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面镜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1)
三、《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
教学中以实验为主体,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观察和实验,直接获得平面镜成像的信息,由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体会成像的原理、感悟物理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以及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三、学法指导平面镜成像是学生最熟悉的,在本节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现象中仔细观察平面镜成像,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并尝试用自己探究到的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平面镜成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验进行证实。
三 平面镜成像 练习题
快乐学习 有进步,学习当然快乐 认真阅读 独立思考 规范书写花园二中物理讲学稿 (十)年级:八 时间:2010 9 29内容: 三 平面镜成像 课型:复习应用1.(05桂林实验区)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
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2【2010•楚雄州】小军同学身高1.6m ,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 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 m 。
若他以0.5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 ,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 ,像的大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5黄冈)联合国大会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界进 行“让物理学照耀世界”的激光传递活动,先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发射第一束激光,再由青少年进行接力式传递.从美国发出的激光不能直接传播到中国的原因是 。
天文学家反对激光传递活动,认为射向夜空的激光是光污染,请列举一个生活或生产中见到的光污染实例 . 4 (05吉林试验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分别是 , , 。
5.如右图所示,在房间的A墙上水平排列着两个字母 “FB ”,小明站在房间里通过B墙上的平面镜看到字母的像是(①“FB ”或②“ ”) (填写序号);若A 墙与B 墙相距4m,则字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离为 m.6.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 ,如图B3-3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 =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 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
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我们用一根未点燃的蜡烛来代替点燃的蜡烛在镜中的像,以确定像的位置,这种物理方法叫做【 】A. 控制变量法B. 等效转换法C. 类比法D. 模型法 8 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A. 朝南B. 朝北C. 朝西D. 朝东9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10.如图是某一时刻从平面镜里看到的一块运行准确的手表的像,由表针的位置可知现在的时刻是【 】,若是由潜望镜看到的,则结果为 【 】A.10:24,4:50B.7:10,2:36C.4:50,7:10D.7:10,4:5011、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二、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生]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4.应用知识[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利用教材图2.3—2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老师提出启发问题: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师生共同分析得: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2.3—2随即指出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思考题: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图甲潜望镜图乙潜水艇上的潜望镜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四)凸面镜和凹面镜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2.球面镜的分类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凹面镜的应用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③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凸面镜的应用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3.球面镜的分类.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P45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五、板书设计一、平面镜成像1.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三、球面镜凹面镜、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应用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 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 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一张白纸、一块玻璃、两根相同的蜡烛 实验步骤: 1、把白纸铺在桌面上,在纸上中间画一竖线,那就是 玻璃板的位置,然后竖直玻璃板。 2、在玻璃吧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另一支未点 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地那支蜡烛的像完 全重合。记下像和物体的位置。 3、移动前面的蜡烛重做实验。 4、用直线把 每次像与物体的位置连起来,再测量它们 到平面镜的距离 。并 把 数据填入表格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你能用作图法 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吗?画画看。
A B
Hale Waihona Puke 4、用作图法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A B B’
A’
小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你能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判断出河岸上 的树在水中成的像,是树梢离水面近,还是 树根离水面近呢?
树根离水面近。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判断,树根 比树梢离水面近,所以,成的像离水面也近。
1、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
3 .8×108米,一个面盆里
水深0.2米,问:月亮的像
到盆中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3 .8×108米
2、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 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1米 ;当他向
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是 1米 。 像的高度是 1.6米 。
1、
3、如图9,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人的后上方,人 通过前方的镜子看视力表在镜中的象;求人到视力表的像 的距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O1 O2 B2
N1
3、平面镜成像总结
平面镜成像
光的反射
S 入 射 光 线
入 射 角
法 反 线 射 角
反 射 光 线
0入 射 点
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滑的表面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反射面是平的?
镜子
平静的水面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 成的像与物体 之间有什么关 系?
