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背诵版)
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1.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2.种群的增长规律及其应用(1)图示注:“J ”形增长――――→环境阻力“S ”形增长。
(2)K 值与K /2值的分析与应用①K 值与K /2值的分析②K 值与K /2值的应用3.种群和群落的关系(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种群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4.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①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同。
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③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群落的空间结构①垂直结构:判定关键点是“同一地点不同高度”“分层现象”;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②水平结构:判定关键点是“通常呈镶嵌分布”;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及光照强度的不同等。
③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3)群落的演替①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演替的类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②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③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④演替的结果:一般是有机物总量增加,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4)群落的季节性①原因: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
②结果: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5)生态位①研究内容a.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生态学-2生物与环境
目录 CONTENT
• 生物与环境关系 • 生态系统 • 生物多样性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01
生物与环境关系
生物适应性
生物适应性是指生物在面对环境变化 时,通过生理、行为和生态的调整来 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适应性是生物 长期进化的结果,是生物生存和繁衍 的关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01
满足当前人类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 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2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追求 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03
促进持久、公正和共同的发展,要求在发展过程中 实现公平性、持续性和包容性。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维护生态平衡
01
保态系 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免受破坏和丧失。
公众教育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 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鼓励人
们参与保护行动。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对生物多样 性的破坏和过度利用,对违法者进行 惩罚。
科研支持
加强科研支持,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 及其保护机制,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和技术支持。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某 些物种的灭绝,环境污染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进化的重要 驱动力,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通过基因突 变和自然选择,逐渐适应了特定的环 境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 征。
VS
02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 显著差异。
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内容组织特点和要点介绍
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
内容组织特点和要点介绍
一、内容组织
本书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分六章进行系统的讲解:
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重点介绍了二者的关系,同时给出了将物种繁殖、分布迁移和生态系统进行耦合作为调控环境生物数量、结构及其功能的操作方法。
2. 生物与环境的作用:论述了完整的生态环境功能系统对生物群落的作用以及组成环境系统性质。
3. 环境变化:讨论了环境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并以实例分析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
4. 生态灾害:着重介绍了生态灾害的类型、成因、特点、治理等内容,并指出生态灾害是由人类活动及应急处理措施导致的。
5. 基本环境指标:介绍了基本环境指标的体系结构及其具体指标,同时叙述了环境质量的监测及评估的方法。
6. 生物与环境的保护:以一体决策机制作为切入点介绍了生物与环境的保护管理措施,并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二、要点介绍
本书以客观、系统的方式阐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生态灾害以及生物与环境保护等要点,使学生学习到物种繁殖、生态环境功能系统、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方法、生物与环境保护管理等知识,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激发学生负责任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
进餐 有害物质积累
生物富集: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 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红色的点代表 的是有毒物质
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有毒
物质最多)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越积越多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狼
羊
增多
捕杀
草
狼数量的减少引起的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拓展延伸:
水污染
鱼
进餐的人
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人 (有毒物质最多)
有毒物质在食物链的终端积累最多
草
兔
狐
草长得繁茂,兔的数量变化: 短期增多,长期稳定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
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
生
态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
食物链: 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非生物部分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植物
虫
分解者 食虫鸟
食物链写法要求:
从生产者(植物)开始。 以消费者(动物)结束。 箭头从被吃指向吃。
请写出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虾米吃泥巴 ”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藻类
虾米
小鱼 大鱼
食物网
连一连
草原生态系统 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 组成生态系统
图中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 生物,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 儿,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 罩了起来。一段时间后发现, 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 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 好。有鸟吃草籽儿,草长不好, 为什么把鸟挡在外面,草还是 长不好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曾用网将草场罩起来,结果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的草却长势良好。
