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史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664人教PPT课件
慧,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故C 项正确。A项不符合分封制的影响,B 不符
合早期政治制度王权尚未高度集中的特点。D 项所说与题干不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2、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为核心,族权 和政权紧密结合,家国同构、亲贵合一。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由部族、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
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
史料探史——周王与诸侯、诸侯之间的关系 史料 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同时,西周 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 也较以前密切。 探究 据史料,归纳周王室和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诸侯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 (1)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 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2)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 横向联系。
中华五千年历史线索示意图
夏 前2070 商 前1600 周 前1046 秦 前221 两汉 前202 三国 220-265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420-589
隋 唐
五代十国
581-618 618-907
907-960
两宋
960-1279
元
1206-1368
明
1368-1644
对象 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_交__纳___贡__赋___
内容 义务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解放区 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
奠定了坚定基础
03
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与政治协商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
第3课
中中国国近近代代至至当当代代政政治治制制度度的的演变演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① 南京临时政府(1912) ② 北洋政府(1912-1928) ③ 南京国民政府(1928-1949)
目
① 革命根据地(1927-1937
录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 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② 抗日根据地(1937-1945) ③ 解放区(1945-194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 为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
(2)内容:① 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的政治制度; ②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 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政治制度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01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民国时期历届政府的演变
北洋军阀政府 1912.3-1928
南京国民政府 1927-1949
1912
南京临时政府 1912.1-1912.3
3.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 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 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剖析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
问题三: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断进 行制度创新有何作用? 答:1、有利于巩固和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 制统治。 2、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 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 4、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
3、思想文化方面的制度创新: 科举取士制度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
问题:通过今天我们对古今中外制度创新 的探究过程,你又有何认识? 答:1、制度创新的过程是曲折艰难的。 2、制度逐渐完善,由人治走向法治,由 专制走向民主。 3、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 明的进步与发展。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
专题训练:
1、《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 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 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B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2、“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君王的权力是绝对的,无所制约的话,那么就无法延续 2000多年之久。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 D 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唐教授观点依据的是 ( ) A.丞相 B.三省六部 C.(元)中书省 D.军机处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 D 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哪一观点符合该制度的史实( ) A.该制度下的长官可世袭 B.该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地方权利 C.该制度的实行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D.该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国家 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
元 朝
中央: 中书省
(直辖:大都 河山山)
地方: 行中书省
(10个)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 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1729年, 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始于隆宗门 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 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 处理政务。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 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 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1911年裁撤。
课堂练习
8.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军机处工作效益高 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司法机构
课堂练习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 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 有利于防止分裂割据; 有利于加强民族交流。
课堂练习
5.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 要原因在于实行【 】 A. 内外朝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二府三司制 D. 中书省制
课堂练习
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 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 C. 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 “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课堂练习
1)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 2)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3)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对外 政治 民族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皇帝
经济 军事
地方
科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央
文化
地方
根本原因:铁犁牛耕 直接原因:小农经济 根本目的:巩固统治 思想根源:法家理论
最新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命题趋势
中外政治制度一直是新课标高考的重点内容, 2010年宁夏、江苏、安徽、广东、海南高考 等均有涉及,尤其是宁夏卷,基本上每年都有 三到四道题选择题考察这一方面内容。预计11 年高考在命题方式上还将会以客观题为主,主 观题若要考查,应以综合题为主,可能会把中 外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考察。
1.古代中国 (1)分封制特点?宗法制核心?(西周) (2)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伯利克里主政, 雅典民主进入 “黄金时代”
雅典民主制度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内部平等,法律至上
(2)罗马法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不 断 发 展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成文法)
走 向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成
熟 完成:《民法大全》:
公元前6世纪末 国
至公元前5世纪中
家 发
展
公元前3世纪中
疆
至公元3世纪初 域
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 什么选
举(制2度)?代这议一制制度度与。处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不同:①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
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
②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
解析:第一小问主要考察学生有效解读信息, 有效迁移知识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察了古代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民 主制度的源头,所以它的“选举”应是现代意 义上的选举;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征是专 制主义,它的选举就应是与察举制、科举制等 有关的选官制度。既结合了教材知识,又是对 教材知识的提升,很有层次感。
解析:第二小问主要考察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识 记理解概念,把握历史概念阶段特征的能力。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补充:原始民主传统与礼乐制
第3页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 师傅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诸侯,诸侯有卿,卿有侧室, 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 暱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1.加强对官员管理,提 高行政效率。 2.保障政令传达,加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3.利于制度传承,为汉 承秦制提供条件。 4.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 ,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卿
