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16年来最重要演讲
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
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1.以开发人性为目的"一的"就是一个目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人性,教育要针对人性,要开发人性,使人性能够展露出来,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这个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人并不一定能够尽其性,所以能尽其性然后能尽人之性,这个就是一种教育,尽自己的性,然后尽所有人的性,这就是教化。
所以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呢,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的化育,赞天地化育则能与天地参矣,赞天地化育就是人通于天,人德通于天德,所以,能尽其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自己与自己沟通,自己与自己和谐,能尽人之性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能尽物之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赞天地的化育就是人与宇宙的和谐,那么现代西方人讲这些和谐,我们叹为至理名言,为什么我们会赞叹它是至理名言呢?因为它确实是合乎人的内在心灵的追求,而合乎内在心灵的追求,我们可以说是本于人性而起的追求。
2.十字打开,兼顾教育的全面性和历程性怎么了解人性?我们必须把它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来看看我们是不是面对这些内容,假如我们面对这些内容,我们尽了这些内容,我们或许可以说我们尽了人性。
全面性:人性中有两个性质,两个性质就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尤其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
第一个是我们很难了解人性,因为程子(程伊川)说: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
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于是人就有许许多多的活动产生,那么人生而静,就是"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静的,你还没有感于物的时候,你的心是静的,这个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那个"中"以上不容说,意思也就说,那是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人性是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人性是不许你随便说的。
用一个不可诤法,就是不容争辩的方法,来讲人性的内涵,从人性的内涵来了解人性。
人类已经表现出来的人性内涵,我们从这个内涵大体上可以把握到人性,大体可以把握到,虽不中不远矣。
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
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1.以开发人性为目的"一的"就是一个目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人性,教育要针对人性,要开发人性,使人性能够展露出来,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这个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人并不一定能够尽其性,所以能尽其性然后能尽人之性,这个就是一种教育,尽自己的性,然后尽所有人的性,这就是教化。
所以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呢,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的化育,赞天地化育则能与天地参矣,赞天地化育就是人通于天,人德通于天德,所以,能尽其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自己与自己沟通,自己与自己和谐,能尽人之性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能尽物之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赞天地的化育就是人与宇宙的和谐,那么现代西方人讲这些和谐,我们叹为至理名言,为什么我们会赞叹它是至理名言呢?因为它确实是合乎人的内在心灵的追求,而合乎内在心灵的追求,我们可以说是本于人性而起的追求。
2.十字打开,兼顾教育的全面性和历程性怎么了解人性?我们必须把它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来看看我们是不是面对这些内容,假如我们面对这些内容,我们尽了这些内容,我们或许可以说我们尽了人性。
全面性:人性中有两个性质,两个性质就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尤其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
第一个是我们很难了解人性,因为程子(程伊川)说: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
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于是人就有许许多多的活动产生,那么人生而静,就是"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静的,你还没有感于物的时候,你的心是静的,这个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那个"中"以上不容说,意思也就说,那是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人性是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人性是不许你随便说的。
用一个不可诤法,就是不容争辩的方法,来讲人性的内涵,从人性的内涵来了解人性。
人类已经表现出来的人性内涵,我们从这个内涵大体上可以把握到人性,大体可以把握到,虽不中不远矣。
《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观后感
《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观后感《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观后感王财贵教授在演讲中,告诉我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我们要了解教育的本质,不障碍孩子;要轻松愉快地开展教育工作,和小朋友一起成长,就必须开展读经教育。
截止演讲日,经过王教授7年的努力,仅台湾岛就有100多万小朋友在接受读经教育,中国大陆有超过三百万小朋友在接受读经教育,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在接受读经教育。
南怀瑾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天下的父母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
”我们要对这句话做痛彻的反省,我们要重新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理论。
首先,我们要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心态。
近一百年来,中国患了普遍的“文化侏儒症”。
中国人已经忘了中国文化了,全盘西化,连中国书都不能读了。
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还要靠翻译,这就代表,这个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国文化。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想要去吸收别人的文化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
全盘西化,不是学到美国的冒险精神和大气魄的民族精神,而是在学好莱屋、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学日本,不是学到日本的企业家精神和樱花的那种悲剧精神,而是在学日本的卡通动漫。
丧失自己文化信仰的民族,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其他民族也不可能有贡献。
如果中国人只是政治经济军事上强大,中国将又是一个可怕的民族。
我们要想一想,我们除了各方面强大之外,我们的心灵也要成长,我们的文化也要再放光芒。
我们的下一代要有宽阔的心胸,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从哪里做起?从文化的教养做起。
我们的教育不是从上到下都非常努力吗?难道我们没有考虑文化教养吗?其实不是没有考虑,我们上从教育部,下至老师家长都是非常尽心尽力的。
