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降糖的研究

合集下载

茶水升糖还是降糖的原理

茶水升糖还是降糖的原理

茶水升糖还是降糖的原理茶水对血糖的影响与茶叶的种类和饮用方式有关。

一般来说,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多酚类、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对血糖产生影响。

以下将详细介绍茶水升糖和降糖的原理。

首先,茶水升糖的原理:1. 多酚类: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例如儿茶素。

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2. 咖啡因: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血糖水平。

此外,咖啡因还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得血糖上升。

3. 茶叶饮用方式:如果用糖或其他甜味剂添加到茶水中,会增加摄入的糖分量,进而升高血糖。

其次,茶水降糖的原理:1. 多酚类:尽管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但其同时也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这些作用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2. 茶多糖:茶叶中的茶多糖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研究表明,茶多糖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 茶多酚: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从而延缓血糖的上升。

4. 咖啡因代谢: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咖啡因可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茶水对血糖的原理是多方面的。

不同的茶叶种类、饮用方式以及个体差异都会对血糖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饮用茶水时,建议搭配合理的饮食和运动,避免将茶水作为治疗或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选择饮食和饮品。

茶叶降血糖作用及相关产品研究进展

茶叶降血糖作用及相关产品研究进展
岛细 胞免 受 自由基侵 害 。 普洱 茶 可 以通 过改 善 自由基 清 除 酶 的活性 ,降低 2型糖尿 病 引起 的小 鼠体 内 自由基 的产 生 ,
1 茶 叶 的 降糖作 用
从2 0 世纪 8 0年代开始 ,日本学者清水岭就用冷 、温 、 沸三种水对 高血糖小鼠进行试验 ,发现冷水浸提物可以使 血糖下降 4 0 %;9 0 年代之后 ,日本学者给糖尿病患者饮用
易受 如 四氧 嘧啶 产 生 的 自由基 伤 害 。茶 多糖 通 过增 强 机体
对人体健康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 。本文就茶叶降糖作用 及其复合产 品、保健产 品等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 ,以期为 茶叶降糖提供一些依据 ,推动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抗氧化功能,来清除体 内产生 的过多 自由基 ,从 而保护胰
■ 幽
食 品 与生物 技 术
H Al X I A K E X U E
茶 叶降 血糖作 用及 相关 产 品研究进 展术
福 建农 林 大 学 园艺 学院 马 玉仙 蒋慧 颖 安 品 弟 雷郑 延 曾文 治 周 欢 杨 江 帆
[ 摘要] 目的 :为 茶叶 降糖 研 究提 供依 据 。方 法 :对 茶叶 降血 糖作 用机 制研 究 进展 进行 了简 要分 析 , 同时对茶 叶 治疗 糖尿病 待进 一步 完 善 。结 论 :茶 叶 降糖仍 具 有一 定 的研 究价 值及 发展 前景 。
机理与增加胰 岛素 的敏感性有很大的相关性 ,茶多糖不仅 可降低 2型糖尿病小 鼠的血糖水平 ,还可改善糖、脂质代 谢。 王文祥口 等人发现 , 茶色素的降血糖机制能提高胰岛素 敏感性及改善胰 岛素的抵抗水平 ,以此降低单纯性肥胖大
肝实质 细胞和胰 岛细胞中, 受胰 岛素调节, 催化葡萄糖 转变

茶叶降糖的研究

茶叶降糖的研究

一、茶叶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研究1、茶多糖茶多糖是茶叶复合多糖的简称,由糖类、果胶、蛋白质等组成,其中多糖部分包括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葡聚等水溶性多糖。

茶多糖的主要功效是降血糖、降血脂,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清水岑夫(1987)研究发现,服用茶多糖链脲佐菌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明显下降,最高下降率达40%;对正常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500mg/kg,给药7h后出现降血糖效果。

王小刚等(1991)报道,分别给正常小鼠灌胃50mg/kg和100mg/kg的茶多糖,小鼠血糖浓度分别下降了14%和17%;而分别给正常小鼠腹腔注射25mg/kg和100mg/kg的茶多糖,其血糖浓度分别下降48%和52%,因此,不同给药方式降血糖的效果不同。

Isiguki k.等(1992)发现腹腔注射茶多糖可使大鼠的血糖下降;将茶多糖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好转。

汪东风(1994)给正常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40mg/kg,12h后检测其血糖含量,发现比对照组下降了12%;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100mg/kg,7h后其血糖浓度下降47%。

李布青等(1996)探讨了以不同方式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所得的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用最佳;此外,茶多糖还能降低肾上腺和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浓度,且在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浓度的同时,使肝糖原大量增加,他们认为茶多糖对糖代谢的影响与胰岛素类似。

周杰等(1997)也报道,对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的茶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急性毒性试能验表明,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的最大耐受量大于1.0g/kg。

Tadadazu T.等(1998)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发的高血糖模型大鼠用茶多糖灌胃,发现有明显的降血糖用用。

