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科学六年级 4 动物的驯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1.4 动物的驯化 - 湘科版(共15张PPT)
1
野 猪
家 猪 家猪和野猪的
样子有什么不
2
同?
1.野猪和家猪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2.野猪和家猪的性情怎样? 3.野猪是怎样变成家猪的?
3
4
5
野马
家马
思考:野马是 怎样驯化为家
马的?
原鸡
家鸡
7
家鸭 野 鸭
8
讨论:
A: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有什么相 同?有什么不同?
4、通过学习《动物的驯化》,你知道什么?
13
作业:
• 查阅资料思考:稻、麦、玉米等作
物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吗?它们是 怎样来的?
14
15
B:这说明了什么?
9
可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
可以挽救濒危的野生动物
11
在一些特殊行业发挥作用
12
巩固应用: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的驯化的知 识,说一说家畜、家禽分别是由什么动物驯 化而来的?
2、野生动物变为家畜、家禽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3、现在开始驯养的一些野生动物,过了多年 后,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4)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的知识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感受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学会与动物和谐共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感受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实例,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动画等,生动展示动物的驯化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实例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3.实践活动材料:准备动物驯化的相关材料,如动物图片、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如何成为人类的朋友的吗?”让学生思考动物的驯化过程。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18)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 (18)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动物驯化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以及驯化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驯化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但对于动物驯化的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深入理解动物驯化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掌握驯化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驯化的过程,驯化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驯化的知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驯化的知识。
3.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观察驯化动物的行为,动手制作动物驯化的小实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驯化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引导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动物驯化,驯化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3.讲解与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动物驯化的过程,展示驯化动物的实例。
4.讨论与实践: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如观察驯化动物的行为,动手制作动物驯化的小实验等。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反思动物驯化的利与弊,提出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措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什么是动物驯化?•过程:动物驯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影响:驯化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影响?•利与弊:动物驯化的利与弊是什么?•保护: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等。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1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 (14)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动物驯化的相关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动物驯化的过程、原因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物知识,对动物的种类、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动物驯化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驯化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可能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动物驯化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驯化的概念、原因和影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动物驯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提高他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驯化的概念、原因和影响。
2.难点:动物驯化的深层次原因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动物驯化的相关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动物驯化现象,如宠物狗、家鸡等,引导学生思考动物驯化的原因和影响。
2.新课导入:介绍动物驯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动物驯化。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动物驯化案例,如狗、猫、家兔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驯化的原因和过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驯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和文化素养。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物驯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动物驯化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6)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掌握驯化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分析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驯化的动物,如宠物狗、猫等,对动物的驯化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学生对动物驯化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掌握驯化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动物驯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的驯化现象,驯化的基本方法,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难点:对动物驯化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动物的驯化现象。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驯化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动物驯化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相关动物驯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教学PPT或黑板。
4.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一些常见的驯化动物,如狗、猫等,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驯化现象、驯化的基本方法以及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动物的驯化
小结
人类为满足各种需求而驯化动物
现代动物驯养的驯养除了满足各种需求外,
还能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驯化
野猪
家猪
家猪体肥,不具有攻击性, 能为人类的生代步 工具;力气大,可以拉车。
驯化
野牛
牛
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地、 拉车、产牛奶、提供肉食等。
4.3 现代的动物驯养
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一些特殊行业发挥作用 保护稀有物种
意义
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生物的进化
4、 动物的驯化
驯化
野猪
家猪
4.1 人类驯化动物的原因
远古人类狩猎是为了解 决食物问题。
远古人类留下捕猎剩下 的动物,以备食物不足,但 却发现留下的母兽所产的后 代比较容易与人相处。此后 开始正式驯养野兽。
4.2 人类驯化的动物
驯化
狗 狼
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狗对主人忠诚、 温顺、乐于与人类亲近,又具有一定的 攻击性,可以保护主人的利益与安全。 有些方面还是人类的助手。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驯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和探究能力,对于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驯化技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驯化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基本的驯化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驯化技巧,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动物的驯化。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驯化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案例和互动活动素材。
2.准备驯化动物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教室环境布置,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特性和驯化过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驯化动物的过程,掌握基本的驯化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原理,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学生观察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践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驯化动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准备实训材料,如动物玩具等,用于学生实践。
3.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