只是如果没有对准焦点,那就非常可惜,事倍功半。
如果我们对教育的本质了解不够透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认识不够清楚,那么我们所做的教育可能不仅没有效果,还有反效果。
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王财贵博士北师大演讲
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王财贵博士北师大演讲儿童读经教育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
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那样的纯真纯洁,他的品德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
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无穷,我们只要不障碍他就不错了。
所以,有许多老师;有许多家长一直在残害一直在障阻我们的孩子,所以使我们国家没有人才,从今以后不要再那么努力了。
千万、千万;拜托、拜托。
要知道怎么样做到这样的愉快轻松,跟小朋友一起成长,我们今天有大概两个小时的讲座。
在这两个小时之前我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影带,这是六年前的带子。
(录像片)“前几个礼拜我们播送一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专题,对牟先生一生为中国文化的贡献深感佩服,牟先生有感于中国文化对现在社会转向该是一贴良方,但是如何落实呢?现在他的嫡传弟子王财贵就正在推动一项文化运动,从根救起我们未来的主人翁,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成绩进步,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折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请看记者胡春玉和肖瑞华的报道。
这里是台北市中正国小四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他们每天在早自习也都是在读诵四书,而这里是复兴街的一个社区妈妈家里,小朋友下课后聚在一起也是在读老子、庄子、论语、唐诗,这些一般人认为深奥难懂的中国经典,小朋友不但朗朗上口,有的甚至能背整本老子半论语了,全省目前初步估计大概有五千个小朋友正在接受读经训练,这些小朋友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读经教育,不但国语能长期进步,有的竟然也从经典中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令许多家长及老师又惊又喜……”依照国际礼节看完了要鼓掌……,这个片子是六年前拍的,所以刚才说现在全台湾省有五千个小朋友读经,那是我推广读经以后的两年。
从多少人开始推广读经呢?就是从一个开始的。
王财贵和他的儿童读经教育
王财贵和他的儿童读经教育———与经典同行,和圣人为伴一、缘起二、王财贵简介王财贵先生,字季谦,1949年4月10日出生,台湾省台南县人。
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当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师事隐者掌牧发先生、书法家王恺和先生,是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
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
国立台中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华山讲堂读经推广中心主任,台湾汉学教育协会会长。
全球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
1994年, 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开始致力于推广事业。
15年来,在台湾、香港、东南亚、美国、欧洲、澳洲及大陆地区公益演讲千余场。
2001年7月24日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经典导读讲座”,被誉为“一场演讲,百年震撼”,掀起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的风潮。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8000万儿童从中受益。
王财贵教授不仅是一位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师者。
三、读经教育记得曾在报纸上看到学者引述半个多世纪前一位教育家叶圣陶的话说:「中国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之下太过重视升学考试,以致于造成了『以智毁德、以智毁体、以试毁智』的结果。
」过度注重升学考试而毁了德、智、体三育,乍听之下,或许是有点惊世骇俗、危言耸听,可仔细玩味之后却实在是一针见血的伟言谠论。
回顾我们这几十年来的教育,升学主义大行其道,文凭主义到处充斥,师长们竞相以考高分、中第一志愿期勉自己的子弟,莘莘学子们朝夕苦读为的也只是高中金榜、荣登名校。
这样的教育,究其实不外追求「功名利禄」四个字而已。
彷佛人生的价值,除功、名、利、禄外,其余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真、善、美等更高的价值,往往只是教科书中供人凭吊的远古遗训;理性、尊重、合作等美好的行为,往往也只是公民课本上聊备一格的道德教条。
一旦走出了学校的象牙塔,投入真实又现实的社会,一切只能向「钱」看,拚了命只为把「权」抓,谁教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侏罗纪公园」?在这样一个「失落的世界」里,生存的法则是「弱肉强食」。
浅论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
浅论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把握到教育的本质,从人性角度来设计教育,教育是非常简单的,要培养人才是非常轻松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关键,是不管教育还是其他学问,都要回归“本”。
学习的功课要学,考试范围内的知识,也都有一定意义,但是它对人生的意义到底有多么重大,我们要考察出來,然而去安排孩子学习。
假如学习一直在考试方面为难学生,恐怕也是费力多,收效少,所以要从人性的本能出发。
教育有三大原则,所谓原则,“原”就是根源,“则”就是规律,最基本的规律叫做原则。
教育有三个最基本的规律,按照基本的规律而行,不见得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功效,因为教育是教人,而不是教机器,所以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按照规则而行,甚至违反了最基本的规则,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失败。
所以,教育一定要按照规则,当然所有事情都要按照规则,教育更要按照规则,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酝酿的工程。
有些事情的成效很容易看到,让人很容易按照成效来修正做法,来反省他的规则,但是教育的成效是在几十年之后,甚至几百年之后,所谓教育是百年大计,所以对规则的把握更应该谨慎。
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教育的时机要把握,第二,教育的内容要把握,第三,教育的方法要把握。
所谓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就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要完成那些必要的教育,是有相当固定性的,这在教育上叫教育的关键期。
教育的时机一去不复返,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教育的时机是教育的第一大关键。
教育的时机有两个方向要注意:第一,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在特定时期内要完成哪些必要的学习。
而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教育时机最关键的问题在该开始的时候不开始,就一个后果,错过时机。
错过时机,往往机会永不再来。
教育的时机应该从什么时候作为起点,道理很简单,教育如果教的是生命,从生命有的那一天,就是教育的开始,也就是说从受孕的那一天开始,胎儿就应该做教育了。
中国古人说胎教,有经验上的直观道理存在,西方人研究胎儿脑神经医学,至少从人类生理成长上证实,胎儿是可以接受教育的。
当众讲话:让掌声响起(16年经典版)
精彩摘录
关系是泥饭碗,易碎;文凭是铁饭碗,易锈;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会升值。而口才,是一切才能的先行官。 今日社会,以实力演绎尊严。
有一种能力你必须具备,不管你喜欢与否,那就是轻松自如地进行当众演讲,这是一种财富,将伴随你50到 60年,如果你不喜欢,你的损失也将是50到60年。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的一句话:“你能对着多少人当众讲话,你的事业就会有多大!”
