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研究文献综述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文档资料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摘要: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的奥涅金开创了俄国文学史中“多余人”的先河。
他们对社会不满,想要摆脱却又无法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想得多做得少,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最后沦为社会的“多余人。
本文通过分析奥涅金所在的时代,探讨多余人的特征,进而深刻地揭露了农奴制度的残酷,反映贵族知识分子精神的苦闷、失落、彷徨。
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诗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之作,而普希金自己也称这部小说是他最好的作品。
《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俄国文学作品通过对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的描绘,全面而又深刻地展示了当代俄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一八一二年抗击拿破仑的入侵及后来的胜利,唤起了俄罗斯沉睡的力量,激起了民族的自觉和自豪感,同时欧洲的进步也影响了农奴制的俄国,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但是二十年代代表社会觉醒的十二月党人的失败,却又给俄国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无所适从,看不到前途。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因而别林斯基说:“只有从普希金的时代起,俄国文学才开始产生了,因为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俄国生活的脉搏在跳动着”。
一、处于精神挣扎中的“多余人”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让奥涅金厌倦了,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来到乡间,没有了城市的喧闹,却有地主们的庸俗无聊和肤浅。
奥涅金仍旧不能摆脱精神上的空虚和失落。
拉林娜家的大女儿达吉雅娜热爱自然、感情真挚,纯朴善良、内心敏感、喜欢独处。
夏夜,她就靠幻想来装饰,冬夜,她就听奶妈讲怕人的故事。
奥涅金的到来使达吉雅娜这个沉思、忧郁、不被理解的乡村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认定奥涅金是上天派来的将她从不幸中拯救出来、给她保护的、值得她用灵魂来等待的那个人。
于是天真纯朴的达吉雅娜给奥涅金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情书,却遭到了奥涅金当面的拒绝和训斥。
奥涅金拒绝达吉雅娜并不是仅仅由于某一方面的问题,因为奥涅金处于精神空虚失落的境地,所以他的精神是复杂的。
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文学的民族性(一)
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文学的民族性(一)摘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
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关键词]多余人;民族性;历史文化;宗教《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杜勃罗留夫曾指出,“多余人”是“我们土生的民族的典型,所以我们那些严肃的艺术家,没有一个是能够避开这种典型的。
”奥涅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相继出现的多余人的典型,诸如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等,他们身上无一不或多或少地有着奥涅金的影子。
多余人人物系列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成果,同时也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它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
一、民族性特征的表现1.多余人是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19世纪20年代正是俄罗斯解放运动第一代战士——贵族革命家成长的时期,同时也是十二月党人革命的酝酿、爆发和失败的时期。
当时俄罗斯经历了1812年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
《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的鼻祖--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的鼻祖---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屠格列夫说他不但创造了俄罗斯语言,还创造了俄罗斯文学,而这两项重大工程在其他民族需要几代人用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普希金不仅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还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俄罗斯文学之父。
一、生平与创作普希金1799年5月26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
其童年是在充满着诗歌和文学的氛围中度过的。
除了爱好文学的父辈们对普希金产生影响外,其出身农奴的奶妈不仅用乳汁哺育了他,而且用民间文学和人民的语言的养料培育了普希金。
1811年普希金进入皇村学校学习。
这是一所培养自由思想的学校。
学校的进步教授与附近近卫骑兵团的进步军官们启发了他反抗专制制度的思想。
他的无神论和唯物论的观点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普希金在童年时代就开始写诗,自进入皇村学校后,便正式开始了他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活动。
1816年,他被选为文学团体的社员。
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到外交部任职。
1819年,普希金参加了由十二月党人直接领导的“绿灯社”。
十二月党人社团促进了他民主主义思想的成长。
在此期间,他写了一些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和《乡村》(1819)等,表现了诗人反对专制暴政,呼唤自由的思想。
其中《自由颂》开创了普希金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他的政治抒情诗在当时的进步贵族青年中广泛流传。
1820年,他的第一部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出版,使他的声望日增。
由于普希金在公开场合指责统治者的暴行,在诗歌中歌颂自由,宣扬反对暴政的思想,沙皇下令放逐他。
多亏朋友们的帮助,他才没到西伯利亚而1820年到了南俄敖德萨他父母的领地。
在南俄的四年时间里,他创作了著名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3)、《茨冈》(1824)、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以及《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大部分篇章和大量的抒情诗、童话诗、评论、随笔等。
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
