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练习—东汉文人诗

合集下载

东汉文人五言诗体

东汉文人五言诗体

东汉文人五言诗体进入东汉以后,文人诗歌创作现新的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

东汉文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在赋的结尾,作为赋的一部分而保存到今天。

现在所知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张衡的《四愁诗》则是骚体整齐化后形成的七言诗,成为七言诗的一种初步形态。

此外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东汉文人五言诗有的作者,明确,也有相当一部分未著录作者姓名。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

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其基本内容是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如《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青青河畔草》等作品,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

《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简单、直接地表达,而是委曲婉转,反复低回;其语言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

浅浅寄言,深深道款,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又是浓缩的、积淀已久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诗中有许多名言警句,简洁生动,哲理深而诗意浓。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如山间甘泉,如千年陈酿,既清新而又醇厚,这得益于诗的作者对于各种语言融汇消化能力。

诗中有许多日常用语,虽造语平淡却有韵味。

诗中化用了许多古代典故,却不给人以晦涩生硬之感。

至于《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两诗叠字的巧妙连用,《客从远方来》诗中双关语的自然融入,又颇得乐府民歌的神韵。

《古诗十九首》在各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古人对它给予很高的评价。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谈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时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10东汉文人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10东汉文人诗

但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人甚多,班固何以不咏他人,偏偏想到了 这位女子?这就得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际来考察了。
在班固的一生中,曾有两次被捕入狱: 一次是在早年,被人告发私撰国史(《汉书》)而入狱。幸亏他
兄弟班超诣阙上书申辩,才被释放; 一次是在晚年,由于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
得罪了洛阳令种竞。种竞利用大将军窦宪事败之机,捕系班固 。最后因无人救援,死于狱中。 《咏史》一诗,大约正作于晚年系狱之际。也许他有感于其子 不肖,累及自己下狱而不救,才触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 歌咏缇萦救父的诗?很可能诗中寄寓了自身的现实感慨。他感 叹于“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不更包含了对诸子不肖、 累及其父的凄怆? 从这一点看,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 体”之先河。 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将其视为 “东京二百载中”所不多见的五言代表作。
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伏阙上 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
班固以“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抒写缇 萦忧急断肠、歌号阙下的景象,读来令人怆然 泣下。
《诗经·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hōng)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 无庶(shù)予子憎。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
东汉文人诗
秦汉文学·第 十 讲
主要内容
1 东汉文人诗的发展历程 2 五言诗 3 七言诗
1、东汉文人诗发展历程
(1)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完整的七言 诗篇也开始产生。
(2)诗歌多数独立成篇,部分赋末附诗 。
(3)诗风历程: 温柔敦厚 细致缠绵 锋芒毕露
2、五言诗的发展历程

《汉代诗文精选》大全集(1—50篇)

《汉代诗文精选》大全集(1—50篇)

《汉代诗文精选》大全集(1—50篇)汉代诗歌,中国西汉初至东汉末大约400年间的诗歌创作。

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而以两汉乐府和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

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

汉武帝时期,正式建立乐府官署,由精通音乐的李延年充任协律都尉,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同时大规模地搜集民歌配乐演唱。

乐府官署的设置,使汉代民歌得以大量保存,在汉代文人诗坛特别冷落的情况下放射出异常绚烂的光彩,从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汉乐府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其中有些诗揭露了官僚贵族的豪奢与残暴,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展现了汉代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传达出被压迫人民愤怒反抗的呼声。

如《相逢行》、《妇病行》、《东门行》等;有些诗反映了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饮马长城窟》、《古歌》等;有些诗反映了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弃妇的痛苦哀怨,如《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芜》、《白头吟》、《怨歌行》、《孔雀东南飞》等;还有些诗反映了社会动乱给人们带来的不幸,如《枯鱼过河泣》、《乌生》等等。

