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古今中外主要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

古今中外主要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三、西方近代代议制政体的比较
1.、不同:
(1)西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政体,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政党竞争,分权与制衡原则。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民主集中原则。
2.、原因:
(1)国家性质不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政权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权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2)政党情况不同:西方国家政党基本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如: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而且各政党力量相当;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情况不同。
(3)历史传统不同:各政党对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做出的贡献相当(英国有议会斗争传统);中国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主题1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
1.背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生产方 式的产物,其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1)历史传统: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大一统的 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这些为后世形成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基础。 。
(2)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 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分散 性,需要强大的中央政府维护社会的稳定、兴修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3)政治需要:古代中国面临着两大政治问 题一一维护庞大帝国的统一和抵御少数民族的侵 扰,而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4)理论基础: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是最早鼓 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体系。汉武帝后,董仲舒将 儒家思想与法家、阴阳家等思想融合.适应了大 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需要
• 1.背景 • (1)罗马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是推动公民法不断发 展的重要原因。 • (2)罗马不断扩张,被征服民族众多,由此产生 的新问题是推动万民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 (3)罗马法学家也为罗马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
(二)罗马法
• 2.内容 • (1)公民法: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适用于 罗马的公民,是罗马的基本法。 • (2)万民法:罗马帝国形成以后,颁布了一系列 法律,给予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以公民权,保护 其合法的权益,这些法律统称“万民法”。 • (3)私法:罗马重视私法的制定,对于民事侵权 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阿奎利哑法》是其典型的 代表。
• 3.特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重 视证据、诉讼程序严格、不告不理等等。 • 4.影响 • (1)积极 • ①巩固了罗马共和国及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 秩序。 • ②对后世近现代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 (2)局限性 • ①宣扬“君权神授”,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 ②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法律。
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上组织和运作的规则和机构的总称。
中西方政治制度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对中西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各自的优缺点。
一、历史背景与发展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多源于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政治制度强调集中统一、稳定规范和国家利益为重。
从封建王朝到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治制度一直强调国家集权和人民的利益。
而西方政治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西方政治制度强调个人权利、平等和法治。
西方国家通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形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和法治。
二、权力结构与分权原则中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治制度强调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门,然而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往往具有更大的权力。
此外,中国政治制度还强调地方和基层政权的重要性,实行着相对集中的权力分配机制。
相比之下,西方政治制度强调权力的分散和分权原则。
例如,美国的政治制度将国家权力分为国会、行政和司法三个独立的分支,通过相互制衡来实现权力的平衡。
此外,西方国家还鼓励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强调民主选举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民主与权威主义中国政治制度注重以中共党的领导为核心,强调稳定和集中统一。
中国政府通过经济改革和社会控制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虽然中国实行了一些有限的选举和公民参与机制,但民主参与的程度相对较低。
相反,西方政治制度强调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政府的责任。
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多党制和定期选举,允许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
此外,西方国家也注重媒体自由和公民社会的发展。
四、政治稳定与公共参与中国政治制度强调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政府通过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来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全民参与机制。
然而,在中国政治制度中,个人权利和自由受到限制,政府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大。
西方政治制度则更加注重公共参与和政治权利的保障。
专题1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老师版)

1/4专题一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点透析】 1、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1)皇帝制: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 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郡县制: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
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
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类别 分封制 西周 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明成祖:内阁制 雍正帝: 军机处 三省六部制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 司使 行省制度,下设路、府、 州、县(宣政院、宣慰司) 科举制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分封制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选官制度4、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差异及其成因 项目 政治 文明 差异 政治基础 基本特点 决策者与决 策方式 地理环境 决定 因素 经济基础 思想意识 中国——君主专制 大一统帝国 君主独裁与家族世袭 君主 个人独裁 希腊——民主政治 小国寡民城邦政体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公民大会集体讨论、 少数服从多数 遍布海湾, 山岭纵横的开放海洋环 境(海洋文明) 以手工业和航海业为主的商业经 济为特征 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崇尚人的自由 平等和个性发展背靠大陆, 依托平原大河的闭塞内陆 环境(大河文明) 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礼仪、人情 和宗法制度认识:结合两种不同文明的原因,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古代东方专制制度与西方民主政治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中国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有何异同

中国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有何异同中国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有何异同一、中国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相同点:1、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都以君主专制制度为主,并且呈现出君主不断集权的趋势。
在中西方的古代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君主专即是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掌握著一个国家的行政权、军事权、立法权等权利。
也可以说是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尤其体现出了权力的专断,如秦始皇规定:皇权至高无上,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军事大事,最终均由皇帝裁决。