作者介绍
这是《当众讲话:让掌声响起(16年经典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当众讲话:让掌声响起(16 年经典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案例
讲话
经典
讲话
中国国情
颁奖
闭幕
掌声
训练
当众 训练
会场
版
原则
充分准备
黄久凌誓
腰
后记
确立
内容摘要
当众讲话是实践性极强的一种技能必须开口训练寻找一切机会实践才能超Yu0和突破。在这个极为关键的问 题上本书是一本专享、不可多得的当众讲话实践宝典。中国演讲培训业先驱、北京卡耐基成功素质学校的校长黄 久凌先生凝聚16年一线教学心得独创的20个经典主题训练立足于卡耐基的教育理念和参与式教学法又独到地揉合 汉语语境与中国国情用大量真实有趣的案例和层层递进的训练为你打造出总统般的讲话气质拥有梦想中的好口才!
5 第四节当众讲
话六大原则四 表达感受
第五节当众讲 话六大原则五
和谐沟通
第六节当众讲 话六大原则六 忘我表现
什么是国学经典文化
什么是国学经典⽂化国学,⼜称为“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国⽂化与学术。
其内涵包括了历史⽂化与艺术特征的各类学科,具有历史性、延续性、民族性和国家性。
具体来说,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学、史学、医学、数学、伦理学、宗教学、礼俗学、考据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以及书画、⾳乐、戏剧、星象等(《四库全书》包含了国学的主要内容,共分经、史、⼦、集四部)。
国学以先秦诸⼦和儒家哲学为主流,对中国的传统⽂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们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法家思想、兵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和杂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和社会,如何建⽴⼈与⼈、⼈与社会、⼈与⾃然的和谐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化观念。
这种观念和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华⼈社会,也影响着当今世界。
国学的宗旨,乃是“为天地⽴⼼,为⽣民⽴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太平。
”国学的当代价值,是深远⽆量的。
学习推⼴国学,有利于唤起中国⼈民的⽂化⾃觉、⽂化⾃信和⽂化认同,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化融合,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有利于提⾼国民的⽂化素养、道德素养和精神⾯貌,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和兴盛。
中国古⽂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幸运礼物,也是民族⽂化经过风⾬洗礼后留下来的宝贵薪⽕。
即使⼈类已经步⼊电⼦时代,科学技术⽇新⽉异,新的发明不断涌现,但是传统⽂化依然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
在世界四⼤⽂明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机盎然,永不衰竭?在西⽅列强⽠分世界时,为什么许多国家消亡或被吞并了,⽽中国却历经劫难屹⽴不倒?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悠久深邃的传统⽂化,有儒道思想和龙的精神,其精髓是:“⾃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是我们⽴于不败之地的根。
国学对于育⼈、治国、理政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进⾏国学教育,是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也是个⼈和社会的需要。
作为中国⼈,不懂⾃⼰的国学是遗憾的。
因此,要通过每个⼈的努⼒,使我们的国学进⼀步发扬光⼤。
王财贵读经写作文
王财贵读经写作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学者王财贵在大陆宣讲并建立起一套名为“老实大量读经”的“理论体系”,自言以培养圣贤为目的,以全日制读经为手段。
彼时,正是国学热兴起,“读经运动”在中国勃兴之时,王财贵的理论获得大量信众支持。
十年前,读经热进入高潮,全国近百家读经学堂雨后春笋般建立,大批少年离开体制教育,进入读经学堂求学。
如今,最早的一批读经孩子已经成人,他们也成为了这场体制外“教育”的实验品。
那么,近十年的“读经教育”成效如何?最早的这批读经孩子又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新京报记者关注读经现象,勾勒出一条以王财贵为主导的读经教育产业链条。
很少有人的念书经历,比济南少年郑惟生更坎坷。
观后感近两天,我看了一个讲座。
讲座的内容就是推展儿童经典背诵的理念。
看完以后,我感慨很深。
讲座先讲台湾的孩子从小接受类似于美国的教育,渐渐忘记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
对中国的许多名著一无所知。
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介绍,如何回去自学别的国家的文化呢?接着,就带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提倡孩子读经。
经就是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
我现正在学弟子规,他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
弟子规是中国历史悠久,教人做人的书之一。
每大句三个字,朗朗上口,短小精悍,脍炙人口每一部分都存有一个历史故事。
弟子规主要教导人孝顺。
每一小段都有一个有关这一段的内容的故事。
其中: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及勿倔。
父母教导,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
以前我一直没努力做到。
现在听到了古人的教训,真的自己真的就是不必须。
弟子规里的一字一句都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短短几百字,概括了一生的哲学。
只要我们回去书法展,回去体悟,回去体会,就可以感觉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观后感近两天,我看看了一个讲座。
讲座的内容就是推展儿童经典背诵的理念。
看完以后,我感慨很深。
讲座先讲台湾的孩子从小接受类似于美国的教育,渐渐忘记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
