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条件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其有利的地理条件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其有利的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上升,要在世界其它地区寻找出路。
(国际背景)
2、将珠三角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国内背景)
3、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利于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优势,接受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
4、与港澳台胞、华侨、华人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利于招商引资。
地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条件
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
动力
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市化
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起步早 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答案:D
6.(2013 年深圳模拟)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 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 发达国家和地 上升;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 契 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 机 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力和资源密集 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出 路(即进行产业转移)
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 现象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工业化 (2)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较平坦,临海,水陆交通方便。濒 临港澳,地处我国南大门,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国家对 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澳、欧美、日本等工业产业的转移。 (3)外来人口增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严 重。
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 4-2-6 并根据相关
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 4-2-6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提取信息:①自然条件: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 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②社会经济条件:科技较发达,
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等。
思路整理:该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 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 珠江水系水网密布,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 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此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地 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劳动力充足;政府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
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1)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错误!2.国内背景(1)内容: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2)表现: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地理条件(1)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生原因错误!(2)问题表现错误!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②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1.读教材图4。
18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关注并思考以下问题:(1)1970~1990年美国三大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2)此期间,工业内部是如何调整的?(3)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地理 图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条件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问题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
②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
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政策和侨乡优势
③地价低廉
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
①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①外商投资规模扩大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考点四中国不同Βιβλιοθήκη 域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工业 化与城市化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 展。
05
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发展
01
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资源高效利用
0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低碳经济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 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 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2
工业化进程
工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工业化进程,主要依靠外资 和港澳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 城市化
contents
目录
• 珠江三角洲的概述 • 工业化进程 • 城市化进程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 未来展望
01
珠江三角洲的概述
地理位置
01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 地处东经112°45'-114°55',北纬 23°05'-23°47'之间。
02
珠江三角洲由广州、深圳、珠海 、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 门等城市组成,是世界上人口最 密集、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珠江三角洲 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城市化
水平较低。
加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改 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珠江三角洲地 区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水平迅 速提高。
成熟阶段
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条件
(1)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的 工 业 化 进 程 呈 现 出 两 个 阶 段 , ________年为第一阶段,________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2) 珠 江 三 角 洲 在 第 一 个 发 展 阶 段 中 , 其 主 导 产 业 是 ________ , 在 第 二 个 发 展 阶 段 中 , 其 主 导 产 业 是 ________________。
B.气候因素
C.经济因素
D.资源的开发
【答案】C 4.(2011 年中山联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
变化是( )
A.第一、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答案】D
5.(2011 年惠州期末)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最关键的 区位条件是( )
(3)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工业增加值 的增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 世纪 90 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推 进 ________ 的 发 展 ; 2002 年 , 珠 江 三 角 洲 成 为 全 国 最 大 的 ________产业基地。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工资水平
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D.区位条件
【答案】B 4.(2011 年中山联考)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
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答案】C
5.(2011 年深圳模拟)下列有关我国 21 世纪上半叶城市化 的推断,错误的是( )
A.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B.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C.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D.城市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答案】B 6.(2010 年广州测试)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 区,现在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鱼等高产农业发展迅速。读珠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
课程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标准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结合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学习 目标
2.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 因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 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主题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活动与探究 材料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较为 密集,建设项目多,工业密集,城市大量占用耕地。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成为我国三大酸雨区之一。由于人口 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围绕在城市周围,成为 一道“美丽的风景”。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珠江,超 过其自净能力。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 比重。 结合材料探究:①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 些? ②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所示:
主题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其工业的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劳动力成 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有所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 业升级。为了拓展工业发展空间,近年来加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经济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过程和“泛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地理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必修3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1990 年 以 后
珠
发展 高新
江
_政__策__优势已不明显 劳__动__密__集__型_产 技术产业
三 角 洲 地 区
经济发展 带动工资 水平 提高
劳动力 成本低 优势丧失
业不能支撑该 迫 产业 地区工业化的 使 升级 进一步发展
抓机 住遇
世界:经济__全__球__化__、__信__息__化__,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经__济__结__构__调__整___。
第一阶段 (1979—1990)
第二阶段 (1990—现在)
第一阶段:起步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第二阶段: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
第一阶段 (阅读课本73页1.2.3段)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1979 年
至
1990 年
工业基础 薄弱 矿产资源 贫乏
主导产业劳__动_密集 型产业
附加 值_低_
珠三角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1980年 深圳、珠海被设置为经济特区。1985年 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经济开放区
减免税收,降低关税、 土地廉租、简化手续等 .
