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有效解决。⑨从环境中自我独立,即独立自主,自由而
7
自律。
2.台湾心理健康专家黄坚厚于1976年提出的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他通常是乐于 工作的。②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③心理健康的 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有悦纳自己 的态度。④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 接触。
18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 2.社会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改善心理障碍和
行为障碍患者的社会适应性为目标,采用建立在行为主义理
论基础上的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技术的社会学模式是由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 其基本技法有:放松治疗法、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认知 行为矫正等。
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一书 中提出十条标准。
(3)暗示性。
(4)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 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 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 抵抗力。
12
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
5
(二)我国台湾地区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台湾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力图把
西方学者的经典研究用中国文化来表达,在心理健
康中国化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6
1.王钟和等人1979年提出的心理健康的9项标 准
①幸福感。②和谐,即内在情绪平衡,记忆欲望和环境 之间协调。③自尊感,包括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 和自我评价。④个人成长,即潜能充分发展,是自我实现的 人。⑤个人成熟,就是个人发展达到了该年龄应有的行为。 ⑥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 极主动,能应变。⑦保持与环境良好接触,生活于现实生活 中,免于疏离感。⑧有效适应环境,即能面对问题做理性思
(一)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心理健康标准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马斯洛和米特尔 曼的“经典十条”;奥尔波特“成熟者”模式;4.弗姆的 “创发者”模式;.坎布斯的“四种特质”;6.舒茨的心理 健康标准
3
1.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心
理健康的标志,即:身体、智力、 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 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 的生活。
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8)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 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识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 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14
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
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
(9)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 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 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
(10)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
很快地适应下来以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 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15
3.马建青七标准论。马建青(1992)从临床表现方面考
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条基本标准:
(1)智力正常;(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3)具备一 定的意志品质;(4)人际关系和谐;(5)能动地适应环境; (6)保持人格完整;(7)符合年龄特征。
10
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一书 中提出十条标准。
(1)周期节律性。
(2)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 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 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 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11
第二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第一节
第二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异常
第三节
常见的心理障碍
1
第一节
来自百度文库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绪和意识行为
方面的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
的良好状态。
2
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需要参考一定的标准,但国 内外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标准,而这些标准也不尽相同。
16
孔屏心理健康的八标准论:
①智力发展正常;②情绪反应适度;③意志品质健全;
④人格统一完整;⑤自我意识正确;⑥人际关系和谐;⑦社
会适应良好;⑧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考试)
17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
1.精神医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清除心理疾患
为目标,采取心理治疗方法,以特定的场所和专职的心理治 疗师,解决求助者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其基本技法有:精神分析治疗法、存在主义治疗法、格 式塔治疗法、行为主义治疗法、认知治疗法、现实治疗法等。
8
(三)中国大陆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许又新三标准论
(1)体验标准,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主要是
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两项。
9
1.许又新三标准论。 (2)操作标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的方法考察心
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
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主要是工作及学习效率 高和人际关系和谐两项。 (3)发展标准,是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 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
(5)心理活动耐受力。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作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 (6)心理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 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13
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 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
(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
4
(一)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心理健康标准 2.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的“经典十条”
①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恰当评价自
己的能力;③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④不脱
离周围现实环境,有自知之明;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表 达、宣泄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 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 人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