宗正 皇室宗族
治粟内史 租税、 财政
少府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三)在地方,把郡县制推向全国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郡县制
划分标 准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郡县直属中央管
与中央 关系
辖,官员由中央 任命,不能世袭
分封制
以血缘为划分依据
封国内诸侯享有 世袭统治权、有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补充:原始民主传统与礼乐制
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6页历史纵横
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活动,例如祭 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 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 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 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 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 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 答:二儿子;嫡长子继承制。 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 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近代史
中国 世界
1640年——1917 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阶段 (另说: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时期)
中国
1949——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917——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形成并曲折发展
现代史
世界
二、中国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大统一时期: 三分魏蜀吴, 秦汉 两晋前后延。 隋唐 南北朝并立, 元明清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详见教材第一单元末第19页)
(3)宗法制度的影响: 1、进步性: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
7.西周的宗法制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间接演变而来 D.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 8.《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 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9.西周推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奴隶制统治 B、确定王位继承人 C、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确立财产的分配、 地位的高低
子 卿大夫 士 庶民 奴隶
男
历史世界各国的制度
历史世界各国的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各国的制度不断演变和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样貌。
历史世界各国的制度不仅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对于当代世界的制度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一、古代埃及的制度古埃及是一个具有强大中央集权国家的古代文明。
在古埃及,制度主要由法老独裁统治,法老不仅拥有政治权力,还被视为神的化身,掌握宗教权力。
此外,古埃及的制度还包括了法律体系、官僚制度和军事组织等。
法律体系以法老的旨意为基础,官僚制度由埃及一级官员、地方官员和宫廷官员组成,军事组织则由军官和士兵构成。
二、古希腊的制度古希腊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制度的发源地。
古希腊的制度形式主要是城邦制度,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政府。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以民主制为基础,公民有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可以通过集会、公投和法庭等形式表达意见。
此外,古希腊的制度也包括奴隶制度、财产制度和教育制度等。
三、古罗马的制度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其制度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分为共和制和帝制两个阶段。
在共和制时期,古罗马实行了贵族共和制,政府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和两个执政官共同管理。
而在帝制时期,古罗马由君主统治,政府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此外,古罗马还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行政机构和军事组织等。
四、近代法国的制度近代法国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国家,其制度变革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其中最著名的是《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言确立了人权和公民权利,标志着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宣布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国家。
此外,法国还实施了普选制度,确保了公民的参政权,建立了现代的权力分立制度。
五、现代美国的制度现代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之一,其制度被广泛认为是民主制度的典范。
美国的制度主要包括宪法、三权分立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等。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法律和基本制度,三权分立制度确保了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民主选举制度保证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权。
历史框架
一、古代史
• 古代中国(1840年前)
君主专制 政治 中央集权 古希腊民主制 政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古代西方(1500年前)
农业 经济 商业 手工业 文化 思想 科技 文艺
古罗马法律
文化: 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
二、近代史
近代中国 (1840-1949)
第一次鸦片战争
近代世界(1500-1917年)
• • • •
政治制度史 战争史 革命史 外交史
• 经济政策史
(封、资、社)
• 经济结构史 • 全球市场史 • 社会生活史
• • • • • •
思想史 科技史 文学史 艺术史 教育史 传媒史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反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政 日本全面侵华 治 旧民主革命 农民阶级 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新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断 经济近代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化,六变动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思想 科技 文化:西学东渐 生活 教育
政治:代议制
经济:世界市场 文化:人文主义
感性:文艺复兴 思想 宗教:宗教改革 理性:启蒙运动 科技 文艺
雏形:新航路开辟 拓展:殖民扩张 基本形成:一工 最终形成:二工
三、现代史(1917年后)
资本主义世界: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战时共产主义 苏 新经济政策 联 斯大林模式 三夫改革
1933年前 1933-1970年 1970-2008年
2008年后
社会主义世界
中 国 经济:从计划到市场 文化:科技、文艺双百、教育 雅尔塔体系 冷战与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一超多强格局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金融、贸易) 政治格局 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
古今中外社会政治制度
3)法国大革命: (1)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封建专制的 象征)——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2)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3)1792年,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起义,废除君 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 台; (4)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举行起义,大革命 达到顶峰。 (〈马赛曲〉后来被定为法国国歌。) 人物:罗伯斯比尔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的官僚制度。 三省指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 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负责政令的执行)。 尚书省下辖六部,六部为礼、户、吏、兵、刑、工。
• 明朝: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废丞相、设内阁;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 • 清朝: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 思想上:大兴文字狱
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经济上: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 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在长安设太学,地方பைடு நூலகம்官学,推行儒学教育, 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延 续了2000多年。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 边患。在河西走廊设郡。 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 好联系 。
2.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一 婆罗门 僧侣阶层 掌握宗教祭祀大权 二 刹帝利 国王武士和官吏 掌握行政大权 三 吠舍 农民牧民商人等 供养前两个阶层 四 首陀罗 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 没有任何权 利
3.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 秦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的措施: 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最高统治 者称皇帝,地方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 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交通上:统一车辆轨道,大修驰道,发展交通。 秦统一的意义: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开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帝国时代。
古今中外大事年表
古今中外大事年表时间事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封建专制制度公元9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开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盛世公元800年查理曼帝国建立,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的巅峰公元1066年哈斯丁斯战役,威廉征服者成为英格兰国王公元1215年洛克次斗争,英国签署《大宪章》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1607年弗吉尼亚殖民地成为第一个英国殖民地1688年英国议会革命,维权运动胜利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04年拿破仑成为法国皇帝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1989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2001年9·11事件,美国发生重大恐怖袭击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对全球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以上是古今中外的一些重要大事年表,记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国家和地区,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公元前221年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制度。
