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

合集下载

上海市域铁路运维管理模式研究

上海市域铁路运维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快。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和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使命,以上海市为主体、辐射长三角的市域铁路正在大力建设,对其开展运维管理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

分析市域铁路运维管理模式种类及其特点,研究发现影响运维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众多且复杂、难以定量化,故选用适合解决此类问题的A H P法进行建模运算,发现自管自运方案下的运维一体化模式更适合上海市域铁路,该管理模式绩效管理明晰,管理流程更高效,成本管控更透明,不仅有利于上海市域铁路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城市服务的功能,并为后期延伸至长三角区域奠定基础。

关键词:上海市域铁路;城市服务;运维管理模式;AHP法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2.04.008随着新的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以地铁、轻轨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市域铁路规划建设,为上海推进新一轮城市发展和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市域铁路是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联接城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及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客运专线铁路,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近几年,国家、地方和行业多次发文,促进市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为上海推进新一轮城市发展提供支撑。

同时,市域铁路跨省运营还有利于充分发挥交通先导作用,增强省际交通通道的能力和功能,为促进区域资源要素高效流通、引导都市圈融合发展、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此外,随着机场联络线、嘉闵线、两港快线等新建市域铁路项目的启动,上海的市域铁路建设已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市域铁路对城市公共轨道交通起到了补充的作用,兼顾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快速出行,具有站间距长、运行速度高、与国铁互联互通等特点,其设计标准、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与国铁、地铁均存在差异,导致运维管理模式也必定存在差异,因此,需专门分析和研究市域铁路的运维管理模式。

《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关于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监督管理的意见》政策解读

《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关于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监督管理的意见》政策解读

《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关于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监督管理的意见》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公布日期】2024.06.03•【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关于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监督管理的意见》政策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联合公开发布了《关于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监督管理的意见》(交铁路发〔2024〕31号,以下简称《意见》)。

为便于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理解《意见》,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解读如下:一、关于《意见》出台背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衔接,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初步构建,对便利人民群众出行、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客观来看,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监管界面不清晰。

部分线路的规划审批和项目批复不一致,线路属性不明确,监管边界模糊、监管责任存在争议。

二是监管制度不健全。

铁路行业现行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对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下的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实际情况考虑不够。

三是衔接协调不顺畅。

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物理衔接不畅、标准兼容不够、运营协同不完善等问题,旅客出行换乘、安全检查等环节尚有不便。

为此,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联合印发《意见》,旨在厘清监管界面、落实监管责任,完善制度规则、强化标准供给,加强系统治理,进一步推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关于明确监管责任《意见》明确国家铁路局、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地方管理责任,有力推动完善国家铁路局、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地方人民政府监管机构分层分类监管体系,压实了监管责任。

德法市郊铁路运营管理特点分析

德法市郊铁路运营管理特点分析

之首 , 每小时单方向最大运行 2 9列。
在 城 区地 面 段 , 市郊 铁 路 线 位 一 般 为 专 用 , 城 际 与
铁路分线并行 , 繁忙 区段至少为双复线或多复线 。图 2
为 巴 黎 北 站 附 近 线 路 示 意 , 郊 R R 。 线 、 郊 近 E D 远 Tasi — r ie H线 以 及 城 际 T V 线 分 线 引 出 , 成 八 线 n ln G 形 并 行 的格 局 , 同种 类 的列 车分 线 运 行 , 分 满 足 了 市 不 充 郊 列 车 高 密 度 运行 的需 要 。 市 郊 铁 路 在 城 市 主火 车 站 与 其 他 线 路 分 场 设 置 , 由于 欧 洲 较 多 枢 纽 站 为尽 头式 车 站 , 巴黎 北 站 、 尼 黑 慕 站等市郊 车场 大 多设在 地 下 , 办 理列 车 通过 作 业。 只 少 量 需 在 主 火 车 站 折 返 的 市郊 列 车 通 过 联 络 线 进 入 主 站 地 面 场 。汉 诺威 、 隆等 主站 市 郊 车 场 虽 在 地 面 , 科 但 与其他线路也完全分开。
布鲁 克 的欧 洲 南 北 铁 路 主 通 道 , 两 种 不 同 功 能 的 线 故 路 分 设 , 在 部 分 远 离城 区 的 区 段 , 但 由于 列 车 运 行 数 量 减 少 , 郊 线 末 端 只 设 置 单线 。 市 二 是 市 郊 线 与 城 际 线 共 用 通 道 , 同种 类 列 车 混 不 运 。 主要 在 市 郊 和 城 际 列 车 密 度 都 不 大 的 情 况 下 使 用 , 为典 型 的 是 法 兰 克 福 s 较 1线 主 站 至 威 斯 巴 登 站 间 , 郊 列 车 、 际 列 车 ( 括 IE 和 货 物 列 车 均 共 线 市 城 包 C )

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郊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市域郊铁路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 提高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市域郊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且建设周期较长。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市域郊铁路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周期。

2. 完善规划,科学布局线网在市域郊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布局线网,确保覆盖范围广泛,服务裙众需求。

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打造轨道交通枢纽,提高线网的综合运输能力。

3. 强化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市域郊铁路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乘客出行体验。

