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发展史 杜志云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

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

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
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由先秦时期到清朝,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
代的军事政策是以封建社会的“五配”,思想主流的“进击战争”为基本原则,结合当时人们对军事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象征着军事发展脉络的一系列军事理论和组织框架。

南越王朝修筑世界重要的城市长城,保护了汉族先民存活在中原地区。

秦朝硬
核垄断声望灭尽九诸侯,碾平古丝绸之路,运用精英模式,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汉朝帝国主义策略以崛起秦王制的规定为基础,创造了一套有效的外交观念和军事技术,还发展了“同盟联盟”的外交理论,帝国主义策略促成了汉朝当时范围广阔的帝国主义统治。

隋唐历史上出现了强大的军事统治,专家们发现了动物老鼠石,无眠之夜地图
和英雄联盟,这些都为人们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西夏政权的建立,发展了独创的新军事理论,例如“用兵论”,从而形成了西夏国家独具特色的新式军事机构。

宋朝以“发展冶金”的思想,加强了外交思想的创新,展开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元朝以北战南、建立古制为重点,重视军事技术的研制,强调攻守兼备,发展了庞大的军事力量,并建立了山海关等国家级军事要塞,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安全。

明清两朝大量地发展官营制,不断完善兵役制度,处处发展士友机制,促进了军事技术的进一步进步。

中国古代的军事发展史,丰富而多变,虽然历经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但历来都
臻于一种稳定,坚持集权、严禁私兵,依靠农业来支持兵役,以及利用社会福利机制来保障地方兵役服务者的利益,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辉煌绚丽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本刊特稿军事历史2007年第6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及启示袁德金王建飞关键词:新中国军事史军事战略方针中图分类号:E2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83一(2007)06—0001—05编者按:为了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军事科挚院政治部的统一部署,我刊特约有关专家撰写了一组稿件载于“本刊特稿”专栏,从军事历史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科学发展观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与广大读者共同学习和理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近60年的历史进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战争对象、战争样式和敌我力量对比,军事战略方针经历了确立和不断调整的演变过程。

总结这一历史演变过程,探寻其基本规律,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于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战略方针历史演变的阶段,目前军事学术界虽有不同的划分,但基本认为,主要经历了从“积极防御”到“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再到“积极防御”,以及“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四个阶段。

(一)“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民军队在20多年的革命战争中一直坚持“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应当采取什么军事战略方针的问题,并没有明确解决。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但美国却更加敌视新中国,并构筑起针对新中国的新月形包围圈。

为了在整体和平条件下保证国家安全,确立新中国军事战略方针已成为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毛泽东提出要有一个军事战略方纸‘1955年4月,当国防部长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拟乘参加华沙条约国会议之机与苏联方面讨论新中国国防和军事战略方针问题时,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决不先发制人。

中国军队的近代史及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历程

中国军队的近代史及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历程

中国军队的近代史及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历程作者:彭海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2期摘要:军队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甚至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围绕中国军队近代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军队的军事战略方针调整历程所展开。

关键词:中国军队;近代史;军事战略;调整一、中国军队近代史本文以晚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时间线为线索,研究中国军队的近代史。

中国军队史是一部屈辱史、斗争史、不屈史。

在这段历史进程中,虽然军队内部有腐败、有堕落,却也出现了许多为了国家奔涌在前线奋斗的英雄人物。

他们用生命在战斗,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军事人才。

研究中国军队近代史对现代军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从清末的八旗、绿营灭亡到湘军、淮军的诞生从清王朝建立以后,中国就先后有了八旗和绿营这些军队,并且统治了中国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八旗和绿营的内部腐败不堪,团体战斗力日渐下降,最终也逐渐瓦解。

鸦片战争时清政府一味的委曲求全,落后封闭充分的显示了它的腐败无能。

而且当时清王朝的军队一遇到敌人就会溃不成军,完全没有军队团结作战的精神,士兵们更多的是想到自己的利益。

军队纪律松弛导致作战时犹如一盘散沙。

之后中国经历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是一次农民起义,但是它所背负的却是反帝的使命,它是以宗教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反侵略战争。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便引起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的注意。

