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课杠杆的科学评课记录

合集下载

语文课文《杠杆》评课稿

语文课文《杠杆》评课稿

语文课文《杠杆》评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语文课文《杠杆》评课稿篇一、《杠杆》评课稿很荣幸能在这儿就路希望老师的《杠杆》这节课谈一点我自己的不成熟的意见。

杠杆评课记录内容

杠杆评课记录内容

杠杆评课记录内容引言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评课,教师可以获得同行的建议和反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杠杆评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评课,其特点是参与评课的人员均为教师,以批评和指导为目的,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杠杆评课的主要内容和评课形式。

评课目的与重要性杠杆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共同进步。

评课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把握,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创新的教学方式。

而评课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杠杆评课的基本模式1.分享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一堂课作为案例分享给他人,通过详细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提供给其他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2.开展教学探究:教师可以选择某一教学主题或者教学难点,邀请其他教师参与自己的教学探究,通过互动讨论、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3.观摩优秀课堂:教师可以到其他教师的课堂上进行观摩,通过看课和听课的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研究教育理论:教师可以选择某一教育理论或者教育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研读文献、组织讨论和撰写报告等方式,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学术的探讨。

杠杆评课的具体步骤1.确定评课主题:根据教师的需求和评课目的,确定评课的主题,明确评课的方向和内容。

2.邀请评课专家:选择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评课专家,邀请其参与评课活动,提供宝贵的建议和反馈。

3.分享教学案例:评课主题确定后,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案例以书面形式分享给评课专家,并附上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学生作品。

4.评课讨论和反馈:评课专家对教学案例进行评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反馈,教师进行讨论并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杠杆评课稿

初中物理杠杆评课稿

初中物理杠杆评课稿引言物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观念。

本评课稿对初中物理杠杆课堂进行评价,总结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课堂氛围,以期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背景本堂课是初中九年级物理课的一节,主题是杠杆。

经过前期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课堂分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重点讲解了杠杆的定义、分类,以及计算杠杆平衡条件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应用。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杠杆的相关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预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理论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以及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方法;3.实验演示: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来理解杠杆平衡条件;4.计算练习:布置一些杠杆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5.拓展应用:通过介绍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6.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反应本节课中,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实践,课堂氛围活跃。

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练习,加深了对杠杆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积极的参与和实践机会。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过程略显冗长,而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能力仍有待提高。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缩短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结论通过本节课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学生也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

杠杆评课

杠杆评课

《杠杆》评课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在实际场景中识别常见的杠杆。

2、知道杠杆五要素,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示意图。

3、理解杠杆平衡条件,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含计算)。

4、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对常见的杠杆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中归纳简单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生产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物理知识、现象和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感情(学习、认识物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杠杆,会画杠杆示意图。

2、,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3、杠杆平衡条件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1、画杠杆示意图和力臂。

2、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评课许帮正,锡山高级中学教师。

…一、新课的引入简洁流畅,活动设计合理有效。

首先通过视频,教师用“人有一双灵巧的手,但人力是有限的”课堂导语作为开堂白,简洁直入。

紧跟着,教者话锋一转“人是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工具的使用使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教者很自然过度到“拔图钉”的学生活动,活动过程是唤醒学生记忆、和已有经验的过程(因为特别是学生一般动手做过)。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利用工具的必要性,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上来。

所以讲许老师的新课的引入简洁流畅,活动设计合理有效。

物理课的“前奏曲”,犹如一台戏剧的序幕,上课的开始就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的心理调到比较好的状态,它不仅能激发兴趣,为随后的学习活动提供愉悦心理背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因此,我们在学生认知的一开始,必须高度重视激发良好的情感,力求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境界。

二、建构杠杆模型,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者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相联系,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工具的使用过程,突出“转动”和围绕“固定的点”,引导他们思考归纳它们在工作时的共同之处,再由实物抽象出“能绕固定的点转动的硬棒”,从而得到什么是杠杆。

《杠杆》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杠杆》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杠杆》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DIV.MyFav_1201960054362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1960054362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1960054362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1960054362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1960054362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1960054362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1960054362 DIV.Section1{page:Section1}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生1:我使用过铁锨、镊子、钳子、锤子。

