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问题

合集下载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采用特殊材料、特殊配比和特殊的施工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其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低的渗透性。

在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前,需要明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包括: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不低于C50;•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如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等;•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流动性、保水性等;•混凝土的体积变化要求,如热膨胀系数、收缩率等。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配合比。

2. 选择合适的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采用高强度、低收缩、低热发射的水泥。

可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高铝酸盐水泥等。

3. 选择合适的矿物掺和料矿物掺和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成本。

常用的矿物掺和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4. 选择合适的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应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低碱硅酸反应活性。

通常采用碎石或卵石,其粒径应大于5mm。

5. 选择合适的掺合料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常用的掺合料有减水剂、泵送剂、防冻剂等。

6.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上述选择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和用量。

7. 试配混凝土根据确定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并进行试配。

通过调整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

8. 检验混凝土的性能制备标准试件,养护到规定龄期,测定其强度和耐久性指标,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出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9. 配合比优化在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确保混凝土的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

浅析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和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

在这些基础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中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通过科学的配比能够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并通过科学的施工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

本文将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施工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1、高性能混凝土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建设和施工越来越多。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利用当前先进的混凝土制造技术,采用优质的材料进行科学配制,其性能远远优于常规的混凝土。

技术人员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中需要严格根据各种原料的比例进行制作。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中需要对水泥、骨料、水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加入一定比例的低水化热的胶凝材料胶和高效外加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技术探析2.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施工单位应优先选择有相应资质和生产能力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尤其应选择配备有经验、有能力的试验室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来承担高性能混凝土的供应任务。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应了解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要求,其次应熟悉本搅拌站常用的各种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指标特点,能够做到什么样的原材料适合用于配置什么样性能的混凝土,譬如混凝土的配制中需要选择正确的水泥,核心筒剪力墙、柱等砼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核心筒剪力墙、柱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 m3以下,水胶比控制在0.35以下;地下室外墙、核心筒等部位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如中低热水泥或粉煤灰水泥,同时适量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如s95矿渣粉)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

但是目前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用的原材料普遍存在质量不稳定甚至质量下滑的问题,以杭州为例,目前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已基本上找不到使用一级粉煤灰的,在用的二级粉煤灰需水量比指标也很不稳定,此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在用的矿粉和外加剂以及碎屑质量也不是很稳定,因此,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一定要动态掌握各种原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控制各种原材料的关键指标,如避免使用温度过高的新出厂水泥,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优先选用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在炎热季节,对砂石骨料喷遮阳防晒或凉水冷却,选用自来水,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所用的拌合水应采取降温措施,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分别适量掺加高效减水剂,其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功效,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掺加粉煤灰和矿粉取代部分水泥,减少单方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必要时,会同业主、设计单位协商,掺加uea微膨胀剂或配置少量的抗裂钢筋或掺入抗裂纤维,以减少裂缝。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及对策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及对策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及对策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是确定混凝土材料比例及性能的重要手段。

试验的设计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材料、试验步骤、试验结果、试验对策等。

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1.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级和实际工程情况来确定。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耐久性试验等。

2.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选取相应的试验方法,确保试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

三、试验材料1.混凝土试验材料应选用代表性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料、水等。

这些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具有代表性。

2.混凝土试件制备时,应尽量保持原材料的一致性,以减小试验误差。

四、试验步骤1.根据试验方法的要求,按照设计配合比将试验材料进行配制。

注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试件的制备方式等。

2.对试制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按照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试验,包括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试验。

五、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统计指标。

根据试验结果评价混凝土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六、试验对策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和措施调整。

如果试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调整配合比:增加或减少其中一材料的比例,改变水灰比等。

2.更换材料:替换试验材料中存在问题的成分,如更换水泥品牌、石料规格等。

3.优化工艺:改变搅拌时间、搅拌方式等操作工艺,提高混凝土性能。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及对策应该包括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试验结果可靠,同时针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工程实践中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

一、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

其他类型掺合料应经过专项论证,经业主方、监理方、咨询方认可方可应用。

所选用的矿物掺合料必须对混凝土和钢筋无害,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集料应选用细度模量为2.6-3.2的天然河砂,同时应控制砂的级配、粒形、含杂质量和石英含量。