帝国主义和清政府联合在一起打压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当时初期为了起义而凝聚在一起的太平军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恪尽职守。

到了后期,军队规模越来越庞大。

俗话说几个人肯定容易管理,但是一群人在一起总是很难进行管理。

导致从上到下的军事管理松弛,大部分士兵早把起义的目的抛之脑后。

此时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任命曾国藩率领军队对其进行打压。

从此湘军,淮军便踏上了历史的舞台。

湘军是曾国藩领导的由一些关系所组建的军队,它们在一个地方接受集体训练,作战力很强。

发扬长征精神

发扬长征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履行历史使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专家学者访谈录记者张国育2006年09月05日08:50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战争奇迹。

我党我军在长征中成熟壮大起来,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直至今日,长征留下的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军现Array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她对于我军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贯彻落实,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将产生深远影响。

值此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对军事科学院部分军事历史专家学者进行了专访,现将访谈记录献给读者。

——编者记者:长征中,各路红军分路突围,被动应战,但却达成了高度统一的战略默契,形成一盘棋。

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各路红军还会有如此协调的战略配合?寿晓松(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各路红军确实在战略上高度默契,协同配合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

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的战略转移,南方游击根据地的征战,陕甘红军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游击作战,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形成了一个整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战争奇观?首先靠党的绝对领导与统一指挥。

红军是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每当重大战略选择的当口,党中央和中革军委都给各部队及时的战略指导,如红7军团及后来的红10军团,转战于闽浙皖赣四省,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红二、红六军团发起湘西攻势,迫敌抽重兵驰援,支援了中央红军转移。

张国焘的分裂行径曾一度使红军遭到严重损失,但在党的有力领导下,红一、红四方面军的战略配合仍然得以恢复,三支主力红军在西北实现了大会师。

没有党的绝对领导,不会有这样的战略配合。

其次是各路红军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局部服从全局,勇于承担牺牲,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

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都不同,除了自己作战,还积极为兄弟部队创造条件。

918事变与中国军队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

918事变与中国军队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

918事变与中国军队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中国军队的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其强大实力的重要支撑。

而在中国军队的历史中,有一次重要的事件对其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那就是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

这次事变的发生对中国军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次事变中,中国军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的薄弱。

首先,九一八事变揭示了中国军队在战略教育方面的不足。

在事变爆发之前,中国军队对日本的威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有效的对策和战略思维。

这一点在事变爆发后尤为明显,中国军队在面对日本的进攻时显得手足无措,没有清晰的指挥和组织,导致了严重的溃败局面。

其次,九一八事变也暴露了中国军队在训练体系方面的不足。

在事变之前,中国军队的训练主要是以传统的战术为主,缺乏对现代战争的适应性。

这导致了中国军队在面对日本的现代化战争方式时无法有效应对。

同时,中国军队的士兵素质和战斗力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这与训练体系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九一八事变的教训使得中国军队开始意识到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改革。

中国军队加强了对战略思维的培养,注重对指挥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了指挥员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中国军队也加大了对现代化战争方式的研究和训练,引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并进行了实战演练,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

九一八事变还促使中国军队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军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军队派遣军事代表团赴国外考察学习,吸取了其他国家军队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中国军队也积极参与国际军事合作,参加联合军演和国际维和行动,提高了自身的综合实力。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军队的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

通过这次事变的教训,中国军队认识到了战略教育和训练体系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也为中国军队在后来的抗战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人民军队是国家的重要力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不断壮大和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其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一、建军初期(1949-1959)1.1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长征等一系列战役,最终取得了全国解放。

1.2 建军初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解放军正式成立,开始了从游击战争向正规战争的转变。

1.3 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军队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团结精神。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0)2.1 军队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作战力和战斗力。

2.2 军队现代化:军队装备逐步现代化,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作战效能。

2.3 国际维和行动:人民军队积极参预联合国维和行动,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和责任担当。

三、21世纪初期(2000-2022)3.1 反恐维稳:人民军队积极参预反恐维稳行动,捍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3.2 军事改革:军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提高了战斗力和作战效能。

3.3 海外维权:人民军队积极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国际责任和担当。

四、新时代(2022-2022)4.1 强军目标:人民军队提出了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4.2 军事现代化:军队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了作战力和战斗力。

