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_-农业知识综合四_2012年_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真题试题2010—2016年(含部分标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真题试题2010—2016年(含部分标准答案)

浙江林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科目代码:339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期货交易;2、农业剩余劳动力;3、农产品供给;4、政策的过程模型;5、政策;6、农村社会学;7、农村权利结构;8、现代农业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 )A.土地B.劳动力C.农机具D.资金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B.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C.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收入降低D.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A.向境外移民B.国内大规模移民开荒C.农业内部消化吸收D.向农业外部转移4、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A.基本国情B.经济发展速度C.人口素质D.改革环境5、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表明()A.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B.价格的变动幅度大C.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D.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6、如果农产品需求弹性是富有弹性,那么价格变动幅度( )需求量变动幅度A.大于B.小于C.等于D.其他7、下面哪一个不是农业的具体特点( )A.生产周期长B.自然环境影响大C.收获时间集中D.空间分散8、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A.能够购买的农产品数量B.愿意购买的农产品数量C.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产品的数量D.愿意并且需要购买的农产品数量9、一股情况下,农产品需求与()成正方向变化A.农产品价格B.农产品成本C.消费者的构成D.消费者收入水平10、可替代农产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在()上相似,并可相互代替的农产品A.产量B.效用C.规格D.品质11、政策生命周期模型也被称为是( )A.政策过程模型B.政策系统决策模型C.理性决策模型D.渐进决策模型12、下列政策手段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A.价格管制手段B.财政手段C.法制手段D.信用管制手段13、农业政策调整的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农业政策增加B.农业政策删减C.农业政策分解D.农业政策更新14、系统模型认为,政策的输出是( )的结果A.社会团体和个人互动 B.政治系统与社会团体互动C.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D.内部与外部环境互动15、土地整合和土地利用政策属于( )A.农业发展政策B.农业结构政策C.农民增收政策D.农村发展政策16、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农村发展B.农民增收C.农业增产D.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17、农村社会学产生于(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B.19世纪七八十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20年代18、农村社会学的发源地是( )A.西欧B.东欧C.美国D.日本19、《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 )A.李景汉B.费孝通C.杨开道D.梁漱溟20、当代发达国家的农民完全是个()的概念A.居住地B.身份C.职业D.生产方式21、在中国农村社会学史上,《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主要作者是( )A.费孝通B.梁漱溟C.杨开道D.李景汉22、家庭是社会的(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趣缘群体D.弱势群体23、从性质上说,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A.农村党支部B.村民委员会C.乡镇人民政府D.公安派出所24、1908年,美国政府成立的农村生活委员会是( )A.主持美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机构B.负责美国农村救济工作的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6年342农业综合知识四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6年342农业综合知识四

8、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9、政策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 )
10、过程模型认为要求与支持的输入是社会团体和个人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表现。
()
11、农业政策手段按照发生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济手段、行政管制手段和法制手段
等。
( )
四、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B.国内大规模移民开荒
C.农业内部消化吸收
D.向农业外部转移
4、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 )。
A.基本国情
B.经济发展速度
C.人口素质
D.改革环境
5.下列不是农产品供给条件的是( )。
A.已经生产出来的 B.消费者需要的
C.一定时期生产的 D.生产者愿出售的
B.经济系统
C.社会系统
D.民间系统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评估标准的是( )
A.生产力标准
B.过程标准
C.政策效率标准
D.社会福利标准
1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是( )
A.农业发展政策
B.农业结构政策
C.农民增收政策
D.农村发展政策
14、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 )
A.社会问题的辨识
B.社会问题的出现
A.离土离乡 B.离土不离乡 C.离乡不离土 D.既不离土又不离乡
4.人口的构成按不同性质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和人
口的( )。
A.地域构成 B.性别构成 C.年龄构成 D.民族构成
5.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古典社会学家( )。
A.马克思 B.迪尔克姆 C.孔德 D.韦伯
2.村落

考研_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考研_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局部-、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渗透势2.光补偿点3.生长调节剂4.光周期现象5.自由水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每题1分〕1.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源,花、果实总是代谢库。

