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合集下载

谈谈消渴病的中医认识

谈谈消渴病的中医认识

谈谈消渴病的中医认识消渴病这种疾病的特征为多饮、多尿、尿中存在甜味等。

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曾经指出“甘美肥味,易患消渴”。

在《灵枢·五变》中说明:五脏皆柔软者,善病消瘅,说明五脏柔弱是造成消渴发生的主要因素,并且指出这种疾病是因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等造成。

提到消渴病大家十分陌生,但是提到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实际上,糖尿病和消渴存在一些的联系,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有关消渴病的中医认识。

1、消渴病概述很多人将消渴和消渴病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中医内科学》教材中曾经指出,消渴主要是存在多尿、多饮等特征的疾病,明确说明西医的糖尿病等疾病可以参考这种疾病辨证论治。

由此可见,糖尿病是中医中“消渴”的一种。

临床通常会把“消渴”与“消渴病”当做一种,前者注重多饮、消瘦以及多食的症状,包括尿崩症等;后者主要是指消渴为普遍症状的病名,和西医中糖尿病十分相似。

所以,糖尿病的中医名可以统一称为“消渴病”。

病名是对疾病属性的高度概括,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

针对糖尿病并发症,例如糖尿病心脏病等中医病症范围,需要利用中西医理论,整理以及研究有关文献进行确定,通过临床反复实验、研究进行统一。

现阶段,糖尿病的大部分并发症全部归纳到中医学不同病证范畴进行讨论。

例如,糖尿病归纳到消渴病范畴内进行讨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归纳到中风范畴内进行讨论。

2、消渴病病因中医指出消渴病主要因为身体阴虚、饮食不规律等造成。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可以证明,糖尿病属于复合病因的疾病之一,病因相对比较复杂,造成的症状存在多样性特点。

中医在研究糖尿病病因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系统方法。

禀赋不足为发病的主要原因,五脏存在问题为发病的内在原因。

《内经》中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该理论和西医提出的遗传因素相同,外因主要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导致胃热、肺燥等,六淫侵袭,内因外因共同影响造成疾病。

六淫侵袭为肺部带来伤害和西医病毒感染启动免疫系统,造成胰岛细胞毁坏而出现糖尿病的认识大致相同。

浅谈孙思邈对消渴的论治

浅谈孙思邈对消渴的论治

浅谈孙思邈对消渴的论治摘要:对孙思邈辨治消渴病做了探析,认为孙思邈确立的消渴病辨治学术体系目前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孙思邈;消渴;论治唐代医家孙思邈对消渴的诊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他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详尽记述了消渴的病因病机、症候特征、辨治方药、转归预后及生活调摄等内容。

具体论述如下:1 病因病机方面1.1 饮食不节,积热伤津孙氏认为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失运化之职,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

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

《备急千金要方·消渴》中谓:“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

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

脯炙盐咸,此味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筋之后,制不由己,饮唤无度,咀嚼醉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尤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1.2 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孙氏认为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热炽盛,不仅上灼胃津,下耗肾液,而且肝之疏泄太过,肾闭藏失司,则火炎于上,精微随津泄于下,发为消渴。

《备急千金要方·消渴》中谓:“夫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致,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

夫内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

”又云:“但小便利而不饮水者,肾实也。

肾实则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

”1.3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孙氏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加之房劳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至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备急千金要方·消渴》云:消渴由于“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

”1.4 服食丹药燥伤阴津致消渴病在《备急千金要方·消渴》中也有记载:“贞观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既久忽房道强盛,经月余渐患渴,经数日小便大利,日夜百行以来,百方治之,渐以增剧,四体羸嵘,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干而卒,此病虽稀,甚可畏也。

中医古籍关于消渴的描述

中医古籍关于消渴的描述

中医古籍关于消渴的描述
在古代中医的经典中,关于消渴的描述可以在《黄帝内经》及其各种注释中找到。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诊断治疗的方法。

在《素问·上
古天真论》一篇中,有关消渴的描述是不断的饥渴,尿频,大便干结,眩晕,面黄目眩,烦躁易怒等症状。

《素问·调经论》中也提到了消渴的病症,将其与月经紊乱联系起来,形容为月经过多或不净、小便淋沥不尽等症状。

此外,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代医学文献中,也有一些关于消渴的记载。

比如,消渴可以分为阴消渴和阳消渴,阴消渴指的是因肾阴不足而引起的消渴,主要症状是口渴多饮,小便清长等;阳消渴指的是因肾阳不足而引起的消渴,主要症状是口渴多饮,小便少而黄等。

总的来说,古代中医对于消渴的描述主要是通过不断的饥渴、尿频、大便干结、眩晕、面黄目眩、烦躁易怒等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并将其与肾阴不足或肾阳不足相联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古代中医关于消渴的一些描述,具体的诊断和治疗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施治。