目录一、多余人及其典型特征 (1)二、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 (1)(一)《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 (1)(二)《茨冈》中的阿乐哥 (2)(三)《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 (2)三、“多余人”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文学中 (3)(一)俄国的“多余人形象” (3)(二)中国的“多余人形象” (3)(三)“多余人”是世界文学所共有的 (4)参考文献 (6)一、多余人及其典型特征“多余人”这一概念,是1851年由俄国著名革命家、唯物主义论者、文艺批评家赫尔岑评论普希金长篇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时提出来的。
“奥涅金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什么事去忙的,这是一个在他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的多余的人”。
这个时期的俄国正处于新旧文化交替时期,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难就是“对异质文化或是完全认同,或是完全抗衡,或是认同后复归,完成两种文化的融合”。
而“多余人”就是在两种文化之间,找不到位置的人物形象表达。
他们迫切的希望找到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但是受本阶级的影响以及缺乏足够的勇气,他们一方面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受到俄国传统教育的制约,虽然渴望做出改变,但是贵族的身份以及摇摆不定的性格却时时困扰着他们。
他们未能展开积极的行动,于是只能过着压抑自我、浑浑噩噩的日子。
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这样一个动乱不断的时代里,凭借着满腔热情,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写作能力,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病态性格的文学群像,成为“多余人”形象的开拓者。
如《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叶普盖尼•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茨冈》中的阿乐哥等人物。
二、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一)《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十九世纪初,俄国社会风云变幻。
当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封建农奴制遭遇危机。
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开始萌生,贵族先进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朦胧中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一方面,他们感知到俄国迫切的需要摆脱落后的农奴制,跟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步伐。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俄国文学的文章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俄国文学的文章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地主,尽管他有“黄金一般的心灵”,却总是懒洋洋地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虽然他在心中已经制定出了种种整顿自己领地的改良计划,可年复一年始终没有写出来,更不用说现实了。
他整天躺卧在一间既当卧室、又当书斋和客厅的房子里。
他的书架上放着两三本发黄的书,壁上的图画牵着蜘蛛网,镜子照不出东西来,由于灰尘多,可以把它当做记事牌。
笔和纸都干枯发黄了,如果把鹅毛笔向墨水瓶里伸下去,说不定就会有只苍蝇嗡嗡地从里面冲出来……他虽然只有32岁,却没有年轻人的朝气。
或者却是跟死了一般,到了最后,这位善良,有教养而又懒惰的、被现在人称作“废物”的人终于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他就是被称为“多余人”的最后代表——奥勃洛莫夫。
在文学史上,“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这类形象几乎无一例外地跃现于俄国进步作家的笔端,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多余人”系列形象。
以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为“始祖”,此后莱蒙托夫的毕巧林(《当代英雄》)、赫尔岑的别里托夫(《谁之罪》)、屠格涅夫的罗亭(《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奥勃洛莫夫》)等形象无不脍炙人口。
这种人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们对现状不满,但只是徒然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无奈没有出路。
普希金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研究文献综述
一.普希金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研究俄罗斯19世纪的伟大作家普希金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而他的作品中关于“多余人”形象特征的概括也被诸多研究者所接受。
文章将从普希金的几部作品中去分析,探讨“多余人”形象是怎样产生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多余人;普希金;俘虏;阿乐哥;奥涅金一、“多余人”的出现及其特征(一)“多余人”的出现普希金开创了“多余人”的先河,最为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就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
此外,在奥涅金这一成熟形象诞生前,普希金在自己浪漫主义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及《茨冈》中也出现了“多余人” 形象。
1850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小说中的细腻描写使得“多余人” 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
还有赫尔岑《谁的罪过》中“别尔托夫”,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等等。
总之,“多余人”那种暴躁和不安,又无法挣脱这个社会,长期处于苦闷中所形成的性格就成了俄国一代青年精神的写照。
(二)“多余人”的特征“多余人”这种人物类型,他们产生背景大致是相似的,在新旧文化撞击下,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命运,寻求出路却不得。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不满足于社会现实,渴望有所作为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没有行动的勇气,长期在苦闷中生活,因此就成为了“多余人”。
所谓的“多余人”面临的困难就是“对异质文化或完全认同,或是完全抗衡,或是认同后复归,完成两种文化的融合,而多余人就是在两种文化之间,找不到位置的人物形象表达。
”他们虽然出身于贵族,却厌恶上流社会,他们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尽管感受到空虚,又无法摆脱自身所处的困境,很少采取行动。
“多余人”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压抑,他们渴望自由,积极地寻找出路,但是又缺乏理想和追求,个人愿望也就无法满足,因此陷入苦闷之中。
