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法律的本质

合集下载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一、法律的本质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法律的性质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并同资本主义法律在性质上根本不同,首先在于初级阶段的法律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它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马克思关于法律本质的基本观点,是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和运用唯物史观进行阶级分析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二)法律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法律所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法律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既然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么统治阶级制订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从而顺利的实现统治,巩固统治。

"阶级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法学带有阶级性,法学政治化,给中国法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第一、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认清剥削阶级法的本质,推动人们反抗旧的制度,摧毁旧的法学体系,建立全新的法学体系。

第二、法学具有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镇压反革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了人民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

因而,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法学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曾使中国法学在1949年-1957年间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为中国能成功消灭剥削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奠定了基础。

然而,过分的强调阶级性,也对我国法学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严重阻碍了中国法学的发展。

二、法律的特征:我们把法律的一般特征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即: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的本质浅析

法律的本质浅析

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它是一个 事物 的两个方面 ,不能分开 ,
否 则 将 不 成 为 该 事 物 。人 类 也 一 样 ,只 有 遵 循 法 律才 能 保 全
人类 自己的存在 。
什 么,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家都在努力 思考着这 个问题,给 出
的答 案 形 形 色 色 , 不 能 统 一 ,有 的法 学 家 干 脆 避 而 不 答 ,或 者转而 回答成“ 什么是法律 ” 了。 英国法学家 哈特 ( H. L . A. Ha r t ,
学 术研 究

学术研 究 ・
法律 的本质浅析
程 文 内蒙古乌 兰察布市委党校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 1 2 0 0 0
摘要 :关于法律 的本质 ,是法律学者 以及法律工作者首先无法回避 的问题 。然而在世界 范围内,从古至今 有许 多法律 思想家以 及 法律 学者 、法律 工作者都对 法律 的本质从不 同的 角度有过深刻的 阐述。直到现代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 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概 念
与 人 们 的 日常 生活 行 为 息 息 相 关 , 且 是 人 类 社 会 须 亦 不 可 离 的人与人的行为准则。
完全废 止它 是不可能的 。我们无论 是以元老 院的决议或是 以 人 民的决议 都不可能摆脱这种法律 的束 缚,我们无须寻找说 明者和 阐释 者。也不会在罗马是一种法律 ,在雅 典是另一种 法律 ,现在 是一种法律 ,将 来是一种 法律 ,对 于所 有的 民族 , 所有 的时代 ,它是唯一 的、永恒 的、不 变的法律。而且对于 我 们所 有人而言也只有一个统 治者 ,那 就是上帝 ,他是这一 种 法律 的创造者 、宣布者 、裁判者 。谁 不服从它谁就是 自我 逃 避 , 蔑 视 人 的 本 性 ,从 而 将 会 受 到 严 厉 的 惩 罚 ,尽 管 他 可 能躲过 被人们视 为惩罚本 身的其他 惩罚。 ”这一思想 表明,法 律 是客观的 、永恒 的,不是人 的意志能改变的 ,适用于全人 类 的。我们一直崇尚的伟大的思想家 卡尔? 马克 思 ( 公元 1 8 1 8 1 8 8 3年 )对法 律也持同样的观点 ,他说 :“ 立法者应该把 自己看做一个 自然科 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 ,不是在 发明 法 律 ,而 仅 仅 是 在 表 述 法 律 。 ”马 克 思 也认 为法 律 是 客观 的存

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本质及主要内容马克思的法学理论可以理解为法理学角度法律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范畴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以确定、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对于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深刻地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的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因此,马克思法学理论的本质归纳为如下几个层次:第一,法律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这是法律的本质形式,是法律本质的外在方面。

国家意志是作为“社会正式代表“的国家,面向社会所表达的全体社会成员都能直接感受到的意志,可以把它看成法律本质的表层。

第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这是法律的初级本质。

国家的意志是取得胜利,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掌握政权的阶级”就是统治阶级,只有这个阶级才有条件和能力将本阶级的意志“直接奉为法律”。

第三,法律是由一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客观需要的表现。

这是法律的二级本质,即更深一层的本质。

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

统治阶级的意志作为法律的初级本质是在法律的二级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一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客观需要的阶级性选择。

第四,法律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这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与唯心主义法律观的最根本的区别。

法律的内容决定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揭示了法律的深层本质,及法律的物质制约性。

综上所述,法律的本质有三个内在联系着的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本质最终以国家意志这一法律的本质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法律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得以存在。

总之,法律的本质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以国家意志的本质形式表现出来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马克思法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为指导,始终坚持法的物质制约性,认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法的内容、发展和变化,同时又承认法对经济基础强有力的反作用。