今天的中医学已经发展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疾病。

从李东垣消渴方剂探讨阴火学说对消渴治疗启示

从李东垣消渴方剂探讨阴火学说对消渴治疗启示

从李东垣消渴方剂探讨阴火学说对消渴治疗启示【摘要】李东垣是一位在宋代活跃的医药学家,他提出了消渴方剂并倡导了阴火学说。

阴火学说认为消渴病机主要是因为阴虚引起的内热。

这种理论启示我们在治疗消渴病时应重视阴火平衡,个体化治疗和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这种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思路也为今后的医疗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从李东垣消渴方剂探讨阴火学说对消渴治疗启示,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李东垣、消渴方剂、阴火学说、消渴治疗、启示、阴火平衡、个体化治疗、中西医治疗方法。

1. 引言1.1 从李东垣消渴方剂探讨阴火学说对消渴治疗启示李东垣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其消渴方剂在治疗消渴病症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消渴病属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范畴,主要症状为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

李东垣在治疗消渴病时注重阴火平衡理论,即阴阳失调导致火热内生,进而引发病症。

阴火学说认为,体内阴阳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如果阴阳失调,就会出现各种病症。

在治疗消渴病时,李东垣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方案,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模式。

李东垣还主张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李东垣消渴方剂探讨阴火学说对消渴治疗的启示,包括重视阴火平衡、个体化治疗和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

这些启示为今后治疗消渴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正文2.1 李东垣及其消渴方剂李东垣,唐代著名医学家,是中国医药史上消渴治疗方面的权威人物。

他在《金匮要略》中详细描述了消渴病证的病理、辨证和治疗方法,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案。

李东垣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平和、清热、养阴,并注重辨证施治。

在消渴方剂的应用上,李东垣提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处方,如知柏地黄丸、龙胆瀉肝丸、黄连阿胶汤等。

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与肺、脾、肾关系的认识

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与肺、脾、肾关系的认识

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与肺、脾、肾关系的认识摘要】对消渴病的认识是从《内经》开始的,之后各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消渴病的病机进行了总结深化。

认为消渴病的病机是以肾为本,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

【关键词】消渴;肺;脾胃;肾【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320-021.《黄帝内经》中关于消渴病的记载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中,云:“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1]”。

《内经》中有提到:“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热中”、“风消”、“消中”、“食亦”等与消渴病名称有关的阐述,相关论述散见于14篇经文中。

并且对消渴病病因病机论述甚详。

1.1 五脏柔弱,肺、脾、肾功能失调《灵枢·五变》的消渴病论述中:“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

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肤柔弱者也”。

说明五脏虚弱,容易出现消渴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所致。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亏易出现肾阴亏虚,津液不足。

肾为水脏,肾虚则水不制火,虚火内生,发为消渴 [2]。

1.2 热郁于内,津液所伤《素问·刺热论》认为:“肾热病者,先腰痛胫酸,苦渴数饮”。

热蕴于内,五脏有热,传其所胜,脏热相移,亦可发为消渴。

《素问·气厥论》有:“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说明脏热相移发为消渴[3]。

2.张仲景对消渴的探析《金匮要略》论消渴病发病机制有“胃热亢盛,耗伤津液……营气不足,燥热内生”之观点。

其所论“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4]。

中医治疗消渴病的认识及临床用药体会

中医治疗消渴病的认识及临床用药体会

中医治疗消渴病的认识及临床用药体会消渴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懂”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

对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致病因素,也分别作了论述。

如《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篇说:“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由于先天禀赋的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根据本病的“三多”症状的钠轻孰重为主次,本证分为上、中、下三消,如《证治准绳·消瘴》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但在治疗上不宜绝对划分,因虽有三消之分,但其病机性质则一,均与肺、胃(脾)、肾有密切关系。

正如《圣济总录·消渴门》指出)“原其本则一,推其标有三”即是此意。

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古今录验方》中明确地提出“消渴即西医所谓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

临床突出特点为高血糖、尿糖阳性,病程长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而病情控制不良或遇各种应激情况时又随时可发生各种急性代谢紊乱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等。

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禀赋不足我国对消渴病的认识较早,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

《灵枢。

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二、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

《素问。

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消渴病历代学术考

消渴病历代学术考

消渴病历代学术考1病名考证中医学理论范畴内并无糖尿病之名,但就其症状表现与病理特点与中医消渴病比较类似。

消渴病的相关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素问·通评虚实论》将其称为“消瘅”,并按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之不同,而有“消渴”“膈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仓公淳于意“诊籍”中,有“肺消瘅”的医案记载,可看作是对本病最早的病案记录。

至东汉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首以“消渴”作为篇名,篇中对消渴病的记载,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理论及实践体系较为完整,对后世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影响颇深。

至此以后,众医家在论述本病时,多以“消渴”命名。

由此可见,消渴病最早以“消瘅”命名,并因其病变特点不同有不同的称谓,亦有相关医案记载,自东汉以后逐渐统称为“消渴”。

2病因病机考证《黄帝内经》中关于消渴病的记载,散见于多篇之中,不仅是病名,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则预后等均有论述。

