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毛蚓解剖与观察54页PPT
猪蛔虫和环毛蚓的解剖
猪蛔虫和环毛蚓的解剖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猪蛔虫与环毛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线虫动物、环节动物的一般特征。
2、练习和掌握动物解剖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1、动物解剖的一般方法。
2、观察猪蛔虫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
3、观察环毛蚓的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
一、动物解剖的一般方法1、尽量使用新鲜材料做解剖实验。
2、解剖前应对解剖的动物作全面的观察,明确其前后、左右、背腹及内脏器官的大致部位。
3、小型动物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
大头针应斜插。
3、明确具体解剖的要求,解剖时要求的步骤顺序解剖,应小心地用拨开、分离等方法把要观察的部分显露出来,而应少用刀和剪刀,切与剪。
4、要沿着器官结构来解剖,保留器官结构的完整性, 保留能保留的联系,以利于分辨与观察。
5、在蜡盘上加水,避免干燥,便于观察。
二、观察猪蛔虫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1、外形观察:(1)取雌或雄蛔虫置蜡盘中,分别观察其形态,体形、前后端的区分、前端的口部、体线、背唇、腹唇蛔虫体长圆形,体表光滑,外包厚角质膜;左右背腹具四条纵走的体线,即两条较粗的侧线和不明显的背线和腹线;口端有三个唇片,一片背唇,两片腹唇。
(2)雌雄判断①蛔虫雌、雄异体,雌性较粗大,雄性较细小;②雌性体后端尖直,在近后端腹面约2mm处有一横裂的肛门;雄性体后端向腹面弯成钩形,雄性肛门和雄性生殖孔合并开口于泄殖孔;③雌性生殖孔在体腹前1/3处,是一个环状狭窄部分;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开口称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两根交合刺,是雄虫交配时用以固着的器官。
2、内部解剖(1)解剖方法:①首先判断虫体的背腹面,雌虫腹面有雌性生殖孔和肛门,雄虫末端弯曲面为腹面。
手拿蛔虫的两个侧线,看头部的唇,背唇所对的是背面,腹唇所对的是腹面②将蛔虫背面朝上置蜡盘上,用解剖针从虫体前端背面中线处轻轻划破其体壁,直到体末端。
③用镊子把体壁向两侧展开,用大头针以45°斜插将体壁固定在蜡盘上(注意划针时不能太深,以免划破内部器官)。
环毛蚓的形态结构及蠕形动物
4. 扁形动物(涡虫)
• 特征:两侧对称,背腹扁平,体不分节,三 胚层,无体腔。
• 观察:(涡虫切片)上皮细胞、杆状体、实 质细胞、形成细胞、消化管、背腹肌、纤毛
5. 线形动物(蛔虫)
• 特征:假体腔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展形成。 • 观察:(蛔虫)合胞体、背线、腹线、侧线、
背腹神经、排泄管、卵巢、输卵管、子宫、精 巢、输精管、储精囊
日 本 血 吸 虫 生 活 史
姜片虫病
• 布氏姜片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布氏姜片虫病,我国早 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代,范东阳就记述了寄生人体的 此种吸虫。
