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协议

合集下载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讯—通信协议所谓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

约定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

因此,也叫做通信控制规程,或称传输控制规程,它属于ISO'S 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目前,采用的通信协议有两类: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

同步协议又有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以及面向字节计数三种。

其中,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主要用于DEC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中。

一、物理接口标准1.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任务(1)实现数据格式化:因为来自CPU的是普通的并行数据,所以,接口电路应具有实现不同串行通信方式下的数据格式化的任务。

在异步通信方式下,接口自动生成起止式的帧数据格式。

在面向字符的同步方式下,接口要在待传送的数据块前加上同步字符。

(2)进行串-并转换:串行传送,数据是一位一位串行传送的,而计算机处理数据是并行数据。

所以当数据由计算机送至数据发送器时,首先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才能送入计算机处理。

因此串并转换是串行接口电路的重要任务。

(3)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应具有对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进行选择和控制的能力。

(4)进行错误检测:在发送时接口电路对传送的字符数据自动生成奇偶校验位或其他校验码。

在接收时,接口电路检查字符的奇偶校验或其他校验码,确定是否发生传送错误。

(5)进行TTL与EIA电平转换:CPU和终端均采用TTL电平及正逻辑,它们与EIA采用的电平及负逻辑不兼容,需在接口电路中进行转换。

(6)提供EIA-RS-232C接口标准所要求的信号线:远距离通信采用MODEM时,需要9根信号线;近距离零MODEM方式,只需要3根信号线。

这些信号线由接口电路提供,以便与MODEM或终端进行联络与控制。

2、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组成为了完成上述串行接口的任务,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一般由可编程的串行接口芯片、波特率发生器、EIA 与TTL电平转换器以及地址译码电路组成。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1. 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设备间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许多嵌入式系统和电子设备中,串口通信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顺利进行,需要定义一种协议来规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方式。

本文将介绍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

2. 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信是通过串行数据传输进行的,即逐个比特的传输数据。

数据在发送端经过串行转并行的过程,通过串口线路传输到接收端后再进行并行转串行的过程。

串口通信的核心是通过一对数据线(TX和RX)传输数据,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UART等。

3. 串口通信协议的要素串口通信协议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3.1. 数据帧数据帧是指在串口通信中传输的最小单位,一般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起始位标志着数据传输的开始,数据位存储实际的数据信息,校验位用于数据的校验,停止位表示数据传输的结束。

3.2. 波特率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波特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但容易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9200、38400等。

3.3. 校验方式校验方式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常见的校验方式有奇偶校验、偶校验、无校验等。

3.4. 控制流控制流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常见的控制流有硬件流控和软件流控。

4. 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4.1. RS232RS232是一种串口通信协议,常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RS232协议使用一对差分信号线进行数据传输,信号范围为正负12V,支持半双工通信。

4.2. RS485RS485是一种串口通信协议,多用于多机通信系统。

RS485协议使用两条信号线进行数据传输,支持全双工通信。

4.3. UARTUART是一种简单的串口通信协议,常用于单片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UART协议没有硬件流控和校验功能,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5. 串口通信的应用串口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应用包括:•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一、引言串口通信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系统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协议。

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传输速率、数据校验和错误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

三、术语定义1. 串口: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2. 波特率:串口通信中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

3. 数据位:每个数据字节中包含的比特数。

4. 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结束的比特。

5. 校验位:用于验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的比特。

6. 数据帧:串口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单元,包含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四、协议规范1. 数据帧格式1.1 起始位:每个数据帧以一个起始位开始,取值为逻辑低电平。

1.2 数据位:每个数据帧包含8个数据位。

1.3 校验位:每个数据帧包含一个校验位,用于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可选的校验方式包括奇偶校验、偶校验和无校验。

1.4 停止位:每个数据帧以一个或两个停止位结束,取值为逻辑高电平。

2. 波特率2.1 波特率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硬件支持来确定,常见的波特率包括9600、19200、38400、57600和115200等。

2.2 双方在通信前应协商并设置相同的波特率。

3. 数据传输3.1 发送方将数据按照数据帧格式发送给接收方。

3.2 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帧格式解析数据。

3.3 发送方和接收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遵循同步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4. 错误处理4.1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应检测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错误处理措施,例如重新发送数据或通知接收方。

4.2 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应检测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错误处理措施,例如请求重新发送数据或发送错误信息给发送方。

