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业园区发展与整合研究

合集下载

_多规合一_之_一_探析_基于厦门实践的思考_何子张

_多规合一_之_一_探析_基于厦门实践的思考_何子张

“多规合一”之“一”探析———基于厦门实践的思考何子张(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2)【摘要】结合厦门的实践,对“多规合一”的“一”进行探讨和分析。

分析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两种思路,厦门的“多规合一”并不是“合出一个超级规划”,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城市空间统筹发展和管理的平台。

研究如何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空间基准构筑“一张蓝图”,“一张蓝图”的内容构成与定位。

探索通过“一个空间信息平台”,推行“一表式”受理审批,完善“一套机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

【关键词】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厦门【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近年来,从“两规对接”、“三规合一”到“多规合一”,围绕空间规划协调、协同等问题,学术界展开广泛的探索。

同时厦门、广州、武汉等城市基于地方实际,“自下而上”自发开展了多种空间规划的“合一”探索。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确定厦门等28个市县作为“多规合一”试点市县。

希望在市县空间单元,探索“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续永恒干到底”,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经验。

本文结合厦门“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体会,就“多规合一”之“一”展开分析。

1合什么样的“一”我国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种类较为丰富,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这些规划的规划主管部门不同,规划年限不一,规划法源相异,规划标准不统一,规划之间存在内容重叠,协调不周,管理分割和指引混乱等矛盾,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1]。

主要表现为:1)空间规划冲突,有的土地符合土规,却不符合城规,导致土地指标浪费。

厦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叠加比对,发现土规超出城规的图斑达到55km2,也就是说这55km2的土地指标由于不符合城规,实际上无法使用。

2)城市保护和建设空间界限模糊,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导致城市蔓延。

浅谈工业设计现状及厦门市的发展思路

浅谈工业设计现状及厦门市的发展思路
科技论坛
黄翔 星 李 伟
在全 球现 代经 济体 系 中 . 工业 设计 产 业 的巨大 价 值 深 刻地 影 响 着 当代 工 业 乃至 经 济 、 化 、 会 文 社 的发 展 。国家 “ 十一 五 ” 划 明确提 出 “ 励 发展 专 规 鼓
业 化 的 工 业 设 计 ”2 0 .0 7年 2月 1 3日 .温 总 理 在 “ 于我 国应 大力发 展 工业设 计 的建议 ” 关 上批 示 “ 要 高度 重 视 工业 设计 ”2 1 .0 0年 3月 5日.在 十一 届 全国 人大 三次 会议 上所 做的政 府 工作报 告 中 . 总 温 1 念 . 概
设 计等 。
狭 义 的工业 设计 则是 专指 工 业产 品设计 。 即在 现 代工 业化 条件 下 .通过 众 多相 关专 业协 调配 合 , 为 消费 、 生产 和 市场提 供 健康 、 用 、 实 美观 的产 品构
象 设计 、 境设 计和 管理 设 计等 , 心是 产 品设 计 , 环 核
国 内外 工 业 设 计 现 状
1 外现状 . 国
对 工业 设计 的定 义 有广 义和 狭 义之 分 。
工 业设 计被 称 为 “ 造之 神 ”“ 国 之源 ”一 创 、富 ,
直 以 来被 经 济 发 达 国家 或 地 区 作 为核 心 战略 予 以 普 及 与推广 。
广 义 的工业 设 计是 指将 一个 主 意 、 计划 转 变成
工 业 设 计概 述
工业 设计 是 以工 业产 品 为 主要对 象. 合运 用 综
理再 次 明确指 出 :大力 发展金 融 、物 流 、信息 、 “ 研
业带 来更 多商机 。0 0年 以来 . 21 福建 省获 得 台湾 “ 经 济部 ” 准 的赴 台 投 资企 业 已达 1 批 1家 . 日又 有 3 近 家赴 台投 资企 业获批 准 。 新增 的 3家赴 台投 资的福 建 企业 中 。 门就 占了 2家 。与此 同时 , 厦 根据 E A CF 协议 .台湾还 将 对大 陆 9个服 务 行业 进 一步 开放 .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10.12•【字号】厦府办规〔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厦府办规〔2024〕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厦门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已经第8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10月12日厦门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措施。

一、持续激发消费活力1.加快释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落实好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和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落实国家“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尽快将真金白银优惠直达消费者,具体补贴条件、期限等情况以各领域实施细则为准。

研究将更多高质量消费品纳入以旧换新加力支持范围。

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住建局、文旅局、民政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厦门金融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2.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厦门新产业发展趋势

