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第四次上机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ARCGIS实验四-网络分析

ARCGIS实验四-网络分析

实验四网络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基于ArcGIS网络分析功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网络分析基本技能。

二、实验要求根据提示完成下面分析任务,并整理成实验过程word文档,必要时截图说明。

四次实验文档整理好后一起交,最终实验报告上交时间为第14周周五以前,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给我。

注意:1、请独自完成四次实验任务,可以互相讨论学习,但一定要自己完成任务并独自撰写报告;2、发现抄袭、完全雷同报告,一并罚处,各份雷同报告至少扣20分,情节严重者取消实验成绩。

三、实验环境1. 利用ArcGIS的Utility Network Analysis和Network Analysis完成相关任务2. 实验数据位置:, 位于“实验指导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文件夹下。

四、实验任务(一)Utility Network Analysis工具的使用实验准备:打开Mygisdata\MapDocuments\ex_9.mxd地图文件,并另外取名另存后,即可开始Utility Network Analysis部分实验。

任务1.查找Hidden Timbers ST到Stevens High School的最短路径,截取显示路线的地图,该路线所覆盖了多少个线要素?转换为实际距离是多少?提示:(1)找到并设置边界点,然后求解;(2)计算实际距离需要设置“选项”参数。

步骤:(1)打开school属性表,通过“选项”—“按属性选择”,查找符合条件的学校,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用蓝色标记的蓝色原点就是Stevens High School(2)打开Road Network属性表,通过“选项”—“按属性选择”,查找符合条件的道路,结果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图中用蓝色标记的原点就是Hidden Timbers ST在Stevens High School和Hidden Timbers ST上分别标记:(4)通过“Utility Network Analysis”工具栏中的“追踪任务”—“查找路径”,可求出最短路径,结果如下图所示红色的线就表示了最短路径(5)通过“执行,可以看出,此路线覆盖了线要素32个线要素(6)通过tility Network Analysis工具栏中的“分析”—“选项”中权重值的设置,可计算出实际距离为6981.5153米结果如下图所示:任务2. 如果任务1中路线中Arrowhead DR 在维修封路,最短的替代路线是什么?该替代路线有多长,截取地图。

GIS实训指导书

GIS实训指导书

GIS实训指导书1.实训性质与目的1、性质: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本课程可以结合物流管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使学生通过该软件的学习接受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技能训练。

2、目的: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操作与学习,使学生对GIS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进行熟练细致的操作,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物流人才。

2.实训内容与要求实训一对地图进行浏览操作1、实训内容使用地图工具:鹰眼、放大、缩小、全图显示、地图移动、属性、测量工具、选项设置、图层控制等等。

2、实训要求通过对地图工具的使用,熟练掌握各种地图工具,了解其不同与联系,对地图能够熟练的进行浏览等操作。

实训二对地图进行查询1、实训内容使用地图上与查询相关的操作按钮:拉框查询、任意图形选取查询、快速查找、客户查询、周边环境分析、缓冲分析等,对地图进行数据查询。

(1)拉框查询,使用操作按钮在地图上框好框架,对框架内的客户点进行查询。

(2)任意图形选取查询,使用操作按钮在地图上根据需要划好线条,对线条内的可户点进行查询。

(3)缓冲分析,结合缓冲分析和橡皮擦,对不同的形状设定具体的缓冲范围,查询出范围内的客户点信息。

(4)普通查找,可以类似平面查询对客户具体信息进行查询。

2、实训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在地图中如何对客户点进行形象化的查询。

实训三可视化客户关系管理操作1、实训内容通过相关操作,对客户关系进行具体的管理、分析以及考评等任务的实现。

(1)产品上柜分析与考评(2)产品销售分析与考评(3)品牌销售分析与考评(4)客户销售分析与考评(5)销售波动分析与考评(6)片区销售分析与考评(7)客户需求满足分析与考评2、实训要求根据具体布置的任务,能自己组织条件,通过相关操作,对客户关系管理模块中的具体信息进行管理、分析以及考评。

3.实训项目计划安排4.实训纪律与实训守则1、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实训中心的安排在指定的实训室进行实训。

dgis-lab4

dgis-lab4

版权声明此实验指导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的组成部分,由杨克诚编著并保留改编、出版及网络著作权。

你可以自由传播并使用,但需保留此版权声明。

任何人不可以将其中内容改编出版。

实验四、GIS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环境一、实验目的[1]了解C/S应用环境的建立、配置与管理:安装SQL Server 、ArcSDE,将数据导入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中。

[2]了解C/S应用模式下的分布式GIS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时间:3 学时二、实验准备(一) 预备知识:(1) 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是微软公司最新版的大型数据库服务器。

比较常见的版本包括SQL SERVER 2000,SQL SERVER 2005,最新版本为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2005 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BI) 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使您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SQL Server 2005 数据引擎是本企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

此外SQL Server 2005 结合了分析、报表、集成和通知功能。

这使您的企业可以构建和部署经济有效的BI 解决方案,帮助您的团队通过记分卡、Dashboard、Web services 和移动设备将数据应用推向业务的各个领域。

与Microsoft Visual Studio、Microsoft Office System 以及新的开发工具包(包括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的紧密集成使SQL Server 2005 与众不同。

无论您是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信息工作者还是决策者,SQL Server 2005 都可以为您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您从数据中更多地获益。

