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必背公式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务必全部理解并记住〕1、整数(包括:正整数、0、整数 ) 和分数 ( 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量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 3,,,⋯,,.无量不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两个1之依次多10个 ) .有理数和无理数称数.2、:a≥0丨 a丨= a; a≤ 0 丨 a丨=- a.如:丨-丨=;丨-π丨=π -.3、一个近似数,从左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全部的数字,都叫做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精确到得,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 0.4、把一个数写成±a× 10n的形式 ( 其中 1≤a< 10, n是整数 ) ,种数法叫做科学数法.如:- 40700=-× 105,= 4.3 ×10-5.5、乘法公式(反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 :① ( a+ b)( a-b) = a2- b2.② ( a± b) 2=a2±2ab +b2.③a2+ b2= ( a+ b) 2- 2ab, ( a- b) 2=( a+ b) 2- 4ab.6、的运算性: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 a m)n=a mn.④( ab)n=a n b n.⑤( -) n= n.a-n1- n n a01a0a3a2a5a6a2a4a32⑥=a n,特: ()= ().⑦=(≠) .如:×=,÷=, ()=a6,(3a3 327a93)- 1=-,5- 2- 22=,(-o 1-) =,( -==,()= ())=,() 0=1.72 a a 0=丨a丨,③=×,④=a 0、二次根式:① ( )=(≥),②( >,b≥ 0) .如:① (32456.③a 0=-a.④的平方根=4 ) =.②=<,的平方根=±2.8、一元二次方程:于方程:ax2+ bx+ c= 0:①求根公式是 x=bb24ac,其中△= b2- 4ac叫做根的判式.2a当△>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数根;当△=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数根;当△< 0,方程没有数根.注意:当△≥0,方程有数根.②假设方程有两个数根x 和 x ,并且二次三式ax2+ bx+ c可分解 a( x- x )( x- x ) .1212③以 a 和b 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 2- ( a +b) x + ab =0.9、一次函数 y = kx +b( k ≠ 0) 的 象是一条直 ( b 是直 与 y 的交点的 坐 即一次函数在y 上的截距 ) 当 k >0 ,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直 从左向右上升 ) ;当 k < 0 ,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 直 从左向右下降) .特 :当 b = 0 , y = kx( k ≠0) 又叫做正比率函数( y 与 x 成正比率 ) , 象必 原点.10、反比率函数 y = ( k ≠ 0) 的 象叫做双曲 .当 k > 0 ,双曲 在一、三象限 ( 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 ;当 k < 0 ,双曲 在二、四象限 ( 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 .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11、 初步 :〔 1〕看法 :①所要察看的 象的全体叫做体,其中每一个察看 象叫做个体.从 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 体的一个 本 , 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本容量.②在一 数据中,出 次数最多的数( 有 不仅一个 ) ,叫做 数据的 众数 .③将一 数据按大小 序排列,把 在最中 的一个数 ( 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 叫做 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 有 n 个数 x 1 , x 2,⋯, x n ,那么:平均数 : x =x 1 + x 2 + ......+ x n ;n12、 率与概率:〔 1〕 率 =频数,各小 的 数之和等于 数,各小 的 率之和等于1, 率分布直方总数中各个小 方形的面 各 率。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整数和分数都属于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则是无理数,它们统称为实数。

绝对值的定义是:对于任意实数a,当a≥0时,|a|=a;当a<0时,|a|=-a。

例如,|3|=3,|π-3.14|=π-3.14.有效数字是指一个近似数中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到最后一个数字之间的所有数字。

例如,将0.精确到0.001得到0.060,这个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和0.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表示数值的方法,它将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

例如,-可以表示为-4.07×10^5,而0.可以表示为4.3×10^-5.乘法公式是数学中常用的公式之一,其中最基本的是(a+b)(a-b)=a^2-b^2.此外,还有其他的乘法公式,例如(a±b)^2=a^2±2ab+b^2,(a+b)(a^2-ab+b^2)=a^3+b^3,(a-b)(a^2+ab+b^2)=a^3-b^3,以及(a+b+c)^3=x^3+y^3+z^3+3(xy+xz+yz)。