累积式教育法读经理念要点
累积式教育法读经理念要点就我所知,赖国全算是国内身体力行去实践王财贵老师读经理念取得不俗效果的第一人了。
他的女儿赖思佳从五岁开始读经,如今已坚持了七年多了。
而他们一家的生活也因为读经而发生了众多改变。
赖国全倡导的累积式教育法,也称“137学习法”。
它是在王财贵老师的读经理念基础之上,加上自身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
因为我还刚刚接触,不敢说它是否真的效果很好,或者适合我的孩子。
但仅从其文章、资料上看,确实是有理有据,值得推荐的。
在赖国全的所有演讲中,我认为以《大道至简,大法至方(09版)大易教育:一场价值百万的儿童教育演讲》这一篇价值最高。
它是赖国全于2009年5月22日在广州八一小学演讲的录音整理文稿。
个人认为它应该算至今为止,赖国全就其读经教育理念最全、最完整的介绍了吧。
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点:一、介绍了一套经典教育理论:读经教育;二、介绍了一种学习的方法:累积式教育法。
三、指出读《易经》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
四、提供了一套培养大格局人才的儿童培养方案:三个线程理论。
我把它进行了一点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读经教育的好处:1、增加记忆能力。
2、增加识字能力。
3、增强理解能力。
4、增加独立能力。
5、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6、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7、加强道德修养。
8、改变气质。
9、声音动听,发音标准.10、提高思维能力。
二、累积式教育法的具体内容:(一)、累积式教育法的三大原则:1、简易性原则。
2、周期性原则(即累积性原则):每次读经100-200字,每天读10遍,孩子一个星期就熟读了。
3、类比性原则(重点掌握多样性原则):即多样性原则。
如可这样安排学习内容,同时学习易经(约一年时间)+论语(约半年时间)+诗词启蒙(约二个月时间)+三字经(约一个月时间)。
用三年作一个大周期,完成四书六经,以及一些辅粮的学习,大周期完成,再进行复习周期。
(二)“137学习法”的具体含义:赖国全的原话是这样的:“1”就是每天读一遍,一遍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读经教育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我们下一代成长的重要话题——读经教育。
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时代,我们如何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尚道德情操和卓越学习能力的人才,读经教育无疑是一条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道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读经教育。
读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阅读经典文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这里的“经”,既包括《诗经》、《论语》、《道德经》等古代经典,也包括《圣经》、《古兰经》等世界经典。
为什么要推行读经教育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传承文化。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通过读经,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小接触并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塑造品格。
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如仁、义、礼、智、信等。
读经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人。
三、提升素养。
经典是语言的精华,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经典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历史知识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
四、启迪智慧。
经典是智慧的源泉,读经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那么,如何开展读经教育呢?以下是我提出的一些建议:一、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经典读物,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二、注重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朗读、讲解、讨论、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共同营造一个重视经典、热爱经典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家校合作。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读经学习,及时沟通和反馈。
亲爱的同学们,读经教育是你们人生道路上一盏明灯,照亮你们前行的方向。
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机会,用心去阅读经典,感受其中的智慧与魅力,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华、有担当的人。
经济教育的影响TED演讲
经济教育的影响TED演讲什么是好的教育?作为家长应该承担首席教育官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供养。
作为老师更应该学会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当作一个职业。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们变成家长自己想要或者任何人期待的样子,而是支持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个世界永远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爱之人的世界。
想教育小孩,先端正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才是最直接有效,和健康的教育方式。
一万句话,远不及一个真实的行动。
不论你是家长,抑或即将成为家长,要知道不管追求的事业有多成功,都不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他们是你一生最宝贵的产业,胜过手里的金银财宝。