GIS制图实验四裁剪图步骤(精)

GIS制图实验四裁剪图步骤(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GIS地图制图实验项目视图中的文字 ________ 专业班级07地信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上机实验(四)视图中的文字上机实验要求:1、掌握视图中的文字选择与设置2、熟悉标准图件中文字的格式与应用具体实验内容:1、文字样式和标注地图要素一文本定位原则2、ArcView中设置文字具体操作内容(ERDAS):以佛山市的TM遥感影像数据为例,对数据进行拼接,裁剪出佛山区级范围的影像数据,对自己感选取的区域分别进行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处理,完成两幅佛山某区土地分类图的制作。

谈谈遥感数据制图过程体会。

投影匹配方U3 &1打开一知道遥感图像的投影参数,根据它修改一下裁剪矢量图像的投影参数。

可修改设置为WGS 1984 UTM Zone 49N.prj。

步骤参考:在ArcCatalog中右击文件country.shp,选择下拉菜单中的Properties,选择第2个视窗,点击select,选择投影参数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 UTM ------- W GS 1984 ------ WGS 1984UTM Zone 49N.prj。

2裁剪图像步骤参考:在ArcMap中点击涕ArcToolBoxs工具,双击选择空间分析模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如下:结果图如下:由于刚刚生成的图像是由裁剪6个波段(即6个图层)的img图所得到的,所以按照栅格的存放方式将生成6个波段文件夹和1个头文件文件夹,没有生成img 格式的图像,需要在ERDAS里通过图层合成一个文件,即Layer Stack工具。

参考步骤:在ERDAS主菜单上点击图像解译模块应叩皿『,在下拉菜单中选择UtilitiesLayer Stack,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如下:点击OK,开始运行。

GIS实验指导书

GIS实验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校内讲义)黄寿昌主编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六年二月目录前言 (1)实验一MapInfo栅格图像的配准 (2)实验二MapInfo表的建立及地图对象的编辑 (5)实验三MapInfo屏幕跟踪矢量化 (8)实验四MapInfo空间数据的查询 (10)实验五MapInfo专题图制作 (21)实验六MapInfo布局的设计与制作 (23)前言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必须重视实践环节,独立完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森林资源信息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操作等,将林业知识与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

上机实验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了验证讲课内容或者自己所设计的程序正确与否,而是为了:⑴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仅靠课堂讲授是很难掌握和熟练应用的,但它们又很重要。

通过多次上机操作,就能自然、熟练地掌握它们。

⑵学会GIS的建立开发,善于积累与总结所学知识,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将森林资源信息的管理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融为一体积累经验。

实验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⑴上机之前准备好上机操作设计思路与相关的材料、资料及相关理论,提高上机效率。

⑵按设计思路上机调试操作,对设计思路进行调整以完成所要完成的上机操作内容。

⑶上机结束后,整理出实验报告。

本实验指导书,本着使用计算机及高新技术将森林资源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为目标进行设计,共包括六个实验,每个实验中都有具体的实验目的和详细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能促进学生将讲授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各实验内容如下:实验一:MapInfo栅格图像的配准。

实验二:MapInfo表的建立及地图对象的编辑。

实验三:MapInfo屏幕跟踪矢量化。

实验四:MapInfo空间数据的查询。

实验五:MapInfo专题图制作。

实验六:MapInfo布局的设计与制作。

由于时间仓促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与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6年2月实验一MapInfo栅格图像的配准一、目的1、通过投影选择和控制点配准,了解GIS中投影的概念,图形配准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05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05
.map存储图形对象数据
.id图形对象索引文件,连接图形和属性
.ind地图对象的查找索引
.dbf /.xls /.tif导入的属性或图像
上机一GIS软件认识与基本操作
一、上机目的和要求
(1)通过GIS软件的认识和操作,了解软件的机理、功能;
(2)掌握MapInfo的基本操作,为日后学习和上机打好基础。
4)自动标注:该属性控制是否对图层进行标注。当为某一图层设置了自动标注属性以后,Mapinfo将用指定字段中的内容为该图层中的对象进行注记。
2.图层的顺序放置
Mapinfo将地图图层按递增的顺序显示,如附图1-1中,MX_CAPS是最上面地图层,MEXICO是最下面地图层。底面的图层先绘制,顶层的图层最后绘制。因此,正确的排列图层对于图层在窗口中的显示很重要。
用户可以通过Zoom Layering(图层缩放)中的选项控制图层在什么视野范围内显示。如果需要在缩放范围内显示,则先选中Display with Zoom Range复选框,然后在Min Zoom和Max Zoom栏内输入最小视野和最大视野。
4.控制图层的标注
Mapinfo的标注是在有对象的图层中,利用与图层相对应的表的某一字段或字段表达式,按指定的位置和方式,显示在对象旁。
为了删除装饰图层中的内容,可以使用“Map->Clear Cosmetic Layer”。
(三)绘制图形对象
1.在当前图层(装饰层或其他层)“可编辑”状态下,使用“绘图”工具箱中的相应按钮,可直接绘制各种样式的符号、线条、多边形、文字,都要求先在“绘图”工具箱中点选相应的按钮后绘制。其中符号(Symbol)的绘制是在欲绘制位置上直接点击;Line和Arc绘制要点击后拖动;折线(Polyline)为连续“点击+拖曳”,双击左键结束;多边形(Polygon)的绘制与Polyline相似,只是要求最后精确闭合。为此可以按键盘上的S键打开自动捕捉(Snap)开关,这样当光标接近闭合点时,显示虚线十字标志,单击左键即可闭合;矩形工具(Rectangle)是以左上角为定位点的,按下鼠标左键向右下方拖动到适宜大小松开即可;其他绘图工具的使用可以自己体会。

