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合集下载

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原理-在古汉语否定句中,当宾语是代词时,这个代词宾语通常要前置到动词之前。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

2.例句-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正常语序是“莫肯顾我”,“我”是代词,在有否定词“莫”的否定句中前置到动词“顾”之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正常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因为是否定句(有否定词“不”),代词“余”前置到动词“欺”之前。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原理-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到动词或介词之前。

2.例句-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正常语序是“大王来操何”,“何”是代词,在疑问句中前置到动词“操”之前。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正常语序为“沛公在安”,“安”(哪里)是代词,前置到动词“在”之前。

对于介词结构中的代词宾语也有前置现象,如“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正常语序是“吾与谁归”,“谁”是介词“与”的宾语,前置到介词之前。

三、借助“之”“是”将宾语前置(提宾标志)1.原理-为了强调宾语,有时会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上“之”或“是”,使宾语前置。

这种用法中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际意义。

2.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借助“之”将宾语“句读”“惑”前置到动词“知”“解”之前。

-唯利是图。

正常语序是“唯图利”,通过“是”将宾语“利”前置到动词“图”之前。

四、介词宾语前置1.原理-介词结构中,当介词的宾语是疑问代词时,这个宾语要前置到介词之前;在一些固定结构中,介词宾语也会前置。

2.例句-君何以知燕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正常语序是“君以何知燕王”,“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到介词之前。

-夜以继日。

高考文言文专题(宾语前置)

高考文言文专题(宾语前置)

综 合 练 习 晋平公与群臣饮酒,饮酣,乃喟然叹曰: 晋平公与群臣饮酒,饮酣,乃喟然叹曰:“莫 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 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 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坏于壁。公曰: 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 谁撞? 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 公曰: 寡人也。 师旷曰: 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 君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公曰: 释之, 君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 寡人戒。 寡人戒。”
•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相恤?( •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 岳阳楼记》 •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归汉?(
2、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介词“
•格式:宾语十介词“以”十谓语动词 格式:宾语十介词“ 介词 格式 • 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选读)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论语》选读) 为己任, ?(《 •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是以记之 • ③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蔽之 •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勾践灭吴》 一以当十 •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 成语有:夜以继日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语十疑问代词宾语【 格式:主语十疑问代词宾语【谁、奚、胡、何、 疑问代词宾语 十谓语动词+? 曷、安、恶、焉】十谓语动词+?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何操 鸿门宴》 •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何所思?( •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⑤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秦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 不暇自哀 • ⑥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 !(《论语》选读) 也!(《论语》选读) • ⑦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焉。” •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成语有: 无尔诈, • 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译文: 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
·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2.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20.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1.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22.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3.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4.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5.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6.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7.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宾语前置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宾语前置的五种形式

宾语前置的五种形式

宾语前置的五种形式
小朋友,宾语前置是一种在古文中比较常见的语法现象呢,它有好几种形式,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第一种形式是疑问句中,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宾语就要前置。

比如说“大王来何操?”这里“何”是疑问代词,作“操”的宾语,正常语序应该是“大王来操何”,意思就是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你想想,这就好像我们平时问问题,“你吃啥啦?”而不是“你啥吃啦?”是不是很有趣?
第二种形式是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就像“古之人不余欺也”,“余”是代词,作“欺”的宾语,正常语序应该是“古之人不欺余也”,意思是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说“我不怕他”,而不说“他我不怕”。

第三种形式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前。

比如“夫晋,何厌之有?”正常语序应该是“夫晋,有何厌”,意思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这就好比我们把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前面,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四种形式是介词宾语前置。

像“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就是“以何”,凭借什么。

第五种形式是没有什么标志的宾语前置。

比如“一言以蔽之”,正常语序是“以一言蔽之”。

你说,学习宾语前置是不是就像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每找到一种形式都让人兴奋不已?我们只有多去读古文,多去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呀!
总之,宾语前置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就一定能搞明白!。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状语后置
谓语动词+介词结构(状语) 何以自托于赵。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4、主谓倒置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 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 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 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诗三百》,以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秋以为期。 → 以秋为期。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练习: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马之千里者. B尔何知? C 唯才是举。 D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E 城中皆不之觉。 F 唯余马首是瞻。 G 惟利是图。
子曰:“莫我知也夫。” → 子曰:“莫知我也夫。”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 吾有老父,身死,莫养之也。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宾语+动词
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 公曰:“太师谁撞?” →公曰:“太师撞谁?
2、疑问代词宾语+介词
君谁与守? →君谁与守? 君奚为不见孟轲? →君为奚不见孟轲?
(三)宾语提前加“之”“是”复指:
1、宾语+之/是+动词
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
→ 寡君恐其罪之,敢与知鲁国之难?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 将灭虢是,何爱于虞?
2、宾语+之/是+介词
叔仲昭波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 → 叔仲昭波曰:“我为楚国之,岂为一人行也?”
(四)介词“以”的宾语提前:(宾语+ 以)

