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性能管理响系统性能的指标,因素,常用系统性能评估命令等

合集下载

Linux面试题大全(含答案)

Linux面试题大全(含答案)

Linux面试题大全,测测你的水平(答案)一.填空题:1. 在Linux系统中,以文件方式访问设备。

2. Linux内核引导时,从文件/etc/fstab 中读取要加载的文件系统。

3. Linux文件系统中每个文件用索引节点来标识。

Linux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于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类似,索引节点是一个数据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文件名,位置,大小,建立或修改时间,访问权限,所属关系等文件控制信息,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结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系统为每个索引结点分配了一个号码,也就是该结点在数组中的索引号,称为索引结点号。

Linux文件系统将文件索引结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所以目录只是将文件的名称和它的索引结点号结合在一起的一张表。

目录中每一对文件名称和索引结点号称为一个连接。

4. 全部磁盘块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引导块、专用块、i节点表块和数据存储块。

Linux系统中的每个文件都被赋予一个唯一的数值,这个数值称做索引节点。

索引节点存储在一个称作索引节点表<inode table>中,该表在磁盘格式化时被分配。

每个实际的磁盘或分区都有其自己的索引节点表。

一个索引节点包含文件的所有信息,包括磁盘上数据的地址和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包括如普通文件、目录和特殊文件这样的信息。

linux硬盘组织方式为:引导区、超级块(superblock),索引结点(inode),数据块(datablock),目录块(diredtory block)。

其中超级块中包含了关于该硬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如文件系统的大小等;超级块后面的数据结构是索引结点,它包含了针对某一个具体文件的几乎全部信息,如文件的存取权限、所有者、大小、建立时间以及对应的目录块和数据块等;数据块是真正存储文件内容的位置。

但是索引结点中不包括文件的名字,文件名是放在目录块里的。

linux系统中top命令显示的第一行,字段解释

linux系统中top命令显示的第一行,字段解释

Linux系统中`top`命令显示的第一行字段解释在Linux系统中,top命令是一个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它能提供实时的系统状态监视。

用户可以通过top命令交互式地查看系统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如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率等。

top命令的输出界面包含了许多信息,其中第一行尤为关键,它提供了系统整体性能状态的快照。

本文将详细解释top命令显示的第一行中各个字段的含义。

一、第一行概览top命令的第一行通常包含了当前时间、系统运行时间、登录用户数、系统平均负载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快速判断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非常有帮助。

字段详解1. 当前时间:这一字段显示的是top命令被执行时系统的时间。

时间格式通常为“时:分:秒”,这对于了解命令执行的具体时间点非常有用,特别是在分析系统日志或进行性能调优时。

2. 系统运行时间:该字段表示系统从上次启动到现在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

这个时间对于判断系统稳定性、评估系统维护窗口等方面非常重要。

如果一个系统运行时间过长而没有进行适当的重启,可能会遇到资源泄露、性能下降等问题。

3. 登录用户数:这一字段显示当前登录到系统的用户数量。

这个数字可以帮助管理员了解系统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在多用户环境中。

过多的用户同时登录可能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

4. 系统平均负载:这可能是top命令第一行中最重要的一组数据。

系统平均负载是指在特定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分钟、5分钟、15分钟),系统队列中等待CPU处理的进程平均数量。

这组数字可以直观地反映系统的繁忙程度。

如果平均负载持续高于CPU核心数,那么系统可能处于过载状态,性能会受到影响。

1分钟平均负载:过去1分钟内系统的平均负载情况。

这是一个比较即时的指标,反映了系统近期的负载变化。

5分钟平均负载:过去5分钟内系统的平均负载情况。

这个指标提供了一个中期的时间窗口,有助于观察系统负载的趋势。

15分钟平均负载:过去15分钟内系统的平均负载情况。

这是一个更长期的指标,对于判断系统负载是否持续上升或下降非常有用。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填空题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填空题

填空题1、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从资源分配的角度讲,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

3、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常用的处理机操作系统主要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它通常采用时间片轮转策略为用户服务;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衡量这种系统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系统的吞吐率;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

设计这种系统时,应首先考虑系统的实时性和可用性。

4、 UNIX系统是分时操作系统,DOS系统是单用户操作系统。

5、现代操作系统通常为用户提供三种使用界面: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界面。

6、计算机中CPU的工作分为系统态和用户态两种。

系统态运行操作系统程序,用户态运行用户程序。

7、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单块结构、层次结构和微内核结构。

8、程序的并发执行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特征而引入了进程这一概念。

9、进程至少有三种基本状态: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

10、进程存在的标志是进程控制块PCB。

11、进程的静态实体由程序、数据集合和PCB三部分组成。

12、进程被创建后,最初处于就绪状态,然后经进程调度程序选中后进入运行状态。

13、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反映了进程间直接制约和间接制约的关系。

14、用于进程控制的原语主要有创建原语、撤销原语、阻塞原语和唤醒原语。

15、操作系统中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它的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16、每执行一次P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减1。

若S3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该进程阻塞。

17、每执行一次V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加1。

若S > 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从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移出一个进程并将就绪状态赋予该进程。

