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六年级数学《常见的量》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教案6篇

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教案6篇

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教案6篇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在已掌握的“单价数量=总价”等关系式的基础上推导出另外两个关系式正确理解三个关系式之间的联系.(二)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乘法求总价,推导出用除法求得另外两个量.难点:揭示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投影出示)14 5= 21 3=13 7=70 14=63 3=91 7=70 5= 63 21= 91 13=32 4= 12 6=15 8=128 4=72 6=120 8=128 32= 72 12= 120 15=(2)请同学回忆一下在乘数是两位数乘法中,学过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让学生讨论,互相启发,提醒一下,然后请同学回答.学生回答无序,老师要选择有序的板书在黑板上)生: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速度时间=路程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师:同学们能牢固掌握学过的数量关系,下面老师出一道常见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大家来思考.(二)学习新课1.学校鼓乐队买了8个鼓,每个3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事先写好贴在黑板上)投影出示讨论题:(几个题都用这个讨论题)(1)题目中已知哪些量求什么量(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说出数量关系式.通过讨论,根据问题回答.老师把学生说的列式板书在黑板上.34 8=272(元)使学生充分认识:34元是单价;8是数量;272元是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下面老师把(1)题,已知和所求改变一下,请看(2)题.(事先写好贴在黑板上) (2)学校鼓乐队买8个鼓用了272元,每个鼓多少元投影出示讨论题:学生讨论时老师巡视、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每个人都参与.(可以多请几名同学回答,尤其是中、下等同学,要多给他们机会)生:已知“买了8个鼓”是数量,“用了272元”是总价.求“每个鼓多少元”是单价.也就是: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列式:272 8=34(元)(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请同学按老师说的要求,把这个题目再改编一下,注意听.如果这道题的总价不变,把问题(单价)改变为条件,把数量改变为问题.请同学思考片刻,组织一下语言,把这道应用题叙述出来.(学生回答、老师把事先写好的(3)题贴在黑板上)(3)学校鼓乐队买鼓用了272元,每个34元,买了几个鼓投影出示讨论题:(根据讨论题回答,请一些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看他们是否掌握了)(生:已知总价是272元,单价是34元,求的是数量.)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列式:979 34=8(个)师:通过上面三个题目,你能说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同学们可以互相说一说)生:已知单价和数量,可以求出总价,用乘法计算;已知总价和数量,可以求出单价,用除法计算;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出数量,用除法计算.总之,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量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容易想出另外两个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这样我们就能很快地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三)巩固反馈请同学利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1)一辆汽车由胜利村开往县城,用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行35千米,由胜利村到县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列式:35 4=140(千米)(2)胜利村到县城的路程是140千米,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35千米.这辆汽车由胜利村到县城要用多少小时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列式:140 35=4(时)(3)胜利村到县城的路程是140千米,一辆汽车由胜利村开往县城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列式:140 4=35(千米)(订正时,老师板书)下面请同学打开书第75页,练习十六第1题.谁知道每题括号里绿颜色的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老师要求学生请在书上填写.(订正时老师板书)(1)单产量数量=总产量(2)总产量数量=单产量(3)总产量单产量=数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道题.(出示)(1)一台织袜机每小时织32双儿童袜,8小时生产多少双提出问题再解答,并写出数量关系式.读题并补充问题.老师填在黑板上.关系式: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列式:32 8=256(双)(2)把上题改编成求时间的应用题.(同桌两个同学互相编,然后把关系式,列式计算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台织袜机每小时织32双儿童袜,计划织256双,需要几小时关系式:工作总量工效=工时列式: 256 32=8(时)(3)把上题改编成求工效的应用题.(要求自己独立思考,编后,把关系式,列式计算写在作业本上,看谁最快) 一台织袜机8小时织儿童袜256双,平均每小时织儿童袜多少双关系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列式:256 8=32(双)小结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学习了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关系;工效、工时、工作总量的关系.今后可以应用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乘法、除法应用题.作业:看书第73页.小资料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都可以归结为:c a=b或c b=a(a,b都不等于0).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把数c平均分成b份,也就是求相同的加数a.二是求数c里面含有多少个a,也就是求相同加数a的个数b.至于求一个数c是另一个数a的多少倍,实际上也是求c里含有多少个a;已知一个数的b倍是c,求这个数,实际上就是把c平均分成b份,求这样的一份是多少.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教案篇2(1)乘法应用题和物价、产量数量关系教学目的: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常见的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领孩子们复习梳理时间、质量、人民币等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3、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的方法。