在草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
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
草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
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范围:可大可小,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个湖泊、一块农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功能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图)。
亦可用以下图示表示: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
2.食物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在某生态系统中,蚱蜢以青草为食,青蛙可以捕食蚱蜢,又可以被蛇捕食。
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草作为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蚱蜢为初级消费者,青蛙为次级消费者,蛇则为三级消费者。
图例: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实际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并不像食物链所表达的那么简单,一种肉食性动物可以吃多种植食性动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也可以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
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许多条食物链,而且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状联系。
1.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如图)2.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主题2生物与环境
3.(2021·柳江区二模)如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两条主要食物链。常 常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B )
A.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B.农田生态系统的虫害加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4.(2021·河东区模拟)某标准农田曾经鼠患成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为此,某生物研
进阶目标: 1.借助诗词、成语、谚语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确定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及根据生物所含物质的数量写出食物链。 3.判断食物链中生物数量之间的增减变化关系。
知识点 1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生物能进行 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 繁育 生物都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特性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被吃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
状结构。
①表示方法: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最
高级消费者。如草→鼠→蛇→鹰。
②食物链的特点
a.每条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 生产者 ,终点是最高级的消费者。
b.食物链的箭头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c.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和 分解者 ,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2)生物的其他特征 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还具有衰老、死亡、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等特征。
2.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依据: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不能只根 据具有某一种特征来判断,应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病毒除外),若 同时具备,则为生物,反之则为非生物。如含羞草、樟树等属于生物,而 化石、机器人、钟乳石等属于非生物。
环境生态学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 海洋植物— 光合作用色素对光谱变化具有明显的 适应性:
–海水表层植物色素吸收蓝、红光; –深水植物光合色素有效地利用绿光。
• 高山植物— 对紫外光作用的适应,发展了特殊的 莲座状叶丛。
• 动物— 不同动物发展不同的色觉。
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红光的生态作用 (1)光合活性大; (2)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3)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4)促进发芽; (5)增加植物体温度。
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球 表面的生命总体(生物圈)所主动调节的。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态适应
1. 太阳辐射及其变化规律 2. 光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 光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4. 光周期现象
13
2)影响地表太阳辐射的因素
a.大气圈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b.太阳高度角对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 (0°~90°) c. 日照长度的变化 d. 地形因素的影响:朝向、坡度、海拔高度 e. 不同的生境中的太阳辐射: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
一、生命的产生与进化 (重点) (一)、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
1.神创论 2.从自然发生说到生源论
自然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古希腊的哲学家自然 科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前322), 他认为生物的繁殖有三种主要方式: ①自然发生,如通常产生蚤类、蚊虫和各种虱子。 ②无性生殖,像海星、蠕虫、贝类等。 ③有性生殖。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2023年高考生物知识点课件(人教版2019)
9.陆生植物的垂直分层有何意义? 提示: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的矛盾;扩大了植 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10.导致群落具有水平结构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提示:①不同生物繁殖体的扩散能力有差异;②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③群落内部环境的不同。
11.什么是群落演替?群落演替的终点是什么? 提示:群落的一些物种替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 变过程称为群落演替。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极群落。
高考倒计时—感受高考的气息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为什么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5个? 提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通常情况下,营养级的位置越 高,处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能获取的能量就越少。当某个营养级的能量少 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可能再维持下一个营养级的存在。
4.为什么顶极群落的净生产量最小? 提示:初级生产量随群落的演替而逐渐增加,当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虽 然总初级生产量接近最大,但此时的呼吸消耗量也达到了最大值并几乎与总 初级生产量相等。