性能测试中的资源监控和管理方法

性能测试中的资源监控和管理方法

性能测试中的资源监控和管理方法性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用于评估系统的性能以及性能瓶颈,并针对性地优化系统。

在进行性能测试的过程中,资源监控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性能测试中的资源监控和管理方法。

一、资源监控1. CPU监控在性能测试中,CPU的使用率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监控CPU的使用率,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处理能力和性能瓶颈。

通常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如Windows系统的任务管理器或Linux系统的top命令来实时监控CPU的使用率。

2. 内存监控内存的使用情况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监控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包括内存占用量、内存峰值等指标。

可以使用操作系统的性能监控工具或第三方监控工具,如JConsole、Grafana等来监控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

3. 磁盘IO监控磁盘IO是性能测试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系统对存储资源的利用情况。

通过监控磁盘IO,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IO操作能力和性能瓶颈。

类似地,可以使用操作系统的性能监控工具或第三方监控工具来监控系统的磁盘IO情况。

4. 网络带宽监控对于网络应用来说,网络带宽是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监控系统的网络带宽使用情况,包括带宽利用率、吞吐量等指标。

可以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如Wireshark等来实时监控系统的网络带宽使用情况。

二、资源管理1. 资源分配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合理地分配系统资源,以模拟真实的运行环境。

根据被测系统的特点和性能测试的目标,可以合理配置CPU、内存、磁盘和网络等资源。

例如,可以通过修改系统设置或使用虚拟化技术来控制资源的分配。

2. 资源优化性能测试的目的之一是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并进行优化。

在进行资源优化时,可以通过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找到资源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优化代码或增加硬件设备等方式来提高系统的性能。

Linux高级系统级性能分析工具-perf-3

Linux高级系统级性能分析工具-perf-3

Linux的系统级性能剖析工具‐perf(三)承刚TAOBAO Kernel Teamchenggang.qin@第四章 perf stat4.1 perf stat的基本使用方法perf stat工具用来剖析一个应用程序的性能概况。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下面的命令能够得到’ls’程序的一些典型性能数据:$perf stat ls上述命令给出的性能概况如图16所示。

图16. perf stat ls的输出结果从图上可以看到,perf stat工具利用10个典型性能事件剖析了应用程序。

task‐clock事件表示目标任务’ls’真正占用处理器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我们将其称为任务执行时间。

如图16所示,’ls’在处理器上执行了近4毫秒。

“0.256 CPUs utilized”表示目标任务的处理器占用率。

处理器占用率表示目标任务的执行时间与持续时间的比值。

持续时间是指从任务提交到执行结束之间的总时间。

对操作系统有过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Linux这种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中,一个任务不太可能在执行期间始终占据处理器。

操作系统会根据调度策略(linux目前使用CFS调度算法)合理安排各个任务轮流使用处理器,每次调度会产生一次上下文切换。

在此期间操作系统还需处理大量中断。

因此,一个任务的执行时间可能会很短,但是它的持续时间会远高于此(除非此任务是优先级最高的实时任务)。

以图16中的例子来说,’ls’的执行时间为3.98毫秒,而持续为15.58毫秒,处理器占用率为0.256。

在此期间,系统共发生了45次上下文切换。

平均每秒发生0.011*106次。

上下文切换次数的均值是上下文切换次数与任务执行时间的比值。

在多(核)处理器系统中,Linux为了维持各个处理器的负载均衡,会在特定条件下将某个任务从一个处理器迁往另外一个处理器。

此时,我们便说发生了一次处理器迁移。

从图16上看到,ls在执行期间没有被操作系统迁移过。

Linux的内存管理子系统采用了分页机制。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1-5

操作系统考研试题1-5
【解答】 A.处理机 B.存储器管理 C.设备 D.文件 E.作业 【扩展】 选择:操作系统的( )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调度。 A.主存储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 D.处理机这里要防止把 处理机与系统结构中所说的处理机的组成混淆起来。选择D。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运行,存储管理必须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 )和主存扩充。(华中科技大学1997年试题)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清华大学1996年试题) A.CPU利用率低。 B.不能并发执行。 C.缺少交互性。 D.以上都不是。 【解答】 选择C。
●填空:多道运行的特征之一是宏观上并行,它的含义是( )。 (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试题)
【分析】 多道运行的特征是多道性、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多道性是指 计算机主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宏观上并行是指同时进入 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 都未运行完毕。微观上串行是指主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或分时地占有处 理机交替执行。 【解答】
1.屏蔽所有中断;2.读时钟周期;3.设置时钟日期;4.改变 存储映像图;5.存取某地址单元的内容;6.停机。
【解答】 1、2、4、6必须在核心状态下执行。
●简答:试说明中断在进程控制中的推动作用。(南开大学2000年 试题)(8分)
【解答】 中断是实现操作系统功能的基础,是构成多道程序运行环境的根 本措施,是进程控制中的推动力量。例如,外设完成中断或请求使用外 设的访管中断的出现,将导致I/O管理进程投入运行;申请或释放主存 而发出的访管中断,将导致在主存中创建一个进程而且开始运行;时钟 中断或I/O完成中断,可导致处理机调度工作的执行;操作员从键盘发 出终止执行的命令,可以终止当前进程的运行。所以,中断是进程运行 的引导,是它们被激活的驱动源。