4.划分学习小组,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动物是如何被人类驯化的吗?”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重点讲解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驯化动物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了解到动物的驯化知识,又能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动物的驯化知识了解不多,对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使学生认识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动物,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讲授新课: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3.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驯化动物,并进行交流分享。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9)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9)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对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驯化实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驯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动手实践,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探究问题。
但部分学生对动物的驯化可能存在误解,认为驯化就是简单的训练,缺乏对驯化过程和技巧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驯化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驯化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驯化技巧对动物进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3.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准备驯化工具和材料,如食物、绳子等。
3.准备实践活动场地,确保安全。
4.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被驯化的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驯化过程中动物和人类的变化,总结驯化的基本技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驯化技巧对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驯化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方法。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来驯化一些常见的动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动物的驯化过程和技巧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动物的驯化存在一些误解,认为驯化就是简单的训练,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纠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来驯化一些常见的动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的特性和需求,基本的驯化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来驯化动物。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狗、猫等,以便进行驯化演示。
3.准备一些驯化工具,如食物、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和需求。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驯化实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过程和技巧。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的驯化技巧,总结出基本的驯化原则。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驯化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驯化技巧,尝试驯化所选的动物。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各自的驯化成果,讨论哪些驯化技巧最有效。
–引导学生总结驯化的注意事项,如尊重动物的本能、避免过度驯化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驯化技巧应用到生活中,与动物和谐共处。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9)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 (9)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动物。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此外,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也是本课的重要学情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驯化动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驯化动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动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导入本课。
2.知识讲解: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驯化动物的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对待动物,提出保护动物的建议。
5.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小实验,如尝试驯化一只小动物(如金鱼),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动物的驯化过程:野生动物→ 半驯化动物→ 驯化动物2.驯化动物的方法:食物诱导、训练、繁殖选择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科版科学六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野生状态、驯化的概念、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利用驯化的动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关动物的知识,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认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动物图片、视频等素材。
3.分组讨论的道具、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简要介绍这些动物的特点。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给出的案例,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8)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8)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进而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动物驯化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图片等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知道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原理,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动物驯化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的理解和看法。
3.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驯化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器材,如笼子、食物等。
3.准备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驯化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动物的驯化?为什么人类要进行动物的驯化?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关于动物驯化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是如何被驯化的?人类是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进行驯化的?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驯化的理解和看法。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对动物驯化的理解。
湘教版科学六下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下1.4《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教版科学六下1.4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驯化的概念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特点和分类等基本知识。
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学生可以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以及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驯化动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和案例:收集与动物驯化相关的图片和案例,用于课堂展示。
2.准备实验材料:为学生提供驯化动物所需的实验材料,如食物、绳子等。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驯化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驯化动物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驯化经验和观点。
教师总结,强调驯化动物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学生举例说明其他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0)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驯化技巧,以及认识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驯化概念、驯化过程、驯化技巧、动物习性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动物的驯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动物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驯化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驯化的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驯化概念,知道驯化过程和驯化技巧。
2.认识动物的习性,提高对动物的认知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概念、驯化过程、驯化技巧。
2.难点:动物习性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的驯化过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驯化技巧和动物习性。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图片、文字、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PPT,直观展示动物的驯化过程。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动物驯化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小组讨论工具:准备小组讨论所需的白板、彩笔等工具。
4.动物图片: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动物是可以被驯化的吗?驯化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动物的驯化过程,让学生了解驯化的基本概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4 动物的驯化-湘科版
)的饲养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
3、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因此,人类在驯化动物
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
11
12
动物的驯化
1
明确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动物驯化的历史。 2、知道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阅读,了解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 2、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我国最早驯化动物的历史。
3
家畜从哪里来
1 、距今约15000年前,人类发明了弓箭,狩猎本领提高了。人们猎获的动物多起来, 有时还可能有剩余。随后,人类又发明织网捕动物,这样就能捕捉到活的动物。 2、 起初人类只留下捕猎剩余的动物以备食物不足时宰食,并不是有意识地驯养它们。 后来,人们不止一次地发现,留下来的母兽所产的仔兽长大后比较容易与人相处。人 类认识到这个规律之后,才正式开始驯养野兽。
4
合作探究 1、驯化的动物有哪些适合人类需要的优点? 2、现代动物的驯养目的在哪?