《ArcGIS软件基础》上机实验

《ArcGIS软件基础》上机实验

《ARCGIS软件基础》课程上机实验指导书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学期 ___________________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目录上机守则 (3)上机实验注意事项 (4)实验一:操作地图与图层 (5)实验二:地图符号化 (7)实验三:符号库制作 (9)实验四:专题图制作 (11)实验五:数据编辑 (13)实验六:屏幕跟踪矢量化 (15)实验七:网络分析应用 (17)实验八:缓冲区分析与叠置分析应用 (19)实验九:数据转换 (21)实验十:三维建模与三维显示 (23)实验十一:三维分析应用 (25)实验十二:创建Geodatabase (27)上机守则1.学生必须按指导教师安排的上机实验时间进入机房上机,未经许可,不得带外人进入机房。

2.进入机房时必须穿上鞋套,否则不得进入机房。

3.认真填写上机情况登记表,若遇计算机有异常情况,应先向老师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4.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即开机时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结束时须关闭计算机,关机时先通过Windows功能关闭系统,主机电源指示灯灭了以后再关闭显示器。

5.禁止上机时玩游戏或从事与上机实验无关的内容。

6.保持机房安静和整洁,不得携带食品、饮料进入机房,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杂物,禁止吸烟、大声喧哗或闲聊。

7.爱护机房设施,严禁更改设置参数、添加口令或删除非本人文件。

对于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影响他人上机者,将取消其上机资格。

8.严禁私自拆卸配件或将室内物品带出室外。

一经发现,除要求按价赔偿外,将通报批评和取消其上机资格,情节严重者交有关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处理。

上机实验注意事项1、上机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上机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上机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严格遵守上机守则,严禁大声喧哗或玩游戏。

《GIS软件应用实习》指导书(测绘101-4版)

《GIS软件应用实习》指导书(测绘101-4版)

测绘101-4《GIS软件应用实习》指导书一.实习时间与地点1. 时间:2012年10月15日一10月19日(计1周,共5个工作日);2. 地点:校中心机房。

二.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实习,初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的使用,重点掌握专题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的入库和属性数据的入库及联接,以及根据录入的数据进行地理分析操作。

本实习不仅仅是学习GIS软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专题信息系统的建立具有初步的直接印象,为以后专题信息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

三.实习组织在指导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学生每人一机,结合MapInfo软件和实验数据独立完成本次实习的全部内容。

四.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的内容:了解MapInfo软件的安装、功能。

掌握MapInfo软件的使用方法、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数据的录入及地图数字化。

掌握利用录入的数据制作MapInfo专题地图。

4.1 MapInfo软件的介绍与安装4.1.1 概述GIS出现20多年,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

80年代以来,商品软件如Arc/Info、MGE(Intergraph)等GIS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

用户中有大量的对数据可视化,地理分析等方面的需求,但传统GIS产品的价格高,专业性强,应用平台高,界面复杂,普通用户难以完成开发。

而MapInfo结合数据库与电子地图,适合PC机运行,易于使用和二次开发,是一种桌面地图信息系统。

MapInfo总部在美国,用户遍及58个国家,有6种语言的版本,应用于市政管理,市场策划与规划,土地与自然管理,交通运输,保险服务,通讯业务,治安,教育,经济,银行等。

Microsoft与MapInfo协议,Office组件及Excel中融入基本的桌面地理信息功能。

95年北京成立MapInfo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设立分公司。

4.1.2 MapInfo软件4.1.2.1 总体介绍85%以上的数据具有地理信息,而表格式和文字式的数据表达形式不能把大量的信息清晰地表现在人们面前,如将各种数据放在地图上表示出来,辅以地理分析,可使它们之间的关系趋势一目了然。

GIS空间分析 上机实验(空间网络分析)

GIS空间分析  上机实验(空间网络分析)

空间网络分析一、实验目的理解空间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矢量数据网络分析的常用方法,能够熟练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网络分析。

二、实验内容根据城市路网、商店、警察局、医院、敬老院等数据开展最佳路径分析、服务区分析,以及最近设施点分析。

三、实验设备与数据(1) 实验设备:计算机。

(2) 主要软件:ArcGIS 10、Excel 等。

四、实验步骤1.浏览数据在ArcCatalog 中,浏览“实验”文件夹下的相关数据,了解各数据的内容,熟悉属性表中各字段的内涵,以及各类属性值的含义。

2.激活扩展模块在AreCatalog 菜单上,依次点击【 自定义】->【 扩展模块】,打开扩展工具列表,勾选“NetworkAnalyst”,激活网络分析扩展模块。

3.构建交通网络数据集(1) 在ArcCatalog 中,右键点击城市路网数据所在的数据集Transportation,选择【 新建】→【网络数据集】,打开构建网络数据集的对话框。