杠杆的科学评课稿(3篇)

杠杆的科学评课稿(3篇)

杠杆的科学评课稿(3篇)杠杆的科学评课稿(精选3篇)杠杆的科学评课稿篇1下面就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杠杆》课作如下点评:一、教学设计1.知识性科学课的首要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除知识目标以外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也都要以知识为载体达成的。

就本节课而言,关于杠杆的五要素需要必须了解的。

任老师结合生活中实际的杠杆例子,请学生从中抽象出杠杆的模型,在实例的分析过程中对杠杆的五要素加以很好的落实。

2.技能性本节课的重要技能是对寻找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和杠杆五要素的识别,以及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作图技能,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板演,师生评价,生生互动的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作图技能都有基本的掌握。

3.教育性科学课虽不是思想教育课,但科学与情感(德育)的结合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通过引入我国古代劳力人民对杠杆的利用,提升爱国思想教育,以及埃及人民在建金字塔时对杠杆的利用,使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

二、课堂组织1.情景鲜明本节课以用棍棒撬石块,开饮料瓶、订书机等贴进让学生身边的例子,同时让学生用笔和书本、文具盒模拟棍棒撬石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主线突出课堂中所有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寻找杠杆的五要素这条主线展开。

3.活动多样本节课堂活动包括了“学生模拟棍棒撬石头”、“读图思考”、“小组站起身讨论”、“现场打开饮料盖子”、“动上臂体验人体上的杠杆”、“学生板画力臂”等环节,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学习。

三、课堂评价1.及时课堂上,任老师几乎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生生之间的评价,最后还有教师的评价,用及时的评价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面广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看出,一般学生的知识面是比较广的,相互之间的评价内容往往能挖掘出更有深层意义的内容。

如“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寻找的的评价,学生几乎提到了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两个力在支占同侧是方向相反,不同侧时方向相同,这些都得益于教师组织学生对评价进行评价以及反思。

五年级下册科学《杠杆》观评报告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杠杆》观评报告  青岛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观评报告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得出科学的结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教学中,首先通过情景导入,增强了课堂趣味性,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很自然地导入到杠杆的探究中来。

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比较充足,能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实验器材和生活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物品。

在研究杠杆重要的三点中,教师为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和文具盒让学生观察杠杆中三个关键的地方,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热情。

在探究杠杆的作用时,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杠杆尺,通过杠杆尺的学习来探究杠杆的作用。

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并总结出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共同的实验方案,放手让学生去完成本次实验,在实验当中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

实验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杠杆是否省力与什么有关,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实验是本环节的教学难点。

教师通过巧妙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自主设计的实验来体会到杠杆的作用。

在本课中,师生共同参与,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发现—探究—再发现—再探究”这样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即亲身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又获得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教师也从一个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协作者”,利用实物演示和语言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从而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节课要求学生能用实验的方法总结出杠杆的作用,对提出的猜想和假设,能通过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知道杠杆的作用,了解杠杆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第一个活动“认识杠杆”,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通过小组实验来共同寻找杠杆中三个重要的点。

紧接着让学生回忆导入中小明的做法,对杠杆的作用进行大胆地猜想。

在第二个活动“探究杠杆的作用”中,教师首先介绍了杠杆尺,同时老师把两个钩码挂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出,此时杠杆尺失去平衡。

杠杆评课记录内容

杠杆评课记录内容

杠杆评课记录内容杠杆评课是一种教师相互评课的方式,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和讨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以下是一份杠杆评课记录的内容和拓展:日期:2021年10月15日地点:XX学校参与教师:A老师、B老师、C老师、D老师评课内容:小学三年级数学课1. A老师上课环节:- 课程目标: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两位数加法运算。

- 教学设计: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

-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 亮点:A老师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B老师上课环节:-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法运算。

- 教学设计:通过具体的示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

- 亮点:B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3. C老师上课环节:-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教学设计: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教学方法:个别辅导和小组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 亮点:C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思考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4. D老师上课环节:- 课程目标:巩固学生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力。