真正的教育,需要回归到人格的本质上。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1.教育的核心是建立联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一个冠军本篇为美国教育家RitaPierson在TED的演讲公开课,非常精彩有内涵的一部讲座。
她用40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出了教育的核心。
这部8分钟的视频,值得我们深思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美国著名儿童精神科医师JamesComer曾经说过,没有强有力的关系,学习就不会有显著的进步。
另一位教育学家GeogeWashingtonCarver也说过类似的话:学习就是理解各种关系。
我相信各位读者都懂这两句话,因为每个人在童年都曾被一位老师或者一个成年人影响过。
教育是学习就是理解各种关系,而教育的核心是建立联结。
没有强有力的联结,孩子就不会有有效的学习。
父母和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建立联结,建构良好的亲子或师生关系。
孩子生下来0-3岁期间,就是与主要照料人建立紧密联结的时候,也是孩子构建一生的安全感的关键时期。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为0-3岁与主要照料人建立的亲密关系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没有孩子会跟从他讨厌的人去学习。
父母和老师每天都在催眠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他们有可能,或者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由父母和老师种下的种子。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季谦先生校正稿)地点:深圳梧桐山时间:己丑年正月初十下午(2009,02,04)主讲人:王财贵录音:哲萱文字录入:智楷一、开场白:从人性出发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各位朋友,大家好!(鼓掌)本来过年是要休息的,不过,因为朋友的热情,就不让我休息(笑)。
我在过年时节,有机会跟这么多关心教育的朋友见面,其实也舍不得休息,我很乐意来跟大家谈一谈。
读经教育,有些人还是不很了解,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有些意思没有完全表示——虽然我推广读经这么久,讲了这么多场演讲,但大部分演讲都在倡导基础理论,今天好像给我一个比较特别的题目,要我把读经教育构想中的全程规划来作一个完整报告,所以今天的演讲是很特别的。
有关读经教育,我讲过一千场了,今天是第一千零一场,今天最特别,所以,今天参加的朋友都是很有福气的,(鼓掌)。
其实说特别也无所谓特别,西方有句谚语说:“天地间没有任何新鲜的事物,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
”但现在我们讲读经教育,好像对于当前,也可以说对中华民族一百年来,乃至于对西方三百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比起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西方的教育体制——读经教育好像显得非常特别。
不过,我刚才说,天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讲教育、办教育,本来就不可以特别,它是最平实的东西,哪一个人在教育中耍花样,哪一个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给教育做一些特别的不一样的新鲜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与做法,通通都是违反教育本质的胡作非为。
因为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而普天之下,千古以来,人性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特别,没有古代跟现代的差别,也不可以有东方和西方的差别。
天下间任何事情,总起来只是一个道理。
将天下所有的事,总起来看成是一个道理,就好像朱子所说的「统体一太极」,从这个总体的道理,下放出来,有许多个别的事物,每一个个别的事务,也都有它的道理,这叫「物物一太极」。
人生在天地之中,天地以道理来运转,人生也以道理而存在,要把人生过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按照做人的道理,这做人的道理就是「人性」。
儿童读经的基本原理
儿童读经的基本原理-----------------王财贵“儿童读经”是“教儿童诵读经典”的简称,这四个字,包含了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教育的最好时机是儿童,第二,教育的最好内容是经典,第三,教育的最佳方法是诵读。
总之,“儿童读经教育”,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在一个人最黄金时期教他最高明的内容,让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高度的开发的一种教育理论。
至于何谓经典?如何教?为什么教这些,这样教,就有最大的成效呢?那是有一番道理的,以下就是儿童读经教育的基本主张:1、首先认定各民族文化的相容性,提出“全盘化西论”:亦即认为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理性的成就,都是人类共同的智慧遗产,凡是有理性的知识分子都应对之尊重,尽心学习,求其存续。
并且相信文化与文化之间可以融会贯通,可以互相成全。
每一民族最少应尽自我文化的传承之责,先以自我文化陶育出自我生命的深度,进一步才足以谈吸收与开创新一代的文化。
所以中国人此时应效法古人吸收印度文化的气魄,全盘“化西”。
“化西”,不同于“西化”。
“西化”是忘了自己,把自己变成西方;“化西”是健全自己,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西方“消化”进来,充实自我的生命内蕴。
“西化”,只是不负责任的奴性的依附,“化西”是自我作主的勇敢的承担。
将中国文化的发展定位在中西文化的融通互利的追求上。
以造福民族后世,并贡献于全人类。
2、认定经典在文化传承上的重大意义:“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其重要特色是发自人性,超越时空。
不管要承继自我传统,或要吸收外来文化,其简捷的进路,便是直接从各民族的“经典之作”中,去汲取其民族的文化源头活水。
尤其中国的经典名著,不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流传久远,都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与优雅高尚的情怀,读中国经典,当有助于开拓一个人的心胸志趣,培养一个人的敦厚好学精神。