中考政治-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中考政治-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考点: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1. 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具有强制性(3)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2.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 我国法律的作用:(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①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聚焦热点: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一、客观题:1. 2008年5月12日,青岛市市北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阳光执行行动,一天之中传唤12人,强制传唤10人,执行案款数额达30多万元,3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 靠人民法院保证实施D. 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的特征,注意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强制”、“拘留”。

答案:B。

2. 2008年4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这表明()A. 公民平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 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的特征,材料中“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等表明了陈良宇虽然身居高官,违法犯罪后依然受法律制裁,体现了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

答案:D。

3. 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湎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

谈谈法律的本质

谈谈法律的本质

谈谈法律的本质首先,法律的本质在于权力的行使。

法律是国家或政府行使权力的一种方式,通过法律,国家或政府可以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法律赋予国家或政府对社会成员的管理和控制权力,使其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其次,法律的本质在于正义的追求。

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而制定和实施的。

它要求所有人都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法律的本质在于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使社会成员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

再次,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它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法律通过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使社会成员不敢轻易违法,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安宁。

最后,法律的本质在于约束和规范。

法律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范,要求他们遵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不得违法行为。

法律通过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使社会成员不敢轻易违法,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安宁。

总的来说,法律的本质涉及到权力、正义、秩序和约束等方面。

它是国家或政府行使权力的一种方式,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而制定和实施的,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对社会成员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法律的本质体现了国家或政府对社会成员的管理和控制权力,要求他们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只有在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下,社会才能够有序运转,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

因此,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宁,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顺利推进,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文化建没方面,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准则,促进和保障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对外方面,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营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特点:
1.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广泛的人民性,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 国家强制性和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相统一,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共产党的政策?
共产党政策——是党组织为了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活动准则,它和社会主义法律都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因而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主要特点?
本质——首先,反映工人阶级的意志;其次,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也反映了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要求祖国统一的愿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只有在自己的先锋队的领导下,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才能形成统一的有组织的力量,并使自己的意志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区别:
1)党的政策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意志的体现;法律是国家意志即全体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多重的概念,涵盖了社会、政治、道德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它是一种由国家或其他授权机构制定并加以执行的规则和准则的体系,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并规范个人和集体行为。

法律的本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和理解。

首先,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人们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和交往。

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必须建立一系列的规则和准则来指导和限制人们的行为。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保障和维护者,通过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并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避免强势群体的滥用权力。

其次,法律的本质在于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一定的自由和权利,这是人类尊严和价值的基础。

法律通过确立和保护人权,限制政府的权力,以确保人民的平等和自由。

法律赋予个人权力,使其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发展,并保护个人免受任意侵害。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使人们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自由的环境。

第三,法律的本质体现在其约束力和执行力。

法律不仅仅是一种规则和准则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强制性和执行力。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但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执行和制裁机制,这些规则将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法律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和制度,保证了法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也保护了人们的权益。

此外,法律的本质还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法律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共识和价值观念的产物。

法律的制定和改革应该符合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反映人们的道德标准和正义观念。

法律应该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合理的原则,以确保每个个体和群体都能够在法律下受到公正对待。

最后,法律的本质还体现在其不断演变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社会和人类的需求和问题是不断变化的,法律必须能够随之变化和适应。

法律的制定和改革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确保法律与时俱进,并为社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法律应该积极回应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并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法律的本质与功能

法律的本质与功能

法律的本质与功能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和秩序的集合,具有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调控人际关系等重要功能。

法律的本质和功能相辅相成,旨在建设一个有序、公正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法律的本质和功能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法律的本质法律的本质在于其正式性和强制性。

正式性指的是法律是由特定的机构和程序制定出来,并以一定的形式公布于众。

法律的正式性保证了其具有约束力和可预测性,使人们知晓其规定并依法行事。

强制性则是指法律具有强制执行的能力,违背法律将受到相应的制裁和惩罚。

正式性和强制性使得法律成为社会规范的集中表达和执行工具。

法律的本质还在于其客观性和统一性。

客观性指的是法律是公正中立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针对的是普遍性的社会利益。

法律的客观性使其具备了公正和平等的属性,实现了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尊重个体权益的价值取向。

统一性则是指法律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种规范和原则构成,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法律的统一性确保了社会活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避免了规则的混乱和冲突。

二、法律的功能1.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法律的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规范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准则,规定了权利和义务,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

通过建立法律秩序,法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2. 调整人际关系和维护个人权益法律的另一个功能是调整人际关系和维护个人权益。

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和权益,比如婚姻法、劳动法、合同法等。

通过法律的调整,可以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益、尊严和荣誉等。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对侵犯权利的行为进行制止和追究。