在艺术上,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叙事的形式,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孤儿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语言朴实凝练,不事雕琢,如《江南》;句式上灵活多样,有四言、杂言,而其最大贡献是开创并完成了五言诗的形式,不仅影响到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而且直接为建安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与汉乐府民歌比较,汉代文人写诗的很少。

西汉文人诗主要有以刘邦《大风歌》为代表的楚歌,传统典雅的四言诗以韦孟《讽谏诗》等为代表。

直到东汉时期,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才开始出现。

班固的《咏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诗。

古代文学考题(汉魏期间)

古代文学考题(汉魏期间)

古代文学考题(汉魏期间)汉魏六朝文学试题返回一、填空题1、秦代的作品,比较有文学色彩的是李斯所作的《》和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的《》。

2、西汉前期的政论文作家最有代表性人物的是和,其代表作品分别为《过秦论》与《论贵粟疏》。

3、汉代初期,骚体赋代表性的作品是贾谊所写的《》和《》;标志着汉大赋形成的作品是枚乘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均为汉赋作家笔下的人名;东汉末著名的抒情小赋作家是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归田赋》和《刺世疾邪赋》。

4、文学史上认为西汉所作的《七发》是向体物大赋转变时期的作品。

5、汉代初期,骚体赋代表性的作品是贾谊所写的《》和《》。

6、的创作代表着汉大赋的最高成就。

7、枚乘的《》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正式形成;的作品代表着汉大赋的最高成就;的《》则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8、东汉末著名的抒情小赋作家是张衡和赵壹,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和《》。

9、是汉代最为杰出的大赋作家,其代表作是《》和《上林赋》。

10、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最早进行五言诗创作的,一般都有认为是班固的《》诗。

11、东汉著名的抒情小赋作家是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归田赋》和《刺世疾邪赋》。

12、东晋田园诗人,不仅田园诗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13、谢灵运作品集的名称是《》,鲍照作品集的名称是《》。

14、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小说和两大类。

15、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分为“有韵”的“文”和“无韵”的“ ”。

16、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17、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18、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的《》。

19、《论积贮疏》的作者是,《论贵粟疏》的作者是。

20、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的《》。

21、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叶嘉莹
(四)《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①坦率、真实的抒情方式 ②自然、清新的语言表达 ③情、境结合的表现手法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个问题:在一般选本 中,对《古诗十九首》往往只选其中的几首, 但如果你要想真正了解《古诗十九首》,真 正得到诗中那种温厚缠绵的感受,只读几首 是不够的,必须把它们全部读下来。因为这 十九首诗在风格和内容上虽然有一致性,实 际上又各有各的特点。
陆时雍 《 古詩鏡》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徐志摩 “在茫茫人 海中,寻找我 灵魂的伴侣. 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
潘啸龙
②不满现实,抒发孤独苦闷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情动於中, 郁勃莫已, 而《势诗又经不•大能东》 自维达南,有故箕托, 为不一可意以、簸托扬。 为维一北物有、斗托, 为不一可境以以挹出酒 之浆”。
怎样过渡到文人的制作,他们是怎样纯熟地
驾驭民间原已流行的五言诗的形式,给杂言
体的乐府民歌以加工改写,使之成为最精练
的五言诗,因而从形式上奠定了五言诗的基
础。
马茂元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第四章 东汉文人诗

第四章  东汉文人诗

第四章东汉文人诗1 、五言诗与七言诗:从模仿到成熟1.1 班固五言诗最初兴起于民间,东汉开始有文人仿作。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全诗如下: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缇萦救父故事,只在最后两句发表议论。

语言也很质朴。

锺嵘在《诗品·序》中,就说它“质木无文”,反映出文人初习五言诗还不够熟练。

班固也有七言诗,今存《竹扇赋》残篇,就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原来应该是附在赋的正文后面的,现在赋文散佚了,只留下诗,遣词造句也是质朴无华。