厦门新产业发展趋势

厦门新产业发展趋势厦门市是福建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近年来,厦门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新产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下面将从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新能源等几个方面分析厦门新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厦门市的优势产业之一。

厦门市一直重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加大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发展。

未来,厦门市在互联网产业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厦门市互联网产业的新亮点。

人工智能是互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厦门市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未来,厦门市将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投入该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厦门市的快速发展。

2.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将成为厦门市互联网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互联网产业的重要支撑技术,对企业和个人用户的数据储存和处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厦门市将通过建设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推动企业和个人用户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应用,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3. 区块链技术将在金融和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在交易验证和数据存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厦门市将加强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在金融和物流领域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是厦门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厦门市在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成为福建省电子商务发展的排头兵。

未来,厦门市在电子商务产业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跨境电商将成为电子商务产业的新方向。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资源,将成为跨境电商的重要节点。

数字经济助力发展“弯道超车”——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数字经济助力发展“弯道超车”——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76 科学中国人 2020年12月Support Platform支撑平台数字经济助力发展“弯道超车”——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创建于1990年,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全国3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国字号”牌子,是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核心区。

经过30年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经成为厦门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三高”(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集聚地、厦门千亿产业链(群)主要载体及创新创业主平台。

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占厦门不到1%的土地,实现了厦门近43%的工业总产值,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以上。

聚集各类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在高新区设立项目31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7家,超亿元企业300多家,瞪羚企业89家,各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80家(含新三板挂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00多家,占厦门近五成。

建设各类创新平台100多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1家。

新活力2020年10月11—15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此届峰会以“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力量助推数字中国和数字丝路建设的合作。

在这场聚焦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行业盛会上,不乏厦门火炬高新区数字经济企业的身影。

作为厦门市发展数字经济的主力军,截至2020年8月底,厦门火炬高新区实现营收2207.96亿元,其中数字经济占85%,总体规模为1876.77亿元。

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厦门火炬高新区扎实推动先进制造业与软件信息服务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通过提前培育和布局数字经济新产业,加速“弯道超车”,跻身国内数字经济产业一线园区,推动厦门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厦门产业园区开发理念的新变化

厦门产业园区开发理念的新变化
伐。
园区建设的和谐理念体现在建设期间的相关方和谐 , 建成后
的 产业 链 和 谐 和 环 境 和谐 。在 产业 园 区开 发 的 初期 , 发企 业 与 开
15平方公里 。这次整合是创新提升的第三个阶段 。截止 2 0 0 09 年, 厦门产业 园区年产值约 10 亿元 , 30 占厦门市 G P的 8%, D 2 同
关键 词 : 业 园区 ; 产 开发 理 念 ; 新 创 中图分 类 号 :0 2 F 6.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 8 (0O O — 0 8 0 1 7 - O 9 2 1) 4 0 2 — 2
厦 门是改革开放后 国家设立 的首批经济特 区之一。厦 门“ 七 五” 十一五” 至“ 期间的经济总量一直保持着年均 2 %以上 的增长 0 速度 , 其中第二产业贡献 率平 均达到 7 %左右① , 8 这主要 源于产 业 园区经济模式为厦门的高速增 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十余 年 来 , 门先后开发了火炬科技园、 厦 软件园、 创业 园、 科技 园、 轻工工 艺 园、 汽车工业园、 保税物流 园等 4 0余个园区。这些涉及 行业广 技创新 、 产业转化 、 提升城市发展潜力方 面提供 了重要保 障。其 中,厦门科技 园在 20 04年的总产值达到 5 0亿元 ,0 9年达到 8 20 99亿元 , 0 占厦门经济总量 的 5 .%。 8 6
园又引进友达光电等 国际知名企业 , 与玉 晶光 电、 联想移动等企 业组合扩大 了厦门电子产业规模 , 它们 的协 同作用必将 有力地促
二 、 业 园 区综 合 开发 注 重 和谐 理 念 产
泛 , 位专精 的园区形成 了厦门特区经济模式独特的风景 , 定 在科 进厦 门经济发展 , 为厦门城市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 厦 门是 国内著名 的宜居城市 , 厦门的产业园区多为 高新技术

厦门的区域协同发展如何

厦门的区域协同发展如何

厦门的区域协同发展如何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快速的发展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厦门也有着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厦门的区域协同发展,首先体现在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上。

厦门与泉州、漳州等地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在产业协同方面,厦门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泉州的制造业、漳州的农业形成了互补。

例如,厦门的研发机构为泉州的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漳州的农产品为厦门的食品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这种产业协同不仅促进了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厦门不断加大交通建设的投入,完善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网络。