五、协议实施1. 硬件要求1.1 计算机系统和外部设备应支持串口通信功能。

1.2 串口线缆应符合标准规范,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串口协议有哪几种

串口协议有哪几种

串口协议有哪几种
串口协议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协议。

常见的串口协议有以下几种:
1. RS-232:RS-232是最早的一种串口协议,用于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它规定了通信的电气特性、物理连接、数据传输格式等。

2. RS-485: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可以在一个总线上连接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与RS-232相比,RS-485具有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传输速率。

3. RS-422:RS-422也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类似于RS-485,但RS-422只支持全双工通信,而不支持半双工通信。

4. Modbus:Modbus是一种串口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支持点对点和多点通信,可以通过串口或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5. SPI:SPI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将计算机与外设等短距离连接。

它使用4根信号线进行通信,包括时钟线、数据线、主从选择线和片选线。

6. I2C:I2C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设。

它使用2根信号线进行通信,包括时钟线和数据线。

这些串口协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格式和通信机制,确保串口设备之间的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交换。

二、协议范围本协议适合于使用串口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控制器等。

三、协议要求1. 数据帧格式: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数据传输采用字节为单位,每一个数据帧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住手位。

2. 波特率:协议支持多种波特率,包括但不限于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等。

3. 数据位:支持数据位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5位、6位、7位、8位。

4. 奇偶校验位:支持奇偶校验位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

5. 住手位:支持住手位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1位、1.5位、2位。

6. 数据传输方式: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传输方式。

7. 数据流控制:协议支持硬件流控和软件流控两种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8. 错误处理:协议要求设备在接收到错误数据时能够进行错误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丢弃错误数据、重新请求数据等。

四、协议内容1. 数据帧格式- 起始位:1个起始位,表示数据帧的开始。

- 数据位: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数据位长度。

- 校验位:1个校验位,用于校验数据的正确性。

- 住手位: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住手位长度。

2.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采用点对点的方式,每一个设备都有惟一的地址。

- 发送方将数据按照数据帧格式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在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后进行解析。

- 发送方和接收方在传输前需要进行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位、住手位等参数的商议。

3. 错误处理-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如果发现数据错误,应即将住手发送,并进行错误处理。

- 接收方在接收到错误数据时,应即将通知发送方,并进行错误处理。

- 错误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义,例如重新请求数据、丢弃错误数据等。

五、协议实施1. 设备创造商应根据本协议的要求设计和创造串口设备,并确保设备符合本协议的规范。

串口通信协议书

串口通信协议书

串口通信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与乙方就串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合作达成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协议书,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协议目的1.1 本协议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串口通信技术领域内的合作范围、权利义务及合作方式等事项。

第二条合作内容2.1 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串口通信技术及相关技术支持。

2.2 乙方同意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条件使用甲方提供的串口通信技术,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第三条技术提供与技术支持3.1 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串口通信技术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

3.2 甲方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以确保乙方能够正确使用串口通信技术。

第四条合作期限4.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五条费用及支付方式5.1 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向甲方支付串口通信技术使用费,具体金额为:________________。

5.2 乙方应于本协议生效后____天内,将上述费用支付至甲方指定账户。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传输规则和通信协议,以确保串口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

本协议适用于各种串口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二、术语定义1. 串口: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2. 数据帧:指在串口通信中传输的数据单元,包含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3. 波特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数,用来衡量串口通信的速度。

4. 奇偶校验:指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的校验机制。

三、协议规范1. 数据帧格式1.1 起始位:每个数据帧以一个起始位开始,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

1.2 数据位:数据位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可以是8位或更少。

1.3 奇偶校验位: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可以在数据位之后添加一个奇偶校验位。

1.4 停止位:每个数据帧以一个或多个停止位结束,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

2. 通信流程2.1 发送端将数据按照数据帧格式封装,并通过串口发送。

2.2 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帧格式进行解析。

2.3 接收端校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果校验失败,则丢弃该数据。

2.4 接收端根据协议定义的命令或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2.5 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握手协议来确认通信的建立和终止。

3. 数据传输规则3.1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使用相同的波特率进行通信。

3.2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使用相同的数据帧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3.3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按照协议规定的顺序发送和接收数据。

3.4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遵守协议规定的通信流程。

四、示例以下是一个基于本协议的串口通信示例:发送端:1. 设置波特率为9600bps。

2. 封装数据帧,包含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3. 通过串口发送数据。

接收端:1. 设置波特率为9600bps。

2. 接收串口数据。

3. 根据数据帧格式解析数据。

4. 进行奇偶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丢弃该数据。

5. 根据协议定义的命令或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1. 引言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标准化协议。