〔〕2.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CC。

〔〕3.对植物开花来说,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更为重要。

〔〕4.当细胞质壁刚刚别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压力势。

( )5.马铃薯块苹果削皮或受伤后出现褐色,是多酚氧化酶作用的结果。

〔〕6.RuBP羧化酶/加氧酶,是一个双向酶,在大气氧浓度的条件下,如降低CO2浓度,那么促进加氧酶的活性,增加CO2浓度时时,那么促进羧化酶的活性。

〔〕7.N、P、K之所以被称为“肥料三要素〞,是因为它们比其它必需矿质元素更重要。

〔〕8.叶绿素分子在吸收光后能发出荧光和磷光。

磷光的寿命比荧光的长。

〔〕9.只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植物就能在暗处生长,实际上光对植物生长不但没有促进效果,反而有抑制作用。

〔〕10.呼吸作用中必定有氧的消耗和CO2的释放。

〔〕三、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外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5分〕2.粮食贮藏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5分〕3. 呼吸代谢的多条途径对植物生存有什么生理意义?〔5分〕4.简述光敏素与植物成花诱导的关系。

〔5分〕四、论述题:〔10分,每题10分〕1. 试述目前植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10分〕植物学局部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传递细胞2.凯氏带3.共质体运输4.同功器官5.双名法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是 ( )A 高尔基体B 线粒体C 溶酶体D 核糖体2. 通常情况下,木本植物的年轮包括两个局部,即 ( )A 早材和晚材 B心材和边材C 硬材和软材D 环孔材和散孔材3. 西红柿的胎座属于以下。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01-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01-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 801 科目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45分)1、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种质资源:用来培育新品种并且能自我繁殖的生物体的总称。

3、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的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即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4、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5、远缘杂交:是指亲缘关系疏远的类型之间的杂交,多指种属间存在杂交障碍的杂交。

6、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7、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称为自交不亲和系。

8、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诱发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鉴定,直接或间接的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连作:1年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10、扦插繁殖:切取植物的枝条、叶片或根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使其生根、萌芽、抽枝,长成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11、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把植物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即外植体)接种于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使之生长、发育成植株的技术和方法。

浙江农林大学作物育种学2012,2014,2016,2018年考研真题(2012有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作物育种学2012,2014,2016,2018年考研真题(2012有答案)

考试科目:作物育种学第1页,共21页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分钟
一. 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作物品种
2. 配合力
3. 聚合杂交
4. 缺体
5. 双交种
6. 物理诱变
7. 遗传标记8. 植物细胞全能性9.自交不亲和性10.垂直抗性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同源多倍体较二倍体具有特点。

()
A.某些器官增大或代谢产物含量提高
B. 某些器官减小或代谢产物含量提高
C. 某些器官增大或代谢产物含量降低
D.某些器官减小或代谢产物含量降低
2. RFLP是以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RAPD是以为核心的分子标记
技术。

()
A. PCR、分子杂交
B. 分子杂交、PCR
C. 分子杂交、分子杂交
D. PCR、PCR
3. 系谱法对杂交后代处理时,。

()
A. 一直选优良单株种植,直到株系稳定一致。

B. 一代单株种植,一代混合种植,直到稳定一致。

C. 一直混合种植,到后期世代选一次单株出现稳定一致株系为止。

D. 早代混种,到F4后优选单株单独传代种植,直到株系稳定一致。

4. 下列哪些不属于外环境诱导而引起的核雄性不育?()
A. 光敏型育性
B. 温敏感型育性
C. 光温互作型育性
D. 质核互作型育性。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201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201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科目代码: 813 科目名称:土壤学
--------------------------------------------------------
一、名词解释(共48分,每题3分)
1.土壤发生层-----
土壤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物质和能量在上下部位之间的转化与转移,从而可能形
成上下不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如A、B、C等。

2.土壤肥力------
土壤不间断地、相互协调地提供植物生长全过程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3. 同晶替代------
是指组成粘土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
保持不变的现象。

4.有机质腐殖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
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5. 土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性三个组成部分。

------------------------------------------------------------------------------------------
第1页,共7页。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三2011--2014,2016年考研真题(2012有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三2011--2014,2016年考研真题(2012有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三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农业机械化部分(50分)
一、简答题(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作5题,每题4分,共20分,多选作不加分)
1. 简述土壤耕作的概念和作用。

2. 什么是种植制度?
3. 农机作业机组一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轴的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轴上结构设计的主要要求有哪些?
5. 发动机的排量指的是什么?柴油机6135Q的含义是什么?
6. 什么是谷物的联合收获法?
7.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
8.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是多少?试画出以1-2-4-3次序发火时的发动机工作循环表。

9.旋耕机有哪几部分组成?旋耕机作业有何特点?
10. 用链传动、齿轮传动、V带传动等装置组成多级传动时,按怎样顺序排列才合理?为什么?
二、论述说明题(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作3题,每题10分,共30分,多选作不加分)
1.若按图1所示建立坐标系,试分析旋耕机正常工作必须同时满足的定性和定量二个条件。