这些公式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幂的运算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am×an=am+n,am÷an=am-n,(am)n=amn,以及(ab)n=anbn。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公式,即(a/b)^n=a^n/b^n。

这些公式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非常有用。

1、幂的概念:如果a是一个数,n是一个自然数,则a的n次幂是a自乘n次的积,记作a^n。

特别地,a^1=a,a^0=1(a≠0时),0^0未定义。

2、指数的运算法则:①a^m*a^n=a^(m+n);②(a^m)^n=a^(mn);③(a*b)^n=a^n*b^n;④(a/b)^n=a^n/b^n (b≠0);⑤a^-n=1/a^n,(a≠0);⑥a^m/n=(a^(1/n))^m,(a≥0,n>0,m∈Z);⑦a=1(a≠0)。

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归纳

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归纳

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归纳初三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数学学习将会进入总复习阶段,为了迎接中考,我们要掌握的数学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圆与弧的公式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初中代数所有公式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2-b2=(a+b)(a-b)②a3+b3=(a+b)(a2-ab+b2)③a3-b3=(a-b(a2+ab+b2)2、三角不等式①|a+b|≤|a|+|b|②|a-b|≤|a|+|b|③|a|≤b<=>-b≤a≤b④|a-b|≥|a|-|b|-|a|≤a≤|a|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①-b+√(b2-4ac)/2a②-b-√(b2-4ac)/2a4、根与系数的关系①x1+x2=-b/a②x1_x2=c/a注:韦达定理5、判别式①b2-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②b2-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③b2-4ac<0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6、某些数列前n项和①1+2+3+4+5+6+7+8+9+…+n=n(n+1)/2②1+3+5+7+9+11+13+15+…+(2n-1)=n2③2+4+6+8+10+12+14+…+(2n)=n(n+1)④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⑤13+23+33+43+53+63+…n3=n2(n+1)2/4⑥1_2+2_3+3_4+4_5+5_6+6_7+…+n(n+1)=n(n+1)(n+2)/37、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8、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初三数学必背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必记公式)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必记公式)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必记公式)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初中公式中考数学必考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直角三角形定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拓展: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的边和角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定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角的平分线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2:在一个角的内部,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推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定理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定理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对称定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中考必备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中考必备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小时=3600秒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2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a2+b2=c2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中考数学常用代数公式和几何结论

中考数学常用代数公式和几何结论

中考数学常用代数公式和几何结论一、代数公式1.二次根式:若a>0,则√a(平方根a)的平方是a,即(√a)²=a。

2. 一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一次方程ax+b=0(a≠0),它的根为x=-b/a。

3.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²+bx+c=0(a≠0),它的根为x=(-b±√(b²-4ac))/(2a)。

4.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5. 二次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6. 二次差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7. 平方和公式:a²+2ab+b²=(a+b)²。

8. 两个平方和公式:a²+b²=(a+b)²-2ab。

9.两个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10.三角恒等式: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等。

二、几何结论1.圆的面积公式:S=πr²,其中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π≈3.142.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π≈3.14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bh,其中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b表示三角形的底边长,h表示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

5.三角形边长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6.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例: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度之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特性: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顶角、底角相等。

8.等边三角形特性: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

9.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正n边形的内角和为(2n-4)×90°,其中n 表示边数。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