像
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器材: 薄玻璃板、支 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替代平 面镜 替代 蜡烛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数据记录与分析
物到镜 的距离 /cm 像到镜 的距离 /cm 比较像 与物的 大小
2m处,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高为
1.8m 4m
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为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
0.5m,则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
不变 小 。像和他的距离变为
3m m
思考:
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表 面无数字的指针位置,此时钟所指的 实际时刻是( C )
A、8点20分 B、4点20分 C、3点40分
D、10点40分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擦玻璃镜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虚像用 虚线
s’
•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 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3-平面镜成像-35张
塔在水中的倒影
一、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像 平静水面
像 玻璃面
像 漆面地板
想一想,如何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 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可以在玻璃板两边划上等间距 刻度)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面 的像。(成怎样的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后面有像吗?是否能用 纸接到像?)
s’
虚像用 虚线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会聚形成的像叫虚 象.
虚象可以用眼 睛观察到,但不能 被光屏接收到,在 作图时虚象用虚线 表示。
三、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
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1、作垂线
M A
2、取等距离 A’ 3、画虚像
B
B’
N
四、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为什么要用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 物体?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都可以反射成 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像靠得越近,可 以看作一个像。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
s
s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
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数 /cm /cm 小关系
面的夹角
1
2
3
㈤分析论证、得到结论
★ 像与物体的大小__相__等__; ★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相__等__;
★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垂__直_
★ 像与物左右__相__反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主要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生活中的镜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2.实验法: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
3.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和应用。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面镜、玻璃板、蜡烛、图片等。
2.学具: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镜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镜子有什么认识?镜子是如何成像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面镜成像。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平面镜成像实验,呈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举例生动有趣,让学生充分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实质。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举例说明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拍、化妆等。
3.3平面镜成像特点
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P
P′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 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1、作垂线
M
2、取等距离
A’
A
3、画虚像
B N
B’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A A
B 第一步 A’
O
B
A
A’
O
A
B’
O’
B
B’
O’
B
第二步
第三步
平面镜的应用:(1)改变或控制 Nhomakorabea路;3.3 平面镜成像
一、认识平面镜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游戏: 一人做动作,另 外一人模仿他在平面 镜中成的像。
镜子中的 我是什么 样的呢?
3
2 1
探究活动: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
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2)水中倒影
( 光的直线传播 ) ( 光的反射 )
(3)立竿见影
(4)杯弓蛇影
( 光的直线传播 )
( 光的反射 )
内容小结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面镜成虚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 面 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潜望镜 潜望镜原理图
(2)成像;
穿衣镜,化妆镜, 展示柜台后面的镜子
古代用铜镜梳洗打扮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第四章 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思考1.“第二根蜡烛从前面看上去好象 点燃一样”是什么目的? 答:像与物体重合,可确定像的位置。
2.“两根蜡烛一样大小”是什么目的?
等大
等大
第一根 第二根
蜡烛
蜡烛
第一根蜡 烛的像
3.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为何用 “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用平面镜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有时会看到两支蜡烛的像的原 因是什么?
作出物体AB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 A’B’
A
A’
B
B’
方法二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四、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原理图
2、成像
穿衣镜,化妆镜,展示柜台 后面的镜子
平面镜的应用 3、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平面镜的应用 1.用来成像 ;
2.改变光路 ;
3.先改变光路,再成像:潜 望镜。
玻璃板太厚,前后面都能反射光线成像 ,所以实验时尽量用较薄的玻璃板。
探究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都不能使蜡烛和像重合?
• 玻璃板未放正,成的像没在水平桌面上。
探究过程中,为什么要在较暗的 环境中进行实验?
• 环境光线过于明亮会使得蜡烛得像的亮度 降低,不易观察。所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 行实验效果较好。
• 若用其他不发光的物体,会出现像比较暗 的现象,可以采用手电筒 照亮该物体来增 加反射的光线,使像变亮。
S’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 光的反射 造成的。
方法一: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作图
A
A 1、作垂线
B A’ O A
B 第一步
A’ O A
B’
O’
B
第二步
2、取等距离
B’
O’
B
第三步
3.3平面镜成像
•应用. 1、凸面镜 汽车的观后镜(为什么)、街头 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则相当于凹面镜 (如图3所示). 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利用会 聚的太阳光可以烧水、煮饭.