这一事件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为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在欧洲历史上,公元9年罗马帝国建立,标志着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帝国的出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最终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618年,唐朝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盛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盛的时期之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欧洲中世纪历史上,公元800年查理曼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中世纪的巅峰。
查理曼帝国在欧洲大陆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基础。
公元1066年的哈斯丁斯战役是英格兰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威廉征服者的胜利使他成为英格兰国王,对英格兰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史共17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Hale Waihona Puke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史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作者:张小华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历史》2016年第03期【考情分析】作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时空跨度大,基本概念多,能力要求高。
从考查力度分析,在高考中试题比重稳定,考查频率高,且常考常新。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统治者加强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趋势、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罗马法的影响、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等。
考查角度多以新材料、新情境切入,在试题中融入制度、法治理念和地域乡土文化元素,并注重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实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偶有材料解析题出现。
文字数据、图片表格、史料案例均可入题。
以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卷为例,每套均有2~3道选择题,涉及族谱记载、考试制度、地方官制、雅典民主、罗马法等,它们均属高频考点。
【金题点睛】示例1 (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25题)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本题在比较两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彰显科举制的优越性。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注意积累经验、不断完善。
科举制下,普通士人和官员可自愿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选取人才并授予官职。
其进步性体现在: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治清明与稳定。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A D
6.(2009江苏)“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 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 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7.(2009山东)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 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 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 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
C
5. (2009广东)“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 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 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民主政治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政治机构的演变】 【选官制度】 【监察与谏议】
整体感知:
王位世袭制
早期阶段
(前2070年~前476年)
分封制 宗法制
奴隶主贵族专政
古代中 国的政 治制度 发展阶段
(前475~1840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萌芽 春秋战国
?
想 一 想 ?
?
材料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 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2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 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 材料3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 礼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说明这些受封诸侯有义务? 乐 3)分封义务: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
古今中外的制度创新
4:改革开放和设立经济特区: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 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1980年国 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又 设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95年设立海南省经济 特区,1990年设立了上海浦东开放区,形成了经济 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 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有 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 经验,扩大出口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有力推动了现 代化建设。 5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20世 纪80年代提出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 明了方向。1997.7.1日香港回归和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证实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可行性,洗雪 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 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斯大林模式:1928—1936年,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农业集体化,在此基础上,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式。
罗斯福“新政”: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并席卷了 整个世界。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即加强国家 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而且资本主 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 的先河,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 义,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000多年之久。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
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唐教授观点依据D的是
()
A.丞相
B.三省六部 C.(元)中书省 D.军机处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D摄制四海,运于掌
政治制度、古代改革、民族关系2016
专题梳理2、中国古代的改革(记到七下封面或封底)
1、商鞅变法 (七上P42_44) 2、孝文帝改革(七上P114-115) 3、忽必烈改制(七下P76-78)
强调: (1)性质相同: 都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2)成功的根本原因相同: 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比较见七上P130笔记;
(4)清: 军机处(七下p100)
2、地方行政制度沿袭与变化: (1)战国 秦国 推行县制(七上p43)
(2)秦朝
(3)元朝
废分封,立郡县(七上p69)
在地方设行省(七下p77)
三、中国近代: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 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八上P40-43)
四、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 英—君主立宪制; 美—民主共和制; 法—民主共和制。
(3)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例:孝文帝改革、 忽必烈改制)。
(4)中央设机构,正式管辖(例:西汉西域都护的设 置,元宣政院辖西藏)
3、关于民族关系的启示(认识):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国家统一是发展的主流; (2)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团结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强盛; (3)我们现阶段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 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4)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
改革者的决心和勇气;当权者对改革(先进文化)的态 度;改革措施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国情;社会环境 是否安定。
专题梳理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抄写到P150右侧的封面上 )
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七上P82) 1、西汉:
辖西域(今新疆地区) 2、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七上P114-115)
五、总结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史
公元前3000年,部落最高行政长官为族长,实行酋长制
公元前大概2457年,尧禅位于舜,实行禅位制。
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实行奴隶制。
公元前1064年,西周代商立周,分封天下,号周天子,从此开启封建制度,实行封建专制制度。
公元前800年,古希腊实行君主制。
公元前8—前7世纪,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公元前594年,从梭伦改革开始,雅典开始逐步完善实行民主制。
公元1688年,英国‘光荣政变’,正式诞生君主立宪制。
法国民主共和开始标志
结尾标志为热月政变
公元16世纪萌芽,到公元18世纪末叶法国大革命时期正式确立民主共和制。
公元1989年5月,苏联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诞生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前人栽,后人乘。
观历史,莫专集,拖滞碍,阻发展
谈民主,讲自由,人人享,赴大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