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深度思考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T(威胁)
内部资源
外部环境 理解历史原委:
(过去到现在 的动力机制)
过去:
深度思考: SWOT模型的本质意义
两难境地的思维定式案例:拘泥于初步假设的分析
自己公司的良品率很高,但利润与国外竞争对手相同;而国外竞争对手良品率不
高,利润率却高过自己;初步假设分析的答案是:“国外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 低于我们。”
——平井孝志 《深度思考法》
在现象的背后,一定存在着引发现象的模型和动力机制。
静态图是没有动力机制的。
—— 平井孝志《深度思考法》
思考的陷阱——“思维定式”
引子:一个创新管理的案例
MIT
创新管理课程案例:
A公司和B公司是二家势均力敌的检测仪器制造商。A公司的产品包装独特,设计
初级的思维定式(2):满足于思考的普通解
案例:分析“长胖了,但减肥总是失败”的原因: 一个简单的普通解方案思考路径为:
减少食物摄入 长胖了,减肥 开始运动吧
换一个思路和做法:
了解肥胖症的危害 长胖了,减肥 寻求减肥的方法
提升减肥的动力
科学改善饮食 增加户外运动
每天称体重,将减肥效果明示化
思考的类型
基于本质的思考
系统动力学的思考模型
本质 = 模型 X 动力机制
关注本质能得到快速 有效的解答: “条理清晰的答案”
输入
现象
观察与 思考者
输出
被现象或信息所迷惑 而忽略本质的思考: “逻辑不通的答案”
思考的效能:
基于现象的思考
只改变现象有可能因果关系的时间迟滞导致事态的 进一步恶化。 在思考过程中,只要改变模型就可以改变结果。
如何跳出 “思维定式”
采取行动逃出 思维定式
提示: 思考的工具和分析框架终究只是工具,思考者应该使用工具, 而不是被工具使用;而机械性地让收集的信息符合分析的工具或框架, 是不可能实现深度思考的。
什么是——“系统动力学”
什么是系统动力学?
what is system dynamics?
系统动力学
在美国大获成功 (初步假设形成) 宝洁公司推出 “全温度适宜洗衣粉” 在日本无人问津 (惯性思维结果)
不得其门而入的思维定式:
忘却了思考的初衷 为了收集信息而收集,为 了分析而分析源自文库反而忘了 收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的初衷
把工作执行的过程当成了对 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例如新 客户的开拓进展如何?回答 是我下周会去进行访问,就 是这样的回答。
型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旦谈到模型,必然有其所模仿的系统。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映射关系。此外, 还存在着研究者这个重要的因素,正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问题需要完成了这个映射。而且不同的研究者根据 不同的问题,对于同一个系统也可能会映射出不同的模型来。
建模步骤
是什么?
问题 识别
确定系 统边界
绘制系统 结构图
• 如何寻找较优的系统结构?
参数优化——改变敏感参数; 结构优化——增加或减少模型中的水平变量、速度变量; 边界优化——改变系统边界
什么是模型?
whst is model?
