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

合集下载

《软体动物》(冀少)(冀教版)

《软体动物》(冀少)(冀教版)
包裹起来,久之形成珍珠; 4、运动
用身体前端的斧足缓慢运动 5、呼吸:鳃 6、摄食与消化
入水管和出水管:位于身体后端,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 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排出残渣
二、其他软体动物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蜗 牛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多以植物的叶、茎、果实 等为食,依靠腹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用肺呼吸。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 陆地湿润处的蜗牛,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等。
一、河蚌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1、身体外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 2、外套膜贝壳的内面贴着一层柔软的膜,具保护作用;外套膜的 分泌物形成贝壳;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3、珍珠的形成: 贝壳最里面的一层受到异物刺激时,外套膜分泌物将 异物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第四章 · 多种多样的动物 · 第四节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贝壳内的身体非常 柔软的动物。
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 10 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第 二大类群。河蚌、扇贝、 文蛤、缢蛏 、石鳖、蜗牛、 乌贼、章鱼等是我们熟悉 的软体动物。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练习 3、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B.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也有的贝壳退化 C.软体动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D.软体动物不一定都能产生珍珠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练习 4、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 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的动物是 ( D) 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爬 行动物 D.软体动物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优秀教学案例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优秀教学案例
1.能够正确识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如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具有外骨骼等。
2.能够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吗?它们又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利用多媒体展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形态特点,如:“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找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情境,如引入当地特色美食中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如章鱼小丸子、炒虾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视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他们形象地理解知识。
3.结合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软体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分节,有外骨骼。它们在进化中的地位,软体动物较早出现在地球上,节肢动物则分化出了昆虫等众多类群。”
(三)学生小组讨论
1Hale Waihona Puke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请大家分组讨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4.反思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初中生物《软体动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软体动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软体动物》教学设计一、软体动课件展示多种软体动物物的主要特观察课件展示的蛤蜊、缢蛏、河蚌、扇贝、蜗牛、乌贼等软体动物,他们有的贝壳实物展示,贴近生征引导学生认识托盘中的贝有两个贝壳,有的只有一个贝壳,有的活,学以致壳实物。

目前已经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 万种以上贝壳退化了。

用仅次于节肢动物,是动物学生了解乌贼的壳又称海螵蛸,鲍鱼的界的第二大类群。

壳又称石决明,都可以入药。

结合课本P12 观察与思考播放观察缢蛏的微视频,三人行小组合作观察缢蛏,取一个缢蛏,微视频直观引导学生三人行小组合作先观察外形,然后轻轻打开缢蛏贝壳,解剖观察缢蛏、河蚌的结按照由外向内、从前往后依次观察缢蛏地呈现观察方法。

构。

引导学生上讲台实物投影展示,说出缢蛏各部分结构名称引导学生思考软体动物各部分结构功能的内部结构:贝壳、外套膜、足、鳃和入水管、出水管。

分工如下:观察讨论并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三人小组同样的方法观察河蚌,并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三人行小组合作观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有效的利用三人行小组合作实验器材托盘、缢蛏、镊子分工学生1轻轻打开缢蛏的贝壳学生2用手指着说出缢蛏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学生3负责记录提示注意安全,以防被贝壳割伤板书设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外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二、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软体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一、软体动物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扇贝、文蛤、缢蛏等)
1、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群。

2、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P12图
3、双壳类动物用足缓缓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软件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与危害
二、节肢动物
代表动物:蝗虫,还有蝉、蟋蟀、蝴蝶、蜘蛛、蜈蚣、虾、蟹、蚊、蝇等。

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分类
2、蝗虫身体分头部(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口器)、胸部(前足、中足、后足、两对翅)、腹部(气门)三部分。

P15图
3、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已,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4、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5、节肢动物因附肢分节而得名,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
动物》知识点归纳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扇贝、文蛤等
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的可以食用、药用、装饰等,但有的对人体也有害。

4.节肢动物的种类繁多,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有120万种以上
5.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一般能飞行。

6.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7.蝗虫的运动:胸部有三对足,善于跳跃,能爬行,有两对翅,能飞行。

8.蝗虫的外骨骼:外骨骼包裹着身体表面,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有蜕皮现象,蝗虫的一生要蜕皮5次才能长成成虫。

9.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蝗虫、蜜蜂、蜘蛛、虾、蜈蚣等。

10.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1.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些可以食用、药用;帮助植物传粉等,但有的也会引起人们患病、危害农作物等。