1.2 张衡张衡的五言诗,模拟民歌的色彩也很明显,不过风格和班固不同。

先读《同声歌》: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烝尝。

思为莞(wǎn)蒻(ruò)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d ī)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鞮芬以狄香:鞮芬、狄香为同一物,西域所出之香料也。

通篇设为新婚女子口吻。

先写其惊喜羞涩之情,再以铺陈手法表达对丈夫的爱恋。

最后写房中之乐,大胆而直率。

吸收民歌的成分,主要是铺陈的手法;文辞则华丽绮艳,表现出文人化的倾向。

旧注每谓寄寓臣子事君之意,恐怕是站不住的。

张衡又有《四愁诗》,借与美人的阻隔,寄托政治上受排挤后的思慕和向往。

以美人喻君王(或君子)的手法,显然受楚骚影响,诗体也是骚体。

它还是七言诗的雏形,成为后代七言歌行体的先声。

从班固到张衡,虽然拟作的痕迹还很明显,但文人化的程度提高了。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辞华美;二是从叙事转变为抒情。

从此以后,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又走上了抒情的道路。

培训_课件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培训_课件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同声歌》是一首很有特色 的文人五言诗: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 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不才勉自 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 礼助烝尝。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 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洒 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重户结金 扃,高下华灯光。衣解巾粉御,列 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 方。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乐
2.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
①永恒与有限的关系。《古诗 十九首》在表现人生有限的感慨时, 或以外物的永恒反衬人生的有限,或 以外物的有限来感伤人生的有限。
②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 “思君令人老”,不是时间的流驶使 人自然衰老,而是痛苦的心态加速了 人的衰老。
③忧郁与欢乐的关系。例如 《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 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等来 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一、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1.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和 七言诗《竹扇赋》
五言诗《咏史》:文人五言诗 产生较晚,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是班固的《咏史》。内容如下: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班固的《竹扇赋》今存残篇, 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原来当是 系于赋的末尾。这首七言诗叙述 竹扇的制作过程,它的形制、功 用,遣词造句质朴无华,浅显通 俗。
班固的五、七言诗朴素自然, 以叙事为主。
2.张衡的五言诗《同声歌》 和七言诗《四愁诗》
张衡是在班固之后继续创
作五、七言诗的著名文人,并 且取得重要成就。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 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 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 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 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五、六、七章东汉辞赋、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讲述

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五、六、七章东汉辞赋、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讲述
➢班昭《东征赋》是则探讨“身既没而名存”。
➢蔡邕的《述行赋》亦是叹治乱的作品,其感情 波动由弱到强。
班固的《通幽志》和张衡的《思玄赋》很大程度 地推动了抒情小赋的勃兴。 ➢张衡的《归田赋》代表了抒情小赋的诞生。其 艺术魅力在于“真”。 ➢东汉末,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弥衡的《鹦 鹉赋》也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东汉抒情赋以知命为解脱,在不时出现出隐逸 倾向的同时,又积极参与现实,关心时政民生。
2、详略有致,别具匠心。既有总体概括,也有局 部细描。作品的风格同其所描写的内容契合无间, 并大量运用对偶句式。
《两都赋》在按空间方位铺陈时,用回环往复的笔 法,第一次:外内,内外;第二次:内外
➢张衡《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 模仿《两都赋》,但其创作动机是 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 下莫不逾侈”。
➢《古诗十九首》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 诗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 的意蕴,诗意盎然而又不乏思辨色彩。 1、永恒与有限的关系。以外物的永恒反衬人生的 有限。
蔡邕因议朝政得罪,几被杀害。后与家属髡钳徙 朔方,其仇家又沿途使人行刺,幸得善人保护, 得免于死。后“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 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
翠鸟诗
庭陬(zōu)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两都赋》等。又曾编撰《白虎通义》,记录章 帝建初四年在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永元元年 (公元89年)从大将军窦宪击匈奴,为中护军。 后宪因擅权被杀,遭牵连,死于狱中。所著后人 辑有《班兰台集》。
➢《史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汉之际的战将和 谋士。《汉书》最出色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他们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 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文人诗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文人诗