陈海霞等(2002)研究了低档绿茶中的茶多糖对小鼠实验性糖尿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以400mg/kg茶多糖灌胃,对正常小鼠及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

降血糖茶哪种好

降血糖茶哪种好

降血糖茶哪种好降血糖茶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健康饮品,对于控制血糖、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糖的持续升高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相关,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降血糖茶对于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

那么,降血糖茶中哪种好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茶叶中的降血糖成分。

在降血糖茶中,最常见的成分是多酚类化合物,如茶多酚、儿茶素等。

这些成分被广泛研究,并且证实了它们对降低血糖的功效。

然而,不同类型的茶叶中这些成分的含量和活性可能会有所不同。

绿茶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降血糖茶。

研究表明,绿茶中的儿茶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能力。

一项发表在《营养和代谢》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长期饮用绿茶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此外,绿茶中的茶多酚也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帮助减轻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另外一种常见的降血糖茶是红茶。

红茶中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其降低血糖的效果也被一些研究所证实。

一项发表在《营养与癌症》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红茶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此外,红茶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非常有益。

除了绿茶和红茶,乌龙茶也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茶叶。

一项发表在《食品科学与技术国际》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乌龙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抑制糖的吸收和消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可以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来帮助控制血糖。

总的来说,以上提到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都被证明具有降血糖的潜力,但不同的人可能对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选择降血糖茶时,最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口味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降血糖茶并不能取代现有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或有血糖问题,建议在饮用降血糖茶之前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以确保茶叶不会与现有治疗方案发生相互作用。

总结起来,降血糖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绿茶、红茶和乌龙茶都被广泛认可。

茶叶降糖有科学依据

茶叶降糖有科学依据

2 1 . 家庭科技 0 3 0/
及 抗 血 栓 、增 强 机 体 免 疫 、 耐 缺 氧 、 增 加 冠 状 动
此 外 ,研 究 人 员 还 发 现 , 饮 用 啤 酒 多 少 与 骨 密 度 高 低 并 无 直 接 关 联 。 每 天 喝 少 于 5 0毫 升 啤 0 酒 的女性 骨密 度和 喝适量 啤酒 女性 的骨密 度相 当 。
健 人体 骨骼大 有益 处 。 “ 元 素在 骨骼形 成 中发挥 硅
主要 作 用 。 在西 方 人饮 食 中 ,啤酒 是硅 的主 要来
源 之 一 。 研 究 人 员 说 。 骨 骼 主 要 由纤 维 网 、 矿 物 ” 质 、 血 管 和 骨 髓 组 成 。 骨 密 度 是 衡 量 骨 骼 强 壮 与
近 日 ,西 班 牙 科 学 家 发 现 , 喝 啤 酒 有 助 于 女 性 预防骨 质疏松 。
老 鼠 ,血 糖 明显下 降 ,下 降率 达 4 % 。 0 9 0年代 后 ,国 内外 有 关 茶 叶 降血 糖 的药 理 作
用 研 究 逐 渐 增 多 。 日本 学 者 报 道 , 给 糖 尿 病 患 者 饭 后 饮 用 2 0毫 升 含 4 0 5毫 克 茶 多 糖 的 饮 料 ,2周 后 血 糖 浓 度 显 著 下 降 ,胆 固 醇 及 甘 油 三 酯 总 含 量
研究 人员 调查 10 7 0名平 均年 龄为 4 8岁 的健 康 女 性 ,询 问她 们 的饮 酒 习 惯 。 由于 女 性 的 手指 骨 骼 会 最先 出现 骨 质疏 松 症 状 ,研 究 人 员选 择对 她 们 的指 骨 进 行 超 声 波 成 像 扫 描 。扫 描 结 果 显 示 , 喝啤 酒 的女 性 和 不 喝啤 酒 的 女性 骨 密 度 有 显著 差 异 。 前 者 的骨 密 度 高于 那 些 不 喝 啤酒 或 只 喝 葡萄

古方降糖茶的作用原理

古方降糖茶的作用原理

古方降糖茶的作用原理古方降糖茶是一种传统中药茶,被广泛使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中。

它通过多种草药成分协同作用,发挥降低血糖的效果。

下面将从茶叶的成分,功效以及作用原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古方降糖茶由多种草药混合而成,主要成分包括薏苡仁、苦瓜、决明子、山楂等。

这些草药都具有明确的降糖作用。

薏苡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可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苦瓜含有一种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活性物质,能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决明子中的芸香甙可促进糖原的分解和糖类的氧化利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山楂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和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其次,古方降糖茶具有多种功效,主要体现在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保护胰岛功能等方面。

首先,茶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氧化,从而使血糖水平得到控制。

其次,古方降糖茶可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脂含量,减轻血管壁的黏稠度,改善心脑血管健康。