5.为什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和逐级递减的? 提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其中大部分能量会 损失掉,只有小部分被各个营养级所利用。通过生物体的呼吸而散失的热能 不能重新转化为化学能和太阳能,高一级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也不能回流到原 来的营养级。
12.从裸露的岩石到森林群落的演替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这种演替称为初生 演替还是次生演替? 提示:从裸露的岩石到森林群落的演替一般要经历裸岩→地衣→苔藓→草本 →灌木→森林5个阶段,这种演替称为初生演替。
13.顶极群落类型主要由什么决定?所有的顶极群落都是森林吗? 提示:顶极群落类型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并非所有顶极群落 都是森林。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核心概念
2024北京高考生物生物满分系列丛书年级:姓名:高考生物核心易混淆概念整理(浏览一下:圈出不懂的)—根据历年考试试题和新人教版教材整理不仅知道是什么,还需要知道有什么用。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一、种群1.种群的特征:(选必2P2-P5)(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方法:①样方法(植物、蚜虫、跳蝻等):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等随机取样。
②标记重捕法(鼠等):估算的种群数量=二捕标记数二捕数一捕数 种群数量除以相应的面积或体积,可计算出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③逐个计数:分布少,个体大(山坡上的珙桐等)④黑光灯灯光诱捕法(趋光性的昆虫);⑤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法/显微计数法(单细胞生物计数,如酵母菌);(选必2P11)⑥动物栖息地布设红外触发相机(如猛禽、猛兽等);(选必2P6)⑦栖息地采集大量大熊猫粪便:不同动物粪便特征不同,通过分析其中的微卫星DNA 分子标记,估测种群数量(如大熊猫等);(选必2P6)⑧声音识别技术:动物成熟个体的声音特征往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如鲸、长臂猿、秧鸡等)。
(选必2P6)(2)出生率、死亡率;(3)迁入率、迁出率;(4)年龄结构: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5)性别比例注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间接的影响种群密度。
注2:K值不是最高点,是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称K值。
(选必2P9)2.种内关系:(1)种内互助;如蜜蜂(2)种内竞(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的竞争食物等。
(选必2P9、P14)3.种群数量变化:(选必2P8-P10)(1)“J”形曲线:①食物充裕;②空间充裕;③气候适宜;④没有天敌;⑤没有其他竞争物种等限制。
(2)“S”形曲线①资源有限;②空间有限等限制。
注:同一个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栖息地破坏后,会减小。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4
按环境的性质分可分成自然环境、半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三类。
5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可分为宇宙环境(或 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 和内环境。
6
二、环境因子分类
Daubenmire(1947、1959)将环境 因子分为三大类:气候类、土壤类 和生物类;
7个并列的项目:土壤、水分、 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 这是以环境因子特点为标准进行分 类的代表。
36
图 2-7 植物光合作用 的昼夜变化 (Larcher, 1975)
37
温度对生物分布有重要作用
我国从南到北植被分布
38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1) 温度与生物生长 任何一种生物,其生命活动中每一生理 生化过程都有酶系统的参与。然而,每一种 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 高温度,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三基点”。 一旦超过生物的耐受能力,如高温使蛋白质 凝固,酶系统失活;低温将引起细胞膜系统 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 可逆转的化学变化。
11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其起伏程 度、坡向、坡度、海拔及经纬度等 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 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 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 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 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 的作用。
12
4.阶段性作用
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 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 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 造成的。如光照长短,在植物的春化阶段并不 起作用,但在光周期阶段则是很重要的。有些 鱼类不是终生都定居在某一环境中,根据其生 活史的各个不同阶段,对生存条件有不同的要 求,如鱼类的洄游,大马哈鱼生活在海洋中, 生殖季节就成群结队洄游到淡水河流中产卵, 而鳗鲡则在淡水中生活,洄游到海洋中去生殖 。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复习与提高”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复习与提高”汇总(附答案)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 一块草地中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2)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3)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2.下列关于样方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D)A.样方要有代表性B.样方数量不宜过少C.可以任意设置样方D.样方面积大小应适当3.2003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
答案提示:在自然情况下,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为1 : 1。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拓展应用1.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
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
答案提示:约386条。
2.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
因为这种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采用样方法调查正适合。
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
因为这种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
3.下图A、B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请根据此图回答,哪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答案提示:B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将一种生物引人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形增长。
(×)(2)种群的“s" 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生物选修二生物与环境知识点
生物选修二生物与环境知识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变异性,包括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基因和它们之间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系统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的好处,包括空气和水的净化、气候调节、土壤肥力、病虫害控制和休闲活动。
这些服务对于人类的生存福祉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威胁然而,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来自多种因素的严重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农业、城市发展和采矿等人类活动导致了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为野生动物创造了挑战性的生存环境。