模型1 研究实 际系统
问题2
模型2 模型3
图1 系统与模型的映射关系
模型的实际上时研究者根据需要对实际系统的抽象和归纳,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所针对的问题。因此,模
内部环境分析
优势 (Strength)
分析方法 ■ ■ ■ ■ ■ Q C D M S
■ Q-品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 C-成本/价格 ■ D/D-产量/效率/交付能力 ■ D/L-产品研发/技术
劣势 ( Weakness )
■ Q-品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 C-成本/价格 ■ D/D-产量/效率/交付能力 ■ D/L-产品研发/技术 ■ M-人才/设备/物/方法/测量
■ M-人才/设备/物/方法/测量
■ S-销售/服务
■ S-销售/服务
机会 ( Opportunity )
分析方法 ■PEST分析法 ■五力分析法
■ P-政治/法律/政策
◆ ◆
威胁 ( Threats )
■ P-政治/法律/政策 ■ E-经济
◆
■ E-经济
◆
■ S-社会文化/市场
◆
■ S-社会文化/市场
本质
思考的类型:
从既有的现象直接推导出结论
基于现象的思考 所谓现象是某种事物短时间内呈现的客观状态 本质 = 模型 X 动力机制 模型是剥离无用的细枝末节后的一张抽象图,是经 过右脑思考作业得到概念图形化。 静态的物质没有动力!“动力机制”是引入时间轴, 观察模型会随着时间出现的动态现象。
要进行深度思考,就必须反复思考隐于现象背后的“模型”和“动力机制”及其 相互作用机制的“本质”。
思考止于关键词
不深入思考问题,只是追逐好看的关键词,这样很容 易让自己陷入似乎已经明白的错觉,从而停止思考, 这就是止于关键词的思维定式。
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分析意见,总是用“但 是…”“然而…”进行拒绝的思考,就是这样的一 种拘泥于自己“假设条件”的思维定式。
执着于初步假设
陷入两难境地的思维定式案例:普通的SWOT模型
设定减肥目标,用非饮食方式奖励自己
“两难境地”的“思维定式”
所谓“两难境地的思维定式”,就是越想努力提升思维能力,反而越有思维 变得肤浅的风险。 机械地依赖 理论框架 两难境地的 “思维定式” 人为设定的 范围适应
机械地依赖某种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信息整理的思维方 式就是这样一种“思维定式”。
“范围适应”是指着眼于人为设定的事物分类以寻找 对现象的解释的思维定式。
开始走入“深度思考 ”… …
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的深度思考流程: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寻找改变模型的对 策
步骤5: 行动,从实践中获 取反馈
建立模型
解读动力机制
深度思考的步骤1:认清模型就能看到本质:
要让思维“可视化”; 用一张图 表述思维 要抽取最重要的逻辑关系,用简洁明 了的一张图表述问题的全貌。 如何建立模型 模型中必须包括应该考虑的全部要素 及其因果关系,否则无法研究现象与 动机机制的产生机理。 建立模型的条件 不能用横跨多张纸的图形来描述模型, 以便了解问题的全貌,把握整体构造。
新颖。B公司的产品样式简单粗糙,但采用透明包装,客户可以看到内部的配管、 传感器等内部构造。二家公司的产品性能及价格等几乎没有差别。
问题:“五年以后,哪家公司能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答案:由于B公司的产品内部结构对客户透明,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产品
内部构造提出个性化的技术改造,而B公司也在与客户的交流互动中学习吸收, 从而形成更加符合多数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的新产品,形成了良性循环,更加容 易为客户所接受,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而A公司由于用华丽的外表掩饰 了自己本质性的内部结构,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因而无所作为地丢失了 发展的大好时机。
为什么经过思考还是得到逻辑不通的答案?
我在思考
≠ 深度思考; 认真思考 ≠ 深度思考; 花时间思考 ≠ 深度思考;
因为,我们多数都在按照“思维定式”进行思考,常见的“思维定式”有: 1、因果倒置; 2、满足于普通解; 3、依赖框架思维;
初级思维定式
4、范围适应;
5、思考止于关键词; 6、执着于初步假设; 7、忘却思考的初衷; 8、偏重过程;
• 什么是系统结构?
存在系统内的众多变量在它们相互作用的反馈环里有因果联系,反馈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网络即为系统结构, 这一组结构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特性。
• 如何模拟真实系统的结构?
经过对系统的剖析,建立起系统的因果关系反馈图,再转变为存量流量图,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 语言和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来完成对真实系统的结构进行仿真。
思考的效能 基于本质的思考 改变模型变化的动力机制,就一定能够改变模型运 动的结果。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顾客不仅是“输出”的对象, 也是企业经营“输入”的源头。
系统动力学与深度思考:
系统动力学
模型随着时间流逝产生的运动及结果形成动力机制。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在思考过程中,只要改变模型就可以改变结果。 理解动力机制,模型的改变与问题的真正解决紧密相 连 经常练习深度思考能增强逻辑思维及假设思考的能力
对系统的观察可以通过输入和输出来进行,输入通过系统内部处理和加工后形成输出离开系统。
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也相互作用。
什么是系统?