本协议旨在规定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传输速率、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和互操作性。

2. 范围本协议适用于使用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各类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等。

3. 术语和定义3.1 串口:指用于串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接口,常见的串口标准包括RS-232、RS-485等。

3.2 波特率:指串口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bps)。

3.3 数据帧:指串口通信中的数据单元,包含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信息。

3.4 奇偶校验:指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校验机制。

4. 通信参数4.1 波特率:通信双方协商确定的数据传输速率,常见的波特率包括9600、19200、38400等。

4.2 数据位:每个数据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位数,常见的数据位数包括8位、7位等。

4.3 奇偶校验: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常见的奇偶校验方式包括奇校验、偶校验、无校验等。

4.4 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常见的停止位数包括1位、2位等。

5. 数据格式5.1 起始位:每个数据帧的起始位置,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5.2 数据位:每个数据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位数。

5.3 奇偶校验位:用于校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5.4 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

6. 错误检测和纠正6.1 奇偶校验:接收端通过校验位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以检测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6.2 重传机制:当发生错误时,发送端将重新发送数据帧,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7. 传输协议7.1 数据传输流程:发送端将数据按照数据帧格式进行封装,通过串口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解析和处理。

7.2 数据传输控制: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握手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和同步。

8. 安全性8.1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uart串口通信协议

uart串口通信协议

uart串口通信协议UART串口通信协议。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通用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外设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流程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 基本原理。

UART串口通信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

通信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字节(8位),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在通信开始之前,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约定好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以确保通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通信流程。

UART串口通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 发送端准备好要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写入UART发送缓冲区。

b. UART发送端根据约定的参数,将数据以一定的波特率发送出去,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c. 数据经过传输介质(如串口线)传输到接收端。

d. UART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读取到接收缓冲区。

e. 接收端根据约定的参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

3.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UART串口通信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数据丢失、波特率不匹配、数据格式错误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a. 数据丢失,可以通过增加数据缓冲区的大小、提高处理数据的速度等方式来解决。

b. 波特率不匹配,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特率必须一致,否则会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可以通过修改通信参数来解决。

c. 数据格式错误,检查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是否设置正确,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参数一致。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流程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来合理选择通信参数,并严格遵守通信协议,以确保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一、引言串口通信协议是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标准规定。

随着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快速发展,串口通信协议在信息交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以及串口通信的应用场景。

二、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协议基于串行通信原理,其中传输的数据是一个位一个地按照顺序进行发送和接收。

串口通信协议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物理层:串口通信协议需要确定使用哪种物理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常见的物理层接口有RS-232、RS-485、TTL等。

2.数据帧:数据帧是串口通信协议中最基本的单位,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割和整合。

一个完整的数据帧一般包含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

3.波特率:波特率是指串口通信中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波特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4.流控制:流控制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度,防止数据丢失和冲突。

常见的流控制方式有硬件流控制和软件流控制。

三、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1.RS-232协议:RS-232是一种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采用DB9或DB25接口,支持全双工通信和多设备之间的连接。

2.RS-485协议: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支持半双工通信和多设备之间的连接。

它采用两线制,可以实现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3.TTL协议:TTL是一种电平标准,常用于单片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串口通信。

TTL信号电平波动小,可靠性高,但传输距离较短。

四、串口通信的应用场景串口通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工业自动化:串口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连接和控制各种工业设备,如PLC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2.智能家居:串口通信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用于连接和控制家庭中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开关、智能灯具等。

3.医疗设备:串口通信在医疗设备中广泛应用,用于连接和控制医疗仪器,如心电图仪、血压计等。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数据格式,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正常和稳定。

本协议适用于串口通信领域的各种设备和系统。

2. 术语定义在本协议中,以下术语具有如下定义:- 串口: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接口。

- 数据帧:指在串口通信中,数据的传输单位,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 波特率:指串口通信中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常用单位为波特。