重难点:目标1、目标2《常见的量》学习单2015年2月29日星期日晴19:45的闹铃声把我从清晨的美梦中惊醒,一想到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立刻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

一看表,已经8:05了,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250千克的面包,两个煎鸡蛋。

吃过早餐,我从抽屉里拿了5角钱冲出了家门,坐上一辆载重6千克的公共汽车去给爸爸买生日礼物。

试一试:1、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那一年是()年(平、闰),那一年有()天。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那一年是是()年,那一年的二月份有()天。

2、我们下午3:10上课,用24时计时法应记作:(),21:30睡觉,用12时记时法应记作:()3、20小时=()天 1.2时=()分1.5时=()时()分4、一场足球赛,从19:45开始,21:15结束,这场足球赛进行了()时()分5、小红的体重约45()一辆货车重25()一辆货车和小明共重25吨45千克,到底是()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这节课,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一篇有趣的数学日记(播放课件),快读一读,发现它怎么有趣了?生……师:为什么会闹出笑话呀?师:是呀,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量,而且要进行量的计量,计量单位就扮演的重要的角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常见的量(板书:常见的量)(设计意图:让同学从生活的例子中感受量的重要性,体会复习这节课的必要性)二、自我检测,发现问题1、同学们自主修改日记中错误的计量单位。

2、出示正确答案(课件出示)师:请同学对照老师的答案,用红色笔勾画出自己出错的地方,但不要着急修改,因为你还没有找到原因。

常见的量的教案

常见的量的教案

常见的量的教案教案标题:常见的量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量,以及量的种类和单位。

2. 掌握常见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的量的测量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教学内容:1. 量的概念和分类2. 长度的测量和单位3. 面积的测量和单位4. 体积的测量和单位5. 重量的测量和单位6.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和量的图片或实物,引出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论讲解:介绍量的种类和单位,以及常见量的测量方法和换算关系。

3. 示范操作:老师示范如何使用尺子、量杯、天平等工具进行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的测量。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练习,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计算书桌的面积和体积等。

5.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讨论和分析。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的疑惑。

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老师的示范操作和实际测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量的测量方法。

2.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练习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教学评估:1. 学生练习成果:观察学生的测量练习成果,检查其测量的准确性和计算的正确性。

2. 案例分析表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问题分析的逻辑性、解决方案的合理性等方面。

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常见的量(教案)数学六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常见的量(教案)数学六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常见的量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常见的量:质量、长度、时间、货币,梳理元、角、分、年、月、日、时、分、秒、克、千克、吨等常见的计量单位,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它们的具体意义,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对计量单位的分类整理复习的过程,学习用表格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

3、加强常见的量与生活的联系,养成在数学学习中认真严谨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我们班的大明星,快来读一读他的介绍,你能猜出他是谁吗?谁来读一读?(1)出示人物介绍。

他是我们班的同学,跑步特别快,大家都叫他飞毛腿。

仅用17秒就能跑完操场半圈,用1分30秒就能跑完操场两圈。

你知道他是谁了吗?(2)他是谁呀?师:(出示照片)对啦,快看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班的飞毛腿——胡灿阳!(二)知识梳理,复习巩固。

1、你从哪些数学信息中能知道他跑得快呢?师:其中17秒,1分30秒中的分和秒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常见的时间单位还有哪些呢?(1)学生汇报。

年、月、日、时、分、秒。

(2)接下来我们就先来复习这部分知识。

你想从哪几个方面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呢?师: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整理复习常见的时间单位。

(3)我们先来看第一方面,时间单位是有大小的,你能把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4)通过同学刚才的排列。

我们知道最小的时间单位是秒,你知道1秒钟有多长吗?你能用1秒的时间坐好吗?准备——1!同学们不仅知道1秒有多长,而且坐姿也很棒!1分钟有多长呢?(数60个数,写30个字,能走60步)1时呢?(两节课的时间大约长1时)小结:看,这些时间单位就在我们的身边啊!(1)刚才我们从单位大小这方面进行了复习,那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2)指名学生讲。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种量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各种量的意义,并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计量单位,从而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量单位转换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理解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概念及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转换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各种计量单位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单位之间的转换。