《软体动物》教学课件课件PPT

《软体动物》教学课件课件PPT
软体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用于输送血液 和氧气。
生理机能
软体动物通过摄取不同的食物 来获取营养,如藻类、腐肉等 。
软体动物具有再生能力,部分 器官如触角、足部等受到损伤 后可以再生。
软体动物具有应激反应,能够 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并做出相 应的反应,如逃避天敌或寻找 食物。
03
软体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软体动物通过摄取食物、消化、排泄等过程参与了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
环境监测与指示生物
软体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其种群变化可以作为环境质量 变化的指示生物,对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与利用
保护措施
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原因,一些软体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如限制捕捞量、加强污染治理等。
幼虫期
部分软体动物在孵化后需要经 过一段时间的幼虫期,以适应 环境并完成进一步的生长发育 。
变态与生长
幼虫期结束后,软体动物会经 历变态过程,从幼虫转变为成 体形态,并继续生长。
生长与发育
生长方式
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
软体动物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并 通过细胞分裂和增大体积实现生长。
环境因素如温度、盐度、水质等对软 体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软体动物》教学课件

CONTENCT

• 软体动物简介 • 软体动物的生理结构 • 软体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 软体动物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作用 •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软体动物研究展望
1
软体动物简介
软体动物的定义与特征
软体动物
是一类具有柔软肉体的动物,通常具有外壳或内壳,是动物界中 的一大类。

软体动物-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软体动物-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软体动物-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1.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掌握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方式;3.能够描述海参、贻贝、蛤蜊和章鱼等常见的软体动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惯;4.理解软体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软体动物的科学分类;2.软体动物的结构特征;3.软体动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4.海参、贻贝、蛤蜊和章鱼等软体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2)教学方法1.授课介绍;2.给学生展示软体动物的标本;3.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4.学生讨论和小组合作。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让学生感性认识软体动物,提问:“你们在哪里看过软体动物?有哪些软体动物?”;2.展示海参、贻贝、蛤蜊和章鱼的标本,让学生观察和探究。

(2)讲解新知(40分钟)1. 软体动物的科学分类1.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的一个大类,包括了数万个物种,分为两个亚门:头足类(包括章鱼、鱿鱼等)和双壳类(包括蛤蜊、贻贝等);2.让学生了解不同亚门下的类别,比如头足类中有乌贼目、异足目等。

2. 软体动物的结构特征1.让学生观察海参、贻贝、蛤蜊和章鱼的标本,指导他们发现软体动物的结构特征,比如没有脊椎、身体软、没有眼睛和腹足、有吸盘和柔软的触手等。

3. 软体动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1.讲解软体动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比如贻贝和蛤蜊依靠过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生,海参通过摄食底泥,章鱼拥有出色的智力和逃避捕食的本领等;2.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某些软体动物的捕食和防御机制。

4. 常见的软体动物的生物学特征1.让学生对海参、贻贝、蛤蜊和章鱼等软体动物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特征进行简要描述。

(3)拓展应用(10分钟)1.学生自主查找或老师指定一些未在教材中介绍的软体动物,并简要介绍其生物学特征;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究软体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作业布置(5分钟)1.查看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软体动物的科学分类和生物学特点;2.小组合作,根据所学内容设计海报或PPT介绍某一软体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

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
入水管
贝壳 外套膜

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起保护贝壳内非常柔软的身体。
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 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
地运动。
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


3.试着想一想,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 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 出体外。 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摄取水中的 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 出水管
体表有坚韧的外__骨___骼
节肢动物
的主要特

身体和附肢都_分__节___
课后练习 P17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 )
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 正确的是( A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内或体表,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2)有害:传播疾病,如_蚊__、__蜱__、__螨_等。
身体_柔__软___
身体表面有_外__套__膜___
软 软体动物 大多具有_贝__壳____
体 动
运动器官是__足___


一对_触__角__
节 肢 动 物
节肢动物
昆中的 基本特 征
三对__足___ _两__对__翅___
小试牛刀
1.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B)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腹足 运动 D.都用腕足捕食

《软体动物》教案

《软体动物》教案

第四节软体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河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概述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举例说明软体动物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三、教学设计思路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10万多种,其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亦有很大差别。

那么,它们为什么都是软体动物呢?这就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即通过具体动物来揭示软体动物类群的共同特征。