此外,它还具有保护胰岛功能的作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调节血糖的平衡。

综上所述,古方降糖茶具有明确的降糖效果,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的选择。

最后,古方降糖茶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对血糖的调节。

具体来说,茶叶中的成分可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血糖的降解和利用。

其中,薏苡仁中的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B1可以调节糖代谢,减缓胰岛素分解,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血糖水平得到降低。

苦瓜中的活性物质则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决明子中的芸香甙能够增加糖原的分解和糖类的氧化利用,帮助降低血糖浓度。

山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古方降糖茶是一种中药茶,通过多种草药混合而成,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保护胰岛功能的功效。

武夷岩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武夷岩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关 键词 : 小鼠; 四氧嘧啶; 武夷岩荼; 降血糖试验
中图分类 号:s7 . T225 9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0 85 6(0 70— 0 20 10 —9 320 )4 02 — 3
茶 叶 的成 分 复杂 , 目前 已知 有 50多 种 , 0 因含 有 多种 天然 活性成 分 , 而具 有多 种药 理 和保 健 作 用 。我 国和 日本 民间 均有 用 粗 老 茶 治 疗 糖 尿 病 的传 统 ,O 2
世纪 8 年代 以来 ,许多中外学者对茶叶的降血糖作 0
用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 , 有临床观察 , 也有动物试验 , 发
现多种茶叶或茶多糖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㈣ 。 我国是 茶叶的发源地 , 其中的武夷岩茶产于世界 自然与文化
遗 产地 的武夷 山地 区 , 国 内居 于名 茶 地 位 , 销 往 在 还 3 个 国家 和地 区 , 到广 泛 赞誉 , 其 降 血糖 作 用 0多 受 但
次腹腔注射 A X制备高血糖模型 ;断尾采血用血糖 L
仪测定血糖 ;选取血糖高于 9 m oL的高血糖模型 . ml 0 /
小 鼠 l 只 ,按相近血糖值配对随机分为试验 和对照 6
2组 , 每组 8只 ; 照组 喂基 础 饲 料 和凉 开水 , 验组 对 试 在 基 础饲 料 中添 加 5 %的武 夷 岩 茶并 饮 05 .%的茶 汤 , 5天后 同法测定 血 糖 。
对 照和试验两组做武 夷岩茶降血糖试验 ; 试验前 两组的血糖分别为 1 . ±84 87 . 3 3和 1. ±97 ( 82 O . mmo/ )P . o试 7 lL ( >05 验组饲料和饮水 中添加武夷岩茶 ; 试验 5日后对照组的血糖 为 1 . ±7 8 r l )无 显著 变化 ( >O5 ; 88 0 . (n / , 0 mo L P .)试验 组的 血糖 降到 4 5 .8mmo/ )降低 了7 %( <0 1 , . ±11( 5 l , L 5 P . )证明武夷岩茶有显著的降血糖作 用。 o

古道密藏茶降血糖的原理

古道密藏茶降血糖的原理

古道密藏茶降血糖的原理古道密藏茶被认为具有降血糖的效果,其原理主要涉及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以下是关于古道密藏茶降血糖原理的解析。

1. 多酚类物质的作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和黄酮类化合物。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血糖的作用。

研究发现,儿茶素能够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降低血糖水平。

黄酮类化合物则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消耗。

2. 氨基酸的作用:茶叶中富含的氨基酸,如茶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等,对血糖的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茶氨酸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

谷氨酸则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能够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和释放,减少肝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 多肽类物质的作用:茶叶中的多肽类物质又被称为茶多肽,具有抑制血糖酶活性的效果。

茶多肽能够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降低其对葡萄糖的降解作用,从而减慢血糖的升高速率,保持血糖的稳定。

4. 咖啡因的作用: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促进脂肪的代谢和糖原的分解,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咖啡因还能够抑制葡萄糖生成酶的活性,减少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对血糖水平产生调节作用。

5. 抗炎和改善胰岛素抵抗: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的效果,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

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儿茶素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改善胰岛素抵抗。

此外,茶多肽也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胰岛素抵抗和促进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

综上所述,古道密藏茶降血糖的原理主要包括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氨基酸、多肽类物质以及咖啡因的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消耗,同时还具有抗炎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古道密藏茶作为辅助控制血糖的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患者在使用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茶叶及其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茶叶及其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茶叶及其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糖尿病、脑梗等富贵病也在加速出现。

这些富贵病还在不断地趋于年轻化。

通过研究表明,茶叶对人体的血糖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本文主要是针对茶叶及其活性成分的降糖作用进行研究,同时还对降糖的机理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希望对相关的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茶叶;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研究茶叶是不含酒精的,是世界主要的三大没有酒精的饮料之一,富含很多人体必要的营养元素和可以调节人体功能的营养物质。

经过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对血糖的降低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糖尿病是现在威胁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最近几年这个病的发病率特别的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将近有一点八亿人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计,到2025年几乎近3亿多的人会患有糖尿病。

当前我国有很多学者针对茶叶进行了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很多的活性成分对人体的血糖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一、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和降血糖机理茶多酚对血糖升高的抑制作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茶叶中占到15%-20%。