图1 旋耕机旋耕刀运动分析图
第1页,共47页。

浙江农林大学341(合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341(合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
第1页,共7页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科目代码: 341 科目名称: 农业知识综合三 --------------------------------------------------------
农业机械化部分
1、根据下图简述苗盘育秧播种机的工作原理。

(15
分)
答:盘育秧播种机的工作过程如下:(人工放盘→充土→洒水→播种→覆土→人工取盘)。

……………………………….(3分)
将内衬软盘的硬盘连续放置于一端输送带上,输送带由三角带轮驱动,主动三角带轮依靠链条驱动,它们与其他各机构同步联动。

………………………….(3分)
充土由充土机构完成,充土皮带自动将床土箱的土壤送出,落人育秧盘,用经过人字形旋转毛刷,压实和平整盘内土壤,一般充土层为2cm 厚。

可通过调节皮带与上方刮土板的间隙来调整充土厚度。

………………………….(3分)。

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目 录
2010年浙江林学院336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土壤肥力 2 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 3 容重
4 土壤潜性酸
5 土壤剖面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比较以下两组矿物的异同。(5分) A正长石和斜长石 B白云母和黑云母
2 写出物理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其作用结果,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 素。(5分)
2010年浙江林学院336农业知识综 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4 同功器官
5 双名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是______。( )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2 通常情况下,木本植物的年轮包括两个部分,即______。( ) A.早材和晚材 B.心材和边材 C.硬材和软材 D.环孔材和散孔材

精编版-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精编版-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农业知识综合一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得分 2 分,共 10 分)1、土壤2、矿物3、粒级4、阳离子交换量5、土壤养分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得分 1 分,共 10 分)1、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正长石B、斜长石C、石英D、白云母2、与花岗岩具有相同矿物成分的岩石是()。

A、闪长岩B、安山岩C、流纹岩D、辉长岩3、下列岩石中是变质岩的为()。

A、大理岩B、石灰岩C、白云岩D、石英斑岩4、属于 2:1 型次生矿物的是()。

A、三水铝石B、蒙脱石C、高岭石D、氧化铁5、某土壤容重为1.2g/cm3,问该土壤 1 公顷(1 万平方米)30 厘米土层的干重是()。

A、3600 吨B、1200 吨C、3000 吨D、360 吨6、盐基常接近于饱和的土壤是()。

A、石灰性土B、红壤C、砖红壤D、黄壤7、下列离子中交换能力最强的是()。

A、 Na+B、NH+4C、Mg2+D、H+8、土壤氮形态中,()是最主要形态。

A、有机态氮B、NO3-C、NH4+D、NO2-9、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酸性肥的是()。

A、尿素B、硝酸铵C、硫酸铵D、碳酸氢铵10、土壤容重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温度B、质地C、有机质含量D、孔度三、简答题(共 20 分;答题要求:对影响因素要简单阐述理由)1、比较以下两组矿物的异同。

(4 分)a、正长石与斜长石b、白云母与黑云母2、比较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点。

(4 分)3、什么是土壤有效水?影响有效水最大含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4 分)4、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方式有哪 2 种?(4 分)5、为什么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活性可以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4 分)四、问答题(共 10 分)1、详细阐述土壤有机质的肥力作用。

植物生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5 分,共 25 分)1、共质体途径2、伤流3、诱导酶4、荧光现象5、原初反应6、抗氰呼吸7、临界暗期8、糖酵解9、抗性生理10、冷害二、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植物必需元素必须符合的 3 个条件?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4、植物向光性的原理?5、外源脱落酸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植物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质体2.树皮3.维管组织4.定根5.年轮6.栅栏组织7.完全叶8.双受精9.单性结实10.四强雄蕊二、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