3. 提供争议解决和社会稳定机制法律还提供了争议解决和社会稳定机制。

通过法律程序,人们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保障诉讼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同时,法律的存在和执行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防止社会冲突和动荡。

论法的本质

论法的本质

论法的本质法是实现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最重要保障。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意志都不是体现在法之上,因为大禹治水而有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家,所以法的本质应该是——疏而不堵。

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的内容应该是由国家的管理者根据物质生活的实际情况而决定的,是为了营造和谐,文明,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而创造出来的,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而创造而成的。

法是约束和调整个人行为的社会规范,法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规范,法是出自国家管理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与现象是一对范畴。

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而现象总是本质的显现。

把这一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法学研究,可以说“法的本质”与“法的现象”是一对范畴,它们分别从法的内部依据和法的外部显现两个方面来把握法律现象。

法的现象是法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外露的、多变的,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就能了解到。

而法的本质则深藏于法的现象背后,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是深刻的、稳定的,不可能通过感观直接把握,需要通过思维抽象才能把握。

剥削阶级法学家和思想家或者看不到这一点,习惯于停留在表面现象就法论法;或者把法的现象等同于法的本质;或者是到虚无飘渺的“宇宙精神”、“自然命令”或人的心灵世界寻找法的本质,所以,他们从未真正地发现法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法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依据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总结马克思主义对于法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不成熟的观点,对于法的理论中国最著名的法学家商鞅变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法的意义。

法的本质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

意志的形成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归根到底受制于客观规律,几点相辅相成。

论国际法的法律本质

论国际法的法律本质

论国际法的法律本质
国际法是指约束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规范和原则。

它的法律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国际法的法律本质在于其具有法律的属性。

国际法是由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法律规范组成,它是国际社会的法律体系。

国际法的规范性质使其具有强制力,它可约束和指导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国家违反国际法可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

国际法从立法、执行、判决等方面都具备法律的特征,国际法规则的形成和适用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机构支持,如国际法庭、国际刑事法院等。

国际法的法律本质在于其具有国际公共权益的性质。

国际法的规范内容涉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旨在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国际环境法等领域的法律规定都体现了国际社会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规则和原则。

国际法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它超越了国家的独立性和私人利益,注重的是整体利益和共同福祉。

国际法的法律本质在于其具有普遍适用性。

国际法是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法律体系,它不分大小国家、强弱国家,所有国家都应遵守和执行国际法规则。

国际法对各国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合理的平衡,要求各国根据原则性规定、国际标准和国际共识来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义务。

国际法的普遍适用性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和共同行动,具备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础。

论法律的本质及其本质作用

论法律的本质及其本质作用

论法律的本质及其本质作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是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只有国家才有资格制定法律,原始社会不存在法律,道德先于法律。

但是这种理论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种强调阶级性的法学理论是为阶级斗争所服务的。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先于道德而产生,是维持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基础的行为规范。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突出法律的阶级性是有其时代特点和革命需要的,是有其时代局限性的。

标签:起源;强制力;阶级性法律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历史学、法律学的研究者。

在中国法学界,基本上是沿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是法律是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只有国家才有资格制定法律,原始社会不存在法律,法律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等等,这些观点已被我国法学界奉为不易之正宗,以此为真理教导给下一代,但是却没有发现这套理论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的。

1 风俗习惯、禁忌:道德?法律?从法律的起源说起:原始社会的各种风俗习惯、禁忌,马克思认为那是道德的起源,其实不然,那应该是简陋的法律,原因很简单:它缺少道德的自觉自律性,同时它身上有着法律所特有的最明显的特点——由强制力保证实施。

1.1 从风俗习惯的形成看通常,我们最初被告知的原始社会是这个样子的:人人平等,共享生活资料,尤其喜欢强调所有人平均分配,经常还拿老人举例子,以此来说明原始社会的道德,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中国很多地方就有这样一种规矩:弃老。

比如在湖北郧县等地就有大量弃老洞的存在和弃老传说,在武当山周边也发现了大量掩藏于灌木草丛之中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这些窑洞是古时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称为“寄死窑”。

弃老的习俗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在世界上很多地区也都有弃老的习俗。

而有些原始部落表现的则比较极端,达尔文在南美洲火地岛的考察中发现,当地的原始社会土著居民在冬天缺乏食物的时候时,总是先吃掉老年妇女然后吃掉狗,理由是“狗可以捕水獭,而老太婆却不能”。

部编道德与法治法律领域知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法律领域知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法律领域知识部编道德与法治法律领域知识(一)法律领域1.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于盾和纷的标尺。