级配曲线平滑、粒形圆、石英含量高、含泥量和含粉细颗粒少为好,避免含有泥块和云母。

当采用人工砂时,更应注意控制砂子的级配和含粉量。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粗集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坚硬耐久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碎石、碎卵石或卵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粗骨料,其压碎指标尚应不大于10%。

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标准的规定。

硫酸钠含量:≤5.0%;氯离子含量:≤0.02%;碱含量(Na2O+0.658K2O):≤10.0%;减水率:不小于25%;泌水率比:早强型不大于50%,标准型不大于60%,缓凝型不大于70%;含气量:≤6.0%。

二、配合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以及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

耐久性设计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外部环境中劣化因素的作用,使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超过容许劣化状态。

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原则上每种配合比分别用两种减水剂配置(其中一个备用)。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配制方式,在建筑和道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特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裂性强、施工性能好等优点。

下面将对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详细介绍。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碎石、水等各组成材料所占的比例。

在配制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混凝土所要达到的强度等级、工作条件、材料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组成材料的配合比。

对于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来说,其强度等级为C40,因此它在强度方面要求较高。

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高强度水泥、高品质砂子、均匀粒径的碎石,并注意保证含水率合适。

在水的选择上应根据材料的含水率、环境温度、混凝土坍落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严密控制水灰比。

为了获得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高强度和良好的抗裂性能,还应考虑添加一定量的混凝土增强剂或添加剂。

常见的添加剂主要有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外加剂等,其中高效减水剂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水灰比、减少空气含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等性能。

缓凝剂可以减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其在施工作业中更加便利。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通过试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强度等级和工作条件的需求。

在试验中应尽可能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在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比较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施工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应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的用量和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适宜。

其次,在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恰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脱模或过度收缩、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应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成型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总之,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是一种高性能的混凝土配制方式,可以满足许多大型建筑和道路工程的需求。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1.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设计影响因素首先,混凝土配合强度。

强度值高低直接影响到混凝土配合质量。

换而言之,在合理强度范围内,强度越高混凝土的应用质量越高。

在配合材料中,矿物掺合料量与水胶比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我国相关技术规范中规定:常规类型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需要控制在0∙45以下,且通过大量实践我们发现:当水胶比控制在0.4以下时,则更有助于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需求,且制作成的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更佳。

其次,耐久性。

设计人员在确定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符合现实需要。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多会受到抗化学侵蚀性、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碱集料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诸多因素中,抗渗性对混凝土耐久性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在实际设计环节,往往需要设计人员将抗渗等级控制在P12以上。

最后,工作性。

工作性是衡量浇筑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准。

将高性能混凝土用于浇筑环节时,需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高流动性能、匀质性、体积稳定性、无分层、无离析、不泌水等特性。

1.2常见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技术首先,活性矿物掺合料渗入技术。

在现实中,常选的活性矿物渗合料主要包括优质粉煤灰、钢渣粉、硅灰等。

比如,硅灰中的SiO2是重要的活性成分。

Si02在界面上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会再次出现火山灰反应。

混凝土界面孔隙中沉积生成的凝胶水化硅酸钙,可以大力提升界面的抗渗性与粘结度。

水泥浆体中的矿物细掺核料的活性细微颗粒会有效填充孔隙,有效优化混凝土中的毛细孔结构,并大力提升混凝土抗渗性能。

其次,高效减水剂渗入法。

科学合理运用胶凝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强度。

从应用实践来看,每方胶凝材料的用量应小于550kg,同时需要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

1.3科学合理控制配合比参数首先,合理控制水胶比。

高性能混凝土的具有着低水胶比特点。

为了提升混凝土耐久性,降低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人员应将水胶比控制在0∙4以下,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浇筑密实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一、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高抗裂、高密实性等特点,在建筑、桥梁、隧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UHPC 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二、UHPC的组成及性能1. UHPC的组成UHPC的组成主要由水泥、石英粉、硅灰、钢纤维等微细颗粒材料和特殊的高性能外加剂组成。

2. UHPC的性能UHPC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强度:UHPC的抗压强度可达到150MPa以上,是传统混凝土的4-5倍。

(2)高耐久:UHPC的耐久性能优异,可抵御恶劣环境下的腐蚀和磨损。

(3)高抗裂:UHPC中添加了大量的钢纤维,使得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裂性能。

(4)高密实性:UHPC的密实性能非常好,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和气体的渗透。

三、UHPC的配合比设计1. UHPC配合比的基本要求UHPC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水泥的掺量应该控制在200-600kg/m3之间。