河蚌生活在淡水中,蜗牛生活在陆地上,而乌贼则生活于海洋中,虽然它们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这就是都有贝壳和外套膜,而贝壳又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的。

所以,外套膜是软体动物共有的和特有的结构,在教学当中应该重点强调外套膜这个特殊的结构,并明确它在动物体内的位置,这样会使学生较容易地观察到,无论是河蚌、蜗牛或乌贼,其外套膜都包在内脏团外,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了解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河蚌生活在淡水中,蜗牛生活在陆地上,而乌贼则生活于海洋中,它们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这是同学们已有的知识。

虽然它们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这一点同学们并不清楚。

第四节软体动物,选择常见的河蚌为代表动物,通过对河蚌外形标本、解剖标本的观察,使学生在认识河蚌的基础上,揭示软体动物类群的共同特征。

软体动物都有贝壳和外套膜,而贝壳又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的。

所以,外套膜是软体动物共有的和特有的结构,在教学当中应该重点强调外套膜这个特殊的结构,并明确它在动物体内的位置,这样会使学生较容易地观察到,无论是河蚌、蜗牛或乌贼,其外套膜都包在内脏团外,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软体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常见的双壳类动物(如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等)的标本,搜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实例资料等。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八年级生物上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八年级生物上

D.都用腕足捕食
2、下列哪组动物全部属于软体动物 ( C) A.河蚌、蜗牛、河虾 B.牡蛎、扇贝、涡虫
C.鲍鱼、章鱼、鱿鱼 D.田螺、枪乌贼、青蛙
3、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B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4、双壳类软体动物是指 ( ) A
A.有两片贝壳的软体动物 B.有双数贝壳的软体动物 C.有两层贝壳的软体动物 D.有多片贝壳的软体动物
小实验 将两只蝗虫分别放在甲乙两支装满水的试管中, 甲:头部朝下 乙:胸腹部朝下
甲和乙两个试管中 哪一只蝗虫先死亡?


气门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气门 气管
蜘蛛是昆虫吗?
蜈蚣是昆虫吗?
小结:节肢动物的特征
身体有很多 体节 构成; 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 身体和附肢都 分节 。
节肢动物
昆虫纲: 蝴蝶、蜻蜓、瓢虫、蚊 蛛形纲: 蜘蛛、蝎 甲壳纲: 虾、蟹 多足纲: 蜈蚣、蚰蜒、马陆
观察与思考
蝉为什么会蜕皮?
提示:外骨骼是昆虫保护 自己的“盔甲”
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 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昆虫一生中蜕皮的次数一般是 固定的,通常发育为成虫后就 不再蜕皮。
昆虫的基本特征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等。
想一想? 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 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
8、“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蝉脱掉的
“壳”在生物学上称为
( D)
A.外壳 B.表皮 C.皮肤 D.外骨骼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想一想 议一议
你喜欢图中的这 些贝壳吗?长有这些 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 子的?坚硬的贝壳会 妨碍它们的运动吗?

《软体动物》练习题

《软体动物》练习题

A.蚯蚓、河蚌 B.扇贝、蜗牛 C.乌贼、涡虫 D.文蛤、蛔虫
4.软体动物的体表都有( A )
A.外套膜 B.贝壳 C.刺细胞 D.触手
5.下列能够产生珍珠的软体动物是( B ) A.石鳖 B.河蚌 C.乌贼 D.蜗牛 6.蜗牛用来完成运动的结构是( C ) A.纤毛 B.刚毛 C.足 D.鳍 7.缢蛏外套膜的作用是( D )
)
D.有的软体动物有退化的贝壳(如蜗牛)
12.(2015·日照)蜗牛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动物 ,下列有关蜗牛的说法错误
的是(
C
)
A.属于软体动物 B.依靠肉质足运动 C.用鳃呼吸 D.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
13.(2015·珠海)下列软体动物中,都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是( B ) A.河蚌、鱿鱼 B.河蚌、珍珠贝 C.章鱼、河蚌 D.蜗牛、鱿鱼 1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16.(2015·张家界)下表列举了四种生物及其身体的一个主要特征、一项 重要影响或价值。匹配错误的是( A ) 生物名称 A 乌贼 主要特征 贝壳 重要影响或价值 海螵蛸入药
B
C
沙蚕
珊瑚虫
身体有许 多体节
刺细胞
鱼、虾饵料
珊瑚礁
D
蛔虫
角质层
人体内寄生
软体动物的地学价值
软体动物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有很多可作为指示沉积环境的指相化石。在
C ) ③大多有贝壳 ④运动器官是足 ⑤大
①身体柔软
多寄生
②体表有外套膜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15.参照“缢蛏的内部结构图”,分析回答问题。
两 片贝壳,因此属于双壳 (1)缢蛏的体外有___ ____类的软体动物。 外套膜 。 (2)贝壳类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肉质的膜,称为_______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育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育教学课件