如图所示,医生检查病人的耳道 时,所戴的面镜是凹面镜、还是 凸面镜?为什么?
结论: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
交流合作、总结规律 平 面 镜 成 像 的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特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点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左右相反)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对称、虚像
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3.池塘水深5米,月球到地球距离为3.8×108
8 3.8 × 10 米,水中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米
4.天上的太阳在平静的湖水中成的像是 虚 像,像和天上的太阳大小 相等 . 5.天黑了,小文打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 上看到另一个“自己”,这是由于光的 _____形成的,同时小文玩起了手影游戏, 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
答:多次实验寻找普遍的规律,进而归纳得 出结论。
• 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 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如图所示,再取两段等大的 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刻度尺上…… • (1)用玻璃板代替镜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关系。 • (3)取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 • 物的大小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呈现出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 “不能”),这表明 。 (5)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不变。 (6)小红只做了一组数据就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你认为下一步应该—— A、整理器材,完成实验 B、改变发光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再得到机组数据, 分析得出结论。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3平面镜成像
知3-练
解题秘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到平 面镜距离相等”的知识作图。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 的端点A、B 关于平面镜的 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 在平面镜 中的像(如图8 所示)。
解:如图8 所示。
知3-练
知3-练
技法导引:(1)任知物、像和平面镜三个要素中的两个, 就可以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作图,找到第三个要素。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实质上就是利用数学中的 轴对称知识进行作图。
知5-练
解题秘方:根据各种面镜的特点进行判断与分析。 解析: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能够增大驾驶 员的视野范围,使驾驶变得更安全。
特别提醒: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同学们游戏 时看到自己在其他同学眼中的像就是通过对方眼球外表 面这个凸面镜所成的像。
知5-练
5.[中考·青海] 中华民族成就了诸多发明创造,为人类文 明作出了巨大贡献。“阳燧”是我国光学史上的一项重 要发明,其作用相当于凹面镜,可以用来点火,俗称古 代“打火机”。由此可知“ 阳燧”对光有__会__聚__(填 “发散”或“ 会聚”) 作用。请你列举出生活中应用凹 面镜的一个例子:_太__阳__灶__(_合__理__即__可__) 。
答案:B
知4-练
知4-练
拓展延伸:潜望镜的成像原理是上面的、远处的物体 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 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就能从低处看 见上面的、远处的物体。
知4-练
4.为了摸清学生的视力情况,某学校对学生的视力进行 了测试。因受到场地限制,学校设计了让测试者辨别平 面镜中视力表的像来测试视力(如图),
知3-讲
深度理解 ●作图应注意:(1)实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
人教版物理八上课件4-3平面镜成像
1
9
7.模拟实验验证结论
1
10
“像与物大小相等”
1
11
“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1
12
“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并且左右相反”
1
13
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大小相等, 4.像和物左右相反 5.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M A
A’
B
B’
1
21
N
通过作图,你能 归纳方法吗?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1
22
生活中的平面镜
• 改改变了: 光的传播方向
1
光的2传3 播路线
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原理图
2、成像
穿衣镜,化妆镜,展示柜台 后面的镜子
1
24
平面镜的应用
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针对训练
4. 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 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类似.下列几种方法 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 影( D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楚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 正好相反
D.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1
29
2.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 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1_m.当他 向镜面前进0.5m时,人与像间的 距离是__1__m.