他们渴望有所作为,也实行过某些改良和变革,但是遇到困难就泄气了,开始疏远人民,最终一事无成。
二、《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 19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不安。
“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
“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作者:方雪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9期摘要:“多余人”是指俄国19世纪文学中方雪步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一系列人物是当时传统的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产物。
他们痛恨上流社会的腐败,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却又无力反抗社会。
他们想成就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使他们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也就成了一个“多余人”。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小说通过塑造这一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贵族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和追求,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38-01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他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品描绘了一幅俄罗斯社会诗一样的图画,诗人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当时俄罗斯青年思想上的苦闷、现实中的探求,并且通过对人物生活和遭遇的描绘,展现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揭示了沙皇主义专制制度下俄国社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和丑恶。
此作品被认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当时的俄国虽处于专制农奴制统治下,但是西欧国家的一些先进思想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开来,许多贵族青年最先接触到这些先进思想,并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主人公奥涅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觉醒的贵族青年,和其他贵族青年一样有过奢靡的生活经历。
受当时的时代氛围以及启蒙思想的影响,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这种空虚无聊的生存方式。
怀着对自由和新生活的向往,他来到乡村,从事农事改革,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触一番事业。
然而,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简单,之前接受的贵族教育没教会他实际工作的能力,生活的恶习也早已深深地烙在他的身体里,再加上地主们的为难和反对,使他所有的愿望都化为泡影,最终只能是无所事事,也就成了社会中的“多余人”。
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
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摘要: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他们是某些贵族知识分子,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因为远离人民,不能有所作为。
“多余人”具有复杂的性格,有独立的人格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但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性格缺陷。
他们试图改变俄国,有一种救国救民的使命感。
奥涅金,别尔托夫,毕乔林,罗亭,奥勃洛摩夫等都是“多余人”的代表。
通过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并且阐释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俄国文学多余人贵族知识分子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他们是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如赫而岑所说的,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站到人民方面”,只能作为一个社会的“多余人”。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赫而岑《谁之罪》里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当代英雄》里的毕乔林,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都是“多余人”的代表。
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的人”的典型。
他有过热情和梦想,可是他既看不到变革社会的力量,又找不到出路,因此热情消失了,梦想破灭了,只能整天无所事事,通过舞会,剧院,醇酒和美女填补内心的空虚。
他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确立起了很大作用。
毕巧林是俄国文学史中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毕巧林富有教养,精力充沛而又智慧过人。
庸俗空虚无聊的生活使他抑郁苦闷,失去了爱情和友谊后,他在通往波斯的旅途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毕巧林的“恶习”和他的悲剧人生经历引起读者的批判谴责,叹息和同情。
别里托夫和罗亭是第二代“多余人”的代表。
《谁之罪》以三个青年的消沉苦闷告终。
贫寒的大学生克鲁采费斯基和将军的私生女柳邦卡恋爱结婚,离开将军的庄园,过着独立平庸的小康生活,贵族青年别里托夫闯进他们的家庭,和柳邦卡相爱,为了避免破坏别人的家庭而远走国外。
别里托夫对社会不满,希望能有一番作为,但是脱离实际,一事无成。
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多余人”形象系列
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多余人”形象系列08汉本4班李亚坤(学号:1211080325)摘要:“多余人”形象系列的产生为19世纪群星璀璨的俄国文学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是独具俄国文学特色,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深远的一个世界性文学现象。
其中几位典型的“多余人”形象有其明显的共性的一面,又有独特个性的一面。
本文对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几位“多余人”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既指出了他们的共同之处,又总结出他们的不同之点,从这里为切入点论证“多余人”形象产生的历史根源、对俄国文学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它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的价值及影响。