靠什么结构运动? 靠什么结构呼吸?
鳃 出水管
入水管
缢蛏如何获取食物?
足 缢蛏的内部结构(揭开部分外套膜)
一.软体动物
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
贝壳 外套膜
• 有两片石灰质贝壳
• 成为双壳类
• 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
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鳃 出水管
• 缢蛏靠足缓慢运动
入水管
• 用腮呼吸 • 在吸水和排水的过程中获取食物
二.节肢动物
蜈蚣 蜜蜂
蜘蛛 蝴蝶
二.节肢动物

蝎子
蚊子

二.节肢动物
讨论:
比较观察到的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完成表格。 找出图中动物的共同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二.节肢动物
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 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困扰:蚊、蜱虫、螨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一.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装饰
海螺蛸(药用)
实用
钉螺
二.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 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 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现生种类已 知有100多万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 75%;节肢动物在水体、陆地、空中都 可生活
二.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昆虫
二.节肢动物
蝗虫身体分为 头部 、 胸部 、 腹部 。 蝗虫头部负责 感觉 和 摄食 ,胸部有 三对 足 ,善于跳跃;有两 对 翅 ,适于飞行。运动器官是 _翅___和__足___ ,触角和足是昆虫的__附__肢__。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4.教学资源:
(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动物园、采集标本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实践能力。
(3)提供课外阅读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教学建议:
(1)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主题,如:“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节肢动物的分类及其特点”等。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如:“列举三种软体动物及其特点”、“简述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等。
(2)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物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启发引导: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3.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以探究软体动物或节肢动物的某一特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结论。
4.撰写一篇关于软体动物或节肢动物的科普文章,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不少于400字。
5.家长辅助作业: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边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并讨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软体动物》课件

《软体动物》课件

03
贝类广泛分布于海洋、 淡水和陆地,适应了各 种不同的环境。
04
贝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如净化 水质、提供栖息地等。
头足类
01
02
03
04
头足类是软体动物中的另一大 类群,以章鱼、鱿鱼等为代表

头足类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 统和灵活的身体,能够快速捕
捉猎物和逃避天敌。
头足类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上层 ,对海洋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生态价值
生物指示器
软体动物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可以作为水域生态环境的生物指示器,监测和评估水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促进生态平衡
软体动物在食物链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有助于控 制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
科学价值
生物多样性
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软体动物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进 化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头足类的墨汁可以用于制造墨 鱼汁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
值。
腹足类
腹足类是软体动物中的一个小类群, 主要包括蜗牛、蛞蝓等。
腹足类主要生活在陆地和淡水环境中 ,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能力较强。
腹足类通常具有螺旋形的壳和粘附能 力强的足,能够在各种表面攀爬和移 动。
腹足类的肉可以食用,但需要注意其 可能携带的寄生虫和细菌。
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系统的保护措施和法律法规 ,导致软体动物保护工作难以有
效开展。
软体动物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软体动物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 区,限制人类活动,保护其生态
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软体动物保护的 重要性,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课件

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课件

D.海底岩石
B 4.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河蚌、蚯蚓、蜗牛 B.石鳖、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扇贝
课堂小练
C 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珍珠层 C.外套膜
D.斧足
B 6.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B.
C.
D.
通过观察,你能总结出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吗?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外套膜 ,大多具有 贝壳 ; 运动器官是 足 。
河蚌
扇贝
章鱼
乌贼
新课讲授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
新课讲授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药用:鲍的壳( 石决明)、乌贼的壳( 海螵鞘 )、 珍珠粉等皆可入药
石决明
C.身体由体节构成 D.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河蚌、蜗牛、乌贼等都是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
同特征是( B )
A.有坚硬的贝壳
B.身体柔软,用鳃呼吸
C.有肥大的斧足
D.鳞片细小,用鳃呼吸
课堂小练
3.小时候,我们喜欢在海岸边捡拾各种各样的贝壳,
这些贝壳来自于( A )
A.软体动物
B.甲壳动物
C.腔肠动物
海螵蛸
新课讲授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装饰: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珍珠项链
海螺装饰品
新课讲授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 钉螺 是 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钉螺
课堂小练
1.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
征是( B )
A.身体柔软、有贝壳 B.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软体动物》教学设计