(2)在为网络数据集命名并选择版本后,点击 下一步】,选中Streets 要素类将其作为网络数据集的构建要素。

(3)点击【 下一步】,选中RestrictedTurns 数据作为转弯要素,用于模拟网络中的转弯。

(4)点击【 下一步】,设置网络连通性(连通性),这里的连通性策略采用默认设置“端点”,表示所有街道在端点处相互连接。

(5)在【 下一步】中,设置网络的高程字段(使用高程字段),Streets 要素类具有整数形式的逻辑高程值,存储在FELEV和TELEV 字段中。

这里采用默认高程字段。

(6)点击【下一步】,为网络数据集指定属性。

点击【添加】按钮,在名称字段中输入RestrictedTurns,使用类型选择限制,将约束条件用法设置为禁止,并勾选在默认情况下使用,点击 确定】。

点击确定后新的属性RestrictedTurns 将被添加到属性列表中。

然后双击RestrictedTurns 字段打开赋值器,将RestrictedTurns 字段的Type 设置为常量, 值】设置为使用约束条件。

GIS实验指导书

GIS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1、熟悉GIS软件——ArcGIS的体这种系结构,掌握ArcMap用于地图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了解ArcCatalog对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GIS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进而掌握地图数字化的过程。

3、掌握利用ArcMap对数据的获取及存储,熟悉ArcMap的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常用的地图分析功能,能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掌握地图渲染方法及制图输出。

二、实验任务(1)搜集数据,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地理地图及对应的属性数据。

(2)完成对应区域的地图矢量化、属性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

(3)空间分析,对GIS数据进行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

(4)进行地图编制,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渲染输出。

三、实验内容1、shp文件的创建2、矢量化3、属性数据录入4、空间查询、面积计算5、面转栅格、重分类、缓冲区分析6、地图渲染7、制图输出四、实验要求(1)纪律要求准时上课,不得迟到。

严禁在实验机房内打游戏。

(2)工作量要求每人各自完成一份。

(3)成果要求在自己的文件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下完成指定内容、规定要求的实验科目;提交最终实验成果与实验报告。

五、实验步骤1.ArcGIS体系结构2.创建.SHP 文件(1) 首先新建一个文件夹,以便将自己的数据集中保存。

然后打开ArcCatalog ,在目录树下的“文件夹连接”上右键,选择“连接到文件夹”连接到刚才新建的文件夹,如图:ArcMap 是ArcGIS Desktop 中一个主要的应用程序,具有基于地图的所有功能,是一个用于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数据的以地图为核心的模块,包含一个复杂的专业制图和编辑系统。

ArcCatalog 是以数据为核心,用于定位、浏览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模块,是用户规划数据库表,用于定制和利用元数据的环境。

利用ArcCatalog 可以组织、发现和使用GIS 数据,使用标准化的元数据对数据进行说明,创建和管理用户所有的GIS 信息。

arcgis上机实验报告

arcgis上机实验报告

arcgis上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ArcGIS 上机实验旨在熟悉和掌握 ArcGIS 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今后在地理、环境、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配置为_____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硬盘。

2、软件环境:ArcGIS 10x 版本,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三、实验数据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包括:1、某地的地形数据,包含高程点、等高线等。

2、土地利用数据,包括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类型。

3、道路数据,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数据导入与浏览1、启动 ArcMap 软件,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添加数据”,将准备好的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道路数据依次导入到地图窗口中。

2、通过缩放和平移工具,对数据进行浏览,了解数据的覆盖范围和基本特征。

(二)数据编辑1、新建一个要素类,用于编辑修改土地利用数据。

在菜单栏中选择“自定义”>“扩展模块”,勾选“编辑”模块。

2、选择“编辑器”工具条中的“开始编辑”按钮,进入编辑状态。

3、对土地利用数据中的错误或不准确的部分进行修改,如将部分误判为耕地的区域修改为建设用地。

4、编辑完成后,点击“编辑器”工具条中的“保存编辑内容”和“停止编辑”按钮。

(三)空间分析1、缓冲区分析选择道路数据,在菜单栏中选择“分析工具”>“邻域分析”>“缓冲区”。

设置缓冲区的距离为 500 米,输出要素类名称为“道路缓冲区”。

点击“确定”按钮,生成道路缓冲区。

2、叠加分析选择土地利用数据和道路缓冲区数据,在菜单栏中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相交”。

