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各种景别的拍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五课各种景别的拍摄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各种景别的特点,分析各种景别的不同;熟悉和掌握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
重点:
各种景别的比较
难点:
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
教具:
照相机、多媒体
教学程序:
画面景别,是指被摄主体画面形象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照相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摄影镜头的焦距长短。也就是拍摄距离。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的关系。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
含的空间范围。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接近则影像放大,景别变小;反之,则景别变大。另一方面,在照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利用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反之,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景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它只表达一个概念。其原因就是衡量画面景别的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标准,凡表现主体全貌的即为全景;有的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整体即为全景,也有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中表现出的截取人体部位某一范围来划分景别。目前,多数人同意用成年人的身体作为划分景别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把景别分为五级,即远景、全景、中近、近景、特写。
不同的拍摄景别用于表现不同的效果和主题,不同的景别的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一、中景的拍摄
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
中景画面的特点:景别小、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这种画面主要表现的是被摄体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但是对于整个画面环境表现的并不多,这种画面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中景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如用中景拍摄
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1、拍摄距离的确定
中景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
人注意的部分,如人民大会堂的中景,可能是突出正门的一排有气势的廊柱。中景人物中,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由于中景的景别比较小,所拍摄的物体比较大,所以照相机距离被摄体的距离不能太远,如果距离太远就会因拍摄到过大的背景影响到主体,而如果过近也同样会影响到主体。拍摄中景时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一般以3~5m为宜。
2、焦距的确定
由于中景所拍摄的被摄体一般比较大,根据焦距与物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就不然看出,拍摄中景时不会用到短焦距镜头,一般采用标准镜头或中焦镜头,也就是焦距在50~100mm之间的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摄时就更加自如了。
3、曝光的方法
由于中景画面中除了主体外还有一定的背景,如果使用平均测光,肯定会因为背景的存在影响到测光的准确性,所以在拍摄中景的时候一般采用“近测法”,也就是靠近主体进行测光,这样,主体的绝大部分就可以充满画面,避免了背景对主体的影响。当然,在测光完毕后还要退回原来的拍摄位置上,按照刚刚近测的数据进行曝光。这种方法在拍摄中景人像的时候最为常见,一般近测的距离在10~30cm之间。
4、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中景景别的背景一般都会有烘托主体和深化主题的作用。但过于杂乱的背景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弱化主体的表现力,而过于简单的背景又达不到烘托主体的作用。所以在拍摄中景画面的时候要注意背景的选择和安排,如图所示。
二、近景的拍摄
近景是指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它与中景相比,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等。这是课堂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
1、拍摄距离的确定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近取其神”、“近取其质”都说明了近景表现的特点。人物近景,面部表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眼睛成了画面的中心部分,所以近景要处理好眼神光,以眼传神。近景拍摄物体时要运用好光线,表现好物体的纹理、质地。
由于近景的景别比中景的景别还要小,而拍摄的物体比中景更大,所以在选择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距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恰到好处,一般在1~3mm之间为宜。
2、焦距的确定
近景画面所强调的就是主体,近景的主体要比中景更大,所以在拍摄近景的时候同样不会选择短焦距镜头。一般使用中焦镜头比较多,以70~100mm的镜头比较常见。
3、曝光的方法
由于近景所突出的是主体本身,背景的地位就变得次要了。
很多采用近景画面的照片都弱化了背景从而突出了主体,所以在近景的拍摄中,曝光的时候使用“平均测光”法就可以了。
4、防止畸变
近景画面一般距离被摄体比较近,但如果距离被摄体过近,拍摄出来的效果会产生一种畸变,如果使用短焦距镜头拍摄这种畸变就会更加明显,在拍摄的时候应该注意。
三、特写的拍摄
特写是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加深记忆。如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师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等。
1、拍摄距离的确定
特写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较之近景,特写更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独具慧眼的观察力,能抓取一些值得特写的局部,以打开观众窥见事物内在的窗户。比如人物的眼睛常常是特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