代词宾语前置例句

代词宾语前置例句

代词宾语前置例句
一、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 分析: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何”是代词,在疑问句中作“操”(拿)的宾语,前置到动词“操”的前面。

- 正常语序是“沛公在安”,“安”(哪里)是代词,作“在”的宾语,前置到动词之前。

- 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何厌”(什么满足)是“有”的宾语,这里用“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将宾语“何厌”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 正常语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余”(我)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作“欺”的宾语,前置到动词之前。

- 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自”(自己)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作“信”(相信)的宾语,前置到动词前面。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1. 这世上就没有我不喜欢的美食吗?哼,才不是呢,啥我都爱。

就像我妈问我:“这菜里有你不爱吃的不?”我肯定说:“没有不爱的,妈,您做啥我都吃得香。

”2. 难道这世界上有他不想要的财富吗?开玩笑,他就没那种对钱不感兴趣的清高劲儿。

比如说,有次别人问他:“这么多钱,有你不想要的吗?”他立马回:“没有,这钱哪有不想拿的道理。

”3. 她还能有什么不稀罕的漂亮衣服?不可能的事儿。

记得她闺蜜说:“这一堆衣服里,有没有你不想要的?”她就白了一眼说:“没有,哪件我不想要啊。

”4. 我就不信有我们不欢迎的朋友。

我们这伙人啊,热情得很呢。

有新伙伴来的时候,有人问:“你们这里有不欢迎的人吗?”我们齐声说:“没有,谁来我们都欢迎。

”5. 难道有你不怀念的旧时光吗?别骗自己了。

就像你有时候自己嘀咕:“那些过去的日子,有没有我不想念的呢?”其实心里清楚,没有,每段旧时光都有它的好。

6. 他哪有什么不佩服的强者啊。

在他眼里,厉害的人都值得尊敬。

有次讨论到一些成功人士,别人问他:“这里面有你不佩服的吗?”他坚定地说:“没有,他们都很牛。

”7. 我可不信有她不心动的小惊喜。

她就是那种很容易被打动的女孩子。

她男朋友问她:“这些小玩意儿里,有你不心动的吗?”她甜甜地说:“没有呀,都很让人心动呢。

”8. 难道这世上存在他们不向往的自由吗?怎么可能。

他们一直在追求自由呢。

有人问他们:“有你们不向往的那种自由吗?”他们大声说:“没有,自由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9. 你还能找出我不乐意干的轻松活吗?得了吧。

像有人问我:“这堆轻松的事儿里,有你不乐意做的吗?”我就会说:“没有,轻松的活谁不想干。

”10. 他难道会有不感兴趣的新鲜事?不可能的。

他好奇心超重。

朋友问他:“这么多新鲜事,有你不感兴趣的吗?”他兴奋地说:“没有,新鲜事我都想知道。

”结论: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的宾语前置句,在日常表达中很常见也很自然,能很好地传达我们的情感和想法。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句规律: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这类句子关键就是作宾语得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莫我肯顾。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就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就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就是“时人莫许之也。

”③为了强调,靠助词“之"“就是"帮助,将宾语提前,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名词作宾语,为了强调而将它扯到动词前面,又为了表示动作对象(宾语)得惟一性、排她性,在提前了得宾语之前加上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就是(之)……”得格式,例:唯才就是举,吾得而用之。

值得注意得就是,介词“以"得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就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就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得“就是”就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再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就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而表示判断得语句,有时也使用判断词“就是”,但多数时候就是借“者”“也”“为"“非”等词表示判断、二、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八种形式:用“于"字表被动、用“见”字表被动、用“见……于”表被动、用“受……于”表示被动、用“为”字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被”字表被动。

三、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得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2。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得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等。

3、用“之”或“就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唯利就是图”“唯命就是从”等。

4、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后面得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得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2008全国卷)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 ,故罪人斯戮【。译文】近日之事,祸害将要酿成,幸亏陛 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2008天津卷)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 为行故也 【译文】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 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2005重庆卷)唯巫言是用。【译文】只听从巫师的话 (2002全国卷)其李将军之谓也
(2011天津卷) 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吾知也。 【译文】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
(2011四川卷) 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 立门下,人弗之顾。 【译文】一天,(吕徽之)带上 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 ,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
(2010年天津卷)母归,但见女抱挺树眠,亦不之虑。 【译文】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 不再怀疑她了。 (2008江西卷)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大 亦愈知治矣。【译文】我喜爱他,(他)不会背叛我,让 他去那里学习,他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2007辽宁卷)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 旦之用也。【译文】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他(的原因), 是因为他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2004福建卷)欲而得之,又何请焉?【译文】(你)
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004广东卷)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
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 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2013山东卷)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 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译文】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 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 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这样的吧。 【高考例题】(2013山东卷)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 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 以自见者。 【译文】章三益具 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 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 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 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知识分享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知识分享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条件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举例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举例《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初中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整理