建议加强市域郊铁路的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加列车运行频次,优化运行线路,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4. 加强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市域郊铁路的建设与城市规划息息相关,需要加强各项规划的衔接和融合,确保市域郊铁路与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相互配套,形成有机的交通网络。

5.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市民乘车意识在市域郊铁路建设完成后,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市民的乘车意识,鼓励市民选择乘坐市域郊铁路,减少私家车出行,从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6.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运营安全市域郊铁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

需要加强市域郊铁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做好预防工作,确保市域郊铁路的运营安全。

7. 积极探索新技术,提升运营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也需要与时俱进。

可以积极探索新技术,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调度系统等,提升市域郊铁路的运营效率和便捷性。

市域郊铁路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居民出行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旨在加快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为城市交通发展贡献力量,提高居民的出行体验。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doc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doc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摘要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的运营管理体制。

对我国市郊铁路与城市交通相结合的4 种运营管理体制(国有国营、国有地营、国有合营、地有地营) 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成都地区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市郊铁路,城市交通,运营管理1 国外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各地具体情况的运营管理体制,是使市郊铁路尽快参与城市交通的关键。

世界各主要城市的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形式多样,但主要都是由资金来源所决定,即由投资主体决定运营管理体制。

(1) 国有国营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俄罗斯莫斯科采取此种方式。

三地参与城市交通的市郊铁路仍为国家所有,由国家出资建设并进行运营管理。

(2) 国家与地方所有,国家经营德国汉堡采取此种方式。

市郊线路的修建由城市和联邦铁路共同负责,联邦铁路负责车站和线路部分,城市负责隧道部分;运营管理由德国联邦铁路负责。

(3) 地方政府所有,地方经营美国纽约和加拿大多伦多采取此种地方国有的方式。

纽约的市郊(城市) 铁路由长岛铁路公司和北方铁路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它们同属纽约城市运输管理局。

多伦多的市郊铁路由安大略州政府所属的交通管理局进行运营管理。

(4) 民有民营,私有私营日本东京采取此种方式。

东京公共交通中的市郊(城市) 铁路在民营化后,隶属东日本旅客运输公司,在60 年代初实现了高架和地下化,与长途客运和货运分离,经营效果较好。

2 国内市郊铁路现有运营管理体制我国市郊铁路属于铁道部所有,运营管理由铁道部所属的铁路局、铁路分局执行; 而城市交通则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建设管理。

这样的格局造成了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在运营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将市郊铁路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之中,各有不同的经营管理体制,但基本上仍是国有国营的方式。

如: 北京地区铁路资产所有权属于铁道部,投资主体只有铁道部,资产经营管理由铁道部下属的铁路局、铁路分局执行。

广州地区采取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参与的新型“国有国营”模式:广州市政府主动参与广深铁路的广州站—南岗站间修建第 4 线改造工程,使其成为市郊客运专线;由广州市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并由铁道部广深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和出资建设。

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尊敬的有关部门领导:市域(郊)铁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域(郊)铁路的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指导意见供大家参考:一、健全规划体系市域(郊)铁路发展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总体规划要考虑城市发展需求、交通出行需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为市域(郊)铁路的建设提供宏观指引。

详细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土地开发等因素,为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

专项规划要针对特定要素(如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进行详细编制,确保市域(郊)铁路建设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

二、加强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市域(郊)铁路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

其中包括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域(郊)铁路建设和运营。

同时,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为市域(郊)铁路的规范发展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三、优化线网布局市域(郊)铁路的线网布局应该合理优化,确保线路的紧密连接和高效运行。

在新建线路时,要充分考虑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和交通枢纽的布局,尽量减少市域(郊)铁路站点与其他交通枢纽之间的距离,提高市民乘坐市域(郊)铁路的便利度。

在线网设计中,应注重线路的互联互通,提高乘客的换乘效率。

四、加强设施建设市域(郊)铁路的设施建设是保障安全运营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市域(郊)铁路的设施建设质量和进度。

特别需要关注的部分包括车站设施、信号设备、通讯设备、轨道交通车辆等。

同时,应强化市域(郊)铁路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运营安全和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五、完善服务水平市域(郊)铁路的服务质量是影响市民乘坐意愿的重要因素。