运维测试题及答案

运维测试题及答案

运维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A. lsB. cdC. rmD. del答案:D2. 在Linux系统中,以下哪个命令用于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A. pwdB. lsC. mkdirD. rmdir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网络协议?A. HTTPB. FTPC. SSHD. MP3答案:D二、填空题1. 在Linux系统中,使用________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运行的进程。

答案:ps2. 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在IP数据包通过路由器时,重新映射其IP地址的技术,它主要应用于________地址不足的情况。

答案:IPv4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DNS服务?答案:DNS服务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的简称,它作为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易于记忆的域名来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而不需要记住复杂的IP地址。

2. 描述一下什么是负载均衡?答案:负载均衡是一种网络流量管理技术,通过将网络流量和用户请求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以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防止单个服务器过载。

四、论述题1. 论述运维人员在进行系统监控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案:运维人员在进行系统监控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性能指标,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I/O等。

- 网络流量和带宽使用情况,确保网络通信顺畅。

- 服务可用性,监控关键服务的运行状态,确保服务的高可用性。

- 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并响应安全事件,保护系统安全。

- 日志管理,通过分析日志来发现系统潜在的问题和异常。

2. 描述一下在进行系统升级时,运维人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答案:在进行系统升级时,运维人员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制定升级计划,包括升级时间、影响范围和回滚方案。

- 备份当前系统的数据和配置,以防升级失败时能够快速恢复。

- 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升级测试,验证新版本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性能分析Linux服务器CPU利用率

性能分析Linux服务器CPU利用率

性能分析Linux服务器CPU利⽤率CPU度量1. 指标范围1.1 User mode CPU utilization+ System mode CPU utilization合理值:60-85%,如果在⼀个多⽤户系统中us+sy时间超过85%,则进程可能要花时间在运⾏队列中等待,响应时间和业务吞吐量会受损害;us过⼤,说明有⽤户进程占⽤很多cpu时间,需要进⼀步的分析其它软硬件因素;sy过⼤,说明系统管理⽅⾯花了很多时间,说明该系统中某个⼦系统产⽣了瓶颈,需要进⼀步分析其它软硬件因素。

1.2 Wa(wait)参考值:⼩于25%,超过25%的wa的值可以表⽰⼦系统可能没有被正确平衡,也可能是磁盘密集⼯作负载的结果,系统的磁盘或其它I/o可能有问题,可以通过iostat/SAR –C命令进⼀步分解分析1.3 Id(idle)参考值:⼤于40,如果r经常⼤于4,且id经常⼩于40,表⽰cpu的负荷很重1.4 r参考值:⼩于4,队列⼤于4时,表明系统的cpu或内存可能有问题,如果r经常⼤于4,且id经常少于40,表⽰cpu的负荷很重。

当队列变长时,队列中进程在等待cpu调度执⾏时所花的时间会变长1.5 判断cpu瓶颈的⽅法很慢的响应时间(slow response time)Cpu的空闲时间为零(zero percent idle cpu)过⾼的⽤户占⽤cpu时间(high percent user cpu)过⾼的系统占⽤cpu时间(high percent system cpu)长时间的有很长的运⾏进程队列(large run queue size sustained over time)2. 如何查看cpu利⽤率2.1 使⽤top命令查看数据来⾃/proc/stat⽂件%us =(User time + Nice time)/CPU时间*100%%sy=(System time + Hardirq time +Softirq time)/ CPU时间*100%%id=(Idle time)/CPU时间*100%%ni=(Nice time)/CPU时间*100%%wa=(Waiting time)/CPU时间*100%%hi=(Hardirq time)/CPU时间*100%%si=(Softirq time)/CPU时间*100%%st=(Steal time)/CPU时间*100%备注: top 命令默认情况下,是每 3 秒刷新⼀次。

Linux命令高级技巧之系统监控与告警配置与管理

Linux命令高级技巧之系统监控与告警配置与管理

Linux命令高级技巧之系统监控与告警配置与管理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嵌入式设备以及个人电脑等领域。

在使用Linux系统时,系统监控与告警配置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我们实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和技巧,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监控与告警的配置与管理。

一、系统监控1. 查看系统负载系统负载是指系统当前的工作量,通常通过查看负载平均值来判断系统是否超负荷运行。

可以使用命令"uptime"来查看系统的负载情况。

2. 监控CPU使用率CPU使用率是监控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使用命令"top"来实时监控CPU的使用情况。

在top命令界面中,可以看到各个进程的CPU占用率以及总体的CPU使用率。

3. 监控内存使用情况内存使用情况是系统性能监控中的另一个关键指标。

可以使用命令"free"来查看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包括已用内存、可用内存、缓存和交换空间等信息。

4. 监控磁盘空间磁盘空间是系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磁盘空间可以及时发现磁盘使用过高的情况。