《内经》中将消渴病称“消瘅”,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将“消”译为“尽也,从水”,将“瘅”释为“劳病也,从疒”,意为水液消耗性疾病。

在《素问·奇病论篇》中有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又《灵枢·五变》所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指出消渴病的致病因素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高粱厚味、情志不调气机失常及先天禀赋、脏腑功能不足有密切关联。

在病机方面,《素问·阴阳别论篇》云:“二阳结谓之消”;《素问·气厥论篇》中说:“肺消者饮一溲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灵枢·师传》谓之:“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书中不仅明确指出热结胃肠、津液耗伤是消渴病发病的主要机制,对于消渴病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典型症状亦有记载。

从历代消渴名方透析消渴病病机

从历代消渴名方透析消渴病病机

从历代消渴名方透析消渴病病机目的通过解析历代消渴病名方,探讨消渴病病机。

方法分析自《伤寒论》以來治疗消渴病的经典方剂肾气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参苓白术散、玉液汤等,从中总结出消渴病的病机。

结果临床用于治疗消渴病常用方剂显示其病机包含了阴液亏虚、肾阳不足、肺脾气虚、阴阳两虚等几个方面。

结论从治疗消渴病的经典方剂可以透析出消渴病的病机。

标签:消渴病;方剂;病机消渴病是一种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或尿有甜味,肌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消渴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它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是对症处理,没有从其本源进行阐述治疗。

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和治疗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历代诸多医家对本病的病机与治疗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发,但对本病的病机多说医家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则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大法。

笔者认为,消渴病的病机除了阴液亏虚之外,还包含了肾阳不足、肺脾气虚两个方面,这些隐含的病机,可以从历代治疗消渴病的常用方窥见一斑,现不揣鄙陋,阐述于下。

1 病机之本为阴液亏虚关于消渴病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篇》: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治之以兰,以除陈气也”。

《黄帝内经》认为,过食肥甘厚味,热从中生,耗伤津液,发为消渴病。

六味地黄丸源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

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肺痿消渴,以及小儿生长迟滞,囱门不合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和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1]。

为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基本方。

廖丽锦等[2]通过对比单独使用消渴丸以及消渴丸与六昧地黄丸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理论基础渊源于《黄帝内经》。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方治始自《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辨治论述宏富。

《内经》集上古医学之大成,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预后转归及防治调护多有论述,成为后世防治消渴病的理论渊源。

1.《内经》中有关消渴病名的记载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中,云:“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内经》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10个名称,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消瘅”。

“消”按《素问•阴阳别论》的解释是:“二阳结,谓之消”。

消有三个含义:一指善消水谷而善饥多饮,二指消灼津液而致津液失养,阴不胜阳,火热内生,三指肌肤消瘦[1]。

究“消渴”之含义,包括“病”、“症”与病理机制等三个方面,散见于十四篇之中。

其中,“病”指具有典型症状的消渴病,如消中、消瘅、肺消、风消、食亦等病名;“症”指渴饮、善食易饥的症状,即消渴候,病理机制指胃肠结热、津液消耗,即以火烹烧之意[2]。

2.病因2.1 外感六淫《灵枢•五变》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为消瘅”,指出了消渴的产生可因风雨寒暑所致。

《素问•气交变大论》也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上应辰星。

甚则腹大胫肿,喘咳…上应镇星。

上临太阳,则雨冰雪,霜不时降……渴而妄冒。

”《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其热也则消肌肉”,又说:“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素问•皮部论》:“邪之始入于皮也……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简述中医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简述中医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简述中医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摘要:消渴病多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但消渴病不单是糖尿病。

消渴病或以口干不欲饮为主症,或以口干口渴欲饮且饮而渴不解为主症,或以口干口渴、多饮、多尿为主症,且有的伴有明显的体重减轻甚至消瘦的症状。

但不论症状如何千变万化,“渴”的症状始终伴随疾病的全过程。

“渴”轻则疾病缓解趋愈,“渴”重则疾病加重。

关键词:消渴;糖尿病;口渴关于消渴病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当时称为“消瘅、肺消、膈消、脾消、消中”。

而消渴病之名称,则首见于唐代医师甄立言《古今录验方》。

现目前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的异同,主要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以多饮为突出症状。

中消以多食为主要症状。

下消以多尿为主要症状。

中医消渴病的治法、治则、方药,主要应用于现代医学中糖尿病的治疗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在糖尿病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

故现将祖国医学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加以梳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唐以前对消渴病的认识:1.1《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 及《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指出消渴病的易发人群多为喜食膏粱厚味养尊处优不甚体力劳动的“肥贵人”[1]。

指出病位在脾藏,病因病机为数食肥甘厚味之物致人内热中满,甘气上溢,而致消渴病。

1.2《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指出该型消渴病病位在肺藏,病因病机为机体阳气不足而致内寒,内寒客肺而肺津不布,肺失“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功,而致肺消饮一溲一。