关键词:多余人俄国文学在19世纪20至30年代,俄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被称为“多余人”的独特的文学形象。
他们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不仅使俄国文学的面目为之一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文学中也独树一帜。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地描写出来的,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俄国文学在经历了古典主义、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后最终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从而跻身于世界先进文学的行列。
整个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俄国文学似乎都在描写多余人。
在多余人画廊中,有不断追求、不断失望但又尚未陷入绝境的多余人的鼻祖奥涅金,象恶魔一般孤独高傲的毕巧林,雄辨的社会活动家罗亭,一心想耕好土地、改善农民生活的拉夫列斯基和颇有才气的别里托夫,甚至连墉懒的化身一奥勃洛摩夫也在其中占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多余人”共同的形象特征有一下几点表现得很突出:他们产生的背景有些相似,在新旧文化撞击下,人们思考自己的命运,寻找出路而不得。
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对异质文化或完全认同,或是完全抗衡,或是认同后复归,完成两种文化的融合,而多余人就是在两种文化之间,找不到位置的人物的形象表达。
”这些被归入“多余人”行列的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人物具有某些相同因素。
第一,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既不满足于社会现实,渴望有所作为又找不到方向,缺乏行动的勇气,长期生活在苦闷忧郁中,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作者:杨婉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2期摘要:“多余人”这一崭新的名词,无疑是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新发现”,因为有了它,使得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孤单、平凡。
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可谓是“多余人”的鼻祖,在他的笔下,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的“多余人。
”当然,深入了解“多余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和漫长悠久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俄罗斯文化。
关键词:多余人;主要典型;现实意义作者简介:杨婉莹(199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一、“多余人”的诞生在19世纪、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文学史从未出现过“多余人”——这一文学现象,而它的诞生也推动了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
最初“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而这部长篇诗体小说也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之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写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就生活在富庶的家庭环境里,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却远离于人民;他们对当时的现实社会都有极大的不满,但缺乏行动。
因此有这样一句话是对他们的最好概括——那便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这样一群多余人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他们异于常人的才华和禀赋。
二、“多余人”形象的主要典型最早是在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希金是“多余人”的鼻祖,但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却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在普希金之后,先后有四位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多余人”的形象。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杨婉莹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多余人”这一崭新的名词,无疑是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新发现”,因为有了它,使得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孤单、平凡。
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可谓是“多余人”的鼻祖,在他的笔下,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的“多余人。
”当然,深入了解“多余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和漫长悠久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俄罗斯文化。
关键词:多余人;主要典型;现实意义作者简介:杨婉莹(199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136-01一、“多余人”的诞生在19世纪、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文学史从未出现过“多余人”——这一文学现象,而它的诞生也推动了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
最初“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而这部长篇诗体小说也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之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写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就生活在富庶的家庭环境里,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却远离于人民;他们对当时的现实社会都有极大的不满,但缺乏行动。
因此有这样一句话是对他们的最好概括——那便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这样一群多余人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他们异于常人的才华和禀赋。
二、“多余人”形象的主要典型最早是在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希金是“多余人”的鼻祖,但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却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在普希金之后,先后有四位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多余人”的形象。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刘雨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09501262内容提要:以叶普盖尼·奥涅金为代表,“多余人”之所以被称为“多余人”,是因为连他们自己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认为是“多余”的。