厦漳跨海大桥、厦漳同城大道等交通项目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厦门与漳州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流通。

同时,厦门港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之一,与周边港口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提升了区域的物流效率。

在公共服务领域,厦门也积极与周边城市协同合作,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共享。

例如,通过建立教育联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通过医疗联合体的形式,让患者在不同城市之间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此外,在文化方面,共同举办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增强了区域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然而,厦门的区域协同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厦门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与周边一些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距。

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效果,导致资源流动不够顺畅,协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行政壁垒也是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个因素。

不同城市在政策制定、规划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一些协同项目推进困难。

例如,在产业布局方面,由于各城市的利益诉求不同,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情况。

此外,人才流动的不畅也对区域协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080.厦门市杏林老工业区改造更新规划方法研究

080.厦门市杏林老工业区改造更新规划方法研究

厦门市杏林老工业区改造更新规划方法研究章智涛摘要:分析了老工业区改造兴起的大历史背景,指出城市空间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对城市空间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是当前老工业区改造方兴未艾的重要原因。

同时,本文通过厦门市杏林老工业区改造更新规划实践案例的介绍,尝试从构建现状评价体系、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控制、自下而上的实施管理单元引导及相关政策建议等方面,探索面向可实施的老工业区改造更新规划方法。

关键词:老工业区,改造更新,规划方法S TUDY ON RENEWAL PLANNING METHOD OF XINGLIN OLDINDUSTRIAL AREA IN XIAMENAbstract:The paper analys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industrial areas,pointing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into the stock age,the adjustment of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urban spatial quality are the three reasons for the renewal of the old industrial areas.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take renewal planning of Xinglin old industrial area for example,to expatiate the ways of renewal planning method of old industrial area including construct evaluation system,master plan,implementing management unit guidance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Old industrial areas、Renewal、Planning method1老工业区改造的大历史背景1.1城市空间发展进入存量时代中国的城市在经历二三十年快速发展过后,城市化率已达57%,增长速度也接近峰值。

区域整合与福建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区域整合与福建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出口
进口பைடு நூலகம்
1 l 7 1 3 8 1 1 8 1 0 3 2 6 4 3 3 0 5 68 95 2 2 73 7 2 l 34 8 0 49 3 .7 98 3 . 4 .0 87 7 6 4 .2 7 1 4 . 5 .8 9 19 6 28 2 8 49 6 6 97 114 69 87 12 21 08 68 3l O7 .1 O 8 . 9 23 - 6 2 8 . 2 10 . 8 11 .1 l O 1 2 8 7 2 7 4 J 9 1 3 2 5 3 o 7 5 9O l0 9 8 79 54 1 7 99 56 8 l .9 1 1 . 82 6 03 2 . 6 72 .0 65 .4 65 . 8 1 1 2 0 72 51 l4 l8 09 7l 15 10 54 41 0 】 . 3 01 .2 0o 3 04 , 0 0o 3 00 .3 23 4 2 84 22 9 l84 194 8 1 74 06 3 0 0 1 l96 O 1 3 1 . 4 19 .6 14 . 0 O5 .6 O3 _ 9 0 1 . 4 20 2 l2 3 8 1 9 2 2 l 9 0∞ . 00 .1 O0 . o 0 o . 0 00 .o n o o
由于基础 设施 投 资规模 的空 间分 布 以及经 济 增长 的 不平 衡
( 位 : 美 元 单 万
20 07 2 o 08 2o o9
性 且 福 建 与周 边 省 份 的基 础 设 施 整 合 主 要 以 福 州 、 门 两 个 并 厦 经 济 较 发 达 的城 市 为 轴 心 ,因 此 这 种 整 合 趋 势 较 有 利 于 人 力 、 资
( 者单位 : 西绿 谷投资 有限责任 公司 ) 作 广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4.01.12•【字号】厦工信规〔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工信规〔2024〕1号各有关单位:《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财政局2024年1月12日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系列决策部署,根据财政部、工信部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有关工作要求,为确保完成电子器件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耗材制造三个细分行业(下称“细分行业”)各项试点目标任务,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坚持需求牵引、供需优化、创新联动、示范带动,充分调动我市中小企业积极性,在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上持续发力,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按照“三个结合”(坚持行业特色和因企施策相结合,坚持样本试点和推广应用相结合,坚持数字诊断服务和畅通供需对接相结合)的思路,结合“三个一点”原则(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点线面”结合、分阶段梯次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中小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着力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竞争力,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厦门模式”。

