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
高二地理珠三角工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措施(共14张PPT)
![高二地理珠三角工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措施(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42269fa76e58fafbb0033e.png)
50%
珠三角
受南岭阻隔 腹地小
薄弱
较弱
较小
40%
30%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 20%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10%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 0%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第一产业比重(%)
100%
去工业化:又称非工业化、逆工业化,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
90%
珠三角和长三角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产业发展条件对比
80% 降,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去工业化”现象比较严
经济腹地 产业基础 科技实力 人才队伍
70% 重,制造长业三角严重萎缩大,则导致实雄厚体经济“空强 心化”。大
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等
核心素养——本节小结
时间
纬度位置地理位置发展过程 Nhomakorabea特点
海陆位置
成因
背景因素
区域
工业化 出现问题
问题
区位条件
发展条件
及对策
对策
人文因素
地理实践力——乡土地理
请根据本节学习内容,查 阅相关资料,探究济南市的工 业化。
应考点拨——高考真题演练(2019全国卷1卷) (((1243)))说分指简明析出述澳澳汽澳大大车大利利生利亚亚产亚汽汽的汽车车退车生市出生产场对产存对当成续每地本期种城居间品市高,牌经不整和济下车车发的和型展主零的的要部车影原件辆响因工需。厂求布都局较在少东的南原沿因海。地区的有
应考点拨——高考真题演练
参考答案
(1)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 主要消费市场;劳动力充足;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 (2)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 求多样;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 偏好趋于多元化。 (3)(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汽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4)外资撤离,投资减少,经济下滑;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 生变化(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课件4.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课件4.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d1c665f336c1eb91a375d89.png)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中的问题与对策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珠江三角洲虽抢得先机,但是受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和市场腹地相 对狭小等原因的限制,与后来居上的“长三角”和潜力巨大的“
环渤海”相比,表现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
化的后劲日显不足。
珠江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答案解析:
(1)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2) 5 1 城市化 (3)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就业 困难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例题二: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 分工与合作。如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完成1~2题。
城市 竞争 力明 显下 降
引发居住 、交通、 教育和治 安管理等 问题
1.“三废”大量排放和三废处理量小,导致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
2.环境污染的表现: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噪声扰民;
3.生态破坏的表现:耕地锐减、土地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二、调整和治理措施:
(一)产业结构调整: 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料工业 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二)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生 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我国 经济的新增长极。 (三)加强规划和管理: 一是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二是吸引和 保护外来人口的合法权利。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1.长三角的崛起;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https://img.taocdn.com/s3/m/da2e53e17cd184254a35352d.png)
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化提供了契机。
美国产业变动
产业转移
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化
影响东南亚地区
刺激珠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 东南亚。
影响:使本区得
以发挥劳动力丰 富、地价低廉的 优势,就近接受 港澳产业的扩散, 利用港澳贸易渠 道,大量出口商 品,参与广泛的 国际分工。
材料一 20xx年6月1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开展论坛〞在香港会 展中心开讲,从而启动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泛珠三 角〞是与“小珠三角〞、“大珠三角〞相对应的概念,通常“小珠三 角〞是指广东省内的珠江三角洲平原,而“大珠三角〞那么包括“ 小珠三角〞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指的正是包括“大珠三 角〞及其辐射和相互辐射的地区在内的广阔经济带(包括云、贵、 川、粤、桂、琼、湘、赣、闽、港、澳)。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洪雅高二地理备课组
学习重点、难点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化的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
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概述
思考:
①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城化? ②工业化、城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开展的关系? ③工业化与城化之间的关系? ④开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化的一般做法?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
史最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 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 秋两季在广州各举办一届。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后,
广阔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 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 洲地区经济开展。
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7 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7 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ea6392952d380eb63946d02.png)
考点7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推动下发展的,而受产业基础薄弱和市场腹地小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后劲不足。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3.对策1.图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对策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下面就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归纳如下:2.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问题,为什么还要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虽然受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在下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一种突出的趋势和现象,各国和地区的经济有彼此孤立与阻隔走向相互联系与依赖,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长期趋势,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事实上,除了国家之间的区域一体化,也存在一国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这就是以大都市带、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或称之为大都市圈的经济一体化,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城市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将会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增长极。
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85年至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要说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3)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的原因有哪些?(4)简述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2)工业化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加工制造业转移;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02ed6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a.png)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
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1)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错误!2.国内背景(1)内容: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2)表现: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地理条件(1)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生原因错误!(2)问题表现错误!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②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1.读教材图4。
18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关注并思考以下问题:(1)1970~1990年美国三大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2)此期间,工业内部是如何调整的?(3)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高二地理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与对策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地理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与对策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ab18f27fc281e53a5802ffae.png)