1.3《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

”指出阳明胃气结,则会导致水谷津液不生,而致消渴为病。

清代医家对消渴病的病机认识与治疗经验

清代医家对消渴病的病机认识与治疗经验

喻嘉言在 阴虚燥 热的基础上 , 劳倦 后 , 强调 形气衰少所致 相生 , 肾气丸基础 上 , 在 加用 百合 、 贝母 、 花粉 等 , 肾并治 天 肺
胸 中气 衰是导致消渴病重要病 因 ,胸 中之 气衰少 ,胃中谷气 “

范 氏推 崇消渴病 症多见 阳虚 , 即使有 火热表 现 , 多是假 也
调顾护 胃气 ,健运 中焦 ,否定妄 以大 承气汤治 中消之 胃中火 之品戕乏生气 , 否则 消渴病将 E益加重 , t 最终不可挽 回。对 于 热, 认为 : 素蕴之火 , 取急下 , “ 无 下之亦不 去 , 徒损肠 胃, 转增 土气下陷于水 中所致小便 甜者 , 治宜脾 肾两补 , 可用归脾 汤加 全真一气汤 。张锡纯治疗消渴病采用金匮肾气丸或四君 其 困。” 在重视 胃气 的基础 上 , 喻嘉言亦重补 肾气 , 把用桂 、 附 升麻 、 等温 阳药蒸 动肾水 , 蒸精 化气 , 阖 胃关 , 为是 治消渴病 的 子汤加干姜 , 开 认 桂枝 , 男女 均取得了效验[ 5 1 。 吃 紧大法 。并 且 , 氏认 为得消渴之人 真气为热火所耗 , 喻 几乎 3消 渴 有 寒 热 之 别 , 为水 火不 交 , 胃 肾 同治 病 心
信 息量大 、 节省板 书 的时 间 、 制作精美 的画面 、 形象直 观的阐 学生学 习兴趣 的提高往往离不 开生 动形象的 图片及视频
述、 丰富生动 的视屏 以及便 于学生课后复 习查询 、 可重复利用 教学素材 。 传统 的理论教 学比较枯燥 、 乏味 ,oe o t Pwr i 课件教 Pn
Ke o d : ibts Q n y at P toe ei Tet n xe ec yw rs Daee igD n s a g ns ra y h s met pr n e e i

听古代名医讲消渴症

听古代名医讲消渴症

听古代名医讲消渴症很多糖尿病的患者都很困惑,对于糖尿病,西医、中医各执⼀词。

有些医⽣叫你坚持吃降糖药为主,有些营养专家⼜叫你应该以饮⾷为主。

⽽民间治疗糖尿病的偏⽅更是层出不断,有的说吃南⽠、苦⽠降糖,有的⼜辟谣说这些其实并降不了糖。

这⼀切,到底孰是孰⾮,别急,让我们先听听古代的中医名家是怎么说“糖尿病”的吧!其实早在唐代,孙思邈就在《千⾦⽅》⾥就明确告诫,糖尿病患者不要吃⾯⾷。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对糖尿病(中医叫“消渴症”)的明确记载,历代中医对其发病原因和并发症,都有深⼊的研究,且有解决之道。

中医对“消渴病”的⼏⼤发现,早于西⽅⼈。

⼤约在公元600年,甄⽴⾔在《古今录验⽅》⾥说,”渴⽽饮⽔多,⼩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夫消渴者......每发即⼩便甜”。

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消渴病⼈⼩便有甜味的特征,⽐西⽅1674年报道糖尿病尿甜要早⼀千年。

看到这⾥,可以说,孙思邈是糖尿病饮⾷疗法的先驱。

因为唐代孙思邈在《千⾦⽅》(成书于650年)⾥就说得很明⽩:“其(消渴病⼈)所慎者三:⼀饮酒,⼆房事,三咸⾷及⾯。

能慎此者,虽不服药⽽⾃可⽆它。

”叫患者⼀不要喝酒或少喝,⼆不要纵欲,房事要节制,三是要吃清淡,不要太咸,不要吃⾯⾷。

并说,“不如此者,纵有⾦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意思是说,做不到这三点,就是有神仙的丹药,也救不了你!孙思邈⼜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治之,⾷不愈,然后命药”。

这句话应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科⽟律。

意思是说,作为医⽣,先要搞清楚病的源头,先⽤饮⾷疗法,如果不好,最后才⽤药物。

不是从医⽣的利益出发,⽽是完全以病⼈的利益为中⼼,先不给病⼈卖药牟利。

这才是真正的“⼤医精诚”,医者仁⼼!⾦元时期的张⼦和,在《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断》⾥写道:“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可复作,能从此者,消渴亦不⾜忧矣。

”隋代太医巢元⽅教“消渴”患者⼀定要重视运动,他在《诸病源候论》中说,“先⾏⼀百⼆⼗步,多者千步,然后⾷”。

从五脏之脾脏认识消渴病

从五脏之脾脏认识消渴病

从五脏之脾脏认识消渴病摘要:历代医家认为,消渴病的病机的关键是阴虚内热,病变的脏腑为肺、脾、肾,其中尤以肾脏为关键。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消渴病的病变脏腑为肺、脾、肾,但是其根本在脾,病机的关键在于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失司,精不化正,日渐成浊,而致消渴。