厦门市三大产业发展近五年发展现状和原因分析

厦门市三大产业发展近五年发展现状和原因分析

厦门市三大产业发展近五年发展现状和原因分析
深耕细作,厚积薄发。

当前,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

2021年实现产值308.8亿元,增长16.3%。

2022年1-3月,实现产值97.4亿元,增长26.5%。

厦门已初步形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与材料以及应用的产业链,加速产业布局和垂直领域整合。

现有规上企业91家,规模全省第一。

强链补链,产业集聚。

这几年来,厦门市加快了重大项目引进及产业链完善,集聚了一大批优质企业,比如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有母公司为全球前三的晶圆代工厂联电的联芯、国内最大的砷化镓射频芯片供应商三安集成、国内最大的SiC外延代工厂商瀚天天成,国内功率IDM龙头企业士兰等;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有国内最大的视频监控芯片供应商星宸、全球前三的智能手机处理器供应商紫光展锐、国内光通信芯片龙头企业优迅以及凌阳华芯、开元等;在集成电路封测领域有全球前五的封测厂商通富微电、云天科技、金柏科技、安捷利美维等;在国产芯片设计验证工具(EDA验证工具)领域,有芯华章科技;在设备及材料领域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独立光罩厂美日丰创、鑫天虹、芯米、恒坤等。

目前,厦门已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产业发展优势凸显。

厦门市工业产业集中区建设问题探讨

厦门市工业产业集中区建设问题探讨

发展 的进程 中 ,厦 门市在经 济建设 及人 文建设 等方 产生 多方 面的积极溢 出 , 中以信 息 、 其 知识 和技术 的 面得 到多 方认 可 。城市竞争 力 的核 心是 城市 的经济 溢 出为最 。由于产业集 群创造 了一种 协 同创 新 的区
辐 射能力 ,而区域 经济持续 增长 的共 同特点 是靠要 域环境 , 业彼此 相近 , 企 竞争 的隐形压力 迫使 企业 不
城 市经济 发展 的核心动力 ,体现 了一个 国家或 地 区 中性 ,即大量 的相关 企业相对 集 中在特定 的地域 范 的竞 争力 。 倘若将 厦门市城 市竞 争力视 为数学集 合 , 围 内 , 厦 门集 美区 的一制造 业企业便 聚集 了周 围 如 产业集 群则 是其 中分量极 重的元素 之一 ,且具 有不 近两百 家为其 提供配套 产 品的相关企 业 。产业集 中 凡 的集 合优势 。海不辞水 , 故能成 其大 ; 山不辞 土石 , 区吸 引相 关专 业人才进 区 内工 作 ,事 实上形 成 了专 故能成其 高 。 门通过工业产 业集 中区建 设 , 厦 筑巢引 业化 的人 才库 , 各企 业所需人 才可互 相流 动或调 剂 。 凤吸 纳产业群 体人驻 , 以提 升城市竞 争力 , 分发 而这 种潜 在 的供 需 关 系又加 强 了既 有 的产业 聚集 。 可 充 挥厦 门在 海峡 西岸 经济 带 的龙头 优 势 , 跑 “ 西 ” 同时 , 关延伸 产业 如物流业 、 领 海 相 技术 服务 业等被 吸引 新 一轮跨 越式发展 , 我们试 以本 文做 一探究 。

8 ・ 3
维普资讯
工 业 经 济 20. 07 9
; 一
缺等制 约因素较 多 ,不能 简单 靠要素 投入 促使经 济 进 岛外的经济I 持续 发展 , f 加快城 乡一体 化进程 。

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探析

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探析

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探析摘要:厦门市海沧区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工业经济已建立较为雄厚的基础,近年第三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偏低。

文章通过分析海沧区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关键词: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思路举措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80-02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工业现代化,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厦门市海沧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厦门市海沧区作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工业经济,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926亿元。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城区建设日新月异,人口数量逐步增加,海沧的服务业也逐渐加快了发展的步伐,2012年,海沧区全年共完成三产总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区生产总值(401.5亿元)的27.9%。

1.虽然海沧区第三产业取得快速的发展,但总体水平偏低,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约是15%、52%、33%,而世界平均比重是5%、31%、64%。

近年来海沧区三产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但在全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

(见下表1)2.物流业迅速发展,但物流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

海沧区物流业起始于1993年,截止2012年底,海沧区物流企业已有150多家,期末从业人员数已超过6000人。

海沧港已开通54条国际航线,世界五大航运和码头商中有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中国中远以及中国香港和记黄埔落户海沧港。