4.3 军民融合: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提高了国防科技实力和军民资源共享。

五、未来展望5.1 军队现代化:继续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5.2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军事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5.3 军民融合: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展。

结语: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充满荆棘和挑战,但也充满了荣耀和辉煌。

在未来的发展中,人民军队将继续宏扬革命传统,不断壮大和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军事史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军事史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军事史的演变与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军事史也是极其丰富而又漫长的。

中国军事史的演变与发展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和沧桑,而这些历史事件都成为了中国军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深刻影响着中国军事文化和战争哲学的形成。

一、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转折点。

战国时期的兵器发展日新月异,兵种五花八门,其中以重甲骑兵和轻装步兵最为突出。

战国时期还兴起了“百家争鸣”的哲学思潮,这种思潮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和智者。

同时,各个诸侯国对文化、艺术和科技的推崇,为军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比如修筑城墙,并在城墙上设有楼橹,箭矢、石块等的投射都更为方便快捷。

二、秦朝在战国时期,秦国秉持着“物尽其用”的思想,在长期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最终,秦国兵锋所向披靡,一统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

秦朝的军队是在长期的战争中形成和发展的,秦军武器精良,士气高昂。

在秦将王翦的率领下,击败公元前260年起义的诸侯联军。

在一场汉中之战中,秦将白起率领的大军也成为了秦军战斗力的最高峰。

而且,秦朝还制定了均田制,提高了农民们的生产力,增加了物质文化条件,保障了秦军后勤。

三、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刘邦建立汉朝后,逐渐探索出了一种集中精力、小集团指挥的军事模式,这一模式对中国军事历史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清朝时期。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中郎将,以进行对边蛮的平定和战争。

同时,汉朝在北方地区还设立了高庙、朝鲜庙,指挥战国精兵。

四、唐朝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中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军队是由军制、军法、军器三部分组成的。

唐时,还出现了“大唐五雁阵”的军事投掷战法,以避免被善于骑射和箭雨的敌军破坏。

唐朝之前,中国军队大都是骑步混合编制,唐朝军队则明确分为骑兵、步兵、弓弩手、投石手等不同兵种,使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升。

唐朝还建立了多个军府、监军、监军都尉和都指挥使等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唐朝军队的领导和管理。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史及西方军事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史及西方军事

课后小结: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它揭示战争的本质、基本规律并指导战争,阐明军队与国防建设基本理论与原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先进的军事思想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

本章主要介绍古今中外有关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及当代军事思想的辉煌成就,初步了解西方近代和现代主要军事思想。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这段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军事家、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与西方古代军事思想相比,起源早,哲理性强,代表了世界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高峰。

中国古代兵书是记录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

据统计,我国目前尚存的古代兵书多达2300余部,18567卷。

这些兵书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有关“治军”和“用兵”的基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体。

下面分别从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学习。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起源于夏、商、西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至元代,徘徊于明、清时期。

夏、商、西周经历了奴隶社会从确立、发展、鼎盛到衰亡的整个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形成了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了真正的战争及与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

夏商之间的鸣条之战和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已经开始应用军事谋略。

但此阶段的军事思想不完善,认识不深刻,军事论著很少且已失传。

例如,《易经》中有反映商周之际谋略思想的内容,《尚书》、《诗经》中记载了一些军事理论片断。

西周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军志》、《军政》,这两部著作已经失传,但后世兵书中可以找到片断的引文,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是封建社会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并日趋统一的时期。