东汉文人诗东汉文人诗创作出现新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

赋末附诗,始见于东汉。

第一节班固、张衡、秦嘉的诗一、班固。

(一)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咏史》,内容是缇萦救父事。

按时间先后道来,以叙事为主,以写纪传体史书的手法创作《咏史》诗,用辞质朴。

(二)《竹扇赋》今存残篇,是完整的七言诗,叙述竹扇的制作过程,它的形制、功用,遣词造句质朴无华,浅显通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

(三)班固很大程度上以史学家的笔法写五、七言诗,以叙事为主。

他的五、七言诗和系于《东都赋》的五首四言及骚体诗有质、文之别,前者质朴,后者典雅。

原因在于对于五、七言诗比较生疏,还处于模拟阶段。

二、张衡。

(一)《同声歌》假托新婚女子口气自述,借鉴民歌手法,措辞奇妙,兴寄高远。

(二)《四愁诗》是经改造的骚体,是骚体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

除每章首句中间有“兮”字外,其余全诗皆为七言句。

是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

(三)《思玄赋》结尾的七言诗。

(四)张衡的五、七言诗在技巧上明显较班固高。

班固五、七言诗继承质朴风格,张衡的五、七言诗则沿着缛丽华美的方向发展;班固的五、七言诗以叙事为主,张衡的五、七言诗则长于抒情。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以抒情为主的倾向。

三、秦嘉《赠妇诗》3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一)《赠妇诗》在时间上有连续性。

第一首写秦嘉赴京之际遣车迎妇;第二首写秦嘉要前往徐淑处面叙;第三首写启程赴京时以礼物赠徐淑。

(二)在抒发离愁别绪时,把夫妇情爱放到彼此的人生经历中加以审视,点出少与多、早与晚的矛盾。

(三)都用对车驾描写来衬托诗人的复杂心情。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传达的是失望之情;“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表现的是临路怅惘、徘徊不定;“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暗示车铃催促启程,流露出无可奈何之情。

《赠妇诗》是一组艺术成就较高的抒情诗,是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东汉文人诗)【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东汉文人诗)【圣才出品】

第7章东汉文人诗7.1 复习笔记一、班固、张衡、秦嘉的诗1.班固诗与张衡诗:质朴和典丽(1)班固诗①《咏史》是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以写纪传体史书的手法创作的。

其诗按时间先后依次道来,以叙事为主,讲述了西汉缇萦救父一事。

②《竹扇赋》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该诗叙述竹扇的制作过程,遣词造句质朴无华,浅显通俗。

(2)张衡诗①《同声歌》假托新婚女子自述,借鉴了民歌的表现手法,措辞奇妙,兴寄高远,在东汉文人五言诗中别具一格。

②《四愁诗》是骚体经过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

这首诗有政治上的寄托,得《离骚》之神韵,是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

(3)班固诗与张衡诗异同①张衡的五、七言诗在技巧上较之班固有明显提高,他运用这两种新的诗歌样式已经得心应手。

②班固、张衡对乐府诗都有所继承,但继承的方面不同。

班固五、七言诗继承的是朴素质实的风格,张衡的五、七言诗则沿着缛丽华美的方向发展。

班固的五、七言诗以叙事为主,张衡的五、七言诗则长于抒情。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

2.秦嘉诗:文人五言诗的成熟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赠妇诗》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是一组艺术成就较高的抒情诗。

二、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1.诗坛新风的出现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叙事向抒情、由模仿民歌到作家独创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一直是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

东汉末年主要活动在灵帝时期的几位著名诗人都有不幸的遭遇,他们通过自己的控诉、呐喊,开创了诗坛的新风气。

东汉文人诗的最后阶段,是以对现实的猛烈批判而告终。

2.郦炎:怀才不遇的感慨郦炎的作品今存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

诗作成功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具有深刻的意蕴。

3.赵壹:对比鲜明的批判赵壹的《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以秦客、鲁生对唱的形式出现,二人各申己志。