物种入侵:外来物种的引入可以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或传播疾病,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负面影响。
污染:工业和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会污染空气、水和土壤,损害生物体和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了温度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增加,给生物体和栖息地带来了压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对于人类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一些关键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建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受保护区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减少人类干扰。
可持续土地管理:采用农业和林业等可持续土地管理做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物种恢复:开展物种恢复计划,通过栖息地改善、繁殖和再引入,恢复濒危或受威胁的物种。
减少污染:实施旨在减少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的政策和法规。
公众教育和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调节气候,而气候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森林和海洋等生态系统通过碳封存和释放氧气等过程来调节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影响生物多样性: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和温度升高等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破坏栖息地、改变物种分布并导致物种灭绝。
结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对于地球的健康和人类的福祉至关重要。
2生物与环境思维导图
生物因素 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 食
食物链
食物网
竞 争
不同种
合 作
同种
寄 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为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生物圈
生物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环境
生态系统
特征 物质 循环
有毒物质富集
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单向性
逐级递减
能量 流动
生物
+
环境
生态 系统
组 成
非 生 物 部 分
光 水 氧气 温度 空间
(是生物能量 的根本来源)
生 物 部 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最基本 最重要的 成分) 腐生 微生物
蚯蚓
(不可缺少的成分)
思维导图2
生物与环境
自然 选择
生理机能 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 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相 适 应
适应环境 生物 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
+
环境
生态系统
( 某 A )生物
+
环境
生态系统
影响生物(某A)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 水 土 氧 温 正确写出 食物链 物质和能量 沿 食物链流动
生物生态系统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自然选择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机能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生物生态系统环境影响生物某a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食物链正确写出食物链物质和能量食物链流动食物网同种不同种生态系统环境生物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生物圈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特征能量流动单向性逐级递减物质循环有毒物质富集生物生态系统环境重要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可缺少的成分腐生微生物蚯蚓氧气温度空间是生物能量的根本来源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最小因子定律
2. 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
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Liebig)于1840年发 现谷物的产量常不是受常量营养物质(N、P、K 等)所限制,而是取决于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B、Mg、Fe等)。
生态因子
4.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 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具体生物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包括生物本身的影 响。
环境因子的说明
复杂性(Complexity):环境因子的组成和影响 非常复杂,所有生物群落都受到环境因子复杂的 交互作用影响。 变异性(Variation):环境因子在不同的时间尺 度上发生变化。大多数生物必须面对持续变化的 外部环境。
即使有丰富的食物存在,环境因子的限制可以阻止生物生存,如 冬天海鸟死亡、风干土壤微生物死亡; 冰川作用周期上万年,日照强度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发生变 化。 复杂性和变异性研究是生态学永久的热点。
(2)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分布一般很广。生物对 气候因子的耐受范围影响着生物的分布,但是,气候因子只能说明生物不 能分布的地区,却不能准确地说明生物将会分布的地区(生物因子也影响 分布)。
耐受定律的补充
(3)生物会主动的进行生理性的驯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 金鱼的致死温度依赖于先前的生活的水温。
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与环境》(人教版)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与环境》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种群的概念、特征及种群动态的形成机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解读数据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种群的概念及特征2.种群动态的形成机制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种群动态的形成机制,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重点: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及PPT课件2.种群动态模拟软件3.实验工具:显微镜、培养皿、计数板等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生物种类的基本概念,引出种群的概念。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3.学生活动:观察种群动态模拟软件,进行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
2.讲授新课:首先讲解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然后介绍种群动态的形成机制,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3.巩固练习:提供几个种群动态的实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数量变化趋势。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种群动态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在小组报告后,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八、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搜集一个近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分析其变化原因。
3.思考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种群数量,写出自己的观点。