主要由黄酮、花青素、黄酮醇等化合物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茶素类化合物,几乎占茶多酚干重的百分之七十。

茶多酚拥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广泛的药理功效,对血糖升高的抑制机理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茶多酚可以改善机体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大家都知道,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经过身体内的有关酶的分解变成小分子物质后才可以被不断的吸收。

茶多酚可以和很多的消化酶进行结合,比如α淀粉酶、蔗糖酶等结合形成多酚蛋白酶凝胶使酶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用来抑制这些消化酶的活性,进而干扰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从而抑制摄入的淀粉和葡萄糖进入人体后的浓度升高。

丁凤仁等研究团队经过对大白鼠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抑制大白鼠的血糖,改善大白鼠糖耐量。

优选绿茶、桑叶、玉米须降糖代茶饮最佳配比及降糖活性研究

优选绿茶、桑叶、玉米须降糖代茶饮最佳配比及降糖活性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optimal ratio and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green teaꎬmulberry leaf and corn
whisky sugar substitute tea.Methods Green teaꎬmulberry leaves and corn must be tested in different ratiosꎬdifferent ex ̄
通信作者:郑彧ꎬ男ꎬ博士研究生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中药炮制机制研究ꎬTel:18604036276ꎬE-mail:zhengyu1982@ aliyun.com
641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9 Vol.38ꎬNo.11
药传统提取方法ꎬ通过控制单因素试验ꎬ以 α - 葡萄
640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9 Vol.38ꎬNo.11
优选绿茶、桑叶、玉米须降糖代茶饮最佳配比
及降糖活性研究
敖楠楠ꎬ马晓丽ꎬ才谦ꎬ曲扬ꎬ郑彧
( 辽宁中医药大学ꎬ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目的 优选绿茶、桑叶、玉米须降糖代茶饮最佳配比及体外降糖活性研究ꎮ 方法 将绿茶、桑叶、玉米须
traction times and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The α-glucosidase and α-amyl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were used as indica ̄
tors to screen green teaꎬmulberry leaves and corn mustard.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for the generation of tea. Results

血糖高喝什么茶可以帮助降糖

血糖高喝什么茶可以帮助降糖

血糖高喝什么茶可以帮助降糖在如今的生活中,血糖高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

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来说,除了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控制饮食和适度运动外,合理选择饮品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其中,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血糖高的人喝什么茶可以帮助降糖呢?首先,我们来谈谈绿茶。

绿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血脂、降低血糖的作用。

研究表明,绿茶中的这些活性成分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代谢,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而且,绿茶的热量极低,不用担心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血糖高的朋友可以在每天的闲暇时光,泡上一杯清新的绿茶,品味其淡雅的香气和清爽的口感。

接下来是苦荞茶。

苦荞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生物类黄酮,这些成分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同时,苦荞茶中的芦丁等成分还能改善血管的弹性,对于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的益处。

桑叶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桑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氨基酸、多糖等成分,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功能。

尤其是其中的 1-脱氧野尻霉素(DNJ),能有效阻止糖分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长期饮用桑叶茶,对于血糖的稳定控制有一定的帮助。

还有黑茶,比如茯砖茶、千两茶等。

黑茶中的茶多糖含量较高,这种成分可以调节血糖代谢,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此外,黑茶中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益成分,也有助于改善人体的糖代谢功能。

除了上述几种茶,青钱柳茶对于血糖高的人也有一定的好处。

青钱柳含有丰富的皂苷、黄酮等成分,能够调节血糖、血脂,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茶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有一定的辅助降糖作用,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在饮用这些茶时,也要注意适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给身体带来其他不适。

此外,泡茶的方法也有讲究。

一般来说,用 80℃左右的热水冲泡为宜,这样既能充分释放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又能避免水温过高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

在选择茶叶时,要确保茶叶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茶多糖的结构与其降血糖机理研究进展

茶多糖的结构与其降血糖机理研究进展

茶多糖的结构与其降血糖机理研究进展作者:许婧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8年第5期摘要:茶多糖是茶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

总结了近年来多位学者对茶多糖成分、结构及其降血糖机理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茶多糖;结构;降糖机理;研究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TPS)是茶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近年来发现茶多糖具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

一、茶多糖的成分(一)茶多糖由不同单糖组成茶多糖是由糖类、蛋白质、果胶和灰分等物质组成的,其中多糖分子量为107 000,由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岩藻糖和葡萄糖等单糖组成。

周裔彬等利用GC-MS分析分离得到茶多糖(TPS),发现TPS是一种含有多种单糖和蛋白质的酸性复合多糖,其总糖含量、蛋白含量、糖醛酸比例分别为10:1:3。

茶多糖链中含有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和鼠李糖等5种单糖成分,其中阿拉伯糖是主要组成成分,占总糖含量3.34%。