关键词:消渴病脾脏辩证消渴病是中医常见的疾病名,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及不明原因的消瘦等为典型症状[1]。

而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是一种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到2008年,估算中国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大概占人口的十分之一。

糖尿病号称人类健康第三大杀手[2],正严重对我国国民的健康产生威胁。

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没有多饮、多食、多尿及形体消瘦的“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肥甘厚味,营养过度增加,给脾胃增加负担,损伤脾胃功能,所以从脾脏认识消渴病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从五脏认识消渴病的病机1.肝《内经》中记载“刚者多怒,怒则气上逆......故为消瘅”,提示了消渴病与情绪变化有关。

而肝主情志,消渴病的发生与肝脏有密切关系。

《金匮要略▪消渴病》中有“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腾热。

”另外刘完素《医学全书▪三消论》中云:“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

”又“此乃五志过极,皆曾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

”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

肝脏可以调畅情志,调节气血的运行。

反之情志抑郁或大怒会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化火,阴伤燥热,土刑肺金,中伤胃液,下灼肾水而出现口渴,消谷善饥,尿频等消渴症。

1.2心《证治要诀》中记载:“消心之病,用心过度致心火上炎,渴而消。

”《读医随笔▪卷三》曰:“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

”心主神明,心主司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若用心费脑过度,暗耗心阴,阴伤津耗,燥热内生,则为消渴。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 消渴;中医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增加,中医对糖尿病认识较早,成书于 2000 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已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有了详细的描述。

其后历代医家的记载更是浩如烟海,本文以年代为序,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本病在《内经》称“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渴”、“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

《内经》对消渴的记载,散见于约十四篇之中,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及预后等都分别做了论述。

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如《素同·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与热,热则消肌,故为消瘅”。

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在病理方面,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发病的主要机理。

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 “ “ “ 《 “ 谓之消。

”书中对消渴的主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形瘦等已有明确记载。

素问·气厥论》谓: 肺消者,饮一溲二”,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

《灵枢·师传篇》谓:“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在治疗方面,强调指出消渴病人要禁食膏粱厚味和芳草、石药等燥热伤津之品。

如《素问·腹中论》谓: 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并指出可用性味甘寒能生津止渴的兰草治疗。

素问·奇病论》曰: 治之以美,除陈气也”。

在预后方面,已有根据脉象判断病情的记载。

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谓:“清瘫……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历代医家消渴病学术思想研究概论