称谓专用。
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这就确定了君主至高无上的称呼。
而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就发展到了顶峰地步。
与此同时,古代西方虽然多数时期是属于分裂的时期,但是也出现了许多统一广阔地区的大帝国,如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罗马帝国,这些帝国都存在着专制制度。
就连以西方古代民主著称的雅典,同样也存在着贵族专制制度。
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虽然已经经过了一些民主改革,如“格拉古兄弟改革”、“马略改革”,虽然采取了很大程度上的民主措施,但是最终也出现了苏拉的独裁统治。
尤其发展到了后期的查理曼帝国时期,君主的权利获得了极大的膨胀,就连教皇都不得不承认皇帝的权威。
2、中西方古代法律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法律制度的本质而言,任何时期的法律制度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
中西方古代社会法律也不能避免这样的一个本质特性。
从中国古代的法律分析,中国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有法律的存在,比如在商朝就出现了有《汤刑》,这是属于中国古代早期的一部法律。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和壮大,并且最终夺的了政权。
这是地主阶级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巩固自己的政权,而由法家主要代表人韩非所提出的法治思想就刚好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随之在各国出现了一些列的法律制度。
如魏国的《李悝之法》,楚国的《吴起之法》。
历史纵横 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

二战 后的 世界
亚太经合 组织、北 美自由贸 东欧剧变、 易区、欧 苏联解体; 20世纪 盟和欧元 两极格局 80~90 的诞生、 结束,世 年代 区域集团 界呈现多 化和经济 极化趋势 全球化、 戈尔巴乔 夫改革
“单元验收评估”见“单元 质量检测(二)”(进入电 子文档)
一、世界古代史:上古时代和中世纪
1.上古时代
(1)世界史上一般把最早国家出现到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 国灭亡这段历史叫上古史,欧洲这一时期处于奴隶社会。
(2)被誉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古代希腊、罗马正处于上古时 期,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人文主义思想和罗马法都体现出古 代欧洲奴隶社会的辉煌。
①政治上: 希腊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 理模式,比如:议会制、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 成为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 而在罗马政治制度中, 罗马法 则独树一帜,包括民法典、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 继承制度等,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 系,是现代西方法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世界
战
济危机、罗斯福
新政
画、现代立
体画派
时代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20世纪上半期,苏联 文学高度繁荣,20世 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摇滚乐、乡村音乐流 行,影视艺术发展,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深 入而广泛。二战后信 息技术发展,互联网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 交往方式,人类进入 信息时代
二战 后的 世界
战后 初期 到50 年代
二战
20世纪 不结
动
崛起、勃 村音乐流行,影视艺术发
列日涅夫 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深 改革、经 入而广泛。二战后信息技
后的 六七十 盟运 世界 年代
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试论中西政治制度的异同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是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
如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主义制、资本主义制等。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各种政治体制在迥然不同的思想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本文从比较的角度,主要分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异同。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中国政治制度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实行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政府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而基本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基础上奠定的,主要包括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作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实现和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0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已经使中国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面貌,成为举世公认正在迅速崛起、日益繁荣富强的国家。
这一基本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我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符合我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团结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任何一种新生的社会事物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成熟和完善的。
由于我国生产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起点落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们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失误和挫折。
专题一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历史知识提纲与重点问题专题一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东方---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070年---1840年前)(一)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夏商:王位世袭制西周:分封制(目的、对象、义务权利、特点、影响)(看西周分封示意图)宗法制(目的、含义、最大特点、内容、影响)<重点问题>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力的原则。
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是宗法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
2、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以宗法制为核心,族权和政权相结合②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紧密结合③权力和义务的统一④严格的等级制度<知识梳理>(二)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2、背景(原因、条件)①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政治:秦始皇统一全国,地主阶级占据统治地位③思想:法家主张强权政治和以法治国3、内容①皇帝制度:创立:秦朝秦始皇。
发展:皇权不断强化达到顶峰。
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②中央行政制度秦朝(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元朝(中书省)---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朝(军机处)③地方行政制度战国(郡县制)---秦朝(全面推广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唐朝后期(节度使)---北宋(收地方权、文官、通判)---元(行省制度、宣慰司、宣政院)--明(废行省,设三司)④选官制度:秦朝(皇帝直接任免)--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制)⑤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北宋(通判)---明朝(提刑按察司)⑥宰相制度:秦朝创立---西汉(外朝)--隋唐(一分为三)---北宋(中书门下、一分为三)---明朝废除4、演变历程①初步形成:战国中央集权制度出现,郡县制②正式形成:秦朝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免官吏③初步发展:西汉中央中外朝制度,地方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制④完善:隋唐中央三省六部制,唐后期节度使,科举制⑤加强:北宋中央(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地方文官通判⑥新发展:元朝中央中书省⑦强化: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地方废行省,设三司⑧顶峰:清朝军机处5、特点:①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集体对皇帝无条件服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中央集权制度与古希腊民主制度的比较
袁怡梦
摘要:文明古国的发展离不开其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古代中西政治制度之间存在差异也存在关联,既存在长处也有不足。
探寻和比较古代中西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我们从更理性的角度去反观历史,明晰制度存在异同的根本,并取长补短,对共同促进本国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思想教育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depend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political system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ystems. By comparing these systems, we can review our history more rationally, expound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t ha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our nation’s systems.
