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社会学考博教师介绍以及参考书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欣(LIU Xin)
社会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千人层)。
办公电话:
86-21-5566-4224
Email:
liuxin_at_fudan_dot_edu_dot_cn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社会分层、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多元统计分析。
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
“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状况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公平的制度基础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
代表作:
2009. “Institutional Basi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 in 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Post-Socialist China. ed. by Deborah Davis and Wang Fe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中文版:《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007,《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第6期。
2006. “A Power Generation Explan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utumn Issue.(中文版:《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003,《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探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002. “Strata Consciousness in Transition-era Urban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Issue.(中文版:《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谢遐龄(XIE Xialing)
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办公电话: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方法论、康德哲学、中西哲学比较、伦理哲学。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Construct of NGOs in Rural China (Ford Foundation).
代表作:
2007,“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复旦学报》第5期。
2005,“1930年代中央苏区的农村社区重建”,《复旦社会学论坛》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
1996,“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社会学研究》第6期。
1989,《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7,《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范丽珠(FAN Lizhu)
社会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
办公电话: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宗教社会学、中国民间宗教、市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
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
“中国乡村民间组织研究”(福特基金会项目),“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研究”(教委项目),“中国宗教状况报告”(中国统战理论研究基地项目)。
代表作:
2007,“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社会》第1期(与金耀基合作)。
2005,《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台北:韦伯文化。
2005. “Fate and Fortune: Popular Religion and Moral Capital in Shenzhen.”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 Vol. 32, February.
2003. “The Cult of Silkworm Mother as a Core of Local Community Religion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China Quarterly, No.174.
2003. “Popular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 Compass, Vol. 50, 4.
桂勇(GUI Yong)
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
办公电话: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经济社会学、城市社区与基层治理、草根抗争、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
“城市基层社会变迁与邻里社会资本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研究:测量与影响因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一项基于上网活动的实证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
代表作:
2008,《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私有产权的社会基础——城市企业产权的政治重构(1949-1956)》,上海:立信出版社。
2008,“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与黄荣贵合作)。
2006. “Job Referral in China: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Ties”. Human Relations, Vol. 59(6).
(Co-authored with Chau-kiu Cheung)
1997,“政治现代化:国家力量的增长与强化”,《战略与管理》第3期。
周怡(ZHOU Yi)
社会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电话:
11234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文化社会学、乡村社会学、社会资本、社会研究方法。
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西方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流动者的乡土情感”(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谁主导温州的转型:市场、政府,还是民营企业?”(国家社会科基金)。
代表作:
2007,“贫困群体:情境适应理论”,《社会科学》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3期转载)。
2006,《中国第一村——转型经济背后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寻求整合的分化: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05,“共同体整合的制度环境:惯习与村规民约”,《社会学研究》第6期。
2003,“文化社会学的转向:分层世界的另一种语境”,《社会学研究》第4期。
于海(YU Hai)
哲学硕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电话: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