虽然近年海沧区物流企业数快速增加,但大多数企业组织规模小,资本构成比较单一,资源整合能力较弱,信息化水平较低,难以提升核心竞争力,行业发展难以走上集约化道路。

推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推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推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愿景 (4)1.3 文档结构 (5)二、厦门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分析 (7)2.1 产业规模与发展概况 (8)2.2 关键技术与应用领域 (9)2.3 产业链布局与优势 (10)三、政策环境与支持措施 (11)3.1 国家与地方政策 (13)3.2 行业标准与规范 (14)3.3 支持企业创新与发展 (15)四、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16)4.1 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合作 (17)4.2 人才培训与技能提升 (19)4.3 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 (20)五、产业园区与创新平台建设 (21)5.1 园区规划与布局 (22)5.2 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营 (23)5.3 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25)六、投资融资与市场推广 (26)6.1 投资环境与政策扶持 (27)6.2 融资渠道与方式创新 (28)6.3 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29)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30)7.1 国际合作项目与案例 (32)7.2 技术引进与输出 (33)7.3 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35)八、挑战与对策建议 (35)8.1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37)8.2 对策建议与措施 (39)8.3 未来展望与规划 (40)九、结语 (41)9.1 总结与回顾 (42)9.2 对厦门人工智能产业的期许 (43)9.3 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心与行动 (44)一、内容概括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厦门市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本文档旨在对厦门市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项目及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政策支持:厦门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产业布局:厦门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了多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链完整、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格局。

国家自创区厦门片区示范带动闽西南协同发展的建议

国家自创区厦门片区示范带动闽西南协同发展的建议

热点话题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强调,着力区域协调,大力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着力创新驱动、着力区域协调,大力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加快一体化进程。

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关联产业配套协作,推进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建立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北城市群和以厦门为中心的闽西南城市群发展模式,也是福厦泉国家自创区“福州片区、厦门片区示范带动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共同发展”的要求。

城市群发展模式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1个以上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各城市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并形成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高效配置,从而显著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各城市的可持续高速发展。

城市群协同发展将取得远大于各自单独发展的效果,一是高度同城化一体化形成大市场,大市场将发展出更精细和专业化的分工,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二是生产要素将得以更有效配置,比如漳州土地资源能更好发挥作用,厦门的研发服务和科技金融服务辐射更广,从而使生产要素得到更好利用;三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中国现在区域竞争呈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福建处于长三角和粤港澳都市圈之间,必须集聚发展形成竞争合力,保持对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避免被边缘化。

为此必须发挥厦门在闽西南协同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放大自创区外溢效应,加快推动山海科技协作,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内各科技园区间开展技术合作、人才交流、产业共建,打造区域合作升级版,发挥各自禀赋优势并形成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高效配置,从而显著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联动型发展。

厦门是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拥有自创区和自贸区的双自联动政策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强,宜居环境吸引众多人才,对外交流活跃,在示范带动闽西南协同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厦门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厦门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厦门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源:厦门民盟时间:2010年5月12日9:6李春福从2004年开始,我市在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浪潮的推动下,陆续启动了一批工业区、科技园、加工区、产业基地等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环东海域工业园区、海沧区台商创业园和中沧工业园、湖里高新技术园、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总规划用地约60平方公里,总规划建筑面积达到2000多万平方米,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从总体上看,工业园区的建设对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城市规模向岛外的扩展有非常大的促进。

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特别是受到2007年底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范围经济衰退的影响,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1、严重供过于求,导致标准厂房空置率高除了火炬(翔安)产业区一期通用厂房企业入住率在80%以上外,其他工业集中区的入住使用率都不高,有些厂房甚至整栋空置。

例如:海沧投资区已建成通用厂房约50万平方米,采用出让、出租方式进行招商。

目前已出售7万多平方米,出租约15万平方米,尚余约28万平方米空置,空置率达56%。

再如:同安工业集中区通用厂房、自建厂房达490万平方米,2008年进驻投产企业456家,而总工业产值只有8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产出非常低,其主要原因是厂房大量空置、闲置。

造成厂房高空置率的主要原因有:(1)厂房投放规模过大厦门市从2006年开始投入可供使用的通用厂房规模过大,到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存量,几乎超过了前20年标通用房建设的总和。

这么大容量的通用厂房在短短几年间爆发出来,远远超出了期间厦门工业企业平均发展速度和我市引进工业项目的招商能力。

(2)企业远期需求的提前释放购买通用厂房的企业,70%以上是厦门本地发展起来的企业,只有不足30%企业是外地的,且其中绝大部分也是本省企业。

厦门市可行性研究报告

厦门市可行性研究报告

厦门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座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和经济特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厦门市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厦门市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厦门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厦门市概况厦门市地处东经118°04'55"~118°14'50"、北纬24°26'55"~24°39'40",东临台湾海峡,与台北市隔海相望,北界福州,南隔海与金门县、湄洲岛相望,总面积1699.39平方公里,辖6个区,总人口超过400万。