• 本病主要流行于亚洲东部和东南亚国家,我国18个省市 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各地感染率不一,近几年 由于农业生产布局,农业区变工业区,农作物的改变引 起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养猪饲料的改变,各地人、猪 姜片虫病的流行情况发生明显变化,感染率迅速下降, 就全国而言,姜片虫病流行区在缩小。人群感染率已明 显降低,但个别地区如广东省的姜片虫感染率有上升趋 势。姜片虫的终宿主是人与猪,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因 扁卷螺喜栖息与枝叶茂密的水生植物的叶下面,从螺体 逸出的尾蚴在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故水生植物菱角、 荸荠、茭白、水浮莲浮萍为传播媒介。
猪肉绦虫头节
猪肉绦虫成虫
猪 肉 绦 虫 生 活 史
7. 蠕形动物的类群(2)线形动物门
线虫纲
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内。观察:卵巢—输卵管—子 宫— 阴道;精巢—输精管—储精囊—泄殖腔;肠 。
轮虫纲
臂尾轮虫:具轮盘和咀嚼器。
线形纲 铁线虫:幼虫寄生于昆虫体内,长可达0.5—1.0米,直
径仅1.0毫米,黑色细长。
双神经纲:石鳖(行动极迟缓,灰绿至灰褐色,体两侧对称,外复有
环毛蚓课件
蚯蚓无呼吸器官, 蚯蚓无呼吸器官,通过体表 进行气体交换。 进行气体交换。氧溶于湿润 的体表, 的体表,再渗入角质膜及上 皮到达微血管网, 皮到达微血管网,血浆与氧 结合。 结合。
排泄与调节 排泄器官为后肾管。 排泄器官为后肾管。 三类:隔膜小肾管、 三类:隔膜小肾管、咽头小肾 体壁小肾管。 管、体壁小肾管。
寡毛纲 环毛蚓
09生甲周敏 生甲周敏
环毛蚓学名 Pheretima tschiliensis 命名人Michaelsen 命名人 别名 地龙、 地龙、曲蟮
蚯蚓穴居于潮湿多腐植质的泥土中,以菜园、 蚯蚓穴居于潮湿多腐植质的泥土中,以菜园、 穴居于潮湿多腐植质的泥土中 耕地、沟渠边数量最多。 耕地、沟渠边数量最多。 本种分布甚广, 地理分布 本种分布甚广,华北及长江流域各 省皆有。 省皆有。
结构与机能
1.体壁体腔和运动 体壁体腔和运动 2.摄食与消化 摄食与消化 3.循环与呼吸 循环与呼吸 4.排泄与调节 排泄与调节 5.神经与感官 神经与感官
体壁体腔和运动
由角质膜、表皮 、环肌层 、纵肌 由角质膜、 层和体腔膜。 层和体腔膜。柱状上皮细胞中有 腺细胞可以分泌粘液, 腺细胞可以分泌粘液,便于呼吸 运动,还有感觉细胞感受刺激。 运动,还有感觉细胞感受刺激。 方根
形态特征
体呈细长的圆柱形, 体呈细长的圆柱形,通常有一百个左右的同行体 节构成,头不明显,由口钱叶和围口节组成。除 节构成,头不明显,由口钱叶和围口节组成。 了为第一节和尾节都有刚毛,雌雄同体, 了为第一节和尾节都有刚毛,雌雄同体,体表有 雌雄生殖孔( 节腹面为雌 节为雄) 节腹面为雌18节为雄 雌雄生殖孔(14节腹面为雌 节为雄)受精囊孔 3对,位于第 节的各节间。受精囊系一盲 节的各节间。 对 位于第6-9节的各节间 管端1/3部分屈曲 下部2/3为管状 部分屈曲, 为管状。 管端 部分屈曲,下部 为管状。性成熟 14-16节处形成环带(生殖带)。 节处形成环带(生殖带)。 节处形成环带
最新实验一动物解剖及动物的形态结构观察技术PPT课件
四、注意事项
• 观察标本时,应按照不同组织循序观察,
并注意比较不同组织类型的差异;
2.与腔肠动物比较,扁形动物具有哪些进步性特 征?这些特征有何进步性意义?
3.为什么说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55
蒲金野氏细胞层,由梨形的大细胞组成。其细胞 有粗大的树突,分枝繁多,伸向分子层。在蒲金 野氏细胞的底面有一条细胞的轴突,它经过颗粒 层伸入髓质部。
3.大脑切片标本
大脑皮质部分 着色最浅的一边。
皮质的细胞分为锥体细胞(pyramidal cell)、颗 粒细胞(grannular cell)和梭形细胞三大类。
成熟水螅卵巢的横切片观察,卵巢为卵圆 形,成熟的卵巢里一般只有1个卵细胞,其 余是营养细胞。
但处在不同发育期的精巢和卵巢,其内部 生殖细胞发育程度亦有不同。
★精巢和卵巢是从哪个胚层分化出来的?