输出要素类名称为“缓冲区与土地利用相交”。

点击“确定”按钮,生成相交结果。

(四)地图制图1、设置地图布局在菜单栏中选择“视图”>“布局视图”,进入地图制图界面。

GIS软件应用实验指导书

GIS软件应用实验指导书

GIS实验指导书张明媚地质测绘工程系2017年5月目录实验一、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准备 (1)三、实验步骤及方法 (3)第1步启动ArcMap (3)第2步检查要素图层 (5)第3步显示其它图层 (6)第4步查询地理要素 (7)第5步检查其它属性信息 (9)第6步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 (11)第7步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 (14)第8步根据属性选择要素 (18)第9步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 (20)第10步退出ArcMap (22)四、实验报告要求 (23)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24)一、实验目的 (24)二、实验准备 (24)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25)第1步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25)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26)第3步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 (28)第4步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 (29)第5步拖放数据到ArcMap中 (37)第6步编辑属性数据及进行1:M的空间查询 (38)第7步导入GPS数据,生成图层 (40)四、实验报告要求 (44)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46)一、实验目的 (46)二、实验准备 (4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46)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 (46)第2步输入控制点 (47)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49)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52)第5 步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 (53)第6步从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到上面创建的要素类中 (58)第7步根据GPS观测点数据配准影像并矢量化的步骤 (59)四、实验报告及要求 (65)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 (66)一、实验目的 (66)二、实验准备 (6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68)空间数据处理 (68)第1步裁剪要素 (68)第3步要素融合 (71)第4步图层合并 (72)第5步图层相交 (74)定义地图投影 (75)第6步定义投影 (75)第7步投影变换――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西安80坐标系 (76)四、实验报告要求 (77)实验五、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79)一、实验目的 (79)二、实验准备 (79)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80)空间分析模块 (80)1. 了解栅格数据 (81)2.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83)3.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86)4.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87)5.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88)6.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90)7. 缓冲区分析(Buffer) (92)8. 空间关系查询 (95)9.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96)10.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100)11.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102)四、实验报告要求 (104)实验六、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105)一、实验目的 (105)二、实验准备 (105)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05)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05)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05)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07)1.3 多边形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09)2.综合应用实验 (110)2.1 水源污染防治 (110)2.2 受污染地区的分等定级 (112)2.3 城市化的影响范围 (115)四、实验报告要求 (118)实验七、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综合实验) (119)一、实验目的 (119)二、实验准备 (119)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19)1. TIN 及DEM 生成 (119)1.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 (119)1.2 TIN的显示及应用 (122)2. DEM的应用 (133)2.1坡度:Slope (133)2.2 坡向:Aspect (136)2.3提取等高线 (138)2.4计算地形表面的阴影图 (139)2.5可视性分析 (142)2.6地形剖面 (144)四、实验报告要求 (145)实验八、MODEL BUILDER 土壤侵蚀危险性建模分析(综合实验) (146)一、实验目的 (146)二、实验准备 (14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46)1. 认识ModelBuilder操作界面 (146)2. 确定目标,加载数据 (147)3. 创建模型 (147)4. 编辑模型 (150)5. 执行模型,查看结果 (164)四、实验报告要求 (165)实验九、水文分析-DEM应用 (169)一、实验目的 (169)二、实验准备 (169)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72)1. 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 (172)2.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 (173)3. 计算流水累积量 (174)4. 提取河流网络 (175)5.流域分析 (178)6. 其它应用--降水分析(选做) (180)四、实验报告要求 (181)实验十、网络分析 (182)一、实验目的 (182)二、实验准备 (182)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83)1.寻找最佳路径 (183)2. 确定最近设施 (187)3. 创建服务区域 (189)四、实验报告要求 (192)实验十一、3D 可视分析 (193)一、实验目的 (193)二、实验准备 (193)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93)1.GIS数据三维显示 (193)2. 三维飞行动画制作 (199)四、实验报告要求 (201)实验十二、ARCMAP制图-地图版面设计 (202)一、实验目的 (202)二、实验准备 (202)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202)第1步渲染图层要素-唯一值符号 (202)第2步标注图层要素 (207)第3步渲染图层要素—分类渲染 (209)第4步渲染图层要素—点密度渲染 (213)第5步渲染图层要素—图表渲染 (215)第6步创建地图版面 (216)第7步添加各种元素到地图版面中 (221)第8步打印输出地图 (227)四、实验报告要求 (230)实验十三、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综合实验) (231)一、实验目的 (231)二、实验准备 (231)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231)四、实验报告要求 (232)参考文献: (233)实验一、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一、实验目的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GIS第四次上机实验指导书

GIS第四次上机实验指导书

讲义四ArcGIS空间分析专题应用(一)网络分析背景l在现实中,最短路径的求取问题是可以拓展为许多方面的最高效率问题。

l最短路径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是时间最短、费用最少、线路利用率最高等标准。

目的l学会用ArcGIS10进行各种类型的最短路径分析,理解网络分析原理。

数据l 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data5/net/city.mdb。

l数据库中包含一个数据集:City,其中含有城市交通网net、商业中心及家庭住址place、网络节点city_Net_Junctions等要素。

要求l根据不同的要求,获得到达指定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并给出路径的长度;找出距景点最近的某设施的路径。

l在网络中指定一个商业中心,分别求出在不同距离、时间的限制下从家到商业中心的最佳路径。

l给定访问顺序,按照要求找出从家出发,逐个经过访问点,最终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l研究阻强的设置对最佳路径选择的影响。

操作步骤启动ArcMap,打开city数据集,加载数据。

对点状要素place-属性-符号系统-类别-唯一值-HOME字段,1值为家,0值为商业中心。

1.无权重最佳路径的生成(1)打开网络分析功能条,在工具栏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栏(如下图所示)。

若右键未找到“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栏,则选择自定义菜单的下拉菜单“扩展模块”,如下图所示。

(2)在网络分析工具条上,选择旗标工具,将旗标放在“家”和想要去的“商业中心”点上。

(3)选择分析|选项命令,打开分析选项对话框,确认权重和权重过滤器标签项全部是无,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最短路径分析是完全按照这个网络自身的长短来确定。