- 教学设计:通过游戏和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 教学方法:个别辅导和小组比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亮点:D老师创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所有老师都明确了课程目标,并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实现了目标。

-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都被应用到课堂中,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 互动与思维:所有老师都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 课堂氛围:所有老师都创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们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互动。

小学科学《杠杆的平衡》的评课稿

小学科学《杠杆的平衡》的评课稿

小学科学《杠杆的平衡》的评课稿尊敬的章老师、姜老师、老师们:下午好!我代表《杠杆的平衡》第一评课组全体成员与在座的各位老师们交流我们的评课记录:一、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新颖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基于小学科学六上《杠杆》的课后延续探究课也是陈老师模仿著名的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小天平》的一堂创新课这节课由内容虽然简单但是经过陈老师的精心设计设置了3个挑战项目教学内容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念头创设了浓厚的课堂氛围二、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1、在学习的方法上看陈老师在学生研究杠杆的平衡时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从时间的分配上看对实验的猜测和讨论5分钟验证猜测3分钟挑战第2关10分钟本课交给学生探究的时间长达18分钟教师在这堂课中仅仅起到了一个主导者的作用她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引领者、有结构材料的提供者和学习的伙伴和帮助者三、教法得当学法扎实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这节课陈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引导学生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得出结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探究方法本堂课教师的着重点落在如何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一些简单浅显的知识所以称老师引导学生在这节课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猜想——实验——数据——规律——验证五个环节每个环节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而大部分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发现、实践、归纳通过该节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的精神对于这堂课我们小组还有一些建议与老师们探讨:1、教学过程非常顺畅但基本上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己的思维设计参与比较少比如挑战的3关都是教师给学生的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可能更好比如:我们已经顺利地挑战成功2关你们还能不能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挑战第3关你打算怎样挑战把研究内容的选择主动权交给学生2、我们认为陈老师教学目标的设置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总结我们认为是错误的:得出规律后还要验证是不妥当的我们认为规律是经过长期的实验验证之后才能形成的而陈老师提出的却是规律——验证我们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这里的规律应该还仅仅是学生通过实验后产生的猜测和想法以上是我们小组讨论的评课结果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主评:参与评课人员:。

杠杆评课

杠杆评课

《杠杆》评课5月27日,我们培训班一行人来到美丽的凤凰初级中学,潘益虎、张志荣和肖浩峰三位老师在这里开设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杠杆》。

下面是我对这三节课一些个人的不成熟的意见。

一、整体感觉潘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张老师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语言清晰流畅,,多渠道多角度调动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一切有利条件,注重教学过渡与转承,教学环节自然一体。

肖老师从生活中引入杠杆,语言逻辑性强,注重对现象和知识点的深入挖掘和理解,现代教学技能应用熟练,突出教学多元化及辅助功能。

二、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众所周知,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出现在复杂的机械中,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这节课也很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和课堂掌控能力。

1.潘益虎老师(1)能将“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更新方法,把快乐带给学生;运用评价,把信心传给学生”渗透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整堂课学生都是在一种创造的,愉悦的,不断成功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

如请学生到前面用螺丝刀起钉在木板上的钉子等。

(2)在实验过程中潘老师能始终与学生一道,参与整个实验过程,指导学生怎样成功的探索杠杆的平衡条件如:提出注意事项,观察指导,记录数据等,保证学生实验探索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不是在学生实验室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东走走,西看看。

2.张志荣老师(1)引入——通过钓机器人视频,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提出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进而引入杠杆这种最简单的机械,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开始上课时张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黑板上画点A到线段L的垂线,然后移动点A 再画点A到线段L的垂线(L需要延长)。

这样不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为突破本节课画力臂这一难点铺垫。

2.肖浩峰老师(1)实验器材和设计简单有效。

杠杆评课稿范文杠杆讲课稿(三篇)

杠杆评课稿范文杠杆讲课稿(三篇)

杠杆评课稿范文杠杆讲课稿(三篇)关于杠杆评课稿范文(精)一这一节课的关键是对数据的进展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试验结论隐蔽在数据中不易被发觉,因而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数据展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查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当地得出结论。