其表达的感情在东汉文人诗中最为激烈,他不是普通的哀怨,而是充满愤怒;他不是一般的愤世嫉俗,而是刺世疾邪。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年代之谜
“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 乘,疑不能明也。诗云,‘驱车上东 门’,又云‘游戏宛与洛’,此则辞兼 东都,非尽是乘,明矣。昭明以失其姓 氏,故编在李陵之上。” ——李善注《昭明文选》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的是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
思,抒发了仕途失意的苦闷、人生无常的忧虑、相思离别的愁 绪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 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1、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古诗十九首》从思想内容大致 可分两类:游子诗和思妇诗。游子诗抒发仕途碰壁后的人生苦 闷和失望情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生寄世如同行客,时光荏 苒寿命短促的感伤。思妇诗所写的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2、人生哲理的揭示:永恒与有限的关系; 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忧郁与欢乐的关系; 来去亲疏的关系。 3、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敏锐的节序 感、微妙的空间感、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古诗十九首》评论1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 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 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 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 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 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 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 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
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 以为至极。言情能尽者,非尽言之为尽也。尽言之则一 览无遗,惟含蓄不尽,故反言之,乃足使人思。盖人情 本曲,思心至不能自已之处,徘徊度量,常作万万不然 之想。今若决绝,一言则已矣,不必再思矣。故彼弃之 矣,必曰亮不弃也;见无期矣,必曰终相见也。有此不 自决绝之念,所以有思,所以不能已于言也。“十九首” 善言情,惟是不使情为径直之物,而必取其宛曲者以写 之,故言不尽而情则无不尽。后人不知,但谓“十九首” 以自然为贵,乃其经营惨淡,则莫能发寻之矣。 ——清代诗学批评家陈明祚《采菽堂古诗选》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班固的《咏史》诗虽然艺术性不高,但 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它是最的完整的文 人五言诗,也是最早的咏史诗。
2、张衡的《同声歌》
张衡的《同声歌》是一首文人五言乐府 诗,诗以女子的口吻,抒发新婚的快乐和与 丈夫永结同好的心愿。
8
同 声 歌 张衡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
恐傈若探汤。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18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它
一、关于古诗的概念 “古诗”一般是指流传已久,没有题目, 没有作者姓名的东汉文五言诗。
二、《古诗十九首》名称的由来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最早收 录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一书。
19
三、《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 《古诗十九首》作于东汉末期,一般认 为最迟不晚于汉桓帝(公元147-167在位) 时期。 《古诗十九首》不是一人一时一地之作。 作者是东汉末期的一批没有留下姓名的中 下层文人。
20
四、《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一) 相思离别与宦游感叹
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多为游子代言)。 所抒情感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一是中 下层文人宦游生涯中的各种人生感叹。
21
写相思离别之苦的诗歌,无论是从游 子的角度,还是从思妇的角度着笔,都充 满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夫妻的相思之情。尤 其是那些思妇诗,展示了复杂多变的心理 状态。
14
三、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东汉末年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具有典型的乱世文学的特征。
15
1、郦炎的《见志诗》 郦炎(150—177),字文胜,范阳 (今河北涿县)人。今存《见志诗》二首。 第一首抒写自己高远的志向,并以陈平、 韩信等历史人物自励自勉。第二首用比喻寄 托的方式 ,抒发生不逢时、难展抱负的感慨 忧怨。 两首诗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意蕴深刻高 远。

研究生考试:《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汉代文学

研究生考试:《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汉代文学

汉代文学一、乐府诗(一)乐府1.乐府本身是秦汉时期由朝廷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负责采集民歌、制定乐谱、创作加工诗歌的任务。

2.由乐府创作加工的诗歌,被称做“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代也称之为“歌诗”。

“乐府”便由音乐机关演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3.汉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的生活风貌。