(二)涡虫整体装片玻片标本的观察
1.示神经系统的涡虫整体装片
低倍镜:可见体前端有1对神经节组成的 “脑”,由此沿身体两侧后行有2条纵神经 索,索间有许多横神经连接,似梯形, “脑”发出神经到眼、耳突各部。
1.外胚层
为体壁最外一层排列紧密的柱状上皮细胞,其间 夹有的色深、条状结构为杆状体,★杆状体有何 功用?
还可看到一些向里层(中胚层)深入的囊状、含 深色颗粒的单细胞腺及其通向体表的部分管道。
高倍镜:腹面表皮细胞具纤毛,表皮细胞的基底 为一薄层基膜。
最新蛔虫和环毛蚯的比较解剖
• 注意剪子尖略向上挑,以免剪破内脏。
• 剪开体壁后,将体壁展开,用大头针固定于 蜡盘上。并观察其膈膜、背腺、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
从外向内观察蚯蚓的横切片
体壁: 可看到角质膜、表皮层、环肌、纵肌及壁体腔膜,有些切 片还可以看到刚毛
脏壁(肠壁): 脏体腔膜、肌肉层、肠上皮
鞭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和大肠,可引起阑尾炎。 身体似鞭后部像鞭把,前部像鞭梢,得名。雄性有交 接刺,尾卷曲。
鞭虫卵: 呈纺锤形,黄褐色,卵壳厚。卵的两端各有 一个透亮的栓状物。
蛲虫:成虫寄生于盲肠,及其附近的大肠和小肠中。 虫体白色,细线头状,头部有颈翼膜。
蛲虫卵:无色透明,柿核形,一侧扁平,一侧隆起, 壳厚。
刚毛:除围口节和最后的一、二节外,每节的中部都有一圈 刚毛。刚毛是坚硬的刺状物,但很小,而且平时都缩入体 内,不易看清。若用手指在浸制标本上来回触摸,会感觉 到粗糙不平,这就是刚毛。
环毛蚓的内部解剖
• 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挟住蚯蚓浸制标本的 前端,拇指和其余两指拿着标本的下部,
• 用解剖剪,在标本后端的1/3处剪断(因为 蚯蚓30节之后结构相同),
原体腔:肠与体壁之间的空腔。
雌虫的原体腔内有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卵巢细,细胞辐 射状排列,中心有一轴形似车轮。输卵管中心轴消失, 管壁细胞为单层,中空。最大的两管为子宫,管腔大, 内有很多虫卵。
雄蛔虫原体腔内有精巢、输精管和储精囊。精巢内精细胞 的密度大,染色深。输精管内管腔 空隙较大,精细胞 密度较小,染色较浅。储精囊很大,内有很多精子,染 色与输卵管相似。
• 蛔虫卵观察
受பைடு நூலகம்卵:椭圆形,壳厚,壳外有一层波浪形凹 凸不平的蛋白膜,呈黄褐色,壳内有一个圆 形的卵细胞,卵细胞两端有空隙。
猪蛔虫与环毛蚓的解剖-PPT课件
2、呼吸系统
由气门、气管和微气管组成。
(1)气门: 共12 对(已在外形部分观察)。 (2)气管: 从各气门通出许多管状结构。 (3)气囊: 腹部两侧气管上的一些大型囊状 结构,是由部分气管膨大而成的,可增加 飞行时的通气量,并具有降低体温的作用。
蝗虫的气管和马氏管(固定材料)
3、生殖系统
③后端:即无环带的一端,末端纵裂状开口为肛门。
④背侧:体色深暗的一面即背侧。前几节背 中线上每节间沟处有背孔,背孔的起始位置 因种类而异。 ⑤腹侧:体色浅淡的一面即腹面。在6/9 节间沟的两侧有受精囊孔2~4对,第14节 腹中线上有一个雌性生殖孔。第18节腹面 两侧各有一个雄性生殖孔。
2、内部解剖
常用解剖器械
二、观察猪蛔虫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
1外形观察:
(1)取雌或雄蛔虫置蜡盘中,分别观察其形态,体形、
前后端的区分、前端的口部、体线、背唇、腹唇
体线 :在身体的背、腹及两侧的正中各有一条细线。
背面的背线较细,隐约可见;腹面的腹线呈白色,两
侧的侧线较粗,呈褐色,都很明显。