此外,中国人若想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最好也要从西方经典作品之研读入手。
3、认定文言与白话的相容性,而且认定“文言文”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功能有其不可替代性:“文言”本来就是从“白话”提炼出来的,而且文言文乃是白话文的基础。
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全文
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儿童中西文化经典导读王财贵教授著不论在理论或实例,都说明财贵兄读经的理念值得支持,值得大家共同来推行。
当然,今天的知识发展极为多元,我们不会固陋的说…读经万能‟,也不会认为只有读经最重要。
我们要强调的是读经适合儿童的心灵,它至少对儿童的语文能力很有助益,我们要肯定它的效益,不能以一己的成见剥夺了儿童应有的学习权力。
···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王财贵教授著宏愿的落实—代序敬告读者第一节…读经‟问题之出现第二节读经之意义第三节成人读经之基本理论第四节成人读经的具体方法第五节儿童读经之基本理论第六节儿童读经的实务之一:(教材问题)第七节儿童读经实务之二:(教法问题)第八节如何开设…儿童读经班‟?附录一:社会读经风气推广中心简介附录二:媒体报导选录(一)附录三:媒体报导选录(二)附录四:媒体报导选录(三)附录五:媒体报导选录(四)附录六:…大字注音经典诵读本系列‟出版说明宏愿的落实—代序王财贵兄推广儿童读经多年,我在友人口传及媒体的报导中得知他的抱负与理念,除了佩服他的眼光与毅力,也十分欣赏他的看法与做法。
但总觉得可惜:他的理想只在社会上推广,没有计划性的进入学习环境最好的学校。
及至去年(民国八十三年)八月,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延聘他来任教,我并请他在语文教学中心擘划儿童读经的业务,主要的对象便是本院辅导区内的学校。
他从此便更忙碌,四处奔走,苦口婆心,为他的推广读经大业而努力。
财贵兄推广读经,有人热心支持,有人冷漠,也有人反对。
反对的理由之一,是…儿童背诵妨害理解‟。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王财贵-读经教育百问千答
王财贵:读经教育百问千答录制时间:2008年2月录制地点:北京策划:张利民/柏林主持人:张晓灵1、问:您是国内非常知名的教育家,我想知道在您这样一个有建树的教育家眼中,教育到底是什么?他的根本、宗旨、灵魂是什么?答:教育是个大问题,要说起来不容易,但总有一个了解的原则——教育是教人,就要从人性教起,即开发他的人性。
万物都有本性,那人的本性是什么呢?当然只有开发出來你才知道,但是我们总是要让一个人能够在天地之中不要辜负他的生命,所以我称教育是一种“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
“赞”就是协助,协助天地的工作。
天地生人,跟生草木、生一只猫一只狗,不很一样的。
因为草木以及其他动物,大概都是听天由命的,但天生人,却留给人类很大空间去自我调整、自我开发、自我改善。
父母和师长就是负责下一代的调整、开发、改善的工作。
有了父母和师长的教育,人才能成长得更加完美,所以教育就是开发人性的工作,就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让他更加充实、饱满、光辉的工作,我们尽其可能,希望他们走向完美。
至于什么是完美,只有在过程当中尽其本分,所以不是要求已经讲出來的完美,而是随时把握到人性,随时想尽办法,尽可能来开发。
而要良好的开发,就要对人性有良好的了解,以及正确教育的方法,所以教育就是开发人性培养人才的大工程,这是我对教育的了解。
2、问:您做教育这么多年,您的生命是完美的吗?答:纵使是圣人,也不敢说他的生命是完美的,他也是尽其心力走向完美。
我们当然不能说自己是完美的,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会更加完美,只能这样希望,不能够自以为是,所以问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回答吗?),不是,只是问这个问题比较笨,哪有人会说自己完美的。
3、问:那我重新问,您从事教育这么多年,也进行了许多钻研,那有些人就想知道,您觉得自己在那些方面比较完美?这样问可以吗?答:(笑),也不太好,我研究教育了解教育,那是在我能够自我教育以后,因为一个人在他比较幼稚的时候,心灵没有成熟的时候,需要别人给他教育,等到心志渐渐成熟,他就可以自我教育。
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
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王财贵教授讲于 2010年1月2日地点:台中教育大学第一届读经宣导员培训会同学男(很大声):起立!(大家笑)敬礼!同学们:老---师---好!请坐!(大家笑)教授:这是特别礼遇。
(笑,大家笑)......有一个禅师说法,他的讲台上一定要摆一瓶花,后来呀,那个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听法听多了,有一次小和尚就故意不摆花,禅师一上台说:今天怎么没有花?没有花不说了!小和尚就得到机会了,说师傅不是告诉我们说要不执着吗?师傅怎么那么执着一定要花?师傅就跟他说:你为什么执着于不执着?所以,我一定要有花。
(大家笑)。
大家不要笑我执着,因为你不可以执着于不执着。
好,我很谢谢高教授,他让出时间来让我讲一讲,那我为什么要谢谢他呢?因为我是很喜欢讲的,(大家笑),所以,昨天大家要谢谢我,让出四个小时让大家做自我介绍,因为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讲......(大家笑),太喜欢讲了,以后你们就来一直讲,乃至于可以讲一辈子噢,推广读经就不遗余力了,好,今天我讲的题目叫做: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
原理就是基本的意思,所以,原理就是基本原理,那我讲话常常啰里啰嗦的,其实“原理”那个“原”呐,就是“推原其实”,推到那个源头叫做“原”,(教授在板书),这样子是一个峭壁,很高的地方,为什么知道这里是很高的地方呢?因为这里站一个人,这里又站一个人,怎么样?噢,所以,很高的地方是危险的,高高的地方是石头啊,石头里边有裂缝,从裂缝跑出水来,这个叫什么?(大家说:原),中间这个叫什么?(大家说:泉),所以,泉跟原是同一个意思,那后来这个字被引申为“原来”,什么叫原来呢?因为是“最初”,水流的最初,叫“原来”,因为它很高,那高的地方比较有泉水,所以叫做高原,高的地方也有平地,叫平原,等等等等。
这个意思就引申出去,引申出去,原头的原就不见了,就被假借,再加一个水,这个叫什么?(大家说:源),所以这是一个错字,错字的意思就是本来不应该这样写,因为没有两个水呀,不必两个水呀,所以这个是后起字,这个叫做转注,所以说“原”就是“源头”,“原理”呢,就是“最原出的道理”,最原出的道理叫做基本的道理,叫基本原理,所以我们这个题目叫做:读经的原理。
如何以读经培养大才
如何以读经培养大才时间:2010 年12 月6 日地点:重庆市巴渝剧院各位重庆的朋友,包括我们大朋友、小朋友、还有男朋友跟女朋友,大家晚上好!这好像是我第三次来到重庆,我为什么说好像呢?因为我到过很多地方,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两次、三次,有些地方去过十几次;因为去的地方太多了,我就不记得到底几次了,所以好像是第三次。