中国抗日战争中期和后期第五战区战场与全国战场的关系浅论

中国抗日战争中期和后期第五战区战场与全国战场的关系浅论
E53湖北省地方志编辑委员会.湖北省志·大事记[M].武汉:湖 北人民出版社,1990.
[63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A].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C].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共文献出版社,1993.
【编校:胡军福】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5 Battle Area and China Battle Field
同关系,既包括第五战区战场与周边正面战场之间的战略协同关系,也包括第五战区战场与敌后战场之间的
战略协同关系.这既是中国抗日战争有别于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其他国家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中国反法西斯
战争得以取胜的基本保证之一.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期和后期;战略协同;战役配合
[doi]10.3969/j.issn.1008—6072.2010.06.022
第五战区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间的战略协同关系,也 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第五战区战场和国民党其他战区战场的英勇抗 战活动,为华中、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保持与发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这是一种远距离的战略配合.
在1938年春至1938年lo月期间,第五战区从山东 等地南移到皖西、鄂东、鄂西北一带的过程中。第五战区战 场和国民党其他战区战场吸引和牵制了大量日军,为华 中、华北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战略相持阶 段及战略反攻阶段,第五战区战场和国民党其他战区战场 的英勇抗击日军的进攻,又吸引、牵制、消灭了日军的大量 有生力量,为华中、华北敌后战场的抗战及其抗日根据地 的保持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正如毛泽东于1938年1月在 分析八路军一年半的战争所取得的巨大战绩的原因所说 的那样:“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的开展 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咀“.
‘Y’。_。Y。-—‘。S。_。Z。_。X—‘—B—6 4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人民军队在国防和军事建设方面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成果。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事件、人物、军事科技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军事科技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成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成果,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认同感,增强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成果。

2.难点: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准备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和相关的历史资料。

2.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国防建设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以史鉴今和以史育人——漫谈对党史军史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以史鉴今和以史育人——漫谈对党史军史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以史鉴今和以史育人——漫谈对党史军史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蒲永能;陈德杰
【期刊名称】《军事历史》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党史军史是一部蕴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科书.加强对党史军史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促进新时期部队思想建设和资政育人工作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官兵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需要,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总页数】5页(P66-70)
【作者】蒲永能;陈德杰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政治部编研室;成都军区政治部编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7
【相关文献】
1.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党史鉴今育人作用
2.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访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杜丹
3.以史鉴今迎大庆资政育人献丹心——专访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杜丹
4.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记好中国故事,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5.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记好中国故事,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军事发展史》

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军事发展史》

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军事发展史》⽬录⼀、引⾔⼆、《中国军事发展史》课题的命题报告三、倡议书四、课题⽣成与研究⼩组成⽴⽤表五、《中国军事发展史》课题的研究报告六、活动记录七、研究体会⼋、《中国军事发展史》课题的结题报告九、资料来源⼗、教师点评⼀、引⾔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今天,经过两次世界⼤战的洗礼,⼈类也都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与危害,所以已经没有⼗分⼤型的战争,但是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旧会影响⼈类和平的进程。

如果没有强⼤的军事⼒量作为保障,就难以进⾏各种活动,也不能够在国际交往中站稳脚跟,难以使国家繁荣富强。

可能⼤家都会认为我们是中学⽣,我们还⼩,没有必要去学习那些军事理论,学了也⼀⽆所⽤。

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个严重的错误,虽然我们不能去研究军事武器或者献⾝军队,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有责任去学习,去了解军事,将来为祖国贡献⾃⼰的⼀分⼒量。

升⼊⾼中,我们的第⼀堂课就是军训,军事理论也是军训的⼀部分,它增强了我们的国防意识,提⾼了军事知识,使我们了解了军事基础和国防基础知识,使我们建⽴了保家卫国的思想,加强了解世界及中国的军事动态,让我们树⽴了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奋⽃的思想。

军训,使我们收获的是⼀种意识,是⼀种居安思危的思想。

我们国家从第⼀次鸦⽚战争到抗⽇战争,经历了⽆数次失败,可最终为什么抗⽇战争却胜利,因为每个中国⼈都认识到了军事的重要性,没要强⼤军事⼒量,任何发展都不要提,更不要说独⽴⾃主。

当今世界,⼀个充满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世界。

如果没有我国强⼤的军事⼒量作为保障,我们国家怎么能够展现⼀个负责任的⼤国形象;如果没有强⼤的军事⼒量,怎么能够派遣舰队去索马⾥执⾏护航任务,如果没有强⼤的军事⼒量,怎么能够实现天宫⼀号和“神⾈”⼋号的完美对接……我国是⼀个⼈⼝⼤国,没有强⼤的国防就谈不上建设⼀个强⼤的国家,树⽴强⼤的国威。