(2)雄虫:腹面后端弯曲,有两个交接刺,由泄殖 腔孔伸出。 (3)雌虫:较粗大,腹面后端不弯曲,肛门开口于 腹面近体的末端,生殖孔开口在腹面的前端约身体 1/3处。
3后肠:回肠
结肠
直肠
蝗虫后肠分为三部分
5、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约有100 多条。
6、循环系统
由背血管和血体腔组成。 除去膈膜,可见到在中央有一条半透明的 细长管道,即为背血管。背血管前端开口, 伸至头部,后端封闭,由两部分组成:前 面部分为均一的管子,为大动脉;后面部 分为心脏,被连续的缢缩分隔成一系列心 室。
环毛蚓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全国通用
环毛蚓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了解环节动物门和寡毛纲的基本特征。
学习解剖环节动物的技术。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成熟的环毛蚓、解剖镜、放大镜、蜡盘、镊子、解剖剪、解剖针、大头针等。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1、外形观察:把洗净的蚯蚓,放在蜡盘中,可以看到蚯蚓身体呈长圆形,由100多个环节组成,节间有沟。
较尖的一端是头部,前端有口,口的背侧有肉质的口前叶;较圆钝的一端为尾部,末端有肛门。
颜色较深暗,稍凸起的一面为背面;颜色浅较扁平的一面是腹面。
用放大镜观察在11节以后各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能分泌出体腔液,皮肤湿润有粘液。
性成熟的环毛蚓在第14~16体节间有一个环带,也叫生殖带。
除了前后两个环节和环带外,蚯蚓身体其余的每个环节中央都有一圈刚毛。
在腹面第6~9节两侧的节间沟有3对受精囊孔;在第14节腹中线上有1个雌性生殖孔;在第18节的两侧有2个雄性生殖孔。
2、内部解剖:手执标本,用解剖剪在其身体背面略偏背中线处(以避开背血管),从肛门剪到口。
剪开蚯蚓体壁时,刀尖应微上翘,以防戳破消化管壁使其内泥沙外溢而影响观察。
精巢囊、卵巢、卵漏斗等位于身体腹面,紧贴神经索两侧,极难观察,故应细心切断隔膜(特别是体前部肌肉质很厚的隔膜)与体壁之间的联系。
或剪除部分隔膜;再将体壁尽量向外侧拉伸,使两侧体壁完全平展,再以大头针固定。
左右两边大头针应交错,并使针头向外倾斜以免妨碍操作;观察中应适时以水湿润标本,以免干燥萎缩。
①观察体腔:可以看到环毛蚓体壁和消化管之间的空腔是体腔。
体腔内由隔膜分成许多小室。
②消化系统:可以看到环毛蚓的消化管由前端的口至后端肛门,是一条纵管。
用放大镜依次观察各消化器官。
口和咽相连,咽头后面是狭窄的食管。
它的后面是一个膨大成球形,肌肉坚实的砂囊。
砂囊后面细小的部分是胃。
胃后面粗大的部分是肠,直通后端的肛门。
在第26~27节的两侧有一对向前突出呈锥形的盲囊,是蚯蚓的主要消化腺。
③循环系统:闭管式,可以看到一条背血管、一条腹血管和连接背腹血管的8对大血管弧,血管弧分别位于身体第5、6、7、10(两对)、l1、12和13体节。
环毛蚓的解剖与观察幻灯片PPT
● 剪开体壁时,刀尖应微微上翘 以防戳破消化道壁——泥沙外溢, 影响观察; 防止伤及内部器官 ——动物解剖时均应注意的要点。
● 切断隔膜与体壁之间的联系 或细心剪除局部隔膜, 特别是前部肌肉质很厚的隔膜;
● 将体壁尽量向外侧拉伸 使两侧体壁完全平展, 才可能显现内部的器官;
● 固定体壁于蜡盘上 左右两边大头针 应交织排列, 针头向外倾斜; 优点:结实; 防止阻碍操作; 防止遮挡视线;
3. 后 端
● 无环带的一端; ● 肛门:末端、纵裂状开口。
4. 背 面
● 体色:深暗; ● 背孔 背中线、始自11/12节间沟;; 擦干蚯蚓反面、轻捏体两侧, 液体 → 背孔 → 体表——功能?