受特定社会环境影响,其人格中,本我和超我强烈冲突,自我渐渐迷失了,只能被动选择各种各样的逃避行为。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精神分析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在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一个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多余人”。
这一形象不仅多次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中,如赫尔岑的小说《谁之罪》里的别里托夫;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里的奥勃洛莫夫等,对其他国家的文学创作亦有一定影响。
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笔下《后来的事》主人公长井代助、鲁迅《伤逝》的主人公涓生,甚至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多余人”的影子。
作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我们可以从诸多人物形象中总结出“多余人”的共同的特征: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下深感窒息。
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
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多余人”形象诞生于现实主义文学,必然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多余人”生存状况的真实记录。
“多余人”大多是悲剧的,可是“多余人”的悲剧是如何诞生的?贵族知识分子们的“多余人”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依德提出的人格结构分析理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弗洛伊德在其著作《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将人格的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id)是在潜意识型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
中俄"多余人"典型形象分析及现实意义
最 为典 型 的俄 国 “ 多余 人 ”形 象代表 是 普希 金笔 下的 关系 和尊 卑观 念 ,很显 然他 违反 了封 建等级 制度 ,破 坏 了 第一个 “ 多余 人 ”一 叶 甫根 尼 奥涅 金 。奥 涅 金 出 身贵 族 封建 秩序 。 当然凭借 自己弱 小 的势力根 本无 法使 改变 当时 却 对纸 醉金 迷 的贵族 生活 感到厌 倦 ,他拒 绝 了塔 姬雅娜 的 的传 统思想 。
有时候环境是很难改变的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地方哪怕是这份事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生活下去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或者人格格不入这时候的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不应该半途而废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去努力去行动
中俄 “ 多余人 "典型形象 分析及现 实意义
蒿丽晓 河 北 师 范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摘 要: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史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都出 现 了 “ 多余人 “ 形象,俄国文学史上 典型的 “ 多余 人”代 表 ,分 别是 普希金 笔 下的叶 甫根尼 奥 涅金 ,莱蒙 托夫笔 下的 毕巧林 等。 中 国文 学史上 典型 的 “ 多余 人 ”代 表 ,分 别 是曹 禺 《 雷雨》 中的周 萍 ,曹雪 芹 《 红 楼梦 》 中的贾 宝玉等 。他们 出身 于贵 族 ,接受过 很好 的教 育 ,他 们 不满 当时的社 会环境 ,却很 少行 动 ,他们 有高 尚的理 想 ,却远 离人 民。他 们是 时代 的 悲剧 ,也 是个 人的 悲剧 ,他 们被 称为 “ 思想上 的 巨人 ,行 动上 的矮 子” 。 关键 词 : 多余 人 ;代 表 ;悲剧
并 没有 什么 结果 ,也 没有 摆脱 苦 闷,无聊 的生活 。他讨 厌 贵 族生 活 ,却摆 脱不 了贵族 所 与生俱 来 的偏 见;他 不想 与 幸福 ,他 的 内心很 苦 闷,很 压抑 。他 的 出生 ,生 活环 境使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摘要: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是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多余人”作为一个人物系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然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共性。
本文着重分析“多余人”形象共同特征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
关键词:多余人共同特征发展与演化现实意义正文: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的危机已渐露倪端,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逆转,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这一类人也即我们所谓的“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
“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开创了“多余人”的先河。
他的代表作《叶普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是“多余人”中的典型。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
在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资产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
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多余人”。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奥涅金对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感到厌倦和腻烦,他按照法律规定成了伯父遗产的唯一继承人。
宁静的乡村生活暂时使他摆脱了城市的喧嚣和烦恼,他着手改革,废除沉重的徭役制,但单调乏味的乡间生活又使奥涅金陷入苦闷忧郁之中。
邻村来了一位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青年诗人连斯基,两人性格迥异,共同的兴趣使他们成了朋友。
连斯基正在与拉林家的小女儿奥尔加热恋。
在连斯基再三催促下,奥涅金拜访拉林家,结识了奥尔加的姐姐达吉亚娜。
奥涅金的出现搅乱了她的芳心,她主动地写信给奥涅金,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心。
奥涅金知道他并不爱她,不想欺骗和玩弄对方的感情,便拒绝了达吉亚娜的一片情意。