1 n
(
x1
f1
x2 f2
…xk
fk ) ,其中
f1
f2
fk
n
3.方差:
s2
1 n
( x1
x)2
( x2
x)2
…(xn
x)2
(七)锐角三角函数 1. 五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0°
45°
60°
sin
cos
tan
2. sinA=cos(90°-A),cosA=sin(90-A),tanA=cot(90°-A) sin2 +cos2 =1,
顶点:
b 2a
,
4ac 4a
b2
(h,k)
对称轴 x b = x1 x2 。
2a
2
其中 h b , k 4ac b2 ,
2a
4a
抛物线与 x 轴两交点间距离为 AB x2 x1
(x1 x2 )2 4x1x2

a
(六)统计
1.平均数:
x
1 n
( x1
x2
…xn
)
2.加权平均数: x
9.绝对值:
aLeabharlann a a(a 0) (a<0)
10. 平方根:如果 x2=a(a≥0),则称 x 为 a 的平方根,记作:x= a ,其中 x= a 称为 x 的算术平方根.
11.
负指数: a p
1 ap
(一)幂的运算性质
12. 零指数:a 0=1(a≠0) 13. 科学计数法:a×10 n(n 为整数,1≤ a <10)
(2)△ABC 的周长为 l ,面积为 S,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r,则 S 1 lr 2
(四)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一、不为零的量1.分式 $\frac{A}{B}$,分母 $B\neq 0$;2.二次方程 $ax^2+bx+c=0$($a\neq 0$);3.一次函数 $y=kx+b$($k\neq 0$);4.反比例函数 $y=\frac{k}{x}$($k\neq 0$);5.二次函数 $y=ax^2+bx+c=0$($a\neq 0$)。

二、非负数1.$|a|\geq 0$;2.$a\geq 0$($a\geq 0$);3.$a^{2n}\geq 0$($n$ 为自然数)。

三、绝对值:$|a|=\begin{cases}a。

& a\geq 0\\-a。

& a<0\end{cases}$四、重要概念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如果 $x^2=a$($a\geq 0$),则称 $x$ 为 $a$ 的平方根,记作:$x=\pm\sqrt{a}$,其中$x=\sqrt{a}$ 称为 $x$ 的算术平方根;2.负指数:$a^{-p}=\frac{1}{a^p}$;3.零指数:$a=1$($a\neq 0$);4.科学计数法:$a\times 10^n$($n$ 为整数,$1\leqa<10$)。

五、重要公式一)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m\timesa^n=a^{m+n}$($a\neq 0$,$m$,$n$ 都是正数);2.幂的乘方法则:$(a^m)^n=a^{mn}$($m$,$n$ 都是正数);3.积的乘方法则:$(ab)^n=a^n\times b^n$($n$ 为正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frac{a^m}{a^n}=a^{m-n}$($a\neq 0$,$m$,$n$ 都是正数,且 $m>n$)。

二)整式的运算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pm b)^2=a^2\pm 2ab+b^2$。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1.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数=总和/个数2.绝对值的计算公式:a,=a(a≥0)a,=-a(a<0)3.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AB的距离=√[(x2-x1)²+(y2-y1)²]4.一次函数的表示公式:y = kx + b5.表示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²三角形面积=底×高/2圆面积=π×半径²6.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sin):sinθ = 对边 / 斜边余弦函数(cos):cosθ = 邻边 / 斜边正切函数(tan):tanθ = 对边 / 邻边7.代数开方法则:√(a×b)=√a×√b√(a÷b)=√a÷√b√(a²)=a√(a×a)=a8.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9.二次根式的展开公式:√(a±b)=√a±√b10.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百分数转小数:百分数除以100小数转百分数:小数乘以10011.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杨辉三角形的计算公式:C(n,m)=C(n-1,m-1)+C(n-1,m)其中C(n,m)表示从n个中选择m个的组合数。

以上是一些中考数学常用的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有效地帮助你解决中考数学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多进行公式的运用和练习,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1)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8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9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5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6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77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7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9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80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81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2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3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4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5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数学,这门充满逻辑与智慧的学科,在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学习之路铺上了坚实的基石。