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索,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的猜测和结论,激发更多的学生发言,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个试验中学生经受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猜测——设计试验——试验——数据分析——归纳整理等。

每个环节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而大局部让学生自己思索、分析、发觉、实践、归纳。

通过该节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学问,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了科学讨论的方法,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培育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的精神。

试验根本到达自己的预想效果,但仍存在一些缺乏之处:学生使用的器材都是试验室供应的一样规格的钩码、杠杆,以至各小组的试验数据非常类似。

若试验中杠杆由学生自己制作,用身边的一些小物品作为阻力,试验的数据不会类同就更有说服力,试验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这一个探究试验还有待完善。

另外,一下几点在教学中应当留意:1.杠杆这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依据杠杆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杆模型和抱负的理论模型结合起来,比方剪刀、夹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2.这节还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画支点和力臂,这里既牵扯到数学点到直线距离,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点和力的示意图,学生感到特别困难。

3.画力臂并比拟力臂大小是下面杠杆分类的根底,肯定要多练并让学生过关。

关于杠杆评课稿范文(精)二今日下午的自习课,打算在六(2)班上新课《杠杆的科学》。

由于昨天在六(1)班上课比拟胜利,所以对今日的课信念满满,让学生拿走试验器材就去上了。

第一步,熟悉杠杆和杠杆上的三个点,抽了不爱发言的学生到大屏幕前,就上面的跷跷板、天平、钳子、剪刀找三点,完成不错。

对于正常使用状况下不是杠杆的擀面杖和锥子也进展了分析——找不到支点,所以不是杠杆,大家学得也不错。

杠杆评课稿(精选4篇)

杠杆评课稿(精选4篇)

杠杆评课稿(精选4篇)杠杆评课稿篇11. 座位突破常规的上课模式。

让学生分组面对面座,这样便于学生交流合作,同时让学生感受更开放一些,亲和一些,少了常规课的约束,更易激发学生的思维。

2. 课的导入好。

课前带学生去玩跷跷板,让学生感受生活,摄下过程,导课时播放摄像引入新课,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3. 三面黑板环绕学生是一创新的举措,便于多组学生同学同时呈现自己的想法,节约时间,而且能够把学生的多种方案同时进行比较,解决了连电脑都无法解决的同时大屏幕呈现的问题。

4. 实验设计放手学生自主设计,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学生少了思维的约束,课堂上实验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特别是自制无刻度杠杆,怎样解决没有平衡螺母平衡的问题,怎样测量力臂的问题,学生的方法让我们教师耳目一新。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5. 实验数据的处理有创新。

用excel数据处理系统处理数据,让学生意识到电脑不仅是我们娱乐的工具,更是我们物理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好帮手。

6. 最后的趣味实验设计是亮点,它是对物理应用的拓展。

同时对本节课,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1.导课是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一节课的物理学习,结果应呈现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体现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比如可以在课结束时,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让学生课后自制杆秤。

2.学生的多种方案很好,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自制的无刻度杠杆与有刻度杠杆做出的实验差异较大,并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有刻度杠杆呈水平平衡时,方案最好。

在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科学家的任何物理成果都是这样从草根的、不成熟的、多次实验一步一步改进到成熟,再创新,再到精确的实验,最后得出准确的结论。

让学生认识到实际的科学实验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迂回曲折的前进。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在实验中,教师对误差和错误要有明确的肯定的态度,要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课后重新实验。

杠杆评课稿

杠杆评课稿

杠杆评课稿杠杆评课稿顾老师这节课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十分鲜明,教学前注意收集相关物品,以便教学中结合实际讲解,激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兴趣和意识。

本节是杠杆的认识,及杠杆原理的探究课,由于内容并不复杂,思路相对简明清晰,内容比较适合开展探究教学。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学生经历比较完整的猜想、方案设计到实验实施、结论分析、交流总结的探究过程,是一次较好的探究教学的尝试。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好课堂气氛,兼顾对集体与个人的指导。