每一次来到我们重庆,来听讲的朋友都很多,而且一次比一次多,可见我们重庆的朋友,对于我们今天的讲题,是很有热情很有兴趣的;大家的这一种热情,也感动了我。
今天好像是我演讲的第一千零一场―我已经讲过一千场了,今天第一千零一场。
今天的气氛很好,这么多人这么热切,有些朋友很早就来排队了,甚至听说有一些人拿不到票,他不敢来;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同桌的主办单位接到这个电话,说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先生,他想要来,但是拿不到票,问说能不能来?他们在那里讨论的时候,我说,请他来请他来,就是站着也没关系,如果没地方站,就到讲台这里坐一坐也可以。
这么多朋友这么热情,我一定要给予大家相应的回报,所以今天晚上我要很认真地讲,我要讲得很好,让大家听得很高兴!其实我每一次都讲得很好,呵呵……讲得很好不是说我很会讲、我口才好,不是的。
因为这个议题是大家所关切的,是什么议题呢?这是一个教育的议题。
教育,它是每个人所关心的事。
不仅每个人自己要关心自己的教育―所谓自我的教育―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他也一定会关心他的家庭教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定要把教育放在他施政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国家的百年大计。
整个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很注重教育,世界上所有的家庭也都很注重教育,不过,教育还是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个人、每个政府。
教育是大家关心的,而教育又是不容易处理的问题,所以有关教育的演讲很多人都会想参加。
不过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教育问题,可能跟其他人所讲的不大一样。
哪一点不一样呢?刚才说很多人都关心教育问题,国家也关心教育问题,但是教育的问题一直层出不穷,一直没办法得到安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十六年来最重要的读经演讲王财贵教授讲于 2010年1月2日地点:台中教育大学第一次读经倡导员培训会记录:木木同学男(很大声):起立!(大家笑)敬礼!同学们:老---师---好!请坐!(大家笑)教授:这是特别礼遇。
(笑,大家笑)......有一个禅师说法,他的讲台上一定要摆一瓶花,后来,那个服侍他的小和尚,听法也听多了,有一次小和尚就故意不摆花。
禅师一上台说:今天怎么没有花?没有花不说了!小和尚就得到机会了,说,师傅不是告诉我们说要不执着吗?师傅怎么那么执着一定要花?师傅就跟他说:你为什么执着于不执着?(笑)所以,我一定要有花。
(大家笑)。
大家不要笑我执着,因为你不可以执着于不执着。
好,我很谢谢高教授,他让出时间来让我讲一讲,那其实我为什么要谢谢他呢?因为我是很喜欢讲的,(大家笑),所以,昨天大家要谢谢我,让出四个小时让大家做自我介绍,因为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讲......(大家笑),太喜欢讲了,以后你们就来一直讲,乃至于可以讲一辈子噢,推广读经就不遗余力了。
好,今天我讲的题目叫做: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
原理就是基本的意思,所以,原理就是基本原理,那我讲话常常啰里啰嗦的,其实“原理”那个“原”呐,就是“推原其实”,推到那个源头叫做“原”,(教授在板书),这样子是一个峭壁,很高的地方,为什么知道这里是很高的地方呢?因为如果这里站一个人,这里又站一个人,怎么样?噢,所以,很高的地方是危险的,高高的地方是石头啊,石头里边有裂缝,从裂缝跑出水来,这个叫什么?(大家说:原),中间这个叫什么?(大家说:泉),所以,泉跟原是同一个意思,那后来这个字被引申为“原来”,什么叫原来呢?因为是“最初”,水流的最初,叫做原,“原来”。
因为它很高,那高的地方比较有泉水,所以叫做高原,高的地方比较平坦,叫平原,等等等等。
这个意思就引申出去,引申出去,原头的原就不见了,就被假借,再加一个水,这个叫什么?(大家说:源),所以这是一个错字,错字的意思就是本来不应该这样写,因为没有两个水呀,不必两个水呀,所以这个是后起字,这个叫做转注,所以说“原”就是“源头”,“原理”呢,就是“最原出的道理”,最原出的道理叫做基本的道理,叫基本原理,所以我们这个题目叫做:读经的原理。
那我刚才说了,这题目叫做读经的基本原理,这就是讲话的啰嗦,但是讲一个原理,一般人也不一定了解这就是最初的道理、最基本的道理,所以就加一个基本原理,这样也没有错。
好,今天我们讲一个读经的原理。
那读经的原理“原”到什么地方呢?首先我们说读经要“推原”,那怎么推呢?如果说读经是一种教育,我们就要推原这种教育,我们要从教育来思考读经问题,假如不从教育思考读经问题呢,那么读经就不能够成为教育的其中一种理论,如果能够推原教育的意义、从教育的意义中出发,那他就是站在教育的意义当中,他适合于教育的意义,读经就可以成为一种教育,叫读经教育。
再来,如果他是从教育的最核心处,最根源处,刚才说,就是基本原理了,从教育的基本的原则的那个地方,而开出读经,那读经这种教育,就是切合于教育的一种方式,那么,越从他的核心处出发,就越切中教育的本质,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把握教育的本质,就可以开出良好的教育的模式,就可以开出良好的教育的理论。
教育的理论不一定都合乎教育的本质,因为教育展开来是一个广阔的内涵,做教育不一定要合乎教育的本质,但是我们也可以合乎教育的本质,那么如果不合乎教育的本质呢,就是教育的外围,外围也是有效的,外围叫做末,本质叫做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本为先,末为后,本为终,末为始,不是本为始,末为终啊,是本为终,末为始,所以叫做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所以终是配合本的,始是配合末的,那么,假如我们把握到教育的核心的部份,从核心的原则出发,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把握到教育的本质,那把握到教育的本质,这种教育的理论应该就是最高的教育理论。
那刚才说我们可以去看看人类所发展出来的教育理论,其实说教育理论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如果去读教育的书、教育史、教育哲学,我们说某某人是教育家,他有什么教育观念,有很多的硕士博士论文写某某人的教育学说,其实,真正地被人所研究的,大部份的人都不是为了教育而来建立教育的理论,他也不是为了来建立教育的理论,而被称为教育家,比如说苏格拉底,讲西方的教育史一定讲苏格拉底,甚至从苏格拉底开始,请问苏格拉底他是不是为了建立教育理论来成立他的教育学说?孔子是教育家,释迦牟尼佛也是教育家,所以教育这个东西呀,跟人生非常切近,所以,凡是对人生有体悟的,他必定有一套的教育方法可以让我们去整理出来,去抽取出来。