我们的国防事业就是要保护国家领⼟的完整和主权的独⽴。

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史

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史

这些思想,也为《孙子兵法》 这些思想,也为《孙子兵法》同时 代的其他兵书和论及军事的著作所重视。 代的其他兵书和论及军事的著作所重视。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又进了一 例如,传为军事家吴起所著的《 步。例如,传为军事家吴起所著的《吴 就探索了战争的实质, 子》,就种类型, 发生的根源,并把战争分成几种类型, 赋予定义,提出对付各类战争的方略。 赋予定义,提出对付各类战争的方略。 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兵法》 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兵法》,更主张 抛弃“责仁义,式礼乐”的思想, 抛弃“责仁义,式礼乐”的思想,要求 用战争手段解决社会混乱局面; 用战争手段解决社会混乱局面;其作战 思想则特别强调“贵势”和以奇制胜。 思想则特别强调“贵势”和以奇制胜。 这些主张,都是对《孙子兵法》 这些主张,都是对《孙子兵法》军事思 想的继承和发展。 想的继承和发展。
军事高技术加速发展使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面临严峻 挑战。 挑战。高新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 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发生了质的飞跃, 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战争舞台上展 示出新的面貌。 示出新的面貌。
制权理论的发展趋势
当战争从冷兵器时代、工业时代迈进信息时代, 当战争从冷兵器时代、工业时代迈进信息时代,人 类社会暴力角逐的战场先后从陆地向海洋、天空、 类社会暴力角逐的战场先后从陆地向海洋、天空、太空 延伸,现在又迈入信息领域。与之相伴, 延伸,现在又迈入信息领域。与之相伴,争夺战场主导 权的制权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曾先后出现了陆权 权的制权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曾先后出现了陆权 海权论、空权论、天权论和信息权论。 论、海权论、空权论、天权论和信息权论。然而当今世 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 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不仅带来了军事力量和战争 形态的深刻变化, 形态的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战略思维和 视野。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 视野。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当代制权理论的发展也 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军事科研如何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军事科研如何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军事科研如何发展近代史上的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军事科研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端,也标志着中国陷入了长期的战争状态。

面对强大的侵略者,中国军事科研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战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政府意识到军事科研的紧迫性,于1938年创建了中国科学社。

这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军事科研领域的积极探索。

中国科学社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推动科技创新,为国家安全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科学社的成立为中国的军事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引进外国专家和技术,以提高自身的军事科研能力。

许多知名科学家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为中国的军事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自主研发的科技项目也在九一八事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例如,中国开始着手研发飞机、火炮等军事装备,希望能够在战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除了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还注重加强军事科研的组织建设。

中国政府成立了军事科学研究所,重点研究军事技术和战争策略。

军事科学研究所的成立,使得中国的军事科研工作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为中国战胜侵略者提供了重要支持。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也加速了中国军事科研人才的培养。

中国政府投资大量资源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军事科研领域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

这些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中国的战争努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中国还积极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员,为军事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中国,军事科研的发展得到了巨大推动。

中国各级政府对军事科研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投入的资金也逐年增加。

中国科学家们在世界各国的合作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提高了中国军事装备的水平,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总结起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军事科研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外部压力的推动下,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军事科研的投入,培养了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强了组织建设,推动了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使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中华名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名族。

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军事思想一直是一朵绚烂的奇葩。

在此做一概述。

中国军事思想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

而近代军事思想又可以分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第一次国内革命之前为一个阶段,从第一次国内革命到新中国建立为第二阶段。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为第三阶段。

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生、形成、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

⒈萌生时期。

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即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①在对战争的看法上,强调天命、伸张正义和保民。

②治军上强调齐众以律,③战争指导上,以重礼信仁义为主导思想,主张"以礼为固,以仁为胜",由于这一时期战争样式简单,规模比较小,持续时间短,人们对军事的认识还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⒉形成时期。

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中。

争霸、兼并、统一战争激烈,用兵数量增多;铁兵器应用日益广泛,军事技术和筑城等均有进步;军制上,步兵、骑兵、水师逐渐分离为独立兵种,步、骑、车配合作战,形式多样;打破了"兵民合一"兵制,出现了募兵制和郡县征兵制;战争指挥复杂,要求高,将帅专职化;学术上百家争鸣等,促进了中国古代兵学的发展。