(二)不同提取工艺对茶多糖单糖组成及所提取多糖的生物活性的影响陈海霞通过醇沉淀法和超滤法、CTBA沉淀法三种方法提取CTPS,实验表明不同方法所提多糖的单糖均是由阿拉伯糖、核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及半乳糖醛酸组成的,但组成比例不同。

在不同提取工艺下,茶多糖的活性影响不同,其中超滤法较好地保持了茶多糖的生物活性,但多糖提取率略偏低。

不同方法对茶多糖单糖的组成种类影响不大,略微影响不同单糖组分之间的比例。

(三)不同茶类所含茶多糖组成不同倪德江等利用相同原料加工制成绿茶、青茶、红茶3种茶类,不同茶类中TPS的组成不同。

结果表明:红茶中多糖、中性糖糖醛酸以及蛋白质含量最低,绿茶最高,青茶居中。

招珏分析了青茶、砖茶、绿茶和红茶4种茶类的茶多糖比例组成,绿茶和青茶中的糖醛酸远高于黑茶和红茶,含量最高。

红茶中多糖成分含量最少,砖茶、绿茶其次,青茶最多。

二、茶多糖的结构(一)多糖的一级结构周鹏利用H-NMR分析绿茶的多糖结构发现,3种单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形成的主链分别构成茶多糖一级结构的骨架,这3种单糖不接支链时的连接方式为β1→3;有可能连接支链时,由阿拉伯糖构成支链的连接方式可能有β1→2,β1→3,β2→3等3种;木糖在主链和支链的末端,可能以β1→的连接方式存在;茶叶多糖以有序的螺旋构象在溶液中存在。

茶叶与糖尿病

茶叶与糖尿病

茶叶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概况摘要本文综述了茶叶主要成分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以及其它成分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科研工作者以后的研究任务。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每天摄入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增多,肥胖者越来越多。

然而肥胖症又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子,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多。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指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

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

DM可分为1型和2型两大类,这两种类型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肾衰竭、失明、需要截肢的严重腿足损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险。

据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胆固醇、抑制血压升高、降血脂、兴奋神经、强心等作用。

茶叶用来预防和治疗DM,国内外皆有报道。

上世纪初,Malamun就说DM患者,饮茶能使糖脂代谢改善。

日本医学士小川吾七郎在治疗患有DM的肺结核病人时,也偶然发现茶叶对DM有显著疗效。

有关茶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

本文现将茶叶与DM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民间及临床资料我国和日本民间都有泡饮粗老茶叶治疗DM的历史。

据蔡鸿恩报道,茶叶越粗老治疗DM 的效果越好,有效率可达70%。

他在临床上应用树龄70年以上的老茶树茶叶治疗DM,疗效明显。

江苏省民间用“薄茶”(即树龄30年左右的茶树叶片制成的茶叶)与适量中药配制成“薄玉茶”,对不同程度的DM患者都减轻病情的作用。

根据日本学者的资料报告,饮用日本的淡茶(30年左右树龄的茶树茶叶)和酽茶(1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茶叶),分别对轻、中度慢性DM患者的症状有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的疗效;对重度患者可降低尿糖,明显减轻各种主要症状。

此外,福建中医学院盛国荣等也有过类似的报道。

2实验研究试验研究发现,茶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Deng Z.指出,绿茶能降低成年大鼠体内血糖水平;Shimizu M.认为,茶叶能抑制小肠上皮细胞中葡萄糖转运器的活性,它通过减少食物中葡萄糖的摄入量,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有研究表明,DM患者在饮茶后淋巴球细胞内DNA受到的氧化损伤减少,即茶叶也可以通过抗氧化的功能来减轻DM患者的病情。

茶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及降血糖功效研究

茶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及降血糖功效研究

茶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及降血糖功效研究茶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及降血糖功效研究【引言】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等与高血糖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茶叶作为广泛食用的饮品之一,在降低血糖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茶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被认为是茶叶降血糖的主要活性成分。

本文旨在探讨茶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并研究其降血糖功效。

【茶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茶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天然产物,它们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过程,减缓血糖的释放速度,从而降低血糖峰值。

为了快速、高效地筛选茶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研究人员采用了高通量筛选技术。

在筛选茶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酶活测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p-nitrophenyl-α-D-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的吸光度来判断α-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等优点,非常适用于高通量筛选。

为了提高筛选效率,研究人员还开发了多种自动化设备和高通量技术。

其中,酶活度检测仪、高通量酶反应平台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是常用的工具。

通过使用这些设备和方法,研究人员能够迅速筛选出茶叶样品中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

【茶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降血糖功效研究】茶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被广泛认为是茶叶降低血糖的主要作用成分之一。

其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减缓血糖的释放速度,从而有效降低血糖峰值。

许多研究显示,茶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功效。

一项研究发现,饮用茶叶可以降低血糖峰值并提高胰岛素敏感度,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在研究中,参与者在进餐之前饮用茶叶,结果显示其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茶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还能够改善胆固醇代谢,并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茶叶怎么可以快速降糖?

茶叶怎么可以快速降糖?