1米 1米
1
0.5米 0.5米
30
3: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练一练
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 系示意图。测试者在坐下过程中在镜中像的大小__不_变___ (选填“不变”、“变小”、“变大”)若平面镜距视 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 离平面镜___2___m远处。
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一、认识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都可以叫平面镜。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问题: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有什么特点呢?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 支架、 刻度尺、铅笔 实验操作步骤:如课本P77所示
实验注意事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用两支完全相同的物体的目的: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光屏的作用: 检验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4.选择薄玻璃板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防止出现重像 5.在光线较暗的环境的目的:便于更清楚地视察到玻璃板后
三、平面镜成虚像
虚像不能成在光屏或白纸上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每个物(发 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四、平面镜成像作图
如图,MN 表示平面镜,AB 表示镜前的物体,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A’ B’
练一练
(1)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 AB 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
成的像 记在77页空白处
实验结论: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关于镜面垂直; 4.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是虚像。
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练一练
小彤同学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 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 除此现象可选用__薄___(选填“厚”或“薄”)一些 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 确定像的__位__置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 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相__同____(选填 “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未__点__燃____(选填“点燃” 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 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确_定__像__的__位__置;二是:比__较__像__与__物_。的 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怎么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大试小分关析系其原因: __玻__璃__板__没__有__垂__直__桌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B.用太阳灶烧水做饭,是利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漫反射中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变大
3平面镜成像 完整版课件PPT
(等大) (等距) (垂直)
例 1 身高 1.6 m 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 0.5 m, 他在镜中的像多高? 像离镜多远? 当他后退 0.5 m 时, 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是关于像与物等大的理解,像与物等 大并不是指我们感觉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实际中我 们感觉一个物体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 物体离人的距离有关,就像我们感觉月亮只有盘子那么大, 但实际上月亮要比盘子大得多。远离镜面时感觉像变小, 实际上就是由于像和我们的距离变大了,而实际上像的大 小没变,仍然与人一样大。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 当离镜 0.5 m 时,他在镜中的像高 1.6 m,离镜 0.5 m;当 他后退 0.5 m 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为 1 m。
三 平面镜成像
想想做做
1. 在你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见镜子里有另一个 “你”, 镜子里的这个 “人” 称为你的像。
2. 镜子中的这个像和你的大小一样吗?当你改变与 镜子的距离时,像的大小改变吗?
3. 你的像在什么位置?像到镜子的距离是多少?镜 子中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一、平面镜成像
探究实验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 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 点,是虚像。
S
S’
二、平面镜的应用
水中倒影
水中倒影
水中倒影
体操房的镜子
潜望镜
例 3 画出光源 S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画出物体 ABC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A
A
A′
B
B′
B C C′
B′
A′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两篇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两篇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篇1)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是一堂富有探索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以下是对本节课的评课稿,主要从实验设计合理性、学生参与程度、知识与技能传授、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互动与氛围、实验效果评估以及创新点与亮点等方面展开。
一、实验设计合理性本节课的实验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兴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过程,深入理解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实验器材简单易懂,操作步骤清晰明了,确保了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
二、学生参与程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极高。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践欲望。
三、知识与技能传授本节课不仅注重实验操作,还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讲解了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且有效。
教师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课堂互动与氛围本节课的课堂互动良好,氛围融洽。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积极交流讨论。
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学生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实验效果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从实验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并准确解释实验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 课件
2.(4分)南极气温常低于-20 ℃,至少半年无阳光。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
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
(
)
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蒸发现象
D.凝华现象
B
3.(4分)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
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知识点2 凝华 2.物质从______________气__态__直__接__变__成__固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该过程________热。
放
知识点3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3.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 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 4. 在括号内或横线上写出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固 态直接变成气态是___升_华____,这一过程需要____吸____热;固态 变成液体是_熔__化_____,这一过程需要___吸_____热;液态变气态 是___汽__化___,这一过程需要___吸_____热;气态直接变固态是 __凝__华____,这一过程需要___放_____热;液态变固态是__凝__固____, 这一过程需要___放_____热;气态变液态是_液__化_____,这一过程 需要____放____热。
升华
冰雪消融
知识点2 凝华
【典例2】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
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凝华
B
C.液化
D.升华
【变式拓展2】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凝树华枝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 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思路点拨: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没有经过液态。
三、平面镜成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关系》说课稿农垦总局北安管理局建设农场学校吕海涛我是农垦总局北安管理局建设农场学校吕海涛,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关系》,现就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谈谈这节课教学。
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编排来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本节课设计立足在物理走向生活、生活走向物理的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