港澳台商、外商投资
2.良好的工业区位: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2.良好的工业区位: 丰富而廉价
毗邻港 澳,靠 近东南 亚
工厂地点
劳动力 改革开放
对策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城市分工与协作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对策3:加强规划与管理
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管理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珠三角环保一体化规划(2009-2020)
日前,省政府出台我国首个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规 划。规划透露,将投入1970亿元,用于跨界河流及内河 涌综合治理等多项民生工程,优先解决珠三角大气灰霾、 水体黑臭等环境问题。并将使饮用水更洁净、食物更安 全、空气更清洁,环境更宜居,提高人民福祉。
地理必修三课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政策支持与协调发展:政 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 施,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区域
经济的繁荣。
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政府规划引导, 制定合理的工业化与
城市化发展战略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 产业升级,提高产业
附加值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改
善人民生活品质
注重环境保护,实现 可持续发展,减少工
汕话等
宗教:佛教、 道教、基督
教等
经济概况
珠江三角洲 地区是中国 经济最发达 的地区之一
主要产业包 括制造业、 服务业和高 新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速 度快,吸引 了大量外来
人口
拥有多个经 济特区和自 由贸易区, 对外贸易发
达
3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历程
工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初 期:引进外 资,发展劳 动密集型产
业
20世纪90年 代:产业升 级,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
21世纪初: 产业结构调 整,发展现
代服务业
近年来:创 新发展,推 动产业转型
升级
主要工业类型
轻工业:纺织、 服装、鞋帽等
重工业:钢铁、 机械、化工等
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生
物医药等
传统产业:陶瓷、 家具、食品等
业发展特点与模式
早期以轻工业为主,后 期逐渐向重工业转变
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6
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持续 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环境友好: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 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和进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条件与进程一、知识讲解1.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
③产业转移情况:(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2.对外开放有利的地理条件(1)良好的区位。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二、考点分析考向一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1~2题。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从事第二、三产业(非农产业)的人口增加。
第2题,工业带动就业需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发展原料导向型的产业。
3.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答案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解析变化特点可从第二、三产业比重的大小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目录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知识点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1.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德国鲁尔区)1)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 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该地区拥有完善的产业 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 人才、资金和技术集聚。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策略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国内市场的 逐步成熟,珠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着产 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该地区需要逐步淘 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服务业和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
01
02
03
技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技术 含量和附加值。
品牌建设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高 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绿色制造
推广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 ,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 可持续发展。
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部署
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能 源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生物医药
加强生物医药研发和创新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生物医药产业。
流等。
06
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工业化与
城市化前景展望
当前面临挑战和机遇分析
挑战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迫切,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机遇
国家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越,人才和资金集聚,创新能力强。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战略规划制定
趋势预测
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将成 为主流,城市群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将 加速推进。
新一代信息技术
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在产业中的应 用和推广。
产业园区规划与布局优化策略
01
02
03
04
产业园区定位
明确各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 产业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一、知识讲解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改革开放后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以及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等,但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并非没有差异,不同的地域表现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
二、跟踪训练下图所示地区外商投资多,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增长迅猛,城市化速度快,大中小城市数目多,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乙、丙及甲城新区的人口已突破百万,且甲城新区引进的都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引进这类产业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国外大公司、大财团进驻甲城新区是因为甲城市场广阔、劳动力廉价C.外资小项目不进驻甲城新区而进丙或丁城的原因是当地交通方便D.甲城工业基础好2.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营企业产生集聚效应的主导因素是()A.充足的劳动力资源B.优越的社会协作条件C.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D.清洁优美的环境解析:考查对区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理解。
第1题,甲城是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浦东新区开发对提升上海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浦东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及金融业为主,引进资金和技术对于浦东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外资小企业不进驻浦东不是因为乙或丙交通方便,而是乙或丙位于上海的外围,土地、劳动力等较浦东优惠,故选项C是错误的。
第2题,工业集聚有利于利用共同的公共设施,这属于社会协作条件。
答案:1.C2.B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据此完成3~4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和国内其他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气候因素
A.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答案】C
D.资源的开发
4.(2011 年中山联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
变化是( )
A.第一、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答案】D
5.(2011 年惠州期末)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最关键的 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A
3.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工业化 必然带来城市化,③_______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 2.区域②_______ 工业化 。不同的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 促进④_______ 起步早晚 、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的道路及其⑤_________ 对外开放的前沿
长江三角洲 1.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仅次于⑥_____________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答案】B
4.四川某家电生产集团在广东某市建立了规模化的家电生 产基地,其战略目的是(
)
A.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
B.利用该市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优势,减少原料运输成本