- 奇偶校验:指用于检测和纠正串口通信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的一种校验方式。

- 控制信号:指用于控制串口通信的信号,如数据流控制、请求发送和请求接收等。

3. 协议规范3.1 通信参数- 波特率:本协议支持的波特率范围为9600至115200波特。

- 数据位:本协议支持的数据位数为7位或8位。

- 停止位:本协议支持的停止位数为1位或2位。

- 奇偶校验:本协议支持的奇偶校验方式包括无校验、奇校验和偶校验。

- 起始位:每个数据帧的起始位为逻辑低电平。

- 数据位:每个数据帧的数据位数根据通信参数确定。

- 奇偶校验位:若奇偶校验被启用,则每个数据帧包含一个奇偶校验位。

- 停止位:每个数据帧的停止位为逻辑高电平。

3.3 控制信号本协议支持以下控制信号:- 数据流控制:通过RTS/CTS(请求发送/请求接收)信号进行数据流控制。

- 请求发送:当接收方准备好接收数据时,请求发送信号置为逻辑高电平。

- 请求接收:当发送方准备好发送数据时,请求接收信号置为逻辑高电平。

4. 数据传输流程4.1 发送数据流程发送方按照以下流程发送数据:1. 检查请求发送信号,若为逻辑低电平,则等待请求发送信号为逻辑高电平。

2. 发送起始位(逻辑低电平)。

3. 依次发送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

4. 发送停止位(逻辑高电平)。

5. 等待请求接收信号为逻辑高电平,表示接收方已准备好接收下一帧数据。

6. 重复步骤1至5,直到所有数据帧发送完毕。

串口通信协议文件后缀

串口通信协议文件后缀

串口通信协议文件后缀一、串口通信协议简介串口通信协议,又称串行通信协议,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

它通过串行端口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传输速率快、传输距离远、传输成本低等优点。

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USB等。

二、串口通信协议文件后缀的常见类型在串口通信中,文件后缀用于表示数据的编码格式。

常见的串口通信文件后缀有以下几种:1.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适用于文本数据传输。

2.UTF-8:一种跨平台的多国语言编码格式,适用于文本和图像数据传输。

3.binary:二进制数据格式,适用于数字和图像数据传输。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串口通信协议文件后缀选择合适的串口通信协议文件后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类型:根据传输的数据类型,选择相应的文件后缀。

例如,传输文本数据时,可选择ASCII或UTF-8编码;传输数字和图像数据时,可选择二进制编码。

2.平台兼容性: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顺畅。

3.传输速率: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速率。

高速传输时,可选择RS-485协议;中低速传输时,可选择RS-232或USB协议。

4.传输距离: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输距离。

长距离传输时,可选择RS-485协议,并通过中继器扩展传输距离;短距离传输时,可选择RS-232或USB协议。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乱码:可能是编码格式不匹配或传输速率不稳定导致的。

解决方法:检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编码格式是否一致,调整传输速率至稳定范围。

2.无法识别文件后缀:可能是操作系统或软件不支持该文件后缀导致的。

解决方法:更新操作系统或软件,或更换为其他支持的文件后缀。

3.传输速率受限:可能是通信线路或设备性能受限导致的。

解决方法:优化通信线路,提高设备性能,或更换更高速的通信协议。

五、总结串口通信协议文件后缀的选择,关系到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一、引言串口通信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格式和通信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解析。

本协议适用于串口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二、术语定义1. 串口: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物理接口,通过串行方式将数据逐位传输。

2. 波特率:串口通信的传输速率,以每秒传输的位数来衡量。

3. 数据位:每个数据字节中包含的位数,通常为8位。

4. 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结束的位数,通常为1位。

5. 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错误的位数,通常为0或1位。

6. 帧: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三、协议规范1. 物理连接1.1 串口通信设备应使用合适的物理连接线缆,如RS-232或RS-485。

1.2 确保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松动或接触不良。

2. 通信参数设置2.1 波特率:建议使用常见的波特率,如9600、115200等。

2.2 数据位:通常设置为8位。

2.3 停止位:通常设置为1位。

2.4 校验位: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启用,并根据需要设置校验方式。

3. 数据帧格式3.1 起始位:通信设备在发送数据前应发送起始位,以标识数据帧的开始。

3.2 数据位:按照通信设备之间约定的数据格式进行传输。

3.3 校验位:可选项,用于检测数据传输错误。

3.4 停止位:通信设备在发送数据后应发送停止位,以标识数据帧的结束。

4. 数据传输流程4.1 发送方:4.1.1 确定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

4.1.2 构建数据帧,按照协议规范的格式进行封装。

4.1.3 发送数据帧至接收方。

4.2 接收方:4.2.1 接收数据帧。

4.2.2 解析数据帧,提取有效数据。

4.2.3 根据数据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

5. 错误处理5.1 发送方:5.1.1 在发送数据帧前,应检查通信连接是否正常。

5.1.2 在发送数据帧后,应等待接收方的确认信息,确保数据传输成功。

5.2 接收方:5.2.1 在接收数据帧时,应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和通信协议,确保串口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协议适用于各种串口通信设备和应用场景。