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兵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

提出一系列战争指导和作战原则春秋时期的战争指导者,已能成功地制定和运用军事与政治谋略。

⒊充实提高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期,即从秦统一中国后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分裂和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也不断发展。

人民军队的九十年发展历程

人民军队的九十年发展历程

人民军队的九十年发展历程
方晓志
【期刊名称】《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诞生至今,从一支弱小的以步兵为主体的农民军队逐渐建设发展成为当前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及诸兵种合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现代化军队。

回顾我军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寻求自我超越的历史。

【总页数】1页(P48)
【作者】方晓志
【作者单位】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人民军队近战“明星”——手榴弹的发展历程
2.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对人民军队传承纪律之魂的认识与思考
3.人民军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4.人民军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5.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坚固基石——试论古田会议决议对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创造性贡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袁德金;王建飞
【期刊名称】《军事历史》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为了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军事科学院政治部的统一部署,我刊特约有关专家撰写了一组稿件载于“本刊特稿”专栏,从军事历史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科学发展观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与广大读者共同学习和理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总页数】5页(P1-5)
【作者】袁德金;王建飞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军事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7
【相关文献】
1.新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发展与启示
2.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议题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3.新中国成立以来干部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演变与经验启示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军事的发展历程众所周知,中国的第一辆国产坦克是于1959年装备部队的59式坦克。

59式坦克仿自苏联的T-54A型坦克,而T-54A型坦克是著名的T-34A的发展。

在50-60年代,59式坦克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坦克,在中国的产量巨大,生产了近万辆,成为中国军队的主战坦克。

时至今日,59式仍然是中国军队装备量最大的坦克。

60-70年代初,苏联和西方国家都装备了战后二代坦克,苏联是T-62型,西方是M60、豹1和奇夫坦等,这些坦克广泛地应用了双向稳定的115毫米滑膛炮或105毫米线膛炮(奇夫坦甚至是120毫米线膛炮)、光点投射式火控系统、第一代微光夜视或主动红外夜视和间隙装甲等技术。

但中国由于技术的落后和储备不足,只是利用59式的技术生产了适合于水网稻田地带作战的62式轻型坦克,并参考苏联PT-76的技术生产了63式水陆坦克。

真正促进中国坦克发展的是1969年的珍宝岛之战。

珍宝岛之战证明,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的主要反坦克武器,如85毫米加农炮和56式火箭筒都无法有效地击穿T-62的正面装甲,这促进了中国坦克和反坦克技术的大发展。

国家组织了大规模的反坦克武器会战,这次会战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主要的研制成果是69式坦克、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69式火箭筒、红箭73式反坦克导弹等。

69式坦克是1969年开始研制,1974年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的。

严格地说,69式是59式的一种改进型坦克,主要的改进是采用了100毫米滑膛炮、功率从520提高到580马力的强化发动机、主动红外夜视、双向稳定器和自动装表式火控系统,而总体结构没有变化。

采用滑膛炮的目的是为了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因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已正确认识到长杆式脱壳穿甲弹是今后穿甲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武器,而在英国人发明滑动弹带以前,著名的L7滑膛炮不能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这是由于线膛炮赋予了炮弹太大的旋转速度而大大降低了长杆弹的穿甲能力。

69式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坦克,装备了大约1000辆,被称为“一代坦克”。

69式的研制提高了中国的坦克研制水平,培养了一批坦克研制人才,这对中国坦克的进一步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但69式的100毫米滑膛炮并不很成功,这是因为当时所使用的发射药的火药残渣的留膛使火炮经常需要擦拭,部队不欢迎。

到80年代,由于线膛炮发射的脱壳穿甲弹研制成功,69式又改回100毫米线膛炮,并且改进了火控系统,称为69II式。

采用英国式的105毫米线膛炮并使用引进英国马可尼公司火控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型被称作69III式或79式,参加了84年的天安门阅兵。