2.针对难点,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各种计量单位的意义,从而突破难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各种计量单位。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模型。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付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量。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他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计量单位,这些计量单位有什么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常见的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识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亲自体验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教材呈现的两个令人振奋的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回顾这些量及其单位,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大约有多重,回顾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和时间单位的概念。

(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单位现实情境,注重亲自体验单位的实际意义。

)二、巩固与应用教师呈现三道练习题及一些实践活动,下面就看这些内容作以说明,大家在使用教材时可根据班级实情,适当调整与补充。

第1题复习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可以独立解决,再交流是如何进行换算的,由此巩固单位之间的换算。

第2题复习时间的认识及24时计时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借助图上提供的信息,计算小龙一天在校的时间。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说说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如何进行换算,并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第3题复习有关时间的计算,只要用离开起点站的时间加上40分就是到终点的时间。

实践活动虽然是复习,也应鼓励学生实际调查,再次体会1分的实际意义。

三、全课总结。

下载全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的教学设计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的教学设计一、导入:1.这节课由我来给同学们上。

我站在这里,同学们对我以及我要给同学们上的这节课,一定有许多想知道的。

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呢?(每人只提一个问题)(学生提问,教师回答)2.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多,我就不一一回答了。

我今天的任务不是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对。

言归正传,据我了解,我们小学六年级现在已经普遍进入了复习阶段,你们已经开始复习了吗?(学生回答)3.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复习“常见的量”。

(板书课题:)二、课堂复习。

1.其实在我们教室里就有一些常见的量,你能找到吗?(自己的'体重、身高、年龄,黑板的面积等)2.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些量?(学生回答)3.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量有:长度、面积、体积(包括容积)、质量、时间等。

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呢?谁知道?(按顺序说出来,这样就显得不乱了。

)4.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量以及各种量的计量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进率整理一下,写在一张纸上,每小组只写一份就可以了。

(重点内容)……(教师巡视,提醒:速度要快一些)5.各小组整理完了吗?6.小组整理完后和附近的小组交换一下,看看别的小组是怎么整理的。

7.再交换回去,可以对自己小组的整理内容再做一下修改和补充。

8.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每小组汇报你们整理的一种量就可以了。

哪个小组先说一说?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次板书:(标上进率)长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面积: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体积(容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质量:吨、千克、克时间:世纪、年、月、日、时、分、秒货币:元、角、分三、课堂练习。

1.刚才我们已经把学过的量进行了整理,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

说一说,怎么进行单位的改写?(提问)2.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看来都掌握的不错。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常见的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等常见的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各种量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为日常生活中进行量的计算和估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这些量的换算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各种量及其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等常见的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等常见的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各种量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各种量。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各种量的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实物或图片,以及相关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制作食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单位,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教案、教学设计
3.家长辅助作业要注重与孩子的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同时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
4.作业批改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计量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长度、面积、体积等常见量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计量单位换算和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心,但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学习难度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此外,学生在团队协作、动手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发展不均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计量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测量物体、制作计量工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量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多元化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本章节的学习效果。
2.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1)填空题:补充完整计量单位或换算关系。
(2)选择题:选择正确的计量单位或换算方法。
(3)应用题:运用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量方法和解题思路。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常见量的计量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应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常见的量数学教学教案

常见的量数学教学教案

常见的量数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量,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

2. 学习测量工具:尺子、量角器、天平等。

3. 学习换算单位:如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量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2. 难点: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量的特点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换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量,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各种量的定义和特点,演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如测量课本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

4. 换算练习:让学生进行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的换算练习。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常见量的理解和测量工具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测量和换算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以及他们的计算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换算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课本及相关辅导书。

2. 教具:尺子、量角器、天平、实物等。

3. 课件: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认识常见量,学习测量工具的使用。

2. 第3-4周: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的换算。

3. 第5-6周: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第7-8周:进行课后作业的批改与辅导。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常见的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正确理解量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数量词描述同类物品的多少;•能够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够使用秒表来测量时间,能够读取钟表上的时间;•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以上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教学内容1.常见的量2.时间的测量3.长度的测量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2.实践法3.演示法4.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常见的量1.引入先让学生们回忆一下“量”的概念,回答下面的问题:–什么是量?–量有哪些种类?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常见的量,比如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等。

接着,通过PPT展示、图示等方式,向学生们介绍常见的量,并讲解他们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要求他们通过观察和描述,确定物品的量,并正确使用数量词描述它的多少。