《软体动物》教学设计

新授小结与练习2、解剖观察缢蛏的结构。

视频讲解相关结构的功能3、解剖观察文蛤结构,图片观察河蚌结构,总结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4、观察其他软体动物,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小结本节课内容大屏幕展示解剖缢蛏的的相关步骤,强调观察重点和解剖注意事项。

帮助学生分析相关结构的功能提出观察问题:找一找我们在缢蛏中所观察到的结构,文蛤和河蚌中是否也能找到。

展示蜗牛图片,鱿鱼实物,教师解剖鱿鱼,展示鱿鱼各结构。

微课展示其他软体动物,介绍其主要特征。

提问:你能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举例说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吗?教师搜集相关图片、文字,展示实物,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制作本节课的概念图。

设置相关习题四人小组合作解剖观察,思考观察到的结构所具有的功能。

观察结构,总结归纳缢蛏、文蛤和河蚌在结构上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学生结合图片及教师解剖结果,与双壳类动物进行比较,师生共同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小组为单位,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软体动物对人类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的相关资料,认同应该辩证地看待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根据概念图提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完成相关习题提供多个事实性材料,在学生获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通过归纳,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由个别到一般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辩证的分析事物及时巩固,掌握课堂教学效果板书软体动物一、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1、代表生物:缢蛏、文蛤、河蚌、蜗牛、鱿鱼2、主要特征: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二、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2、有害。

《软体动物》 学习任务单

《软体动物》 学习任务单

《软体动物》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种类。

2、掌握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认识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益处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如身体柔软、外套膜、贝壳等。

(2)常见软体动物的代表种类及其特点,如蜗牛、河蚌、乌贼等。

2、难点(1)软体动物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2)理解软体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习资源1、教材:《生物学》相关章节。

2、网络资源:科普网站、视频平台上关于软体动物的介绍。

3、实地观察:可以前往水族馆、水产市场等地观察软体动物。

四、学习过程1、预习(1)阅读教材中关于软体动物的内容,初步了解软体动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通过网络搜索,查找一些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课堂学习(1)老师讲解软体动物的定义、主要特征和分类。

(2)观察各种软体动物的标本或图片,对比它们的形态结构差异。

(3)学习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它们的栖息环境、运动方式、摄食方式等。

3、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如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

(2)探讨软体动物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如一些寄生虫病的传播。

4、实验探究(1)如有条件,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软体动物的运动和应激反应。

(2)解剖一些常见的软体动物,了解其内部结构。

5、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软体动物的小短文,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软体动物。

五、知识拓展1、了解软体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演变。

2、研究一些珍稀软体动物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六、学习评价1、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

2、作业完成情况: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测验成绩:通过定期的小测验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常见软体动物介绍1、蜗牛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

它们的身体通常有一个螺旋状的壳,用于保护柔软的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体动物》
第一部分主要特征
一、身体体制与外部形态结构
1、身体柔软,不分节,一般左右对称;
2、体外通常具有贝壳,极少为内壳或退化;
3、身体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四部分。

(一)贝壳
1、主要成分:碳酸钙(95%)和少量壳基质。

2、来源:由外套膜外侧与边缘上皮细胞中的腺细胞分泌形成。

3、结构:分为3层
外层:角质层(皮层)
中层:壳层(棱柱层)
内层:壳底(珍珠层)
4、功能:保护
5、贝壳的数量与形态:
1) 单板类:1个;帽状
2) 多板类:8个;覆瓦状
3) 腹足类:1个;螺旋状
4) 掘足类:1个;象牙状
5) 瓣鳃类:2个;瓣状
6) 头足类:1个;内壳或退化为无
◆软体动物贝壳的形状和数目因种类不同而异
(二)外套膜
1、来源:身体背侧皮肤褶襞向下伸展而成。