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 业硕士]考研真题
考试科 目:农业知识综合四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农业经济学部分与农业政策学部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农业剩余劳动力; 2.土地集约经营; 3.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4.农业政策调整; 5.农业政策目标; 6.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农机具 D.资金
9.甲乙两种农产品为可替代产品,当甲产品价格上升时 ( )。
A.乙产品需求增加 B.乙产品需求减少 C.甲乙两种产品同时增加 D.甲乙两种产品同时减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可替代农产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在( )上相似,并可相 互代替的农产品。
A.产量 B.效用 C.规格 D.品质
11.政策生命周期模型也被称为是( )。 A.政策过程模型 B.政策系统决策模型 C.理性决策模型 D.浙进决策模型
15.土地整合和土地利用政策属于( )。 A.农业发展政策 B.农业结构政策 C.农民增收政策 D.农村发展政策
16.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农村发展 B.农民增收 C.农业增产 D.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
17.下列产品中( )属于完全无弹性产品。 A.牛奶 B.水稻 C.食盐 D.奢侈品
A.0.33 B.0.5 C.0.67 D.1.5
7.下面哪一个不是农业的具体特点( )。 A.生产周期长 B.自然环境影响大 C.收获时间集中 D.空间分散
8.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 ( )。
A.能够购买的农产品数量 B.愿意购买的农产品数量 C.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产品的数量 D.愿意并且需要购买的农产品数量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考试科目:342农业知识综合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农产品供给弹性;2.农产品批发市场;3.农产品需求;4.农业政策;5.政策分析系统模型;6.农村社会学;7.农村权利结构;8.农业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A.土地B.劳动力C.农机具D.资金2.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A.畜牧业B.林业C.种植业D.渔业3.目前,我国提高农业内部劳动力利用率的关键问题是()A.推进农业机械化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D.建立稳定高产农田4.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A.基本国情B.经济发展速度C.人口素质D.改革环境5.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表明()A.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B.价格的变动幅度大C.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D.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6.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是指()A.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B.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C.价格的变化幅度小D.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小7.下面哪一个不是农业的具体特点()A.生产周期长B.自然环境影响大C.收获时间集中D.空间分散8.家庭承包制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A.结合B.合并C.分离D.连在一起9.形成农业生产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是()A.自然资源B.农业生产要素C.生态环境D.市场需求10.可替代农产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在()上相似,并可相互代替的农产品A.产量B.效用C.规格D.品质11.政策科学主要研究()A.政府行为B.厂商行为C.市场行为D.农民行为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三大要素组成的是()A.政策背景B.政策目标C.政策意义D.政策手段13.政策手段是连接政策背景和政策目标的()A.起点B.桥梁C.终点D.措施14.农业政策资源不包括()资源A.资金B.物资C.人力D.自然15.除()之外,均为影响农业政策执行的主要环境因素A.政治环境B.自然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心理环境16.下述各项中,不属于刺激农产品需求的政策手段是()A.出口补贴政策B.消费补贴政策C.保护价收购政策D.农业生产直补政策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评估标准的是()A.生产力标准B.过程标准C.政策效率标准D.社会福利标准18.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A.社会问题的辨识B.社会问题的出现C.政策议程的建立D.政策方案的规划19.农村社会学的显著特征可被概括为三点:即整体性、实用性和()。

浙江农林大学作物育种学考研真题试题2012、2014、2016年(含标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作物育种学考研真题试题2012、2014、2016年(含标准答案)

五 实践应用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杂交育种在我国的作物育种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 键。根据育种理论,结合育种实践(举例),谈谈怎样选配亲本? 2 某地主栽小麦品种 B 感锈病,现有一隐性抗性基因 r。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对该品种进 行改良。请具体说明育种方法和步骤,并图示说明你的技术路线(回交 3 次)。
2 根据作物对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反应,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低温长日作物和高温短日作
物。以下
属于低温长日作物。
A.油菜
B.水稻
C.玉米
D.大豆
3 在作物杂种优势育种实际应用中,所利用的杂种优势度量指标常常是
A.中亲优势 B.相对优势 C.超亲优势 D.超标优势
4 水稻品种二九矮 7 号是浙江省的主栽品种,但由于晚熟限制了其推广。想改良其晚熟性
2 多系品种
以抗病性状为例,将不同的抗病主效基因分别倒入同一推广品种中,育成以该品种为遗传
背景,但具不同抗性基因的多个近等基因系,然后按照需要混合其中若干品系组成多系品
种用于生产。
3 杂种优势
两个或几个遗传基础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
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
A.有野生祖先
B.有原始特有类型
C.有新的特有类型
D.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10
广泛应用于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中的原种生产。
A.单株选择法 B.混合选择法 C.衍生系统法 D.改良混合选择法。
三 是非题(正确标注√,错误标注×;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一个作物的品种类型主要取决于其繁殖方式。( ) 2 选择和重组是群体进化的主要动力。( ) 3 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必须具有非轮回亲本所不具备的优良性状。( ) 4 依测验种的不同,半同胞轮回选择可以改良群体的一般配合力,也可以改良群体的特殊 配合力。( ) 5 具有垂直抗病性的品种抗性强而持久。( ) 6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繁殖方式以异花授粉方式为主。( ) 7 低温长日照作物由高纬度地区引到低纬度地区种植,可能提早成熟。( )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农业知识综合一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得分 2 分,共 10 分)1、土壤2、矿物3、粒级4、阳离子交换量5、土壤养分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得分 1 分,共 10 分)1、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正长石B、斜长石C、石英D、白云母2、与花岗岩具有相同矿物成分的岩石是()。