而在中考数学中,掌握一系列重要的公式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梳理那些必背的公式,为中考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代数部分1、实数运算(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3)乘法交换律:ab = ba(4)乘法结合律:(ab)c = a(bc)(5)乘法分配律:a(b + c) = ab + ac2、整式运算(1)同底数幂的乘法:a^m × a^n = a^(m + n)(2)幂的乘方:(a^m)^n = a^(mn)(3)积的乘方:(ab)^n = a^n × b^n(4)同底数幂的除法:a^m ÷ a^n = a^(m n) (a ≠ 0)3、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 + b)(a b) = a^2 b^2(2)完全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4、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公式:ax + b = 0 (a ≠ 0),则 x = b / a5、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6、一元二次方程(1)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 (a ≠ 0)(2)求根公式:x =b ± √(b^2 4ac) /(2a)7、分式(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加减:通分后进行加减运算。

(3)分式的乘除: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二、几何部分1、线段与角(1)线段的中点:若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 AC = BC = 1/2 AB(2)角平分线:若射线 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AOC =∠BOC = 1/2 ∠AOB2、相交线与平行线(1)对顶角相等(2)邻补角互补(3)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1)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8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9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5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6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77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7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9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80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81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2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3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4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5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务必全部理解并记住)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2+b2=(a+b)2-2ab,(a-b)2=(a+b)2-4ab.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m+n.②a m÷a n=a m-n.③(am)n=amn.④(ab)n=a n b n.⑤()n=-n.⑥a-n=1na,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º=1,(-)0=1.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24b b ac-±-=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10、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公式:设有n个数x1,x2,…,x n,那么:平均数为:12......nx x xxn;12、频率与概率:(1)频率=总数频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一、圆与弧的公式正n边形的内角等于(n-2)×180°/n弧长计算公式:L=nπR/18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πR^2/360=LR/2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弧长计算:L=nπR/180扇形面积:S扇形=n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二、因式分解公式平方差公式:a⊃2;-b⊃2;=(a+b)(a-b)完全平方和公式:(a+b)⊃2;=a⊃2;+2ab+b⊃2;完全平方差公式:(a-b)⊃2;=a⊃2;-2ab+b⊃2;两根式:ax⊃2;+bx+c=a[x-(-b+√(b⊃2;-4ac))/2a][x-(-b-√(b⊃2;-4ac))/2a]两根式立方和公式:a⊃3;+ b⊃3;=(a+b)(a⊃2;-ab+b⊃2;)立方差公式:a⊃3;- b⊃3;=(a-b)(a⊃2;+ab+b⊃2;)完全立方和公式:(a+b)⊃3;=a⊃3;+3a⊃2;b+3ab⊃2;+b⊃3;三、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与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无实根,但在复数范围内有2个复根。

四、三角不等式|a+b| ≤ |a|+|b||a-b| ≤ |a|+|b||a|≤b <=> -b≤a≤b|a-b| ≥ |a|-|b|-|a| ≤ a ≤ |a|五、等差数列公式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 =n(n+1)(n+2)/3六、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七、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差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八、三角函数公式: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九、三角函数公式:半角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十、三角函数公式:和差化积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

中考数学必考公式定律整理

中考数学必考公式定律整理

中考数学必考公式定律整理中考数学是考察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的一门科目。

在备考中,整理并熟记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定律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考数学必考公式和定律的整理:1.四则运算公式-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a+b=b+a,a-b≠b-a-乘法和除法的交换律:a×b=b×a,a÷b≠b÷a-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a+b)+c=a+(b+c),(a×b)×c=a×(b×c)2.整式公式-a²-b²=(a+b)(a-b)-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 b)² = a² - 2ab + b²- a² + b² = (a + b)² - 2ab- a³ - b³ = (a - b)(a² + ab + b²)- a³ + b³ = (a + b)(a² - ab + b²)3.平方根公式-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 b)² = a² - 2ab + b²-a²-b²=(a+b)(a-b)4.二次方程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的解公式为:x = (-b ± √(b² - 4ac)) / (2a)5.百分数和比例-百分数的计算公式:百分数=(部分/总数)×100%-比例的计算公式:部分/总数=n/1006.倍数和因数-一个数a是另一个数b的倍数,当且仅当b是a的一个因数。