(2)石英粉的掺量应该控制在500-1000kg/m3之间。

(3)硅灰的掺量应该控制在100-200kg/m3之间。

(4)钢纤维的掺量应该控制在4%-8%之间。

(5)外加剂的掺量应该控制在2%-8%之间。

2. UHPC配合比的设计方法UHPC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通过试验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下:(1)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根据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确定水泥的掺量。

(3)根据水泥的掺量确定石英粉的掺量。

(4)根据石英粉的掺量确定硅灰的掺量。

(5)根据硅灰的掺量确定钢纤维的掺量。

(6)根据钢纤维的掺量确定外加剂的掺量。

(7)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UHPC的性能研究1. UHPC的强度性能研究UHPC的强度性能是其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浅析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

浅析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
曩瞄 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及 施工技术
俞 旭 明
浙 江 八 咏 公 路 工 程 有 限 工 程 3 2 1 O 1 7
摘要: 随着 社会 的 快速发 展 , 我 国高层 建 筑和基 础 建设 工程 项 目越 来越 多 。在 高层建 筑 和基 础 工程建 设 中充 分 利用 高性 能 混凝
是 一种 新 型 高技 术 混凝 土 是 在大 幅 度 提高 普 通 混凝 土性 能 的 基础 上 采用 现 代 技术 制作 的混凝 土 , 它 以 耐久 性作 为设 计 指标 。针对 不 同用 途 高性 能 混凝
耐久 l 生设计 要求 的混 凝土 配合 比设 计 时 , 需 采用 设计 规定 的 强度等 级 。 掌握 设 计文件 中有关对 混凝 土耐 久 眭设计要 求 。混 凝 土的耐 久性 一般 包 括混 凝 土的 抗裂性 、 护筋 性 、 耐蚀 性 、 抗冻 性 、 耐 磨性及 抗 碱 ~骨料 反应 性等 。混凝 土耐 久
2 . 1高性 能混 凝土 配合 比设 计 探析
高性 能混 凝 土的 浇筑 必须 各 方面 协调 统 一方 可顺 利 施T 。 高性 能 混凝 土 的施 工 中需 要 做好 施 工缝 的 留 置及 后 浇 带 的处 理 , 在 底板 、 地 下 室 外 墙 和地
在工 程 项 目施 工 中施 工 人 员 需 要根 据 工 程 的设 计 要 求 和现 场 实 际情 况 进 行 高 性能 混 凝 土 的科 学 配置 , 把 握好 高 性 能 混凝 土 的 配合 比设 计 , 保证 其 施工 质量 。 高 性 能混 凝土 的原 材 料除 了 常规 的水 泥 、 水、 砂、 石 四种 材料 外 , 必
1 高性 能 混凝 土概述
在 全球 基础 建设 的发展 历 程 中 , 混 凝 土结 构耐 久 性 不足 是 一个 全 球性 问 题, 我 国现在 面 临的 混凝 土耐 久性 问 题 , 是 发达 国 家早 在 二 、 三 十年 以前 曾经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hpc的性能以及配合比设计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hpc的性能以及配合比设计

鼹塑:整凰.浅谈高性能混凝土(H PC)的性能以及配合比设计卢建财余磊(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喃要j高性能漫凝圭制备的主要鼓术途径是掺优质治巨珍和件和高效减水烈,使高性能混凝土炙得既经济叉具有环境生态保护作用。

本文以郑卅黄河公铰两用桥承台混凝主.为啻6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舍比设计和性能倪热巨等方面进行探讨。

【荚键词1簖幽匏混凝土(H P C):配合比:性能优越雎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在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C45承台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现就此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制、性能及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分析。

1原材料及承台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1原材料情况1)孟电P.042.5水泥:比表面积为335m2/kg,细度29%、密度31l O kg/m3.28天实测强度值53BM pa;2)信阳¨区中砂:表观密度2694kg,m3、细度模数285、含泥量14%:3)5—25连续级配碎石:表观密度2746kg/m3.针片状颗粒含量4B%、含泥量05%、压碎值9.7%;4)I级粉煤灰:密度2210kg/m气细度9-596,需水量比90%,烧失量3.1%:5)$95级磨细矿渣粉:比表面积352m2/kg、密度2720kg/m3、28天活性指数”1%、需水量比93%:6)江苏博特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剖:减水率330%;7)地下水。