有关部门应完善市域(郊)铁路的客运服务,提高列车的运行频次、准点率和安全性。

同时,应提供便捷的票务系统和多样的支付方式,方便市民购票乘车。

伦敦市郊铁路管理体制浅探

伦敦市郊铁路管理体制浅探

1 9 9 4 年 英 国铁路 实行 “ 网运分 离” 。
伦敦 中心 城 内市 郊铁 路 的 总 长是 7 8 8 千 米 ,车 站
的 数 罱 高达 3 2 l 座 ,平 均 站 间 距 为2. 5 千 米 。 以伦 敦
为 中心 ,以5 0 千 米 为半 径 的区 域是 近 郊 区 ,以 1 0 0 千
、 .
总长3 0 7 l 千 米 。 不 同 交通 圈范 围 内形 成 的站 间距 和 站 点 密 度 不相 同 。伦 敦 中心 城 内市 郊 铁 路 站 点 多 、 密 度 大 , 距 离 中 心 城 越 远 的 交 通 圈 ,站 点 布 置 越
少 ,站 间距 越 大 。 中心 城 高 密 度 的 站点 布 置 以及 外 围 低 密 度大 站 间距 的 网络 结 构特 点 ,适 应 了大 都 市不 同 爻 通 圈 的 不 同交 通 特 征 和 市 民 出行 多样 化 的 需 求。
区 ,面积 l 5 7 9 平方 千米 左右 ,人 口7 l 7 万 左右 。 伦 敦 是 世 界 上 市 郊 铁路 最 发达 的城 市 之 一 ,其 市 郊铁 路 具有 分 布 均 匀 、线 网 密度 高 的特 点 ,线 网
第 一 阶段 ( 国有化 ) 阶段 改 革 内容 门 9 4 8 年 对铁 路 进行 国有 化改 造 ,建 立 了国有 企业 “ 英 国铁 路 ” ( 简称 B R), 成 立 了 政 府 所 有 的 英 国 铁 路 委 员 会 ( B R B) 。 1 9 8 2 年 总公 司制 改 革 ,撤 销 地 区铁 路 局 ,按 市 场 业 务 划 分 成 立 了6 个 业 务 部 门 东南 路 网客 运 、地 方短 途客 运 、 整 车 货运 、集 装箱运 输 、行包 运输 。

北京地区市郊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北京地区市郊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北京地区市郊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探讨车红坤金辰虎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已建、在建、拟建市郊(城市)铁路管理体制的研究分析,认为改变北京地区市郊铁路日益萎缩的状况,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改革,并针对北京地区的特点,提出了6种模式。

关键词市郊铁路,轨道交通,管理体制1北京地区铁路市郊旅客运输概况北京地区铁路市郊运输同全国的情况类似,在1966~1980年也曾辉煌一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萎缩。

在1980年,北京地区市郊列车有十几个车站,连接了与铁路相通的所有近远程郊县城及大型工矿企业所在地,每天载客量多达2.4万人次,年运量达900万人次。

但在时隔近20年的今天,这种发展态势已经事过境迁。

1999年,市郊列车数量已经锐减到6对(北京站)))丰台西3对、北京北站)))南口3对),每天的客运量也降到5000人次左右,而且绝大多数是铁路职工。

一天的市郊列车数量从1980年时占北京地区始发旅客列车的24%下降到现时的4%。

许多市郊列车被管内旅客列车所代替。

几十年来,北京地区铁路市郊运输都是在铁路枢纽干线上进行的,缺乏市郊客运专线,更缺少公交化的城市铁路列车。

2国外市郊铁路的管理体制纵观当前北京地区铁路市郊客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仍是管理体制或管理模式。

因此,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是发展市郊铁路的关键。

在此不妨了解一下国外市郊铁路的管理体制。

英国伦敦的市郊铁路属国营铁路管理。

国铁和地铁是通勤运输的主要工具。

其管理体制是国有国营。

法国巴黎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地区快速铁路(RER)和市郊铁路。

其中RER由运输公司和国铁共同管理,市郊铁路属于国铁。

其管理体制既有国有国营,也有国铁与地方共同管理。

日本东京以地铁、国铁(后改为民营铁路)的市郊和城市铁路、私铁组成的快速铁路网为公交骨干。

市郊铁路原属国铁,后归东日本铁路客运公司管辖。

美国纽约的公交由地铁、通勤铁路和公共汽车组成。

市郊铁路管理体制是地方国有、地方经营。

俄罗斯莫斯科的公共交通以轨道交通为主,市郊铁路管理体制仍是国有国营。

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问题探讨与对策

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问题探讨与对策

务于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的快速轨道交通,称为 筹和更高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网络规划与衔接,导致
“市域铁路”“市域快轨”“都市圈城际”“都市快轨” 邻近地区网与网的对接脱节,衔接不畅。
的称呼多种多样[3],相关行业协会也发布了 “市域 (郊)铁路”和“市域快轨”的设计规范。其功能定位
5 对策与建议
相同,但名称不统一,车辆选型、供电制式、信号制 鉴于目前市域(郊)铁路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北京、上海等)当开始规划建设市域(郊)铁路时,其 点调整周边用地性质,做好综合开发文章;采用随
地铁网络建设已相对较为成熟,线路要进入中心城 到随走的检票候车模式,兼容城市公交一卡通,创
区一方面通道资源紧张,实施困难;另一方面往往 新车站设计模式,提高旅客乘车便捷性;做好站点
需要采用地下方式,工程代价也较高,由此导致市 交通配套衔接,提升客流吸引能力[9- 。]10
(2)开发带动作用有限 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由既有线改建而成,本
成都
成灌铁路 18 号线
利用既有 94
21 140 ~ 200
新建 69. 4 12 140 ~ 160
温州 温州 S1 线
53. 5 18
140
新建
宁波 宁波至余姚城际 48. 7 2 160 利用既有
绍兴 钱清 - 绍兴 - 上虞 51. 6 3 160 利用既有
陈望桂: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问题探讨与对策
表 1 轨道交通功能层次划分
类型 功能定位 服务对象 服务特征
高速铁路
国家客运铁路大 动脉
省市间长途运输
大容量、高速度、 低频次
城际铁路 干区域线内城市间的 长区途域运城输市间中 大中频容次量、快速度、
市域(郊) 铁路