69式还有一种竞争世界坦克改装市场装有稳像式火控系统的改型。

顺便提一下,105毫米线膛炮是引进的奥地利技术,而不是传说中的以色列技术。

同时引进的还有155毫米加榴炮。

105毫米线膛炮的穿甲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国内的试验表明,它可以贯穿两辆并排摆放的59式坦克。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利用中国和西方建立的良好关系而可以引进技术和改革开放的时机,中国开始了“二代坦克”的研制,这就是广为人知的80系列坦克。

80式坦克使用了6对小直径负重轮和改进的扭杆悬挂、105毫米线膛炮、光点投射式火控、在12150L柴油机基础上使用涡轮增压技术的730马力柴油机,使火力和机动性都有较大提高。

80式有80I和80II两种型别,差异是80II使用了瞄准和激光测距合一的炮长瞄准镜并加装了炮塔围栏。

80式于88年正式定型装备部队,部队称88式,装备部队的88式可在车体前部披挂复合装甲。

80式研制的意义在于使中国第一次全面地研制一种新型坦克,它使中国获得了研制坦克宝贵的系统综合技术,因为一种坦克的研制决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它是各种矛盾要求的折中,如何合理地选用各种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而所有的新技术堆砌在一起并不能造出一辆性能良好的坦克,事实上这是很多坦克新研制国的技术瓶颈,这一点看看印度研制阿琼坦克的历程便知。

但无论如何,80式坦克的研制年代使它刚研制成功便成了落后的产品。

这时西方和苏联已广泛装备使用了120-125毫米滑膛炮、复合装甲、大马力柴油机或燃气轮机、稳像式火控系统的豹2、M1、T-64、T-72和T-80等坦克,它们使坦克的火力、机动和防护有了空前的提高,因而研制新一代坦克与其抗衡便成了中国坦克界的重要任务和迫切需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开展了所谓的“三代坦克”的研制。

然而,此时在中国坦克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技术路线的争论。

一方面,由于多年的改革开放,许多中国的科技人员接触和了解到了西方先进的坦克技术,且在当时大的背景下向西方学习成为一种潮流,希望走西方的发展路线(其实,中国已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相当的步伐,如引进105毫米线膛炮和155毫米榴弹炮,研制120毫米滑膛坦克炮,装备在向西方标准靠拢);另外一方面,当时也有一部分科技人员认为,苏式坦克在较落后的部件条件下,在火力和防护方面并不比西方坦克差(当时海湾战争还没有爆发,因而对苏式坦克的防护力评价较高),苏式坦克的体积小、重量轻,因而认为苏式坦克总体设计技术先进,适合中国国情,希望走苏式路线(此时中国已通过某些途径搞到了T-72坦克的样车,有一种观点认为可直接仿制)。

下面来分析一下苏式坦克和西方坦克相比较的优劣,这样会对中国坦克技术路线的抉择加深理解。

这种比较可以按传统的坦克三大性能进行,即火力、机动和防护。

[首先比较苏式坦克和西方坦克的火力。

我们知道,坦克火力可以包含主要两点,威力和精度。

衡量坦克炮威力的最好指标是炮口动能(而不是很多刊物上经常比较的火炮初速),而衡量炮弹终点弹道威力的指标是能量密度,即单位弹芯截面积上的动能。

在同样的膛压下,火炮口径的增大和炮管长度的增长都可以提高火炮的威力,但考虑到携弹量等问题,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对现实威胁和预计威胁保持足够的威力即可。

尤其是炮管长度如果过长,将使运动和射击时炮口章动过大,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因此应综合考虑内外弹道,总体优化。

苏式125毫米坦克炮由于膛压较低,炮口动能只有接近8MJ,而德国120毫米坦克炮的炮口动能约10MJ,苏式坦克炮较高的初速是由于弹丸重量较低而致,由于弹丸重量较低,加之弹丸的长径比较小(分装式弹药和冶金技术的限制),空气阻力大,使苏式火炮的千米速度降较大,单位弹芯截面积上的动能低,因而威力小于德国120毫米坦克炮。

而较长的炮管导致炮口章动较大,影响精度。

可以说德国120毫米滑膛炮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登峰造极之作,以美国和日本技术之先进,工业之发达,尚需引进其技术。