所用原材科各项性能指标实测值全部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12.试验方法配合比设计参照JG J550—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T J041—2000<从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苗、G BJl46—90够}j篥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洒-及施工经验等;混凝土工作性等依据G BJ80085进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测试依据G B81085进行。

13承台混凝士拄术要求技术指标:碳化环境(r3)、冻融环境(D3)、含气量≥5%、最大水胶比O厶胶材用量340—450kg/m302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其配合比的设计应以安全、经济、合理为原则,以耐久性、工作性、抗压强度为谢寸指标,并综合考虑和分析影响H PC性能与配合比各种参数的因素来确定其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1、技术要点1.1 原材料品质选择1.1.1水泥。

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标准稠度用水量要小,以使混凝土在低水灰比时获得大的流动性;②水化放热量和放热速度要低,以避免因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因此,早强型水泥不适用;③水泥强度要高。

配制有高强、早强指标要求时,应使用高强度等级非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60或以下时,可以使用42.5级矿渣水泥;④与外加剂相容性要好。

水泥的流变性受掺用的高效减水剂的影响显著,即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不佳会造成混凝土的坍落度严重损失甚至假凝。

影响相容性的主要因素是水泥中的SO3含量、熟料塑化度和细度等。

1.1.2粗细集。

料粗细集料占混凝土体积的65%一75%,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正确选择集料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选择范围为:①细集料宜选择颗粒较圆滑、坚硬的河砂或碎石砂,细度模数在2.6―3.2之间,含泥量低,表观密度2.15g/cm以上,吸水率低;②粗集料的吸水率低,混凝土的强度较高,且抗冻性好,收缩值较小,所以粗集料的吸水率应不超过l%;③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粗集料可以制得质量好的混凝土,但是粗集料过于坚硬,则在混凝土遭受温、湿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时,会使水泥浆一集料界面处受到较大应力而开裂,试验证明,粗集料压碎指标值宜为QA =lO%~15%,表观密度在2.65g/cm3以上;④加大粗集料尺寸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越明显,主要原因是粗集料粒径越大,与胶结料的结合面越小,造成混凝土强度的微观不连续性,混凝土强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因此,粗集料宜选用最大粒径在15cm~20cm。

1.1.3矿物掺合料。

矿物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必要组分之一。

试验证明,矿物掺合料等量取代部分水泥后,可使胶凝材料具有密实填充。

与高效减水剂双掺情况下,可使水泥基材料具有流化效应、耐久性效应和强度效应。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渗透性、较高的抗冻融性、较低的收缩率和较好的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

本文将从材料、性能、设计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

一、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泥、石子、砂、水、粉煤灰、矿渣粉、化学添加剂等。

1.水泥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品种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常用的水泥品种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石子石子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石子规格有5-20mm、20-40mm等。

3.砂砂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骨料,其粒径应在0.15-4.75mm之间。

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水水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应选择清洁、无杂质的水源。

5.粉煤灰、矿渣粉粉煤灰、矿渣粉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常用矿物掺合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掺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化学添加剂化学添加剂是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和裂缝等问题。

常用的化学添加剂有减水剂、外加剂、缓凝剂等。

二、标准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材料性质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要求。

以下是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1. 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如下:水泥:450kg/m³石子:700kg/m³砂:300kg/m³水:150kg/m³粉煤灰:50kg/m³减水剂:1.5%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如下:水泥:500kg/m³石子:400kg/m³砂:200kg/m³水:100kg/m³粉煤灰:50kg/m³矿渣粉:50kg/m³高效减水剂:2%三、性能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以下性能要求:1. 抗压强度: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60MPa,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120MPa。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相互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

而混凝土多用于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

如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分析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混合比;问题;预防;分析;目录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二、掌握和检验各种材料的性能和指标.......................2 页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调整与施工中的控制 (4)四、在评估混凝土强度时区分数学和非数学统计方法»第 6 页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注意经济效益和预防措施... 8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由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政府和个人所关心的问题。

材料中的“混凝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建材检验员,通过日常的检验和测试过程,我对混凝土的质量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提高自己和与同事交流,我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做了以下阐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涉及到很多问题:一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所需性能;二是满足施工过程的可操作性,操作方便,具有施工要求;三、根据以上两种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 4、对以上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验和调整,以满足项目的要求;5、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为保证上述问题的正确解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1.1 熟悉混凝土结构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主要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各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的排列,水泥的种类、粒度等参数的石头。