推进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的思考

推进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的思考

1 发展环境从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看,我国交通运输曾长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1世纪初,我国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状态明显改善。

“十一五”末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十二五”末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但我国交通运输在结构性方面还有明显的短板,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城市群交通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短板。

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7.35%,市辖区户籍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超过50个。

城市化过程中,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逐渐向周边城镇聚集,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形成了具有相对密切职住关系的都市圈。

居民在都市圈中心城区和周边城镇之间进行大规模钟摆式流动,中心城区与卫星城镇的交通成为影响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解决都市圈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支撑职住平衡的大容量、快速化轨道交通体系。

伦敦、巴黎、推进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的思考李连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综合运输研究所,北京 100038)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圈都建设了上千甚至数千公里的市郊(通勤)铁路网。

为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缓解城市拥堵,我国上海、北京等一些特大城市借鉴国际经验,也开始建设市域(郊)铁路或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

解决都市圈交通拥堵问题,国家层面也提倡发展市域(郊)铁路。

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市郊铁路。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大城市市域(郊)铁路。

目前我国已运营市域(郊)铁路的城市屈指可数。

北京、上海都市圈的人口规模可以比肩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圈,但市域(郊)铁路的长度不足100 km,不到这些世界大都市圈的5%。

与都市圈的需求相比,我国市域(郊)铁路发展滞后,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是城市群(都市圈)交通这一短板中的薄弱环节。

近年我国开展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探索,也有城市新建市域(郊)铁路。

国内市域(郊)铁路发展思考

国内市域(郊)铁路发展思考

国内市域 (郊 )铁路发展思考摘要:轨道交通是实现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都市圈的发展中,人口逐渐向郊区扩散,使得市郊间通勤需求大大提升。

本文结合市域(郊)铁路的基本功能定位,对国内市域(郊)铁路的当前现状进行分析。

在加快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同时,对“四网融合”发展、体系规范化发展、可持续化发展、智慧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市域(郊)铁路;发展;思考1 国内市域(郊)铁路运营及在建现状我国目前运营的市域(郊)铁路以利用既有铁路居多,例如上海金山铁路、北京市郊铁路S2线及城市副中心线、成灌铁路、宁波至余姚市域铁路等,利用既有线开通市域(郊)铁路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节约建设工期与成本。

新建的已正式运营的市域(郊)铁路有温州S1线等。

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km,其中市域(郊)铁路1 160 km[5]。

在未来,全国拟规划新建市域(郊)铁路线路总里程约1.5万km。

2 对市域(郊)铁路的展望2.1 发挥各种轨道交通功能,实现“四网融合”发展市域(郊)铁路发展要重点补齐规划的缺位,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作用,建立以市域(郊)铁路为主体的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

统筹布局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充分发挥各种轨道交通方式的功能,从实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与之存在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镇)延伸,高效推进特大型、大型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造福于城、谋福于民,是新时代轨道交通建设的历史使命。

“四网融合”特点在于在主要枢纽可以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之间的互相换乘,形成线路融合;相比国铁列车出行,市域(郊)铁路出行可以通过使用城市一卡通、手机二维码快捷支付等方式随到随走,对票价做一体结算,形成票制融合;市域(郊)铁路站点与城市轨道站点之间快速便捷换乘,免去多次安检,提高换乘效率,形成站点融合;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系统在牵引供电、车辆维修基地、信号控制设备、调控中心配备等方面寻求一体化的可能性,在必要时可实现轨道交通列车与市域(郊)列车间互通。

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分析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分析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分析与高质量发展对策摘要:发展市域(郊)铁路是超(特)大城市解决人口及功能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优化城市布局,打造一小时通勤圈的有效手段。

文章在介绍市域(郊)铁路概念及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从政策沿革、标准及规范、已运营项目统计3方面阐述我国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在利用既有铁路和新建2种模式下存在的问题,然后据此提出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动市域(郊)铁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高质量发展1市域(郊)铁路的概念及技术标准对于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提供公交化服务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多种称谓,如市域快线、市域快轨、市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其虽名称不同,但所承担的功能基本一致。

2020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16 号),将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为通勤客流提供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运输服务的轨道交通系统定义为市域(郊)铁路,并明确规定其技术标准(表1)。

2我国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分析2.1发展现状2.1.1政策沿革自“十三五”时期开始着手市域(郊)铁路规划工作,“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市域(郊)铁路并逐步成网,充分利用现有铁路能力开行市域(郊)列车。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不断探索和指导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的发展(表2)。

2.1.2标准及规范为适应不同类型的市域(郊)铁路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协会先后颁布了多个标准及规范(表3)。

2017年—2019 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分别组织编制了市域(郊)铁路相关团体标准,但应用范围有限。