2.法律的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的作用: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作用);②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

4.法治的重要性: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违法行为的分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6.维权的途径: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诉讼手段。

7.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

8.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政府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

9.犯罪的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10.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两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提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本质上是一样的。

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1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2.宪法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4.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坚持宪法至上。

15.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

17.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珠保障。

法律的本质案例(3篇)

法律的本质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制定了《食品安全法》。

本文以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为例,探讨法律的本质及其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应用。

二、案例介绍2018年,某市一家知名火锅店因涉嫌使用过期食材被消费者举报。

经调查,该火锅店确实存在使用过期食材的行为,且涉及多家分店。

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调查过程中,有关部门依法对涉案火锅店进行了查处。

三、法律本质分析1. 法律的本质是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首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

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部专门针对食品领域的法律,旨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在上述案例中,涉案火锅店使用过期食材,严重扰乱了食品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法律的本质是保护公民权利法律的核心价值是保护公民权利。

食品安全法通过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在上述案例中,消费者通过举报,揭露了火锅店使用过期食材的行为,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法律的本质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律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食品安全法通过设定食品安全标准、加强监管执法等措施,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在上述案例中,有关部门依法对涉案火锅店进行查处,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四、法律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应用1. 宣传教育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及时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

2. 监管执法食品安全法赋予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职责。

在上述案例中,有关部门对涉案火锅店进行了调查,依法查处了其违法行为,维护了食品安全。

3. 诉讼救济消费者在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

食品安全法规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程序,保障了消费者的诉讼权利。

谈谈法律的本质

谈谈法律的本质

谈谈法律的本质第一篇:谈谈法律的本质谈谈法律的本质时至今日,法律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

法律无处不在,犹如空气,维持整个人类社会的正常运作。

每个人都知道法律,但很多人却并不了解法律是什么?那么今天,我就来浅显的谈论一下法律的本质。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系列的规矩,通常需要由一套制度来落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的规定!从法律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重点:阶级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法律的本质就是阶级性?在下定义前我们来看一下法律的另一方面,既法律的特征,来佐证我初步提出的结论。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法学者结合中西方,古今法学研究得出:法律之特征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方面,既: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法律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法律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另一种形式,或者说是道德的一种提高与进步。

道德规范的存在即是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

那么法律,也应当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因而法律必然可以作为调整社会行为关系的规范。

然后,由法律的定义:“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的规定”可以看出,法律特征:“由国家机关制定”也是必然的。

同时,这也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阶级性的体现!再者,如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自由,民主,平等。

而平等,众所周知,只是相对的。

我认为这也是权利与义务存在是必然性。

倘若我们失去权利,仅仅保留有无尽的义务,那么现在的社会与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有什么不同?那么权利,是否也是一种人类社会进步?一种民主的体现?或者说是一种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一种利益牺牲?最后,法律的强制性。

法律拥有与道德规范相似的功能,但是道德的约束依赖于人类内心的良心底线。

而法律,作为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品,决定了其必须拥有强制性。

法的本质是什么简答题

法的本质是什么简答题

法的本质是什么简答题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总称。

它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历史性的特征,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法的本质,并探讨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1. 法的本质是社会规范首先,法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则。

法律作为一种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通过立法机关的制定和国家机关的执行,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法律具有普遍性和强制力,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

2. 法的本质是权力的体现其次,法律的本质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力的体现。

权力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行使的行动能力。

法律赋予国家和政府特定的权力,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法律。

通过法律的存在,国家机关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有能力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和调控。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一定的权力作为支撑,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和公正性。

3. 法的本质是文化的体现此外,法律的本质还可以视为一种文化的体现。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仅反映了社会的行为准则,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反映了各个社会对于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观念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不仅需要考虑社会实际情况,也需要兼顾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4. 法在社会中的作用法作为社会规范和制度的体现,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可以防止和惩治各种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法律能够保障人权和自由。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确保人民享有平等、自由和尊严的生活。

最后,法律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法律为人们提供了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创新、合作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法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权力和文化的体现。

法律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和自由,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法律基础知识讲解

法律基础知识讲解

法律基础知识讲解01:法的本质与特征(★)1.法的本质(1)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2)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包括概括性和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可预测性和普遍约束性。

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行为的法律后果(可预测性)。

【解释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具体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概括性)。

【解释2】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

【例题1·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2015年)【答案】√【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规范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答案】B【例题3·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答案】ABCD【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本质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以及保障人们的权利和利益。

它是一套由立法机关制定并由执行机关强制执行的规则和原则,以确保社会的和谐运行。

首先,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

社会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和利益构成的,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往往是多种多样的。