(4)在追踪任务文本框中选择网络路径分析。

单击解决按钮。

显示最短路径,这条路径的总成本显示在状态栏中。

注:这里的“Total cost:18”指的是从起点到目的地总共经过了17个网络节点,如果把两个网络节点当作一个街区的话,也就是指中间经过了18个街区。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GIS上机实验报告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GIS上机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GIS)上机实验报告(第二版)班级学号姓名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15年12月《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上机)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ArcGIS9.3的基本文件操作2. 掌握生成统计图的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属性汇总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请在ArcGIS9.3环境下以土地使用为例生成统计图,并给出属性汇总,要求图文并茂,且:(1)写出该软件生成统计图的两个步骤,图的标题写成:土地使用(姓名绘)(2)做出字段FAR的频率分布图,将字段FAR的分类汇总结果(Summurize,Maximum)添加到TOC中并显示之。

操作步骤:一.生成统计表1.使用Arcmap打开桌面示例文件“exo2”,关闭“Select by Attribute”对话框,在TOC窗口中选择图层“土地使用”,用鼠标右键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打开“Attribute of土地使用”,点击字段名LANDUSE。

2.在键盘上按住ctrl键,对属性记录表左侧方格点击式选择若干条记录,使它们进入选择集,改变显示颜色。

鼠标点击属性表窗口右下侧的Options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Crete Graph...,出现Graph Wizard...3.第一步对话框,在左侧Graph type选择Vertical Bar(柱状图),在Value field中选择AREA,下面的X field(optional)分别选择AREA和Value,在X label field选择LANDUSE。

4.点击next按钮进入第二步,勾选show only selected features/records on the graph,将Title改为“土地使用柳彦绘”,点击finish按钮完成统计表生成工作。

5.将生成统计表copy,得到以下表格:二.作字段FAR频率分布图并属性汇总1.选中FAR字段,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Summarize...,出现数据汇总对话框:2.勾选Maximum选项:点击“OK”生成“sum output.dbf”文件。

GIS原理上机指导书

GIS原理上机指导书

GIS原理上机指导书南京工业高校测绘学院一、试验目的生疏桌面gis软体arcgis的介面环境,初步把握arcgis 套件中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的主要工具、选单命令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gis软体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二、试验内容:练习使用《getting_started_with_arcgis》中的section 1三、试验準备1.参考书:getting_started_with_arcgis.pdf2.示例资料(已安装)一、试验目的生疏桌面gis软体arcgis中的arcmap,把握arcmap的主要工具、选单命令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gis软体基本的地图操作功能,如影象漫游、放大、缩小、资讯查询等。

二、试验内容:完成《using arcmap》中的练习1-练习4三、试验準备1.参考书:using_arcmap_tutorial.pdf2.示例资料(已安装)一、试验目的生疏arcmap中地图扫描向量化模组,arcscan模组为arcmap中的扩充套件模组,该模组主要用于扫描向量化,完成空间资料的猎取。

把握arcscan的主要工具、选单命令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空间资料的扫描向量化。

二、试验内容:完成《arcscan for arcgis》中的练习1-练习2三、试验準备1.参考书:using_arcscan_for_arcgis_tutorial.pdf2.示例资料(已安装)一、试验目的生疏arccatalog在检视与管理空间资料,arccatalog 是arcgis中用于管理与处理空间资料的桌面软体。

通过练习,把握arccatalog的主要工具、选单命令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空间资料的管理。

二、试验内容:完成《using arccatalog》中的练习1-练习2三、试验準备1.参考书:using_ arccatalog_tutorial.pdf2.示例资料(已安装)一、试验目的spatial analyst是arcmap中空间分析模组,该模组为arcgis的扩充套件模组。

GIS上机实验作业报告

GIS上机实验作业报告
五、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问题: 1. 在对点、线、面的矢量中不熟悉,出现失误,不准确。 2. 在对图形进行分层设色时有块图版不出现自己理想的颜色。 3. 在进行图片进行动态连接时,提示找不到图片。 解决办法: 1. 多对点、线、面的矢量进行练习 2. 注意是分层设色时是否有选中的地方,有的话要取消选择。 3. 在建立动态连接时,在属性里写路径一定要把.tif 写上。
-3-
六、小结 通过 ArcviewGIS3.2 上机的练习操作,让认识到地图制图的流程,掌握了
相应软件的基本功能。对点、线、面的矢量、属性的输入、建立动态连接、出图。 自主的练习让我回顾知识,也锻炼了我对信息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尽管在很多方 面做的还不够好,但我会耐心的练习,渐渐掌握和熟悉这个软件的操作并运用到 学习中,学以致用。
1目录一实习题目?????????????????????02二实习目的?????????????????????02三实习内容?????????????????????02四实习步骤????????????????????0203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03六小结???????????????????????042一实习题目arcviewgis32中点线面的矢量化及属性建立动态连接和地图出图二实习目的1
-4-
-1-
一、 实习题目
ArcviewGIS3.2 中点、线、面的矢量化及属性 建立动态连接和地图出图
二、实习目的 1. 通过上机实习,培养自己操作和使用 ArcviewGIS3.2 软件的能力,巩固和拓
展课堂讲授的内容,并运用与地图中,培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运用。 2. 掌握矢量化及其数据的输入,并直接在屏幕上利用地图进行矢量化操作。 3. 熟悉软件的动态连接的建立。 4. 熟悉 ArcviewGIS3.2 中属性数据输入与编辑功能。

川师gis实验四

川师gis实验四

实验编号: 4 四川师大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2013年11月20日地理与资源资源学院2012 级 6 班实验名称:空间查询姓名:成绩:同组人:指导教师:辜寄蓉1.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空间查询的方法2.基本原理空间查询是ARCVIEW中重要的功能,可以进行IDENTIFY,SQL查询或空间关系查询。