可以使用命令"df"来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包括各个分区的使用情况以及剩余空间。

5. 监控网络连接网络连接是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监控网络连接可以了解当前系统的网络活动情况。

可以使用命令"netstat"来查看当前的网络连接状态,包括已建立的连接、监听中的连接以及没有建立连接的端口。

二、告警配置与管理1. 设置性能告警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命令来设置性能告警,当系统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自动触发告警。

其中,一个常用的工具是Nagios,它可以监控服务器和应用程序,并在发生故障时发送警报。

2. 配置邮件告警通过配置邮件告警,可以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及时通知管理员,并且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服务器监控指标了解常用的性能指标和监控工具

服务器监控指标了解常用的性能指标和监控工具

服务器监控指标了解常用的性能指标和监控工具服务器监控是确保系统运行正常的关键一环。

通过实时监控服务器性能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服务器性能指标以及用于监控这些性能指标的工具。

一、CPU使用率CPU使用率是衡量服务器负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CPU正在执行指令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通常,当CPU使用率超过70%时,就表明服务器正在超负荷运行。

常用的CPU监控工具有:1. top:top是Linux系统中常用的监控工具,它可以实时显示CPU 的使用率、内存使用率、进程信息等。

2. Windows任务管理器:在Windows系统中,任务管理器可以监控系统CPU的使用率,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二、内存使用率内存使用率是反映服务器内存负载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已用内存占总内存的比例。

当内存使用率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响应变慢或出现蓝屏等问题。

常用的内存监控工具有:1. free:free命令可以实时显示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包括已用内存、可用内存、缓存等信息。

2. Performance Monitor(Perfmon):Perfmon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监控工具,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并生成详细的报告。

三、磁盘空间使用率磁盘空间使用率是评估服务器存储容量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已用磁盘空间占总磁盘空间的比例。

当磁盘空间使用率接近或超过100%时,可能会导致服务器无法正常写入数据,从而影响系统运行。

常用的磁盘监控工具有:1. df:df命令可以实时显示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包括已用空间、可用空间、挂载点等信息。

2. Windows资源监视器:在Windows系统中,资源监视器可以监控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并提供详细的磁盘分析报告。

四、网络流量网络流量是评估服务器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服务器单位时间内收发的数据量。

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拥堵、带宽瓶颈等问题。

操作系统面试题目(3篇)

操作系统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操作系统概述1. 请简述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操作系统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3. 请解释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的区别。

4. 请简述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5. 请解释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区别。

二、进程与线程1. 请解释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请简述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过程。

3. 请解释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4. 请解释线程的调度策略,如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转等。

5. 请说明进程和线程在资源分配、调度等方面的区别。

三、内存管理1. 请解释虚拟内存的概念及其作用。

2. 请简述内存分配算法,如固定分区、动态分区、分页等。

3. 请解释页面置换算法,如FIFO、LRU、LFU等。

4. 请说明内存碎片的概念及其解决方法。

5. 请解释内存映射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文件系统1. 请解释文件系统的概念及其作用。

2. 请简述文件系统的分类,如顺序文件系统、索引文件系统等。

3. 请解释文件的存储结构,如链表、树、哈希表等。

4. 请解释文件系统的磁盘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等。

5. 请解释RAID技术及其不同级别。

五、设备管理1. 请解释设备管理的概念及其作用。

2. 请简述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及其作用。

3. 请解释中断处理的过程。

4. 请解释DMA的概念及其特点。

5. 请解释I/O控制方式,如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驱动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等。

六、进程调度1. 请解释进程调度的概念及其作用。

2. 请简述进程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等。

3. 请解释调度算法的评价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周转时间等。

4. 请解释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5. 请解释多处理器调度算法。

七、并发与并行1. 请解释并发和并行的概念及其区别。

2. 请简述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方法,如临界区、互斥量、信号量等。

3. 请解释死锁的概念、产生条件、避免和解决方法。

linux磁盘io指标

linux磁盘io指标

linux磁盘io指标
Linux磁盘I/O指标通常用于衡量系统磁盘的性能和健康状况。

这些指标对于系统管理员和运维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
帮助监控系统的负载和性能瓶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inux磁盘
I/O指标:
1. 延迟(Latency),磁盘I/O延迟是指从发出I/O请求到完
成该请求所需的时间。

延迟通常以毫秒为单位,较低的延迟意味着
磁盘响应更快。

2. 吞吐量(Throughput),磁盘I/O吞吐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处理的数据量。

通常以每秒读取或写入的字节数来衡量。

高吞吐量
表示磁盘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

3. IOPS(每秒I/O操作数),IOPS是指每秒钟磁盘执行的读/
写操作次数。

较高的IOPS意味着磁盘能够处理更多的I/O请求,通
常用于衡量磁盘的性能。

4. 饱和度(Saturation),磁盘饱和度指的是磁盘的负载程度,即磁盘正在处理的I/O请求与其能够处理的最大I/O请求量之间的
比率。

当磁盘饱和度达到100%时,表示磁盘已经达到了其处理能力
的极限。

5. 平均队列长度(Average Queue Length),平均队列长度是
指在一段时间内等待处理的I/O请求的平均数量。

较长的队列长度
可能表明磁盘面临过多的I/O请求,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多种工具和命令来监控和测量,例如iostat、sar、vmstat等。

