯化动物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教室环境布置,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特性和驯化过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驯化动物的过程,掌握基本的驯化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原理,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学生观察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践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驯化动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准备实训材料,如动物玩具等,用于学生实践。

3.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

4.划分学习小组,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动物是如何被人类驯化的吗?”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重点讲解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驯化动物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1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1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2)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驯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动物驯化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适用于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可能对动物的驯化有初步的认识,但对驯化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驯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动物驯化的原因和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

2.难点:驯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3.准备课堂用的实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猎豹捕猎、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等场景,让学生谈谈对动物驯化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动物驯化的原因。

例如,通过展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压力,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有些动物会逐渐变得温顺,甚至成为人类的伙伴。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例,分析驯化过程中动物的行为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驯化现象。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动物的驯化现象。

动 物 的 驯 化_小学自然教案

动 物 的 驯 化_小学自然教案

动物的驯化_小学自然教案目的要求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野生动物是怎样被驯化为家畜家禽的。

2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比较野生动物与驯化后的家畜、家禽有什么不同)和推理能力(从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推想野马、原鸡、野鸭的驯化过程)。

3 、通过野生动物被驯化为家禽家畜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动物界是变化的,人不仅能利用自然还能改造自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野猪的驯化、野马的驯化、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人工饲养鹿。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l 、提问:(1 )自然界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进化的结果)(2 )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变化)2 、谈话:动物的种类很多,按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类是人工饲养的。

想一想,人工饲养的有哪些动物?3 、讲解: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统称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可以称作家养动物。

家养的动物也有不同。

有的只是经过短期的饲养,它们的形态、习性与野生的同种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人工饲养的鲤鱼、青蛙等。

有的多年来世世代代由人工饲养,在自然界里找不到与它们形态、习性完全相同的野生动物,例如猪、羊、马、牛、狗、家兔、鸡、鸭、鹅等; 其中猪、羊、马、牛、狗等哺乳类叫做家畜,鸡、鸭、鹅等鸟类叫做家禽。

家畜、家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l 、指导学生认识野兽驯化为家畜(1 )讲述:我们先来了解家畜是从哪里来的,例如饲养得很普遍的猪是从哪里来的。

家里养的猪确切说叫做家猪(出示家猪图)。

自然界里原本没有家猪,只有野猪(出示野猪图)。

(2 )观察:家猪与野猪的样子有什么不同?(3 )谈话:野猪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4 )讲述: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打猎生活,野猪就是当时猎捕的野兽之一。

起初,由于盯猎的工具很落后,多是木棒、石块等,捉到的野猪很少,人们经常饿肚子。

后来,随着打猎工具的进步,有了长矛、弓箭等武器,捉到的野猪越来越多,一时吃不完,就把活着的小野猪养在用木头或石块围成的圈里(出示原始人饲养野猪图),供给它们食物,让它们继续活着,留作以后缺少食物时再吃。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9)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9)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9)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对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驯化实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驯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动手实践,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探究问题。

但部分学生对动物的驯化可能存在误解,认为驯化就是简单的训练,缺乏对驯化过程和技巧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驯化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驯化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驯化技巧对动物进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3.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准备驯化工具和材料,如食物、绳子等。

3.准备实践活动场地,确保安全。

4.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被驯化的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驯化过程中动物和人类的变化,总结驯化的基本技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驯化技巧对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驯化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方法。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来驯化一些常见的动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动物的驯化过程和技巧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动物的驯化存在一些误解,认为驯化就是简单的训练,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纠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来驯化一些常见的动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的特性和需求,基本的驯化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来驯化动物。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狗、猫等,以便进行驯化演示。

3.准备一些驯化工具,如食物、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驯化实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过程和技巧。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的驯化技巧,总结出基本的驯化原则。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驯化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尝试驯化所选的动物。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各自的驯化成果,讨论哪些驯化技巧最有效。