A、闪长岩B、安山岩C、流纹岩D、辉长岩3、下列岩石中是变质岩的为()。

A、大理岩B、石灰岩C、白云岩D、石英斑岩4、属于 2:1 型次生矿物的是()。

A、三水铝石B、蒙脱石C、高岭石D、氧化铁5、某土壤容重为1.2g/cm3,问该土壤 1 公顷(1 万平方米)30 厘米土层的干重是()。

A、3600 吨B、1200 吨C、3000 吨D、360 吨6、盐基常接近于饱和的土壤是()。

A、石灰性土B、红壤C、砖红壤D、黄壤7、下列离子中交换能力最强的是()。

A、 Na+B、NH+4C、Mg2+D、H+8、土壤氮形态中,()是最主要形态。

A、有机态氮B、NO3-C、NH4+D、NO2-9、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酸性肥的是()。

A、尿素B、硝酸铵C、硫酸铵D、碳酸氢铵10、土壤容重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温度B、质地C、有机质含量D、孔度三、简答题(共 20 分;答题要求:对影响因素要简单阐述理由)1、比较以下两组矿物的异同。

(4 分)a、正长石与斜长石b、白云母与黑云母2、比较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点。

(4 分)3、什么是土壤有效水?影响有效水最大含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4 分)4、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方式有哪 2 种?(4 分)5、为什么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活性可以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4 分)四、问答题(共 10 分)1、详细阐述土壤有机质的肥力作用。

植物生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5 分,共 25 分)1、共质体途径2、伤流3、诱导酶4、荧光现象5、原初反应6、抗氰呼吸7、临界暗期8、糖酵解9、抗性生理10、冷害二、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植物必需元素必须符合的 3 个条件?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4、植物向光性的原理?5、外源脱落酸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植物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质体2.树皮3.维管组织4.定根5.年轮6.栅栏组织7.完全叶8.双受精9.单性结实10.四强雄蕊二、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

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C.市场行为 D.农民行为
18.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适应性 B.可塑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19.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办法是( ) A.降低农产品成本 B.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C.提高土地生产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
20.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社会经 济及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条件( )
15.下述各项中,不属于刺激农产品需求的政策手段是( ) A.出口补贴政策 B.消费补贴政策 C.保护价收购政策 D.农业生产直补政策
16.下述关于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国家、政党等制定 B.行为准则 C.有一定的目标 D.经济手段
17.政策科学主要研究( ) A.政府行为 B.厂商行为
农村社会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 1.农民 2.农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进行的系统的实地调查。 A.《华南农村生活》 B.《沈家行实况》 C.《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D.《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2.农村家庭结构的类型中,( )指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 成的家庭,一般由两代或三代人组成。
6.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某一 种农产品可能购买的数量。( )
7.农业政策方案在修正与完善后就可以进入执行阶段。( ) 8.农业政策在组织实施前需要进行政策试验,以取得执行政策的 实际经验。( ) 9.理想的农业政策调整步骤是个别调整——局部调整——整体调 整。( ) 10.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实事实分析、价值分析、规范分 析、历史分析等四个方面。( ) 11.农业政策手段按照发生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济手段、行 政管制手段和法制手段等。( )

浙江农林大学34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34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科目代码: 342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期货交易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定买卖合同,而货款的交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3、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4、政策的过程模型也被称为政策生命周期模型,它试图通过阶段性的描述,对政策进行了程式化的分析。

5、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比重逐渐降低。

这一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6、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农村社会的整体出发,通过农村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以综合的观点研究农村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
第1页,共7页。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推广学2012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推广学2012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第1页,共4页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30分)1.农业推广活动的实质是( )。

A.组织和教育农民B.迫使农民改变行为C.完成国家农业推广计划D.发展农业生产2.“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最早是在( )。

A.英国1866年B.英国1914年C.美国1914年D.中国宋真宗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是在( )。