尽量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

具体就是:以往一般的教学思路是逐个知识点击破,引出杠杆的定义后紧接着便让学生判断常见的物体那些是杠杆,接着讲到支点的时候又给一大堆的图片让学生找支点,然后就是动力阻力,最后讲到力臂的时候也是直接给出力臂的定义,紧接着便让学生练习画力臂。

这样把知识点分离开来讲,学生对知识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能力没有很大的帮助。

而本节课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思路,用一两个具体深刻且有代表性的例子把杠杆的五要素系统性的带出,特别是力臂的引出并不是直接给学生定义,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学生感受实验,让学生们自己找出影响杠杆平衡条件的某段距离是怎么样的距离,然后再带出力臂的定义,顺理成章,也突破了力臂并不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这个难点。

学习了杠杆的五要素之后再带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用实验验证。

整节课围绕着杠杆平衡这个点依次展开杠杆的五要素与杠杆的平衡条件,逻辑思维紧密。

而且让学生对杠杆有了比较系统的整体认识,而不是断层的知识点考点过关。

再者,对杠杆,对力臂有一定的认识理解之后再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画力臂,这样的练习才有作用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一上来什么都不了解就机械的练习画力臂。

所以我觉得本节课的整体思路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对于层次比较好点的学生来说。

此次公开课就是按照这么一个新的教学思路开展的,整体来说是比较顺利的。

杠杆公开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杠杆公开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对杠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举办了以“杠杆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公开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和研讨。

以下是活动详细记录。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上午8:30-12:00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1. 校领导: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2. 教师代表:各学科教师、青年教师3. 校外专家:数学教育专家、物理教育专家4. 学生代表:部分学生代表参与课堂观摩五、活动流程1. 专家讲座(8:30-9:30)- 主讲人:数学教育专家- 主题:《杠杆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讲座内容:- 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杠杆原理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实例- 如何将杠杆原理融入数学教学活动- 案例分析:杠杆原理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2. 课堂观摩(9:30-10:30)- 观摩课程:物理课《杠杆原理》- 执教教师:物理教师张老师- 课程内容:- 通过实验演示杠杆原理- 分析杠杆平衡条件- 讨论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教学研讨(10:30-12:00)- 教师分组讨论:1. 分组一:数学组教师- 讨论主题:杠杆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2. 分组二:物理组教师- 讨论主题: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3. 分组三:综合组教师- 讨论主题:跨学科教学中的杠杆原理应用- 分享交流:- 数学组教师分享了在几何教学中融入杠杆原理的案例,如通过杠杆原理解决面积和体积问题。

- 物理组教师分享了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 综合组教师探讨了在音乐、美术等学科中如何巧妙运用杠杆原理进行教学。

4. 总结发言(12:00)- 校长发言:肯定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 教务处主任总结:希望教师们能够将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杠杆”一课的观后记录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杠杆”一课的观后记录

(9)观评记录:物理教研组共四人:李长波、江秀峰、朱英国、董和新。

由李长波任评科组长,负责组织、分工。

为了认真做好观课研讨工作,组长李长波老师主持召开了观课准备会议。

会议确定了研究的观课维度、工具和方法,制定了观课量表的制作依据,进行了观课分工,确定三位老师分不同维度重点进行观课。

在观课准备会上,各位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明确了观课的各项准备工序。

以下是他们三人为这节课填的观课量表。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1)——教师教学的维度时间2015.5 讲课人董和新观课人李长波课题12..1《杠杆》总分: 95说明:本量表采用等级评分制。

根据观察记录情况,可将教师每项表现定为A、B、C、D四个等级然后赋分。

A-5(9-10)分 ,B-4(8)分,C-3(6)分,D-2(5)分以下。

赋分总计: 85分以上为优秀, 70—84分为良好, 60—69分为一般, 60分以下较差。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2)——学生参与度观课量表时间2015.5 讲课人董和新观课人江秀峰课题12..1《杠杆》说明:1、ABCDEF 分别是小组成员2、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A;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B;被动参与教学活动为C;不参与教学活动为D。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3)——学生课堂展示维度时间 2015.5 讲课人董和新观课人朱英国课题 12.1《杠杆》总分: 90说明:本量表采用等级评分制。