通过监控这些指标,系统管理员可以及时发现磁
盘性能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linux系统常用监控指标

linux系统常用监控指标

linux系统常用监控指标Linux系统常用监控指标Linux系统中,监控指标是评估系统性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通过监控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本文将介绍Linux系统常用的监控指标。

一、CPU使用率CPU使用率是衡量系统负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监控CPU使用率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是否存在CPU资源瓶颈。

通常使用top命令或者sar命令来查看CPU使用率。

二、内存使用情况内存是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内存使用可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过监控内存使用情况,可以了解系统内存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内存不足的情况。

常用的命令有free和top 命令。

三、磁盘I/O磁盘I/O是指计算机与硬盘之间的数据传输,磁盘I/O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通过监控磁盘I/O指标,可以了解磁盘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判断是否存在磁盘I/O瓶颈。

常用的命令有iostat和sar命令。

四、网络流量网络流量是指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情况,网络流量的监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的负载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网络瓶颈。

通过监控网络流量指标,可以了解网络的带宽使用情况,常用的命令有netstat 和iftop命令。

五、进程状态进程是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进程的状态可以反映系统的运行情况。

通过监控进程状态指标,可以了解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运行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进程过多或者进程阻塞的情况。

常用的命令有ps和top命令。

六、系统负载系统负载是指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数目,系统负载的大小可以反映系统的工作负荷。

通过监控系统负载指标,可以了解系统的繁忙程度,判断是否存在系统负载过高的情况。

常用的命令有uptime 和top命令。

七、文件打开数文件打开数是指系统中打开的文件数量,文件打开数的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

通过监控文件打开数指标,可以了解系统中打开文件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文件句柄泄漏或者文件描述符不足的情况。

查看服务器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的常用命令

查看服务器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的常用命令

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服务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机构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管理员需要经常检查服务器的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

只有及时了解服务器的运行状况,管理员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要获取服务器的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就需要运用一些常用的命令。

二、查看服务器负载的常用命令1. top命令top命令是一个动态的实时的系统监视器。

它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进程数量等。

管理员可以通过top命令迅速了解服务器当前的负载情况,及时发现性能瓶颈和异常情况。

使用方法:在终端中输入top命令即可打开top监视器。

2. uptime命令uptime命令可以显示服务器的运行时间以及平均负载。

平均负载是指系统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活跃进程数,它是一个重要的性能衡量指标。

通过uptime命令,管理员可以了解服务器的平均负载情况,判断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

使用方法:在终端中输入uptime命令。

三、查看服务器资源占用情况的常用命令1. df命令df命令用于显示磁盘分区上的可用磁盘空间和已用磁盘空间。

管理员可以通过df命令查看服务器各个磁盘分区的使用情况,及时释放磁盘空间或者进行磁盘扩容。

使用方法:在终端中输入df命令。

2. du命令du命令可以查看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

管理员可以通过du命令找出磁盘空间占用较大的文件或目录,进行及时清理和整理。

使用方法:在终端中输入du命令。

3. free命令free命令用于显示系统内存的空闲和已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

通过free命令,管理员可以了解服务器当前的内存占用情况,及时进行内存优化和释放。

使用方法:在终端中输入free命令。

四、结语通过使用以上常用命令,管理员可以方便快速地查看服务器的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器性能问题。

另外,除了上述介绍的命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命令也能够帮助管理员监控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如sar、iostat、vmstat等。

Linux认证考试填空题及答案

Linux认证考试填空题及答案

xx年Linux认证考试精选填空题及答案01. 完毕后台进程的命令是 kill 。

02. 进程的运行有两种方式,即独立运行和使用父进程运行。

03. Links分为硬链接和符号链接。

04. 在超级用户下显示Linux系统中正在运行的全部进程,应使用的命令及参数是 ps -aux 。

05. 管道文件的属性位是 p 。

06. 将前一个命令的标准输出作为后一个命令的标准输入,称之为管道。

07. 为脚本程序指定执行权的命令及参数是 chmod a+x filename 。

08. 进展远程的命令是 tel 。

09. 欲发送10个分组报文测试与主机abc.tuu.的连通性,应使用的命令和参数是: ping abc.tuu. –c 10 。

10. DNS效劳器的进程命名为named,当其启动时,自动装载/etc目录下的 named.conf 文件中定义的DNS分区数据库文件。

11. Apache效劳器进程配置文件是 d.conf 。

12.在 Linux系统中,压缩文件后生成后缀为.gz文件的命令是gzip 。

13. 在用vi文件时,将文件内容存入test.txt文件中,应在命令模式下键入:w test.txt 。

14 可以在标准输出上显示整年日历的命令及参数是 cal -y 。

15. 在shell编程时,使用方括号表示测试条件的规那么是:方括号两边必须有空格。

16. 检查已安装的文件系统/dev/had1是否正常,假设检查有错,那么自动修复,其命令及参数是 fsck –a /dev/had1 。

17. 在Windows9.x环境下共享Unix/Linux中的用户目录的一个工具是 Samba效劳器。

18. 系统管理员的职责是进展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性能管理、设备管理、平安管理和系统性能监测。