A.1991B.1993C.1995D.19974.被称为“美国农业推广之父”的是( )。

A.罗杰斯(E.M.Rogers)B.瑞安(Ryan)C.纳伯(S. A.knapp)D.巴特菲尔德(Kenyonl Butterfield)5.组织的最大功能是( )。

A.部分替代生产力要素B.成立机构C.产生新的生产力D.指挥和控制6.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用者群体。

各类采用者采用农业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其中( )。

A.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B.从试行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C.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D.从认识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7.从第一个实践者运用农业创新发展到社区中其他农民运用创新的过程称为( )。

A.农业推广过程B.创新采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期货交易;
2、农业剩余劳动力;
3、农产品供给;
4、政策的过程模型;
5、恩格尔系数;
6、农村社会学;
7、农村权利结构;
8、现代农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农机具 D.资金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
B.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
C.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收入降低
D.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
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
A.向境外移民 B.国内大规模移民开荒
C.农业内部消化吸收 D.向农业外部转移
4、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
A.基本国情 B.经济发展速度
C.人口素质 D.改革环境
5、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表明()
A.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
B.价格的变动幅度大
C.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D.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6、如果农产品需求弹性是富有弹性,那么价格变动幅度( )需求量变动幅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其他
7、下面哪一个不是农业的具体特点 ( )
A.生产周期长 B.自然环境影响大
C.收获时间集中 D.空间分散
8、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
A.能够购买的农产品数量
B.愿意购买的农产品数量
C.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产品的数量
D.愿意并且需要购买的农产品数量
9、一股情况下,农产品需求与()成正方向变化
A.农产品价格 B.农产品成本
C.消费者的构成 D.消费者收入水平
10、可替代农产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在()上相似,并可相互代替的农产品
A.产量 B.效用 C.规格 D.品质
11、政策生命周期模型也被称为是( )
A.政策过程模型B.政策系统决策模型
C.理性决策模型 D.浙进决策模型
12、下列政策手段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
A.价格管制手段 B.财政手段
C.法制手段 D.信用管制手段
13、农业政策调整的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农业政策增加 B.农业政策删减
C.农业政策分解 D.农业政策更新
14、系统模型认为,政策的输出是( )的结果
A.社会团体和个人互动 B.政治系统与社会团体互动
C.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 D.内部与外部环境互动
15、土地整合和土地利用政策属于( )
A.农业发展政策 B.农业结构政策
C.农民增收政策 D.农村发展政策
16、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农村发展 B.农民增收
C.农业增产 D.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
17、农村社会学产生于()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19世纪七八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20年代
18、农村社会学的发源地是()
A.西欧 B.东欧
C.美国 D.日本
19、《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
A.李景汉 B.费孝通
C.杨开道 D.梁漱溟
20、当代发达国家的农民完全是个()的概念
A.居住地 B.身份
C.职业 D.生产方式
21、在中国农村社会学史上,《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主要作者是( )
A.费孝通 B.梁漱溟
C.杨开道 D.李景汉
22、家庭是社会的( )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趣缘群体 D.弱势群体
23、从性质上说,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
A.农村党支部 B.村民委员会
C.乡镇人民政府 D.公安派出所
24、1908年,美国政府成立的农村生活委员会是()
A.主持美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机构
B.负责美国农村救济工作的机构
C.主持美国农村家庭主妇培训的机构
D.负责美国农村儿童福利的机构
25、农村社会的主体是()
A.农业经济B.农村人口
C.农村土地D.乡镇企业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农业的根本特点是农业的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分离。

()
2、恩格尔定律指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

()
3、供给价格弹性是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与商品自身需求相对变动的比值。

()
4、超市、连锁、配送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标志。

()
5、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消费人口、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替代商品和
补充商品的价格。

()
6.、我国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
7、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
8、农产品市场按交易方式可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
9、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政策干预更趋全面,尤其是加
强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干预。

()
10、过程模型把公共政策视为政治系统对外界环境压力所做了反应。

()
11、当政策机构不健全时,我们需要对政策方案进行调整。

()
12、社区概念最早提出者是滕尼斯。

()
13、中国农民的概念主要是代表居住地。

()
14、中国土地改革中地主与富农的区别主要是土地占有量。

()
15、种植、养殖、采掘、加工等生产组织属于经济组织。

()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农业政策分析主要采用哪些方法?
3、中国农业政策有哪些基本目标?
4、简述农户的涵义与农户的特点。

5、简述农村社区的特点与不同类型。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你认为应如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2、试结合实际阐述农业政策评估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