根据观察记录情况,可将学生每项表现定为A、B、C、D四个等级。

A 9-10分 ,B 7-8分,C-6分,D-5分以下。

赋分总计: 85分以上为优秀, 70—84分为良好, 60—69分为一般, 60分以下较差。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杠杆”一课的观后记录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杠杆”一课的观后记录

(9)观评记录:物理教研组共四人:李长波、江秀峰、朱英国、董和新。

由李长波任评科组长,负责组织、分工。

为了认真做好观课研讨工作,组长李长波老师主持召开了观课准备会议。

会议确定了研究的观课维度、工具和方法,制定了观课量表的制作依据,进行了观课分工,确定三位老师分不同维度重点进行观课。

在观课准备会上,各位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明确了观课的各项准备工序。

以下是他们三人为这节课填的观课量表。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1)——教师教学的维度时间2015.5 讲课人董和新观课人李长波课题12..1《杠杆》总分: 95说明:本量表采用等级评分制。

根据观察记录情况,可将教师每项表现定为A、B、C、D四个等级然后赋分。

A-5(9-10)分 ,B-4(8)分,C-3(6)分,D-2(5)分以下。

赋分总计: 85分以上为优秀, 70—84分为良好, 60—69分为一般, 60分以下较差。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2)——学生参与度观课量表时间2015.5 讲课人董和新观课人江秀峰课题12..1《杠杆》说明:1、ABCDEF 分别是小组成员2、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A;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B;被动参与教学活动为C;不参与教学活动为D。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3)——学生课堂展示维度时间 2015.5 讲课人董和新观课人朱英国课题 12.1《杠杆》总分: 90说明:本量表采用等级评分制。

根据观察记录情况,可将学生每项表现定为A、B、C、D四个等级。

A 9-10分 ,B 7-8分,C-6分,D-5分以下。

赋分总计: 85分以上为优秀, 70—84分为良好, 60—69分为一般, 60分以下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教师素养、幼儿状态、教学效果):本堂课教师的着重点落在如何教给同学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告诉同学一些简单浅显的知识。所以,老师引导同学在这节课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猜测——实验——数据——规律——验证五个环节。每个环节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而大局部让同学自身考虑、分析、发现、实践、归纳。通过该节的学习,同学不但学会了知识,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
评价:1.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杠杆的作用。
2.能设计完成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简单探究性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规律。
活动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是杠杆,以及杠杆上的三点,初步认识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对杠杆进行研究。板书课题
评价;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为本课的学习作铺垫。
过程记录:1.还记得吗?上一节课,我们用手没能把奶粉桶打开,而用了杠杆就可以把奶粉桶打开了,这说明什么?使用杠杆可以省力,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教师小结:在杠杆尺上有刻度,从杠杆尺的中间往两边分别标有数字12345,在杠杆尺的下端有一排间距相等的小孔,在小孔的下面有小铁环可以挂钩码,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端挂钩码,老师手压杠杆的另一端,重物被抬平,这个装置是杠杆吗?(为什么?)请指出杠杆上的三点的位置。(学生指)
3.我们把杠杆左端当成阻力点,先用手掂一掂四个钩码的重量,然后在第三格的位置挂四个钩码,再请你用手感受一下,在杠杆尺的右端1、2、3、4、5格的不同位置撬起重物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小学科学观课评课记录
年 月 日 节
主题内容
杠杆的科学
领 域
科学
课 型
新授
学校班级
五洲六年级
组织教师
郭俊红
总 评

活动目标(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活动进行猜想,根据猜想设计并完成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简单探究性实验,探究杠杆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的猜想预测杠杆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预测。
4.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教师用电脑记录。(西部地区教师可在课前将实验表格1、2板书在黑板上,直接在黑板上记录学生实验情况)
5.分析实验结果,运用杠杆是否省力?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教师板书猜想: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强调在距离上谁跟谁比,在用力大小上谁跟谁比)
评价总结及建议(教学精彩与不足之处):无论是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地想问题,指导科学地做,有计划地做,能动地搜集资料。
面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假设、验证、整理、交流。教师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