–引导学生总结驯化的注意事项,如尊重动物的本能、避免过度驯化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驯化技巧应用到生活中,与动物和谐共处。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的驯化》第八课时 教案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的驯化》第八课时 教案
2、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能够熟练说出远古时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人们能够驯服动物并且能够饲养动物,在什么时段有资料表示家猪已经被人类饲养。
教学难点
通过野生动物和家生动物的区别,能够认识到家养动物更加温顺,对人类活动和人类生存更加有利。通过分析整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通过分析中建立起对实验的认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教学设计
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学习和实验的思维方式;
2、明确本节课应该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3、总结归纳本次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知识。
教学重点
1、这一课时通过学习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狩猎,更好的生存,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武器,从而能够更好的驯服这些动物。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安排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上节课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了狩猎先是用石块投掷,然后制作锋利的木剑进行打猎。远古时期的人们,武器不断在改进,也更加先进,这样对于狩猎和对动物的驯化有极大的帮助,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二、知识讲解
PPT讲解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不同特征,并认识到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相比之下,家养动物的存在对人类活动和人类生存更具有价值和意义。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请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
三、小组分工
1、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探讨以上的知识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动物的驯化幼儿教案

动物的驯化幼儿教案

动物的驯化幼儿教案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野生动物是怎样被驯化为家畜家禽的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比较野生动物与驯化后的家畜、家禽有什么不同)和推理能力(从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推想野马、原鸡、野鸭的驯化过程)3、通过野生动物被驯化为家禽家畜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动物界是变化的人不仅能利用自然还能改造自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野猪的驯化、野马的驯化、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人工饲养鹿教学过程导入新课l、提问:(1)自然界的动物是从里来的(进化的结果)(2)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2、谈话:动物的种类很多按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类是人工饲养的想一想人工饲养的有些动物3、讲解: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统称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可以称作家养动物家养的动物也有不同有的只是经过短期的饲养它们的形态、习性与野生的同种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人工饲养的鲤鱼、青蛙等有的多年来世世代代由人工饲养在自然界里找不到与它们形态、习性完全相同的野生动物例如猪、羊、马、牛、狗、家兔、鸡、鸭、鹅等;其中猪、羊、马、牛、狗等哺乳类叫做家畜鸡、鸭、鹅等鸟类叫做家禽家畜、家禽是从里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问题学习新课l、指导学生认识野兽驯化为家畜(1)讲述:我们先来了解家畜是从里来的例如饲养得很普遍的猪是从里来的家里养的猪确切说叫做家猪(出示家猪图)自然界里原本没有家猪只有野猪(出示野猪图)(2)观察:家猪与野猪的样子有什么不同(3)谈话:野猪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4)讲述: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打猎生活野猪就是当时猎捕的野兽之一起初由于盯猎的工具很落后多是木棒、石块等捉到的野猪很少人们经常饿肚子后来随着打猎工具的进步有了长矛、弓箭等武器捉到的野猪越来越多一时吃不完就把活着的小野猪养在用木头或石块围成的圈里(出示原始人饲养野猪图)供给它们食物让它们继续活着留作以后缺少食物时再吃另外还可以让它们长大后繁殖小野猪不必再冒着危险到森林里去捕捉就这样野猪被人们一代代地饲养起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野猪不能到处乱跑只能在圈里活动;人供给它们充足的食物不需要它们自已去捕食时间久了它们的性情和形态都有所变化例如变得比较肥了不像以前那么凶猛了另外人们发现生下来的小野猪在形态和性情方面与它们的双亲关系很大因此人们根据需要总是选择那些性情比较温驯、体肥肉多的野猪繁殖后代这样经过人工饲养和世世代代的挑选饲养的野猪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它们凶猛的性情被驯服了;另外它们身体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牙齿变短了腰变长了臀变圆了腿变粗了总之与它们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由体瘦肉少、性情凶猛的野猪变成了体肥肉多、性情温驯的家猪(5)提问:①现在你知道家猪是由什么动物变来的②野猪为什么能变成家猪主要原因(人工饲养和人的选择)(6)讲解:像上面所讲的那样按照人的需要经过多年的驯养和选择将野猪培育成家猪的过程叫做驯化所以我们可以说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7)讨论:①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那么马呢(出示野马驯化图)②野马与家马有什么不同③根据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推想家马是怎样驯化来的④根据家猪与家马的由来你有什么进一步想法(启发学生推想所有家畜的由来)(8)教师小结:家畜的祖先都是野兽都是根据人的需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驯化而来的2、指导学生认识野鸟驯化为家禽(1)讨论①我们己经知道家畜是由野兽驯化来的那么家禽可能是来的②常见的家禽有什么你认为它们可能是由什么鸟驯化来的(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3)观察:①家鸡与原鸡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②家鸭与野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4)讨论:①家鸡与原鸡的形态有很多相似之处家鸭与野鸭的形态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说明什么(原鸡可能是家鸡的祖先野鸭可能是家鸭的祖先)②家鸡与原鸡的不同、家鸭与野鸭的不同可能是形成的(启发学生推想原鸡、野鸭在人工饲养、人工选择中的变化过程)(5)教师小结:家鸡、家鸭确实分别是由原鸡、野鸭驯化而来的其他的家禽也都是由野鸟驯化来的在人工驯化过程中它们只能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又有充足的食物不可能也不需要到处飞翔一代代总是这样时间久了它们的飞翔能力就差了飞翔也没有祖先那么发达了另外在人工驯化过程中人们总是选择那些肉多、下蛋多的原鸡或野鸭繁殖后代一代代总是这样时间久了原鸡与野鸭的体形、性情都发生了变化与它们的祖先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成为驯服的家鸡与家鸭3、指导学生认识驯化野生动物的意义和我国在驯化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1)讨论:①人工驯化野生动物有什么好处②除了常见的家禽、家畜外你知道现在人们还驯养些动物(2)讲解:野生动物能为我们提供肉、皮、毛、药材等多种物品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只靠狞猎的方法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还会带来破坏大自然的结果因此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的方法是一种既有经济价值又能保护大自然的好方法现在人们正在努力研究:些经济价值大的野生动物可以饲养怎样饲养等例如人们每年需要大量的鹿茸、踌香等药材还需要大量的貉皮做皮大衣过去多是靠杀鹿取茸杀麝取香捕杀野貉取皮毛现在我国人工饲养鹿、麝、貉已经成功可以不必杀鹿取茸、杀麝取香、杀野貉取皮毛了总之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是既能保护大自然又有很大经济价值的活动今后必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巩固应用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的驯化的知识2、提问:(1)家禽、家畜分别是由什么动物驯化来的(2)野生动物变为家禽、家畜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3)现在开始驯养的一些野生动物过很多年之后可能会有什么变化(4)通过学习《动物的进化》和《动物的驯化》这两课你知道了什么(动物界是变化的促进动物界变化的原因)布置作业查阅、询间稻、麦、玉米等农作物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它们是来的?(这些农作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的培育而成的)《动物的驯化》。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科版科学六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野生状态、驯化的概念、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利用驯化的动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关动物的知识,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认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动物图片、视频等素材。