2、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空腔。

3、结构:
1)外层上皮(分泌物形成贝壳)
2)中间层(结缔组织和肌肉纤维)
3)内层上皮(具纤毛)
4、功能:
1)运动(如乌贼、鱿鱼等)
2)呼吸(如蜗牛等肺螺类)
(三)头部
1、运动敏捷种类:头部分化明显,其上有感官,如乌贼、章鱼、蜗牛
2、穴居或固着种类:头部已消失,如蚌类
(四)足部
1、足的形状
1)无板类:足退化
2)多板类:椭圆形,具发达肌肉
3)单板类:足扁平呈块状
4)腹足类:足呈块状
5)掘足类:足呈圆柱状
6)瓣鳃类:足呈斧状,能从壳内伸出
7)头足类:在头部口周演变为多个腕和漏斗
2、足的功能
1)爬行(如玉螺)
2)附着(如石鳖)
3)挖穴(如缢蛏)
4)浮游(如蚱蜢螺)
5)捕食(如乌贼)
(五)内脏团
1、位置
位于身体的背面,包括心脏、肾脏、胃、肠和消化腺等内脏器官。

2、特点
除某些腹足类(向背方隆起,并向一侧扭转)外,都是左右对称的。

二、内部结构及功能
(一)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腺和消化管
1、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食道腺、消化盲囊或肝脏等。

2、消化道:
1)前肠(口腔和食道)
2)中肠(即膨大的胃)
3)后肠(即肠本身)
◆齿舌为软体动物独有器官,除个别种类都有。

齿舌上小齿的形状和数目为软体动物种类间重要的鉴定性特征。

齿舌器:包括齿舌、齿舌囊、齿舌软骨
齿式:齿舌上小齿的排列方式。

◆如河蚌的消化道:
口---食道---胃---小肠---直肠---肛门
(二)体腔和循环系统
1、体腔
1)次生体腔→仅残留围心腔、生殖腺和排泄器官内腔
2)初生体腔→血窦
2、循环系统
1)心脏:
位于背侧围心腔中,由心室与心耳构成,而心耳的数目和位置则随鳃而异。

3)循环系统组成
◆开管式(大多类):
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
◆闭管式(头足类):
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心脏)
4)血液:
一般含血蓝蛋白,少数含血红蛋白
(三)呼吸系统
1、水生种类:鳃呼吸
1)鳃来源:
外套腔中体壁的突起,内有血液、肌肉和神经
2)种类
A 栉鳃(最原始):呈梳状
B 丝鳃:呈丝状
C 隔鳃:呈羽状
D 瓣鳃:呈瓣状
2、陆生种类:肺呼吸
肺:外套腔壁密生毛细血管网,形成肺室。

3、少数种类,如掘足类为体表呼吸。

◆对不同环境的适应造成了呼吸系统上的差异。

(四)排泄系统
1、软体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呈管状的肾脏(即后肾管)
2、瓣鳃类的排泄器官还包括:一对围心腔腺,如河蚌的凯泊尔氏器
(五)神经系统
1、原始种类
由神经环与2对神经干组成
◆其中2对神经干:
腹方(足神经干)与背方(侧神经干)
2、不太活动的类群
由神经节(4对)与神经干组成
其中4对神经节如下:
1) 脑神经节:控制头部和足部的平衡囊
2) 足神经节:控制足部肌肉
3) 侧神经节:控制外套膜和鳃
4) 脏神经节:控制身体后部内脏
3、活动类群(高等类群)
具软管包围脑(无脊椎动物最高级形式)
(六)感觉器官
1、触角器:司嗅觉和味觉
2、嗅检器:位于外套膜表面,用于检验水流,寻觅食物
3、视觉器:感光
1)腹足类:头眼一对,对称位于触角的基部或顶端
2)多板类、瓣鳃类、掘足类成体:微眼或外套眼
3)头足类:眼与脊椎动物的构造上相似
4、平衡器:司平衡感觉功能
如瓣鳃类位于足部内,头足类位于头软骨内
◆头足类眼与脊椎动物眼的区别
1、软体动物的视神经节位于网膜层之下,脊椎动物的视神经节连着视神经
2、软体动物的视杆细胞在网膜层内侧脊椎动物:视杆细胞在网膜层外侧
3、起源不同,软体动物视杯外的软骨由头软骨延伸而成
(七)生殖系统
1、构成:主要由生殖腺与生殖管构成
1)生殖腺:由体腔壁形成
2)生殖管:内端通向生殖腔,外端开口于外套膜或直接与外界相通
2、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
第二部分生物学
一、生殖
1、生殖方式
1)孤雌生殖:
绝少数种类中出现,如拟黑螺
2)两性生殖:
A 自体受精(如锥实螺等肺螺类)
B 异体受精(绝大多数种类)
2、受精方式
1)体外受精:如瓣鳃类
2)体内受精:如头足类、多数腹足类
◆卵胎生: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小个体才产出(如田螺)
◆产卵量
一般海产种类产卵多,陆生淡水种类产卵少;体外受精者产卵多,体内孵化或卵胎生种类产卵少。