九、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种群动态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对某些概念存在困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概述一.环境概述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和生物群四面一切生物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截了当或间接碍事该生物群体或生物群生存的各种因素。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的含义是指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了差不多为人类所熟悉的,直截了当或间接碍事人类生存和开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的熟悉发生了一次飞跃,人类开始熟悉到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和各种反响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环境分类生物环境:宇宙环境、全球环境、地区环境。
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具有不同气候和植被特点的地理区域〕、地球环境〔包括各圈的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如三北防护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太阳黑子等。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着直截了当碍事的邻接环境。
如生物个体外表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动物穴内的小气候等。
二.生态因子环境的各种组成要素称为环境因子,其中一些可对生物产生一定碍事的特称为生态因子。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因素——环境中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直截了当碍事作用的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1〕非生物因素:气候、土壤、地形。
2〕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人类活动。
注重:地形和海拔高度对生物的碍事是通过碍事气候、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活动而起作用的,故属于间接因素,有人认为不属于生态因素之列。
3.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4.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因子综合称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碍事。
5、生态环境:为了强调生态意义,经常把环境中全部生态因子综合组成的那一局部,称为生态环境。
6、主导因子: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生活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7、限制因子:当某个生态因子的变动范围超出生物所能耐受的临界限,并因此碍事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至引起死亡,现在如此的生态因素喊做限制因子。
8、生态幅:物种适应于生境范围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生物与环境•体系构建 崛理瓯关联生物与环境需婆兰界、能呼吸 能排岀身体内卢生的一炭物 生物能对外時科激作出反应 簟* 能主硏當献鬼传、变异 【除病毒 夕卜■都由 細胞 构成(非生物IS 素:光.温度、水等坏境 坐物因索:廊响某种坐物先活附;Ml!住物,工物M 主物之何仃tSft.竞争、舍作、I 寄生等关為圭亡誉 植物i 肺世 徇或「MM 着 「一动物 ,T 食物讎・食物网 分曲署二胡歯、戌菌j4牛物部分:阳光、鳳度、水等物质利能宦;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逐级 递减’有毒物质随食物链 累积生态系统耳有一定的调节-桩力讀大的牛.态索统_三券祈■t 物圈范m: ”夫气岡的底闻.、水圈的天就利 甘仆阖的衣面类型:溺:罕原、湿地,祥洋,液求奪~•专题检测 v 沓沛补蟻一、选择题1、 (2018长沙)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 ,人们难以区分。
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下列不需要运用的科学方法就是 (D )A 、观察B 、比较C 生物分类D 、对照实验解析: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
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可采用观 察法朋确花的颜色、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的数目等 ,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 分类。
可见该过程没有运用的科学方法就是实验法。
2、 (2019赤峰)“望梅止渴” “青蛙鸣叫”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就是 (D )组成I 生物部分空旳写坏境纽 成的工态系统① 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②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③生物能进行呼吸 ④生物能繁殖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解析:“望梅止渴”就是多次吃过梅子的人 ,当她望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
这就就是她在 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 ,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想到了梅子的很酸的滋味才完成的 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青蛙鸣叫”就是招引雌蛙抱对 ,体现生物能繁殖。
3、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就是(B )选项 生物的特征 实例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兔吃草、猫吃老鼠 B P 生物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C生物需要排岀体内废物人体排尿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就是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就是生物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特征的体现。
4、(2018贵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 物的基本特征分别就是(C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与变异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 、①②B 、①③C 、③②D 、③④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 都有遗传与变异现象。
5、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她三项不同 (C ) A 、仙人掌叶特化为刺B 寒冷的冬天,松树依然能郁郁葱葱C 蚯蚓改良土壤D 绿头鸭趾间有蹼解析:沙漠地区干旱缺水,仙人掌叶变为刺状就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松树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郁郁葱葱,说明松树能适应寒冷的环境;蚯蚓改良土壤,这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绿头鸭 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就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6、(2019包头)下列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不科学的就 是(C )温度影响植物何时开花“山寺桃花”适应了“山寺”的环境 “人间”属于生物因素 “山寺”属于非生物因素(2019太原)如图就是自然界中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就是(D )D解析:“人间” 7、A、真菌与细菌、植物、动物B动物、植物、真菌与细菌C真菌与细菌、动物、植物D植物、动物、真菌与细菌解析:乙有箭头指向丙,甲也有箭头指向丙,说明丙就是分解者,甲与乙的遗体与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图中甲与大气之间就是双向箭头,表明甲可以吸收大气中的CO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甲就是绿色植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图中乙生物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所以A、B、C三个选项错误,只有D正确。
8、(2019成都)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就是(A )A、食物链与食物网B消费者与分解者C生物与非生物环境D有机物与能量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就是食物链与食物网。