历代医家消渴病学术思想研究概论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 1V L.1 O 7 I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0 O 2 . S 0 N
时珍 国医国药 2 1 0 0年第 2 卷第 7期 1
历 代 医 家 消 渴 病 学 术 思 想 研 究 概 论
邱 昌龙 , 李继安 ,齐
( 华北煤 炭 医学 院 , 河北 唐 山
峰 0 30 ຫໍສະໝຸດ 6 00 摘要 : 系统回顾 了现代中医对张仲景等历代著名医家消渴病学术思想特点的研究文献, 为进一步从 古方中筛选治疗糖
尿病有效 复方和开发新 药提 供 了新思路 , 由此 , 笔者提 出: ①从方 药古籍 中找 到启发 , 获得理 论创新 点是治疗 消渴病 突破 的前提 。② 筛选传 统方药是 开发 新药的立足点 。③运 用现代科技 手段 从既有效 又能预 防并发症且 无副作 用的方 药中分 离提 取 出有 效 单体 成 分 群 , 而 开发 出作 用机 制 明 确 能 推 向 国 际 的新 药是 我 们奋 斗 的 方 向 。 进
一些 药物出现的频率较 目前临床上 已有多种 不同作用 机制 的降糖 药物 可供糖尿 病 即是其 中之一 。在治疗 消渴病 的方药 中, 如栝楼 根出现 2 5次 , 麦冬 l 5次 , 地黄 1 3次等 。这 些药 物大 患者选择或联合应用 , 控制血糖 达标 已不太 困难 , 但如何 能 同时 高 , 注 意 保 护 脏 器 功 能 , 免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和 药 物 副 作 用 就 显 得 尤 为 多为清热生津之 品, 避 且多数现 已证 明具有 明确 的降血糖作 用 , 为 重要 , 选用药物 的标准 也逐 渐把 药物 的 安全 性提 升 到更 高 的位 后 世医家在消渴 的治疗上选方 用药提供 了指导 。 置 。传统中医学将糖尿病按照 中医消渴病辨证论 治 , 历代 医家在 安小平等 总结孙思邈 的《 备急千金要方 ・ 消渴 》 中治疗 之 消 渴 方 面 提 出 了 许 多 独 特 的理 论 , 累 了 丰 富 、 贵 的 临 床 经 验 , 消 渴 病 方 药 共 5 积 宝 2方 , 方 药 组 成 中 含 天 花 粉 者 2 其 3方 , 冬 1 麦 6 创 立 了大 量 实 用 、 效 、 毒 的消 渴 方 剂 , 用 药 物 涉 及 植 物 、 方 , 黄 1 有 无 所 矿 地 2方 , 竹 5方 , 芪 4方 。认 为 孙 氏立 清 热 泻 火 、 津 玉 黄 生 物 、 物 等 等 , 常广 泛 , 中现 代 科 学 研 究 所 涉 及 之 处 乃 为 冰 山 止 渴 之 大法 , 创 玉 泉 丸 、 壶 丸 、 连 丸 等 方 沿 用 至 今 。孙 氏在 动 非 其 所 玉 黄 角 , 以消 渴 病 传 统 方 、 及 历 代 医 家 宝 贵 经 验 仍 是 今 天 值 得 治 疗 消 渴病 方 中 , 用 黄 连 、 地 者 颇 多 , 映 了其 治 疗 消渴 病 已 所 药 选 生 反 继承 、 研发 的伟大宝库 , 其运 用现代科 技手段 进行 深入研 究将 突破 了经典 中多从肾气虚立 论 , 对 重视使 用 ‘ 丸 的思路 , 肾气 创立 了 会 有广阔的前景 。本 文就 目前 中医界 对张 仲景等历 代著 名医家 清 热 滋 阴 治 疗 消 渴 病 的根 本 大 法 , 后 世 产 生 了深 远 的影 响 。 对 消 渴 理 论 研 究 进 行 了概 括 讨 论 , 期 同道 共 受 启 发 , 创 立 新 理 13 刘完 素 蔡 永敏 对 刘完素治疗消渴用方特点 总结 为 : 以 为 . ①其 论研发新药物提供新思路 。 治 消渴多以丸散剂 为 主 , 2 在 3首 用方 中, 1 有 5首 为丸 散 制剂 。 1 历 代 医家 思 想 研 究 ②其方药组 成常根据季节 、 情等 的变化而灵 活加 减 ( 味和剂 病 药 1 1 张仲景 张宁 认为在《 . 伤寒论 》 金 匮要略》 和《 中记 载的多 量 ) 。如对八味丸 中桂 附的用 量提 出要 依 时而 变等 。⑧用 药善 首方剂 , 均可用于 治疗 消渴 的不 同证 候 , 肾气 丸 、 如 白虎 加人 参 用清热益气 之品 , 通过清热 以养阴 , 益气 以生津 , 从而使热清津生 汤 、 胃承气汤 、 调 黄芪桂 枝 五物汤 等 , 论 ” 在“ 中对这 些方 证 的病 而渴止 。在其治疗 消渴 2 3首处方 中 , 用药次数最多 的是甘草 ( 1 1 机 和 临证 特 点 均 有 明 确 的 描述 , 中有 些 方 剂虽 记 载 为 治 疗 外 感 次 ) 其次是石膏 ( 其 , 8次 ) 人参 ( 、 7次 ) 知母 ( 、 6次 ) 。④刘 氏在 等 病或其变证 , 未记载用于 治疗 消渴病 , 结合 《 寒论 》 金 本病病机上虽力 主燥热 , 在临证具 体治 疗上并 非一 味清热 , 并 但 伤 和《 但 如 匮要略》 中对 临证 和病机特点的分析 和描述 , 用其辨 治消渴 病 人参 白术散 、 运 葛根丸等方 中均有 附子之类 温热 之品 , 而对 肾消 日 多有 良效 。 日本医家通过动 物实验 研究 白虎加 人参汤及 八 味丸 久 、 阴阳俱 虚者 , 又沿用 张 仲景治 疗消 渴之八 味 丸 ( 即肾气 丸 ) 。 对 糖 尿 病 的作 用 , 实 了 这 些 方 剂 均 有 降 血 糖 的作 用 , 又 以 白 可见刘 氏于消渴之治 , 证 但 非常注重辨证论 治。 虎加人参汤较优 , 并且发 现了知母 、 人参 、 石膏在降血糖方 面的协 石鹤峰等 提 出 : 完素认为 消渴病 是 由于玄府郁 结 闭塞 , 刘 同作用 。熊曼琪 用加味桃核 承气汤 , 治疗 8 非胰 岛素依 赖 水 液不能 布散 , 热太甚所 致 , 0例 燥 其治疗 消渴 以辛 散结 , 开通玄府 , 型糖尿病 , 总有 效 率 达 到 8 . % , 总 结 出 该 方 具 有 通 腑 存 阴 、 布达 津液 , 66 并 完全有别 于常规疗 法。分析其所设猪肚丸 、 葛根丸 、 人 活血化淤等功效 , 降糖 、 可 降脂 、 降低血液 黏度 , 对防治血 管神经 参 白术 散、 蜜煎生姜 汤 , 中黄连 、 方 大黄 、 栀子 为苦 寒 , 石膏 、 滑石 、 并发症有一定疗效。 葛根 为辛 味兼 寒 生姜 、 官桂 、 藿香 为辛味兼温 , 以辛 味药为主 , 辛 12 孙思邈 唐代著名 医家孙 思邈 在其 著作 《 金方 》 千金 开苦 降 , . 千 之《 寒温并用 , 为治疗 消渴提 供 了全 新 的用 药思 路。依据 刘 要方 ・ 卷第二十一 ・ 消渴第一》 及《 金翼方 ・ 篇 千 卷十九 ・ 消渴 氏的玄府 理论 , 消渴病应 归结 为玄府病变 , 胰腺 内玄府郁闭 , 热 燥 第一 》 篇中对消渴病 做 了深刻 的论述 。该 书共 收载 有关 消渴 病 内结为基 本病机 , 治疗 以开通玄 府 , 清热润燥 为原则 , 鉴于此 , 他 论 6首 、 6 方 5首 ( 千 金 要方 》 《 载方 5 3首 , 千金 翼 方》 方 2 们 以《 《 载 2 伤寒论 》 白虎加苍术 汤为基本方 , 随证化 裁 , 得 了较好疗 取 首, 两者重复 1 , 0首 故实 为 6 5首) 灸法 6首 , 、 内容丰 富 , 认识 深 效 。 刻, 涉及病因病机 、 型治疗 、 分 针灸治疗 、 预后 、 禁忌 、 并发症等 , 是 14 李 东 垣 李 东 垣 治 疗 消 渴 有 7个 方 剂 : 血 益 气 汤 、 归 润 . 和 当 对唐 以前 消渴 病 相 关 理 论 和 临 床 经 验 的 总 结 J 。 燥汤 、 生津甘露汤 、 辛润 缓肌汤 、 甘草石 膏汤 、 甘露膏 、 生津甘露饮