1.2 精通标准法规。

我国现行标准规定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定》(JGJ55-2000)、《普通混凝土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5-2000)、普通混凝土混合料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混凝土”(GBJ82-85)。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具有卓越性能的混凝土,其在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方面远远超过传统混凝土。

本文将探讨UHPC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一、UHPC的配合比设计1. 硅酸盐材料的选择UHPC的主要成分是细粉煤灰、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等硅酸盐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高度活性,并能够在混凝土中形成高强度胶凝材料的骨架结构。

2. 骨料的选择在UHPC中,常采用细颗粒骨料,如砂、粉煤灰和二氧化硅等。

这些骨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3. 掺合料的添加为了进一步提高UHPC的性能,可以添加适量的掺合料,如钢纤维和超细粉等。

钢纤维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而超细粉则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细微孔隙,提高其致密性。

4. 水胶比的控制UHPC的水胶比通常较低,一般在0.15以下。

降低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UHPC的性能研究1. 强度特性UHPC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0MPa以上,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0MPa以上。

这使得UHPC在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和耐火结构等特殊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耐久性能UHPC的耐久性能优异,能够抵抗氯离子渗透、碱-骨料反应和冻融循环等多种外界环境的侵蚀。

这使得UHPC成为海上工程、桥梁和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理想材料。

3. 施工性能尽管UHPC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久性能,但其施工性能并不受影响。

UHPC可以通过自流充填、喷涂和浇筑等多种方式施工,适应各种复杂结构的要求。

4. 经济性尽管UHPC的成本较高,但由于其卓越的性能和耐久性,能够大幅度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因此从长远来看,UHPC的使用是经济可行的选择。

在总结中,UHPC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是推动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精心选择硅酸盐材料、骨料和掺合料,并控制水胶比,可以得到高性能的UHPC。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本文以前邢家河大桥高墩悬臂现浇梁泵送混凝土施工为依托,主要对高层建筑及大体积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选定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前邢家河大桥位于山岭区,跨越典型V型沟谷,桥高132m。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钢构+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箱梁,现浇箱梁及桥面铺装8000m3混凝土全部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输送高度最高达120m。

一、原材料选择1.水泥本次配合比设计选用洛阳黄河同力牌P.O52.5水泥,实测3d胶砂抗折强度值6.1MPa,抗压强度值32.9MPa;28d胶砂抗折强度值7.9MPa,抗压强度值55.3MPa;氯离子含量0.024%,烧失量1.22%,氧化镁(MgO)4.29%,三氧化硫(SO3)1.85%,比表面积420m2/kg;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2.细集料本项目选用洛阳卢氏磨沟口聚鑫砂石场生产的中砂,同一配合比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超过0.3。

在筛分试验中,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15%,通过0.16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5%;细度模数2.9,堆积密度1580kg/m3,表观密度2570kg/m3,含泥量1.4%,泥块含量0%,空隙率39%,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3.粗集料泵送混凝土粗集料粒径的规定,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道之比小于1︰5.0。

试验室采用洛阳卢氏九龙碎石场生产的5~10mm、10~20mm两种碎石(掺配比例质量比为5~10mm︰10~20mm碎石=4︰6)配制连续级配,母岩立方体抗压强度为160MPa,压碎值在10%以内。

压碎值8.1%,针片状含量3.3%,含泥量0.2%,泥块含量0%,堆积密度1740kg/m3,表观密度2710kg/m3,空隙率36%,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碎石中针片状颗粒严格控制不宜超过8%。

4.外加剂选用外加剂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与水泥的相容性,外加剂的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第一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着极好的自密实性。

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用水量较少,但是经过混合搅拌后的材料具有着流动性好,抗离析性高的特点,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的填充性非常好,自密实性就毋庸置疑了。

第二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极低的水化热性。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混凝土使用后所表现出的弹性模量、收缩值与徐变、温度变形量的多少。

而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水泥浆体的使用量有了极大的降低,按照规定配合比使用,其干缩值不足0.04%。

因为水使用量的降低,其水化热性能也随着下降。

第三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较高。

实验证明,28天的高性能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已超过200MPa,而且,抗拉强度在100至120MPa。