C.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 潜力 D.利用广东靠海临港的优势,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 【答案】D 5.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 ) A.出现民工短缺现象 B.水源缺乏
【答案】D
2.珠江三角洲地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 较快的关键条件是( )
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珠江三角洲长期积累的结果 C.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 D.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答案】A 3.20 世纪 80 年代,深圳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 原因是(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本区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 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
个发展阶段。
劳动密集型
劳动力
较慢
高新技术 信息化
产业结构 政策 劳动力 2.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 (1)一方面,乡村地区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⑳ 城市与乡村 交错分布的景观。 ____________ (2)另一方面,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C.能源供应紧张
【答案】C
D.交通运输落后
(3)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 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 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①香港以第三产业为主;②广州、珠海等地以第 二产业闻名;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比 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积极影响→港澳与珠三角地区优势互补→有利于 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人教版地理必 修三课件(文科专用):第四章 第 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1课时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 条件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 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 1 课时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条件
工业化与城市化
城市化 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 1.一般而言,工业化与①_______ 展的主要动力。
改革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
小
(4)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
图 4-2-4 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 1~2
题。
图 4-2-4
1.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A.① 【答案】B B.② C.③ D.④
)
2.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 素是( ) B.自然条件 D.人口迁移
【答案】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
业闻名,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
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 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回答下列问题。
(1)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的 工 业 化 进 程 呈 现 出 两 个 阶 段 , ________年为第一阶段,________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2) 珠 江 三 角 洲 在 第 一 个 发 展 阶 段 中 , 其 主 导 产 业 是 ________ , 在 第 二 个 发 展 阶 段 中 , 其 主 导 产 业 是
图 4 - 2 -1
第二阶段(1990 年以后)表现为:
图 4 - 2 -2
教师专享
【知识经纬】
我国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的比较
地区
珠江三角洲模式 浙江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云南德宏模式 东北模式
推动力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 延边开放、边贸发展 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图 4-2-5
城市化,此现象在该地 (1)图示的地理事物发展过程被称为_______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 区发展迅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地位的下降,与其耕地面积的 锐减关系密切。该地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样题】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 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 4-2-3 并根据相 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 4-2-3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②社会经济条件:科技较发达,海陆 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等。 该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及 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 珠江水系水网密布,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 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此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地
________________。 (3)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工业增加值
的增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 世纪 90 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推
进 ________ 的 发 展 ; 2002 年 , 珠 江 三 角 洲 成 为 全 国 最 大 的
【答案】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 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回答 1~3 题。 1.20 世纪 80 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 ) 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C.侨乡 【答案】B
B.政策 D.劳动力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 业分别是( )
1.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动力
)
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 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 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起步早 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 一致
【答案】C
5.(2011 年深圳模拟)下列有关我国 21 世纪上半叶城市化 的推断,错误的是( )
A.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B.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C.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D.城市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答案】B 6.(2010 年广州测试)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 区,现在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鱼等高产农业发展迅速。读珠 江三角洲地区图(图 4-2-5),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产业基地。
①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有两个阶段:1979~1990 年为第一阶段,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 型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较慢;②第二阶段是 1990 年以后,高 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较快。 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化原因→成本变化、产业结构 升级→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变化。 【答案】(1)1979~1990 新技术产业 (3)慢 1990 (2)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
A.经济发展 C.人口数量 【答案】A
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 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
)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工资水平 【答案】B
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D.区位条件
4.(2011 年中山联考)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 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2.对外开放的前沿
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和 有利的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发达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
第三 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工 重不断下降,⑦_____
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技术、知识 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⑧___________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本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 优惠政策 ,使其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给予许多⑨_________ 港澳 ,靠近⑪_______ 东南亚 ;发挥劳动 (3)良好的区位:毗邻⑩_____ 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
A.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B.著名侨乡 C.发达国家产业调整 D.对外开放 【答案】A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 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