5
6
7
8
9
10
检测 填空题
1、猪、马、牛、羊都是家畜,它们都是由( )动物驯化而来的。
2、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当时( )的骨骸已
与现代的家猪相似。可以肯定,我国对(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7)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17)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科版科学六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如动物的分类、特征等。
但学生对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2.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2.教学难点:动物的驯化方法,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
2.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料。
2.观察动物的实物或图片。
3.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4.与动物相处的实例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驯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质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动物驯化过程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长时间与动物的互动,使一些动物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伙伴。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掌握动物驯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对于动物的驯化,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驯化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难点:动物驯化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动物驯化的过程。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驯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方法。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驯化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动物玩具、驯化工具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驯化动物,如狗、猫、马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的伙伴?它们是如何被驯化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驯化案例,如狗的驯化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狗是如何从野生状态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成为人们的伙伴。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驯化过程。
如模拟狗的驯化过程,让学生尝试用驯化工具引导狗进行简单的动作。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了哪些驯化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不同动物的驯化是否都有效?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提到的驯化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动物的驯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的看法。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11)
湘科版科学六下《动物的驯化》说课稿 (11)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驯化》是湘科版科学六下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驯化过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动物驯化的概念和意义。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多个思考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如动物的分类、特征等。
然而,对于动物的驯化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来理解和掌握驯化的概念。
此外,学生对于实践活动较为感兴趣,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的驯化概念,了解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活动,掌握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驯化过程及其意义。
2.难点: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物的驯化。
2.新课导入:介绍动物的驯化概念,解释人类如何通过驯化动物来改善生活。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4.实践活动:设置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驯化的过程。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探讨动物驯化的意义。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人类通过改变动物的行为,使其适应人类生活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弥 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人 们驯养了多的动物。
鸵鸟的经济价值很 高,野生鸵鸟是国家保 护动物。人们为了获取 经济利益驯养鸵鸟。
为了保护野生水 貂不被捕杀,人们驯 养水貂,以满足对其 皮毛的需求。
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 患的,例如狂犬病、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禽流感等。因此人 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 畜共患传染病。
有些方面还是人的助手。
野猪
距今6000多年前西安半坡 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 址,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
与现代家猪很相似。
家猪
马温顺,可以 是人类的代步 工具,力气大 ,可以拉车。
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 地、拉车等。
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
野生动物进行选择性的驯养, 使野生动物的体态、习性改变, 这就是野生动物的 驯养。
动物的驯化
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打猎生活,野 猪就是当时猎捕的野兽之一。起初,由于打 猎的工具很落后,多是木棒、石块等,捉到 的野猪很少,人们经常饿肚子。
距今15000年前,人类发明了弓箭。弓箭使人 的手长得更加长,更加有力。仿佛是“牙齿”长
着翅膀,它飞出去猛烈地咬破动物的肚皮,钻到
动物的身体里去了。这样捕获的动物多起来,有 时还可能有剩余。
织网捕动物,可以捕捉到的动物与弓 箭捕捉到的偶什么不同呢?
起初人类只留下捕猎剩余的动物以备 食物不足时宰食,并不是有意识地驯养它 们。后来,人们不止一次地发现,留下来 的母兽所产的仔兽长大后比较容易与人相 处。人类认识到这个规律之后,才正式开 始驯养野兽。
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狗对
主人忠诚、温顺、乐于与人类 亲近,又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可以保护主人的利益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