厦门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座港口城市和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

厦门港是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是福建省主要出口港口,也是中国距离台湾最近的大陆港口。

厦门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旅游胜地。

三、产业结构分析1. 第一产业厦门市的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茶叶、水果、蔬菜等农产品。

由于受制于岛屿地形,农业发展相对有限,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农业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和质量。

2. 第二产业厦门市的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等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厦门市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制造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制造业将进一步向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发展。

3. 第三产业厦门市的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商贸、金融、文化、旅游、信息咨询等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在厦门市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旅游业,已经成为厦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经济发展分析厦门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产业集群策略

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产业集群策略

产业集群建设发展 中存在的 问题 , 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提
关键词 : 工业 园 区 ; 产业 集群 ; 建设 ; 发展 ; 策略
中图分类号 :4 7 F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8— 02 20 )2— 0 8 0 10 5 9 (06 0 04 — 3
从新 的现代经 济理论 ( 产业集群 ) 的角度探 讨新工业园区在建设、 发展过程 中的相关发展策
二、 工业园 区建设 中存在 的问题
() 1 很多工业 园区在产业集群化过程 中对具 体的环境特征认识不够充分。大多数工业园区尽
公共部门、 服务机构和生产制造企业之间充分、 有 效、 有序地流动 , 从而为区内各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提供保障环境。
() 4 工业 园区 内尚 未形 成 促 进 企 业 发展 和产
了市场、 政府的功能 , 综合 了技术创新和组织设计 的因素; 于是 , 集群在整合力、 竞争力、 吸引力和影 响力等方面又超乎于市场和政府之上, 显示 出强 大的功能, : 如 内部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效应 、 外 部规模经济效应 、 外部范围经济效应、 追赶效应和 拉拔效应等 。一旦形成 了产业集群 , J 它会带来 很多经济、 政治、 社会及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并通过内力作用和各种效应不断发展壮大。
充分互动 , 企业、 政府与非营利机构间的合作 , 高 质量 的生活以及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 。

收 稿 日期 :0 5—1 —2 20 1 9
作者简 介 : 谢远达 (9 5一) 男 , 15 , 福建安溪人 , 门翔安投资发展 有限公司经济师 , 厦 研究方 向 : 经济管理 。
维普资讯
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 的空 间聚集 , 但尚未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有效路径研究--以福建厦门为例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有效路径研究--以福建厦门为例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有效路径研究--以福建厦门为例
郭彦
【期刊名称】《全国流通经济》
【年(卷),期】2024()9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我国厦门市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当下国际形势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对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思路和建议。

经过调查发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发展格局建设、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

但仍需注意的是,我国产业链供
应链韧性发展面临完整专精特新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完善、关键生产工艺较为薄弱等现实桎梏。

因此,整合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有关内容,提出
构筑市场开放体系、创新空间配置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等发展战略,以期确保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总页数】4页(P156-159)
【作者】郭彦
【作者单位】厦门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全产业链模式下国内农产品供应链韧性提升的路径研究——以郑明物流与建发股份的冷链合作为案例分析
2.自贸试验区建设助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的机理及
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3.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以中国汽车产业链为例的测度及分析4.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路径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视角5.着力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研究——以XZ市工程机械制造业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城市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厦门城市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最浪漫休闲城市——厦门
美丽的厦大
鼓浪屿
南普陀寺
厦门城市的发展和规划
历经20余年的快速增长,厦门城市和社会经济取 得了巨大成就,已初步成为福建省重要的经济 中心和闽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同时,厦门是依托“海岛”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城市。 厦门岛(含鼓浪屿)是现状城市主要建成区,总面 积为135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90平方公里左右,实 际居住人口超过100万人。随着近些年来西海域开发 和同集带建设,已初显环西海域的分散布局形态,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扩展下,城市建设正在进入 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Thank
you!
规划