◆性变现象
性别在某些种类中不稳定,常有性变现象,如腹足类的履螺,瓣鳃类的牡蛎。

2、发育
1)受精卵大都在体外发育,少数种类在体内发育(如:无齿蚌、田螺)
2)卵裂方式
完全不均等螺旋型卵裂(头足类除外)
3)卵的发育
A. 直接发育:如头足类和部分腹足类
B. 间接发育:如瓣鳃类与大部分螺类
生活史:
卵--担轮幼体--面盘幼体--稚贝--成体
淡水蚌类幼体:钩介幼体
3、分布
1)海洋(绝大多数)
2)淡水:全部底栖
3)陆地:腹足类中的小部分
4、摄食
1)贝类的食性
A. 杂食性种类:绝大部分瓣鳃类和某些腹足类
B. 草食性种类:多为腹足类种类
C. 肉食性种类:某些头足类和腹足类
2)摄食方式
通常与摄食器官的构造有密切关系
A. 舐食:多板类的石鳖,腹足类的鲍、蜗牛等
B. 滤食:瓣鳃类动物主要的摄食方式
C. 捕食:头足的主要摄食方式
第三部分分类
一、无板纲(Aplacophora)
主要特征:体蠕虫形,左右对称,无贝壳,具齿舌,足退化,身体腹面一纵沟,内有纤毛,体被外套膜,神经系统梯形状,具担轮幼体。

代表动物:隆线新月贝、龙女簪
二、多板纲(Polyplacophora)
主要特征: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具齿舌。

背面具作覆瓦状排列的8片壳板。

外套膜与足之间形成外套沟,沟内有多对栉鳃,神经系统梯形状,具担轮幼体。

代表动物:鳞侧石鳖、石鳖和毛肤石鳖等。

三、单板纲(Monoplacophora)
主要特征:形态近似多板纲,左右对称,背面有一帽状贝壳,器官系统具分节现象,栉鳃5-7对。

神经系统与多板纲相似。

代表动物:新碟贝
四、掘足纲(Scaphopoda)
主要特征:体圆柱形,左右对称。

无鳃,以外套膜进行气体交换。

贝壳一个,圆筒形,两端开口,前粗后细。

头部不明显。

有齿舌。

器官有明显的退化现象。

雌雄异体,有担轮幼体和面盘幼体。

代表动物:角贝
五、腹足纲(Gastropoda)
主要特征:头部明显,具触角和眼,口腔内有齿舌。

足部肌肉发达;外套膜口袋状,能包被整个身体;神经系统由4对神经节组成(脑、脏、侧、足),趋向头部集中;头足对称,内脏团不对称(参考“不对称起源及扭转学说”),一侧器官退化。

有担轮幼体和面盘幼体。

主要分为前鳃亚纲、后鳃亚纲与肺螺亚纲。

代表动物:鲍、田螺、褐云玛瑙螺、海牛、海兔、蜗牛、蛞蝓等
六、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主要特征:身体侧扁,左右对称,具双壳。

头部退化;无齿舌。

足呈斧状,外套膜与躯体之间具外套腔,内有瓣状鳃;神经系统由3对神经节组成(脑、脏、足);多雌雄异体,具担轮幼体、面盘幼体(或钩介幼体);多海产,少数淡水产。

代表动物:无齿蚌(河蚌)、扇贝、贻贝、砗磲等
七、头足纲(Cephalopoda)
主要特征:左右对称,头部发达。

有发达的眼,口有颚片和齿舌;足部特化为腕和漏斗,头足愈合成头足部;外壳退化为内壳;闭管循环,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有软骨包围;雌雄异体,直接发育。

代表动物:乌贼,章鱼,鹦鹉螺等
总结
软体动物是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动物类群,具有次生体腔、后管肾、受精卵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中有担轮幼体,并且单板软体动物发育中存在分节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