二、术语定义1. 串口:一种数据传输接口,通常用于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

2. 通信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规则和流程,确保通信双方能够正确地解析和处理数据。

3. 波特率:串口通信的速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

4. 数据位:每个数据字节中包含的位数。

5. 停止位: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字节的结束。

6. 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三、协议规范1. 通信参数设置a. 波特率:默认为9600,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b. 数据位:默认为8位,支持设置为5、6、7或8位。

c. 停止位:默认为1位,支持设置为1或2位。

d. 校验位:默认为无校验,支持设置为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

2. 数据帧格式a. 起始位:数据帧的开始标志,固定为低电平信号。

b. 数据位:根据通信参数设置确定每个数据字节的位数。

c. 校验位:根据通信参数设置确定是否包含校验位。

d. 停止位:根据通信参数设置确定每个数据字节的结束标志,固定为高电平信号。

3. 数据传输流程a. 发送方发送起始位。

b. 发送方按照通信参数设置发送数据。

c. 发送方发送校验位(如果设置了校验位)。

d. 发送方发送停止位。

e. 接收方检测起始位。

f. 接收方按照通信参数设置接收数据。

g. 接收方检测校验位(如果设置了校验位)。

h. 接收方检测停止位。

4. 错误处理a.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如果检测到通信异常或超时,应重新发送数据。

b. 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如果检测到通信异常或超时,应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

5. 数据解析a. 接收方根据协议规定的数据帧格式解析接收到的数据。

b. 接收方根据数据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响应。

6. 扩展功能a. 支持数据压缩和加密功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用于串口通信的通信规则,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数据的组织方式、通信双方的通信流程等。

串口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通信方式。

串口通信协议一般包括数据帧的格式、数据包的组织方式和传输流程等三个方面。

首先是数据帧的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

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常为逻辑低电平;数据位用于传输实际数据,可以是5位、6位、7位或8位;校验位用于检验数据的正确性,常用的校验方式有奇校验和偶校验;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通常为逻辑高电平。

其次是数据包的组织方式,通常包括数据头、数据体和数据尾。

数据头用于标识数据包的开始,可以包含设备的地址信息、信息类型等;数据体是实际的数据内容,可以是命令、数据信息等;数据尾用于标识数据包的结束,可以包含校验和、结束标志等。

最后是传输流程,通常包括握手、数据传输和确认等步骤。

握手阶段主要用于建立通信连接,包括通信双方的初始化、设备地址的设置等;数据传输阶段是实际的数据交换过程,包括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确认阶段用于确认数据的正确性,通常采用应答方式,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后等待接收方发送确认信号。

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通信速率、数据可靠性、实时性等。

通信速率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过高的速率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常可采用校验位等方式进行校验;实时性是指数据传输的及时性,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总的来说,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重要的通信规则,它提供了设备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方式。

在设计串口通信协议时,需要考虑数据帧的格式、数据包的组织方式和传输流程等多个方面。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通信速率、数据可靠性和实时性等参数。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串口通信协议,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计算机通信方式,它将数据通过串口传输,并利用协议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格式和通信过程,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有两种:异步通信协议和同步通信协议。

异步通信协议是指按数据包传输的方式,每个包之间互相独立,其中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同步通信协议是指按字节流传输的方式,每个字符之间没有严格的规定,由双方协商决定。

在串口通信协议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协议格式,例如
RS232、RS485、USB、SPI和IIC等。

其中,RS232是最常见的一种异步通信协议,其波特率可达到115,200,具有较高的通信速度和可靠性;RS485则是最常见的一种同步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串口通信协议中,数据的传输过程要涉及到接收端和发送端,两者需要按照协议规范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

通常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会先发送一段起始信号,表示数据即将开始传输,接收端则需要及时接收并解析该信号。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端和发送端需要保持端口的匹配,在通信结束后,发送端会发出一段停止信号,表示数据传输结束。

总的来说,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方式,它能够满足各种设备之间通信的需求,并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串口通
信协议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格式和通信流程,确保各设备之间的稳定通信。

本协议适用于串口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嵌入式设备、传感器等。

2. 术语和定义2.1 串口: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的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2.2 波特率:指串口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