2020年12月,国家铁路局在促进“四网融合”的背景下出台行业标准TB 10624-2020《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该标准更加注重包容性、规模效益和经济适用性。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
马啸来;杨成连;毛敏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03(006)003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的运营管理体制.对我国市郊铁路与城市交通相结合的4种运营管理体制(国有国营、国有地营、国有合营、地有地营)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成都地区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的组织形式.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马啸来;杨成连;毛敏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士研究生,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德法市郊铁路运营管理特点分析 [J], 颜颖;方奕;李得伟
2.崇明市郊铁路运营管理模式探讨 [J], 倪赛红
3.伦敦市郊铁路运营管理概况 [J], 刘静月
4.市郊铁路运营特点及运输组织方式研究 [J], 徐行方;左波祥
5.郑州市郊铁路运营方案研究 [J], 朱颖;任磊;苏智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金山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上海金山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特别策划海金山铁路是我国较早利用既有铁路改建实行公交化运营的市域(郊)铁路,其路地合作建设和公交化运营模式为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市域(郊)铁路提供了经验,被列为全国市域(郊)铁路第一批示范项目。

1 建设情况金山铁路由原金山铁路支线改建而成。

为加强金山区与上海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布局,2006年7月,原铁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十一五”上海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第一次会议纪要》,双方一致同意对金山铁路支线进行改造,满足金山区到主城区开行市域(郊)列车的运输需要,工程范围为上海南—金山卫。

双方商定,原铁道部负责上海南—新桥(含)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承担有关工程费用;上海市负责新桥(不含)—金山卫段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费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和国铁控股的原则,上海铁路局以既有金山铁路支线资产重置成本(既有铁路设施需更新改造以满足以目标速度160 km/h开行市域(郊)列车的要求)入股,与上海申铁投资公司分别作为原铁道部和上海市出资者代表,组建上海金山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金山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股比定为51∶49。

上海金山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项宝余(上海金山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200032)作者简介:项宝余(1962—),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摘 要:介绍我国市域(郊)铁路第一批示范项目之一——金山铁路的建设过程和运营管理模式,从客流稳步增长、客流特征鲜明、社会效益突出、财务效益欠佳等方面,分析金山铁路的具体运营情况;阐述金山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运营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市域(郊)铁路的启示。

关键词:金山铁路;市域(郊)铁路;公交化运营;社会效益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2017)09-0007-06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17.09.007上上海金山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项宝余2007年5月、2009年1月原铁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后批复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同意对金山铁路支线进行改扩建并进入建设程序。

市郊铁路运营组织方案

市郊铁路运营组织方案

市郊铁路运营组织方案引言市郊铁路在城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连接城市和郊区,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为了实现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市郊铁路运营,需要制定合理的运营组织方案。

本文将以市郊铁路运营为背景,探讨一种基于现有技术和经验总结的市郊铁路运营组织方案。

一、运营模式选择市郊铁路运营模式是决定市郊铁路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

根据不同的城市规模、交通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运营模式:1.1 直通模式直通模式是指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形成无缝衔接,乘客可以直接从一条线路换乘到另一条线路,实现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快速通勤。

这种模式适用于人口密集、交通需求旺盛的城市。

1.2 支线模式支线模式是指市郊铁路作为一个独立的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起到补充作用。

乘客可以通过站点换乘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现市中心与郊区之间的便捷出行。

这种模式适用于交通需求较低、城市规模较小的地区。

1.3 环线模式环线模式是指市郊铁路形成一个闭环,乘客可以在环线上随意换乘,灵活选择出行路线。

这种模式适用于城市规模较大、交通需求分散的地区。

二、服务设施规划为了提升市郊铁路的服务质量和满足乘客的需求,需要合理规划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设施:2.1 车站建设市郊铁路的车站应该建设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的地区,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车站建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车站布局合理,方便乘客进出、换乘和候车。

•车站设施完善,包括站台、候车室、售票窗口、洗手间等。

•车站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使用。

•车站周边交通配套设施完善,包括公交站点、停车场等。

2.2 车辆配置市郊铁路的车辆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车辆配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车辆数量充足,满足高峰时段的运力需求。

•车辆性能稳定,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车辆设施完善,包括座椅、空调、广播等。

•车辆环保节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票务管理市郊铁路的票务管理需要便捷、高效。

可以引入以下几种票务管理方式:•电子票务系统,方便乘客在线购票、刷码进出站。

宁波铁路(城际、市域郊)建设运营体制机制研究

宁波铁路(城际、市域郊)建设运营体制机制研究

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 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出行效率、出行舒适度和交通成本 的选择上,逐渐向前两者偏移, 这对小范围城市区域的交通网 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快速、 安全、舒适为特点的铁路系统 受到众多城市圈的青睐。

同时,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舒适高效的铁路交通体系是促 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按照宁波全面融合“轨道上的长 三角”要求,为加快推进宁波铁 路建设,保障铁路规划、建设、 投融资和管理运营更顺畅、更合 理,开展此研究。

一、系统制式方案轨道交通设施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 辆及服务设施等共性特征,按照 功能与技术规范,可分为干线铁 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 和城市轨道交通。