5. 腹 面
● 体色:浅淡; ● 受精囊孔 4/5 ~ 8/9 节间沟内, 腹面两侧; 横细缝状。 2-4 对 〔前1-2 对可能缺〕
环毛蚓 解剖与观察
一、目 的
● 观察环毛蚓:外部形态、 内部构造; ● 以环毛蚓为代表, 了解环节动物〔门〕 根本特征、特化情况。 ● 学习蚯蚓的解剖技术, 了解无脊椎动物解剖要点。
二、内 容
观察活体:外形、运动。 观察浸制标本:外部形态构造。 活体解剖:观察循环系统。 解剖浸制标本:观察内部构造。
● 观察难点--2 卵巢 第13节最前方, 紧贴前方隔膜后壁; 黄色; 片状、颗粒状。
● 观察难点--3 卵漏斗 第13节最前方, 紧贴前方隔膜; 白色、花朵状; 均位于消化道之下, 身体最腹面, 紧贴神经索两侧;
● 观察难点--3 卵漏斗 第13节最前方, 紧贴前方隔膜; 白色、花朵状; 输卵管:极短, 2条集合→ 雌孔。
〔7〕肠:自第15节向后,变宽; ● 盲道:肠反面纵向凹槽, 增加消化、吸收外表积 ● 盲肠:1对,第27节向前发出, 锥状、分支状。
环节动物ppt课件-(2)
原混合肾管
后肾管
隔膜 后肾管
七、气体交换:无专门的呼吸器官或由皮肤 的突起形成的“鳃”呼吸
八、具索式神经系统
咽上神经节 中 枢 围咽神经 神 咽下神经节 经 腹神经索
图8-5 多毛类的神经系统前端
感官:
眼、项器、平衡囊、纤毛感觉器、触觉细胞
沙蚕的眼
沙蚕的平衡囊和项器
图8-6 多毛类的感官
九、生殖和发育
体腔上皮
图8-11 蚯蚓具 感觉细 胞上皮 和具感 光细胞 上皮的 切面
感觉细胞 角质膜 上皮细胞
角质膜 上皮细胞 感光细胞
图8-12 蚯蚓的运动图解(4、8、12、16、20表示体节数)
2、消化系统 消化管: 口\口腔\咽\食管\砂囊
\胃\肠\肛门
消化腺: 咽腺\食道腺\胃腺\盲肠
图8-13 环毛蚓的解剖
感觉细胞将刺激传递到腹神经索的调节 神经元,再将冲动传导至运动神经细胞,运 动神经细胞又将冲动传至肌肉或其他器官如 腺体,引起反应,这就是反射弧。 (二)感官
有眼、顶器、平衡囊、纤毛感觉器等。
图8-18 蚯蚓的神经系统
图8-19 正蚓的腹神经索与皮肤和肌肉 形成一个简单的反射弧
6、生殖系统
纳精囊
头鳃蚓
点缀 体虫
中
尾
华
鳃
颤
蚓
蚓
图8-29 近孔目和前孔目
蛭形蚓
杜拉属
环毛属
异唇属
双胸属
合胃属
爱胜属
图8-30 后孔目
三、蛭纲
(一)特征 1营暂时性外寄生生活 2具口吸盘和后吸盘
3每种具固定体节数, 每体节有数个体环
图8-31 医蛭外形图
4、次生体腔退化,具葡萄状组织 5、开管式循环 6、消化系统结构较特化 7、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7环毛蚓
• 消化系统:肝脏(淡黄色腺体),胃(囊状) • 排泄系统:触角腺(扁圆形腺体), 生活时呈绿色,故又称绿 腺,浸制标本为乳白色 •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腹神经链(身体腹面正中线的1条白 色索状物);围食管神经;食管下神经节;脑
虾的内部结构
甲壳动物的循环系统
Back
作 业
1. 绘螯虾内部结构解剖图 2. 通过对螯虾的观察,阐明甲壳动物 的主要特点,解释螯虾循环系统较 为发达的原因。
实验七 蚯蚓的解剖
实验目的
• 了解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真体腔的 形成,以及器官系统发达等基本特 征。学习解剖蚯蚓,观察其内部器 官系统的方法,要求初步具有识别 其他寡毛类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观察浸制标本外部形态结构 2、 解剖浸制作标本,观察内部构造 3、 观察横切面玻片标本 4、重要代表动物示范:沙蚕,金钱蛭, 水蛭,星虫