19 在Linux系统中,测试DNS效劳器是否能够正确解析域名的的客户端命令,使用命令 nslookup 。

20. 在Linux系统下,第二个IDE通道的硬盘(从盘)被标识为hdb 。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系统内存管理和交换空间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系统内存管理和交换空间

Linux命令技巧优化系统内存管理和交换空间Linux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中。

作为一名Linux操作系统用户,了解和掌握一些命令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系统内存和交换空间,提高系统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技巧,以优化系统内存管理和交换空间。

一、查看系统内存和交换空间信息1. 使用free命令查看内存和交换空间使用情况:$ free -h使用"-h"选项可以以较人性化的方式显示内存和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如下所示: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Mem: 7.7G 1.3G 2.5G 314M 3.9G 5.6G Swap: 1.9G 0B 1.9G可以查看系统总内存、已使用内存、可用内存、已使用交换空间等信息。

2. 使用top命令查看内存和交换空间占用情况:$ top在top命令的实时监控界面可以看到系统中各个进程的内存占用情况,以及交换空间的使用状况。

二、优化内存管理1. 使用swappiness调整内存换页策略:内存换页是操作系统将内存中的数据移动到硬盘上的一种机制,当内存不足时,通过把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到交换空间中来释放内存。

通过调整swappiness参数,可以控制内存换页的行为。

swappiness的取值范围为0到100,0表示尽可能不使用交换空间,100表示尽可能多地使用交换空间。

$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使用上述命令将swappiness参数设置为10,可以减少内存换页的频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 清理内存缓存:内存缓存是操作系统将经常被访问的数据存放在内存中以提高系统性能的一种机制。

但当系统内存不足时,内存缓存可能会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

使用下述命令可以释放部分内存缓存:$ sudo sync && sudo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上述命令将sync命令和echo命令结合使用,sync命令将文件系统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硬盘,echo命令清空缓存区。

软件资格考试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初级)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软件资格考试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初级)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软件资格考试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初级)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客观选择题,75题,每题1分,共75分)1、什么是信息系统?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3、题干:在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A. 硬件故障B. 软件缺陷C. 网络问题D. 用户操作失误4、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范畴?A. 系统性能监控B. 系统安全维护C. 系统备份与恢复D. 系统需求分析5、在信息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A. 数据的存储和管理B. 数据的检索和查询C. 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D. 软件版本更新和升级6、在信息系统中,以下哪个不是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要素?A. 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B. 数据传输的格式和规则C. 传输速度的保证D. 通信数据的加密7、以下关于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职责的描述,错误的是:A. 监控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B. 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C. 制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确保信息安全D. 负责信息系统的硬件采购和安装8、在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定期进行的维护工作?A. 数据备份B. 系统更新C. 硬件检查D. 用户培训9、在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个阶段不是系统维护阶段的一部分?A. 数据备份B. 故障排除C. 系统升级D. 系统规划11、以下关于数据库的SQL语言中,用于插入数据的语句是:A. SELECTB. UPDATEC. INSERTD. DELETE13、在操作系统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进程的基本状态?A. 就绪状态B. 运行状态C. 阻塞状态D. 创建状态15、在信息系统中,数据仓库的主要功能是:A. 数据备份B. 数据查询C. 数据存储D. 数据挖掘17、题干: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A. 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等组成的,能够进行信息处理的系统。

linux linpack的用法 -回复

linux linpack的用法 -回复

linux linpack的用法-回复Linux Linpack是一个常用的基准测试工具,用于评估Linux系统的性能和性能相关问题。

通过执行高性能计算任务,并测量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内存带宽和高速缓存性能等指标,Linpack可以帮助用户分析系统的弱点和进行性能调优。

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 Linpack的用法,包括安装、配置和执行测试等步骤。

第一步:安装Linux Linpack1. 打开终端,并使用管理员权限登录系统。

2. 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安装Linpack:sudo apt-get install linpack第二步:配置测试环境1. 在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编辑Linpack的配置文件来配置测试环境。

该配置文件位于/etc/linpack/linpack.conf。

2. 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配置文件,并按需求修改以下参数:a. N:设置进行测试的向量维度大小。

较大的N值可以使测试更加准确,但同时也会增加测试时间。

b. NB:设置每个计算线程的数据块大小。

c. P:设置用于测试的CPU核心数。

建议设置为系统的物理核心数减一。

d. Q:设置每个核心的线程数。

e. VERBOSE:设置是否打印详细的测试信息。

f. OUTPUT:设置测试结果的输出文件。

3. 保存并关闭配置文件。

第三步:执行Linpack测试1. 打开终端,并使用管理员权限登录系统。

2. 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以执行Linpack测试:sudo linpack3. Linpack将开始执行计算任务,并显示实时计算性能和测试进度等信息。