由于拒绝了达吉亚娜,他想出国旅游,异国他乡的风情并没有驱散他心头的苦闷和失望,他终于返回彼得堡。
这时达吉亚娜已经嫁给一位将军,成了社交界的名人。
奥涅金在一次舞会上见到了达吉亚娜,他明白自己爱着她,但达吉亚娜承认自己内心仍然保持着对奥涅金真诚的爱,可她已经嫁人,因而将一辈子忠于丈夫。
奥涅金那躁动不安的挣脱,和无力摆脱旧习惯的苦痛所形成的性格是俄国一代青年精神的写照。
奥涅金是俄国“多余人”的代表人物。
奥涅金生活在封建势力、贵族势力以及反动宗教力量的共同压制下,周围的清规戒律束缚着他的思想。
他在这种崩溃中失去了固有的依托,忍受着幻灭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恐惧,他深感绝望。
再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
再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欧炫佑【摘要】Eugene Oneguine is one of immortal characters in Russian literature ,and the first “the irrelevant” char-acter in globalliterature .From then on ,similar characters have kept springing up in the world literature .However , the explorations in the past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historical factors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us neglecting the complexity of this character .Probably Eugene Oneguine ,the irrelevant,is supposed to be analyzed in an essen-tial and perpetual angle of humanity ,and put with Tatyana under the spotlight of comparison with an attempt to i-dentify its common features and nature at core .This is supposed to help us with discovering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irrelevant”.%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不朽形象,也是世界文学当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自此,世界文学中逐渐出现了很多“多余人”和“类多余人”。
论文多余人开题报告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
曹萍萍《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罗斯文学中人物特点》
三、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四、院(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
Анализ образа лишнего человек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Пушкина
论文提纲(俄文版)
План Содержание
ГлаваⅠКраткоеизложениеобраза«лишнийчеловек»
1.1Панятиелишнийчеловек
1.2Лишнийчеловекврус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е
ГлаваⅡАнализ образа лишнего человек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Пушкина
窗体顶端
ГлаваVКраткое введение«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
窗体底端
Заключение
Литература
«
»
多余人有很多,他们的命运引起我们关注,他们的形象给了我们借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目标,对自己负责,充满活力的一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于十九世纪的前期,伴随着俄国社会结构转变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一种俄国文学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最终只能在极度的空虚和愤懑之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悲剧人生。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是与俄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农奴制度下的封建俄国与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思想的强烈对抗,促使了一批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
他们希望社会向着自由民主的形态发展,却又不愿意失去自己所拥有的荣华富贵。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标志着俄国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标志着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家族性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的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应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病源,谴责了那个使得本来有希望“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最终变得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不仅仅体现于自身形象所蕴含的广泛的社会意义,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又深邃的哲学意义和美学内涵,揭示了旧社会体制内部深重的矛盾与危机。
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和小人物形象-2019年文档资料
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和小人物形象-2019年文档资料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和小人物形象多余人和小人物形象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典型,而在俄罗斯开创这两种文学典型的是同一个人――普希金,其在诗歌方面成就了无数辉煌,成为了“俄国诗歌的太阳”,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达到了巅峰,作家用他仅仅38年的人生,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达到了另一个高峰,这是俄国文学上的一个传奇。
历来研究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歌的人不计其数,文学上甚至把普希金划分到浪漫主义的类别中去,而对他的现实主义作品研究较少,提到多余人或是小人物可能更容易联想到的是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中的罗亭,或者果戈里笔下的乞乞科夫,大多数人更愿意研究发展得更成熟的多余人或者小人物,而对普希金的开创作品有所忽视,然而从历史背景、文学地位、思想价值等多方面角度来说,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和小人物都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多余人与小人物多余人和小人物都是文学作品里的特有名词,多余人指沙皇专制下农奴制社会中的优秀知识分子受到了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力图有所作为,然而,在社会中又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贵族青年。