举个栗子: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SD
•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系统结构决定系统行为,通过寻找系统的较优结构,来获得较优的系统行为。
系统动力学 ( 简称 SD—system dynamics) 的出现于 1956 年,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福瑞斯特 (J. W.Forrester) 教授。系统动力学是福瑞斯特教授于 1958年为分析生产管理及库存管理等企业问题而提出的 系统仿真方法,最初叫工业动态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
可能陷入二难 窘境的思维定式
9、失去独立思维;
不能迈入思考 大门的思维定式
最初级的“思维定式”
因果倒置
把结果作为原因去采取 对策,而没有看到结果 背后的原因并采取对策
初级的“思维定式” 不求甚解
对现象的结果只考虑理 想化的简单行动,而不 考虑采取行动的理由。
初级的思维定式(1):因果倒置
示例:“产品销量不佳”
结果 分析
仿真 实现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建模步骤
写方 程式
什么是——“深度思考”
基于系统动力学构成的深度思考要素:
现象 某种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
模型
是指产生某种现象的结构,包括构成 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动力学
动力机制
是以长远目光观察模型产生的现象, 以及经时变化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和发 展趋势,即出现怎样的模型变化 在现象的背后,一定存在某种模型与 动力机制的相互作用,作为其作用的 结果,现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
■ T-技术
◆
■ T-技术
◆
外部环境分析
陷入两难境地的思维定式案例:深度思考的SWOT模型分析
未来: 理解动力机制最重要! 描绘场景:
(现在到未来 的动力机制)
比信息整理更重要! 做出战略选择: 采积极的进攻战略:
S(优势)
O(机会)
阶段性的措施: 差异化的策略: 回避风险,撤退战略:
现在:
W(劣势)
不得其门而入的
“思维定式”
执着于偏重过程
失去独立思考的 “羊群效应”
所谓失去独立思考,就是 懒于自己的思考,随问而 答,或顺着提问者回答 “是这样的”
跳出思考的陷阱的思维定式:
认识到人的本能就会导致一定的 意识到自己存在 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
要认识到思维定式的类型和表现
具有多样性; 自觉的改变一下自己思考的习惯和过程,更 多地听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在做出重要的决定前,把自己的思考冷却一 下,搁置几天,再次反思后再做决定。
如何深度思考
—读 平井孝志《深度思考法》
2018 – 10 - 28
条理清晰的答案源于深度思考。
所谓深度思考,是指思考事物的模型及动力机制。
系统动力学是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明星课程,有着极具特色的立场
——即不囿于表面现象和细枝末节,发掘事物背后隐藏的模型及动力机制。
思考方法或者框架只是工具。我们应该使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使用。
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
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
什么是系统?
what is system?
系统的定义: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 例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
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 系统的结构由其所属对象(要素)和流程(要素之间的关系)定义。 系统是对现实的一种归纳。
但是实际情况是商业模式的不同:
良品率高
制造成本高
良品销售,但 价格竞争力弱
利润一般
国外竞争对手: 良品率低 制造成本低
良品在国内高 价销售
高质高价 高利润 价低量大 高利润
不良品在国外 低价销售
浪费产品少, 成本竞争力强
拘泥于初步假设错误的案例: 宝洁公司在日本推出“全温度适宜洗衣粉”的失败
由于水质原因,美国人经常使 用热水洗涤衣物,但也有人用 冷水洗涤 因此,在美国全温度适宜洗衣 粉具有更好的通用洗涤效果 日本的水质标准使得日本人习 惯用使用冷水洗涤衣物 因此,在日本人看来全温度适 宜洗衣粉是一个怪异的产品
“必须想办法卖掉”,这是因果倒置的思考;
产品技术过时 市场的原因 竞争对手的 竞争策略胜出 产品转型、升级 调整竞争策略 设计不良,更新设计 品质的原因 制造不良,改善质量
本质的原因分析:
产品销量不佳
自身的原因
成本过高,降低成本
销售价格过高
定价虚高,调整定价
正确的深度思考:
找到真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尽快行动,假以时日,及时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