4. 测试完成后,结果将会保存在指定的输出文件中。

第四步:分析测试结果1. 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Linpack测试结果的输出文件。

2. 分析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包括计算能力、内存带宽和高速缓存性能等。

3.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确定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

4. 针对性能瓶颈,可以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如增加系统的内存、优化计算任务的调度算法等。

网络安全管理员-中级工题库+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中级工题库+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中级工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公钥加密与传统加密体制的主要区别是()A、使用一个公共密钥用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一个私有密钥用来对数据进行解密数据加密标准B、加密强度高C、密钥长度大D、密钥管理方便正确答案:A2.安全审计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不包括()。

A、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不外泄B、发现系统入侵行为和潜在的漏洞C、检测对系统的入侵D、发现计算机的滥用情况正确答案:A3.在网络安全中,捏造是指未授权的实体向系统中插入伪造的对象。

这是对()。

A、完整性的攻击B、真实性的攻击C、保密性的攻击D、可用性的攻击正确答案:B4.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在等保定义中应定义为第几级()A、第二级B、第三级C、第一级D、第四级E、第五级正确答案:A5.活动目录中最小的管理单元是()。

A、站点B、OUC、对象D、组织单位正确答案:B6.下述()情况不属于故障恢复系统的处理范围。

A、由于磁头损坏或故障造成磁盘块上的内容丢失B、由于恶意访问造成的数据不一致C、由于逻辑错误造成的事故失败D、由于电源故障导致系统停止运行,从而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正确答案:B7.指为了实现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设备远程运维操作平台和途径的统一,对所有操作进行记录审计,保证在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场景回放,()事件发生起源的系统。

A、查寻B、查看C、追溯D、调查正确答案:C8.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制定和发布、()三个控制点。

A、修改B、评审和修订C、阅读D、审核正确答案:B9.8个300G的硬盘做RAID 5后的容量空间为()。

A、1.2TB、1.8TC、2.1TD、2.4T正确答案:C10.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定义为几级()A、第四级B、第一级C、第五级D、第二级E、第三级正确答案:D11.防止盗用 IP 行为是利用防火墙的()功能A、防御攻击的功能B、访问控制功能C、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功能D、URL过滤功能12.关于“死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系统监控技术与实战演练考核试卷

系统监控技术与实战演练考核试卷
A.防火墙
B.入侵检测系统
C.系统监控工具
D.邮件服务器
13.在Linux系统中,以下哪个命令用于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A. df
B. du
C. both A and B
D. ifconfig
14.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监控数据库性能?()
A. SQL语句监控
B.磁盘监控
C.网络监控
D.操作系统监控
15.以下哪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服务器性能?()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系统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系统性能
B.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C.优化资源分配
D.降低系统成本
2.以下哪些工具可以用于监控Linux系统性能?()
A. vmstat
B. iostat
D. netstat
4.以下哪个命令用于查看系统负载情况?()
A. free
B. uptime
C. ifconfig
D. ps
5.在Linux系统中,以下哪个命令用于查看进程占用资源情况?()
A. top
B. ps
C. netstat
D. df
6.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实战演练系统监控?()
A.使用监控工具
系统监控技术与实战演练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u-----us sy id wa st 0 1 98 0 0
procs r列表示运行和等待cpu时间片的进程数,这个值如果长期大于系统CPU的个数,说明 CPU不足,需要增加CPU。 b列表示在等待资源的进程数,比如正在等待I/O、或者内存交换等。 cpu us列显示了用户进程消耗的CPU 时间百分比。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 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大于50%,就需要考虑优化程序或算法。 sy列显示了内核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Sy的值较高时,说明内核消耗的CPU资源 很多 根据经验,us+sy的参考值为80%,如果us+sy大于 80%说明可能存在CPU资源不足。
(2) 利用vmstat命令监控内存
[root@node1 ~]# vmstat -n 2 procs -----------memory---------- ---swap-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0 0 0 162240 8304 67032 0 0 0 0 0 162240 8304 67032 0 0 -----io---- --system-- -----cpu-----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13 21 1007 23 0 1 98 0 0 1 0 1010 20 0 1 100 0 0
shared 0
buffers 243
cached 629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般有这样一个经验公式:应用程序可用内存/系统物理内存>70% 时,表示系统内存资源非常充足,不影响系统性能,应用程序可用内 存/系统物理内存<20%时,表示系统内存资源紧缺,需要增加系统内 存,20%<应用程序可用内存/系统物理内存<70%时,表示系统内存 资源基本能满足应用需求,暂时不影响系统性能。
四、系统性能分析工具
常用系统命令
vmstat、iostat、netstat、free、ps、top等 常用组合方式
• 用vmstat、iostat检测是否是CPU瓶颈
• 用free、vmstat检测是否是内存瓶颈 • 用iostat检测是否是磁盘I/O瓶颈 • 用netstat检测是否是网络带宽瓶颈
(2)利用iostat评估磁盘性能
[root@webserver ~]# iostat -d 2 2 Linux 2.6.9-42.ELsmp (webserver) Device: sda Device: sda 12/01/2008 _i686_ (8 CPU) Blk_wrtn 286537372
user% + sys% >=90% More Swap In & Swap Out iowait % >= 50%
其中:
%user:表示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 表示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iowait:表示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 swap in:即si,表示虚拟内存的页导入,即从SWAP DISK交换到RAM swap out:即so,表示虚拟内存的页导出,即从RAM交换到SWAP DISK。
影响性能因素 评判标准