高二地理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与对策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与对策二. 教学目标:1.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了解)2.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重点)3.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重点)4. 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重点)5.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重点难点)6.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重点难点)三. 重难点讲解:(一)城市化与工业化(了解)1.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 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重点)1. 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⑵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46d71d02a32d7375a517802e.png)
课程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标准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结合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学习 目标
2.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 因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 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主题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活动与探究 材料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较为 密集,建设项目多,工业密集,城市大量占用耕地。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成为我国三大酸雨区之一。由于人口 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围绕在城市周围,成为 一道“美丽的风景”。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珠江,超 过其自净能力。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 比重。 结合材料探究:①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 些? ②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所示:
主题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其工业的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劳动力成 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有所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 业升级。为了拓展工业发展空间,近年来加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经济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过程和“泛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230703deff9aef8941e0647.png)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相互关系:工业化带来促进城市化2.国际国内背景及地理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①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②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酸雨危害加剧。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③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⑤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2.调整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高二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2
![高二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2](https://img.taocdn.com/s3/m/4aae993baf45b307e87197e4.png)
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石化、钢铁、 原材料工业 汽车、造船 装备制造业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市规模膨胀 结构不合理
分工?规划? 管理?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 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态环境日趋严重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 耕地 噪声
加强规划与管理
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 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 理,外来人口的管理
知识结构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 (1990年以前)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 1990年以后) 城市化快速推进,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 为密集的地方之一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工业化进程
问题和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规划和管理
思考问题: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 系。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教学目的: 1. 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 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 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 其中的关键因素。 3. 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 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 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高二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导学设计
![高二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导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744b3a5901020207409cca.png)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学习目标】1.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国际背景及地理条件。
3.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说出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及其对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
【重点难点】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自主学习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比较:“珠江三角洲”、“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区别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地理条件3.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课本P72页活动)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4.自古珠江三角洲许多地方的居民有下南洋谋生的习惯,这些华侨、港澳台同胞对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探究点二1.读课本P72图4.20分析1990年前后不同阶段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有何不同,为什么?简要比较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优势?2.读课本P74图4.23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规律及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探究点三根据课本P75图4.24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探究点四根据课本P75图4.25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高二地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
![高二地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49e66f933d4b14e85246847.png)
【样题】(2010 年佛山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 加工制造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 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
地城市。读图 4-2-9,回答(1)~(3)题。
图 4-2-9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 合( )
(2010 年揭阳期末)读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
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图 4-2-10),回答 1~3 题。
图 4-2-10
1.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 的关键因素是( ) B.对外开放政策 D.侨乡优势
A.国际经济背景 C.良好的区位条件 【答案】B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重最大。
结合提取信息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及调整 方向→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努力提高 第三产业比重。 【答案】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第
三产业比重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①我国能源利用率低;②钢铁、汽车、 化工等重化工业加快发展。 分析提取信息①、②→推出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
6.(2010 年韶关测试)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变化示意图(图 4- 2-12),完成下列问题。
图 4-2-12
城市化过程。 (1)图中主要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所经历的_______ (2)试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征。 【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 珠江下游;靠近香港、澳门和东南亚。
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86cad976a20029bd642d17.png)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尽管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但问题仍很突出。