这些人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而又无力改变,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小人物则是指19世纪俄国处于社会底层的、安分守己、性格懦弱甚至胆小怕事,成为“大人物”剥削对象的典型形象。
在普希金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两种形象同时存在,在1830年的“波尔金诺之秋”,普希金就完成了有关多余人和小人物的相关作品。
其实多余人和小人物这两种形象并不相关,然而位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两种形象却在普希金的不同作品中以鲜明的特色存在,而且关于多余人的评价还相当高,甚至有人说这一文学形象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可见普希金对俄国生活的洞悉以及其高超的塑造能力。
二“聪明的废物”――叶甫盖尼?奥涅金在普希金写过的众多小说中,奥涅金的形象可谓是最深入人心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更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之作。
这里的这个奥涅金就是普希金笔下的一个多余人,他是一个贵族青年,在上流社会中生活得颇为厌倦,因继承遗产来到伯父乡下的庄园,在这里他与另外一位贵族青年连斯基成为了好友,并同时爱上了邻村地主的小女儿奥丽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普希金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研究俄罗斯19世纪的伟大作家普希金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而他的作品中关于“多余人”形象特征的概括也被诸多研究者所接受。
文章将从普希金的几部作品中去分析,探讨“多余人”形象是怎样产生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多余人;普希金;俘虏;阿乐哥;奥涅金一、“多余人”的出现及其特征(一)“多余人”的出现普希金开创了“多余人”的先河,最为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就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
此外,在奥涅金这一成熟形象诞生前,普希金在自己浪漫主义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及《茨冈》中也出现了“多余人” 形象。
1850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小说中的细腻描写使得“多余人” 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
还有赫尔岑《谁的罪过》中“别尔托夫”,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等等。
总之,“多余人”那种暴躁和不安,又无法挣脱这个社会,长期处于苦闷中所形成的性格就成了俄国一代青年精神的写照。
(二)“多余人”的特征“多余人”这种人物类型,他们产生背景大致是相似的,在新旧文化撞击下,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命运,寻求出路却不得。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不满足于社会现实,渴望有所作为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没有行动的勇气,长期在苦闷中生活,因此就成为了“多余人”。
所谓的“多余人”面临的困难就是“对异质文化或完全认同,或是完全抗衡,或是认同后复归,完成两种文化的融合,而多余人就是在两种文化之间,找不到位置的人物形象表达。
”他们虽然出身于贵族,却厌恶上流社会,他们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尽管感受到空虚,又无法摆脱自身所处的困境,很少采取行动。
“多余人”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压抑,他们渴望自由,积极地寻找出路,但是又缺乏理想和追求,个人愿望也就无法满足,因此陷入苦闷之中。
他们渴望有所作为,也实行过某些改良和变革,但是遇到困难就泄气了,开始疏远人民,最终一事无成。
二、《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 19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运动此起彼伏,农奴制在逐步瓦解。
尤其是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促进了俄罗斯民族的觉醒。
与此同时,进步思想的影响及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推动了俄国解放运动的贵族革命形势出现,随之引发了阶级分化,他们不满足现状,精神上忧郁,感到压抑。
此时,21岁的普希金因写反专制的革命诗篇而遭受到了沙皇的迫害,因此被流放到高加索地区。
普希金来到山区后,被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及淳朴的民风激发了写作欲望,由于受到监视使他产生了一种“囚徒”般的感觉。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普希金写作了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
这首诗主要是描写异域风情,诗篇中深刻的刻画了具有浪漫主义的主人公,意在表现出19世纪初期高加索地区部分贵族青年的心态。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贵族青年,一直向往着自由的乐土,当他来到高加索山野中时,却被切尔克斯人俘获。
被俘获后,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促使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受到了精神创伤后,内心很孤独,使他拒绝了爱情,同时也拒绝了本该属于他的自由生活。
在19世纪,普希金笔下的“俘虏”形象已经突显出了正经历阶级分化的贵族青年的特点,他们普遍接受了进步的社会政治观念,希望自由的生活,同时也渴望清新的空气。
但是他们的出发点仍然是只考虑自己,崇尚个人主义。
在面对少女纯真的爱情时,却总是因为自己的迷茫困惑而无法用真情回报,最终自己就处于孤独的境地,由于他的冷漠和自私不仅摧毁了自己的幸福,也断送了他人的幸福。
身处在这样的世界里,他注定就成为了游走边缘的“多余人”。
普希金对主人公既给予了很深的同情,同时他也对主人公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世风格持有批评态度。
从这个人物开始,普希金笔下“多余人”的多个悲剧形象也迅速上演。
三、《茨冈》中的阿乐哥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又有了新的特点,主要是与俄国的解放运动联系紧密。
在时局混乱的情况下,俄国也需要真正的“斗士”和“英雄”。
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贵族青年为寻找社会出路,已经表现出强烈的不安情绪。
1827年,普希金写了最后一篇浪漫传奇诗《茨冈》。
主人公是贵族青年阿乐哥,他不满于社会的腐朽生活,虽向往着朴素自由的生活,却不能与之融为一体,他杀死了心爱的姑娘真妃儿,被孤零零遗弃在荒原上。
阿乐哥悲剧的根源同样是对贵族社会不满又不能离开这个社会,因此就具备了“多余人”形象。
同《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相比,阿乐哥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他深入到了异族的领地,试图在与他们的结合中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人,但最终仍没有实现。
