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哲学生活》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是《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的第二框题,共分为两目。第一目论证分析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第二目分析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和利用的。本课是在学习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之后,继续回答我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同时,本课内容具有十分广泛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

性的思考。因而我们要注意从现象入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

认识世界是可知的。

2、通过提供一定量的诗词名言作为素材,培养学生搜集信

息、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客观规律,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通过学习,初步形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难

点: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师生合作,探究知识与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课堂探究】p32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此话错在哪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毛泽东

【理论升华】: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因而运动是()()()

【走出误区】p32 欧布里德为什么会如此荒唐?

——错误观点:只承认()否认()则导致()

判断?

“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引导学生思考事物的运动除了绝对运动,还有相对静止

【理论升华】:

静止()①事物在它发展的()和(),其()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

()和()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

【走出误区:】

【走出误区】p32 专家点评:飞矢不动相

关链接:出于僧肇的《物不迁论》。

崩裂着的巨峰处于静止;奔腾着的江河没有湍流,

飘荡着的尘埃并非运动,经天的日月未曾巡回。世界事物看起来

在那里飞快地旋转,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变动

错误观点:只承认()而否认()是()论

【知识总结】: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一、区别:

1含义:运动()

静止()①事物在它发展的()和(),其()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

()和()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特点:运动是()、()、()的,静止是()、()、()。

二、联系: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静止是一种()

【课堂探究】:p33 名言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堂探究】: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什么是规律?()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注意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的联系1.苹果落地 2.万有引力规律

注意2: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的联系1.

守株待兔 2.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注意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的联系

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方落下。我们能否通过某种办法使太阳从西方升起,从东方落下?这说明了什么?

注意4: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

【课堂探究】:你能看出规律具有什么特征吗?

1洪水地震这些自然界的现象的出现是否以我们的意志为

转移?

2有人说:“牛顿创造了万有引力规律,对吗?”

3有人说:“人们能够引水上山,使水往高处流,说明万有引

力规律是可以消灭的。

4规则定理公式都是规律吗?

规律是客观的

【课堂探究】P34: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否看做是改变或创造规律?注: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

固有的属性,改变或创造条件而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为人类的预定目标服务,但这并不是改造了规律。

(人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规律不能(创造消灭违抗改变)

规律能(认识利用)

【课堂探究】:p33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理论升华】: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而不能()

【课堂探究】:p34 名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常规,不会因为尧统治天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统治天下就消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

用之?——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

【走出误区】

规律是客观的,在规律面前人就无能为力了吗?只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