法律通过确立一套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守的框架。

它不仅约束了人们的行为,防止他们违法乱纪,还保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定。

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和惩罚,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其次,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公平正义。

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法律通过制定公平的规则和程序来保障人们的权利和利益。

它确立了人们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平等的原则,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法律还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司法体系,通过审判和裁决来解决争端和纠纷,保障了人们获得公平的判决和司法保护。

此外,法律的本质在于保障人们的权利和利益。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财产权、人身安全等。

它保障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尊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法律通过法律程序和制度来保障人们的权益,如保护消费者权益、劳动者权益、知识产权等。

它还为人们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合法利益。

最后,法律的本质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法律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法律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及时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它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综上所述,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保障人们的权利和利益。

它是一套由立法机关制定并由执行机关强制执行的规则和原则,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守的框架。

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运行,保护人们的权益和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法的本质(全面版)

法的本质(全面版)

法律基础知识一、法的本质(一)法的本质表现为法具有意志性和规律性,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二)法的本质表现为法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

(三)从应然意义上讲,法是为实现社会主义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

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2、法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3、法具有普遍性4、法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5、法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6、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时间: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1、宪法法律部门2、民商法法律部门3、行政法法律部门4、经济法法律部门5、社会法法律部门6、刑法法律部门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三、法律规范(一)法律法规是一种行为规范,以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后果为主要内容。

(二)法律规范的特征: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立法法规定),还具有反复适用性。

(三)法律后果是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之一。

法律后果为分肯定式和否定式法律后果,法律后果不等同于法律责任、法律规范也不等同于法律条文。

法律规范的定义法律规范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是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

法律规范的特点:明确性、具体性、反复适用性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1、行为模式2、事实状态3、法律后果四、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有两层语义,一是法律责任关系,一是法律责任方式。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责任主体2、违法行为3、损害事实4、因果关系5、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过失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所谓法律责任实现方式,简称责任方式,是指责任方式,是指承担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如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赔偿损失等就是这种责任方式的具体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法律的本质
时至今日,法律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

法律无处不在,犹如空气,维持整个人类社会的正常运作。

每个人都知道法律,但很多人却并不了解法律是什么?那么今天,我就来浅显的谈论一下法律的本质。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系列的规矩,通常需要由一套制度来落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的规定!
从法律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重点:阶级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法律的本质就是阶级性?在下定义前我们来看一下法律的另一方面,既法律的特征,来佐证我初步提出的结论。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法学者结合中西方,古今法学研究得出:法律之特征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方面,既: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法律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法律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另一种形式,或者说是道德的一种提高与进步。

道德规范的存在即是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

那么法律,也应当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因而法律必然可以作为调整社会行为关系的规范。

然后,由法律的定义:“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的规定”可以看出,法律特征:“由国家机关制定”也是必然的。

同时,这也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阶级性的体现!
再者,如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自由,民主,平等。

而平等,众所周知,只是相对的。

我认为这也是权利与义务存在是必然性。

倘若我们失去权利,仅仅保留有无尽的义务,那么现在的社会与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有什么不同?那么权利,是否也是一种人类社会进步?一种民主的体现?或者说是一种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一种利益牺牲?
最后,法律的强制性。

法律拥有与道德规范相似的功能,但是道德的约束依赖于人类内心的良心底线。

而法律,作为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品,决定了其必须拥有强制性。

否则何以体现统治者的决策性?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特别”的强制性?尤其在统治者拥有对法律的解释权的时候?
由此,我们难道不能确认法律的本质是强制性?当然,我所提出的阶级性仅仅体现在统治阶层与被统治者之间,仅仅是侠义上的阶级性。

继而,我们可以提出另外一个关乎法律本质的重要问题:“法律的本质”是否是一成不变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那么,法律的本质是否一直以“阶级性”来体现?
我们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法律本质”就已经成为中国法理学的核心问题。

也就是说,关于“法律本质”,既“统治阶级的意志”观点,自五十年代以来就已经开始研究。

进入八十年代,社会的变革,人民思想的进步无疑对旧有的法律思想造成冲击。

那么,法律的本质是否发生改变?法律是否拥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本质?
无疑,答案是肯定的。

法律作为道德社会规范的一种提高,一种统治者用于体现统治领导阶层威严的工具,一种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

其阶级性是无可避免的,其暴力性强制性也是无可避免的。

自古以来,唯一的不同可能就体现在其阶级压迫的严重性。

也就是说,古往今来,无数次朝代更迭,无数次改革,唯一改变的仅仅是阶级性的严重程度!
那么,综上所述,法律的本质,即是社会的阶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