3.实践法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测量的方法,比如使用直尺或卷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4.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实物、图片等进行演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时间的测量1.引入通过PPT展示和解释,让学生们了解秒表和钟表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实践法让学生们使用秒表来测量时间,教授他们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并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3.讨论法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分享在生活中使用时间的经验和方法,并帮助他们了解时间在不同场合的表达方式。

3. 长度的测量1.引入通过PPT展示和解释,让学生们了解长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实践法让学生们使用直尺或卷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让他们口头描述、用图形表示和写数字等不同的方式表述所得到的测量结果。

五、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后,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量的概念,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2.学生们能够正确使用数量词描述同类物品的多少,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学生们能够使用秒表和钟表来测量时间;4.学生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上述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常见的量(教案)

常见的量(教案)

常见的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量及其应用。

2.能够清晰地区分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3.掌握计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五种基本计量单位的掌握。

2.常见的量之间的换算。

3.应用量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1.不同计量单位的换算。

2.运用量进行数学计算。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学生用书3.学生练习题册五、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通过生动的场景或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讲授法:在介绍常见的量和计量单位时,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使学生能够理解、记忆。

3.互动法: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4.综合法:课后让学生复习、总结所学内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一、前置知识讲解:1. 数量和量(1)定义:数量是指用数码来表示一个个体数目大小的概念。

量是指具有数量和单位的概念。

(2)形象化的理解:如果把数量比做一个人的话,那么量就是这个人的身高、年龄或重量等属性。

2.量的种类(1)定义:量的种类是按照物理世界的分类,分成基本量和导出量两种。

基本量是人们直接感知得到的量,其单位是国际制度单位的基本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等。

导出量是由基本量经过运算或组合而得到的量,其单位是国际制度单位的导出单位,如:速度、加速度、功等。

(2)常见的量和计量单位时间量秒(s)长度量米(m)重量量千克(kg)电量量安培(A)温度量摄氏度(℃)面积量平方米(m²)体积量立方米(m³)速度量米每秒(m/s)二、教学内容讲解1.五种基本计量单位(1)秒( s):时间单位。

(2)米(m):长度单位。

(3)千克(kg):重量单位。

(4)安培(A):电流单位。

(5)摄氏度(℃):温度单位。

2.常见计量单位的互换(1)长度量单位互换: 1km = 1000m,1m = 100cm,1cm =10mm,1m = 1000mm。

常见的量教案(5篇模版)

常见的量教案(5篇模版)

常见的量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常见的量教案《常见的量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能正确认识质量单位,熟练掌握它们的运用。

2、通过复习能认识时间单位,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换算。

3、通过复习能认识人民币单位及其相互的换算。

4、通过复习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单位。

学习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

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中国从一个体育大国逐渐成长为体育强国,我国优秀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顽强拼搏,屡创佳绩,为国争光。

其中刘翔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他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世界跨栏史上第一人。

今天我们就以刘翔的事迹为例来复习《常见的量》。

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小黑板)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能正确认识质量单位,熟练掌握它们的运用。

2、通过复习能认识时间单位,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换算。

3、通过复习能认识人民币单位及其相互的换算。

4、通过复习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单位。

三、练一练。

(一)学生口述检测要求。

看书要认真,回忆要仔细,交流要虚心,做题要细心。

(二)出示检测题。

1、认真看教材48页“回顾与交流”内容。

(小黑板)圈出:上面的信息中的一些量,并想一想哪些是质量,哪些是时间,哪些是长度?2、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你还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进制是多少?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进制是多少?时间的单位有哪些?进制分别是多少?(小黑板)(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板书,要按一定顺序写,改正时用彩色粉笔改。

)过渡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道题一道题来做)3、想好单位之间的进制,完成教材48页的第一题。

4、认真观察,仔细算算小龙一天在校多长时间?(教材48页2题)5、看一看,算一算,填一填。

相信你最棒!完成教材48页3题。

四、议一议。

(一)同桌交换对改3-5题。

教师公布答案,以表扬鼓励为主。

(二)讨论。

(1)、同桌互相交流刚才练一练的题,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

《常见的量》(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常见的量》(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常见的量》(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常见的量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下册数学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影响。

首先,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

然而,对于一些更抽象的概念,如比例、百分比等,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其次,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运算能力已经比较强,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应用题、图形题等,学生可能还存在解决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影响。