其强度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

第四点,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好。

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体现在其抗化学腐蚀的能力的高低。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这极高的自密实性,其防止化学物质渗透的能力也是极高,所以其耐久性是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

第五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火性。

或许很多朋友都会认为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水比较少并且其自密实性极高,其耐火性就会较低。

其实不然,因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中被加入了特定的有机纤维,对其耐火性进行了提升。

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能的要求,通过计算、试搜辛苦调整等步骤确定。

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应进行控制,C40 以下不宜大于400kg/m3;C40 ~ C50 不宜大于450 kg/m3; C60 及以上的非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00kg/m3,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30 kg/m30 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最小用最应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加优质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磁灰等矿物掺合料,用以提高其耐久性,改善其施工性能和抗裂性能,其掺量宜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且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0% 。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原则1、水灰比W/C现行《普通混凝士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鲍罗米公式对C60以上的混凝土已不适用,而《高强混凝十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要求混凝十的施工配制强度不应低干强度的1.15倍,故该混凝一配制强度定为≥69MPa。

此外,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完善的公式可供选用,故配合比设计时通常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原材料和经验选定水灰比。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结合工程实践与试验经验,在试验中选用了选择水胶比为0.25~0.27进行混凝土性能试验。

2、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十中,水量可根据圳落度要求,集料品种,粒径来选择。

因此,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十可参考执行,如由此确定的用水量导致水泥或胶凝材料总用量过大时,可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来降低用水量或胶凝材料用量。

也可以根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首先确定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再由水灰比计算用水量,当流动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再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加以调整,考虑到混凝土在运输期间坍落度会有所损失,故将试配时湿凝十的坍落度控制在220~240mm之间,又因单方用水量不宜超过180kg故选用145kg。

根据水灰比0.25~0.27,计算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537~603kg。

3、砂率根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为38%~45%。

但由于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较大、用水量较少,故适当降低砂率,选34%~38%即可。

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砂率。

二、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士配合比实验与应用根据《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以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确定试配强度为69.0MPa,砂率取36%,粉煤灰按5%掺入,超量系数取1.4,矿粉按20%掺入,超量系数取1.1%,容重取2400kg/m3。

水灰比以0.26为基准分别增减±0.01,经计算得出配合比,进行试配,并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一、背景介绍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和高可塑性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一般在C50以上。

H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核电站等重要工程领域。

二、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HPC的强度等级一般在C50以上,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HPC的强度等级。

2.选择适宜的水泥和掺合料选择优质的水泥和掺合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重量比值,水灰比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过小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一般HPC的水灰比在0.25-0.35之间。

4.确定骨料配合比HPC的骨料一般采用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组合,细骨料的粒径一般小于5mm,粗骨料的粒径一般大于5mm。

骨料配合比的确定需要考虑骨料的种类、粒径和比重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三、应用技术规程1.混凝土搅拌HPC的搅拌需要采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搅拌前,应将水泥、掺合料和骨料充分拌和,再逐步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

2.混凝土浇筑HPC的浇筑需要采用高效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和浇筑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清理和润湿处理。

3.混凝土养护HPC的养护需要采用专业的养护设备和养护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保温和湿润处理,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四、案例应用某高层建筑工程中,采用了HPC作为结构混凝土,其配合比如下:1.水泥:P.O42.52.粉煤灰:20%(水泥用量的20%)3.矿渣粉:10%(水泥用量的10%)4.细骨料:0-5mm的机制砂5.粗骨料:5-20mm的鹅卵石6.水灰比:0.3根据配合比设计,采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浇筑工艺,对混凝土进行了充分的养护。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一、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高耐久性和优异的耐久性能的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物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UHPC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对于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UHPC的组成和性能要求1. UHPC的组成UHPC的组成一般包括水泥、硅酸盐、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灰、石英粉等)、超细矿物粉末、高性能细集料和化学外加剂等。

2. UHPC的性能要求UHPC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弯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冻融性和自流性等。

三、UHPC的配合比设计1.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确定最小水胶比;(2)选取适当的水泥种类和掺合料;(3)设计合理的粉料配合;(4)优选细集料和粗集料;(5)确定合理的外加剂种类和用量。

2. 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步骤(1)根据试验室试验结果确定UHPC组成;(2)根据组成确定UHPC初步配合比;(3)进行试块制备和试验,调整配合比,确定最终的UHPC配合比。