神经系统
环毛蚓的横切面观察
• 体壁:角质膜、上皮层、肌层、体腔膜 • 肠:单层肠上皮细胞、外具环肌,纵肌及黄色细胞、 盲道 • 血管 :背血管(盲道之上),腹血管 (肠腹面)、神经 下血管 (神经索下方) • 神经索:
横切面目
的
通过观察螯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了解 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认 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具备初步识别甲 壳动物常见种类的能力。
日本沼虾 的附肢
Back
内部器官系统的解剖和观察
1. 2. 呼吸器官: 肌肉:为成束的横纹肌,往往成对
3. 循环系统 : 心脏:位于头胸部后端背侧的围心窦内,半透明,多角形的肌肉囊。 在心脏的背面,前侧面和腹面各有一对心孔。 动脉:细且透明 4. 生殖系统: 精巢1对,白色;输精管,其末端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 雌性:卵巢1对,性成熟时为淡红色或淡绿色,浸制标本呈褐色,其末 端开口于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侧。
9.环节动物
沙蚕的眼
沙蚕的平衡囊和项器
图8-6 多毛类的感官
九、生殖和发育
生殖细胞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产生 多雌雄同体
螺旋式卵裂
陆栖和淡水种类为直接发育 海产种类间接发育,有担轮幼虫(trochophore)
图8-7 担轮幼虫
图8-7 担轮幼虫变态
担轮幼虫
为陀螺形,在腰部有两条纤毛环,其间有 口,无体节,有原体腔和原肾管,为螺 旋型卵裂 担轮幼虫在进化上意义:许多外形差别很 大的动物,如软体动物,苔藓动物,腕 足动物等都要经过担轮幼虫期,而且与 牟勒氏幼虫,帽状幼虫,轮虫都相似, 可以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第八章
身体分节
具疣足和刚毛 出现次生体腔
环节动物(Annelida)
循环系统和后肾管发生 索式神经系统 感官发达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的特征
一、具分节现象 (metamerism)
动物躯体分成体节(metamere)的现象 隔膜
节间沟
同律分节(homonomous metamerism)
异律分节(heteronomous metamerism)
背血管 神经下血管 腹血管
4、呼吸与排泄 以体表进行呼吸
排泄器官为后肾管
体壁小肾管 隔膜小肾管
咽头小肾管
图 817 环 毛 蚓 隔 膜 小 肾 管
5、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反射弧 体表感觉乳突 感官 口腔感觉器 光感受器
(一)神经 神经系统更为集中,体前端咽背侧由1对 咽上神经节愈合成的脑,左右由1对围咽神经 与1对愈合的咽下神经节相连。由咽下神经节 向后伸的腹神经索并纵贯全身。腹神经索是 由2条纵行的腹神经合并而成,在每体节内形 成1神经节,整体形似链状,称链状/索式神 经系统。 感觉细胞将刺激传递到腹神经索的调节神 经元,再将冲动传导至运动神经细胞,运动 神经细胞又将冲动传至肌肉或其他器官如腺 体,引起反应,这就是反射弧。 (二)感官 有眼、顶器、平衡囊、纤毛感觉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