(二)汉乐府的思想性1.对战争、徭役的揭露和诅咒。

2.反映人民流离失所的漂泊生活和贫困悲惨的社会境遇。

3.反映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巧取豪夺、剥削压迫以及劳动者的反抗。

4.反映婚恋、家庭问题,控诉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对男女爱情的摧残。

(三)汉乐府的艺术性1.富有戏剧化、场面话、典型化的叙事性。

(标志着古典叙事诗的成熟)2.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

3.语言上以五言为主,杂言为辅,形式多样,整散不拘。

4.善用铺排和比喻,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二、汉赋(一)《七发》1.西汉著名辞赋大家枚乘的赋作。

2.全篇假托楚太子有疾,吴客以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要言妙道七事为治病良方使太子病愈。

从侧面批评了贵族子弟奢侈淫佚的生活,具有讽喻意义。

3.全篇主客问答,铺陈夸饰,文辞富丽,体制宏伟,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

4.《七发》首创的七段成篇的结构形式被后来赋家采用,号为“七体”。

(二)汉赋四大家1.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继承前人赋作基础上,促成了汉赋内容、风格的成熟,后世称“汉赋四大家”。

(代表汉大赋的成熟)2.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

3.以司马相如的成就最高。

三、《史记》《汉书》(一)《史记》的思想内容1.深刻体现了司马迁历史认知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最高统治者的丑恶与社会的腐败黑暗。

3.热情歌颂了历代忠臣良将,极力张扬了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积极奋斗、英勇豪迈的人生精神。

13 东汉文人诗

13 东汉文人诗


郦炎、赵壹、蔡邕的上述五言诗都作于灵帝时期,具 有典型的乱世文学的特 征。蔡邕的《翠鸟诗》流露出 深重的忧患意识,诗人缺乏起码的安全感,提心吊 胆 地生活。郦炎、赵壹的四首诗都以揭露、批判社会的 黑暗和腐朽为宗旨,表现 出沉重的压抑感和强烈的抗 争意识,汉代作家独立的人格再次放射出光芒。诗人 的境遇是不幸的,因此,他们对社会的批判也更能切 中时弊,触及要害。郦炎、 赵壹的作品不再像前期文 人诗那样蕴藉含蓄,缓缓道来,而是大声疾呼,锋芒 毕 露。后来建安文学梗概多气、志深笔长的特点,在 灵帝时期的文人五言诗中已显 露端倪。
二、郦炎的诗:


郦炎的作品今存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怀 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 第一首诗通篇坦露自己高远的志向,第二首诗的 格调不如前篇高昂,显得有些低沉。 两首《见志诗》成功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具 有深刻的意蕴。
三、赵壹的诗

赵壹的《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疾邪赋》 后,以秦客、鲁生对唱的形式出现,二人各申己志。
长夜不能眠伏枕四蔡邕的诗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叙事向抒情由模民歌到作家独创的转折但基调变化不大班固张衡秦嘉的五七言诗均表现的是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周琳 1505417509@
进入东汉以后,文人诗歌创作出现新的局面,五言取代 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 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 始产生。 东汉文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 在赋的结尾,作 为赋的一部分而保存到今天。赋末附诗,始见于东汉, 后代多有仿效。 东汉文人五言诗,有的作者明确,也有相当一部分未著 录作者姓名,或虽 标出作者姓名但存疑颇多,后二者 就是文学史上的“古诗”和“苏李诗”。


《古诗十九首》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 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 艺术境界。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 动魄,可谓几 乎一字千金”。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之魏晋南北朝的辞赋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之魏晋南北朝的辞赋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魏晋南北朝文坛开拓出个性化与美文化的多元发展前景,其中辞赋创作的时代特征最突出: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句式结构发生变化,其结果是骈文的出现和成熟;赋体也趋于骈化。

第一节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一、“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