3.主要仪器与试剂ArcView3.34.实验内容参考“实习参考”,完成实验一中生成矢量数据的查询操作。

实验步骤:根据我实验一的矢量数据,我这里建立的查询是:“龙溪路附近的建筑有哪些”。

具体步骤如下:1.将project打开。

2.鼠标将xianshp这个文件打钩,使这个框凸出3.单击工具栏中类似锥子的query builder按钮4.在弹出的窗口中做如下选择:field中选择layer,双击“=”号按钮,values选择双击“龙溪路”——New set——直接关闭窗口。

5.Fields ——Extension——将“3D Analyst”、“network analyst”“spatialanalyst”“spatial analyst”“Geoprocessing”前的框打钩——OK6.把Qu2.shp7.Theme——Select by theme9.在弹出的窗口中按下图填写:select feature of active themes that下拉选择“are withindistance of”、the select feature of“xian.shp”、selection distance 这里我填写的是5mile——new set。

10.这里查询就已经结束了。

打开属性表我们可以看到区属性表被选中的部分就是查询结果。

在显示图图上也相应的用黄色高亮显示出来了。

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义四ArcGIS空间分析专题应用(一)网络分析背景l在现实中,最短路径的求取问题是可以拓展为许多方面的最高效率问题。

l最短路径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是时间最短、费用最少、线路利用率最高等标准。

目的l学会用ArcGIS10进行各种类型的最短路径分析,理解网络分析原理。

数据l 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data5/net/city.mdb。

l数据库中包含一个数据集:City,其中含有城市交通网net、商业中心及家庭住址place、网络节点city_Net_Junctions等要素。

要求l根据不同的要求,获得到达指定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并给出路径的长度;找出距景点最近的某设施的路径。

l在网络中指定一个商业中心,分别求出在不同距离、时间的限制下从家到商业中心的最佳路径。

l给定访问顺序,按照要求找出从家出发,逐个经过访问点,最终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l研究阻强的设置对最佳路径选择的影响。

操作步骤启动ArcMap,打开city数据集,加载数据。

对点状要素place-属性-符号系统-类别-唯一值-HOME字段,1值为家,0值为商业中心。

1.无权重最佳路径的生成(1)打开网络分析功能条,在工具栏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栏(如下图所示)。

若右键未找到“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栏,则选择自定义菜单的下拉菜单“扩展模块”,如下图所示。

(2)在网络分析工具条上,选择旗标工具,将旗标放在“家”和想要去的“商业中心”点上。

(3)选择分析|选项命令,打开分析选项对话框,确认权重和权重过滤器标签项全部是无,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最短路径分析是完全按照这个网络自身的长短来确定。

(4)在追踪任务文本框中选择网络路径分析。

单击解决按钮。

显示最短路径,这条路径的总成本显示在状态栏中。

注:这里的“Total cost:18”指的是从起点到目的地总共经过了17个网络节点,如果把两个网络节点当作一个街区的话,也就是指中间经过了18个街区。

2.加权最佳路径的生成(1)在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条上,选择旗标工具,将旗标放在“家”和想要去的“商业中心”点上。

(2)选择分析|选项命令,打开分析选项对话框,进入权重标签页,在边的权重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3)在追踪任务文本框中选择网络路径分析。

单击解决按钮。

显示最短路径,这条路径的总成本显示在状态栏中。

注:总共花费的距离为4883.62015meters。

以上是通过距离远近的选择而得到的最佳路径。

实际中不同类型的道路由于道路车流量的问题,有时候选择通行时间最短的路径,同样可利用网络分析来获得最佳路径。

这里的时间属性是建网之前,通过各个道路的类型(主干道,次要道等)得到速度属性,然后通过距离和速度的商值确定的。

例子里并没有考虑红灯问题以及其他因素,是一种较理想的情况,可以通过逐渐加入将其它要素完善。

3.按顺序逐个通过访问点的路径生成(1)在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工具,将旗标按照访问的顺序依次放在各个目标点上。

(2)选择分析|选项命令,打开分析选项对话框,进入权重标签页,在边的权重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3)在追踪任务文本框中选择网络路径分析。

单击解决按钮。

显示最短路径,这条路径的总成本显示在状态栏中。

注:总共花费的距离为16353.42106meters。

(4)同样是经过这10个地点,如果权重是时间(minutes),由于道路车流量的不同,经过的时间也不同,因此,路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时间权重的逐点路径获得注:总共花费的时间为30.145000077841minutes。

4.阻强问题这里的阻强是指网络中的点状要素或线状要素因为某些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而不可运行时,原来获得的最短路径就需要进行修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修路时,即某个路段不可运行。

可在网络中设置阻强,对其进行表达。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永久性的,可直接将网络边要素的属性修改为不可运行,即选择此边要素,将其Enabled字段中的属性改称False即可;另一种是暂时性的,可设置便要素障碍,即利用便要素障碍添加工具进行设置。

同样取上述实验中的某一“商业中心”为目标地,假设其中几条道路正在修路,则产生的新的最佳路径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即为阻强设置边)。