3.分组讨论的道具、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简要介绍这些动物的特点。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给出的案例,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物的驯化导学案》

《动物的驯化导学案》

《动物的驯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动物驯化的定义和历史背景;2. 掌握动物驯化的方法和意义;3. 了解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干系。

导学内容:一、动物驯化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动物驯化是指人类通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使野生动物逐渐变得温顺、从命人类指挥的过程。

人类开始驯化动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被驯化的动物是狗,随后逐渐扩展到牛、马、羊、猪等动物。

二、动物驯化的方法和意义1. 方法:动物的驯化主要通过人工选择和基因改良来实现。

人们通过选择性繁殖,培育出适应人类需求的品种;通过训练和教育,使动物逐渐习惯人类的生活方式。

2. 意义:动物的驯化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起首,驯化的动物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劳动力和材料;其次,驯化的动物可以成为人类的伴侣和宠物,丰富豪类的生活;最后,动物的驯化也增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进步。

三、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干系人类与动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干系。

动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劳动力、材料和情感支持;而人类通过驯化动物,珍爱动物种群,增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同时,人类也需要尊重动物的生存权益,珍爱动物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结合课上所学知识,讨论动物驯化的意义和方法,并分享自己对动物驯化的看法。

2. 观察实践:请同砚们选择一个动物,观察其行为习性和与人类的互动方式,思考这种动物是否可以被驯化,并探讨如何进行驯化。

3. 教室展示:请同砚们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制作关于动物驯化的海报或PPT,并在教室上进行展示。

导学评判:1. 请同砚们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动物驯化的小论文,包括动物驯化的定义、历史背景、方法和意义。

2.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文献调研,撰写一份关于该动物驯化历史和方法的报告,并在班级中分享。

通过本次导学,同砚们将对动物驯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干系,培养对动物的尊重和珍爱认识,增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8)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8)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8)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进而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动物驯化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图片等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原理,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动物驯化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的理解和看法。

3.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驯化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器材,如笼子、食物等。

3.准备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驯化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动物的驯化?为什么人类要进行动物的驯化?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关于动物驯化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是如何被驯化的?人类是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的?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的理解和看法。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对动物驯化的理解。