(一)沈约将建安文风归纳为“以气质为体”(《宋书·谢灵运传论》),气质体现为个性,文学更注重个性表现。

曹丕“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陆机“吐滂沛乎寸心”(《文赋》)建安辞赋、书信、诏令等的创作,既表现为对旧体载的改造,也表现为强化应用文的文学性,开其后文章创体增类、标能竞才的风尚。

(二)刘勰“气爽才丽”评魏三祖(《文心雕龙·乐府》),“气爽”与“才丽”结合,是建安群才共同特点。

沈约:“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宋书·谢灵运传论》)建安文章重“气质”,故对藻饰讲求情辞相称,为后世建立了“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典范。

三、曹操教令有通脱之风,思想无所顾忌,行文风格不拘常例。

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身世志愿,恳切坦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因称心而言,流动率真之气,易带个人色彩。

四、曹丕、曹植的书札。

写作动因似无具体事由,内容多抒当下的悲欢契阔之情,裁书叙心,情文并茂。

如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曹植《与吴季重书》、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曹丕“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与吴质书》)。

“乐”,透露出创作与鉴赏双方对作品文学性的瞩目。

繁钦《与魏文帝笺》、吴质《答东阿王书》、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增加用典和骈偶成分。

从总趋势上看,建安文有从辞清志显到藻饰渐繁的过程。

五、词赋。

(一)词赋的新局面—抒情小赋,拓展辞赋的表现领域与表现风格。

沿着东汉以来情理赋的发展方向,魏晋之际辞赋创作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随着情感表现领域扩大,作者表现力在个性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

古诗十九首 东汉

古诗十九首 东汉

古诗十九首东汉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有很多优秀的文人墨客,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就包括了《古诗十九首东汉》。

这些诗歌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传达了作者们对于生活、自然、人情的感悟和思考,成为后世的经典之作。

《古诗十九首东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这些诗歌作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们对于人生的疑问、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于时代的感慨。

这些作品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中,使人产生共鸣,并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其中一首诗《春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对于春天的憧憬和向往。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春天,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美丽。

而另一首诗《秋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思念和对于时光的流逝的感慨,使人产生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匆匆的思考。

除了对于自然的描写和思考,这些诗歌作品还表达了作者们对于人情的触动和思考。

比如《送友人》一诗,诗人通过对于友人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使人们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和真挚。

而《乐府杂曲·长歌行》则通过对于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战争的痛苦和对于和平的向往,使人们思考战争的可怕和和平的宝贵。

这些诗歌作品还表达了对于时代的思考和感慨。

《赠羊之卿》一诗中,诗人通过对于官场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权力腐败和社会不公的痛心和思考,使人们思考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弱点。

而《鸿门宴》一诗则通过对于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于权谋和背叛的警醒和思考,使人们思考政治的复杂和道德的价值。

这些诗歌作品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它们通过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了作者们对于生活、自然、人情和时代的感悟和思考,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思维和共鸣。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文化瑰宝,也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素材和精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文人诗
一、背诵默写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

二、解释:1、《古诗十九首》 2、“苏李诗”
三、填空
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的《》,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录在《》和的《》篇中。

另外,他的《》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

赋末附诗,当始见于。

2、张衡的五言诗《》描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的表现手法。

张衡的《》是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另外,附于《》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

3、班固、张衡对诗都有所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的风格,而张衡诗则继承了的特点。

二人诗班固长于,张衡则长于。

从张衡起,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为主的基本走势,的《》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向、由到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有太大变化。

诗人们表现的是的之美。

5、时期、、的五言诗具有典型乱世文学的特征。

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二首、《》二首和《》,其中后者又是一篇诗歌。

6、《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被收录在《》之中,它代表了的最高成就,产生的年代大约不晚于时期。

7、《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刘勰《文心雕龙》也称东汉“古诗”实“”。

四、简答
1、简述班固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

2、简述张衡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

3、简述东汉灵帝时期诗坛的新变及其表现。

4、简说《古诗十九首》及其作者。

五、论述
1、试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