2.3 数据位:指在串口通信中每个数据字节的位数。

2.4 停止位:指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位之后的位数,用于表示数据传输结束。

2.5 校验位:指在串口通信中用于验证数据传输的位数。

3. 通信参数3.1 波特率:本协议中的串口通信波特率为9600。

3.2 数据位:本协议中的串口通信数据位为8位。

3.3 停止位:本协议中的串口通信停止位为1位。

3.4 校验位:本协议中的串口通信不使用校验位。

4. 数据格式4.1 帧结构每个数据帧由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组成,其中起始位为逻辑低电平,停止位为逻辑高电平。

4.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采用全双工方式进行,即设备之间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4.3 数据编码数据采用ASCII编码进行传输,每个字符用一个字节表示。

5. 通信流程5.1 发送方准备数据发送方将待发送的数据准备好,并按照本协议的数据格式进行编码。

5.2 发送数据发送方通过串口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出去,确保数据按照本协议的帧结构进行传输。

5.3 接收数据接收方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按照本协议的帧结构解析数据。

5.4 数据处理接收方根据协议解析出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是数据存储、显示、计算等操作。

5.5 数据回复接收方可以根据需要给发送方发送回复数据,回复数据的格式和流程与发送数据相同。

6. 错误处理6.1 传输错误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接收方应该向发送方发送错误信息,并要求重新发送数据。

6.2 校验错误如果接收方在校验数据时发现错误,应该向发送方发送校验错误信息,并要求重新发送数据。

串口通信协议详解

串口通信协议详解

串口通信协议详解串口通信协议是指在串行通信中,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一种约定、规范或格式。

它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数据的起始和停止位、校验方式等。

串口通信协议的存在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传输和交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协议类型。

一、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是按位顺序传输的,而并行通信则是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

串口通信协议通过定义数据的传输格式,使得发送端和接收端能够正确地解析和处理数据。

1.1 数据传输格式在串口通信中,数据的传输格式通常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1. 起始位(Start Bit):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开始。

2. 数据位(Data Bits):用于传输数据本身,通常为8位。

3. 停止位(Stop Bit):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结束。

4. 校验位(Parity Bit):用于检测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

1.2 波特率(Baud Rate)波特率是指串口通信中每秒传输的比特数,通常用bps(bits per second)作为单位。

波特率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不同设备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波特率才能正常通信。

常见的波特率包括9600bps、115200bps等。

1.3 数据流控制为了避免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溢出或丢失,可采用数据流控制的方式。

常见的数据流控制方式包括软件流控制(通过软件信号实现)和硬件流控制(通过硬件线路实现)。

二、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串口通信协议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

2.1 RS-232协议RS-232协议是一种最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它定义了一系列的电气特性、信号线连接和通信控制信号。

RS-232协议通常使用DB9或DB25连接器,并可实现较长距离的串行数据传输。

2.2 RS-485协议RS-485协议是一种多点通信的串口通信协议,它允许多个设备通过一条总线进行通信。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串口通信协议是指在串行通信中,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速率、校验等相关规定的一系列约定。

串口通信协议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工控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是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串口通信协议需要确定数据传输的格式。

这包括数据帧的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

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数据位确定了每个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位数,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停止位则标识了数据帧的结束。

这些格式的约定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解析。

其次,串口通信协议还需要确定数据传输的速率。

数据传输的速率也称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9200、38400等,不同的设备需要在通信前确定好相同的波特率,以确保数据的正常传输。

除此之外,串口通信协议还需要确定数据的校验方式。

常见的校验方式有奇偶校验、无校验和校验和校验等。

奇偶校验是通过校验数据位中1的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来确定校验位的值,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无校验则不对数据进行校验,而校验和校验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求和计算来确定校验位的值。

不同的校验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最后,串口通信协议还需要确定数据的流控方式。

流控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流的控制,常见的流控方式有硬件流控和软件流控。

硬件流控是通过控制数据传输的硬件信号线来实现流控,而软件流控则是通过发送特定的控制字符来实现流控。

不同的流控方式适用于不同的通信环境,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

总的来说,串口通信协议是在串行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速率、校验和流控等相关约定,能够确保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的稳定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串口通信协议,并严格遵守相关的约定,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解析。

串口通信协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各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传输规则和通信约定,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解析。

本协议适用于串口通信的各种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嵌入式系统、通信设备、工控设备等。

2. 术语和定义2.1 串口:指用于数据传输的串行通信接口,包括物理接口和通信协议。

2.2 数据帧:指串口通信中的数据单元,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2.3 波特率:指数据传输速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