四、UHPC的性能研究1. 抗压强度试验采用压力机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抗压强度。

2. 抗弯强度试验采用三点弯曲试验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抗弯强度。

3. 耐久性试验包括抗冻融试验和抗碳化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估UHPC的耐久性。

4. 抗渗性试验采用静水压试验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估UHPC的抗渗性。

5. 自流性试验采用自流性试验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估UHPC的自流性。

五、UHPC的应用前景UHPC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已经在桥梁、隧道、地铁、高层建筑、核电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UHPC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

六、结论UHPC的配合比设计和性能研究是保证UHPC材料性能和应用质量的关键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持久性能的混凝土,它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耐化学侵蚀性等性能均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随着科技的发展,HPC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设计和施工技术也逐渐成熟。

本文将从HPC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入手,详细介绍HPC配合比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二、HPC的定义和特点1. HPC的定义HPC是指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持久性能的混凝土,它是通过优化配合比、选用高品质的材料、精细加工等手段获得的。

HPC的抗压强度一般在60~120 MPa之间,抗拉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耐化学侵蚀性等性能均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2. HPC的特点(1)高强度:HPC的强度一般在60~120 MPa之间,比普通混凝土高出2~3倍以上。

(2)高耐久性:HPC的耐久性能优异,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不易受到腐蚀和损坏。

(3)高抗渗性:HPC的抗渗性能好,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和渗漏,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4)高抗冻性:HPC的抗冻性好,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高耐化学侵蚀性:HPC的耐化学侵蚀性好,能够有效抵御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侵蚀。

三、HPC的应用领域HPC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核电站、海洋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大幅度减少结构重量和截面尺寸,节约材料和能源;(2)能够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3)能够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四、HPC配合比的设计HPC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 材料的选择HPC的材料应选用高品质、高强度的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外加剂等,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问题
发表时间:2020-04-13T05:50:20.538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宋兰玉[导读] 建筑行业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过程息息相关的部分,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安全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过分的追求施工方面的经济效益就会导致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发展。

宋兰玉
山东滨州城建集团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建筑行业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过程息息相关的部分,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安全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过分的追求施工方面的经济效益就会导致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在此
过程中起到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性作用,从而提升混凝土施工中的强度和工程的质量,增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

在最佳的配合比的情况之下,可以在根源上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
引言
强度大于60MPa的水泥混凝土即高强混凝土,同时坍落度大于180mm以上并且可以维持较好工作性能的水泥混凝土即高性能混凝土,结合以上两种混凝土的概念,强度在C60以上并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混凝土叫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外加剂性能逐渐提升,C60以上具有大流动性的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加严格。

这段内容感觉与下面不很相符似的再看看好吗? 1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1.1高耐久性
(1)抗渗性。

高性能混凝土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符合要求的骨料级配,同时要确定合理的水胶比参数,能够充分的进行振捣与养护施工,使其具备非常高的抗渗性能。

经过大量的试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如果W/C大于0.55,表示抗渗性较差,而W/C的值小于0.50抗渗性非常好。

(2)抗冻性。

抗冻性主要指的是混凝土在水饱和的条件之下经过多次U型农户那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强度,结构整体性也比较高。

1.2免振自密实
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并不需要进行振捣处理,减少了施工环节,还能够防止在放进材料分布过密而出现无法振捣的情况,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厚度比较薄的材料来说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此外,对于一些高、深施工与水下施工项目来说,也有着非高的优势。

同时在施工中能够避免出现噪音的影响,施工速度也比较高。

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就是其流动性比较强,能够直接流动进入到模具中,并不会出现离析的问题,在成型结束之后的质量比较高,表层比较光滑,也不会存在蜂窝麻面的情况。

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见问题 2.1双掺或多掺问题
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双掺或多掺问题较为突出,这类问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时间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延长,工程进度很容易受到影响。

同时,过量的掺合料或较低的掺合料质量,也很容易导致高性能混凝土出现长时间塑性。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综合结合工程施工气候环境、施工方式、结构特征、强度等级、具体要求,以此合理控制活性矿物掺合料总掺入量。

如采用高标号硅酸盐水泥,一般可将活性矿物掺合料总掺量适当提升,如在冬季进行施工,则需要选择非缓凝型的减水剂,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掺量也需要适当降低。

2.2粗细骨料搭配问题
粗细骨料搭配属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内容,工程质量直接受到这一搭配的影响。