茶叶怎么可以快速降糖?关于《茶叶怎么可以快速降糖?》,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今很多人都是有三高,尤其是血压高,高血糖。

针对三高人群,生活起居中的常见问题十分的多,不但在饮食搭配上应留意忌嘴,并且也要控制住自身的心态,假如说情绪激动得话,很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病症,例如:心肌梗塞这类的病症,全是十分比较严重的,现在有很多人刚开始选用饮茶的方式来降低血糖,不清楚实际效果怎样?今日网编就来和大伙儿一起看一下降血糖的茶叶的实际效果如何。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发育的花骨朵取下晾晒后,用沸水侵泡后当茶食用,每日食用多次,对高血压病人具备与众不同的治疗效果。

另外,海棠花也有收拢血管、活血等作用。

菊楂茶黄菊花15克,山楂果20克。

水煎或开水冲调10分钟就可以食用。

常喝菊楂茶,不但扩大冠脉,左室血管,减少血压,另外也降低血脂。

适用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等。

菊槐茶黄菊花、海棠花各10克。

用开水冲调10分钟就可以食用,没泡反复冲调不适合超出3次。

此茶可舒肝降血压,清理血管垃圾。

主冶各种各样高血压病,对老人高血压伴随动脉硬化者尤其适合。

荷叶茶:中医学实践活动说明,菏叶的浸剂和煎剂具备软化血管、清热去火及降血压之效。

另外,菏叶還是减肥去肥之灵丹妙药。

医治高血压的食用方式是:用鲜荷叶半张清洗剁碎,加适当的水,烧开晾凉后代茶饮用。

黄菊花茶:全部的黄菊花应是甘菊,其味不涩,尤以苏杭一带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好,每一次用3克上下煮茶食用,每天3次;也能用黄菊花加金银花茶、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舒肝清目、清热去火之特效。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有明显功效。

山楂茶:山楂果含有的成分能够促进消化、软化血管、降低血糖、减少血压。

另外常常食用山楂茶,针对医治高血压具备显著的輔助功效。

其食用方式为,每日多次用细嫩山楂1—2枚煮茶食用。

由于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造成自身高血糖的原因也都不一样,网编上边给大伙儿详细介绍的这几种茶大家都能够喝,不容易有哪些副作用,可是特别注意的是,便是一种茶不可以一段阶段都一直在喝,那样可能因小失大,大伙儿能够常常转换着食用。

茶多酚调节糖代谢的研究现状

茶多酚调节糖代谢的研究现状

茶多酚调节糖代谢的研究现状摘要:茶多酚是存在于天然植物茶叶中的一类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试验研究显示,多酚类物质可以调节糖代谢,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和抗氧化的重要作用,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清除氧自由基,降低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本文就近年来对茶多酚物质的降血脂、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研究作了综述。

关键词:茶多酚,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应激状态增多,与世界各国一样,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率在逐渐上升,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之所以会发生这一系列的疾病,很多情况下都与糖代谢的絮乱有关,所以国内外学者开始寻求能够降血脂、降血压并抗氧化的物质。

茶多酚是茶中的主要的成分,是茶叶中所含有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简称为TP。

其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铜、黄铜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缩酚酸类及聚合酚类等。

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种物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茶多酚的大量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抗氧化、防癌、抗肿瘤、抗辐射、抑菌、抗病毒、降血糖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

本文主要综述了茶多酚在调节糖代谢方面所具有的降血脂、降血压和抗氧化的研究进展。

一、降血脂近几年,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揭示,茶多酚物质的摄入量与高血脂症的发生与发展呈负相关,大量体内外实验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1]。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产茶的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日本等)以及一些欧美国家都对这种多酚类化合物复合体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研究和试验,有关茶多酚类物质的降血脂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茶水降糖实验报告

茶水降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控制血糖成为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研究表明茶叶具有降糖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茶水降糖的效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辅助降糖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30只健康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00-220克,分为三组:茶水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

2. 实验药物:葡萄糖、胰岛素、苯乙双胍。

3. 实验试剂:血糖试剂盒、血清胰岛素试剂盒、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试剂盒。

4. 实验仪器:血糖仪、离心机、酶标仪、电子天平。

三、实验方法1. 建立糖尿病模型: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

2. 分组: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

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茶水组给予普通饲料+茶水,糖尿病模型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STZ。

3. 给药:茶水组给予浓度为1%的茶水,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

4. 检测指标:分别于实验开始前、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IGF-1水平。

5.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实验结果1. 空腹血糖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

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茶水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在实验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均显著降低(P<0.05)。

2. 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

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茶水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在实验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均显著升高(P<0.05)。

3. 血清IGF-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清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1)。

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茶水组大鼠血清IGF-1水平在实验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均显著升高(P<0.05)。