-如果一个数a能被另一个数b整除,则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实数⎪⎪⎪⎪⎩⎪⎪⎪⎪⎨⎧⎪⎪⎪⎩⎪⎪⎪⎨⎧⎩⎨⎧⎪⎩⎪⎨⎧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负分数正负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02、绝对值:⎪⎩⎪⎨⎧<-=>=)0()0(0)0(a a a a a a ,如:3232-=-;丨3.14-π丨=π-3.14.3、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4、乘法公式①(a +b )(a -b )=a 2-b 2.②(a ±b )2=a 2±2ab +b 2.③常用变形: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4ab .5、因式分解①提公因式法.如:)1(2-=-a a a a ②公式法:()()b a b a b a -+=-22,()2222b a b ab a ±=+±.③十字相乘法.如:)6)(1(652-+=--x x x x 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 +n ,②a m ÷a n =a m ﹣n ,③(a m )n =a mn ,④(ab )n =a n b n ,⑤a -n =1n a(a ≠0),⑥a 0=1(a ≠0).如:a 3·a 2=a 5,a 6÷a 2=a 4,(a 3)2=a 6,(3a 3)3=27a 9,8)2()21(33-=-=--,(-3.14)0=1.①)0(0≥≥a a ;②)0()(2≥=a a a ;③a a =2;④b a b a ⋅=⋅()0,0≥≥b a ⑤b aba =()00>≥b a ,.8、分式(1)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运算:)0(≠⋅⋅=⋅bd db ca d cb a .)0(≠=⨯=÷bcd bc ad c d b a d c b a .)0(≠±=±c cb ac b c a .)0(≠+=±=±bd bdcb da db cb bd ad d c b a .(3)分式的化简求值:注意先化简,再求值.9、一元二次方程对于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求根公式是x =2b a-±,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1)思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2)步骤:例:)2)(1(311+-=--x x x x 解:方程两边乘(x -1)(x +2),得x (x +2)-(x -1)(x +2)=3解得x =1检验:当x =1时,(x -1)(x +2)=0,因此x =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中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归纳大全

中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归纳大全

中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归纳大全初三数学必背知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初三数学重要的公式知识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初三数学知识重点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乘积式:侧面积: 全面积:
2.比例式:
x1 x2
2
y1 y2
2
顶点式: y a ( x h) 2 k (h,k) 其中 h
交点式: y a ( x x1 )( x x2 )
b 4ac b 2 2a , 4a x x2 b 对称轴 x = 1 。 2a 2
5.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七)矩形 1.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八)菱形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九)正方形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十三)相似形 1.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 3.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三角形相似 5.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6.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7.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射影定理:
CD 为 Rt△ABC 斜边 AB 上的高,则(1)AC =AD·AB, (2)∠1=∠B,∠2=∠A
2
BC =BD·AB,
2
CD =AD·BD,
2
AB·CD=AC·BC
(3)△ADC∽△CDB∽△ACB
9.三角形的内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相等。 10. 圆锥展开图计算的两个重要公式
2
(1)Rt△ABC 的三条边分别为:a、b、c(c 为斜边),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 r (2)△ABC 的周长为 l ,面积为 S,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r,则 S
1 lr 2
abc ; 2
(四)直角三角形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 直角三角形中 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 ∠C=90°,则 a2+b2=c2 (六)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 4.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 b ab a 0, b 0
(四)一) b b
b c b b2 4ac ;x1+x2= - ;x1x2= a a 2a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当△=b2-4ac≥0 时,x=
增长率问题: 1、原有量×(1 + x )n 次方=现有量, 2、原有量×(1 - x )n 次方=现有量,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1.分式
A 中,分母 B≠0; B
2.二次方程 ax2+bx+c=0(a≠0) 4.反比例函数 y 7.
3.一次函数 y=kx+b(k≠0) 非负数 6.│a│≥0
k (k≠0) x a ≥0(a≥0)
5.二次函数 y= ax2+bx+c=0(a≠0) 8. a2n≥0(n 为自然数)
x x2 y1 y2 2.中点坐标公式:坐标平面内两点 A(x1,x2)、B(y1,y2)的中点坐标为 1 , 2 2
3. 两点间坐标公式:A(x1,x2) 、B(y1,y2)两点间距离为 (六)抛物线的三种表达形式: 形式:一般式:y= ax2+bx+c=0(a≠0)
2