2.4 奇偶校验:指通过在数据中添加校验位来检测和纠正传输错误。

2.5 数据位:指每个数据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位数。

2.6 停止位:指每个数据帧结束时用于标识数据帧结束的位。

3. 通信规则3.1 数据帧格式数据帧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格式如下:起始位 + 数据位 + 奇偶校验位 + 停止位3.2 起始位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通常为逻辑低电平。

3.3 数据位数据位用于传输数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据位的长度。

3.4 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错误,可以选择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

3.5 停止位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通常为逻辑高电平。

3.6 波特率波特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根据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波特率。

4. 通信约定4.1 数据传输4.1.1 发送方将数据按照数据帧格式发送给接收方。

4.1.2 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按照数据帧格式解析数据。

4.2 错误处理4.2.1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应根据奇偶校验位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4.2.2 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如果发现数据错误,应进行错误处理,例如重新请求发送数据或报告错误。

4.3 数据解析4.3.1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应按照协议约定的数据格式进行解析。

4.3.2 解析后的数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存储、显示或转发等。

5. 示例以下是一个示例的串口通信协议:起始位:逻辑低电平数据位:8位奇偶校验位:无校验停止位:1位波特率:9600 bps根据该协议,发送方将数据按照以上格式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解析数据时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口通信协议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什么是串口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或者USB混淆)。

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

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

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 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长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

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

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

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

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

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

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

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

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

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

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

比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

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

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

每个包是指一个字节,包括开始/停止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

由于实际数据位取决于通信协议的选取,术语“包”指任何通信的情况。

c,停止位:用于表示单个包的最后一位。

典型的值为1,1.5和2位。

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

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

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d,奇偶校验位:在串口通信中一种简单的检错方式。

有四种检错方式:偶、奇、高和低。

当然没有校验位也是可以的。

对于偶和奇校验的情况,串口会设置校验位(数据位后面的一位),用一个值确保传输的数据有偶个或者奇个逻辑高位。

例如,如果数据是011,那么对于偶校验,校验位为0,保证逻辑高的位数是偶数个。

如果是奇校验,校验位位1,这样就有3个逻辑高位。

高位和低位不真正的检查数据,简单置位逻辑高或者逻辑低校验。

这样使得接收设备能够知道一个位的状态,有机会判断是否有噪声干扰了通信或者是否传输和接收数据是否不同步。

什么是RS-232RS-232(ANSI/EIA-232标准)是IBM-PC及其兼容机上的串行连接标准。

可用于许多用途,比如连接鼠标、打印机或者Modem,同时也可以接工业仪器仪表。

用于驱动和连线的改进,实际应用中RS-232的传输长度或者速度常常超过标准的值。

RS-232只限于PC串口和设备间点对点的通信。

RS-232串口通信最远距离是50英尺。

DB-9针连接头-------------\ 1 2 3 4 5 /\ 6 7 8 9 /-------从计算机连出的线的截面。

RS-232针脚的功能:数据:TXD(pin 3):串口数据输出(Transmit Data)RXD(pin 2):串口数据输入(Receive Data)握手:RTS(pin 7):发送数据请求(Request to Send)CTS(pin 8):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DSR(pin 6):数据发送就绪(Data Send Ready)DCD(pin 1):数据载波检测(Data Carrier Detect)DTR(pin 4):数据终端就绪(Data Terminal Ready)地线:GND(pin 5):地线其他RI(pin 9):铃声指示什么是RS-422RS-422(EIA RS-422-AStandard)是Apple的Macintosh计算机的串口连接标准。

RS-422使用差分信号,RS-232使用非平衡参考地的信号。

差分传输使用两根线发送和接收信号,对比RS-232,它能更好的抗噪声和有更远的传输距离。

在工业环境中更好的抗噪性和更远的传输距离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什么是RS-485RS-485(EIA-485标准)是RS-422的改进,因为它增加了设备的个数,从10个增加到32个,同时定义了在最大设备个数情况下的电气特性,以保证足够的信号电压。

有了多个设备的能力,你可以使用一个单个RS-422口建立设备网络。

出色抗噪和多设备能力,在工业应用中建立连向PC机的分布式设备网络、其他数据收集控制器、HMI或者其他操作时,串行连接会选择RS-485。

RS-485是RS-422的超集,因此所有的RS-422设备可以被RS-485控制。

RS-485可以用超过4000英尺的线进行串行通行。

DB-9 引脚连接-------------\ 1 2 3 4 5 /\ 6 7 8 9 /-------从计算机连出的线的截面。

RS-485的引脚的功能数据:1(DATA-) 2(DATA+)地线:5什么是握手RS-232通行方式允许简单连接三线:Tx、Rx和地线。

但是对于数据传输,双方必须对数据定时采用使用相同的波特率。

尽管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应用已经足够,但是对于接收方过载的情况这种使用受到限制。