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概念的初步理解,讨论和案例研究则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具体教学活动设计:a.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售货员、顾客等,进行购物场景的模拟,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b. 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物体体积等,亲身体验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K12学习】XX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总复习教案

【K12学习】XX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总复习教案

XX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总复习教案常见的量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3“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

教学目标:掌握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不同的单位,能够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掌握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单位的换算。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整理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体会各个量的具体意义;掌握整理和反思的复习方法。

教学重点:对量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系统化。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进行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买过东西吗?在付钱的时候,同学们是否有发现在金额的后面带有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常见的量”。

二、交流共享你知道哪些关于时间和质量的单位?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质量单位:吨、千克、克你知道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年=12月1日=24时时=60分1分=60秒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大约有多重?你还知道哪些货币单位?举例说明。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元=10角1角=10分元=100分单位的换算。

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将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将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与实践”第1~6题。

第1、3题:利用生活经验,结合具体情境完成填空。

第2题:重点评讲。

学生独立思考,将结果填在教材上。

交流反馈订正,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进行单位换算。

×进率【17-18下】【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小结换算方法:高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第4题:借助图上的信息,计算图书馆全天一共开放的时间。

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集体订正。

第6题:认真读题,弄清题意,了解每袋重40~50千克的含义。

计算出最多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订正答案。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敬请选用《名校课堂》相关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09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对已学常见的量的知识回顾与整理,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生活中相关知识的应用,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养成整理知识、回顾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理学过的常见的量,并进一步理解其意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复习1.阅读材料,发现常见的量。

(1)上面信息中有哪些量?(2)给这些量分类。

2.感受常见的量。

举例说一说。

14分的时间大约又多长,246kg大约有多重……3.对于这些量,你还知道哪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常见的量进行复习和整理。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1.问题: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1)说说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2)举例说明1克、1千克、1吨实际大小,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

(3)用喜欢的方式整理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

2.问题: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哪些?(1)说说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哪些?(2)说说这些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3)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4)体验1分钟有多长。

调查在日常生活中1分可以做哪些事,写一写你的感受。

3.问题:生活中常见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1)说说常见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2)说说常见的人民币的进率是多少?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了生活中常见的量,并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怎么应用这些知识吧!三、巩固与应用。

1.单位换算。

(1)独立完成以下练习。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关于单位换算,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吗?2.计算时间。

(1)观察上图,小龙一天在校多长时间?(2)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在计算时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解决实际问题某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到终点站要用40分,在下表中填入公共汽车到达终点站的时间。

【配套K12】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配套K12】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常见的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复习课是学生在学习某一阶段数学知识之后,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

绝不是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程式化的再现知识,也不是能力的机械训练,教学方式的被动接受。

复习“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整理”,二是“改写”。

因此,我认为复习时应当在个人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先提出小组合作分类整理的要求,然后让各组自行整理,再组织全班交流。

复习不同数量单位的改写,可以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上的“做一做”,再汇报交流改写方法。

教学内容: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整理复习教学重点: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目标: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小马虎”王明同学写的数学日记。

请看大屏幕。

今天是20XX年2月29日。

早晨6:30我被急促的闹钟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

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

然后就背起了20XX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得真过瘾!师:你们笑什么?生:他用的单位不恰当。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学习数学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

师:那请同学们找找这则日记中有哪些常见的量呢?二、自学互动:师:大家说了那么多的计量单位,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全搁在一块,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师: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

《常见的量》教案02

《常见的量》教案02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数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常见的量》。

教学目标:1.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2.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长度.面积等各种常见的量及其计量单位,对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更清楚,从而学会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并能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重点:1.学生小组整理计量单位和进率。

2.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计量单位的具体表象。

教学过程:一.日记引趣,发现问题读一读“小马虎”的日记2008年2月28日星期四晴今天是二月份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进入阳春三月了。

天一亮我就起床了,一看表才17:30,挺早的!我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我拿起8平方米的毛巾开始洗脸.5毫米长的牙刷刷牙,太好了,我才用了10秒钟时间。

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饮而尽。

吃过早餐,我搬着5吨重的花盆向奶奶家出发……师:同学们,看了小马虎的日记,你有什么要说的?师:看来,小马虎没有真正理解一些常见的量,今天我们就来帮他复习常见的量二.设置障碍,整理知识1.小组分工协作,把学过的计量单位,设计成有序,全面的知识框架图,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