古代文献对消渴的论述及附方

古代文献对消渴的论述及附方

古代文献对消渴的论述及附方摘要】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消渴的论述及处方,《内经》有其论无其治,《金匮》有论有治,历代医药圣贤在继承的同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又多有发展,从病由,脉候,形证,重证,病变,治例,治辨,处方等诸多方面进行阐述,给我们留下宝贵的医药学财富。

【关键词】消渴;病因;辨证论治;古代文献Discussion and prescription of Diabetes in the Ancient Literature.[Abstract] There are many ancient literature the discussion about diabetes and prescription, "Yellow Emperor" have discussed,there is no treatment, "Golden Chamber" has, Sages in ancient medicine inherited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experience they have a development, from the disease by the pulse-designate, shaped cards, re-license, disease, cure patients,treatment identified, prescription, and many other aspects described, has left us with the wealth of valuable medicine. [Keywords] Diabetes; Cause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Ancient literature 中医学经典浩如烟海,选取历代代表作对消渴的论述,表明发展过程: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消渴;中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增加,中医对糖尿病认识较早,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已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有了详细的描述。

其后历代医家的记载更是浩如烟海,本文以年代为序,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本病在《内经》称“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渴”、“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

《内经》对消渴的记载,散见于约十四篇之中,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及预后等都分别做了论述。

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如《素同·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与热,热则消肌,故为消瘅”。

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在病理方面,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发病的主要机理。

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
谓之消。

”书中对消渴的主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形瘦等已有明确记载。

《素问·气厥论》谓:“肺消者,饮一溲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

《灵枢·师传篇》谓:“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在治疗方面,强调指出消渴病人要禁食膏粱厚味和芳草、石药等燥热伤津之品。

如《素问·腹中论》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并指出可用性味甘寒能生津止渴的兰草治疗。

《素问·奇病论》曰:“治之以美,除陈气也”。

在预后方面,已有根据脉象判断病情的记载。

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谓:“清瘫……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内经》对消渴的认识,是后世消渴理论发展的渊源,至今对消渴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西汉淳于意的诊籍中,有“肺清瘅”一案记载,是消渴病最早的医案。

案中不仅记载了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而且更以“形弊”、“尸夺”形象地描述了消渴重症患者形体消瘦的典型症状(《史记·扁鹊仓公创传》)。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消渴作为篇名,篇中对本病的阐述,有论有治,认为胃热肾虚是导致消渴主要机理,并提出治法,首创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治疗为剂,至今仍为治疗消渴的有效方药,为临床医家所推崇。

后世在《内经》和《金匮》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特别是治疗,都有所补充和发展。

隋代巢元方根据消渴症候表现、兼证、预后的不同,在《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中,将消渴归纳为消渴候、渴病候、渴后虚乏候、渴利候、渴利后损候、渴利后发疮候、内消候、强中候等八种证候类
型。

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亦有补充,认为消渴发病原因主要是服五石散,使下焦虚热,肾燥阴亏所致。

巢氏还明确认识到消渴病易发痈疽和水肿等并发症。

并提出导引和散步是治疗消渴病的“良药”,主张饭前“先行一百一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已初步认识到体育疗法的重要意义。

唐代对消渴病的认识和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

孙思邈于《千金方·消渴》中,认为消渴乃嗜酒之人,“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橄无度,……积年长夜,……逐使三热,五脏干燥”所致,对后世消渴病机燥热说有一定的影响。