整体而言,城市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城市化滞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造成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带来经济效益低下、投资分散和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严重问题。
“非城市化的非农化”,导致非农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既影响了城镇规模效益和服务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市化发展滞后,已成为珠江三角洲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2.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珠江三角洲多数城镇设市时间不长,大多在几年前才撤县改市、撤乡改镇,虽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城镇管理工作仍然跟不上发展的形势,城建管理机构尚不完善,城乡居民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原来城市边缘一些村落逐渐成为“城中村”,它们在地域上与城市已密不可分,但迟迟未能纳入城镇统一管理范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社会治安隐患突出,成为城市“脏乱差”的“重灾区”。
在一些农村地区,其建设外观和生活水平上与城市已没有区别,但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还不适应城市社会要求,教育、文化、科技建设急需加强。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离不开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和“人”的城市化。
3.相关制度安排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进入工业化发展时期之后,没有及时推行有效的城市化政策,社会经济运行仍受到旧的城乡分隔的体制性障碍束缚。
如外来打工人员已占到珠江三角洲总人口的45%左右,但原有的户籍制度较大限制了人口的合理流动;土地管理制度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民既不愿意放弃建房收租、土地分红所获取的巨大利益,又很难凭借放弃土地使用权得到的收益迁入城市安家立业;资本市场发育不良制约了城镇规模扩大和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很多城镇建设资金缺乏,综合公共服务设施不足;行政区划缺乏整合度,一些城镇的发展建设已高度关联,但行政体制却各自独立,矛盾错综复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也制约了珠江三角洲各城镇自身的发展和整体优势的发挥,等等。
040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040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409bf2da32d7375a4178046.png)
总结回顾知识与方法,加深对知识理解与记忆,学会学以致用。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P78活动探究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讲解与活动相结合。
2.板书设计清晰明了,知识条理性强,逻辑清晰。
3.内容用表格总结,知识清晰,便于对知识的掌握。
4.课件文字性强,对学生吸引力不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活动探究总结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3)活动探究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面对这些问题政府采取的对策和具体措施,进行讲解,总结归纳成表格。
自主学习勾画
读图思考
同桌相互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分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其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分析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难点
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重要战略地位,然而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挫折,那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发展起来的呢?
高中地理 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地理 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70a758a300a6c30c229f58.png)
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环境污染加重②人口出现负增长③农业用地急剧减少④劳动力素质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关于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进行产业结构调整B.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C.加强规划与管理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建设卫星城【参考答案】1.C 2.D解题必备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拓展提升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能耗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学霸推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
据此回答1—3题。
1.下面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A.环境污染加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布局不合理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①重复建设造成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今后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B.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4.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二课时问题和对策课件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二课时问题和对策课件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76af617caaedd3382c4d367.png)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
弱 ④劳动力不足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思维流程]
思维流程
[答案] (1)D (2)A
答案
[方法指导]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布局同构化现象严重,工业内部结构失衡,低水 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短缺并存,主导产业作用不明显,这是目前我国 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不足;中小企业发展困难。 (2)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建议:市场主导、政府调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坚持突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加强建设知识产权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 B 地企业数量过多,由于缺乏分工协作,企业间互不联系、互相 竞争;C 地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经济腹地小。
答案
解析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 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 陕西省平均水平。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 的关系,读图回答 3~4 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问题
1、2、3、5、8、13(1)(4)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治理 4、6、7、9、10、11、12、13(2)(3)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 1~2 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bc7a4a77232f60ddcca1f4.png)
学年:高二学科:地理编号:B3-3-2-2 编制人:吕书臣审核:高二地理组班级:姓名:小组:课题: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学习目标】利用相关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导学过程】【预习导航】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产业基础、____________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由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________。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间缺少____________,竞争力明显下降。
“____________”现象普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全国酸雨中心;__________缺水严重;噪声扰民,环境质量下降;土壤肥力下降;____________日趋严重。
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________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______________工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________、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
【小组探究】【探究】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对策:【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材料1:从前年爆发“民工荒”以来,缺工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珠三角的上空。
今年开春,珠三角的“民工荒”并未得到缓解。
《第一财经日报》调查发现,整个珠三角短缺民工的数量,今年超过100万人。
东莞今年至少缺工80万;广州民工需求量只能满足六成。
被调查的245企业主要分布在建筑、制造、物流、餐饮服务业和加工业,共有员工14.35万名,其中民工9万多名。
珠海仍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10万名左右。
材料2:珠三角区域统一规划路网建设,尽快实现“1358”交通网。
要致富,先修路。
“1”是指大珠三角范围内任何地方一小时到达;“3”指广东省内三小时到达;“5”指大华南范围内5小时到达,半天实现往返;“8”是指在泛珠三角范围内8小时到达,当天可以往返。
040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040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897933add36a32d73758146.png)
加强规划与管理
课堂小结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产业升级困难 城市建设落后 问题 生态问题严重 产业结构调整
对策 构建大城市群
加强规划管理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P78活动探究题
谢谢! 请批评指正
繁荣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自主学习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 展,主要是在 外资 的推动下不断发展。 受地区 产业基础 和 市场腹地 条件的限制,工业化与 城市化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 规划管理 ,珠江 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大气污染加剧,成为全国酸雨中心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
噪声扰民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交通拥挤
活动探究 探究政府采取了哪些对策和措施?