9、(2019连云港)食物链就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有关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就是(B )A、都就是由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开始的B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就是植食性动物C食物链遭到破坏不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D食物链只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与能量流动无关解析:食物链的起点就是生产者,即绿色植物,A错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有关,食物链遭到破坏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C错误;食物链就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食物链与食物网就是生态系统的两个营养结构,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D错误。
10、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就是C )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这一实验过程中唯一的变量应就是温度,除温度不同外,其她条件如鼠妇的数量、湿度、光照等都应相同。
因此对其修改正确的就是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1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就是(A ) A 、乙与丙的数量增加 B 丙与丁的数量增加 C 乙、丙与丁的数量减少 D 乙与丁数量增加解析:由图可知,该条食物链为丙T 丁T 甲T 乙。
在一段时间内 减少;由于丁减少丙则增加。
12、如图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数量关系图。
一条食物链上。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含汞的废电池浸出液污染后A 、乙B 丙C 甲D 丁 解析: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 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
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 ,营养级别最低,丁次之,甲相对数量最少,营 养级别最高。
所以图示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方向就是丙T 丁T 乙T 甲。
有害物质 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渐积累,因此体内含汞最多的生物就是甲。
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C )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就是鹰B 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能 解析:图中昆虫与杂食性的鸟都以绿色植物为食 ,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时杂食性的鸟以昆虫为食,两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 错误。
14、(2019达州)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 的生物及其她指标,如图就是她们调查的部分图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就是(C ),如果甲增加,则乙也会增加,丁其中丙就是生产者。
这些生物在,生物体内含汞最多的就是A、图一有五条食物链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就是:小麦T鼠T 蛇T猫头鹰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T乙T甲T丙逐级增多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图一有两条食物链:小麦T鼠T猫头鹰、小麦T鼠T蛇T猫头鹰,其中小麦就是生产者A错误;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就是:小麦T鼠T猫头鹰,B 错误;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根据图三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食物链可表达为:丁T乙T甲T丙,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就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T乙T甲T丙逐级减少,D错误。
15、近十几年来,江南某地的青蛙被大量搬上餐桌,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
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生态系统中(A )A、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B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C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D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解析:在稻田里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T害虫T青蛙,如果大量捕杀青蛙,破坏了食物链,使稻田里的害虫增加。
由于稻田里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会大量繁殖,使水稻减产,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任何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重要原因就是()A、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反复进行D、生产者种类与数量多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就是()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她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就是可以逐缎积累的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③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A、生产者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分解者巩固提高:D、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1、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当前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就是()A、自然因素B、人为因素C、动物因素D、战争因素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说法错误的就是()A、任何外力的影响都就是可以恢复的B、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越强C、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越容易被破坏D、正常生态系统中物种与数量相对稳定3、在一个较小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若由于某种原因,食草虫的天敌大量死亡•如图表示在最初几年内,食草虫的数量变化,您认为合理的就是()A、嫩江B、蔬菜大棚C、锡林郭勒草原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考练习1. (2019张家界)2018年5月,我国月宫365”实验圆满结束,月宫一号”就是一个由人、植物、、非选择题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定性较差。
原因就是()A、物种类少,营养结构复杂C、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相比,月宫一号”稳B、物种类多,营养结构简单D、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4、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2. (2019山东潍坊)下图就是某校生物社团到沂山研学时,通过实地考查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简图。
请据图回答:(1) 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素有森林氧吧”与绿色水库”之称。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 ______________ ,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 使用价值。
(2) 沂山生态系统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就是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