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菩萨蛮·黄鹤楼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菩萨蛮·黄鹤楼翻译赏析

《菩萨蛮·黄鹤楼》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前言】

《菩萨蛮·黄鹤楼》创作于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此词独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了作者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低落,一时不知如何不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而找到出路。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名。《菩萨蛮》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粤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成的,于佛教语中“菩萨”无关。另有一说orG,唐苏鹗《杜阳杂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850年前后)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⑵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在重新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

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翻译】

多少大河流贯中国,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赏析】

上阙写景:登楼纵目,茫茫沉沉,莽莽苍苍,自远而近,宏伟壮彩。一个“锁”字,连接双山大江,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崩云、惊涛拍岸的一段江景。设象意中,而象在意外。蕴藉无穷,引人入胜。

下阙言情:倚危把酒,怀古思今,应物斯感,由境及心,豪放深沉。一个“逐”字,绾合心潮江浪,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设意象中,而意在象外。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

可是整个中国的局面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扑朔迷离的烟云

密布大地,是年毛泽东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登高赋诗是历代文人抒情言志的习惯,毛泽东,这位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的一代诗人兼革命家以其独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了

他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

全诗一开始从大处作眼,从远到近,层层展开,其中有精确的地理,这地理中暗示作者内心缜密的布局及经纬法度,这一切处理得干净简练,仅用“九派流中国”,“一线穿南北”,“龟蛇锁大江”这几个妙巧的对称,犹如围棋高手的布局显得严密而大度,同时也显示了对祖国的山川谙熟于胸。

接着下阕一转,又透出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雪泥鸿爪之感慨,一代又一代该过去的都过去,而今诗人又作游人的一员在此低回歌咏。最后二行诗人把酒酹江以抒壮志,涌动的心潮如澎湃的波涛,越来越感受到一种急迫地想立即置身于中心的强烈愿望(因当时共产党处境维艰,国民党占有上风),诗歌在此达到一个最后的高潮,以绵绵思

绪和慷慨高歌抵达诗言志的核心,几乎直逼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确是正宗汉音,苍凉慨叹沉雄俊爽。

另外,黄鹤楼自古以来为诗人咏叹,自崔颢题诗之后,写黄鹤楼要不落前人窠臼,实属不易,而毛泽东凌云之笔一下就触击巅峰。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