可看出路段的维修状况使最佳路径产生了改变,同时最近距离也随之发生改变。

(2)十字路口出现车祸等情况,暂时不可通行,即网络中的结点不可运行。

可通过设置阻强来表达。

与线状要素的方法一样,可通过改变结点属性或利用点要素阻强添加工具进行设置。

进行同样的最佳路径选取,假设其中某个路口出现阻塞,利用该方法产生的最佳路径如下图所示。

设置边阻强前4225m有点阻强的距离加权最佳路径4275m以上这个例子能够简单说明网络分析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

并且例子也表明了在网络中要素状态的变化对最佳路径的影响。

随着考虑到的实际因子的增加,一定会使得网络分析的模型更趋于实际,在指导现实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市区择房分析目的:l熟练掌握ArcGIS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综合利用各项空间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数据:l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商业中心分布图(Marketplace.shp)名牌高中分布图(school.shp)名胜古迹分布图(famous place.shp)要求:所寻求的区域要满足以下条件:l离主要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以减少噪音污染(ST为道路数据中类型为交通要道的要素)。

l在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之内,服务范围以商业中心的规模的大小(属性YUZHI)来确定。

l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l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环境幽雅。

对每个条件进行缓冲区分析,将符合条件的区域取值为1,不符合条件的取值为0,得到各自的分值图。

运用空间叠置分析对上述4个图层叠加求和,并分等定级,确定合适的区域。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打开ArcMap,文件菜单下选择“打开”子菜单,在打开对话框中加载data5/house/city.mxd文件。

(2)加入缓冲区按钮选择自定义-->工具条-->自定义,在自定义对话框中的命令选项卡下选中工具->缓冲向导,将该按钮拖拽至工具条中。

(3)设置地图及显示的单位在进行缓冲区操作前,先将显示的单位设置为“米”,方便计算。

如下图所示,在视图->数据框属性…,常规选项卡中,将单位中地图和显示的单位均设为米。

2、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l在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上右键选择打开属性表,则属性表被打开。

l单击表选项,选择按属性选择,打开按属性选择对话框。

在SQL表中,设置查询条件表达式:"TYPE"='ST',单击应用,选择出市区的主要道路。

l对选择的主干道建立缓冲区:点击缓冲区按扭,打开缓冲区生成对话框。

参数如下:A.图层中的要素:networkB.选中仅使用所选要素复选框。

C.确定缓冲区距离单位:米D.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以指定的距离):200E.选择缓冲区的边界类型(融合缓冲区之间的障碍):YesF.指定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名称F: \data5\house\result\Buffer_of_network.shp。

主干道噪音污染缓冲区如图:2.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建立点击缓冲区按扭,打开缓冲区生成对话框,参数如下:A.图层中的要素:MarketplaceB.确定缓冲区距离单位:米C.选择第二种缓冲区建立方法,基于来自属性的距离:YUZHID.选择缓冲区边界类型(融合缓冲区之间的障碍):Yes。

E.指定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名F:\data5\house\result\Buffer_of_Marketplace.shp。

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如图:3.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建立点击缓冲区按扭,打开缓冲区生成对话框,参数如下:A.图层中的要素:schoolB.确定缓冲区距离单位:米C.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以指定的距离):750D.选择缓冲区边界类型(融合缓冲区之间的障碍):Yes。

E.指定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名称F:\data5\house\result\Buffer_of_school.shp。

名牌高中的覆盖范围缓冲区如图:4.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建立点击缓冲区按扭,打开缓冲区生成对话框,参数如下:A.图层中的要素:famous placeB.确定缓冲区距离单位:米C.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以指定的距离):500D.选择缓冲区边界类型:(融合缓冲区之间的障碍):YesE.指定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名称F:\data5\house\result\Buffer_ of_famous_place.shp名胜古迹高中的覆盖范围缓冲区如图:5.进行叠置分析,求出满足上述四个要求的区域(1)求取3个点图层缓冲区的交集区域,操作如下:A.打开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相交命令,打开交集操作对话框。

B.依次添加商业中心的缓冲区、名牌高中的缓冲区和名胜古迹的缓冲区。

C.指定输出文件路径和名称D.在连接属性文本框中选择ALL。

所求出的交集区域如图:(2)求取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区域,操作如下:A.打开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擦除命令,打开图层擦除操作对话框。

B.在输入要素文本框中选择三个区域的交集数据。

C.在擦除文本框中选择主干道噪音缓冲区数据。

D.指定输出文件路径和名称。

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区域如下图所示:6.对整个城市区域的住房条件进行评价为了便于了解城市其它地段的住房条件,可应用以上数据对整个城市区域的住房条件进行评价,分级标准是:A.满足其中四个条件为第一等级。

B.满足其中三个条件为第二等级。

C.满足其中两个条件为第三等级。

D.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为第四等级。

E.完全不满足条件的为第五等级。

(1)属性赋值A.分别打开商业中心,名牌高中和名胜古迹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分别添加market,school和famous字段,并全部赋值为1。

B.向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图层的属性类表中添加voice字段,全部赋值为-1(因为噪音缓冲区之外的区域才是满足要求的,因此取值为-1)。

(2)区域叠加A.打开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合命令,打开图层合并操作对话框。

B.依次添加4个缓冲区图层。

C.设定输出文件的路径和名称d:\result\Union.shp。

D.在JoinAttributes文本框中选择ALL。

四个区域的叠加合并结果如图:(3)分级A.打开生成的Union文件图层的属性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