茶叶降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茶叶降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茶叶降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王丹;刘德华
【期刊名称】《茶叶通讯》
【年(卷),期】2013(40)3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等富贵病也相继出现,并且这种富贵病的发生也日趋年轻化.研究表明,茶叶对血糖有一定降低作用,本文就茶叶中有关降糖的特殊成分及其降糖机理展开综述,并对降糖机理研究现状进行展望.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王丹;刘德华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长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药降糖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张科
2.茶叶降脂功效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王丽丽;黄建安;刘仲华
3.茶叶降脂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崔飞龙
4.茶叶及其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金海燕;沈璐;苏同生;万兆新
5.中药降糖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J], 卢兆莲;黄才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茶叶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研究1、茶多糖茶多糖是茶叶复合多糖的简称,由糖类、果胶、蛋白质等组成,其中多糖部分包括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葡聚等水溶性多糖。

茶多糖的主要功效是降血糖、降血脂,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清水岑夫(1987)研究发现,服用茶多糖链脲佐菌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明显下降,最高下降率达40%;对正常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500mg/kg,给药7h后出现降血糖效果。

王小刚等(1991)报道,分别给正常小鼠灌胃50mg/kg和100mg/kg的茶多糖,小鼠血糖浓度分别下降了14%和17%;而分别给正常小鼠腹腔注射25mg/kg和100mg/kg的茶多糖,其血糖浓度分别下降48%和52%,因此,不同给药方式降血糖的效果不同。

Isiguki k.等(1992)发现腹腔注射茶多糖可使大鼠的血糖下降;将茶多糖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好转。

汪东风(1994)给正常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40mg/kg,12h后检测其血糖含量,发现比对照组下降了12%;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100mg/kg,7h后其血糖浓度下降47%。

李布青等(1996)探讨了以不同方式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所得的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用最佳;此外,茶多糖还能降低肾上腺和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浓度,且在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浓度的同时,使肝糖原大量增加,他们认为茶多糖对糖代谢的影响与胰岛素类似。

周杰等(1997)也报道,对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的茶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急性毒性试能验表明,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的最大耐受量大于1.0g/kg。

Tadadazu T.等(1998)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发的高血糖模型大鼠用茶多糖灌胃,发现有明显的降血糖用用。

陈海霞等(2002)研究了低档绿茶中的茶多糖对小鼠实验性糖尿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以400mg/kg茶多糖灌胃,对正常小鼠及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

吴建芬等(2003)对茶多糖降血糖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小鼠预防性给予茶多糖4周,再用四氧嘧啶造模3天后,观察对血糖和肝脏SOD、GSH-PX和MDA的影响;对影响嘧啶高血糖小鼠给予茶多糖6周,观察对其血糖和肝脏葡萄糖激酶的影响。

结果显示,茶多糖主要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和增强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陈建国等(2003)从老茶树粗老茶叶中提取茶多糖,研究其降血糖和改善糖尿病症状的效果,结果表明,茶多糖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小鼠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降低其空腹血糖,控制其饮水量,促进其体重恢复,并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此结果与前人用粗老茶水浸提物治疗糖尿病效果一致。

据江和源等(2004)报道,茶多糖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必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这可能与茶多糖能减弱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或改善受损伤的β细胞的功能有关。

倪德江等(2002)通过比较不同茶类多糖能减弱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騛的降血糖效果,得出在所设定低(200mg/kg)、中(400mg/kg)、高(800mg/kg)剂量下,各个茶类的茶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在低、中剂量下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茶多糖和血糖的作用明显优于绿茶茶多糖。

此后,他们还探讨了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通过检测肝、肾SOD活性,GSH-PX活性,MDA含量及观察肝、肾组织形态变化,得出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组织有保护作用,这为茶多糖的降血糖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此外,他们还对绿茶、乌龙茶、红茶的茶多糖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产地、品种、加工工艺对茶叶中茶多糖的含量、组成,以及体外清除自由基和降血糖效果有显著影响。

2、茶多酚茶多酚的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汤圣兴等(2000)对大鼠服用茶多酚前后对比,发现茶多酚改善大騛的糖耐量。

随后他们以链脲佐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模型,测定茶多酚对糖尿病大鼠口服葡萄糖、蔗糖和淀粉0、1、2h后血糖的影响,并同时测定大鼠的血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含量。

结果显示,茶多酚能抑制糖尿病大鼠口服蔗糖和淀粉1、2h 后血糖的升高,稳定糖尿病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其一氧化氮含量而降低其内皮素含量。

因此,茶多酚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稳定其血糖含量,推测变可能是因为茶多酚是糖苷酶抑制剂,从而能延缓蔗糖和淀粉在体内的分解,使排泄增加,最终抑制口服蔗糖和淀粉后血糖含量的升高。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人长期代谢异常而引起肾小球损伤导致的一种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方朝晖等(1997)观察了茶多酚对6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能显著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各种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腰酸痛、面足浮肿、肢体麻木等;进一步观察茶多酚对糖尿病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发现服用茶多酚后,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显著减少,同时肾血浆流量增加,而血液循环复合物无明显变化,说明茶多酚可使患者尿蛋白减轻或消失,从而使肾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鲁盈等(2000)研究了茶多酚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的尿量和尿蛋白排泄,抑制血液循环复合物(CCr)增高,同时能明显降低尿中的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含量)。