Keyword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condition social conditions ideological eduction
一、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简介
⏹古代中国
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和郡县制为一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中央集权制度中囊括了封建专制主义。
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并在历代帝王的不断完善中加强其影响力,期间也有衰弱的时候。
但随着行省制、三省六部制等的出现,以及宰相的废除及军机处的设立,到明清时期达到其鼎盛。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
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古代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公元前六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随后公元前六世纪末,克里斯提尼继续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公元前五世纪的伯利克里改革则使之趋于完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古希腊民主思想是拒绝一个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它认为一个理想的城邦应该是所有公民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其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二、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对古代中西制度的影响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发祥于中原地区,地处大河流域,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最适合发展农
业生产,逐渐形成了一种农业文明。
农耕文明的发达容易让人形成安土重迁的思想,这也间接导致了等级观念的强化以及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的思维。
农业经济要求有经济实力的政府来控制水系,协调农业生产,组织抵御自然灾害。
然而在同一片区域出现了不同的管理者,期间必出现矛盾,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在争夺中容易形成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而若中央集权过于脆弱,无法给广大农民提供有效帮助,农民便会揭竿起义威胁统治者,或者如乱世那样几分天下,造成分裂局面,难以一统,同时辽阔的地域需要统一管理,故中央集权制度诣在维护民族国家统一,保持发展的稳定性,是典型的大河文明特征。
⏹古代希腊
古希腊地处地中海南部沿海,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分散,土壤较贫瘠,难以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加之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故贸易往来及航海条件
得天独厚,这也弥补了古希腊所缺乏的农耕经济,让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而商
品经济发达讲求公平交易,使得古希腊人们很早就有了平等的价值观念、民主及科
学精神,要求社会有公平的法律,以及比较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
以丘陵
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分散的地理条件,促进了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的形成。
正
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立那种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三、思想教育与古代中西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
在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民等级观念严重,尤其是宗法制维系统治的历史时期,封闭统治,局限于中原地区,形成“家天下”的局面,无法吸取其他文明的优
秀成果,致使人民思想缺乏创新,信仰神灵以及封建君主,封建思维严重,这也直
接导致古代中国很晚才出现优秀的科学家。
且由于教育的局限性,人们缺乏对科学
的了解,一味的为了做官而学习四书五经,难以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古代希腊
由于长期的殖民扩张,古希腊人不断接触不同的思想文化,并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创造了基础。
相对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让人们摆脱
思维的束缚,转而追求真理与理性。
且众多哲学先烈的教育引导也对古希腊先进
的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四、弊端分析
⏹古代中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导致暴政与腐败,个人独断毕竟也有失误的时候,而且还有可能碰上不理朝政的皇帝,影响社会的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钳制了思想,使国人思想失去创造性。
遏制了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发展普遍的滞后,从一定意义上遏制了社会的进步。
⏹古代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它与现代民主是不同的,
它窒息和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真正能够享受民主的人只是少数。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逐渐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再加上城邦内部的混乱和城邦之
间的战争,那种狭隘的城邦体制,与日益迅速发展的政治、经济难以匹配,城邦
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