孙氏认为消渴病,“小便多于所饮”的机理是内热消谷,“食物消作小便”所致,这一认识,为消渴病的饮食上制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氏不仅明确提出偶然性食控制疗法,而且把饮食控制疗法放在治疗的首位,他说:“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

在药物治疗方面,收载治疗消渴方剂达52首,其中以花粉、麦冬、地黄、黄连等清热生津之品为多。

王焘在《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中,最先记载了消渴病尿甜的发现。

引《古今录验方》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

又引祠部李郎中说:“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

并有服药后“得小便咸若如常”的记载,说明当时已将小便有无甜味,作为判断本病是否治愈的标准。

对饮食控制疗法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主张“先候腹实,积饥乃食”,反对患者无限制的过多饮食,“食欲得少而数,不欲顿而多”,即少食多餐。

并宜食后“即须行步,不宜饮食便卧,终日久坐”,还主张患
者做适当的体力劳动,“人欲小劳,但莫劳疲极也”。

在药物治疗方面载方47首,药味约有98味之多。

宋代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其中有“三消论”,卷,明确提出了“三痟”词。

谓:“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

“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消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消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肾也”。

至此之后,多数医家根据消渴“三多”症状的偏重不同而分上、中、下三消。

王氏根据其证候表现、并发症和预后的不同,将消渴病分为十四种证候类型进行论治,载方177首,常用药物有:人参、花粉、黄连、甘草、麦冬、知母、地黄等。

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张子和等发展了三消理论,提倡三消燥热学说,主张治三消当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为要。

刘河间《三消论》是阐述三消燥热学说的专著。

他认为三消的病因病理系由“饮食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宜平,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所致。

对三消本证和兼证的关系论述精辟,说:“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虚热蒸汗,肺痿劳嗽”。

并将本证与兼证的种种表现,皆归咎于“热燥太甚”,从而得出“三消者,燥热一也”的结论。

提出三消的治则是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人身津液之衰……推崇白虎、承气诸方,所创宜明黄芪汤,立意在干补肺气以布津液。

刘氏论治,多偏于寒凉,补充发展了用寒凉药治疗本病的经验。

刘氏的独到之见,受到张子和与李东垣的推崇和赞成。

朱丹溪更是发展了
刘河间的三消燥热学说,在《丹溪心法·消渴》中说治消渴应当“养肺、降火、生血为主”。

该篇《附录》中说:“肺为津液之脏,自上而下,三焦脏腑皆囿乎天一真水之中,《素问》以水之本在肾,未在肺者此也,真水不竭,安有所谓渴哉?”三消学说经丹溪学派的不断充实之后,形成了一套以养阴为主的消渴治疗体系。

明代医家重在对消渴治法的探讨。

戴元礼注重益气,在《证治要诀·消渴》中云:“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久久不治,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

并学习一僧人专用黄芪饮(即黄芪六一汤:黄芪、甘草)加减治疗三消的经验。

戴氏经临床观察,对三消预后及并发症有新的发现,“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桶中滚涌,其病为重”,“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也”。

特别是将“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桶中滚涌”的现象,作为消渴病情加重的一个简易诊断指标,比较符合临床实际。

李柞主张治消渴重补脾益肾,于《医学入门·消渴》中谓:“治渴初宜养肺降心,心则滋肾养脾。

盖本在肾,标本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

然心肾皆通乎脾,养脾则津液自生,参苓白术散是也”。

赵献可为主三消肾虚学说,提倡治三消当以治肾为本。

在《医贯·消渴论》说:“……故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唯六足,八咔及加减八味丸随证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

推崇治肾为本的还有张景岳、喻嘉言等。

周慎斋治消渴强调以调养脾胃为主,特别重视养脾阴,如《慎斋遗书·渴》中云:“盖多食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不足也”,“专补脾阴之不足,
用参苓白术散”。

清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和治疗,既吸取前人精华,亦有所创获。

如对消渴发病的机理,黄坤载、郑钦安认为消渴之病责之于肝,黄氏在《素灵微蕴·消渴解》说:“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

郑氏在《医学真传·三消症起于何因》说:“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证”,成为本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

对消渴的治疗,费伯雄补充发展了化痰利湿的治法,在《医醇腾义·三消》中认为:“上消者,……当于大队清润中,佐以渗湿化痰之品,盖火盛则痰燥,其消烁之力,皆痰为之助虐也,逢原饮主之;中消者,……痰入胃中与火相乘,为力更猛,食入即腐,易于消烁,……清阳明之热,润燥化痰,除烦养胃汤主之;下消者,肾病也,……急宜培养真阴,少参以清利,乌龙汤主之”。

陈修园根据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在《医学实在易·三消症》中强调“以燥脾之药治之”,主张用理中汤倍白术加瓜萎根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消渴理论渊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出自于《金匮》,证候分类起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于唐宋。

唐宋以后医家,均从不同的侧面对消渴理论和治法等作了补充和发展,内容丰富,为我们今天研究消渴病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