CPU 内存 磁盘 user% + sys%<=70% Swap In(si)=0 Swap Out(so)=0 iowait % < 20%

70< user% + sys%< 90% Per CPU with 10 page/s 20% < iowait % <50%
糟糕
memory swpd列表示切换到内存交换区的内存数量(以k为单位)。如果swpd的值不为 0,或者比较大,只要si、so的值长期为0,一般不用担心,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free列表示当前空闲的物理内存数量(以k为单位) buff列表示buffers cache的内存数量,一般对块设备的读写才需要缓冲。 cache列表示page cached的内存数量,一般作为文件系统cached,频繁访问 的文件都会被cached,如果cache值较大,说明cached的文件数较多,如果此 时IO中bi比较小,说明文件系统效率比较好。
五、性能评估
1:系统整体性能评估(uptime命令)
[root@web1 ~]# uptime 16:38:00 up 118 days, 3:01, 5 users, load average: 1.22, 1.02, 0.91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load average这个输出值,这三个值的大 小一般不能大于系统CPU的个数,例如,本输出中系统有8个 CPU,如果load average的三个值长期大于8时,说明CPU很繁忙, 负载很高,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但是偶尔大于8时,倒不用担心, 一般不会影响系统性能。相反,如果load average的输出值小于 CPU的个数,则表示CPU还有空闲的时间片,比如本例中的输出, CPU是非常空闲的。
系统性能管理
2013.06.24
Page 1
系统性能管理
•系统性能的定义
•系统性能影响因素
•系统性能评估标准 •系统性能分析工具
•性能评估过程
一、系统性能的定义
系统性能包含:吞吐量、系统延迟
•吞吐量 也就是每秒钟可以处理的请求数,任务数。 •系统延迟 也就是系统在处理一个请求或一个任务时的延迟。
两者之间的关系:
吞吐越大,延迟会越差。因为请求量过大,系统太繁忙,所以响应 速度自然会低。 延迟越好,能支持的吞吐就会越高。因为延迟短说明处理速度快,于 是就可以处理更多的请求
二、系统性能影响因素 1、操作系统级
•CPU •内存 •磁盘I/O带宽 •网络I/O带宽
2、程序应用级
三 、系统性能评估标准
3、内存性能评估
(1)free命令监控内存 free是监控linux内存使用状况最常用的指令: [root@webserver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Mem: 8111 7185 926 -/+ buffers/cache: 643 7468 Swap: 8189 0 8189
2、cpu性能评估
(1)利用vmstat命令监控系统CPU
显示关于系统各种资源之间相关性能的信息,这主要用它来看CPU一个负载情况。 下面是vmstat命令的输出结果: [root@node1 ~]# vmstat –n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0 0 0 162240 8304 67032 0 0 13 21 1007 23
swap si列表示由磁盘调入内存,也就是内存进入内存交换区的数量。 so列表示由内存调入磁盘,也就是内存交换区进入内存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si、so的值都为0,如果si、so的值长期不为0,则表示系统内存 不足。需要增加系统内存。
4、磁盘I/O性能评估
(1)磁盘存储基础 熟悉RAID存储方式,可以根据应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RAID方式。 尽可能用内存的读写代替直接磁盘I/O,使频繁访问的文件或数据 放入内存中进行操作处理,因为内存读写操作比直接磁盘读写的效率 要高千倍。 将经常进行读写的文件与长期不变的文件独立出来,分别放置到 不同的磁盘设备上。
5、网络性能评估
(1)通过ping命令检测网络的连通性 (2)通过netstat –i组合检测网络接口状况 (3)通过netstat –r组合检测系统的路由表信息
谢谢大家!
tps Blk_read/s Blk_wrtn/s Blk_read 1.87 2.58 114.12 6479462
tps Blk_read/s Blk_wrtn/s Blk_read Blk_wrtn 0.00 0.00 0.00 0 0
对上面每项的输出解释如下: Blk_read/s表示每秒读取的数据块数。 Blk_wrtn/s表示每秒写入的数据块数。 Blk_read表示读取的所有块数。 Blk_wrtn表示写入的所有块数。 可以通过Blk_read/s和Blk_wrtn/s的值对磁盘的读写性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 果Blk_wrtn/s值很大,表示磁盘的写操作很频繁,可以考虑优化磁盘或者优化程序, 如果Blk_read/s值很大,表示磁盘直接读取操作很多,可以将读取的数据放入内存 中进行操作。 对于这两个选项的值没有一个固定的大小,根据系统应用的不同,会有不同的 值,但是有一个规则还是可以遵循的:长期的、超大的数据读写,肯定是不正常的, 这种情况一定会影响系统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