初中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整理

初中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整理
一、宾语前置句的概念
在文言文里,把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前面,这种特殊句式就叫宾语前置句。

二、初中文言文(人教版)中的宾语前置句类型及例句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正常语序应该是“忌不信自”,“自”是代词,在这里作宾语,因为句子是否定句(“不”表示否定),所以“自”前置到动词“信”的前面。

- 正常语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余”是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到动词“欺”之前。

2.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正常语序是“有何陋”,“何”是疑问代词,在这里作宾语,因为是疑问句,所以前置到动词“有”之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 正常语序是“大王来操何”,“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在疑问句中前置到动词“操”之前。

3. 以“之”或“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 正常语序是“爱莲,同予者何人”,“莲”是动词“爱”的宾语,用“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将“莲”前置。

- “唯利是图”(虽非初中文言文课文原句,但这种用法在初中学习中可作为拓展理解)
- 正常语序是“唯图利”,“是”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将“利”前置到动词“图”之前。

古文中宾语前置的例句

古文中宾语前置的例句

古文中宾语前置的例句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何”是疑问代词,在句中作宾语,前置到动词“操”的前面。

- 正常语序为“沛公在安”,“安”是疑问代词,在句中作宾语,前置到动词“在”的前面。

- 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何厌”(“何”是疑问代词)作“有”的宾语,前置,并且用“之”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 正常语序为“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之”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到动词“有”的前面。

- 正常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余”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到动词“欺”的前面。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 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读”“惑”分别是“知”“解”的宾语,用“之”将宾语提前,强调对句读的不知和对疑惑的不解。

2. 唯利是图。

- 正常语序为“唯图利”,“利”是“图”的宾语,用“是”将宾语提前,强调只贪图利益。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
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就是宾语移置在谓语之前。

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有下列五种情况: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例如:“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吾谁欺,欺天乎?”。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例如:“古之人
不余欺也”、“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例如:
“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用“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文言文中把体词性宾语移在动词前,
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加“之”“是”作为提宾的标志。

例如:“唯······是”、“唯······以”句式。

5.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
词的宾语前置。

1/ 1。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8种类型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8种类型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五种常见类型【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古汉语疑问代词: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盍(译为“何不”)例: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且焉置土石?微斯人,吾谁与归?王问:“何以知之?”【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副词:不、弗、未、否、勿、毋、无、莫、非例: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古之人不余欺也时不我待【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例: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4】用“之”“是”(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加重语气。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夫晋,何厌之有?唯利是图唯命是从无乃尔是过与【5】特殊情况: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如:①府吏见丁宁(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③望见恕(我)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

“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刎、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

如:举贤以自佐练习: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翻译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宾语、用直线划出谓语)1、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2、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4、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5、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7、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条件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举例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举例《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古代汉语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后面,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1.动词宾语的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在有否定副词“不”、“毋 (无)”、“未”或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里,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一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一因为我比你们都大,人家不用我了。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左传●宣公十五年》)一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一一晋国的命令,没有过这样的。

⑤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一一我有个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便没有谁来奉养他了。

例①是有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了动词“知”的前面;例②是有“毋”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吾”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例③是有“无”(通“毋”)的否定旬,代词宾语“尔”、“我”分别放在动词“诈”“虞”的前面,例④是有“未”的否定句,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有"的前面;例⑤是有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养”的前面。

这一类宾语提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句中的否定词必须是“不、毋(无)、未、莫” ,因为否定词“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用来否定整个谓语的,都不存在宾语提前的问题。

一个是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不代词的宾语,即使句中有“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也不能提前。

如例①“不己知”中的宾语“己”是代词,“己”就放在动词“知”的前面;“不知人”中的宾语“人”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就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

但是,由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的规律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否句中代词宾语不提前的例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2、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

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这是否定句。

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

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②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句规律: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这类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莫我肯顾。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寿《三国志.诸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③为了强调,靠助词“之”“是”帮助,将宾语提前,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名词作宾语,为了强调而将它扯到动词前面,又为了表示动作对象(宾语)的惟一性、排他性,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前加上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的格式,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再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而表示判断的语句,有时也使用判断词“是”,但多数时候是借“者”“也”“为”“非”等词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八种形式:用“于”字表被动、用“见”字表被动、用“见……于”表被动、用“受……于”表示被动、用“为”字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被”字表被动。

三、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等。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

四、成分省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条件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举例
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
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举例
《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语感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总结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编辑本段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崤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

(《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

(《十渐十不克疏》)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
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然则何以慎(《察传》)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

(《孟子·离娄下》)5)、方位词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

(《鸿门宴》)
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