(—)功能与技术标准干线、城际铁路。

干线铁路是指在中国境内规划、建设、 运营和管理的国铁干线,由国家 发改委《中长期铁路规划》的八 条纵干线和八条横干线组成,简 称“八横八纵”铁路网,设计时 速 200km /h -350km /h ;城际 铁路是指服务于区域内相邻城 市(设区市)或城市群的客运轨 道交通系统,设计时速原则上不超过200km /h 。

干线、城际铁 路采用交流供电、C T C S 制式信 号系统。

干线、城际铁路具有“点对点、大运量、高时速”的特点, 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跨省、市级行 政区的互联互通,带动城市群间 的人口流动,但对于城市内部交 通改善作用相对较小。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 交通是指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 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其中市域快轨设计时速120-160k m /h , —般采用交流供电;地铁设计时速80-120 km /h ,— 般采用直流供电。

城市轨道交 通通常采用C B T C 系统。

相对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作用主要 是改善城区内部及城区与周边 乡镇间交通状况,提高市民出行 的效率,采用公交化运输组织 方式、行车密度更大、站间距 更小。

50 | 2021年第3期市域(郊)铁路。

基于上海的市域(郊)铁路发展实践 有关思考

基于上海的市域(郊)铁路发展实践 有关思考

文章编号:1009 -4539 (2021) 01 -0124 -04基于上海的市域(郊)铁路发展实践有关思考刘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尤为迫切,市域(郊)铁路作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

以上海的市域(郊)铁路发展实践为例,指出了制约我国市域(郊)铁路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脸和有效做法基础上,从建设规划、运营管理、政策支持、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市域(郊)铁路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对于扩大市域(郊)铁路公交化运营服务的有效供给,更好适应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新要求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上海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中图分类号:U239.5文献标识码:A D O I:10. 3%9/j.i s s n. 1009-4539.2021.01.028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Shanghai Suburban RailwayL I U Q i a n g(C h in a R a ilw a y Fifth S u r v ey an d D e s ig n Institu te G roup C o. L t d.,B e ijin g102600,C h in a)Abstract :W i t h the acceleration of n e w urbanization,i 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to s p e e d u p the construction of u r b a n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 s a n important part of u r b a n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 u b u r b a n railwayc a n effectively provide u r b a n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T a k i n g thede v e l o p m e n t practice of S h a ngh ai u r b a n( s u b u r b a n) railway as a n e x a m p l e,this p a p e r points out the m a i n p r o b l e m s restricting th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f u r b a n(s u b u r b a n)railway inC h i n a.O n the basis of s u m m a r i z i n g the a d v a n c e d ex p e r i e n c e a n d effective practices at h o m e a n d abr o a d,this p a p e 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p r o m o t i n g the healthy a n d orderl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f u r b a n(s u b u r b a n)railway f r o m the aspectsof construction plan n i n g,operation m a n a g e m e n t,policy s u p p o r t,technical specifications,etc., w h i c h h a 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e x p a n d i n g the effective s u p p l y of u r b a n( s u b u r b a n)rail transit operation services, a n d better a d a p t i n g tothe n e w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f th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f metropolitan areas a n d u r b a n agglomerations.Key words:S h a n g h a i;c o m m u t e r rail;p l a n n i n g a n d construction1引言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超大、特大城 市、大城市兴起,城市空间郊区化趋势凸显,中心城 区功能、产业、人口等向外疏解,新城和外围组团应 运而生,中心城区与周边新城及功能组团之间的快 速交通需求日益突出。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市郊铁路是指连接城市周边的通勤铁路,通常是短途、高频的交通工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郊铁路的发展日渐重要,对人们的出行和城市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而市郊铁路的运营管理体制也直接影响着其发展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的构成、现有问题及改进方案进行探讨。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构成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包括政府、运营机构和监管机构三个方面。

首先是政府,政府作为铁路运营的主导力量,负责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和投资计划。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地方政府近年来加大对市郊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加速了市郊铁路的发展。

其次是运营机构,铁路运营机构是市郊铁路的实际运营者,负责日常运营和服务。

最后是监管机构,监管机构是对市郊铁路运营情况进行监管和监察的机构,包括运输部门和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现有问题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权责不清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中,政府、运营机构和监管机构在职责层面没有清晰的划分,相互之间关系不清。

政府对市郊铁路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制定上,而具体的铁路运营和服务管理则由运营机构和监管机构负责。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角色往往会重叠,而运营机构的权责则显得模糊。

这种权责不清的问题会导致各方面的协调困难,影响市郊铁路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资金不足市郊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现有的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相对有限。

政府作为市郊铁路的主要投资者和资金来源,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铁路运营机构也仅能通过票务收入来维持日常开支,难以支撑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和运营。

这种资金不足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市郊铁路的建设和服务质量。

市场竞争不充分市郊铁路运营一直处于政府垄断的地位,缺乏市场竞争的机制。

政府和运营机构通常更多考虑经济效益和地缘政治因素,而忽略了运营服务的优化和用户需求。

由于缺少竞争压力,运营机构不愿意创新发展,服务质量不佳也难以被用户及时反映并得到解决。

浅谈北京市域(郊)铁路发展

浅谈北京市域(郊)铁路发展

图1 北京市郊铁路运营线路图32图2 北京城市布局示意图三、北京市域(郊)铁路发展策略(一)坚持城市主导市域(郊)铁路发展市域(郊)铁路对拉伸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有着特别报道 / Special report34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域(郊)铁路主要是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与铁路部门通力合作。