阿乐哥的“多余人”特质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贵族革命的进步性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从《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到《茨冈》阿乐哥,这类人既不想消沉意志,又无法面对令人窒息的现实,注定无法与人民大众融合。
“多余人”的特质引起了普希金对社会的思索,因此,“多余人”的形象在普希金的南俄生涯中就已经萌发了。
四、《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是普希金向世界文学奉献的著名文学典型。
当时正是处于俄罗斯贵族革命转向低潮时期,也是最为黑暗的时期,俄国社会充满了压抑和窒息的气氛。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奥涅金一生走过了大多数“多余人”所走的典型道路,他感到上流社会空虚无聊,他来到宁静的乡村。
他拒绝了外省地主的女儿达吉雅娜的一片情谊。
当他周游全国后,再次回到彼得堡时,达吉雅娜已成为社交界的贵妇人。
奥涅金开始追求达吉雅娜,却被拒绝。
奥涅金作为上流社会的“多余人”,虽然处处显得孤傲不逊和与众不同,但心中不过是冲动的向往罢了,并没有真正的追求目的和明确的反叛策略。
奥涅金的苦痛、孤独、不安已经成为了俄国一代贵族青年的代表人物。
奥涅金在封建势力及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他的思想受到了束缚,同时他也丧失了依托,对于未来深感绝望。
他曾努力的试图改变这个社会,但是残酷的现实又使他不能有所作为,最后唯有妥协。
在感情方面,奥涅金保持理智,尽管达吉雅娜的家境富裕,长得漂亮,但是他知道他对她没有感情。
因此,当达吉雅娜鼓起勇气向他表白时,他拒绝了。
奥涅金回到了故乡,再次遇到了达吉雅娜,他发觉自己是爱她的,可惜一切都晚了。
他就是这样懦弱,使他一生都处于后悔中。
奥涅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受过欧式启蒙教育,好思索,敢创新,他同情劳动人民,关心祖国的命运。
但是,他生活慵懒,自私狭隘,他受贵族教育和影响,使他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致于一事无成,成了名符其实的“多余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分析中可以发现,奥涅金还缺少一个奋斗目标,同时他也缺少动力、缺少行动。
奥涅金虽然与俘虏、阿乐哥相似,但要比他们更突出。
奥涅金是从传统的“多余人”形象的胚胎演化而来的,这一形象的成功不仅在于他反映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更在于他创造了更成熟的艺术形象。
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 形象产生于19世纪前期,“多余人”作为俄国旧文化与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产物,尽管认同新文化却不能实践,贵族知识分子本身软弱也难于产生有效行动。
奥涅金的形象暴露了很多社会问题,我们也知道了“多余人”大都逃不了悲剧的命运,我们也更加理解和关注这类人的命运,极具现实意义。
五、结束语总之,在普希金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最后再走向成熟的过程。
“多余人”形象也因为作家的伟大而具有生命力,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多余人”作为一类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出现在文学史上,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使我们对人性,对命运的价值有了更深的探讨,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多余人”有很多,他们的命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他们的形象给了我们借鉴。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正确的目标,对自己负责,充满活力的过完一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1] 田国彬译.普希金诗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388.[2] 刘海涛、吴燕、曹萍萍等《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罗斯文学中的人物特点》,《文学与艺术》2009年12期. [3] 宇甫、伯衡《俄苏文学名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 [俄]普希金《叶夫根尼·奥涅金》,王士燮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5] 康林《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民间文学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
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
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
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
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
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
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
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
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
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有相对稳定的一面。
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
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
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
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
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
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
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
但总算是在生存著﹐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广大劳动人民唯一的文学形式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某些体裁可能会逐渐消失﹐某些体裁的内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变化﹐也还会有我们所不熟悉的新的体裁出现。
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于必然的。
但是﹐整个民间文学决不会消失。
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普通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
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
在中﹑苏等国的广大民众中间﹐除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外﹐还不断有新的民间文学﹐即革命传说﹑新笑话﹑新民歌及新谚语等的产生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