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教材之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从平面向量的引入浅鉴高中数学新教材改革之一隅

-

随着人类新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发起挑战,促使其必须进行重大革命,以适应高度发展起来的现任新型知识体系。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向量数学”,以其在物理学、空间物质结构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人们所观注,进而很快形成了一套具有优良运算通法的数学体系,现已被纳入中学数学基础教程中,成为数学新教材改革的一大闪光点。

一、人类新知识体系,使得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更加现代化。

按照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预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0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在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1倍,而当前是每3—5年增加1倍。他的预测的精确程度还有待考究,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截止1980年,当代人类知识体系中,人类有史以来100多万年积累的知识占10%,而近30年积累的占90%,而90年代后,人类知识积累速度更加迅速。显然人类新知识体系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膨胀的短周期效应,这就使人类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现代电子办公一体化的形成,复印机、传真机、可视电话、移动通信、国际互联网(Internet)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谓是真正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网络时代的产物:E-mail的接发、信息查询(Archie)、登录环球各信息网站(www)等等,这些都标志着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量有用的和无用的信息越来越多,传播越来越便捷,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和能力显然与过去有了天地之别,这对现代中学基础教课程教材提供了众多新的课题。

由于刚过去的20世纪,我国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基本了停留在18、19世纪的旧知识体系上,不少陈旧知识占去了学生相当多的学习时间,学习知识老化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极不相称。更加让学子们不能接受的事实是,现在所学的内容在今后5—6年毕业后,已经陈旧甚至被淘汰。怎样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呢?现代化的电子媒介技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的新的广阔前景,这也许就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教学相长”吧,教育推动了科学技术的

进步,同样进步了的科学技术反过来又会推动教育向更高层面上发展。

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教师一改过去“单一的传授教材知识”转变为“辅以现代媒体技术的现代教材体系”。目前,新的课程数学教学要求中,明确增加通过“研究性课题”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方向,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二、平面向量的引入,充分体现了高新教材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受新知识体系的影响,作为最近一个世纪才兴起的“向量数学”这套数学体系,以其优良的运算通性,将数学中的“数量”运算与物理中的“矢量”运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的重要地位。

向量作为一种新的量,它不同于数量,数量的代数运算在向量范围不一定能施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明确数量和向量的区别,并重新规定了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和向量的积、向量的数性积和矢性积等运算法则。并在引入二维坐标系后,将向量与坐标紧紧联系起来,增加了向量的渗透性和实用性,更体现了向量运算的价值,下面简单附几例以亨读者。

例1 设△ABC是锐角三角形,在△ABC外分别作等腰Rt△BCD、△ABE、△CAF,在这三个三角形中,∠BDC、∠BAE、∠CFA是直角,又在四边形BCFE外作等腰Rt△

EFG,∠EFG是直角,求证:(1)GA=2AD (2)∠GAD=1350

(1994年上海市试题)

【简析】:以点A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复平面),

记G相应的复数为Z G,D相应复数为Z D,如图,

Z G=AG=AF+FG

=AF+EF i

=AF+(EA+AF)i =AF(1+i)+BA (-1+i)Z

D=(-1+

i)AD

=DA+AD i

=DB+BA+(AC+CD)i

=BA+DB+BD+AC i

=BA+(AF+FC)i

=BA+AF(1+i)

∴Z G=(-1+i)Z D即 GA=2AD ,∠GAD=1350 。

【评析】:此题将向量与复数二维坐标系完美地结合起来,化繁为简,创造性使用向量完成了证明,值得同学们借鉴。本题也可用传统平几证明方法证明,这里不再赘述。

例2 如图,已知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正三角形ABC ,CDE 和EHK (顶点依逆时针方向排

列),并且AD=D K 。证明:△BHD 也是正三角形。

(1981年苏联试题)

【简析】:将△CAD 绕C 点逆时针旋转600,易知其得到△CBE , ∴ │AD │=│BE │ 且AD 、BE 夹角

为600 又∵AD=DK

∴│DK │=│AD │=│BE │ 且DK 、BE 的夹

角也是600

再将△HBE 绕H 顺针旋转600,又因为

EHK 是正三角形,所以点E 转到K ,线段EB

与KD 重合,即B 转到D

于是│HB │=│HD │,∴HB 、HD 夹角为600

∴ △BHD 是正三角形。 【评析】:此题巧妙利用了向量与向量的夹角证明了正三角形的结论。实际题中条件“”等价于“在一直线上,”这个条件,读者可以利用初等平几知识进行证明,但均不如向量证法简洁明了。

例3 在半径为15cm 的均匀铁板上,挖去一个圆洞,已知圆洞的圆心和铁板的中心相距8cm ,圆洞的半径是5cm 【简析】:如图,以铁板中心O 1为原点建立直角坐

标系,设挖去圆洞后所剩下的铁板的重心为

O ’(x,0)及圆洞中心O 2

如果在O ’(x,0)处给一个支持点,根据重

心原理,剩下的铁板应该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即

其余各力的力矩和应为,则

│F 1│·│O ’ O 1│-│F 2│·│O ’ O 2│=│0│

------------------------------------------

----------------(*)

这里,│F 1│=π×152 │F 2│=π×52

│O ’ O 1│= x │O ’ O 2│= 8+x

代入(*)得,x = -1

∴挖去圆洞后所剩下的铁板的重心为O ’(-1,0) 【评析】:这实质上是一道物理题的“变题”,利用“物体在平衡时,力矩和为0”来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