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应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服务城市出行为目的,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

发展市域(郊)铁路,地方政府与铁路部门应坚持“一个合作协议、一个合作机制、一个规划线网、一个建设计划、一个平台公司、一个标准体系”。

双方应签订长远合作协议,编制市域(郊)铁路规划线网,制定市域(郊)铁路建设计划,研究市域(郊)铁路标准体系,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建立一个以长远发展市域(郊)铁路为目的、以线路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开发为主要业务、以市场化运作为前提的现代化企业,以市场化方式高效经营,使市域(郊)铁路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市域(郊)铁路可持续发展市域(郊)铁路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具有公共服务属性。

从国内外市域(郊)铁路发展来看,其客流强度不高、票款收益有限,难以保证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与铁路部门应坚持政策创新,破解政策瓶颈,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授权企业进行多种经营,支持市域(郊)铁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域(郊)铁路企业应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构建综合开发溢价回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能动性,采取综合开发和多种经营方式,提高整体效能,鼓励企业经营收益来反哺市郊市域(郊)铁路建设、运营的资金缺口,实现市域(郊)铁路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技术创新服务发展新模式市域(郊)铁路对城市圈层具有支撑和引导作用,城市交通轨道圈的形成,增强了交通可达性,推动城市开发沿铁路车站拓展。

政府应引导新增居住人口沿线路周边布局,鼓励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及外围新城延伸,以实现城市圈的空间布局优化、城乡融合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摘要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的运营管理体制。

对我国市郊铁路与城市交通相结合的4 种运营管理体制(国有国营、国有地营、国有合营、地有地营) 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成都地区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市郊铁路,城市交通,运营管理我国34 个100 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中,已形成铁路枢纽29 个。

一些枢纽经过技术改造,加上生产布局和运输径路的调整,功能发生了变化,使一些深陷城市包围的线路或区段运行密度骤减。

如上海地区的南何支线、新日支线,南京地区的浦梅线、宁栖线,金华地区的浙赣线部分和武汉地区的原京广铁路汉口城区段等。

于铁路运输本身属于轨道交通,具有安全性好、不受气候影响、运输能力大、速度快、运行正点率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等优势,加上我国大城市常规地面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前我国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运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运营管理体制、资金筹措、相关政策、技术装备、运能安排、盈利方式和市场竞争等。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运营管理体制问题。

1 国外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各地具体情况的运营管理体制,是使市郊铁路尽快参与城市交通的关键。

世界各主要城市的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形式多样,但主要都是资金来源所决定,即投资主体决定运营管理体制。

(1) 国有国营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俄罗斯莫斯科采取此种方式。

三地参与城市交通的市郊铁路仍为国家所有,国家出资建设并进行运营管理。

(2) 国家与地方所有,国家经营德国汉堡采取此种方式。

市郊线路的修建城市和联邦铁路共同负责,联邦铁路负责车站和线路部分,城市负责隧道部分;运营管理德国联邦铁路负责。

(3) 地方政府所有,地方经营美国纽约和加拿大多伦多采取此种地方国有的方式。

纽约的市郊(城市) 铁路长岛铁路公司和北方铁路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它们同属纽约城市运输管理局。

多伦多的市郊铁路安大略州政府所属的交通管理局进行运营管理。

(4) 民有民营,私有私营日本东京采取此种方式。

东京公共交通中的市郊(城市) 铁路在民营化后,隶属东日本旅客运输公司,在60 年代初实现了高架和地下化,与长途客运和货运分离,经营效果较好。

2 国内市郊铁路现有运营管理体制我国市郊铁路属于铁道部所有,运营管理铁道部所属的铁路局、铁路分局执行; 而城市交通则是地方政府负责建设管理。

这样的格局造成了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在运营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将市郊铁路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之中,各有不同的经营管理体制,但基本上仍是国有国营的方式。

如: 北京地区铁路资产所有权属于铁道部,投资主体只有铁道部,资产经营管理铁道部下属的铁路局、铁路分局执行。

广州地区采取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参与的新型“国有国营”模式:广州市政府主动参与广深铁路的广州站—南岗站间修建第4 线改造工程,使其成为市郊客运专线;广州市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并铁道部广深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和出资建设。

对于市郊铁路之外的一些城市轨道交通,其运营管理体制大致有“ 地方国有、地方经营”和“ 地方国有、合作经营”两种方式。

地方国有、地方经营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取的方式。

武汉城市轻轨交通、上海地铁2 号线一期工程、广州地铁1 号线、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其建设资金不再中央政府全部承担,而是采取以地方政府出资为主,多元化投资、多渠道集资的方式。

北京地铁八通线及西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采取的是地方国有、合作经营模式。

为此,分别组建了北京地铁京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市城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前者北京市地铁总公司、北京城建集团、北京轻轨京通发展中心等单位组成;后者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总公司、北京城市开发集团公司等组成。