湘教版科学六下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下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下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教版科学六下1.4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驯化的概念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特点和分类等基本知识。

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学生可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以及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驯化动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和案例:收集与动物驯化相关的图片和案例,用于课堂展示。

2.准备实验材料:为学生提供驯化动物所需的实验材料,如食物、绳子等。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驯化动物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驯化经验和观点。

教师总结,强调驯化动物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学生举例说明其他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0)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以及认识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驯化概念、驯化过程、驯化技巧、动物习性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动物的驯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动物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驯化的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概念,知道驯化过程和驯化技巧。

2.认识动物的习性,提高对动物的认知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概念、驯化过程、驯化技巧。

2.难点:动物习性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驯化技巧和动物习性。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图片、文字、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PPT,直观展示动物的驯化过程。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动物驯化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小组讨论工具:准备小组讨论所需的白板、彩笔等工具。

4.动物图片: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动物是可以被驯化的吗?驯化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动物的驯化过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基本概念。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7)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科版科学六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如动物的分类、特征等。

但学生对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2.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2.教学难点:动物的驯化方法,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2.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料。

2.观察动物的实物或图片。

3.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4.与动物相处的实例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动物驯化过程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长时间与动物的互动,使一些动物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伙伴。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掌握动物驯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对于动物的驯化,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驯化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动物驯化的过程。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驯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方法。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驯化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动物玩具、驯化工具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驯化动物,如狗、猫、马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的伙伴?它们是如何被驯化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驯化案例,如狗的驯化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狗是如何从野生状态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成为人们的伙伴。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如模拟狗的驯化过程,让学生尝试用驯化工具引导狗进行简单的动作。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了哪些驯化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不同动物的驯化是否都有效?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提到的驯化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动物的驯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
(1)自然界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
(2)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谈话:动物的种类很多,按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类是人工饲养的。想一想,人工饲养的有哪些动物?
2、学生阅读家畜从哪里来
(1)学生阅读,了解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举例说说家猪是怎么驯化来的。
(2)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我国最早驯化动物的历史。
三、总结人类驯化动物的成绩
1、小组讨论:驯化的动物有哪些适合人类需要的优点?组织交流:
狼与狗。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狗对主人忠诚、温顺、乐于与人类亲近,又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以保护主人的利益与安全。有些方面还是人类的助手。
提问:被人们称之为“家畜”、“家禽”的动物又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野兽驯化为家畜
(1)讲述:
我们先来了解家畜是从哪里来的,例如饲养得很普遍的猪是从哪里来的。
家里养的猪确切说叫做家猪。自然界里原本没有家猪,只有野猪。
(2)观察:家猪与野猪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3)谈话:野猪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
野猪与家猪。家猪体肥,不具有攻击性,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肉食。
野马与马。马温顺,可以人类是代步工具,力气大,可以拉车。
野牛与牛。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地、拉车等。
2、教师总结:上面的这些例子,我们发现猪、马、牛、羊都是家畜,它们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家畜、家禽的都是野生动物,)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选择性的驯养,使野生动物的体态、习性改变,这就是野生动物的(驯化)
四、学生阅读现代的动物驯养
1、阅读与思考:现代动物的驯养目的在哪?人工驯化野生动物有什么好处?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哪些?在语言上准备一下,可以为大家介绍介绍。
2、强调驯养要科学,防止人畜共患的疾病传播。
(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因此,人类在驯养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
五、总结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的驯化的知识。请学生起来总结。
六、课外拓展
调查当地驯养动物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现代驯养动物的目的。
教学后记
3、讲解:
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统称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可以称作家养动物。
家养的动物也有不同。有的只是经过短期的饲养,它们的形态、习性与野生的同种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人工饲养的鲤鱼、青蛙等。但是有的多年来世世代代由人工饲养,现在自然界里找不到与它们形态、习性完全相同的野生动物,例如猪、羊、马、牛、狗、家兔、鸡、鸭、鹅等;其中猪、羊、马、牛、狗等哺乳类叫做家畜,鸡、鸭、鹅等鸟类叫做家禽。
科学教案
时间:2015年3月17日
课题
第4课动物的驯化
第1课时
科学探究
1、通过对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的对照分析,判断人类的哪些需求决定动物的进化过程。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现代人们驯化动物的目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对动物驯化的研究引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保护自己的意识。
科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