这时需要串口的握手功能。

在这一部分,我们讨论三种最常用的RS-232握手形式:软件握手、硬件握手和Xmodem。

a,软件握手:我们讨论的第一种握手是软件握手。

通常用在实际数据是控制字符的情况,类似于GPIB使用命令字符串的方式。

必须的线仍然是三根:Tx,Rx和地线,因为控制字符在传输线上和普通字符没有区别,函数SetXModem允许用户使能或者禁止用户使用两个控制字符XON和OXFF。

这些字符在通信中由接收方发送,使发送方暂停。

例如:假设发送方以高波特率发送数据。

在传输中,接收方发现由于CPU忙于其他工作,输入buffer已经满了。

为了暂时停止传输,接收方发送XOFF,典型的值是十进制19,即十六进制13,直到输入buffer空了。

一旦接收方准备好接收,它发送XON,典型的值是十进制17,即十六进制11,继续通信。

输入buffer半满时,L abWindows发送XOFF。

此外,如果XOFF传输被打断,LabWindows会在buffer达到75%和90%时发送XOFF。

显然,发送方必须遵循此守则以保证传输继续。

b,硬件握手:第二种是使用硬件线握手。

和Tx和Rx线一样,RTS/CTS和DT R/DSR一起工作,一个作为输出,另一个作为输入。

第一组线是RTS(Request to Send)和CTS(Clear toSend)。

当接收方准备好接收数据,它置高RTS线表示它准备好了,如果发送方也就绪,它置高CTS,表示它即将发送数据。

另一组线是DTR(DataTerminal Ready)和DSR(Data SetReady)。

这些现主要用于Modem通信。

使得串口和Modem通信他们的状态。

例如:当Modem已经准备好接收来自P C的数据,它置高DTR线,表示和电话线的连接已经建立。

读取DSR线置高,PC 机开始发送数据。

一个简单的规则是DTR/DSR用于表示系统通信就绪,而RTS/CT S用于单个数据包的传输。

在LabWindows,函数SetCTSMode使能或者禁止使用硬件握手。

如果CTS模式使能,LabWindows使用如下规则:当PC发送数据:RS-232库必须检测CTS线高后才能发送数据。

当PC接收数据:如果端口打开,且输入队列有空接收数据,库函数置高RTS和DTR。

如果输入队列90%满,库函数置低RTS,但使DTR维持高电平。

如果端口队列近乎空了,库函数置高RTS,但使DRT维持高电平。

如果端口关闭,库函数置低RTS和DTR。

c,XModem握手:最后讨论的握手叫做XModem文件传输协议。

这个协议在M odem通信中非常通用。

尽管它通常使用在Modem通信中,XModem协议能够直接在其他遵循这个协议的设备通信中使用。

在LabWindows中,实际的XModem应用对用户隐藏了。

只要PC和其他设备使用XModem协议,在文件传输中就使用Lab Windows的XModem函数。

函数是XModemConfig,XModemSend和XModemRe ceive。

XModem使用介于如下参数的协议:start_of_data、end_of_data、neg_ack、w ait_delay、start_delay、max_tries、packet_size。

这些参数需要通信双方认定,标准的XModem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然而,可以通过XModemConfig函数修改,以满足具体需要。

这些参数的使用方法由接收方发送的字符neg_ack确定。

这通知发送方其准备接收数据。

它开始尝试发送,有一个超时参数start_delay;当超时的尝试超过max_ties次数,或者收到接收方发送的start_of_data,发送方停止尝试。

如果从发送方收到start_of_data,接收方将读取后继信息数据包。

包中含有包的数目、包数目的补码作为错误校验、packet_size字节大小的实际数据包,和进一步错误检查的求和校验值。

在读取数据后,接收方会调用wait_delay,然后想发送方发送响应。

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响应,它会重新发送数据包,直到收到响应或者超过重发次数的最大值max_tries。

如果一直没有收到响应,发送方通知用户传输数据失败。

由于数据必须以pack_size个字节按包发送,当最后一个数据包发送时,如果数据不够放满一个数据包,后面会填充ASCII码NULL(0)字节。

这导致接收的数据比原数据多。

在XModem情况下一定不要使用XON/XOFF,因为XModem发送方发出包的数目很可能增加到XON/OFF控制字符的值,从而导致通信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