2.成果展示,集体交流师生共同整理常见的量及其进率。

三.巩固应用1.补充下篇日记的单位名称。

8点25分,我走进了一个大约560()的思达超市,超市里的货物琳琅满目。

我看到了一张大约半径约52()的圆形桌子,真漂亮,是用红木做的。

我来到学习用品专柜旁,,买了一支长176()的铅笔,8角;一瓶125()的墨水,2.5元。

我在超市里逛了30()后,又买了一盒妈妈最爱吃的巧克力,它长25(),宽12(),高3(),12.6元。

我到收银台付过帐后,便离开了超市。

四.单位改写练习:1.直接进行练习:4.6立方米 =( )立方分米 0.75平方米 =()平方分米60毫升 =()升 35分 =()小时4.6吨 = ()吨()千克 3.05元 = ()元()分80分 = ()小时()分 5米5厘米 = ()米B.每一年的大月有()月,每一年的小月有()月;2008年的第一季度有()天,第二季度有()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常见的量》教案教



一、温故知新
、师:下面是小红的日记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
XX年2月29日
星期一

今天是XX年2月29日,早上我从睡梦中醒来,一看表已经是19点钟了,我立刻爬起来马上穿衣,刷牙、洗脸才用了10小时时间。

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吃了一个100千克的面包,想到今天要买本参考书,就从抽屉里拿了7分钱,背起书包,飞奔出门,经过20秒,我就高高兴兴到学校了。

师问:你们笑什么?那小红的日记中都有哪些计量单位呢?
师:同学们,你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么?请修改。

师:修改完后请整理出单位的换算。

2、填空
质量单位:吨
千克

时间单位:世纪






教学调整
年有(
)个季度,每个季度(
)个月。

上半年(
)天,下半年(
)天。

人民币:元


二、探究新知
师: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对各种量的计量中,进率的运用可不能马虎啊,今天我们一起来系统整理复习小学学习过的一些常见的量,
板书:常见的量
(1)复习质量单位。

师:这里有1粒花生米,估计一下有多重?(1克)多少个这样的花生米重1千克?生活中的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1吨呢?
(2)整理时间单位时,让学生有顺序地说出学过的时间单位。

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吗?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怎样判断哪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今年是什么年?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整理后的计量单位。

000
000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00
2
24
60
60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
—→秒
人民币:元——→角——→分
师:我们怎样才能又快又好于记住这些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呢?
4.复习单位换算
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是,有时需要把同一种量、不同计量单位之间进行改写。

你还记得怎样改写吗?(先小组交流再汇报)
总结: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时,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时,要除以进率。

三、当堂训练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只小鸟重40(
),一头奶牛重250(
),一头大象重4(
)。

(2)一袋面粉重20(
),50袋这样的面粉重1(
)。

(3)小新从家到学校用了18(
),一列火车从广州开到上海用了16(
)。

5角8分=(
)元
3.7元=(
)元(
)角
4000千克=(
)吨
.05千克=(
)克
20秒=(
)分
0.45时=(
)分
3/5时=(
)分
.02吨=(
)吨(
)千克
3.(1)一年有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个月,其中(
)季度和第(
)季度都有92天。

(2)14时是(
)午(
)时;晚上8时是(
)时;夜里12时是(
)时,也是第二天(
)时。

4.
5.“神州”九号航天飞船于XX年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经过18分钟进入预定轨道。

你能算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吗?(如果是18时54分发射呢?)
6.王大伯家收获了200袋大豆,每袋重40—50千克。

用一辆载重10吨的卡车,一次能全部用完吗?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复习什么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的联系?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收获)
五、巩固达标
.填一填。

一个鸡蛋约重50()
刘翔110米跨栏成绩训13(

一头大象约重4(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要365(

2、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
(1)XX年和2100年都是闰年。



(2)17时45分也就是下午5时45分。



(3)每年都有366天。



(4)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重。



3、说一说
(1)小明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明年他才过第三个生日。

你知道他今年是几岁?他是几月几日出生的呢?(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开放题:()

8(
)〉8(
)〉8(

)=500(
)=0.05(

2、写数学日记(要求:想象着写出“小马虎”在超市买礼物的情景,使用尽可能多的计量单位)
六、亮点与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