ET-1和TNF-a被认为是诱发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胶肾小球硬化的重要因素,ET是强有力的有丝分裂原,促进肾小细胞外基质合成并抑制基降解,TNF-a则引起上皮细胞溶解并促进肾纤维细胞增殖,导致肾间质纤维化。

茶多酚对ET-1和TNF-a的抑制表明其可在分子转录水平上抑制糖尿病肾病的生成。

肾脏病理检测表明,茶多酚治疗可明显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病理症状,如肾小球直径增大、系膜区弥漫性增宽、膜基质增多等。

由计算机图像半定量分析可进一步推知茶多酚对链脲佐菌素诱导产生的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王蓓等(2002)报道,茶多酚能有效抑制早期糖尿病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下降,降低脂质过氧化物蛋白的表达水平,延缓肾脏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中,发现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使用茶多酚治疗,可以降低肾皮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张彤等(2003)认为高糖可以导致人体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多,而茶多酚杨可以进行有效干预。

王凯等(2004)研究了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和细胞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促进肾细胞活性氧和产生,而茶多酚能通过干预性氧的产生影响细胞间相互作用,从而防止糖尿病。

郴清钊等(2003)在探讨茶多酚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对血清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过氧化氢酶胶肾脏病理进行了检测,发现茶多酚对糖尿病所致机体损伤的一定的保护作用。

3、茶色素茶色素是从茶叶是提取的一种以儿茶酚胺为主的多元酚类物质,经化学结构的转变而形成由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组成的混合物。

有关茶色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基本上已进入临床阶段。

谬品叔(1998)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茶色素有多方面的防治的双向调节作用,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双重防治效果。

黄蕾等(1998)发现茶色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Ⅱ型糖尿病微循环病变疗效明显。

牟及洲等(1998)认为,茶色素可显著改善糖尿病人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

陶春香等(1998)报道茶色素是治疗Ⅱ型糖尿病非常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β2-微球蛋白是一种低分子蛋白质,血液中的β2-微球蛋白含量增高可以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常提示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前期。

蒋志高等(2000)检测了21例糖尿病患者口服茶色素胶丸前后血液中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发现茶色素可降低其含量,因此有利于防治糖尿病。

张玉叶等(2001)观察了茶色素对16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显示茶色素能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缓解微循环障碍,使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

徐晖等(2002)观察了茶色素对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血流变学的影响,发现茶色素降糖、降脂、降粘作用并不如前人报道的那样明显,推测变可能与观察时间、剂量和剂型有关。

夏成云等(2002)探讨了茶色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液内皮素(UEF)排泄的影响,认为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尤其是肾脏产生内皮素显著增加,引起UEF排出增加,而茶色素则可抑制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尤其是肾脏产生内皮素,从而减轻了内皮素有负面影响;随后他们又对68例口服茶色素胶囊有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浆内皮素(ET)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茶色素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血浆GMP-140水平,从而改善和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

康远华等(2003)通过对85例口服茶色素胶丸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微量元素、β2-微球蛋白、微循环的研究,发现茶色素对糖尿病患者的“三微”有显著的调节和改善作用,所以茶色素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多种慢性并发症。

二、茶叶及复合茶降血糖作用研究蔡鸿恩(1979)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

临床观察其有效率高达70%。

邓泽元等(1998)将铁观音、绿茶和红茶制成干粉,按0.5%、1%和2%的比例添加在饲料中,或制成浓度为0.6%、1.2%和2.4%的茶汤喂养健康老龄大鼠,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老龄大鼠的血糖含量均显著降低。

胡怡秀等(2002)研究了砖茶对正常小鼠血糖、血脂、血清尿素氮的影响,发现血糖含量随着茶叶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有所出入,究其原因可能与茶叶剂量,产地、品质、加工工艺及受动物种系不同有关。

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欢迎订购)。

尹学哲等(2004)观察了糖尿病大鼠口服蔗糖或淀粉和绿茶提取物,对其糖耐量的影响,并用比色法测定绿茶提取物对α-葡萄甘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绿茶提取物可明显改善蔗糖或淀粉负荷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在糖尿病相关酶的抑制试验中,绿茶提取物显示有效较强的α-葡萄糖甘酶抑制活性,但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却较弱。

我国有广阔的植物资源,不少植物有着很好的降血糖作用。

一些科研工作者利用茶叶与某些植物在降血糖作用上的功效互补,开发出有较好疗效的复合茶。

刘秀书等(1995)研究了降血糖茶(黄芩、知母、地黄、茶叶等)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的影响,认为降血糖对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糖有预防作用。

林静兰等(1996)利用降血糖茶(山药、生地黄、黄芪、绿茶)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现治疗组血糖降幅床指标也相应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