那这几句话就要来看一看了,就要来看一看所谓的教育本质,应该设定在哪个地方?那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从教育本质出发,来成立一个教育理论,来检查其它的教育理论,或者跟其它的教育理论比较,看看这些所有的教育理论哪些是合乎本质的,哪些是不从本质出发的,不从本质出发,我们刚才说过,我们没有说他是不对,没有说他是不好,没有说它是没有用,但是它是枝微末节,枝微末节也有用,所以,我们要看看现在的教育,然后看看读经是在教育的本质处还是在教育的外围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握读经教育做为一个教育的活动,它的意义所在。
那么要谈到教育,刚才说,教育的本质在哪里呢?谁把握到教育的本质了呢?那么这些所谓的圣贤人物他们都号称为教育家,为什么他们号称为教育家呢?他们不是为教育而教育、建立教育理论,但他们自然会做教育,可见这个教育的本质在哪里呢?所以我们要推原教育,推这个原嘛,我们要往源头溯,追溯教育的源头是什么呢?是人。
我们教育人,为什么要教育人?因为要让他成人,就是因为对于成人的观念的不同,而对于教育有不同的手法、有不同的观念,所以就开出教育的这些实践,所以我今天要讲读经教育的原理,我把我历来所讲的读经教育的这些道理的部份,今天我把它做一个总整理,昨天有人说对我的演讲要做总整理,分成几大块,那我对有关于读经教育的原理的说明,把它分成几个部份,就是:一的二性三原则四标准五特质。
“一的二性”是属于人的,人的什么呢?人性,所以我常说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要把人性开发出来,要了解人性,我用“一的”跟“二性”来了解人性,人性开发出来以后,就有“三原则”,这是从教育上说的,教育的三个原则,依照原则去实际地操作,就有“四法印”,我们不要叫法印,法印不好,法印一般还要解释,就叫“四标准”,操作的标准。
实施的原则、操作的标准,就是四标准。
然后再讲,这样子做法有几个特性,跟别的教育理论有不同的特性,叫做五特质,我今天用一二三四五来讲读经的原理。
所以“一的”就是一个目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人性,教育要针对人性,要开发人性,使人性能够展露出来,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这个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人并不一定能够尽其性,所以能尽其性然后能尽人之性,这个就是一种教育,尽自己的性,然后尽所有人的性,这就是教化。
所以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呢,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的化育,赞天地化育则能与天地参矣,赞天地化育就是人通于天,人德通于天德,所以,能尽其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自己与自己沟通,自己与自己和谐,能尽人之性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能尽物之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赞天地的化育就是人与宇宙的和谐,那么现代西方人讲这些和谐,我们叹为至理名言,为什么我们会赞叹它是至理名言呢?因为它确实是合乎人的内在心灵的追求,而合乎内在心灵的追求,我们可以说是本于人性而起的追求,那本于人性而起的追求并不是现代人才有,凡是人,默默中都有,有人说出来了,有人说不出来,那么现代人能够说出来的,或许古人也曾经说过,尤其像中国这种有智慧的人,怎么会到现在才去吸取西方的人与自然的合谐、人与人的合谐、人与社会的合谐,人与宇宙的和谐?讲得多么美妙,这有什么美妙呢?这本来如此。
那中庸讲的比较优美,“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西方人讲人与宇宙的和谐,还不能够讲与天地参,还不能够讲到这里,他还是把天地当做外在的,外在的对象,那么其实中国的智慧是内外相及,物我一体,那么西方人是达不到的。
好,我们如果讲人性,就是能尽其性,那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使自己尽其性:自我教育;使人人都能尽其性,这是圣人的期待。
那我们对教育也要有这种高度的目的,要不然你的教育往哪里走呢?现在各位请你自己问一下,九年一贯的这些计划,你看看有没有这种目的存在?甚至拿我们整个教育部,他们的教育的宗旨来看看,有没有这种目的?是不是倾向于这样的目的?倾向性有多强烈?有多准确?你就可以断定出来,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他的教育能不能办好。
如果连这个目的都失去了,你这个“的”,“的”的意思就是箭把,叫“的”,那你射箭一定要射中红心呐,你若射歪了,连箭把都没射到。
所以要把握这个“的”。
一的二性,我们一直说人性人性,我们要开发人性,有人会说,人性在哪里?这叫一个大概念,大的概念康德叫做“范畴”,虽然这个范畴还不至于像康德说的那么大,但这确实是含蕴很深很广的一个概念、一个观念、一个词语:人性。
一讲人性,没有人敢反对,像这样讲也等于是空话,所以大话常常等于空话,大话要实实在在有你的真实的学问跟你的德性来注入,这个大话才是真实的,要不然大话是空话。
大话人人会说,你可以这样讲人性,所以我们怎么了解人性?我们必须把它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来看看我们是不是面对这些内容,假如我们面对这些内容,我们尽了这些内容,我们或许可以说我们尽了人性。
那么对于人性的内容我认为有两个性质,人性中有两个性质,两个性质就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尤其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
第一个是我们很难了解人性,因为程子(程伊川)说: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
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于是人就有许许多多的活动产生,那么人生而静,就是“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静的,你还没有感于物的时候,你的心是静的,这个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那个“中”以上不容说,意思也就说,那是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人性是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人性是不许你随便说的,你这样规定一个“天命之谓性”叫人性,这也是大话空话,没有意义,就好像人从哪里来?天地从哪里来?上帝造的:这是空话,没有意义。
那现在我们对人性要有一个了解必须给予一个意义,这个意义不容易给,也可以各人有各人的给法,但是我今天用一个比较不会令人辩论的,这个叫做不可诤法,就是不容争辩的方法,来讲人性的内涵,从人性的内涵来了解人性,这或许是一条路,从人性的内涵不一定尽了人性的全部。
人性的内涵从哪里讲呢?从人类已经表现出来的来说人性的内涵。
这样子能够说,人类已经表现出来的人性内涵,我们从这个内涵大体上可以把握到人性,大体可以把握到,不过也八九不离十了,虽不中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