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较低,且水泥石强度相对较高,因此粗细骨料的有关强度也需要适当提高。

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策略 3.1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和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除了具备高强度以及耐久性,还能实现环境友好的新型混凝土,其主要有五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1)在进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时,可以利用粒径符合要求破碎的石屑代替传统的天然砂石;
2)限制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降低其中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温室效应的加剧,避免酸雨的形成,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3)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中需要加入适量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稻壳灰等,将这些工业废渣作为活性料加入水泥中,不仅可以节约水泥用量,还能起到提高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减少工业废物排放的作用;
4)进行其他类型外加剂的研究,从而实现对工厂废弃物的合理利用,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5)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强其强度的方式减小结构体积,从而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实现节约原材料的目的。

3.2合理选择原材料,控制原材料质量
3.2.1粗细骨料选用
骨料是混凝土原材料的主体,可分为粗骨料、细骨料两种。

其中粗集料是直径超出4.75mm的砂石、碎石,而细骨料则是直径小于4.75mm的砂材料。

从整体混凝土配置过程来看,骨料在其中占据最大比例,因此其形状、硬度、强度、数量、级别、活性等因素都能够影响最终材料应用效果,需要重视其选用和质量控制。

首先对于粗骨料的选择需要判断其活动度和强度。

选用非活性、硬度高、无针状颗粒、形状为球形、表面粗糙的集料。

因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特点,选择骨料的直径不易过大,如果超出规定标准,就能容易造成石子
和砂浆之间发生离析问题,降低硬度,导致后期成型均质效果不佳。

粗集料直径也不宜过小,不然会造成砂浆用量增大,关系到体积稳定和应用耐久性。

同一个施工场地的石材料应该分级配比,降低石材料含砂率,确保后期混凝土材料密度符合工程建设需求。

筛选石材料个体直径,选择线胀系数低、硬度高的石材料,如果工程建设需求没有抗疲劳、抗拉数值需要时,粗骨料也可以加入卵石。

碎石生产厂家要经过资格证检查,确保每年定期测试。

细骨料为砂材料,选用吸水量低、孔隙率低、粗细适中的黄砂或河砂。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保持在2.4-3.0之间,一旦模度系数低于2.4时,就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过于黏稠,不利于后期振捣加工,提高水泥的用量。

这样不仅仅增加了成本投入,同时还降低了后期耐用度、拉伸性等。

3.2.2添加剂选用
市场上现有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效果更好,源于通过融合添加剂,优化传统混凝土性能。

使用添加剂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硬度都会增强。

从添加剂与水泥量的比例来说,应该保持在1:20左右。

当前建筑市场中,添加剂种类比较复杂,如果单一添加剂无法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就可以同时配比多种添加剂,或者使用复合外加剂。

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添加剂的比例,如果使用过量,会影响到最终混凝土材料的坚实度,例如:强度为C20等级以上的混凝土为事故混凝土,需要用C35混凝土来对其进行收缩处理,并重新拌制与浇筑。

当前,减水剂是建筑工程普遍会使用到的外用添加剂,能够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酸碱比、泌水性。

在检测其质量时,要从硬化时间、氯离子含量等方面入手。

加入少量减水剂能够有效控制塌落风险,增强材料流动性。

另外,减水剂还可以减少混凝土内气泡,强化均质性、沁水性、防冻性等等。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中常用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和荼系减水剂,在配置过程中要及时对减水剂进行取样与检测,保证添加效果最佳。

3.3合理选择配比参数
3.3.1水胶比
更低的水胶比可以延长使用的周期,混凝土的强度与水胶比呈现反比的关系,内部的缝隙率会进一步降低,也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水泥粒的作用。

3.3.2浆集比
浆集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反应,水泥浆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连接骨料方面,当骨料与水泥浆的使用比为65:35时混凝土的性能更加稳定。

3.3.3减水剂掺加比
减水剂掺和比的高低对于混凝土强度和使用周期有着严重的影响,可以增加混凝土流动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

结语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领域在不断扩大,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是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代建筑市场的科技需要。

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在客运专线市场大规模采用,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应用到房建、公路、市政等等各大建筑领域,拥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混凝土的性能将会不断提高,来满足不断提高的建筑设计要求,并能够创造更大的人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祁由川.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141-142.
[2]梁衍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2):189-190.
[3]沈志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