至于精度,受火控影响。

坦克火控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观瞄部分和炮控部分,由于苏式坦克的瞄准精度差,炮控速度慢(炮塔旋转速度低。

我们知道,炮塔的旋转速度和控制精度是一对矛盾,旋转速度快,则精度控制难。

火力反应速度快要求炮塔和火炮高低机的快速动作,而想做到又快又准那就要看水平了。

我们说苏式坦克部件落后,此为一例)和精度低,加上前述的炮管较长,导致火炮的射击精度差(另外火力反应速度也较慢)。

可以说苏式坦克的火力和西方坦克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再来比较机动能力。

由于西方坦克的平均马力高(与T-72相比),所用的液力传动效率高,使西方坦克的战场机动能力高于苏式坦克。

而苏式坦克由于重量较轻,战略机动能力高于西方坦克(较易运输,道路和桥梁通过能力好)。

最后比较防护。

在海湾战争之前,很多人认为苏式坦克的装甲防护与西方坦克是不相上下的,由于苏式坦克的正面投影面积小,中弹概率地,因而苏式坦克的总体防护水平高于西方坦克。

但海湾战争改变了上述看法,海湾战争证明,由于现代火控系统的发展,正面投影面积小所减少的中弹概率是很少的(这是简单的统计学常识,例如精度是2米,那么50%的射弹会落在2米圆以外;但如果精度是1米,那么落在2米圆外的射弹不到10%),而苏式坦克的装甲已被证明抵挡不了西方120毫米火炮的射击(实际上1982年贝卡谷地的叙以战争已表明,装在梅卡瓦I型坦克上的105毫米线膛炮也能击穿T-72的正面装甲,但由于战争规模较小,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海湾战争更证明了苏式坦克的总体设计使其抗打击能力较低,弹药易循爆的弱点,当然这是后话了。

实际上,当时中国的坦克设计人员对苏式坦克的火控系统差、战场机动能力差已有所认识,但对其总体设计持肯定态度,当然也有考虑到中国的工业水平、交通状况的原因,“三代坦克”的技术路线已经被确定,这就是参考T-72的总体布局,改装先进的火控系统(潜猎式稳像火控)和大马力柴油机(1200马力,似乎是德国民用WD396的改型),这样已研制成功的120毫米滑膛炮便不能被采用。

公正地说,120毫米滑膛炮的研制是相当成功的,虽然膛压略低,但由于炮管较长,120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动能和德国120滑不相上下,由于有色冶金总院和钢铁研究总院都突破了脱壳穿甲弹的高性能钨合金技术,穿甲能力达到或接近德国120滑的水平。

有趣的是,120滑的命运和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命运有些类似,都是由装甲兵首先提出,然后被炮兵接收过去。

120滑的最后应用是利用83式自行榴弹炮的底盘发展了89式自行反坦克炮(至于在阿布扎比展览会上展出的MBT-2000是用了何种火炮尚需进一步的资料方能断定)。

1992年,在德国的《军事技术》杂志上刊登了一副后来被广泛引用的照片、被称做90-II式的中国坦克。

仔细分析这张照片,便会发现其在总体布局上与T-72的一致性,甚至负重轮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这张照片上所显示的其它一些特征可明显看出它是一辆技术验证车,如粗糙的工艺,甚至还有两个倒车镜。

在97年前后,一些杂志上发表了更新的照片,显示90-II的研制已基本成功。

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哈里德坦克可以认为也采用了90-II的技术。

令人惊奇的是,在8月17日的国庆预演中所展示的新型坦克的外观又有所变化,很多观察者认为是T-72的底盘,根据是车体前部的V型挡浪板和下部的推土铲都及其相似。

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它仍然是90-II的变形车,外观的变化就象92年的照片和97年的照片的变化一样,虽然局部特征有所改变,但总体布局没有变化,最典型的特征,负重轮形状和间距没有改变,其不等间距的负重轮布置可以容易地将其与T-72的等间距负重轮的布置区别开来。

一个合理的推测是,92年照片显示的是一辆技术验证车,97年的照片显示的是一辆工程样车,而阅兵预演显示的则是最后的生产定型车。

生工1101杜志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