空间规划:一心两环,一主四辅 发展方针 :优化本岛、拓展岛外、两翼并举、各有侧重、集约高效、持续 发展 1、优化本岛的存量建设用地,为本岛城区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2、选择岛外东西两翼为今后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方向,根据两翼的发展 现状和实际条件,采取“同时发展、各有侧重”的方式,从空间上真正实 现从海岛型向海湾型的发展,选择拓展东西两翼有利于发挥厦门作为区域 中心城市的功能。 3、海沧、杏林和集美以用地功能完善和整合为主。 4、积极引导同安的集中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应积极推进岛外新市 镇的规模化扩展,撤并一般小集镇,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及非农人口向新 市镇集中。 5、翔安设区,空间客观需得到拓展,但由于基础条件原因,初期可适当 发展,重点发展应放在规划的中远期乃至远景。
厦门的空间发展

厦门市城市空间布局采用“相对集中、有机分 散”的组团式模式,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可描述 为:“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的组团 式海湾城市空间。该结构空间从形象的角度仍 然延续体现了“众星拱月”的组团结构特征, 是城市空间的有机拓展。主城与辅城由海域分 隔;辅城之间由海湾、自然山体分隔;辅城的 组团之间也由海湾、自然山体或防护绿廊分隔, 总体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配合较好的规划布局 结构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工业园区发展与整合研究林台商投资区(杏林)7、城东工业区(同安)8、厦门石材工业区(同安)9、厦门12、航空工业区(湖里)13、厦门市轻工食品工业区(同安)14、巷北工业区(同安马巷)15前埔工业区(何厝)一、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1、研究背景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新亮点,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由于一般工业区都集中了当地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相对紧缺资源,制定有相应的优惠措施,所以不少工业园区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甚至成为区域形象工程。

厦门从1958年开始建设杏林工业区,速度相对缓慢,从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区、海沧、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园区的兴起,厦门特区经济取得飞速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功不可没。

但是,工业园区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在发展指导思想上的错位,尤其是在狭隘的“诸侯经济”和只追求数量增加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园区建设者对整体经济布局、园区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效率、企业持续竞争力和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的培育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这已经影响了工业园区的持续发展。

厦门目前存在的43个工业区,其设立是有不同的时空背景、时代需求、功能及作用,但现状城市外围呈“低、小、散”特点分布的工业园区产生许多问题,例如总量失控、竞争资源、违反规划、土地未有效利用等。

今年7月份,随着国务院办公厅连发两个针对开发区的文件和五部委联合督察组奔赴各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相关整合涉及厦门市未来城市发展空间、面对周边城市及海峡两岸及国际产业竞争的优势建立,同时土地资源有限,未从整体考量的规划与开发都将会造成整体社会成本的浪费,贻误发展机遇,因此,工业区整合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相关概念工业区(出自《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工业区是指城市中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开发区(出自《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开发区是指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渡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

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一般指具有一定地域空间规模的工业区,具有明确的开发主体或管理机构等。

产业集聚(出自《土地经济学》)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二、厦门市工业经济及园区发展现状1、厦门市工业发展现状及分析1.1、厦门市工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工业生产是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厦门的近代工业发展较早,18世纪清政府就在今晨光路建立了一个军工造船厂。

到19世纪,一些华侨和地方士绅筹办新式工业,到19世纪末,棉纺、肥皂、电力、皮革、电池、印刷等行业均已达达到相当规模,当时厦门所拥有的产业工人数在全国各工业城市中列第9位。

但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及战乱频繁,到建国前,厦门仅有几家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的轻工食品类作坊式私营企业。

建国初始,工业基础相当薄弱,195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2179万元(当年不变价,下同),拥有固定资产不到200万元。

随着工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工业生产经营体制、工艺水平、生产规模、产业类型、经济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厦门市工业产生质和量的飞跃还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后,尤其是1990年以后,工业生产出现大的飞跃。

建国后厦门市工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1.1第一阶段是50年代初创时期50年代中期顺利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时抢救了一些传统产品和工艺,初步形成了经济规模,目前的厦门酿酒厂、食品厂、蜜饯厂、烟厂、包装厂、玻璃厂等骨干企业均是当年公私合营兴办起来的。

此外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加快发展国营工业,改、扩建了后江埭工业区,新辟了杏林工业区,建成了厦门糖厂、电厂、纺织厂、工程机械厂、叉车厂、电化厂、橡胶厂等数十家企业,为全市的工业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这一时期全市工来总产值和拥有工业固定资产分别增长了12倍和13倍。

1.1.2第二阶段是50、60年代的波动型发展时期剔除60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此阶段全市工来经济曾出现三次滑坡,即1967、1968和1974年,工业总产值分别比此年下降15.99%、48.65%、2.64%,资金利税分别较上年降底10.98、19.88和7.43个百分点。

1.1.3第三阶段是80年代的振兴时期198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搞经济特区,近期先建设1平方公里。