⑦ S扇形
n r 2 1 lr 360 2
2
⑧S圆柱侧=底面周长×高=2πrh,S全面积=S侧+S底=2πr h+2πr
⑨S圆锥侧= ×底面周长×母线=πr R, S全面积=S侧+S底=πr R +πr
1 10.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 2 1 S 菱=底·高= ·对角线乘积 2
tan cot =1,
tan =
(八)圆 1.面积 S r 2 , 周长 C 2 r , 弧长 l 2.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r
1 ( a b c) 3 . n 边形内角和:(n-2)180° 2 360 (n 2) 180 360 正 n 边形内角: = 180 正 n 边形外角=中心角= n n n 180 180 正 n 边形的边长=Rsin 正 n 边形的边心距= Rcos n n 1 1 180 180 正 n 边形面积= nR 2 sin ,n 边形对角线条数: n(n 3) cos 2 2 n n 1 从 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引(n-3)条对角线,故 n 边形对角线条数= n(n 3) 。 2 1 4.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1+2+3+…+(n-1)= n(n 1) 个交点。 2 (九)面积
1 ( x1 x) 2 ( x2 x) 2 …( xn x) 2 n (七)锐角三角函数 1. 五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方差: s 2
30° sin cos tan 45° 60°
2.
sinA=cos(90°-A),cosA=sin(90-A),tanA=cot(90°-A) sin 2 +cos 2 =1,
n r n R 2 1 , S扇 lR 。 180 360 2
sin cos
外角和=360º。
①S正△=
×(边长) .
2
②S平行四边形=底×高.
1 2
③S菱形=底×高= ×(对角线的积), S梯形 (上底 下底) 高 中位线 高 ④S圆=πR . ⑤l圆周长=2πR. ⑥弧长L=
a 9.绝对值: a a
(a 0) (a<0)
10. 平方根:如果 x2=a(a≥0) ,则称 x 为 a 的平方根,记作:x= a ,其中 x= a 称为 x 的算术平方根. 1 11. 负指数: a p p 12. 零指数:a 0=1(a≠0) 13. 科学计数法:a×10 n(n 为整数,1≤ a <10) a (一)幂的运算性质 1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a m a n a m n ( a≠0,m,n 都是正数) 15.幂的乘方法则: ( a m ) n a mn (m,n 都是正数) 16.积的乘方法则: ( ab) n a nb n (n 为正整数) 17.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a m a n a m n (a≠0,m、n 都是正数,且 m>n). (二)整式的运算 18.平方差公式: (a b)(a b) a 2 b 2 19.完全平方公式: ( a b) 2 a 2 2ab b 2 (三)二次根式的运算
(五)函数
X 表示增长率,n 表示增长的次数 X 表示减少率,n 表示减少的次数
1.点 A、B 在数轴上的坐标为 xA、xB,则 A、B 两点间距离=|xA-xB|。 9.P(x,y)关于 x 轴对称点(x,-y) ,关于 y 轴对称点(-x,y) ,关于原点对称点(-x,-y) , 关于 y=x 对称点(y,x) 。
顶点:
b 4ac b 2 ,k , 2a 4a
抛物线与 x 轴两交点间距离为 AB x 2 x1 (六)统计 1.平均数: x
( x1 x 2 ) 2 4 x1 x 2
。 a
1 ( x1 x2 …xn ) n
2.加权平均数: x
1 ( x1 f1 x2 f 2 …xk f k ) ,其中 f1 f 2 f k n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