对策 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具体措施
发展重工业:石化、钢铁、
汽车、造船、装备制造 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 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 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和环境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读图观察
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均 落后于长三角 南岭阻隔,国内腹地小 投资由追求降低成本转为扩大市场
Hale Waihona Puke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中村普遍 城市间缺乏分工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材料二:20 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
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 1998 年的 60.22%提高到 2004 年
的 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
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 1 美元的 GDP,消耗 掉的能(1源)四为大美经国济的圈3产倍业、结日构本的的变6化.6特倍点,是重_工__业__发__展_属__于__粗__放_;借 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型经济增长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州
深圳 外来人口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后
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回答 1~2 题。
正确的1.是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描述不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答案】D
2.与“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
材料二中①我国能源利用率低;②钢铁、汽车、 化工等重化工业加快发展。
分析提取信息①、②→推出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 来的主要问题→所需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排放大量“三废”, 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加剧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 GDP 能 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答案】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
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的有________(填选项字母)。
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人
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础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A
3.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 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②交通拥挤、住房困难 ③有污染
的工业布局不合理 ④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A.①②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布局主 要受劳动力因素影响。②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劳动力丰富且廉 价。
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随着经济发展→珠三 角地区的地租、劳动力价格、环保成本等不断上涨→劳动力密 集型企业失去成本优势→纷纷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答案】D (3)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 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表可知,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 比重较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结合提取信息→分析珠三角能源消耗量低的原因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以轻工业为主。
图 4-2-9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
合( )
A.模式 1
B.模式 2
C.模式 3
D.模式 4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②图中
模式 1,科学和技术所占比重最大;模式 2,劳动力因素所占比
重为 50%;模式 3,市场因素所占比重为 50%;模式 4,原料因
素所占比重约为 40%。
③市区
A.①② 【答案】A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1.产业结构
图 4-2-6
2.城市建设 图 4-2-7
3.生态环境 图 4-2-8
教师专享 【知识经纬】 图解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
【样题】(2010 年佛山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 加工制造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 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 地城市。读图 4-2-9,回答(1)~(3)题。
珠江三角洲大多数加工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依 靠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的→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区位选择与 模式 2 相符。
【答案】B (2)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 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①根据材料一可知,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 二产业比重上升。②发达国家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 重最大。
结合提取信息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及调整 方向→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努力提高 第三产业比重。
【答案】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第 三产业比重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人教版地理必 修三课件(文科专用):章节 区 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 三角洲地区为例第2课时 珠江三角
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
第 2 课时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对策
科技实力 人才队伍 南岭的
城市规划
酸雨 水质性
土壤肥力 水土流失
石化 造船
香港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措施:①劳动力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向外转移;②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地区产业升 级。
结合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理。
【答案】A
教师专享 【备用样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4.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工业是(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D.电子、食品、高档服装工业
5【.答工案业】区C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交通拥堵 ④拓宽城市地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