1981年10月湖里工业区破土动工,这是厦门市工业启动、振兴的重要标志。

至1990年,湖里工业区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5亿元。

10年间的工业总产值相当于前31年总和的3.19倍。

大中型企业不断涌现,正在逐步打破厦门工业以小型企业为主体的格局。

1.1.4第四阶段是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时期从1989年开始,随着海沧、杏林、集美三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台商投资区的成立以及90年代初成立的象屿保税区、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市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间,同时发展空间上迅速向岛外拓展,形成中间突破、两翼推进的新型工业格局,出现了许多省级、市级、区级、镇级工业区、工业产值快速提高。

2002年,厦门市工业总产值为1111.5亿元,比1989年增长16.68倍,年均增长24.73%。

表1 厦门市历年工业总产值一览表单位:亿元1.2、厦门市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厦门市按照中央“把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贸、房地产业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特区”的指示精神,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深化企业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致力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厦门工业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1.2.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加强2002年,厦门全市完成工业产值1111.50亿元,比1989年增长16.68倍,年均增长24.73%;实现工业增加值325.53亿元,比1989年增长15.1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23.85%;2002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50.2%,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9.1%,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

1.2.2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重点行业成为支柱产业厦门市工业经济部门按照市政府“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划思路,产业结构从以轻工、纺织、轻型加工业为主,行业关联度低的松散型工业逐步发展形成以电子、机械、化工为主的具有一定行业配套能力和规模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

一个以新兴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高新技术产品与原有传统优势产品一齐上,门类较为齐全的,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已逐步形成。

1.2.3工业产权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随着市场运行机制逐步优化,厦门市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良性互动。

至200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收资本达251.84 亿元,其中,国有和集体资本33.57亿元,比1998年减少19.87亿元,其在实收资本中的比重为13.33%,比1998年下降10.95个百分点;而港澳台、外商资本达169.48亿元,比1998年增加27.13亿元,比重上升到67.29 %;法人资本38.51亿元,增加17.51亿元,比重比1998年上升5.75个百分点;个人资本由1998年的3.29亿元增加到10.29亿元。

1.2.4利用外资向深层次发展2002年厦门市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工业生产项目4014个,合同利用外资120.7亿美元。

“三资”工业总产值自80年代末期首次超过国有工业以来,其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提升。

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三资”工业总产值863.15亿元,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4.17%;“三资”企业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50.22%,厦门市外商投资工业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全市工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成为特区工业的主力军。

1.2.5技术进步步伐明显加快,工业技术水平和装备力量显著提高1989年以后,大批的“外资”企业进驻厦门,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模式,在厦门建立了研发中心,使厦门市多个工业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和国际领先水平,有力地推动厦门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领先水平,有力地推动厦门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1.3、厦门市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1.3.1产品技术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目前厦门市产品技术层次较低,加工程度低,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也是高新技术产品加工的劳动密集型部分,自主研发能力弱,自主创新产品少,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少,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不处于优势地位。

1.3.2对外资和骨干企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厦门市外向型经济程度高,三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工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三资企业,工业产值的增长相当部分依赖出口增长,工业投入基本上依靠利用外资,同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

工业增长对少数工业企业依赖大,一旦这些企业的经营出问题,工业运行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1.3.3工业经济规模还是偏小、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难以发挥2002年我市工业总产值超过1100亿元,但与16个副省级城市相比,规模还是较小,即使与周边的漳州和泉州相比,也不具有优势。

而区域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是要以一定的经济规模作为支撑,才能成为经济活动中心,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经较集中地区,使得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得以发挥。

2、厦门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分析2.1厦门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改革开发以来,厦门市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建设了多个开发区、工业区,包括国务院批准的保税区、高新区和三个台商投资区,省政府批准的同安两个工业区,厦门市政府批准的多个工业区。

除此之外,各区、各镇、甚至部分村都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工业区、开发区或工业点,形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多头开发的局面。

2.1.1工业园区级别及分布按照工业区的审批机关,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工业区。

厦门市的镇级工业区没有报相关部门立项或审批,但客观存在。

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区(一区多园)和湖里工业区为国家级工业区。

省级工业区主要有同安城东工业区和旧城南工业区,都是福建省政府于1991年批准设立的。

当时同安还是县的行政级别,其后随着特区政策的变化,厦门市升级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自主拥有批准工业区的权力,同安也由县改区,故不再报省政府批准。

竹坝华侨经济开发区由省侨办批准,为省级。

海沧、集美、杏林三个台商投资区为国家级开发区,但其内部相对独立的工业区不宜称为国家级工业区,按其开发主体考虑应归为市级工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