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语活用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成语活用现象

一、引言

“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是精练生动的修辞性词组的词汇化”[1]它的显著特点是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成语中的每个构成成分,都失掉了自己的独立性,每个构成成分的意义与整个成语的意义相去甚远。它们只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示特定的意义。对它不论是进行语法变体或成分的替换,都为社会的语言习惯所不允许。但是根据行文、立意的具体需要,临时地对成语进行一定的改动,也是可以的。相沿袭用的“原则性”和巧妙变通的“灵活性”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可以统一在成语运用中。

二、成语活用的修辞方式

成语活用的表现手法是灵活多样的,而且都有独特的修辞功效。根据成语活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产生的修辞功效,我们总结了成语活用的九种修辞方式,主要有:易序、易色、镶嵌、节缩、藏词、仿拟、别解、降用、暗引。

(一)易序:变更成语的结构顺序,调动其中的组织成分,以适应语义和表达效果的需要。易序后的成语变体,有的与既有成语的语义完全相反,有的变化后语义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如: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

....的,他就挑上,自己背起来。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损己利人”是由贬义成语“损人利己”变换而来的,语素次序变换后,表现出与既有成语完全不同的语义,反映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损己利人”突出了柔石人格之高尚,富有强烈鲜明的褒义色彩。

(二)易色:为了达到某种修辞目的,临时有意地改变起固有的感情色彩。如褒义色彩的成语贬用,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褒用。例如:

成岗迟疑了一下,又提出新的要求:“把收听广播的任务也交给我吧,我的工作的确不重。”

“你简直是‘野心勃勃

....’,才给别人写信至敬,又要叫别人‘失业’?我早就看穿了你的思想活动!”李敬原眼角透出一丝笑意,但很快就消失了。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野心勃勃”是一个贬义成语,现在用来表示希望多做工作,多干些事的意思,用做了褒义。这种用法使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造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情调。

(三)镶嵌: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故意改变成语内部固定的结合关系,从而更具体生动地说明问题,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意思,给人以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之感。

镶嵌是在原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增添新的信息量的一种修辞方式。如:

这算是宣纸的故事,也是后来鲁迅先生所说的抛宣纸之砖,引木刻之玉

...........的引玉的开端吧。

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

上例把成语“抛砖引玉”有规则地潜入句中,“抛砖引玉”的实际语义是其字面意义的比喻义。“抛宣纸之砖,引木刻之玉”将宣纸比喻成砖,将木刻比喻成玉,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使语义关系更加清楚明白。

(四)节缩:“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2]节缩去次要的字,保留关键的字,意义不变,可以收到表达简洁有力,内容显豁突出的效果。如:

我恍悟

..自己的阅历太少。丰子恺《随感十三则》

“恍悟”是缩合成语“恍然大悟”而成,“恍然大悟”表示人突然醒悟的样子,不能直接带宾语,缩合后言简意赅,可以直接带宾语表示恍然大悟的内容。

(五)藏词:是成句(包括成语)在运用上变化后的一种语言形式。成句一般是由几个词构成,说者要把本要说的词藏起来,而用成句中别的词来代替,从而达到用语风趣,生动之妙。如: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谁知道他将

到而立

..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阿Q正传》

“而立”来自于《论语.为政》中的成语“三十而立”,用“而立”代替了“三十”,使语言典雅生动。

(六)仿拟:为了取得一定的表达效果,在特定的语境中故意仿效原有成语,临时改换成语中的一两个语素,仿造出与原有成语结构相似,但语义不同的临时成语。如:

抗日将军们要有这样的坚定性,才算是勇敢而明智的将军。那些“一触即跳

....”的人们是不足以语此的。毛泽东《论持久战》

“一触即跳”是仿拟成语“一触即发”而成的,“一触即跳”和“一触即发”仅一字之别,却有画龙点睛之功效,“跳”字生动地表现了一些人在作战中的轻举妄动。

(七)别解:运用语音、词汇等手段,对某个成语加以特殊的解释,临时赋予成语原来不曾有的新义。例如:

连长又看一看张振武的脚,一双大头鞋“空前绝后

....”,前边露着脚指头,后边露着脚后跟。

袁静《伏虎记》

“空前绝后”原义是指超绝古今,没有能与之相匹配的,这里是巧界字面义。“空前”即指前边露着脚指头,“绝后”即指后边露着脚后跟。别解这种活用方式带有很大的偶合性,是作者

智慧和幽默的体现。它给人一种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感觉。虽然别解是对原成语的一种破常规的解释,但是所解释的意义必须是合乎作者的思想意识,要在情理之中,毫无牵强之感。因此别解这种修辞方式不是无理取闹,是符合生活规律的。

(八)降用: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临时改变某成语的使用范围,把大词当成小词用,把小词当成大词用,造成成语使用范围上的不和谐,从而使语言幽默风趣。如:

他足足用了一星期的时间,开了一系列的会,动员了校党委和系总支的许多干部分头去做工

作,双方才同意偃旗息鼓

....,把仇恨集中到“四人帮”身上。谌容《烦恼的星期日》

“偃旗息鼓”本是指军事上斗争的双方停止了战斗,主要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在这里降格用于人际间双方停止了矛盾争斗上。降用是遵循修辞的规律,利用词语超越寻常的用法来提高语言艺术表现力的修辞方式,和成语误用不同。

(九)暗引:把成语进行适当地加工变化,并将其与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例如:

对于全国先进的文化工作者,我们的东西,只当作引玉之砖

.....,希望共同讨论,

....,千虑之一得

得出正确的结论,来适应我们民族的需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引玉之砖”是由成语“抛砖引玉”演化而来的,“千虑之一得”是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演化而成,“抛砖引玉”是动词性词组,“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主谓句,都不能用于原文。作者巧妙地将其进行变动,改成定中结构,暗用于文章中,指“我们的东西”。暗引这种成语活用的修辞方式,不动声色地将成语暗用于文章之中,使语言古朴典雅,意味深长,引人推敲深思。

三、结语

运用成语活用还必须注意和成语的错误用法区分开来。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作者是否了解成语原来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如果作者了解且是为了修辞或创新的需要而作的变通就是成语的活用。如果作者对成语的一般正确用法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想当然地按自己的错误理解使用的话,则是成语的误用。如果把成语误用当成活用势必给语言规范带来极大的危害,影响规范标准的平衡;如果把活用当作误用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必然使语言呆板、空洞、无生机,所以必须严格区分对待成语活用和误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