3 我国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比较通过对国内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的分析可知,我国主要城市所采取的运营管理体制和国外主要城市所采取的不尽相同,这是我国铁路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我国发展市郊铁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铁路国家所有。

我国主要城市附近已建成或即将建成比较完整的铁路枢纽,部分枢纽有一定的能力可以提供给城市交通使用。

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其资产完全属于国家所有,这就决定了运营管理体制中的所有制形式。

(2) 资金来源。

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涉及到线路及有关设备的建设和改造。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已经不太可能,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渠道集资,吸引社会资金。

(3) 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于城市交通属于地方政府主管,市郊铁路的改造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其运营管理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4) 市郊铁路纳入城市交通整体规划。

系统地看待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将市郊铁路纳入城市交通整体规划之中,明确市郊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其运输能力,缓解城市交通矛盾。

(5) 运营管理的市场化程度。

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多元化投资结构要求其运营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这样既能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 也可以保护其他投资方的利益。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以下 4 种运营管理体制可供选择,它们分别是:国有国营、国有地营、国有合营、地有地营。

其特点和优缺点如表1 所示。

从表 1 可知,于我国铁路资产属于铁道部所有,既有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其线路和设备国有的形式难以改变。

为了使市郊铁路能成为城市交通网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结合城市实际,探讨合适的运营管理体制。

4 实例分析目前成都市道路的增长跟不上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而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有待时日。

而成都地区已建成较完整的铁路枢纽(成都铁路枢纽布置见图1) ,除了完成铁路运输任务外,能力还有部分剩余,可以为城市交通提供一部分运力。

这为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图1 成都铁路枢纽成都铁路分局正在论证开行“公交列车”,初步确定其走向为:沙河堡(或成都东) —成都站—天回镇—新都—青白江,主要考虑的是客源组织问题。

该线路途经成都市成华区、金牛区、郫县、新都县和青白江区。

客流来源分析如下: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成华区的工厂都向青白江区等远郊区县搬迁,而大部分职工居住在市区,通勤职工成为主要客源;成都客站是特等铁路客站,客流量大,需要大容量、快速的城市交通满足其换乘需求。

换乘旅客成为第二类客源;随着成都市城市的扩大,卫星城逐步发展起来。

来往于居住地和城市中心的卫星城居民成为第三类客源。

最后,市郊列车的开行还会产生一定的转移客流量。

除了客源问题外,困扰成都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最主要的还是运营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开行方案问题。

成都铁路部门认为“ 公交列车”最多每天在上下班高峰期开行一次,每次载客1 000 人以上。

这与城市对轨道交通大容量、高密度、高速度的要求不符,也不利于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矛盾,甚至会使居民为赶上每天一次的“ 公交列车”造成新的交通问题。

但是,若以完全公交化的方式开行市郊列车,则会对铁路正常运输造成一定的影响。

(2) 站点设置问题。

从成都铁路枢纽图可以看出,当前成都枢纽的站点设置完全遵从铁路站点设置方案,站间距一般在 6 km 以上。

而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来说,如果站间距过大,不能吸引居民出行, 对城市交通矛盾的缓解作用不大。

(3) 具体操作问题。

旅客的换乘、进出站手续的简化以及减少对铁路长途旅客运输的干扰等都是成都“公交列车”开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正是我国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时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地区的具体表现。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运营管理体制着手,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体制。

在成都地区建议以“ 国有合营”体制为基础,建立适合具体情况的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

成都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可以采用如下形式:既有铁路资产为成都铁路分局所有,成都市政府积极参与,并吸引社会投资,共同组建公司进行运营管理。

这种运营管理体制包括以不同形式参与的三方:成都铁路分局、成都市政府和社会经济实体。

成铁分局以既有线路设备以及工程技术协助方式投资,成都诵政府以提供线路设备改造资金、财政补贴及优惠政策等方式投资,社会经济实体以资金方式投资。

线路及其附属设备资产属于国有(成铁分局拥有既有线路和设备,成都市拥有其投入资金所改造的部分) 。

三方投资组建的运营管理公司,负责具体运营管理工作。

成都市郊铁路运营管理公司组织结构如图2 所示。

成都市郊铁路运营管理公司主要技术部、运营部和经济部三个部门组成。

(1) 技术部: 成铁分局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对公司进行技术协助,研究有关技术问题,并负责技术设备的改造和日常的维护管理。

(2) 运营部:制定实施成都市郊铁路运行方案, 并负责日常运营工作。

与成铁分局和成都市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在协调好与正常客货运列车衔接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要,做好与城市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工作。

图2 成都市郊铁路运营管理公司组织机构(3) 经济部:负责公司经济运转情况,协调各投资方的经济利益。

市郊铁路参与城市公共交通,其公益性远远大于经济性。

但如果不保证投资方的经济利益,会使投资方丧失投资信心。

成都市政府可以根据其公益性的特点,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扶持其发展。

当然,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所遇到的不止运营管理体制一个问题,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使市郊铁路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1 金辰虎,张静. 中国应如何发展市郊铁路(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9 ,(1) :252 车红坤,金辰虎. 北京地区市郊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 , (2) :73 华天舒,韩皓. 上海的郊区城市化与轨道交通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 , (3)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